❶ 帶狀皰疹長什麼樣
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版感染侵權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勞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於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當於中醫的「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火帶丹」,「甑帶瘡」,「蛇丹」,「飛蛇丹」等,俗稱「纏腰龍」, 一年四季都可發病.
❷ 身上長帶狀皰疹了要怎麼辦
帶狀皰疹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是一種危害比較大的皮膚病,很多患者朋友都在問,身上長帶狀皰疹了要怎麼辦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個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一起來看下吧。
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
1、可以選擇阿昔洛韋對單純皰疹的療效甚佳,而對水痘-帶狀皰疹的敏感性則較低,在發病3~4天內使用,則效果尚好,大家通過西葯的葯膏治療一段時間後,要及時的去醫院復診,看帶狀皰疹的病症治療效果情況,避免由於葯物使用不當,導致出現復發的情況。
2、對於帶狀皰疹的治療,大家要根據醫生的要求選擇合適的葯物來治療,防止或緩解神經痛。若有糜爛潰瘍,可用消毒防腐類葯物含漱、塗抹。如果用葯物來塗抹患處,大家在塗抹之前,要注意衛生干凈,避免細菌感染。
3、帶狀皰疹在用葯治療期間,要注意多卧床休息,避免皰疹部位摩擦,不要太過勞累。劇痛時可按醫囑給葯,認真服葯、擦葯。如發現有眼部、面部或肢體活動不利等要及時再次就診。如有胃腸道或胸部的不適也應及時就診。服用止痛葯物後2小時內應卧床,以免因頭昏而發生意外。
4、單純水皰者,可用葯物塗患處,或用復方阿糖胞苷液局部濕敷,注意勿使葯液入眼,以免腐蝕角膜。還可大量服用或注射維生素類葯物,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因有時能引起顱內刺激症狀,如惡心、嘔吐、頸強直等。中葯場劑一般宜涼服,如病人出現食慾不佳、腹痛便塘時應停止服用。
帶狀皰疹患者的飲食注意
帶狀皰疹的飲食,忌食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最好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和半流質飲食,如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帶狀皰疹患者患病期間,應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最好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和半流質飲食,如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同時用純中成分的皰復康組合治療,外用皰復康皰疹康復液對皮膚無刺激性,無副作用,治好後是不會再復發的。切忌使用膚輕松、皮炎平等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以免造成水痘的復發和散播。
❸ 身上長皰疹是怎麼樣的
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分為Ⅰ型和Ⅱ型)引起,人體是其唯一自然宿主,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促進本病發生,病理上表現為表皮內水皰、表皮壞死、多核上皮巨細胞、嗜酸性核內包涵體和顯著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炎症浸潤。
帶狀皰疹是由於體內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激活,這種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後,長期潛伏於機體神經細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時誘發,其組織病理與前者相似,但後者炎症較前者重。
❹ 我左側膝蓋下方沿膕窩處陸續長了五個皰疹,有點癢,皰疹間隔均勻形成一條直線。這是什麼病
皰疹吃什麼食物好
皰疹被中醫稱為熱瘡,認為主要是由於肺胃熱盛引起的,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上火」,對於這種病症,採取飲食調理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那麼皰疹吃什麼食物好呢?
