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汗皰疹症狀汗皰疹的症狀是什麼請詳細描述,謝謝!
汗皰疹的症狀可分為以下三期(初期、中期、後期):
初期症狀:
發生在手掌、手指、腳掌、腳趾,深在性的小水皰,偶爾伴有瘙-癢。
中期症狀:
瘙-癢劇烈,因為撓抓可使水皰破裂,引發滲液、脫皮,即使汗皰疹到了中期,等到水皰破裂結痂之後,過段時間就能自愈。汗皰疹發病一般是雙側對稱。中期汗皰疹的患者最為多見,通常病程較久,水皰成片出現。
後期症狀:
以皮膚糜爛、破潰為主,瘙-癢劇烈,容易
繼發感染
其他疾病。後期的汗皰疹患者一般都以濕疹來治療,因為已經引發了急性或慢性的
手部濕疹
,治療後期的汗皰疹應當先將濕疹治癒,再進入汗皰疹的治療。
引起汗皰疹的原因
1、精神因素:如
精神緊張
、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等常為汗皰疹發病的重要因素。
2、環境因素:也可能是黴菌活動性-感染的發疹
性反應
。
3、過敏因素:接-觸刺-激物品,細菌、食物、產品物過敏等。
4、個人因素:有的與個人-體質有關。
5、其它因素:如便秘、
胃腸功能紊亂
等,亦可能與汗皰疹的發生有關。
汗皰疹治療方法:
【
汗皰疹油
】
配方:紫草、苦參、
千里光
等
功效:主治汗皰疹
用法:使用前先將
葯瓶
搖一搖,然後用
醫用棉簽
蘸取適量葯液直接塗抹於患處(如有大的水皰和
膿皰
可用針將其扎破並輕輕將裡面的液-體擠出,在塗抹汗皰疹油。
⑵ 夏日最常見汗皰疹
文/黃筱佩
陳太太近來發現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側處,出現數顆小水泡,有搔癢感,幾天過去,連左手手掌也出現小水泡,而且越抓越癢,有些水泡幹掉之後,形成小圓圈狀的脫皮,去看皮膚科醫師,確認是汗皰疹作崇。
反復發作的濕疹性疾病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汗皰疹是發生在手部或足部的濕疹性變化,發作時病人的手掌、腳掌,手指或腳趾的側面,會出現細小的、散在性或如同西米露成串的小水泡,是一種會反復發作的濕疹性疾病。
汗皰疹在急性期常伴隨著癢感的小水泡,這些水泡經過治療後會緩解消除,但還是會再復發,有些水泡會自然吸收、乾涸、形成脫皮。但要當心的是,若受不了癢感而抓破水泡,很有可能會造成細菌感染,甚至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當汗皰疹反復發作進入到慢性期的時候,病灶會出現紅色斑塊、變厚、表面粗糙的苔蘚化反應,甚至皮膚會出現疼痛龜裂。
新竹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建和表示,汗皰疹是在季節交替、特別是春季轉夏季時好發的濕疹疾病。根據統計,有70%症狀出現在手,10%是出現在腳,20%是手腳同時出現,盛行率約為0.05~10%,由於台灣天氣濕熱,患者相當多。
汗皰疹的致病9原因
朱建和表示,汗皰疹的英文名稱是dyshidrotic eczema或pompholyx,由於汗皰疹病灶處,多半在小汗腺汗管處,起初醫學界認為是小汗腺異常或是失調導致,但進一步研究發現,汗皰疹跟小汗腺的異常無關,更合適的名稱應該是「急性反復水泡性手部濕疹」。汗皰疹的致病原因說法很多,大致相關因素如下:
1體質:先天體質因素。
2壓力:壓力大時特別好發。
3熬夜或作息不正常。
4氣候或季節變化:季節交替、氣溫或氣候變化大時好發,春、夏也是比較容易發作的季節。
5多汗症:有研究發現多汗症的患者,特別是手汗和腳汗多的人較常發生,約7.5~33.3% 汗皰疹病人,同時合並有多汗症的困擾。
6抽菸:抽菸是汗皰疹的惡化因子。
7黴菌感染:大約有10%的汗皰疹患者,可能有潛在的黴菌感染,例如香港腳,當汗皰疹病人反復性發作時,會建議檢查是否有香港腳,因為當免疫細胞攻擊香港腳黴菌時,可能誘發「自體敏感性濕疹反應」,會使得汗皰疹容易復發。
8異位性皮膚炎體質:小時候曾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人,長大後好發汗皰疹的比例較高。
