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龍膽瀉肝丸治帶狀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龍膽瀉肝丸治帶狀皰疹

發布時間: 2023-03-20 04:10:46

⑴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吃什麼葯

帶狀皰疹,治療的方法主要有3種:針灸,放血,湯葯,如果皮膚起泡了,可以在皰上還有周圍塗上抗病毒的葯物。有的人皰疹沒起來的時候疼,有的人是正起泡的時候疼,最最可怕的是皰疹的後遺痛,有的疼痛可以持續半年,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非常痛苦。選擇針刺、湯葯、放血是上佳之選。

究竟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的預後怎麼樣?

這里稍微說一下帶狀皰疹的預後。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壯實的人得的皰疹,皰壁緊張,皰大的愛好;老年人,皰疹小並且成片,顏色紫紅,這樣的不愛好,也不好治。還有看皰疹表面,如果皰疹頂部是凹陷的,或者是皰疹下面的皮膚是內陷這樣的預後都不好,就是不愛好。或者是局部拔罐放血後,皮膚結痂乾燥的預後好,結痂濕潤的不愛好。另外正常情況下皰疹即使破了,流水痊癒後也是不留瘢痕的,一但有瘢痕說明感染了,因此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把皰挑破,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同時也可以排火毒,但是一定要做好無菌操作,不要感染。

⑵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吃什麼葯

蛇串瘡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皮膚上有紅斑水皰,累累如串珠,每多纏腰而發, 故又名纏腰火丹,或稱火帶瘡,蛇丹。 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以成年患者為多。

其特點是:常突然發生,集簇性水皰,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出現,伴有刺痛。大部分病人患病後很少復發,極少數患者有時可以再次發病。

主要是由於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脾經濕熱內蘊,外溢皮膚而生。

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

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日久才能消失。

總結就是由於「火」引起的,比如最近上點小火,在加上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就有可能得這個病。但不是說只要上火就得帶狀皰疹,那樣就太可怕了。每個人的經絡狀態不一樣,有的人上火眼疼,有的人是牙疼,有的人主要是臉上長火癤子,有的人是心煩失眠,有的人是面癱等等等等,主要是跟自己的特質有很大的關系。

發病時患部常有帶索狀 皮膚刺痛 ,疼痛有的發生在皮疹出現之前;有的伴隨皮疹同時出現;有的產生在皮疹出現之後。

皮膚刺痛輕重不等,兒童患者疼痛輕微,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常擴大到皮損范圍之外,即使皮疹消失,尚可後遺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胃納不佳、苔薄黃、脈弦數等全身症狀。

皮損多先為帶片狀的紅色斑丘疹,很快即成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水泡,3~5個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液初透明,5~6天後轉為渾濁,重者有出血點,血皰或壞死。輕者無皮損,僅有刺痛,或稍有潮紅,沒有典型的水皰。皮疹常發生於身體一側,如腰脅部、胸部、顏面部、大腿內側等, 一般不超過正中間 。但發於面部者,病情較重,疼痛劇烈,甚至影響視力還有聽覺,應特別注意。病程2周左右,嚴重者可遷延日久,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但是出現後遺痛持續時間長短就不好說了,但主要也是由於毒邪郁積在皮內而致。預後不留瘢痕。

得了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切勿擅自服葯,以下處方僅供參考,具體請遵醫囑)

1)內治

(1)一般宜清肝火、利濕熱,用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板藍根;

發於顏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

發於腹部、下肢者,加蒼術、黃柏(此時多有濕熱下注)。

若皮疹消退後,皮膚仍刺痛者,宜疏肝理氣,活血重鎮止痛,用逍遙散加丹參、珍珠母、牡蠣、磁石、延胡索。

(2)成葯驗方:症狀輕微者,用龍膽瀉肝丸9g(分吞)或苦膽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亦可用板藍根或大青葉30g,煎湯代茶。

主要治療原則就是清理肝膽濕熱解毒。

2)外治

(1)初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雙柏散、三黃洗劑、解毒洗劑、顛倒散洗劑,每日3次;亦可用草紙卷條蘸油燃後吹滅,煙熏患處;