1 生地綠豆湯
取生地15克,綠豆10克。先將生地用水浸泡30分鍾,然後入砂鍋加清水煮開煮開,用文火煎20-25分鍾,再下綠豆煎煮10分鍾即可。生地綠豆水當茶隨時飲用,對單純皰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 板藍根湯
取板藍根、薏苡仁、馬齒莧、紫草各10克,加適量清水煎湯,每日飲用1次,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涼血功效,適用於單純皰疹的治療。
3 苦菜泡水
如果是因為脾氣急躁,容易上火而發生的口唇皰疹,可以將苦菜曬干,然後泡水喝,對病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4 鮮藕汁
生藕性寒,熟藕性溫。用鮮生藕榨汁喝,有很好的清熱除煩、涼血功效,適合單純皰疹的患者食用。
5 馬齒莧外敷
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可以採集新鮮馬齒莧,洗凈搗爛後塗敷於患處,對單純皰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6 皰疹飲食注意事項
皰疹是病毒感染所致,且此病毒喜熱性,因此患病期間,應少吃熱性食物。忌食生薑、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品;慎食肥肉、飴糖、奶油等肥甘油膩食品;平時多喝金銀花茶、綠豆湯等清熱解毒的食物,有利病情恢復。
❺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疾病名稱
- 5 英文名稱
- 6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別名
- 7 分類
- 8 ICD號
- 9 流行病學
- 10 病因
- 11 發病機制
- 12 病理改變
- 13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
- 14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並發症
- 15 實驗室檢查
- 15.1 細胞培養
- 15.2 檢測病毒
- 15.2.1 Papanicolaou(Pap)或Tzank試驗
- 15.2.2 單克隆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染色檢查
- 15.2.3 DNA探針技術的應用
- 15.2.4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PCR)
- 15.3 血清學檢查
- 15.4 病毒分型
- 16 輔助檢查
- 17 診斷
- 18 鑒別診斷
- 19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治療
- 20 預後
- 21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預防
- 22 相關葯品
- 23 相關檢查
- 附:
- 1 治療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中成葯
1 拼音
dān chún pào zhěn bìng dú fèi yán
2 英文參考
herpes simplex virus pneumonia
3 概述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常發生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少見。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炎見於免疫受損的病人、酒精中毒的病人、燒傷病人。大部分病人為成人纖歷;在嬰幼兒可作為廣泛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並發症。單純皰疹病毒肺炎臨床表現與其他下呼吸道感染近似:咳嗽、氣急、發熱(>38.5℃)、白細胞降低、肺部啰音、低氧血症、呼吸功能不全罩鋒、氮質血症。常見的初發症狀為氣急和咳嗽。HSV肺炎可伴有皮膚黏膜HSV損害,且早於肺炎出現。阿昔洛韋證明有確切療效的預防和治療HSV感染的葯物。
4 疾病名稱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
5 英文名稱
herpes simplex virus pneumonia
6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別名
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炎
7 分類
呼吸科 > 感染性疾病 > 病毒性肺炎
8 ICD號
B00.8
9 流行病學
單純皰疹病毒較不穩定,在體外不能長期存在,感染主要通過分泌物及與易感人體的密切接觸;而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主要來源於上下呼吸道病毒的直接播散和來源於其他臟器的血源性播散。HSV有兩種血清型,HSV1和HSV2。HSV感染在人體為常見的感染。5歲時,35%的兒童已感染HSV1;35歲時98%的成人已有該病毒的抗體;25%~60%的成人有HSV2的抗體,但HSV2抗體在14歲以下的兒童罕見。
