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單純性皰疹的鑒別診斷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單純性皰疹的鑒別診斷

發布時間: 2023-03-20 22:23:31

『壹』 單純性皰疹是否傳染

親,單純性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的皰疹性皮膚疾病,人是單純皰疹病毒唯一的宿主,很多人在患有單純性皰疹的時候都是非常擔心這種疾病會傳染,那麼單純性皰疹會傳染嗎? 
單純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的皰疹性皮膚疾病,這種疾病的病毒存在於患者、恢復者以及健康帶菌者的水泡液、唾液和糞便當中,傳播的方式也主要以直接接觸傳染,也能夠通過被唾液污染過的餐具而引起間接傳染,引起單純性皰疹的單純皰疹病毒經過呼吸道、口腔或是皮膚破損部位而進入到人體當中,在人體粘膜部位生長和繁殖,然後會經過血液或是神經播散,單純性皰疹好發在皮膚粘膜的交接部位,例如牙齦、口腔外側、顏面和手指。
單純性皰疹也被稱之為是發熱性水皰,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導致的疼痛性感染,也能夠出現在全身部位,不過最為常見的就是牙齦,口腔外側、鼻子、臉頰或是手指上,水皰形成之後,破損會產生滲出液,然後產生的黃白色痂殼會逐漸的脫落,在痂殼下面會出現新的皮膚,潰瘍通常情況下能夠持續7~10天左右,幾乎九成的患者在醫生當中至少會出現一次潰瘍,首次發作的時候通常也是病情最重的。一些感染的兒童病情也很嚴重。
當患者首次感染之後,很多的病人都會產生抗體,不會再次出現單純性皰疹,不過也有四成的成年人會重復發作,通常單純皰疹並不嚴重,不過對於患有艾滋病或是免疫系統因其他疾病或是葯物受到限制的時候,這種感染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對於通常在分娩時接觸病毒的嬰兒來說,感染可能傳播到其他器官,會導致嚴重並發症甚至死亡。
單純性皰疹是能夠傳染的,因為單純皰疹是因為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能夠通過和感染病人接吻或是共用食用器皿、毛巾、剃須刀等接觸而進行傳播。
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的話,還是應該及早的發現、及早的就醫,患者應該選擇大型的正規的醫院來進行治療,以免延誤患者的病情,相信患者通過合理、科學的治療,病情還是能夠得到恢復的。
有什麼問題歡迎您咨詢小迪哦,小迪願意為您排憂解難!

『貳』 什麼是皰疹

帶狀皰疹:
[編輯本段]
〖概述〗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後,病毒活動繁殖而激發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
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
病程一般為半個月左右。
好發部位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可支配的皮膚區域。
皮疹特點潮紅斑的基礎上出現群集的丘疹、水皰,粟粒至綠豆大小,皰液清亮,嚴重時可呈血性,或壞死潰瘍。皮疹單側分布呈帶狀為該病的特點。
自覺症狀自覺疼痛,劇烈難忍。疼痛可發生在皮疹出現前,表現為感覺過敏,輕觸誘發疼痛。疼痛常持續至皮疹完全消退後,有時可持續數月之久。
皮疹初起為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2天後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數天後,皰壁鬆弛,皰液混濁,而後逐漸吸收,干痼。愈後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
〖診斷〗
簇集成群水皰,延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
在明顯的神經痛,伴局布淋巴結腫大。
中間皮膚正常。
很少復發。
〖治療〗
原則止痛,消炎。保護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的明,VitE300 mg/日
抗病毒,無環鳥苷,0.2/次,3/日
局部:1-2 %龍膽紫外塗。
預後有自限性,愈後可留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後遺神經痛。
中葯治療帶狀皰疹:純中葯治療生殖器皰疹:2004年至今皰康已經為5300多名皰疹(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生殖器皰疹)患者解除了痛苦。2005年曾榮獲「國家質量合格評定信得過好產品」證書!
皰疹專用產品「皰康」——專業治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生殖器皰疹。 「皰康」由多位全國著名皮膚病專家技術指導,是專門針對皰疹病毒研究的配方,本品選用優質原料,經多次科研成功,在特定工藝環境下生產的皮膚外用產品,見效快,不復發,是非常難得的皰疹專用產品。
「皰康」內含抗炎、抗病毒及高效滲透成分。可確保產品安全有效的抵達病灶,清除病因,並可迅速止痛止癢緩解症狀。短期使用可形成皮膚保護膜,有利於皮損修復。對引起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水痘、生殖器皰疹的致病菌有很好的抑殺作用。
「疣皰康」——「皰康」 的良好夥伴。兩者聯合使用共同治療皰疹病毒。
「皰康+疣皰康治療皰疹病毒的承諾」———3分鍾止痛,24小時。
持續抗病毒,2周消除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生殖器皰疹。
七、幾個發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帶狀皰疹
(一)三叉神經眼支支配區域的帶狀皰疹單側面的額部、頭皮紅斑水皰,眼周可明顯腫脹,結膜潮紅充血,在結膜乃至角膜上出現水皰,可發生潰瘍性角膜炎,愈後形成角膜雲翳而影響視力,嚴重時可致失明。疼痛劇烈(Fig2)。
(二)耳帶狀皰疹由於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患側面癱,耳鳴、耳聾聽覺症狀,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皰疹(Fig3)。
(三)胃腸道、泌尿道帶狀皰疹
〖鑒別診斷〗單純皰疹
〖預防治療〗
一、營養神經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
萬乃洛韋300 mg,口服,2次/日;無環鳥苷200 mg,口服、5次/日;聚肌胞2 mg,肌注,1次/2日;干擾素,300萬U,肌注,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鎮痛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
嗎啡控釋片30 mg,必要時口服,脊柱旁神經節封閉治療。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強的松對減輕炎症及疼痛,預防後遺神經痛的發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強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療早期紅斑水皰,可外用收斂性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
有糜爛、壞死,可以0.1%利凡諾爾液作濕敷,外用抗菌素軟膏。
利福平塗膜劑有保護,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皰疹凈眼葯水,外塗抗生素眼葯膏。
六、物理治療紫外線照射,有促進炎症吸收、縮短病程的作用。後期神經痛可作紅外線,音頻電療法等。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多發於成人。病毒潛伏於神經細胞中,平時不致病,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沿相應的神經纖維播散至相應的皮膚區域而發病。皮損常沿一側肋間神經從後上方向產下方伸展或頭面部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表現為皮膚疼痛及附近淋巴結腫痛。治療方法有鎮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對眼部帶狀皰疹患者還應選用散瞳劑。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患腫瘤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
治療以消炎抗病毒為主。如認真治療,可以根治。