(2)水皰破後,用青黛膏;有壞死者加摻九一丹外敷。

(3)若水皰不破,可用三棱針刺之,使皰液流出,以減輕脹痛。

3)針刺:帶狀皰疹最適合針刺治療,針灸主要靠圍刺截斷病邪,具體怎麼圍刺就要求助醫生,因為每個醫生的手法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其次就是放血,可以用三棱針在皮疹原始疹發點,就是最先出皰的地方,或者是最先出現疼痛的地方放血,具體放血方法這里不再 論述。但是一定要針刺,一定要放血,效果很好的。

這里稍微說一下帶狀皰疹的預後。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壯實的人得的皰疹,皰壁緊張,皰大的愛好;老年人,皰疹小並且成片,顏色紫紅,這樣的不愛好,也不好治。還有看皰疹表面,如果皰疹頂部是凹陷的,或者是皰疹下面的皮膚是內陷這樣的預後都不好,就是不愛好。或者是局部拔罐放血後,皮膚結痂乾燥的預後好,結痂濕潤的不愛好。另外正常情況下皰疹即使破了,流水痊癒後也是不留瘢痕的,一但有瘢痕說明感染了,因此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把皰挑破,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同時也可以排火毒,但是一定要做好無菌操作,不要感染。

治療帶狀皰疹,一般要口服葯物加外用葯膏。

口服葯物 :

帶狀皰疹因為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首先要服用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片,伐昔洛韋片,或者更昔洛韋片等。

因為患者一般都是抵抗力低下才引起的皰疹,所以同時用一些提高抵抗力的葯物會好的快一些,如西葯常用的有匹多莫德片或者匹多莫德口服液,轉移因子膠囊或者轉移因子口服液等,中葯可以用珍芪扶正顆粒或者丹溪玉屏風顆粒等。

外用葯膏 :

多為抗皰疹病毒一類的,如阿昔洛韋乳膏、伐昔洛韋乳膏、常用的比較容易買到的是阿昔洛韋類的乳膏,如果能用阿昔洛韋凝膠,效果會更好些,凝膠類的較乳膏易吸收些。

患帶狀皰疹的時候,要飲食清淡些,忌辛辣、油膩。

帶狀皰疹 這個名字可能不少人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它其實就是很多人俗稱的「蜘蛛瘡」、「纏腰火龍」或「纏腰蛇」。以前的時候聽老人說,「纏腰火龍」如果在腰上長了一圈就會要人命,當然實際上並沒有這么可怕,除了會長出水泡和帶來疼痛外並不會危及生命。

帶狀皰疹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

一般來說,帶狀皰疹主要是皮膚先發紅,然後再出現一些小斑疹,一到兩天的時候說變成水泡,然後沿著神經分布走向。在十天之後,水泡,然後乾涸結痂,癒合時會留下色素沉著。這些皰疹的症狀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只出現一些神經痛。

我們前面說到了一個,水泡在腰間長一圈之後就會要人的命,其實這是一個傳說,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他一般是以中間為界,左右兩邊痛,不會雙側,也不會兩邊都長。如果是兩邊長,也不會危及到生命。

一般皰疹主要長在我們的胸部,背部,面部,臀部以及下肢的疼痛,疼痛的位置就要跟我們神經分布有關系,這種疼痛是非常疼的,因為它是一種神經痛。

帶狀皰疹的治療並不復雜,主要就是一種抗病毒,止痛和保護神經好,局部主要是預防發炎。關鍵是我們要使用足夠的抗病毒。如果病毒達到我們的神經根錯,神經受到永久性不可逆的破壞!

可選用 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或泛昔洛韋進行抗病 毒治療,若患者出現神經痛,可以用止痛葯物。

疼痛患者葯物難以控制,我們可以用感覺神經阻滯療法,或者射頻溫控熱凝所進行神經阻滯。

帶狀皰疹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意思是不治療,它也會自己好,但是只是時間來說,稍微比較長大,概是兩到三周,老是年輕人病情比較輕,的確是有治癒的可能,但是這樣的人群很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應該及時治療,不然會留下神經痛,特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