由於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在臨床上未引起足夠重視,患者生前確診率不高,實際發病率可能比已知的高。在非細菌性肺炎中,HSV肺炎約佔5%。有報道指出:成人骨髓移植合並間質性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肺活檢16%可分離出HSV,且生前無一例確診。另一研究結果提示:在同種異體骨髓移植的肺炎病人中,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約為5%。
10 病因
HSV1和HSV2屬於皰疹病毒的物豎晌a亞科。其體征為復制周期短,在組織培養中產生溶細胞性感染,在神經節中呈潛伏狀態。HSV1和HSV2均有一20面體的核殼,核殼厚度約100nm,由162個殼粒組成,核殼包裹含病毒DNA的核心。當病毒體穿過細胞核膜時獲得富含磷脂的病毒包膜。核殼體穿過核膜出芽釋放至細胞表面,可釋放至細胞外或直接進入鄰近細胞開始進一步的復制。完整的病毒體直徑約110~120nm。HSV DNA呈線型雙鏈,相對富含G C,分子量為96×106道爾頓。HSV1和HSV2的基因組有50%同源性,這與兩種血清分型的抗原交叉反應和某些生物學特性近似有關;但每型均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能被各種技術所區分。單純皰疹病毒在細胞核內復制,產生皰疹病毒復制的組織病理學特徵,即所謂的細胞病變效應(cytopathic effect,CPE),包括細胞腫脹、變圓,並可見到巨細胞和融合細胞,病變迅速擴展到整個細胞層,可見Cowdry A型核內包涵體。HSV能在許多細胞中增殖,常用人胚肺、人胚腎、兔腎、地鼠腎、猴腎等。HSV的宿主范圍很廣,能感染多種動物,如小鼠、家兔、豚鼠、地鼠、棉鼠、雞及雞胚尿囊膜等。
HSV可被脂溶劑滅活;該病毒處於pH小於4或溫度≥56℃的環境超過0.5h,即可消除其傳染性。
HSV1可能為正常人口腔寄生病毒株,可從正常人口腔分泌物中分離出。如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免疫抑制,單純攜帶病毒不會引起致命的呼吸衰竭。很少有病人以單純皰疹病毒肺部感染為第1原因入院。
11 發病機制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體內過程可分為5階段:初次皮膚黏膜感染,神經節急性感染,潛伏感染,重新激活,反復感染。在易感宿主,接種有致病力的病毒到皮膚黏膜後,可發生初次感染。病毒復制使得子代病毒播散至鄰近的細胞,然後播散至感覺神經的皮膚黏膜支配區。病毒到達神經節的神經細胞核,引起潛伏感染。病毒潛伏可為終生,亦可為病毒重新激活終止,導致臨床無症狀或症狀明顯。無證據表明神經節潛伏感染後病毒可被消滅。
正常皮膚作為防禦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第1道防線。黏膜、結膜和因濕疹、燒傷、外傷或感染受損的皮膚比正常皮膚更易感。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的病人產生IgM、IgG和IgA抗體直接對抗病毒蛋白質。抗體的重要性尚不清楚,特異性抗體不能防止病毒重新激活或新生兒感染。然而,抗體可能在改變感染嚴重度方面有作用。
干擾素亦通過抑制病毒或免疫調節機制參與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控制。基因因素亦可能與皰疹病毒感染有關。細胞免疫在控制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方面非常重要。先天性、獲得性或醫源性的細胞免疫缺陷病人可有較為經常、嚴重和病程較長的皰疹病毒感染。在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病人,存在母細胞化反應、抗體依賴或非抗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和自然殺傷細胞活動。細胞免疫可限制感染,但不能阻滯潛伏感染和重新激活。與巨細胞病毒不一樣,皰疹病毒在人體肺泡巨噬細胞中不能復制,這可解釋為什麼作為肺部病原皰疹病毒比巨細胞病毒少見。
除免疫抑制的因素外,許多因素可引起潛伏感染的病毒重新激活,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和精神性 *** ,這些觸發因素可能通過細胞、體液或神經內分泌途徑,使潛伏病毒的基因去抑制或免疫監控機制失調,最終導致潛伏病毒重新激活,如發熱、日曬過度、月經來潮、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產後、創傷、酗酒或任何類型的嚴重疾病。HSV易重新激活的高危病人包括老年人、霍奇金病、某些白血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器官移植或腫瘤病人。這些病人的T淋巴細胞功能或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減少,所以在細胞免疫受損的病人應密切觀察HSV感染的徵象。