『叄』 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有什麼區別

單純皰疹也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但是它和帶狀皰疹,是由兩種不同的病毒所導致引起來的。它的病程也比帶狀皰疹要短,單純皰疹往往一周之內就可以痊癒,但是它比帶狀皰疹更容易復發。帶狀皰疹多發生在皮膚黏膜的交界處,比如我們的眼的周圍、口唇的周圍、外生殖器的周圍和肛門周圍這些地方。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來的,而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和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來的。

帶狀皰疹需要注意什麼
帶狀皰疹如果已經發生,在日常情況下,盡量注意局部的清潔衛生,因為帶狀皰疹,局部皮膚損害的情況如果比較復雜,比如形成了一定的感染,就可能會激發形成一些細菌感染,所以導致該部位的感染性的炎症,更加加重的現象。而且帶狀皰疹在發生以後,還需要注意飲食方面的禁忌,特別是一些海鮮產品,還有一些油炸食品,辛辣刺激類的食品都盡量不要吃,比如一些辣椒,韭菜,洋蔥,大蒜等等,都盡量不要吃,還有酒類的,也盡量別喝咖啡,濃茶也盡量避免喝。患者出現的帶狀皰疹以後,還需要及時的注意休息,因為疲勞可能會導致帶狀皰疹會加重的。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鑒別診斷
發生在不同部位的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可能要與相關部位的一些疼痛性的疾病相鑒別。比如發生在胸背部的,可能要與肋間神經痛、胸膜炎相鑒別。發生在下肢的,可能要與坐骨神經痛相鑒別。發生在腰腹部的,可能要與闌尾炎、膽囊炎、心絞痛、椎間盤突出症相鑒別

『肆』 皰疹會傳染嗎

生殖器皰疹這種疾病屬於一種性傳播疾病,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會傳染的,但是如內果有皮損部位與正容常的皮膚粘膜接觸,就會導致這種傳播性,所以一般建議最好在發病期間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可以選擇使用一些抗病毒類的葯物來綜合治療。

『伍』 單純皰疹會傳染嗎

單純皰疹是具有傳染性的。單純皰疹的泡液是主要的傳染因素,因此得了單純皰疹要避免傳染給家人,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注意防護。單純皰疹是會反復發作的,目前難以根治,通常在各種誘發因素的刺激下發作,如發熱、受涼、消化不良、月經期等,單純皰疹一般在同一個部位多次反復發作。根據皰疹的臨床表現可以表現為原發性的單純皰疹和復發性兩型。

『陸』 2019-05-28

急性皰疹性口炎的臨床症狀:嬰幼兒多見,急性發作,全身反應重,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圍可出現成簇的小水皰,而後形成潰瘍,口周皮膚形成痂殼。

扁平苔蘚:

灰白色花紋網狀型(稍高隆起皮膚表面,多見雙頰、前庭溝、咽旁)。

環狀型(為小丘疹組成細條紋,多見唇紅、雙頰、舌緣、舌腹)。

斑塊型(略顯淡藍色,多見舌背)。

水皰型(透明或半透明,有斑紋或丘疹,多見頰、唇、前庭溝、翼下頜韌帶)。

黏膜可發生紅斑、充血、糜爛、潰瘍、萎縮和水皰等。

復發性口腔潰瘍常見於角化程度較差的區域,多見唇、頰舌黏膜,角化呈度較高的齦、硬齶不較少發生。

皰疹性齦口炎的常見為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

Nikolsky征(尼氏征陽性):在口腔內,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觀正常的黏膜表皮脫落或撕去的想像。指用手指輕輕推外表正常的皮膚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皰,或使原有的水皰在皮膚上移動。

扁平苔蘚皮膚病損:微高於皮面的扁平丘疹,粟粒至綠豆大小,多角形,邊界清楚。多為暗紅色,還可有色素減退或正常皮色。損害區粗糙,感瘙癢,故多有抓痕。以石蠟塗在丘疹表面,在放大鏡下觀察可看到細白紋,稱Wickham紋。

唇皰疹的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

復發性皰疹性口炎常發生在口唇或接近口唇處,又稱多發性唇皰疹。發病前常有輕度發熱如感冒等。稱為多個成簇的皰,破裂後,糜爛結痂。

輕型阿弗他潰瘍多成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鼓勵散在,潰瘍中央凹陷,邊緣充血,表面覆有黃色假膜。

重型阿弗他潰瘍大而深。

念珠菌唇炎長期存在鮮紅色糜爛面或表現為腫脹、唇紅皮膚交界處有散在突出的小顆粒。

慢性唇炎的病因:

空氣乾燥、攝入水分不足、風沙大、日照時間常、維生素缺乏、舔唇撕皮等因素有關。

唇皰疹的臨床表現:

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圍可出現成簇的小水皰,而後形成淺潰瘍,口周皮膚形成痂殼。

放射性潰瘍、化學性潰瘍、熱損傷均能發現明顯的放射線刺激、理化刺激、燙傷等病史。通過全身或局部治療可以使其痊癒,皰疹性口炎具有自愈性,而創傷性潰瘍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會有癌變的可能。

慢性萎縮性(紅斑型)念珠菌口炎(義齒性口炎):

多見於女性義齒佩戴者,臨床表現為義齒承托區黏膜廣泛泛紅,形成鮮紅色彌散紅斑。確診可用口角濕白區塗片或硬齶黏膜和義齒承托區黏膜及培養檢查念珠菌病,以明確診斷。治療為抗真菌的局部葯物治療。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可有上皮增生,微小膿腫形成。

白斑的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

慢性唇炎可分為乾燥脫屑型唇炎、濕疹糜爛型唇炎(包括光化性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腺型唇炎、肉芽腫性唇炎(包括梅—羅征)。

創傷性潰瘍:由機械性刺激(殘根、殘冠、尖銳牙尖、修復體尖銳邊緣、過長基板)或化學性刺激發病。

皰疹性口炎:多見於嬰幼兒,患者首先出現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前驅症狀,2—3天後發熱多已消退,口腔黏膜出現大面積呈片狀充血,出現成簇的、直徑在1—2mm的小水皰,易破裂,臨床上不易看到,所見多為密集的淺小潰瘍,數目可達數十個甚至上百個。

多形性紅斑呈對程性分布於手背、手掌、足背及四肢,類似「虹膜」或「靶環」,故稱「虹膜狀紅斑」或「靶狀紅斑」。

口腔白斑分為均質型和非均質型,非均質型又可分為疣狀型、潰瘍型、顆粒型。

唇黏膜並的鑒別診斷

濕疹糜爛型唇炎好發於下唇,唇紅部糜爛剝落,有炎性滲出物,形成黃色薄痂,或出血後凝結成血痂等,單獨發生與唇部的慢性盤狀紅斑狼瘡也好發與下唇,片狀紅斑、糜爛,中心凹陷呈盤狀,在糜爛周圍有白色的條紋呈放射狀排列,病變區可向唇紅緣延伸直至皮膚,此時唇紅與皮膚界限消失。

氯喹的使用:

濕疹糜爛型唇炎治療,除濕敷、強的松龍懸液局部黏膜下注射和局部塗布含激素軟膏外,還可口服氯喹(0.25g/d),注意血象。氯喹還用於扁平苔蘚的治療。

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

病損多見於頰部,灰白色花紋網狀型為典型病損形態,且病損多左右對稱,有一些患者遇辛辣、熱、酸、咸刺激時,局部敏感灼痛。皮膚病損為微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粟粒至綠豆大小,多角形,邊界清楚,多為暗紅色。

球菌性口炎的臨床表現:

又稱假膜型口炎,臨床上以形成假膜損害為特徵,局部形成潰瘍和糜爛,且表面覆蓋一層灰白色或黃褐色假膜,假膜較厚微突,緻密光滑,擦去可見充血糜爛面,唾液增多,疼痛明顯,有炎性口臭,淋巴結壓痛或全身症狀。塗片、菌培養可明確診斷。

地圖舌臨床表現:

舌背絲狀乳頭和呈片狀剝落,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紅色剝落區,其邊緣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圓形或橢圓形包饒,其范圍在直徑5—10mm間,白色邊緣區微凸起,舌活動及味覺正常。

導致牙齦增生的葯物:

抗癲癇葯物:苯妥英鈉;免疫抑制劑環孢菌素、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硝苯地平(心痛定,nifeiiping)、維拉帕米。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的臨床表現:

周期性、反復性發作,潰瘍數目不多,1—5個不等,較表淺。

結核性潰瘍的特點:

基底暗紅,桑葚樣肉芽腫,邊緣鼠嚙狀。

口腔單純性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表現為簇集性小水皰,有自限性,易復發。

Ⅰ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Ⅱ型單純皰疹病毒(HSV—2)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由HSV-1引起),復發性皰疹性口炎又稱復發性唇皰疹(由HSV-2引起)。

鑒別診斷:

口炎型阿弗他潰瘍(皰疹樣阿弗他潰瘍):散在分布小潰瘍、病程反復,分布於口腔內角化呈度較差的黏膜處,兒童較少見。

急性皰疹性齦口炎:

嬰幼兒多見,為急性發作,全身反應較重,成簇小水皰,而後形成大片表淺潰瘍,口腔黏膜各處可發生,可伴皮膚損害。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水皰大,皰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經分支排列成帶狀,疼痛劇烈,愈後不在復發,顏面部和口腔黏膜病損。

手—足—口病:由柯薩奇病毒A16或EV71引起,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與斑疹,為皮膚黏膜病。

皰疹性咽峽炎:柯薩奇病毒A4引起病損只限口腔後部,如軟齶、齶垂、扁桃體處,牙齦不受損。

多形性紅斑:皮損呈對稱分布,如手背、足背、前臂,損害為紅斑、丘疹、水皰、大皰或血皰等。

球菌性口炎(假膜性口炎):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鏈球菌等致病菌。發生於口腔黏膜各處,潰瘍或糜爛表面覆蓋一層灰白色或黃褐色假膜。

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急性紅斑型念珠菌口炎、慢性紅斑型(萎縮型)念珠菌病。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雪口病、新生兒鵝口瘡):嬰幼兒多發,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唇,病損區有散在色白如雪的柔軟小斑點,不久相互融合為白色或藍白色絲絨狀斑片,嚴重可波及咽部、扁桃體。

患兒煩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難,可有輕度發熱,早期黏膜病損充血明顯。

念珠菌口角炎:兩側罹患,口角區皮膚與黏膜發生皸裂,張口時疼痛或溢血。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CMCC):有免疫調節基因缺陷引起,病變范圍涉及口腔黏膜、皮膚及甲床,幼年發病。

家族性早發型CMCC:常染色體陰性遺傳,新生兒或嬰兒階段,類似雪口病,逐漸變成質地較硬類似白斑的表現。

彌漫性CMCC:兒童時期,病損區擴張到咽喉、胃腸道、面部皮膚、指甲、頭發、眼瞼等部位,稍久可出現肥厚增值性病損。

多發性內分泌型:青春期前後,多見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慢性結膜炎。

遲發性CMCC:35歲以後中老年女性,與鐵吸收、代謝異常有關。

血管神經性水腫:

可由食物、葯物、感染、物理因素、動物及植物因素、遺傳等因素引起。

急性發病,多見面部疏鬆區,唇、眼瞼、舌、口底或下頜下,患處有瘙癢、灼熱痛、腫脹,水腫呈淡紅色或無色澤改變,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

葯物過敏性口炎:超敏反應是引起葯物過敏的主要原因,患者有明確的葯物過敏史或服葯史。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RAU)又稱復發性口腔潰瘍(ROU)或復發性口瘡,臨床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輕型口瘡、重型口瘡及口炎型口瘡。

RAU呈圓形或橢圓形潰瘍,有自限性、周期性,病損面覆蓋黃色假膜,周邊有充血紅暈帶,中央凹陷,灼痛明顯。

輕型口瘡(輕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好發於唇、舌、頰、軟齶等無角化或角化較差的黏膜,呈粟粒狀紅點,灼痛明顯,繼而形成淺表潰瘍,圓形或橢圓形,不留瘢痕,散在分布。

重型口瘡(重型阿弗他潰瘍):潰瘍大而深,似「彈坑」,周圍組織紅腫微隆起,基底微硬,表面有灰黃色假膜或灰白色壞死組織,疼痛劇烈,癒合後可留瘢痕,常伴低熱乏力等全身不適症狀和腺周口瘡病損局部區域的淋巴結腫痛。

