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皰疹性口腔炎
其實很多皰疹性口腔炎都是孩子才會得的,成年人雖然也可能會得皰疹性口腔炎,但是不如孩子那樣容易,很多人對於皰疹性口腔炎都不是那麼的了解,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了解,皰疹性口腔炎有什麼知識?
皰疹性口腔炎是什麼
皰疹性口腔炎讓人非常的難受,一般都是因為感染才會得的,但是很多人對其並不了解,那麼皰疹性口腔炎是什麼來的呢?
皰疹性口腔炎是口腔黏膜內出現小水皰,皰液清,皰壁薄,易破,容易形成潰瘍,並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皮疹處灼熱及痛癢,一般不治療也能夠痊癒。注意飲食,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刺激煎炸等食物,禁煙戒酒,多喝開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皰疹性口炎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徵,有自限性,易復發。大多數病例,根據臨床表現都可做出診斷。實驗室檢查只是用於最終確診,常用方法有非特異的皰疹病毒檢查和特異的皰疹病毒檢查。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
有些人雖然已經得了皰疹性口腔炎,但是自己一直都沒有意識到,那麼我們來說下,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是什麼?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表現為:生病時發熱達38度到40度,1到2天後,齒齦、唇內、舌、頰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直徑2~3mm,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多個潰瘍可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潰瘍,有時累及上齶和咽部。
成年人得了口腔潰瘍時常會噴一些西瓜霜,當然得了皰疹性口腔炎的寶寶也可以使用,將噴劑敷在潰瘍表面,能夠幫助止痛,促進癒合。
皰疹性口腔炎怎麼治
皰疹性口腔炎不及時治療的話,只會更加的嚴重,因為這種病症一般不會自己好的,那麼皰疹性口腔炎應該怎麼治呢?
皰疹性口炎的患者會出現口腔皰疹,醫生會針對這一症狀進行局部用葯,以對患者的口腔黏膜進行治療。通常使用的葯物為溶液、散劑以及含片等,都會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減輕患者口腔內的症狀。此外,醫生還會針對患者的發燒等症狀,進行針對性治療。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主要通過飛沫、唾液及皰疹液直接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食具和衣物間接傳染。傳染方式主要為直接經呼吸道、口腔、鼻、眼結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損皮膚進入人體。兒童特別容易反復發作,所以父母發現孩子反復出現發熱、咽痛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皰疹性口腔炎不能吃什麼
得了皰疹性口腔炎的患者是需要忌口的,如果不忌口的話恐怕治療起來容易出現反反復復的情況,那麼皰疹性口腔炎不能吃什麼呢?
皰疹性口腔炎不可以吃洋蔥。皰疹性口腔炎的患者飲食上是建議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的,一些油炸、熏烤等的食物也是不建議吃的,同時一些易引起上火的食物也是不建議吃的,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的,補充維生素的,吃一些有清熱消炎作用的食物的,洋蔥有一定的刺激性的,是不建議吃的。
得上皰疹性口腔炎也會引發疼痛的症狀,飲食上就要多注意,稍微濃點的面湯內打個雞蛋光撈雞蛋花,糯糯的大米粥,用香油涼拌個土豆絲類的就可以了。不要吃油膩高溫的食物,一定要吃醫生開的葯。
❷ 口腔執業醫師考點:原發性皰疹性口炎表現
口腔執業醫師考點:原發性皰疹性口炎表現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最常見的由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損。以6歲以下兒童較多見,尤其是6個月至2歲更多,因為多數嬰兒出生後,即有對抗單純皰疹病毒的抗體,這是一種來自母體的被動免疫,4~6個月時自行消失,2歲前不會出現明顯的`抗體效價。
(1)前驅期:
原發性單純皰疹感染,發病前常有接觸皰疹病損患者的歷史。潛伏期為4~7天,以後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腫痛等急性症狀,下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患兒流唾液,拒食、煩 躁 不安。經過l~2天後,口腔黏膜廣泛充血水腫,附著齦和齦緣也常出現急性炎症。
(2)水皰期:
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發生成簇小水皰,似針頭大小,特別是鄰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 齶 和齦緣處更明顯。水皰皰壁薄、透明,不久潰破,形成淺表潰瘍。
(3)糜爛期:
盡管水皰較小,但匯集成簇,潰破後可形成大面積糜爛,並能造成繼發感染,上覆黃色假膜。除口腔內的損害外,唇和口周皮膚也有類似病損,皰破潰後形成痂殼。
(4)癒合期:
糜爛面逐漸縮小,癒合,整個病程約需7~l0天。但未經適當治療者,恢復較緩慢。患病期間,抗病毒抗體在血液中出現,發病的14~21天最高,以後,抗體下降到較低的水平,雖可保持終生,但不能防止復發。
少數情況,原發感染可能在體內廣泛播散,在極少數病例,HSV可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炎、腦膜炎。
;❸ 口腔皰疹病毒感染
口腔皰疹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
口腔單純性皰疹的病因
引起口腔及口周皮膚感染的致病微生物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傳染途徑為唾液飛沫的接觸傳染。人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當皰疹病毒接觸宿主易感細胞,病毒微粒進入細胞及胞核,其核心的核酸在細胞核內合成蛋白質與氨基酸,並利用宿主細胞氨酸和酶,重新復制病毒微粒;然後通過胞漿、細胞膜向周圍擴散,引起急性發作的稱原發性單純皰疹;若機體在接觸該病毒後形成抗體,但量不足,當遇機體抵抗力下降,如感冒、過度疲勞,消化功能失調或局部機械刺激等因素,潛伏在細胞內的病毒則活躍、繁殖,引起復發,稱復發性單純皰疹。
上皮細胞發生變性,出現棘層氣球變性和網狀變性。氣球變性後上皮細胞顯著腫大呈圓形,胞漿嗜酸性染色均勻,胞核為1個或多個或無胞核,細胞間橋可消失,細胞彼此分離形成水皰。氣球變性的上皮細胞多在水皰底部。網狀液化為上皮細胞內水腫,胞壁膨脹破裂,相互融合成多房水皰,細胞核內有嗜酸性病毒小體(包涵體),上皮下方結締組織伴有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
口腔單純性皰疹的症狀
1.皰疹性口炎
本病多為初發,亦稱原發型皰疹性口炎。多見於嬰兒或兒童,以6個月到2歲最易發生。單純皰疹進入人體後,有10天左右的潛伏期,患兒有躁動不安、發熱、頭痛、咽痛、啼哭拒食等症狀。2~3日後體溫逐漸下降,可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出現病損,如唇、頰、舌以及角化良好的硬齶。初起黏膜充血、發紅、水腫,並出現數目較多成簇的、針頭大小、壁薄透明的小水皰,直徑1~2mm,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繞以細窄的紅暈。皰很快破裂,留有表淺潰瘍,可相互融合成較大的潰瘍,覆蓋黃白色假膜,周圍充血發紅。此時有劇烈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該病有自限性,病程在7~10天。
2.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常見於成年人,多在原發型皰疹感染後當全身抵抗力降低時發生。表現為在唇紅粘膜與皮膚交界處有灼痛感、腫脹、發癢,繼之紅斑發皰,數目多,呈粟粒樣大小,常成簇。初期皰液稍黃透明,以後水皰高起擴大,相互融合,皰液變為混濁。皰破裂後乾涸結黃痂,痂皮脫落後不留瘢痕,但可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皰若繼發感染則形成膿皰,疼痛加劇。本病亦有自限性可自行癒合。
口腔單純性皰疹的治療
目前還缺少抗病毒的特效療法,主要採用對症治療,以縮短病程,減輕痛苦,促進癒合。
(一)局部治療
局部葯物應用:5%金黴素甘油糊劑、新黴素或桿菌肽或硼酸軟膏,1%龍膽紫液,0.1%皰疹凈眼葯水、0.1%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諾)液、0.01%硫酸鋅溶液、1%~2%普魯卡因,0.5%~1%達克羅寧液含漱。
局部激光治療:可用氦氖激光治療。局部照射點功率密度100mW/cm2,每處照身60秒,照射3~5處;每次共照射3~5分鍾,每天1次,共治療6~7次。重型復發性皰疹治療10次。
(二)全身治療
1.支持療法
適當休息,對症處理。給予高能量、易消化、富於 營養 的流食或軟食。口服多種維生素類葯物。必要時可由靜脈輸入5%~10%葡萄糖液。
2.全身用葯
可服用病毒靈(嗎啉雙胍),口服板藍根片或沖劑,口炎沖劑等。