晚近認為:單純皰疹病毒可能為一個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尤其在免疫抑制的病人。局限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產生於上下呼吸道病毒的直接播散,而彌漫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為從生殖器官或口腔病變彌散來的病毒引起(最大可能為血源性)。已發現HSV1和HSV2的病毒血症,二者均與彌漫性感染有關。大部分這類感染是由於內源性病毒的激活,部分為皮膚黏膜皰疹病毒感染廣泛播散所致,外源性重新感染罕見。口腔黏膜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常先於局限性肺炎發生,與單純皰疹病毒性支氣管炎或食管炎有關,但在無皮膚黏膜皰疹病毒感染的患者亦可發生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繼發於氣管插管或燒傷的氣管損傷易使口咽部單純皰疹病毒直接播散至下呼吸道。細胞毒葯物化療和放療也可破壞正常上呼吸道黏膜,影響黏膜細胞的再生,促使病毒播散。
12 病理改變
肺組織有炎性浸潤,肺實質壞死,出血,細胞腫脹變圓,彌漫性間質性肺炎,且大部分伴有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改變特徵如核內嗜酸性包涵體,可有壞死性單純皰疹病毒性氣管炎或單純皰疹病毒性食道炎。單純皰疹病毒性支氣管炎,表現為黏膜紅斑、水腫、滲出和潰瘍,表面可覆蓋有纖維膿性膜樣分泌物。
13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
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與其他下呼吸道感染近似:咳嗽、氣急、發熱(>38.5℃)、白細胞降低、肺部啰音、低氧血症、呼吸功能不全、氮質血症。常見的初發症狀為氣急和咳嗽。HSV肺炎可伴有皮膚黏膜HSV損害,且早於肺炎出現。可同時伴有彌漫性真菌、巨細胞病毒或細菌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性氣管支氣管炎可表現為常規治療無效的支氣管痙攣或狹窄,病人可無慢性肺部疾病和無免疫抑制性疾病,有時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需機械通氣治療。
14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並發症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可同時伴有彌漫性真菌、巨細胞病毒或細菌感染。
15 實驗室檢查
HSV病毒可從氣管支氣管分泌物、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肺組織中獲得。採用纖維支氣管鏡收集標本應早期進行。經皮細針抽吸肺活檢和開胸肺活檢無多大幫助。皮膚黏膜損害囊泡液體中病毒的最高分離率為80%~98%,當潰瘍結痂和癒合分離率則下降(<25%)。標本的收集和運送在分離病毒過程中相當重要。標本應盡快收集,因為在疾病進展後分離到病毒的可能性減少。收集標本後及時接種,可能有較高的病毒分離率。必須注意運送和儲存標本的條件,在正式檢測前,標本不能放在20℃的冰箱中冷凍;運送過程中標本可保存4℃ 48h。
HS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應從兩方面評價:首先,確定病人是否正在排放病毒,有無存在HSV現行感染以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其次,在可疑患者病毒重新激活出現臨床症狀前,確定病人血清抗體是否陽性,以檢查過去是否感染HSV,以確定在骨髓移植、器官移植、誘導化療前有無必要進行預防性抗病毒治療。
15.1 細胞培養
組織培養為最敏感和特異的診斷方法,亦可用於病毒的分型。在病毒高滴度的標本,24~48h內可獲得陽性結果,接種後72h內在90%的培養基中可產生特徵性的細胞病變效應;而在低滴度的標本,7天後方可看到特徵性變化。然而,組織培養並不能始終確立病毒的存在,這是因為標本的收集和運送欠妥以及使用抗病毒葯可能出現假陰性。
15.2 檢測病毒
15.2.1 Papanicolaou(Pap)或Tzank試驗是快速、便宜的細胞診斷方法,先進行病變部位的刮片細胞染色,能在20min內顯示細胞改變,即多核巨細胞形成、胞質空泡樣變和包涵體。陽性塗片結果可靠,但不能區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和HSV1或HSV2。陰性塗片亦不能排除皰疹病毒感染。在理想情況下,Tzanck塗片約50%陽性,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低,且依靠檢測者經驗;由於許多技術和實際原因,應用受限。
15.2.2 單克隆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染色檢查用於病灶刮片檢查,敏感度為78%~88%,假陽性少見。直接電子顯微鏡檢查很誘人,因為可在2h內完成,但敏感性多變,特異性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用於單純皰疹病毒的檢查,敏感度可達95%,特異性高,但標本收集後如不立即檢查其敏感度下降。亦有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查單純皰疹病毒。熒光素標記抗體試驗、間接免疫過氧化物酶試驗或使用單克隆抗體的酶免疫分析法等,這些方法價格低廉,快速,不需要細胞培養技術。新近產生的用單克隆抗體進行直接熒光素標記抗體染色的離心技術快速敏感,但更常用於巨細胞病毒的診斷。使用免疫熒光直接檢測HSV抗原,特異性高但敏感性差,且依靠標本質量。