白塞病(口、眼、生殖器三聯症):反復發作有自限性,眼可有虹膜睫狀體炎、前房積膿、脈絡膜炎、結膜炎、角膜炎、視神經乳頭炎、視神經萎縮等病變,眼病由於反復發作,可造成視力逐步減退,甚至失明;生殖器病損,男女生殖器官黏膜均可出現潰瘍。

惡性腫瘤潰瘍:基底有細顆粒狀突起,似菜花狀;基底有硬結,相應的淋巴結堅硬、粘連。

天皰瘡:自身免疫病,皮膚、黏膜上出現的極易破潰的水皰,不經治療常難以癒合。

尋常型:先有口乾、咽干或吞咽時感到刺痛,水皰易破、有糜爛面,破後有皰壁,向四周退縮;撕去皰壁,留下一鮮紅色的創面。

增殖型:唇紅緣常有顯著的增殖,病損發生在口腔黏膜損害前或後,常見於腋窩、臍部和肛門周圍等皺褶部位,出現蕈樣及乳頭瘤樣增殖,其上覆以黃色厚痂以及滲出物,有腥臭味,周圍繞有紅暈,自覺疼痛。

落葉型:為鬆弛的大皰,皰破後有黃褐色鱗屑痂,邊緣翹起呈葉狀,類似剝脫性皮炎

紅斑型:局限型,面頰部出現對稱的紅斑及鱗屑。

鑒別:

類天皰瘡:好發於牙齦、眼結合膜,破後可見白色或灰白色皰膜,

多形紅斑(多形滲出性紅斑):紅斑、糜爛面,其上覆以灰黃色假膜,皮膚表現為靶形紅斑,在紅斑上出現水皰。

剝脫性齦炎:彌散性紅斑,亮紅色,上皮易剝脫,嚴重者全口牙齦疼痛,脫皮,表面覆以壞死的假膜,易出血。

大皰性表皮鬆解症:遺傳性皮膚病。

口腔白斑病:

疣狀型: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表面呈皺紙狀,或出現細小裂紋。無自覺症狀,或有粗澀感。

顆粒型:頰黏膜口角區多見,呈顆粒狀突起,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狀或點狀糜爛,刺激痛,多數為白色念珠菌感染。

潰瘍型:有糜爛或潰瘍,可有或無局部刺激因素。患者通常因潰瘍形成而發生疼痛。

鑒別:

白色水腫:無自覺症狀,發生子雙頰咬合線附近。呈半透明或乳白色,牽拉時變淺,捫之柔軟。

迷脂症:常見於頰部及唇部,為針頭至粟粒大小的淡黃色小斑點及小的丘疹,可融合成片狀或不規則的黃色斑塊。觸之有粗糙感。

白色角化症:灰白色或白色的邊界不清的斑塊或斑片,不高於或微高於黏膜表面,平滑,柔軟。除去刺激因素後,病損逐漸變薄,最後可完全消退。

白色海綿狀斑痣(白褶皺病):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除口腔黏膜外,在鼻腔、肛門與外陰。損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表現為皺襞狀、海綿狀、鱗片狀粗厚軟性組織。觸診柔性與彈性,狀如海綿。

扁平苔蘚(斑塊型):不規則白色線狀花紋,病損變化較快,常有充血、糜爛;而白斑多為獨立病損,變化慢,黏膜不充血。扁平苔蘚有時有皮膚病變。

黏膜下纖維化:頰、咽、軟齶多見,淡白色斑紋,似雲霧狀,並可觸及黏膜下纖維性條索,後期可出現舌運動及開口受限,吞咽困難等自覺症狀。

梅毒黏膜斑:Ⅱ期梅毒患者頰部黏膜可出現「梅毒斑」,圓形或卵圓形灰白色黏膜斑,皮膚玫瑰疹的出現。

口腔扁平苔蘚:

皮膚損害:淺紫紅色多角形丘疹,邊界清楚,質地堅硬乾燥,融合後狀如苔蘚。損害區粗糙,丘疹間可見皮膚皺褶,由於瘙癢故多有搔痕。

口腔黏膜損害:主要特徵為珠光白色丘疹或條紋左右對稱性,黏膜柔軟,彈性正常,但有粗糙感,輕度刺激痛。

指甲與(或)趾甲損害:呈對稱性,甲體按壓時有凹陷,紅色針尖樣小點,壓診疼痛。

鑒別:

口腔紅斑:癌前損害,好發舌腹(緣)、口底、口角區頰黏膜與軟齶復合體,為血紅色的光亮類似「天鵝絨」樣的圓或橢圓形斑塊,界限非常清楚,觸診非常柔軟,損害微凹或平狀;無明顯疼痛或不適;損害如綠豆大小,逐漸向四周擴大。