9接觸性過敏:特別是接觸或吃進含有鎳、鈷、鉻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普遍存在於土壤中,以及罐頭食物、可可、巧克力、堅果、燕麥、豆類……等食物中,還有項鏈、眼鏡、耳環等含有金屬的配件。另外,香精、防腐劑等物質,也可能誘發汗皰疹。
外用類固醇葯膏,不用擔心副作用
黃毓惠表示,汗皰疹的治療以塗抹類固醇葯膏為主,若是情況較嚴重,可以搭配使用止癢的口服抗組織胺葯物,或是給予短暫的口服類固醇治療。一般口服類固醇是採取低劑量且短期使用,只要配合醫師醫囑指示使用,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的問題。
朱建和也指出,擦外用類固醇葯膏是治療汗皰疹最主要的方式,很多人對類固醇葯物有錯誤的觀念,事實上,只要在醫師的管控下使用,是安全無虞的。類固醇葯膏的副作用是會導致皮膚變薄、血管擴張,有可能二度細菌和黴菌感染。但指側和掌心的角質層比較厚,副作用不明顯,除非長時間大量使用,否則不必擔心。若患者真的擔心或情況特殊,可以改用「非類固醇葯膏」,但目前健保不給付於汗皰疹的治療。
當汗皰疹情況嚴重時,則建議口服類固醇葯物,朱建和表示,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超過3~4 周以上,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汗皰疹口服類固醇治療大約不到1周即可,因此,患者擔心的明顯免疫力抑制、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
如果情況仍難以控制,可以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這些葯物主要使用於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對於嚴重型汗皰疹也有療效,是屬於比較後線的療法,副作用是會增加肝腎功能的負擔。
光療法是另一種治療選擇
「光療法」則是另一種選擇,朱建和表示,光療法是採用特定波長的紫外線光來照射患部,達到皮膚消炎的作用。國外也有個案報導指出,陽光中的紫外線同樣具備一定的療效,例如中午大太陽的時候,可以曬手心和腳掌,曬個12分鍾,持續10~15次,對於部分汗皰疹患者來說,具有抑制的效果。
不過,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症狀反而變得更嚴重,因此朱建和建議,如果曬個幾天後覺得適得其反,就不要再繼續做;而且建議其他部位還是要做好防曬,以免曬傷,得不償失。
如果是多汗症患者,同時合並有汗皰疹,建議先治療多汗症,可採用「離子電泳法」或「注射肉毒桿菌」,把多汗症治療好之後,臨床上發現對於汗皰疹的改善也有一定效果。
已屬於慢性期的汗皰疹,出現厚皮、反復搔癢脫屑,會變得更難治療。朱建和建議,一旦變成慢性化疾病,可以用「封密式療法」,也就是擦類固醇葯膏之後,戴上手套或包覆保鮮膜5~10分鍾,在封閉潮濕環境下,有助於提高療效。
全方位預防汗皰疹
汗皰疹是一種難以斷根的皮膚疾病,只能就「可能」的發生原因加以預防。朱建和表示,由於有部分的汗皰疹患者是接觸到過敏物質,例如常見的如鎳、鈷、鉻等重金屬,尤其以鎳最為常見,可以藉由口服微量「硫酸鎳」,看是否會誘發汗皰疹發作;或藉由「貼膚測試」,在背部貼20~30種過敏原,第2、4和7天病人回醫院判讀過敏原。
一旦確認是接觸性過敏引發汗皰疹,就要避免這些來源。例如對鎳過敏的人,就要少吃罐頭食物、巧克力、可可亞、堅果、燕麥及豆類等食物,並且少配戴金屬成分不明的耳環、項鏈等。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黃毓惠建議,手部盡可能少碰水和清潔劑,做家事要戴手套;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適當塗抹乳液,幫助皮膚修復。但如果發病時,要抑制發炎反應,還是要以葯物治療才能見效。
朱建和則建議,要適時抒發壓力,保持運動習慣與情緒平和、作息正常,都有助於減少汗皰疹的復發。他並且提醒,皮膚上有異常的小水泡,最好就醫檢查,特別是「出血型水泡」,很可能並非只是單純汗皰疹,有可能是「皮膚淋巴癌」或「類天皰瘡」的自體免疫疾病,必須做皮膚切片檢查,清楚鑒別診斷,再對症治療,否則會延誤病情。
汗皰疹跟流汗有關嗎?