酶免疫測定法(EIA)測HSV抗原,有培養放大技術和直接檢測技術,研究結果顯示:HSV EIA對各種來源的標本高度敏感(93.7%),高度特異(96.6%);方法簡單,重復性好,快速(4h),標本受細菌污染時影響結果,已治癒或正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病人結果不可靠。氣管支氣管標本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培養,陽性結果通常需2~5天,但陰性結果需2周才能確定。
15.2.3 DNA探針技術的應用DNA探針有助於HSV感染的診斷。DNA探針在細胞形態學可疑時能確定診斷。幾種因素能混淆形態學診斷:①HSV包涵體與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腺病毒(adenovirus)的包涵體相似。②發生HSV和CMV雙重感染時。③除了HSV其他呼吸道病毒也能產生多核細胞。原位雜交使特殊病毒基因組序列定位,它比傳統的確定方法簡單快速。
15.2.4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PCR)PCR對HSV病毒感染可提供結論性依據,即使在石蠟包埋組織只要有一致的病毒病理改變即可。每次檢查必須有陰性對照組織。盡管存在隱性感染的可能性,但對沒有病毒病理改變的對照組織,PCR檢查HSV仍為陰性。如進行合適的對照,該方法快速(1天內完成),准確特異,敏感性高,能對陳舊或復雜的標本進行處理。PCR和HSV培養結果近似,PCR沒有Tzanck塗片和病毒培養的許多技術和實際限制,PCR在快速診斷可疑HSV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病人顯示其優越性。
15.3 血清學檢查
該方法的最大價值是證明病人已經感染過HSV,血循環中的抗HSV抗體是存在反復感染可能的標志。抗體滴度增加4倍或更多提示HSV的近期感染。HSV抗體可通過許多方法檢測,包括補體結合試驗,微量中和試驗和酶免疫分析法。這些方法高度敏感和可靠,但血清學檢查不能區分內源性病毒感染和重新感染。血清學檢查結果無診斷意義,無助於快速診斷。另一問題為HSV1和HSV的交叉反應,故不能確定HSV急性感染的血清分型。僅僅在急性期血清中無HSV抗體時,血清學檢查可用於診斷HSV初次感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恢復期血清中抗體出現,可稱為血清轉陽現象(seroconversion)。HSV肺炎時抗體滴度不增高常提示預後較差,病毒容易廣泛播散。
15.4 病毒分型
常用3種方法為單純皰疹病毒分型。首先採用和標準的方法為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切割,並經瓊脂凝膠電泳分離,HSV1和HSV2的DNA類型不同,據此很容易鑒別HSV1和HSV2。第2種方法為用熒光素標記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進行病毒的分型,該方法具有對切片和培養基進行快速和直接檢測的優點。第3種方法為使用溴乙烯去氧苷(5bromovinyldeoxyuridine,BrdU),該物質在細胞培養基保持適當濃度僅可阻滯HSV1復制。HSV血清分型對於流行病學很重要,臨床醫生很少需要這種信息,HSV生殖道感染和HSV腦炎例外。
對於非致命性HSV感染,可進行病毒培養的實驗室檢查,因為這種感染常常臨床上即可鑒別,提取標本後數天內可獲得病毒確認。而對於致命性HSV感染,須進行立即抗病毒治療,所以必須進行快速准確的HSV感染的診斷。最好的方法為免疫熒光染色。嚴重HSV感染患者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有較好的預後。雖然在確診之前可進行抗病毒治療,但快速的陽性檢查結果能促使醫生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新生兒HSV嚴重感染患者可能僅有皮膚損害作為HSV感染的證據,快速診斷檢查尤為重要,如耽誤了診斷和治療,將很快發生其他部位的播散,預後將明顯惡化。在無症狀的HSV感染病人,不能過分強調進行HSV快速診斷試驗。
16 輔助檢查
X線胸片與其他肺部感染較難鑒別。可顯示局限性、多發性或彌漫性間質浸潤,早期可有典型的肺門或彌漫性間質密度增加,支氣管壁增厚,隨著病情進展可見斑片狀肺泡填塞。單純皰疹病毒性氣管支氣管炎胸片可正常。
17 診斷
HSV肺炎的臨床表現和放射學表現為非特異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的診斷,除肺炎臨床表現外,須依靠HSV肺部感染的組織學依據和肺部病毒的分離。直接從下呼吸道分離出病毒,最好從肺組織,具有明確的診斷意義。氣管鏡檢查結合細胞學檢查和病毒培養有診斷意義,雖然並非必須,但可提供組織標本。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顯示氣管支氣管黏膜潰瘍和(或)覆蓋有假膜,該檢查可引導抽吸、支氣管沖洗或活檢。細胞學和組織學檢查可提供HSV感染的特異性證據:多核巨細胞和核內嗜酸性包涵體。另外活檢標本檢查示炎性浸潤,實質壞死和出血。