一,保持卧室安靜整潔,溫度適宜。

二、注意休息保證睡眠並注意衛生

三,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衣服。摩擦患處,避免抓撓,擠壓,冷敷,熱敷刺激。

四、在飲食上以清淡多消化,新鮮水果為主。

五、少吃油炸,煎烤海鮮等煙酒類。

有人也認為帶狀皰疹得過一次之後,便終身不會栽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它一般在我們免疫力低下的時候。他會再次激活,再度活躍,如果出現了神經痛大會議證,除了止痛之外,還可以用針灸理療的方法來緩解。

想要防止帶狀皰疹,大家平時要多注意多樣化飲食,營養均衡,一些帶狀皰疹可有發燒感冒的症狀,就需要清淡飲食。

⑶ 帶狀皰疹吃什麼葯好

你好:要認真閱讀,對症施治。
治療帶狀皰疹,首先要分好型,對症施治,以下為我收錄,治療帶狀皰疹症狀類型,大致分為三種,初得時以脾胃濕熱型居多。您在施治時切記一定要認真對症施治。
(一)肝經火盛型:皮疹鮮紅,皰壁緊張,痛如針刺,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便干溲赤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肝火,利濕熱。
方葯用:(龍膽瀉肝湯),方源《醫宗金鑒》。
龍膽草、連翹(去心)、生地黃、澤瀉各一錢(三克)、車前子、木通、黃芩、黃連、當歸、梔子(生研)、生甘草、各五分(約二克)。便秘,加生大黃六克;發於顏面者,加菊花、蒲公英各三克可疏風清熱;發於上肢、軀干者,加姜黃六克可引葯上行;發於下肢、腹部者,加牛膝、蒼術、黃柏各三克可清熱,引葯下行。
(二)脾經濕熱型:皰壁鬆弛易破,水皰呈黃白色,破後滲水糜爛或見膿,重者壞死結痂,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飲,納呆便溏,婦女白帶量多,舌淡紅體胖,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健脾除濕清熱。方葯:除濕胃苓湯,(方源)《醫宗金鑒》。
除濕胃苓湯:蒼術(炒)、厚朴(姜炒)、陳皮、豬苓、澤瀉、赤茯苓(如無可用白茯苓)、白術(土炒)、滑石、防風、山梔子(生研)、木通各三克、肉桂、甘草各一克、燈草心五尺。若納呆者,加山楂、谷芽各三克健胃消食;疼痛甚者,加川楝子三克行氣止痛;化膿者,加金銀花、大青葉、板藍根各三克清熱解毒。以上為古方計量,可加倍,本人就加倍使用。
(三)氣滯血瘀型:多見於久病或年老體弱之人,皰疹消退後仍劇痛不止,舌質黯,舌邊有瘀點或瘀斑,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葯:逍遙散加減。(方源):《中醫診治大典》。
當歸九克、赤芍、川芎、丹參、白術、茯苓各六克、柴胡、川楝子、甘草各三克、薄荷二克(後下)葯熬好後下二分鍾起鍋。若夜寐不安者,加遠志六克、夜交藤九克養心安神;若體質壯實者,加大黃六克以行血;若年老體弱,加黨參、黃芪各十二克健脾補氣。
以上為本人精選內治良方,望患者嚴格對症選方。(一)、(二)型病患者,在服葯內治的同時,一定要配合外治。
外治的方法是:用酒精棉消毒患處後,用三棱針刺破每一個水皰,把毒水放凈。在沒有水皰的紅斑處,用七星針(也叫梅花針葯房及網上都有賣)敲打患處,刺破表皮即可,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敲打患處時力量要適度,過淺拔不出毒血,過深留疤。每一次敲打的面積,視拔火罐口頸的面積的大小,依次施治不得遺漏,如皰小而密可用敲刺放血的方法。施治完畢後,用酒精棉把血漬污漬清理干凈,塗上金黴素眼葯膏(或其他眼葯膏均可)以防感染,貼上紗布以防污染衣物。每日檢查,如有新生斑疹或疼痛處依用前法敲刺放血。如外治到位,一次施治即可痛止。如一次不愈,可隔兩日再敲刺放血,直至沒有疼痛而止。還可用艾灸,灸痛處效果也很好,灸時灸後一定要避風。
(三)型病患者,一般表皮沒有創面,或有紅斑,或沒有紅斑只是表皮下跳痛。除了服葯內治外,一定要配合外治的方法,用七星針敲打痛處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每隔兩天一次,至不痛為止,一般三五次即愈,如病情長須十幾次。