病重者可選用左旋咪唑、聚肌胞、干擾素等葯物。
(1)抗病毒葯物①阿昔洛韋對1型和2型單純皰疹病毒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和高度選擇性。本品口服或靜脈注射後在體內較穩定,大部分呈原形經腎排出。②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本品不宜大量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嚴重的腸胃反應,孕婦禁用。③干擾素和聚肌胞注射後均在4~8小時內達到血葯峰值。聚肌苷酸(聚肌胞)(polyI:C)是人工合成的干擾素誘生劑,採用肌內注射,12~24小時達到血峰值,每天或隔天給葯。④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疫苗是預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HSV疫苗尚在研究中。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合機體獲得短暫的抗病毒能力,在HSV感染時,在一定的人群中使用有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2)免疫調節劑①胸腺素,轉移因子、左旋咪唑。②環氧合酶抵制劑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
3.其他方式
對症和支持療法及中醫中葯治療。
❹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知識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知識2017
皰疹性口腔炎也叫潰瘍性口腔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炎症,3歲以內的嬰幼兒好發。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的知識,歡迎閱讀。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
皰疹性口腔炎除了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外,寶寶還會表現有流涎、哭鬧、拒飲拒食、局部疼痛、煩躁不安等症狀,這時如果家長留心觀察寶寶的舌、口腔頰內、唇內或齒齦黏膜,可以看到有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這些皰疹直徑約2~3毫米,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後形成小潰瘍;此外,表面還可覆蓋白沫,引起局部疼痛,常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及齒齦紅腫。
皰疹性口腔炎要不要使用抗生素?
皰疹性咽炎,一般認為是A組柯薩奇病毒感染所致,不需使用抗生素。可口服板蘭根沖劑等。另外還可服用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局部可用金黴素魚肝油或中葯氣霧劑噴霧,以達到局部止痛消炎作用。若有繼發細菌感染或並發中耳炎、鼻竇炎時,可採用抗生素治療。
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飲食可進冷流食或半流食,太熱的食物可引起咽痛加重,要吃一些不太熱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還可增加一些蔬菜。另外,較大的孩子發燒期可吃一些冰淇淋,因冰淇淋較涼,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對止痛、退燒及預防脫水能起到良好效果。再有裡面含有牛奶及維生素等,可增加熱量,補充營養;也可起到降溫作用。
皰疹性口腔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皰疹性口腔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區別,就是皰疹性口腔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皰疹,後發展到手腳心,少見於長在手腳背,並伴有發燒。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另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皰疹性口腔炎雖然可能合並細菌感染,但是不會出現腦炎等並發症,也就是說,幾乎不會出現重症、發生生命危險。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則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得了皰疹性口腔炎如何護理?