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如有廣泛的皮膚黏膜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並且伴有局限性或廣泛性的肺部浸潤,尤其存在食道炎或氣管炎或發現單純皰疹病毒播散至其他器官時應考慮皰疹病毒性肺炎。進一步講,口腔黏膜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病人進行氣管插管時應考慮繼發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應當進行病毒的肺活檢組織病毒培養、組織學檢查、通過免疫熒光進行單純皰疹病毒抗原的組織檢查。
在常規治療無效的急性支氣管痙攣病人應考慮單純皰疹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18 鑒別診斷
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病毒性肺炎可通過DNA探針、PCR技術以及免疫學檢查與巨細胞病毒性肺炎、帶狀皰疹病毒性肺炎等鑒別。從皮膚黏膜病灶分離出病毒結合肺炎症狀不能確立診斷。上呼吸道和涎腺分離出HSV病毒無診斷意義。血清學檢查也無診斷意義。
19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治療
阿昔洛韋證明有確切療效的預防和治療HSV感染的葯物。該葯為一種非環狀嘌呤核苷類似物,為HSV1、HSV2和VZV的抑制性葯物。葯物須被病毒特異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磷酸化後才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而對無感染的細胞則無此作用,從而可相對特異地阻滯病毒增殖,這亦可解釋該葯的相對低毒性。阿昔洛韋靜脈使用耐受性較好,但可引起局部疼痛和靜脈炎。9mg/kg的劑量給葯後血漿峰值濃度大約9μg/ml,而敏感HSV1和HSV2的ID 50常低於1μg/ml。口服阿昔洛韋吸收較差,其生物利用度僅20%,血漿半衰期約3h,85%~90%以原形從尿中排出。口服阿昔洛韋可引起惡心,持續用葯可消失。局部用5%的阿昔洛韋可引起燒灼感,患者一般能耐受,局部用葯僅限於皮膚(如口唇,面部,外生殖器),不能用於黏膜表面。5%的病人靜脈應用每8小時5mg/kg可引起可逆性的腎功能損害,為阿昔洛韋在腎小管結晶所致。該葯亦可有神經毒性,包括嗜睡、震顫、譫妄和腦電圖異常。阿昔洛韋的神經毒性常可通過靜息性或意向性震顫預知。每克阿昔洛韋用800~1000ml的液體水化可避免其毒性。
嚴重的初次感染的病人應靜脈應用,每8小時5mg/kg,共用5天。皰疹性腦炎和廣泛臟器播散的病人,每8小時10mg/kg,共用14~21天。阿昔洛韋口服用於不嚴重的病例,及用於治療和抑制一些非住院病人的復發,劑量為1000mg/d,分5次口服,共5天。也有局部使用的阿昔洛韋,有報道指出:停用阿昔洛韋後,HSV感染可復發,尤其在骨髓移植患者。但是發生嚴重感染已明顯減少,只有1/3患者需要重新應用阿昔洛韋治療。已發現有耐阿昔洛韋的HSV病毒株。骨髓移植患者用阿昔洛韋治療1療程後耐葯病毒株為1.9%,第2個療程後為9.1%。臨床分離的大部分耐阿昔洛韋的HSV缺乏TK。HSV耐葯的其他機制包括HSV病毒株TK發生變化和DNA多聚酶突變。TK缺乏的HSV通常不會引起HSV的嚴重感染和潛伏感染,但亦有例外,有報道在AIDS病人耐葯的HSV2感染和耐葯的HSV1可引起肺炎。HSV病毒耐葯與癌症病人預防性用葯無關。因為癌症病人常常有明顯的免疫缺陷,故阿昔洛韋治療無效並不一定意味病毒產生耐葯。在許多HSV感染頑固的病人,延長阿昔洛韋用葯時間、加大劑量或持續靜脈滴注可獲得成功。免疫嚴重受損的病人,如在接受阿昔洛韋治療時仍有持續和進行性的HSV感染,這種感染可發展到內臟,必須考慮換葯治療,必須進行HSV分離病毒的葯物敏感試驗,以便合理選擇抗病毒葯物。Trisodium phosphonoformate(磷羧基甲酸三鈉)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它不需要磷酸化激活。Trisodium phosptonoformate在治療耐葯的HSV時可能比阿糖腺苷好,但阿糖腺苷對單純皰疹病毒肺部感染無效。阿糖腺苷被細胞酶而不是病毒TK磷酸化激活,在免疫受損的病人該葯對HSV皮膚黏膜感染有效,但對阿昔洛韋敏感的病毒療效比阿昔洛韋差。更昔洛韋(丙氧鳥鳥苷)對耐阿昔洛韋的病毒株無效,因為它也需病毒特異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激活。
-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
-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 孕期用葯安全性分級(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壓評價
- 體溫水平評價
- 糖尿病飲食建議
-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 基礎代謝率計算
- 補鈉計算器
- 補鐵計算器
-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 葯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網路,馬上計算!