汗皰疹雖有個「汗」字,但病因與汗腺異常或流汗都沒有直接相關。朱建和指出,有些病人會合並手腳掌多汗症,但與流汗本身無關,而手腳掌小汗腺較多,可能是吃到過敏物質,過敏物質從手腳掌小汗腺排出,接觸到手腳掌皮膚導致汗皰疹,並不是汗水或汗腺異常導致,只是間接造成此病症。
葯物之外,生活方面也要注意!
黃毓惠表示,除了使用外用或內服葯物之外,在日常生活部分,也要注意少碰水、減少洗手次數,患部皮膚盡量不要頻繁使用清潔用品,適時穿戴手套保護雙手,適度使用護手乳、護手霜,都有助於皮膚的保養與修復。
⑶ 汗皰疹圖片是什麼症狀
汗皰疹,臨床又稱為出汗不良性濕疹,為一種手掌、足趾部的水皰性疾病。
它的版臨床表現主要是在權手腳心側面,或者掌心出現密集表皮深處的小水泡,米粒大小,呈半球形,有時候略高出皮面,沒有炎症反應,分散或者是成群的發生在手掌、手指的側面和指端,少見於手背、足底部,常對稱分布。
水皰內含著清澈的漿液,發亮,偶爾可變為混濁。一般水泡不自行破裂,乾枯後形成脫皮,露出紅色的新生的上皮,薄而嫩,這個時候常感到疼痛,周圍的皮膚是正常的。
本病有程度不同的瘙癢和燒灼感,每年定期反復發作。
⑷ 汗皰疹怎麼治慢性濕疹呢
汗皰疹又稱出汗障礙疹,常伴有多汗,夏季多見,好發於青年人。
本病多突然在手掌、手指、足底、足趾等處,表皮深處發生米粒到黃豆大的水皰,可互相融合成大皰。水皰一般不自行破裂,而多吸收,乾燥脫皮。自覺有癢感或灼熱感,多在1 ̄2周內自行消退,但易反復發作,有時繼發細菌感染。
局部用1%明礬溶液濕敷,外搽爐甘石洗劑。
參考資料:http://www.newhealth.com.cn/doc/cjjb/xy/file16-11.html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症。
濕疹的發病原因比較負責。主要由遺傳性濕疹素質;還有精神緊張、過度勞累、失眠、憂郁、情緒劇烈波動,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受到損傷;使用辛辣等食物過敏及物理因素或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可引起變態性反應所致。
傳統醫學治療本病多有奇效,
1:葯酒療法
處方:豆薯子(又稱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葯炒黃、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時候,濕敷患處。日2次,每次20分鍾。本品有毒,不可內服。
療效:用葯1-3周,治癒率達100%
2:非葯物療法
品名:馬鈴薯100克
用法:洗凈,去皮,磨成泥狀,貼敷患處0.5厘米厚,紗布包紮,日換3次。
療效:敷葯7天,治癒率達100%。對滲透性濕疹效果尤佳。
⑸ 手掌心起紅點
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但同時又缺乏抵禦細菌入侵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更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外貌體征,及時發現孩子身體上的不適症狀。而不少孩子都有過手掌心發紅、長小紅點的經歷,父母為此感到十分擔心,到底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的手掌心有大量的小紅點出現呢?