⑷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吃什麼葯

首先帶狀皰疹俗稱「纏腰瘤」,尤其是以前醫學知識不發達,所以很多人認為腰間的帶狀皰疹相連後就成了不治之症,其實並不是的,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兒童發病後出現全身性的散在水痘疹。

帶狀皰疹病毒在人體內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血液內,這種病毒潛伏期較長,所以很多人出現症狀但是不見皰疹,由於這種病毒對於神經具有親和力,所以容易導致出現神經性的疼痛,而且神經疼痛部位會出現水痘,所以帶狀皰疹臨床症狀是很典型的。

帶狀皰疹初期會出現低熱、乏力納差、還會出現肋間神經疼痛、而且還皮膚逐漸出現紅疹,很快成水痘,主要是呈簇狀分布,水痘泡液澄清、而且容易沿某一神經呈帶狀分布,帶狀皰疹多發生於身體單側,通常皰疹不超過人體正中線,這種疾病主要是以神經性疼痛為主,疼痛比較劇烈。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療為主,抗病毒葯物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干擾素等葯物,通常足量應用1 2周就可以痊癒了,但是治療不徹底會遺留的疼痛症狀比較難治,通常是肌注維生素B12、維生素B1等營養神經及抑制疼痛的葯物,疼痛重者還可以服用一些美施康定、曲馬多或卡馬西平等葯物治療。但是止疼葯物應該適量服用,以免成癮。

帶狀皰疹,治療的方法主要有3種:針灸,放血,湯葯,如果皮膚起皰了,可以在皰上還有周圍塗上抗病毒的葯物。有的人皰疹沒起來的時候疼,有的人是正起泡的時候疼,最最可怕的是皰疹的後遺痛,有的疼痛可以持續半年,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非常痛苦。選擇針刺、湯葯、放血是上佳之選。

究竟什麼是帶狀皰疹?

蛇串瘡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皮膚上有紅斑水皰,累累如串珠,每多纏腰而發, 故又名纏腰火丹,或稱火帶瘡,蛇丹。 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以成年患者為多。

其特點是:常突然發生,集簇性水皰,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出現,伴有刺痛。大部分病人患病後很少復發,極少數患者有時可以再次發病。

帶狀皰疹是什麼怎麼得的?

主要是由於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脾經濕熱內蘊,外溢皮膚而生。

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

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日久才能消失。

總結就是由於「火」引起的,比如最近上點小火,在加上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就有可能得這個病。但不是說只要上火就得帶狀皰疹,那樣就太可怕了。每個人的經絡狀態不一樣,有的人上火眼疼,有的人是牙疼,有的人主要是臉上長火癤子,有的人是心煩失眠,有的人是面癱等等等等,主要是跟自己的特質有很大的關系。

臨床上帶狀皰疹都有什麼表現?

發病時患部常有帶索狀 皮膚刺痛 ,疼痛有的發生在皮疹出現之前;有的伴隨皮疹同時出現;有的產生在皮疹出現之後。

皮膚刺痛輕重不等,兒童患者疼痛輕微,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常擴大到皮損范圍之外,即使皮疹消失,尚可後遺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胃納不佳、苔薄黃、脈弦數等全身症狀。

皮損多先為帶片狀的紅色斑丘疹,很快即成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水泡,3~5個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液初透明,5~6天後轉為渾濁,重者有出血點,血皰或壞死。輕者無皮損,僅有刺痛,或稍有潮紅,沒有典型的水皰。皮疹常發生於身體一側,如腰脅部、胸部、顏面部、大腿內側等, 一般不超過正中間 。但發於面部者,病情較重,疼痛劇烈,甚至影響視力還有聽覺,應特別注意。病程2周左右,嚴重者可遷延日久,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但是出現後遺痛持續時間長短就不好說了,但主要也是由於毒邪郁積在皮內而致。預後不留瘢痕。

得了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切勿擅自服葯,以下處方僅供參考,具體請遵醫囑)