20 預後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一般預後良好。
21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預防
對HSV感染尚無特殊預防方法。因HSV,尤其是HSV2與宮頸癌關系密切一般不主張用常規疫苗預防,但如分離純化病毒包膜上糖蛋白抗原作為疫苗,則可避免病毒核酸的潛在致癌危險。
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如移植前血清HSV抗體陽性移植後頭5周,80%的病人有病毒重新激活的機會。HSV抗體陽性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在誘導化療期間25%產生HSV感染。亦有作者發現:48%的急性白血病病人開始誘導化療後平均17天產生HSV重新激活。另一研究提示:HSV抗體陽性的病人66%病人病毒重新激活,HSV抗體陰性的病人則無感染。免疫受損的癌症患者HSV反復感染,尤其是血液腫瘤,可能比無免疫受損的病人更為多見、嚴重和持續時間長。如未進行抗病毒治療,病毒可持續播散,病灶加重,合並細菌和真菌感染的危險性增加。
阿昔洛韋的預防HSV感染作用在急性白血病化療或准備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效果明顯,靜脈用葯尤佳。在血清抗體陽性的其他癌症患者應暫時不進行預防性用葯,除非確定在化療時合並HSV感染。一旦用葯應在整個化療期間持續用葯,或用至免疫抑制狀態恢復。急性白血病誘導化療的患者,在白細胞缺乏症和化療的鞏固維持階段應繼續用葯。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後阿昔洛韋至少用葯4~6周。預防性靜脈應用阿昔洛韋每12小時250mg/m2,在90%的病人可產生病毒抑制。根據阿昔洛韋的葯代動力學,每12小時75~125mg/m2靜脈應用亦可能有效。預防性口服阿昔洛韋亦有效,800mg口服,每天2次,可有明顯的預防作用。然而,在癌症病人,靜脈和口服用葯可聯合應用,尤其當病人有惡心、嘔吐、吞咽困難時。阿昔洛韋預防性口服應限制於可能感染的人群。
22 相關葯品
磷脂、干擾素、氧、阿昔洛韋、阿糖腺苷、腺苷、更昔洛韋
23 相關檢查
干擾素、補體結合試驗、DNA多聚酶
治療單純皰疹病毒肺炎的中成葯
- 四逆散
旋體、瘧原蟲、流感病毒、牛痘病毒、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熱病毒、Ⅰ型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均有...
- 枳實消痞丸
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常見細菌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等,也...
- 銀翹散
菌屬、麴黴菌屬等真菌均有抗菌作用,薄荷煎劑對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孤兒病毒...
- 川芎茶調散
管包特菌、黃細球菌、蠟樣芽孢桿菌、藤黃八疊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對白色念珠菌、青...
- 防風通聖散
❻ 皰疹是怎麼回事一般長在什麼地方
病情分來析:在臨床上常見自的皰疹主要有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和生殖器皰疹。帶狀皰疹的主要好發部位是腰部和胸部、肋間等地方,但是,也有一些皰疹長在腿上、外陰或者頭面部,但是,帶狀皰疹是單側神經分布,除非個人免疫力比較低,會出現帶泛發性帶狀皰疹或者播散性帶狀皰疹。單純皰疹主要是長在口腔黏膜的交界處或者長在鼻部,因為它是單純皰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的。另外,還有一種皰疹長在外陰、腹股溝或者肛周等比較隱蔽的部位,叫做生殖器皰疹,它是由單純皰疹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治療皰疹主要是要用抗病毒葯物,比如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
❼ 帶狀皰疹什麼症狀
帶狀皰疹患者在發病之後即可出現皮膚長紅色皮疹的症狀,隨後可迅速變為水皰,且可伴隨有輕度疲乏無力以及發燒發熱等不良反應。另外,患者皮膚會有灼熱和疼痛的不適感,並會有面癱或者耳痛、神經痛等表現。
帶狀皰疹是由於人體受到皰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不良疾病,而一旦發病就會讓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此時務必要及時接受葯物治療,否則可能會帶來不可逆的損傷。不過大多數人都並不了解這一疾病的臨床表現,那麼帶狀皰疹會產生哪些症狀呢?
一、帶狀皰疹有哪些症狀
1.典型症狀
帶狀皰疹患者在發病之後,往往可導致身體多個部位長出紅色皮疹,一般為黃豆大小,之後可迅速變為水皰,會有呈帶狀排列的特徵。而在發疹前患者往往可有輕度疲乏無力、發燒發熱和食慾不振的反應,患處皮膚會有自覺灼熱以及疼痛等不適感。
2.特殊表現
如果是眼部受到感染,可累及角膜形成嚴重的潰瘍。耳朵感染可有面癱和耳痛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部分患者還會有神經痛等其它不良症狀。
❽ 皰疹應該怎麼治療啊!
帶狀皰疹是一種神經部位的病毒感染,通常出現在肋骨下方的腹部,但也可能出現在它處。最初,你會感到灼烈的疼痛幾天後,疼痛的部位冒出紅色的水皰。當這些水皰癤腫越來越多時,你就會發現這不是一般的疹子。那麼如何幫助自己緩解不適?