一、小孩手心發紅有小紅點怎麼辦
這有可能是病毒感染的病毒性皰疹,但要注意排除手足口病。還有就是要考慮是不是有過敏還是其他的皮膚問題,父母要注意觀察有沒有明顯的誘因。建議如果是沒有明顯不適症狀的話,父母可以繼續觀察,若有情況變化的話及時醫院就診。
二、手掌發紅是什麼原因
1、手掌發紅可表現為:手掌的大、小魚際及手指、掌面明顯發紅或呈現片狀粉紅色的大小塊胭脂樣斑點,壓之可退色,並且在臨床上一般肝掌的出現、減輕或消失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臟的功能。
2、但需要說明的是:肝掌與雌激素的代謝滅活功能障礙有關,並非就一定與肝病有關,只能說應引起警覺意識,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測,以及時排除或診斷疾病。
3、其實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是非常高的,不僅會嚴重影響孩子手掌部位的內分泌正常排毒功能,還會造成局部出現其他病變,比如說局部毛囊炎、血管性病變、細胞性滲血症等等,這些症狀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所以說極高的選用葯物進行治療才是最為關鍵的。
以上就是關於小孩手心發紅有小紅點怎麼辦和手掌發紅是什麼原因的一些簡要介紹。所以你有一個非常調皮好玩的孩子,那就一定要注意他接觸的東西是否衛生和安全,爸爸媽媽要時刻幫孩子發現身邊一些潛在的威脅
⑹ 皮疹汗皰疹是濕氣風邪惹禍!女中醫告訴你怎麼改善
【張文馨中醫師】 原來夏季皮膚癢也和「體質」有關? 夏天到了,悶熱的天氣流了滿身汗,加上時常下雨濕氣重,汗出不暢,身體開始長紅疹、抓癢甚至長小水皰,皮膚灼熱難耐,讓心情更加煩躁!多按止癢穴位可以幫助減緩搔癢程度!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皮膚搔癢分成實證和虛證,和「風邪」相關,中醫認為風邪會致癢,《醫宗金鑒·癰疽辨癢歌》中明確提出:「癢屬風」,《外科大成》提出:「風盛則癢」。 實證 搔癢多因外來風邪引起 ,如「風熱」、「風濕」此類型的皮膚癢常發生在春夏季節或夏秋交替季節,風為百病之長,各種病邪易隨風,風又常兼雜寒、濕、熱邪而侵襲人體,產生各種疾病。風性開泄,風邪在中醫觀點屬於陽邪,易搏於肌表,故搔癢生在頭面部,甚至延及全身。風性善行數變,使氣血不和則發生皮疹、搔癢,一旦在於體表,或往來穿行於脈絡之間,或蠢蠢欲動在皮膚腠理,所以會一下這里癢,一下又那裡癢,癢無定處。虛證搔癢多屬「血虛生風」,此類型的皮膚癢常發生在秋冬季節,血具有濡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如果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全身則會出現全身的病變,表現在皮膚為皮膚乾燥搔癢。 看完以上敘述不難發現原來夏季皮膚癢也和體質有關!以下針對夏季皮膚癢常見的體質探討: 常見的夏季皮膚搔癢體質 (一)風熱型皮膚搔癢 特徵: 好發於春夏季,通常為突然發生。 