寶寶高燒的那五天,我們像經歷了煉獄般的痛苦,痛苦之餘我們的方法是:
一、勤洗手,飯前便後都用洗手液給寶寶洗手。
二、保持室內通風,一直讓寶寶卧床休息,保持身體清潔、乾爽。
三、按時吃葯、量體溫。
四、飲食方面,因為口腔內長滿了皰疹,寶寶幾乎不吃任何東西,可買來葡萄糖給寶寶化成水讓其慢慢喝下去,給其補充能量,同時把粥煮得爛爛的.,吹的溫溫的後給寶寶吃,同時也買來米粉沖成稀稀的米糊喂寶寶吃。
五、寶寶所有的玩具、衣服、所有的床上用品用消毒液浸泡洗凈後拿到太陽下暴曬進行消毒。
六、不帶寶寶到人多的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七、每天給寶寶用淡鹽水漱口,因為淡鹽水有傷菌的作用,同時晚上睡前用西瓜霜噴劑噴在有創傷面和皰疹的地方,加快康復。
;❺ 皰疹性口腔炎有什麼症狀
皰疹性口腔炎是在頰粘膜、齒齦⌄舌、唇內部位的口腔黏膜出現的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周圍有紅暈,會迅速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會有劇烈的疼痛感。這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多見於1-3歲的幼兒。出現這種病症的時候,可以口服阿昔洛韋搭配潤美康口腔炎噴霧劑,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效果很好。
❻ 兒童皰疹症狀
寶寶皰疹家長首先要明確,寶寶皰疹的症狀是什麼?
口腔皰疹是兒童期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這種疾病會導致口腔內和嘴唇出現唇皰疹(「感冒瘡」)、水皰(「熱病皰疹」)以及腫脹。口腔皰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由直接接觸傳播,最常見的方式是親吻。大多數嬰兒在6個月之前都有來自母親的抗體保護,但這之後他們的易感性就增強了。
當孩子第一次感染這種病毒,我們稱孩子患了原發性皰疹。在口腔內出現水皰後的1~2天,牙齦開始疼痛、腫脹、發紅,並伴有口水增多的症狀。當水皰破裂後,這個區域就會非常疼痛,並且需要好幾天才能癒合。孩子還有可能出現發熱和頭疼、脾氣暴躁、食慾不振、淋巴和腺體腫大一周左右。然而,很多孩子的症狀非常輕微,以至於沒有人意識到他感染了病毒。
一旦孩子患了原發性皰疹,他就成了病毒的攜帶者。這意味著這些病毒,特別是在病情活躍的地區,將繼續存在於孩子體內。當孩子處於壓力、其他感染、口腔受傷、日光灼傷、過敏以及疲勞的狀態下,病毒就有可能再次被激活,引起我們所說的復發性皰疹。復發性皰疹病情比原發性皰疹要輕一些,而且直到兒童期晚期或成年期之前通常都不會發生。「感冒瘡」和「熱病皰疹」是復發性皰疹的症狀。
以上就是寶寶皰疹的症狀,如果孩子抱怨出現了類似於上述皰疹的症狀,請立即咨詢兒科醫院醫生,並請教一些應對措施減輕孩子的不適感。
❼ 什麼是皰疹性口腔炎
什麼是皰疹性口腔炎
皰疹性口腔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通常是感冒後發病,常見於6個月嬰幼兒~6歲兒童。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什麼是皰疹性口腔炎的知識,歡迎閱讀。
冬季是皰疹性口腔炎的高發期
皰疹性口腔炎只在口腔內出疹,其他部位不會起疹。由於冬季,兒童抵抗力低,一旦感冒後,許多病毒性感冒的兒童就容易患上此病。
由於皰疹性口腔炎是嘴巴里出現小水泡,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誤以為長了手足口,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皰疹性口腔炎與手足口病雖然都會在口腔內出現小水皰和潰瘍,但有區別。
皰疹性口腔炎的.特點
(1)皰疹性口腔炎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通過唾液傳染,6個月嬰幼兒~6歲兒童比較常見,且年齡越小,全身反應越劇烈,口腔症狀也較重;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特別是4歲以下的寶寶易得。
(2)皰疹性口腔炎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種感染性疾病容易合並發生,冬季發病較多,發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手足口病一般起病前一兩天發熱,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
(3)皰疹性口腔炎在發熱1~2天後,口腔內多部位黏膜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透明小皰疹和潰瘍,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手足口病的口腔黏膜疹出現後,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一周後皮疹消退。