12種止痛的決竅:
一:家庭防治措施
1:初期的處理:使用止痛葯可以暫時緩解疼痛,服用維生素C及B群能夠增強免疫系統及神經的功能,或可以服用離氨酸這種氨酸可能幫助抑制皰疹病毒的擴散。
2:冷敷:不要隨便用葯,用葯不當會刺激皮膚,延遲復原。比較穩妥的辦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敷皰疹患部。要避免高溫。
3:使用又氧水:假如皰疹發生感染,你可以擦一點雙氧水,無需稀釋,倒出後直接塗在患部即可。
二:(補充營養素):
1:L-離氨酸:500毫克,每天2次。這種氨基酸是幫助復原的重要物質。
2:維生素C加生物類黃酮:2000毫克,每天2次。有協助破壞此病毒及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
3:維生素B群:添加維生素B12
100毫克,每天3次。必要時,可采注射方式,但需經醫師指示。營養不良者尤其需要。
4:鋅(箝合劑):每天80毫克,一周後改用較易被吸收的口含錠,每天50毫克。有增強免疫系統及防止感染的作用這種箝合劑。
5:維生素A乳劑:有增強免疫系統及防止感染的作用,而且乳劑較容易被身體吸收。
6:維生素D、維生素E:每天2次。能夠協助組織復原及鈣質的吸收。
(1)多吃蔬菜水果:飲食中應包含新鮮蔬果、啤酒酵母、糙米、谷類。清腸禁食很重要。
(2)小心保護創面:可以使患部接受短期的陽光。淋浴時,輕輕沖洗水皰部位,勿觸摸或抓癢。避免一些含撲熱息痛退熱葯,這些物質將延長此症。
(危險記號)
*:假使帶狀皰疹的疼痛讓你忍無可忍,應看醫生,否則可能導致無法補救的神經損害。
*: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眼睛附近,可能影響角膜及導致失明
*:如果帶狀皰疹長在額頭靠近眼睛之處或長在鼻尖上,應看眼科醫師。
❾ 皰疹怎麼治
那麼皰疹如何治療?
一、不同部位治療方法不同
1、嘴上長皰疹:口腔裡面的皰疹,大多數是一型病毒性皰疹,這類庖疹的症狀主要是發揚,然後就起水泡,等水泡破裂後可能會有疼痛感,但一兩周之後就會自愈。
2、生殖器上長皰疹:生殖器上的皰疹一般是二型病毒皰疹,生殖器上出現了皰疹,一般是要先到醫院確診疾病,然後在治療,由於生殖器上的皰疹會反復發作,所以很難根治。
二、泡疹的常見治療方法
1、中葯治療:皰疹可以通過中葯進行治療,一些中葯它能夠溶解皰疹病毒外面的蛋白殼,這樣葯物的成分就能進入到病毒的內部破壞基因鏈,所以就能夠快速的治療皰疹。
2、西葯治療:皰疹病毒可以通過西葯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病毒的葯物,它對皰疹的治療同樣是有作用的。
3、注意飲食:皰疹這類皮膚病在治療期間也要注意飲食,可以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但有些時候是不可以吃的,所以在飲食上要先問醫生,清楚了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能吃,做好忌口工作。
4、注意衛生:皰疹這類皮膚病一定要注意局部的清潔工作,同時泡疹一定不能夠抓撓而且不要把水泡弄破了,水泡一旦破了是非常痛的,這種痛是非常難以忍受的,所以在患處可以用干凈的彈力綳捆綁一下。
❿ 皰疹圖片是什麼樣的
皰疹對人體具有嚴重的傷害,皰疹長什麼樣子?皰疹的種類比較多,但是都非常像透明的水泡,所以稱之為「皰疹」,不過生活中比較讓人受不了的是「帶狀皰疹」,眾多的水泡圍起來特別像一條腰帶,所以稱之為「帶狀皰疹」,屬於皮膚病中的頑疾,跟個人的免疫力低下有關,不過只要堅持從源頭迴避掉就會沒有問題了,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健康的生活習慣需要堅持。
過去吃過苦的老一代,總是看不開,稍微好一些了,便開始節省,日常生活中,不要吃過多的剩飯,盡量少做飯,寧願虧這一點,也不要給自己留下吃剩飯的機會,對身體非常不好,所以正確的生活方式需要堅持,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個才是關鍵,如果疼痛嚴重,需要找專業醫生輔助緩解,核心是改變自己,民間也有一些老方子,效果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