症狀: 皮膚搔癢呈現全身性分布,紅色丘疹、風團塊或部分融合成大片,遇熱搔癢加重,得冷則減緩,自覺皮膚灼熱感。風甚者,四處走竄,全身劇癢:熱甚者,皮疹鮮紅,腫脹痛癢。伴隨發熱、微汗或汗出不暢、口渴、舌苔薄黃、脈滑數。 常見於急性蕁麻疹、急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泛發性神經性皮炎、單純皰疹、葯物疹的蕁麻疹樣型。 治則: 疏風清熱,解表止癢 處方: 荊防湯合銀翹散、消風散加減,或選用荊芥、防風、僵蠶、金銀花、連翹、蟬蛻、牛蒡子、牡丹皮、生地、薄荷、黃芩等葯材。【張文馨中醫師】 原來夏季皮膚癢也和「體質」有關? 夏天到了,悶熱的天氣流了滿身汗,加上時常下雨濕氣重,汗出不暢,身體開始長紅疹、抓癢甚至長小水皰,皮膚灼熱難耐,讓心情更加煩躁!多按止癢穴位可以幫助減緩搔癢程度!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皮膚搔癢分成實證和虛證,和「風邪」相關,中醫認為風邪會致癢,《醫宗金鑒·癰疽辨癢歌》中明確提出:「癢屬風」,《外科大成》提出:「風盛則癢」。 實證 搔癢多因外來風邪引起 ,如「風熱」、「風濕」此類型的皮膚癢常發生在春夏季節或夏秋交替季節,風為百病之長,各種病邪易隨風,風又常兼雜寒、濕、熱邪而侵襲人體,產生各種疾病。風性開泄,風邪在中醫觀點屬於陽邪,易搏於肌表,故搔癢生在頭面部,甚至延及全身。風性善行數變,使氣血不和則發生皮疹、搔癢,一旦在於體表,或往來穿行於脈絡之間,或蠢蠢欲動在皮膚腠理,所以會一下這里癢,一下又那裡癢,癢無定處。虛證搔癢多屬「血虛生風」,此類型的皮膚癢常發生在秋冬季節,血具有濡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如果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全身則會出現全身的病變,表現在皮膚為皮膚乾燥搔癢。 看完以上敘述不難發現原來夏季皮膚癢也和體質有關!以下針對夏季皮膚癢常見的體質探討: 常見的夏季皮膚搔癢體質 (一)風熱型皮膚搔癢 特徵: 好發於春夏季,通常為突然發生。 症狀: 皮膚搔癢呈現全身性分布,紅色丘疹、風團塊或部分融合成大片,遇熱搔癢加重,得冷則減緩,自覺皮膚灼熱感。風甚者,四處走竄,全身劇癢:熱甚者,皮疹鮮紅,腫脹痛癢。伴隨發熱、微汗或汗出不暢、口渴、舌苔薄黃、脈滑數。 常見於急性蕁麻疹、急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泛發性神經性皮炎、單純皰疹、葯物疹的蕁麻疹樣型。 治則: 疏風清熱,解表止癢 處方: 荊防湯合銀翹散、消風散加減,或選用荊芥、防風、僵蠶、金銀花、連翹、蟬蛻、牛蒡子、牡丹皮、生地、薄荷、黃芩等葯材。 (二)血熱型皮膚搔癢 特徵: 好發於夏季,多發生於青壯年人,血熱皮膚搔癢多因心情煩躁,或過食辛辣烤炸之物導致血熱風生。青壯年血氣方剛者多患之,因為夏季陽氣正旺,外熱與內熱相合,導致皮膚搔癢更嚴重。 症狀: 皮膚搔癢,摸起來灼熱,搔破呈條狀血痕或滲血水,或出現紫斑,夏重冬輕或遇熱尤甚,遇冷則症狀緩解,也可能受情緒波動影響。伴隨口乾舌燥喜冷飲、心煩易怒、大便乾燥、小便黃、脈象弦數或滑數,舌紅或舌尖紅,苔薄黃。 