盤狀紅斑狼瘡:多發唇部、頰黏膜、舌背、口底舌腹等部位,黏膜損害為中央萎縮,外圍為白色放射狀條紋,邊緣不規則但界限清楚。

慢性非特異性唇炎:

慢性脫屑性唇炎:常累及上下唇紅部,但以下唇為重。唇紅部乾燥、開裂,有黃白色或褐色脫屑、脫皮或細鱗屑,繼發感染時呈輕度水腫充血,局部干脹、發癢、刺痛或灼痛。

慢性糜爛性唇炎:唇紅部反復糜爛,滲出明顯,結痂剝脫。有炎性滲出物時會形成黃色薄痂,出血時會形成血痂,繼發感染時會結為膿痂。

真菌性唇炎:除潰瘍、糜爛外,還有白色假膜或斑片,不易揭去,此白色斑片或假膜PAS染色,可見有念珠菌菌絲。

口角炎:

營養不良性口角炎:單側或雙側口角濕白色,有糜爛或潰瘍,有橫的溝裂,嚴重者可向內側黏膜或皮膚延伸,溝裂深淺不一,長短不一,疼痛不明顯。

創傷性口角炎:為單側性口角區損害,裂口常有滲血、血痂。

接觸性口角炎:有變應原或毒物接觸史,口角區局部充血、水腫、糜爛、皸裂,滲出液明顯增多,疼痛劇烈。通常伴有唇紅部水腫、糜爛、皸裂和口腔黏膜廣泛性糜爛等其他黏膜過敏反應。

地圖舌:絲狀乳頭呈片狀剝脫,微凹陷,有光滑的紅色剝脫區,菌狀乳頭清晰可見,邊緣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圓形或橢圓形包繞,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有燒灼感或刺激痛。

溝紋舌:呈垂直的橫形裂紋,較淺,狀如葉脈,而稱葉脈舌。狀如腦回紋的,稱腦紋舌。溝紋可布於舌緣而呈縱形溝紋。不影響舌的活動度和味覺,顏色正常,有一定的柔軟度,舌乳頭亦正常。較深的溝紋中常有細菌,食物殘屑滯留而呈輕度炎症。

舌乳頭炎:絲狀乳頭主要表現為萎縮。菌狀乳頭和葉狀乳頭容易受到創傷,腫脹、疼痛;輪廓乳頭較少炎症,但偶有患者感到局部不適。

艾滋病的口腔表徵: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毛狀白斑、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Kaposi肉瘤:齶部為最好發部位,呈深紅色或紫紅色的結節或斑塊,指壓不褪色,其周圍可有黃褐色瘀斑。

非霍奇金淋巴瘤:好發牙齦、上齶等部位,紅色或紫色腫塊,固定而有彈性。

梅毒:為蒼白螺旋體感染性傳播疾病。

後天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

『柒』 什麼是皰疹

皰疹,中醫稱為熱瘡,是一種由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分為生殖器皰疹、單純皰疹、汗皰疹、帶狀皰疹。肉體的痛苦加上精神的負擔,往往使患者自尊心受挫,使之不願與異性交往,影響夫妻感情及家庭的和睦,久而久之甚至發生抑鬱症。
分類診斷
【漢語拼音】pàozhěn
【中文釋義】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和生殖器皰疹的鑒別診斷

皰疹
【詳細情況】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但以腰背部為多見。帶狀皰疹是由過濾性病毒、外傷、梅毒、脊髓疾病、砒霜中毒引起的。帶狀皰疹初起時患部往往有瘙癢、灼熱或疼痛的感覺,有時還伴有全身不適、發熱、食慾不振等前期症狀,帶狀皰疹病毒常常在初次原發感染後表現為水痘,通常出現在兒童患者中再次或繼發感染病毒後即為帶狀皰疹,水痘發作時,會發生刀割般的疾痛(神經痛),並會在病原神經的皮膚上引發水泡似的疹子。不斷有新疹出現,新舊疹群依神經行走分布,排列呈帶狀,疹群之間皮膚正常,帶狀皰疹影響到顏面神經,患者會發生顏面麻痹,如果影響到眼睛,角膜會受損。
生殖器皰疹多發生在皮膚和粘膜的交界處,先是局部皮膚輕度發紅,繼而發出成群的像針尖大小的小水疤,有輕度發癢和燒的感覺,幾天後就變干而結成棕色的痂,痂脫落後有輕微的色素沉著,但也很快就消失,全部病程平均一星期,但常見復發。
單純性皰疹的症狀
單純性皰疹亦稱為發熱性水皰,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疼痛性感染,他可以在全身出現,但最常見於牙齦上、口腔外側、嘴舌外側、鼻子、頰或手指上。水皰形成後,破損產生滲出液,其後產生黃白色的痂殼最終脫落。在痂殼的下面產生新的皮膚。潰瘍通常持續7~10天。
症狀:單純皰疹常見齡口炎,起病時局部先呈充血,隨即發生圓形小泡,破裂後成淺表潰瘍,內含微量纖維性滲出物。
單純皰疹病毒構成
單純皰疹病毒直徑約為120~150微米,由含有DNA的核於中間,向外依次由包膜、體被、衣殼三種同心結構組成,衣殼表面為162個殼微粒組成的3:3:2軸對稱的20面體,體被由纖維質構成,包膜有時來自細胞核,有時來自細胞膜,細胞膜內含有脂成份,所以單純皰疹病毒對乙醚及脂溶劑特別敏感。對高溫和低PH都不穩定,在低溫下可生存數月,濕熱50℃及乾燥90℃30分鍾滅活。