1)內治

(1)一般宜清肝火、利濕熱,用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板藍根;

發於顏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

發於腹部、下肢者,加蒼術、黃柏(此時多有濕熱下注)。

若皮疹消退後,皮膚仍刺痛者,宜疏肝理氣,活血重鎮止痛,用逍遙散加丹參、珍珠母、牡蠣、磁石、延胡索。

(2)成葯驗方:症狀輕微者,用龍膽瀉肝丸9g(分吞)或苦膽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亦可用板藍根或大青葉30g,煎湯代茶。

主要治療原則就是清理肝膽濕熱解毒。

2)外治

(1)初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雙柏散、三黃洗劑、解毒洗劑、顛倒散洗劑,每日3次;亦可用草紙卷條蘸油燃後吹滅,煙熏患處;

(2)水皰破後,用青黛膏;有壞死者加摻九一丹外敷。

(3)若水皰不破,可用三棱針刺之,使皰液流出,以減輕脹痛。

3)針刺:帶狀皰疹最適合針刺治療,針灸主要靠圍刺截斷病邪,具體怎麼圍刺就要求助醫生,因為每個醫生的手法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其次就是放血,可以用三棱針在皮疹原始疹發點,就是最先出皰的地方,或者是最先出現疼痛的地方放血,具體放血方法這里不再 論述。但是一定要針刺,一定要放血,效果很好的。

帶狀皰疹的預後怎麼樣?

這里稍微說一下帶狀皰疹的預後。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壯實的人得的皰疹,皰壁緊張,皰大的愛好;老年人,皰疹小並且成片,顏色紫紅,這樣的不愛好,也不好治。還有看皰疹表面,如果皰疹頂部是凹陷的,或者是皰疹下面的皮膚是內陷這樣的預後都不好,就是不愛好。或者是局部拔罐放血後,皮膚結痂乾燥的預後好,結痂濕潤的不愛好。另外正常情況下皰疹即使破了,流水痊癒後也是不留瘢痕的,一但有瘢痕說明感染了,因此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把皰挑破,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同時也可以排火毒,但是一定要做好無菌操作,不要感染。

我要介紹的就是這些,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帶狀皰疹又叫蛇串瘡,是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在腰部多見。表現為在皮膚上有一簇水泡,並分布在神經的一側,伴有灼痛感。皰疹消失後,可遺留神經劇烈疼痛。故當發現局部不適,繼而出現皰疹,需要及時到醫院看,根據醫生的指示服葯。

當我們發現皮膚上出現了帶狀皰疹時,首先不要驚慌,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一般經過治療,都能起到良好效果。第一、要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我們可選用一些抗病毒葯物,以及營養神經的葯物,當我們出現神經痛時選用鎮痛的葯。我們可以用如阿昔洛韋,或者伐昔洛韋,療程一般都為為7-10日,用於治療病毒;另外可以服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和甲鈷胺來營養神經;一線鎮痛的葯物多用加巴噴丁。

第二、嚴重的症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服用激素如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第三、也可以進行局部治療:當水泡過大未破,疼痛明顯,可採用火針治療,採用尖頭火針分批逐一刺破,使泡液流出,疼痛減輕會立竿見影;當皰疹面積大,泡已破,糜爛面大時,可用抗感染的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進行對症治療。 第四、在醫師的指導下配合口服中葯治療,效果也較好。

最後、在治療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與自己合作,尤其是在飲食上要留意,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蔥、姜、蒜等。此外,盡量多吃些水果和綠色蔬菜,如橙子、香蕉等。

本期答主:鄭明慧,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 健康 知識。

帶狀皰疹是一種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帶狀皰疹的病原體叫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沒錯,和引發水痘的是同一種病毒。

帶狀皰疹是我們體內潛伏的引起水痘的病毒的再次復發所導致的疾病。


在幼兒時期,當人體感染率這種病毒,就會得水痘,待水痘痊癒後,體內大部分的病毒被清除出去,但還有一少部分病毒寄存於脊髓背神經節或腦神經節中,處於不復制的潛伏狀態,而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這部分病毒再次被激活,大量復制後進入延神經根分布的皮區,形成帶狀皰疹。之所以高發於中老年人,也是由於這個時期人體的細胞免疫狀態出現下降的原因。