常見於葯物疹的固定性紅斑型、過敏性紫癜(類過敏性紫斑)、尋常型銀屑病的進行期。 治則: 清熱涼血,消風止癢 處方: 加味逍遙散合止癢熄風湯、地芍涼血湯加減,或選用牡丹皮、梔子、生地、赤芍、玄參、丹參,蟬蛻、白蒺藜、白蘚皮、連翹、麥冬、生甘草等葯材。 (三)風濕型皮膚搔癢 特徵: 好發於濕氣重的長夏季節,或夏秋交替之際,多見於青壯年。多因過食肥甘厚味與辛辣烤炸,常吃冰冷食品,使體內蘊藏濕氣,再復感風邪,則風濕相搏為患,風盛則癢,故搔抓不止:濕盛則起水皰。 症狀: 皮膚搔癢,搔抓後起水皰、丘疹,滲出液多使皮膚變為糜爛。伴隨四肢睏倦,容易脹氣,食慾不振,大便稀軟或黏滯不暢,女生白帶多,經前易水腫,舌質淡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 常見於慢性頑固搔癢性皮膚病,如慢性濕疹、汗皰疹、神經性皮炎。 治則: 健脾利濕,疏風止癢 處方: 荊防敗毒散、祛風勝濕湯加減,或選用荊芥、防風、羌活、薏苡仁、陳皮、茯苓、金銀花、威靈仙、苦參 、白蘚皮、土茯苓、黃柏、生甘草等葯材。 皮膚癢最應該「拒絕」的食物! 1.忌食高油脂及燒烤油炸、辛辣 *** 性食物,少喝咖啡、含酒精飲料以及帶殼海鮮。 2.少吃發物(尤其是皮膚濕疹、蕁麻疹或嚴重的痘痘粉刺):鳳梨、芒果、竹筍、蝦蟹、酒、鵝肉、羊肉、豬頭皮、胡椒。鳳梨芒果雖美味,但皮膚搔癢嚴重的人可要忌口喔! 到底什麼是「發物」呀? 「發物」一詞在民間流傳已久,老祖宗認為 多食發物會誘發新病或令舊疾復發 。其實發物也屬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適量食用,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會產生副作用,但過量食用,對一些特殊體質或有皮膚疾病的人來說,可能誘發不適,如加重蕁麻疹或濕疹…。 從現代醫學角度,發物多含有異物蛋白質,被人體攝入後較易被免 疫系統攻擊;或含組織胺誘發過敏反應,使皮膚病加重。 每個人的「發物」不盡相同,甚至有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對雞蛋過敏,這類的人可經由抽血檢查有免疫球蛋白(IgE)確定對蛋過敏,才須避開奶蛋類製品,所以 體質較特殊的朋友們應當注意自己在日常飲食中容易對哪些食物過敏,盡量避開。 多吃「滋陰養血」食物及葯材,幫助皮膚築一道防護罩 1.蔬菜類: 菠菜、紅鳳菜、韭菜、黑木耳、胡蘿卜、番茄、馬鈴薯、香菇、茄子 2.水果: 櫻桃、葡萄、蘋果、番茄,如草莓、藍莓、覆盆子、桑椹、桑椹、黑醋栗、蔓越莓…。 3.動物性蛋白質、膠質黏液及鐵質: 海參、雞蛋、牛肉、牛筋、豬腳筋、雞爪、豬肝、烏骨雞、魚肉魚皮、海蜇皮、蛤蜊、蚵仔 (若膽固醇偏高者不宜過量食用!) 4.藻類: 海帶、紫菜含有豐富的碘、鐵及維生素B12,是養血潤肌的重要營養素。 5.油脂類: 黑芝麻、核桃(一天堅果類約吃15g,不宜過多,否則熱量過高肥胖上門!) 哪些中葯材具有「滋陰養血」的效果? 阿膠、熟地、當歸、黑芝麻、何首烏、枸杞子、桑椹子、山葯、山茱萸、百合、女貞子、丹參、紅棗 皮膚癢的日常保健 1.