『捌』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1.臨床診斷依據:
a)口唇或生殖道皰疹史,或本次發病有皮膚、黏膜皰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
c)明顯精神行為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2.化驗及輔助檢查依據:
a)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輕度增高。
b)EEG:常出現彌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單側或雙側顳、額區異常更明顯,甚至可出現顳區的尖波與棘波。
c)頭顱CT檢查:大約有50%的HSE患者出現局灶性異常(一側或兩側顳葉和額葉低密度灶),若在低密度灶中有點狀高密度灶,提示有出血。在HSE症狀出現後的最初4~5天內,頭顱CT檢查可能是正常的,此時頭顱MRI對早期診斷和顯示病變區域幫助較大,典型表現為在顳葉內側、額葉眶面、島葉皮質和扣帶回出現局灶性水腫,MRI T2相上為高信號,在FLAIR相上更為明顯。盡管90%的患者在1周內可以出現上述表現,但一周內MRI正常不能排除診斷。
d)CSF常規檢查:壓力正常或輕度增高,重症者可明顯增高;有核細胞數增多 [(50~100)×10∧6/L],可高達1000×10∧6/L,以淋巴細胞為主,可有紅細胞數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損傷則提示出血性壞死性腦炎;蛋白質呈輕、中度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
e)CSF病原學檢查:包括:① 檢測HSV特異性IgM、IgG抗體:採用Western印跡法、間接免疫熒光測定及ELISA法,採用雙份血清和雙份腦脊液做HSV-1抗體的動態觀察,雙份腦脊液抗體有增高的趨勢,滴度在1∶80以上,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血與腦脊液的抗體比值<40,均可確診;② 檢測CSF中HSV-DNA:用PCR檢測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診斷,標本最好在發病後2周內送檢。
f)腦活檢:腦活檢是診斷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金標准。可發現非特異性的炎性改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電鏡下可發現細胞內病毒顆粒。
3.確診依據:
a)雙份血清和腦脊液檢查發現HSV特異性抗體有顯著變化趨勢。
b)腦組織活檢或病理發現組織細胞核內包涵體,或原位雜交發現HSV病毒核酸。
c)CSF的PCR檢測發現該病毒DNA。
d)腦組織或CSF標本HSV分離、培養和鑒定。 1)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脊神經後根以及腦和脊髓的感覺神經節,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病毒被激活、復制、增殖,沿感覺神經傳到相應皮膚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經上行傳播,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炎或腦膜炎。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發生腦部症狀與發疹時間不盡相同,多數在皰疹後數天或數周,亦可在發病之前,也可在無任何皰疹病史。臨床表現包括發熱,頭痛,嘔吐、意識模糊,共濟失調、精神異常及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征。病變程度相對較輕,預後較好。患者多有胸腰部帶狀皰疹的病史,頭顱CT無出血性壞死的表現,血清及CSF檢出該病毒抗體和病毒核酸陽性,可資鑒別。
2)腸道病毒性腦炎:該類病毒除引起病毒性腦膜炎外,也是病毒性腦炎的常見病因之一。多見於夏秋季,呈流行性或散發性發病。表現為發熱、意識障礙、平衡失調、癲癇發作以及肢體癱瘓等,一般恢復較快,在發病2~3周後症狀即自然緩解。病程初期的胃腸道症狀、CSF中PCR檢出病毒核酸可幫助診斷。
3)巨細胞病毒性腦炎:本病臨床少見,常見於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臨床呈亞急性或慢性病程,表現意識模糊、記憶力減退、情感障礙、頭痛和局灶性腦損害的症狀和體征。約25%患者MRI可見彌漫性或局灶性白質異常。CSF正常或有單核細胞增多,蛋白增高。因患者有艾滋病或免疫抑制的病史,體液檢查找到典型的巨細胞,PCR檢測出CSF中該病毒核酸可資鑒別。
4)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急性發病,表現為腦實質、腦膜、腦干、小腦和脊髓等部位受損的症狀和體征,故症狀和體征表現多樣,重症患者也可有意識障礙和精神症狀。因病變主要在腦白質,癲癇發作少見。影像學顯示病灶在皮質下白質多發病灶,以腦室周圍多見,分布不均,大小不一,新舊並存,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病毒學和相關抗體檢查陰性。而HSE為腦實質病變,精神症狀突出,智能障礙較明顯,少數患者可有口唇皰疹史,一般不會出現脊髓損害的體征。

『玖』 單純皰疹能根治嗎

你好,我是皮膚科醫生,希望我的解惑能為你解答..另外希望你能把我的解答作為最佳,這樣能激勵我更努力.謝謝....