對於一般人群,在勞累、病毒感染等情況下也容易發生帶狀皰疹。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帶狀皰疹患者在兒童時期曾患水痘。

總體來說,體內的細胞免疫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是帶狀皰疹發作的重要原因。

帶狀皰疹的典型症狀是單側發生的累及1 3個皮區的簇狀水皰,延神經分布走行。典型皮損發作前一般有4天至兩周的前驅症狀,包括發熱、相應區域的疼痛或者感覺異常。水皰約3天後可轉化為膿皰,7到10天結痂脫落,急性發作期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神經痛。其中眼部帶狀皰疹是最為危險的類型,可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嚴重並發症。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治療,主要目的是加快皰疹吸收、降低疼痛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抗病毒常用葯物包括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雖然帶狀皰疹有自愈傾向,但對於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及發生部位在眼部的患者,抗病毒治療極為重要,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療對於降低帶狀皰疹的嚴重程度和並發症的發生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帶狀皰疹比較常見的並發症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一般認為是由於急性發作期過後殘留的神經損害所致。常用的治療葯物包括局部利多卡因凝膠和辣椒辣素軟膏等。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帶狀皰疹就是民間俗稱的「纏腰蛇」,引起帶狀皰疹的元兇是皰疹病毒,帶狀皰疹常常表現為腰部,脖頸部等水泡,常常伴隨有明顯的疼痛和燒灼感,有時還會感覺到刺癢。

我們常用的用來治療帶狀皰疹的葯物主要是抗病毒葯物,畢竟這是因為病毒引起,常用的葯物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廣譜抗病毒葯物,有口服的葯片,或者局部塗抹的抗病毒乳膏兩種劑型。



除了西葯治療,目前中醫上也有一些針對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比如中葯口服,以及一些中葯外用的塗擦,泡水洗等等。疼痛嚴重的也可以結合物理治療的方法,來緩解疼痛。

有的人屬於比較幸運,雖然得了帶狀皰疹,但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治療,竟然自己痊癒了。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可能出現的,畢竟病毒的清除主要是靠我們自身的免疫力,有時候免疫力發威把病毒清除了,帶狀皰疹就好了。

但是我們並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自己免疫力上,如果症狀明顯,疼痛也比較影響日常生活,那麼還是建議進行正規的治療,來幫助病情的痊癒。

帶狀皰疹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說的纏腰龍或者蛇盤瘡,是曾經得過水痘的患者,病毒一直潛伏在局部的神經節,在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它就會順著神經到達皮膚。

在到達皮膚之前,因為神經的炎症就會出現疼痛,個別人出現搔癢,幾天以後就會在相應的神經節段出現群集的水皰,而且伴有明顯的疼痛,個別人會出水泡以後疼痛減輕。

因為它是病毒的再激活,所以治療的話西醫還是要以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我們通常選用的抗病毒葯物是阿昔洛韋或者泛昔洛韋或者伐昔洛韋,連續口服一周左右,給予營養神經的維生素b1和b12或者甲鈷胺來治療,如果疼痛明顯的時候,可以口服止疼葯物,推薦的是加巴噴丁或者普瑞巴林。

另外外用葯可以外用抗病毒的,阿昔洛韋乳膏或者噴昔洛韋乳膏,如果出現水泡的感染,可以外用抗感染的百多邦或者夫西地酸乳膏進行對症治療。

如果患者的皰疹位於顏面部,而且炎症比較劇烈的時候,可以酌情考慮短期口服強的松治療。可以配合理療治療。

當然一些中醫中葯效果還是可以的,需要在專業的中醫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帶狀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是得水痘的時候,這個病毒就已經存在了,水痘治好了,然後病毒寄生在神經根上,當抵抗力下降的時候,病毒就活躍起來,引起帶狀皰疹。

治療帶狀皰疹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一點都不神秘,也不要相信什麼好的偏方。

1,抗病毒。它竟然是病毒感染的疾病,就需要用抗病毒的葯物,一般是口服阿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或是伐昔洛韋片,一般不推薦使用更昔洛韋,因為更昔洛韋是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而且有很大的副作用,可引起粒細胞減少。用的葯膏是噴昔洛韋乳膏,阿昔洛韋乳膏,酞丁安乳膏,但是用的時候,一定是每天用四次。