避免過度清洗身體 過度清洗,反而會使皮膚更乾燥而惡化,洗澡水不要太熱,少用肥皂或有香料的沐浴清潔用品,多用清水清洗身體,沐浴乳用在局部重點部位,其餘帶過即可,免得將皮表上的保護性油脂全部洗掉,而誘發搔癢。 2.適當的使用保濕乳液 維持皮膚的保護屏障,減少角質層的水份及皮脂散失,平時可選用溫和的保濕乳液擦身體,要選擇不含香料、防腐劑、抑菌劑的產品,以免 *** 皮膚導致皮膚癢加重。 3.選用透氣、吸汗、寬松的衣物 宜穿著柔軟吸汗的棉質衣物。如果流汗後後最好馬上更換衣物。避免粗糙、太緊或羊毛、兔毛材質的衣物,容易摩擦或 *** 皮膚導致惡化, 4.避免大量流汗 因為汗水郁積在皮膚上易 *** 發癢,導致皮膚炎惡化,尤其在夏天或運動完容易發生,所以大量流汗後,最好趕快用清水沖洗掉,或是以濕毛巾擦拭,再換上乾爽的衣物。 5.避免搔抓過度感染 盡量不要用指甲搔癢,因為抓破皮後易引起細菌感染甚至化膿,建議您可用手輕拍止癢,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減輕癢感;若天氣悶熱引起則可開空調以降低燥熱感。 6.放鬆心情,避免煩怒引起搔癢加重 *** 方式&時機: 以大拇指深層按壓,一次按壓5秒,一個穴位各按20下,早晚至少各一次 血海穴 【位置】采坐姿找穴,屈膝90度,膝蓋骨內側邊緣上方三指幅並攏寬度按壓凹陷處。 【位置】屈肘時,手肘橫紋端骨邊凹陷處。 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各大媒體報章雜志、廣電專訪醫師;各大企業、機構養生專題講師:聯發科、台灣微軟、聯詠科技等;健康美容顧問:韓國「後 漢方精品保養」活動講師等。著作:《變身超吸睛自然系美女》、《你沒有理由瘦不下來──女中醫才知道的瘦身方》等。 美麗馨情 張文馨醫師的漢方美人書、 張文馨醫師粉絲團
⑺ 汗皰疹的症狀有哪些
汗皰疹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手、腳部位有深在性小水泡,泡壁較厚,破潰後乾燥脫皮,伴版有癢感,無炎症反應。權汗皰疹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
汗皰疹初期症狀———深在性小水泡
汗皰疹的初期症狀以深在性的小水泡為主,分散或成群發生在手掌和手指側面及指間;也可見於足跖,有時見於末節指背部,往往對稱分布。並伴有瘙癢。這個時期一定不要撓抓,以免進一步加重汗皰疹的症狀。
汗皰疹中期症狀———脫皮、瘙癢、紅疹
在汗皰疹初期的基礎上,出現脫皮和紅疹,並伴有瘙癢。如果撓抓,會出現滲液或結痂。不及時治療會繼發炎症等相關疾病。
汗皰疹後期症狀———劇烈瘙癢,糜爛
汗皰疹的後期水皰會破裂,流出滲液,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癬、濕疹等並發症。嚴重時整個手掌呈彌漫性脫屑,或繼發感染而出現手部腫脹、疼痛。
汗皰疹油,紫草、苦參、千里光等諸葯合用,達祛風濕、止瘙癢、發散表邪之功,兼收斂瘡疹之效。通過減少局部汗液分泌,潤膚止癢達到治療汗皰疹的目的;同時深入皮膚表層,消炎殺菌、清熱消毒達到斬斷病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