多吃水果多喝水可預防
雖說該病在冬季發病率較高,但預防很簡單:首先要讓孩子勤鍛煉,提高免疫力,平時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勤給孩子的玩具消毒;注意保持口腔、皮膚清潔;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為宜,如牛奶、米粥等;忌食海鮮等發物。
;❽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知識
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知識
由皰疹性病毒引起,在齒齦、頰黏膜、舌及上齶、咽部出現小皰疹,皰疹潰破後成為潰瘍,上有淡黃色的分泌物覆蓋,旁邊有一圈紅暈。因口腔潰瘍引起劇烈疼痛,小兒常常會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兒流口水現象。皰疹性口腔炎為單純皰疹病毒所致。出生時可經產道感染而皰疹性口腔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皰疹性口腔炎的症狀及預防的知識,歡迎閱讀。
1疾病概述
由皰疹性病毒引起,在齒齦、頰黏膜、舌及上齶、咽部出現小皰疹,皰疹潰破後成為潰瘍,上有淡黃色的分泌物覆蓋,旁邊有一圈紅暈。因口腔潰瘍引起劇烈疼痛,小兒常常會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兒流口水現象。皰疹性口腔炎為單純皰疹病毒所致。出生時可經產道感染而皰疹性口腔炎。
2疾病描述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於各種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變限於局部如舌、齒齦、口角亦可稱為舌炎,齒齦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見於嬰幼兒。可單獨發生,亦可繼發於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瀉、營養不良、久病體弱和維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細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衛生或各種疾病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導致口炎的發生。目前細菌感染性口炎已經很少見,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經常見到。皰疹性口腔炎為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見於1—3歲小兒,發病無明顯季節差異。從患者的唾液、皮膚病變和大小便中均能分離出病毒。
3症狀體征
皰疹性口腔炎起病時發熱可達38℃—40℃,1—2天後,齒齦、唇內、舌、頰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直徑約2mm,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多個潰瘍可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潰瘍,有時累及軟齶、舌和咽部。由於疼痛劇烈,患兒可表現拒食、流涎、煩躁,所屬淋巴結腫大可持續2—3周。
本病應與皰疹性咽峽炎鑒別,後者大都為柯薩起奇病毒所引起多發生於夏秋季。常驟起發熱及咽痛,皰疹主要發生在咽部和軟齶,有時見於舌但不累及齒齦和頰粘膜,此點與皰疹性口腔炎迥異。
4治療方案
1、經常保持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多飲水、禁用刺激性葯物,預防口腔炎症。
2、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3、潰瘍疼痛嚴重者,可局部塗2%利多卡因止痛,保證患兒充分哺乳,以滿足其熱量和水分。局部可塗皰疹凈抑制病毒,亦可噴撒西瓜霜,錫類散等。
4、應注意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以修復創面,緩解疼痛。可先用0.9%NS或2%SB徹底清潔口腔,特別是潰瘍部位後局部塗上聚肌胞;為緩解患兒進食時疼痛,可於進食前10-15分鍾用2%利多卡因塗口腔。
5、為預防繼發感染可塗2.5%—5%金黴素魚肝油。疼痛嚴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塗抹局部。食物以微溫或涼的流質為宜,發熱時可用退熱劑,有繼發感染時可用抗生素。
6、治療皰疹性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口服板藍根沖劑,保持口腔清潔,以修復創面,緩解疼痛,此外應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