2,營養神經。肌肉注射的葯水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這些都有修復神經的作用。

3,對症治療。如果疼痛的話,可以用一些止疼葯,比如消炎疼或是路蓋克。

4,理療。平時可以用熱水袋熱敷或是用烤燈烤一下的,再就是是用紅光照射,或是用周林頻譜儀,或遠紅外治療儀都有一定的作用,能促進神經恢復。

當然治療帶狀皰疹看情況而定,一般10到30歲,基本不治療也可以自己治癒,五六十歲以上必須要認真治療,不然容易留後遺神經疼,疼的時間一般比較長一些,大約三個月到半年能恢復,也有多年恢復不了的。

比較嚴重的帶狀皰疹,或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疼疼的嚴重,還可以聯合中葯治療,效果也不錯。

注意老百姓常說的帶狀皰疹長對了頭就會死人,這是很錯誤的。因為它一般是單側發病,並不會引起兩側都有的,所以也對不了頭。

當然也有全身爆發的,也會死人,那些一般是腫瘤,癌症,腎病,艾滋病等免疫力下降的病人容易爆發,也容易死人,但是死人不是帶狀皰疹引起的,是原發病引起的,人們可能弄顛倒了。

帶狀皰疹在我們這還有一種說法叫蛇纏腰,因為好發胸背部,所以農村流傳這個東西要是長滿腰背一圈就會歸西。所以在早期的時候要用筆沿著皰疹的周圍畫一圈,防止他蔓延致一周危及生命。

那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呢?肯定不是的。帶狀皰疹只是一種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在人們提抗力下降的時候往往容易發病。一般來說抗病毒治療後病情痊癒,預後良好。

有少數患者會皰疹部位長期性疼痛,還不易好轉。因皰疹病毒侵襲神經引起後遺症。雖然對身體沒多大危害,但是長期疼痛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尤其皰疹經久不愈,面積大的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帶狀皰疹治療主要以抗病毒為主。常用口服或者靜脈注射阿昔洛韋,外用阿昔洛韋乳膏擦拭。神經性疼痛可以對症口服卡馬西平或者雙氯芬酸鈉之類止痛即可。

帶狀皰疹俗稱「蜘蛛瘡」,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沿一側周圍神經或三叉神經分支分布的簇集性水皰,一般逗伴有神經痛。


本病一般是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減弱,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病毒被激活,侵犯相對應的神經,進而發病。臨床上可分為頓挫型、大皰型、出血型等。

治療上以抗病毒、止痛、營養神經等對陣治療。

1.早期、足量、系統抗病毒治療,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外用阿昔洛韋軟膏或者干擾素凝膠。

2.對症止痛:根據個體疼痛等級,可選用消炎痛、可待因、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對於疼痛劇烈者,可選用曲馬多,羥考酮,甚至手術治療。

3.選用維生素B1或B12營養神經。

4.對於頭面部帶狀皰疹,酌情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累及眼部、耳朵者,需相關科室會診。創面糜爛滲出者,酌情抗感染治療。

總之,本病診斷容易,有二個特點,一是帶狀分布的水皰,二是神經痛,尤其是50歲以上和基礎疾病較多的患者,遺留神經痛的可能性更大

。治療上要及時早期系統治療,最好專科醫生面診,制定合適的方案。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和引起水痘的是同一種病毒。但水痘好發於兒童,帶狀皰疹好發於成人,且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發生。



帶狀皰疹的症狀?

帶狀皰疹有比較典型的症狀,如腰部一側成群分布的水皰、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性,所以常伴有頑固且劇烈的神經痛。帶狀皰疹好發於腰部,也可發生於胸腹部、頭面部和四肢。該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應避免與患者共用毛巾、游泳或者接觸水皰。



帶狀皰疹的治療?