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皮疹以群集性小水皰為特徵,能引起多種部位感染,但以口周、鼻腔、生殖器等處好發。本病有自限性,但可復發。
【病因與發病機制】 病原體為DNA病毒中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可分為HSV-I型和HSV-Ⅱ型。人是單純皰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HSV經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機體,可潛伏於局部感覺神經節。原發感染中90%為隱性,約10%出現臨床表現。正常人中有半數以上為HSV的攜帶者,可由口、鼻分泌物及糞便排出病毒而成為傳染源。HSV不產生永久性免疫,故當各種原因引起機體抵抗力減低時,體內潛伏的HSV即活躍致病反復發作的單純皰疹患者可能存在細胞免疫缺陷。
HSV-I型主要是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粘膜和器官(如腦)的感染,HSV-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膚粘膜及新生兒的感染。兩者之間存在交叉免疫。
【臨床表現】
(一)皮膚單純皰疹 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但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唇緣、口角、鼻孔周圍等。初起局部皮膚發癢、灼熱或刺痛,繼而在紅斑基礎出現群集性米粒大小水皰,一般為1至2簇,皰液清,皰壁易破,約1~2周乾燥結痂而愈,愈後不留瘢痕(圖8-1)。原發感染者可伴發熱、周身不適、局部淋巴結腫大。合並細菌感染者症狀加重,出現膿皰,病程延長,愈後可有淺瘢痕。
(二)口腔單純皰疹 可發於任何年齡,但兒童和青少年多見,好發於口腔、牙齦、舌、硬齶、軟齶、咽等部位。表現為群集性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淺表潰瘍,也可一開始便是紅斑、淺潰瘍,疼痛明顯,可伴發熱、頭痛、局部淋巴結腫痛。
(三)生殖器皰疹 90%生殖器皰疹是由HSV-Ⅱ型引起,約10%是由HSV-I型引起。
(四)新生兒單純皰疹 HSV-Ⅱ型感染較HSV-Ⅰ型感染多見。
患有陰部皰疹的孕婦所生的新生兒被感染的機會較多,感染的類型包括皮膚、眼、口腔、腦甚至播散性感染。多數在出生後4~7日出現發 熱,咳嗽,口腔、皮膚出現皰疹。重者伴發呼吸困難,黃疸,肝脾腫大,出血傾向,驚厥,意識障礙等。本病凶險,預後差,常在出生後9~12日死亡。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群集性小水皰、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易於復發等臨床特點,一般不難診斷。刮取皰底物染色行細胞學檢查若見多核巨細胞和核內包涵體可初步判定為皰疹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腦脊液HSV抗體檢測有助於診斷。
本病應與帶狀皰疹、水痘、膿皰瘡鑒別。
【治療】本病有自限性。治療原則為縮短病程,防止感染和並發症,減少復發。
1.局部治療以促進吸收、乾燥、防止繼發感染為主。可選用5%硫磺爐甘石洗劑,1%噴昔洛韋軟膏,2%甲紫液等。
2.抗病毒葯物目前以核苷類抗皰疹病毒葯療效突出。對首次臨床發作病例,可用阿昔洛韋0.2g/次,5次/日,或法昔洛韋0.25g/次,3次/日或萬乃洛韋0.3g/次,2次/日,療程均為7~10日。
對一般的復發病例,療程可縮短為5日。對頻繁復發,每年在6~10次以上者,可用每日病毒抑制療法:阿昔洛韋0.4g或泛昔洛韋0.25g,2次/日,可用至一年以上,可使復發次數減少75%以上。危重患者可用阿昔洛韋5mg/kg,每8小時靜脈滴注一次。中樞神經系統的HSV感染病例可用阿昔洛韋10~ 15mg/kg,每8小時靜脈滴注一次,連用10~20日。新生兒HSV感染可選用阿昔洛韋每日30~60mg/ kg或阿糖胞苷30mg/kg,靜脈滴注,療程10~21日。
3.皰疹性口炎、眼炎除選用上述方法外,尚應注意局部清潔殺菌。如用0.1%苯扎溴銨溶液漱口,0.1%阿昔洛韋滴眼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