5疾病預防
1.注意個人衛生,家長少帶寶寶到衛生差的公共場所。
2.保持口腔清潔。吃完東西要漱口,及早開始刷牙以維持口腔衛生。如果寶寶較小,家長也可以用鹽水或涼白開水棉簽輕輕擦拭口腔。
3.增強寶寶抵抗力。
4.忌食刺激性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小兒皰疹性口腔炎亦可繼發於維生素B、C的缺乏。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B和維生素C。
;❾ 口腔皰疹的臨床表現
1.口腔單純性皰疹
(1)原發性皰疹性口炎 為HSV-I引起,多表現為急性皰疹性齦口炎。以6歲以下兒童較多見,尤其是6個月至2歲更多。成人亦可發病。其發病有四個時期:①前驅期 發病前常有與皰疹病患者接觸史。經過4~7天潛伏期後,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疼痛、咽喉腫痛等急性症狀,下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患兒流涎、拒食、煩躁不安。經過1~2天後,口腔黏膜、附著齦和緣齦廣泛充血水腫。②水皰期 口腔黏膜呈現成簇小水皰,似針頭大小,皰壁薄、透明易潰破,形成淺表潰瘍。③糜爛期 成簇的小水皰潰破後可引起大面積糜爛,並可造成繼發感染。上覆黃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膚也可有類似病損,皰破潰後形成痂殼。④癒合期 糜爛面逐漸縮小,癒合,整個病程需7~10天。
(2)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原發性皰疹感染癒合後,發生復發性損害,復發感染的部位在口唇附近,又稱復發性唇皰疹。其臨床表現為:損害總是以多個成簇的水皰開始。損害復發時,總是在原先發作過的位置或附近。有前驅症狀,患者可感到輕微的疲乏與不適,很快就在將要發生復發損害的部位出現癢、張力增加、灼痛、刺痛等症狀。約在數小時以內,出現水皰,周圍有輕度的紅斑。一般情況下,水皰可持續到24小時以內,隨後破裂、糜爛、結痂。病程約10天,但繼發感染常延緩癒合,癒合後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著。誘使復發的因素包括局部機械刺激、感冒、陽光照射等,情緒因素也能促使復發。雖復發性唇皰疹是本病的最常見復發形式,但少數復發可損害牙齦和硬齶。
2.口腔帶狀皰疹
口腔黏膜損害:易發生於三叉神經分布區,水皰時間短暫,多表現為邊緣不整、淺在的潰瘍面,表面有黃色假膜覆蓋,僅限於單側,出現劇烈的牙痛。將要發疹部位先有疼痛、瘙癢、灼熱感,繼而潮紅,出現集簇性粟粒大小丘疹群,沿受累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並迅速變為水皰,水皰可相互融合成大皰,皰壁緊張,內容澄清透明,逐漸變為混濁甚至呈血性、膿性,數日後水皰吸收乾涸,1~2周後脫痂,留有暫時性紅斑或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瘢痕,損害不超越中線。
3.手足口病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足底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❿ 口腔單純性皰疹的臨床表現
1.皰疹性口炎
本病多為初發,亦稱原發型皰疹性口炎。多見於嬰兒或兒童,以6個月到2歲最易發生。單純皰疹進入人體後,有10天左右的潛伏期,患兒有躁動不安、發熱、頭痛、咽痛、啼哭拒食等症狀。2~3日後體溫逐漸下降,可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出現病損,如唇、頰、舌以及角化良好的硬齶。初起黏膜充血、發紅、水腫,並出現數目較多成簇的、針頭大小、壁薄透明的小水皰,直徑1~2mm,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繞以細窄的紅暈。皰很快破裂,留有表淺潰瘍,可相互融合成較大的潰瘍,覆蓋黃白色假膜,周圍充血發紅。此時有劇烈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該病有自限性,病程在7~10天。
2.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常見於成年人,多在原發型皰疹感染後當全身抵抗力降低時發生,一般復發部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處,故又稱復發性唇皰疹。表現為在唇紅黏膜與皮膚交界處有灼痛感、腫脹、發癢,繼之紅斑發皰,數目多,呈粟粒樣大小,常成簇。初期皰液稍黃透明,以後水皰高起擴大,相互融合,皰液變為混濁。皰破裂後乾涸結黃痂,痂皮脫落後不留瘢痕,但可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皰若繼發感染則形成膿皰,疼痛加劇。本病亦有自限性,從開始到癒合約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