由於帶狀皰疹是病毒感染,因此最有效的治療葯物就是抗病毒葯物,常用的有阿昔洛韋和伐昔洛韋,可以在口服的同時配合局部塗抹葯膏。在抗病毒的同時還要解決神經痛的問題,常用的葯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葯(如布洛芬)和某些阿片類葯物(如羥考酮),阿片類止痛葯應用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過分依賴。該疾病一般在積極治療後2-3內痊癒。



⑸ 龍膽瀉肝丸(湯)是以前中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成方,現代醫學觀察,它極容易導致腎衰,已經停用。

誰說不能吃了,沒有停用,現在不用關木通了,都用木通。
關木通含有導致腎衰的成分 馬兜鈴酸,但是只要不長期服用,一般不會出現腎衰,長期服用是指連續服用三個月以上。
葯是好葯,但現代的很多醫生錯誤的使用,是出現不良反應的罪魁禍首,那種泄肝膽濕熱的東西沒有長期服用的道理

⑹ 帶狀皰疹吃什麼中葯好

你好:我認為如果採取中葯治療帶狀皰疹的話可以選擇內服龍膽瀉肝丸,患部外敷七珍丹會有不錯效果的。

⑺ 帶狀皰疹的中醫治療及養護

蛇串瘡又稱纏腰火丹、蜘蛛瘡等,現代醫學稱為帶狀皰疹,是一種由帶狀疤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以致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郁而化熱,濕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常有外傷、腫瘤、發熱等誘發因素。起病前可以先有胸壁神經痛,可伴有低熱乏力、皮膚感覺過敏,數日後局部出現沿身體一側周圍神經分布的成群粟粒至綠豆大的丘疹(高出皮膚的皮疹),繼而變為水疤,水疙壁周圍有紅暈,並伴有劇烈疼痛。常發生於身體一側,最常見的是沿肋間神經分布的肋間帶狀疤疹,不超過身體的中線。可引起劇烈的胸痛,呈刀割樣疼痛或者灼痛,也可發生在腹背部、四肢、顏面、頸部等部位,水泡成申珠狀疏鬆排列,水泡內容物可呈膿樣渾濁狀,一般都在發病2一4周後干操結痴,不留旅痕。

患有帶狀皰疹感染中醫怎麼治療?中醫治療疾病,一般講究的是治本,所以很多人都比較青睞中醫療法,尤其是對於帶狀皰疹這種疾病,患上之後會有非常明顯的神經疼痛的感覺,水泡會成群的分布,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那麼,患有帶狀皰疹感染中醫怎麼治療?

中醫治療方案

(一)熱盛型:

主證:局部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自覺口苦咽干、口渴,煩悶易易怒,食慾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質紅,舌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微數。

    治則:清利濕熱,解毒止痛。

    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10g、黃芩10g、梔子10g、板藍根15g、大青葉15g、澤瀉10g、車前子15g、元胡10g、赤芍10g、生甘草10g。

發於頭面者加菊花;發生於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黃;發於下肢者加牛膝;血皰者加丹皮、白茅根;口乾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乾燥者加大黃;皮疹繼發細菌感染者加雙花、公英;年老體弱者加黃芪。

中成葯:可用龍膽瀉肝丸加板藍根沖劑或者抗病毒顆粒。

(二)濕盛型

主證:皮膚顏色較淡,皰壁鬆弛,疼痛略輕,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飲,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大便時涯,女性患者常見白帶多。舌質淡體胖,舌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或滑。

    治法: 健脾利濕,佐以解毒。

方葯:除濕胃苓湯加減:茯苓15g、生白術10g、陳皮10g、厚朴10g、大青葉15g、生薏米30g、澤瀉10g、元胡10g、車前子15g、生甘草10g。

(三)氣滯血瘀型:

主證: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舌質暗,苔白,脈弦細。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清解餘毒。

    方葯:活血散瘀湯加減。

桃仁10g、紅花10g、雞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地龍10g、木香6g、陳皮10g、雙花藤15g。

正氣尚盛者加川軍破瘀;年老體弱者加生黃芪、黨參扶正。

三、中醫治療效果

(一)改善臨床症狀,縮短病程,減少後遺神經痛。

(二)減少西葯用量,減少西葯的副作用。

四、中醫治療難點

部分患者神經痛劇烈,現代醫學雖然有非甾體類抗炎葯、三環類抗抑鬱葯、卡馬西平、曲馬多、加巴噴丁等,用來止痛,但其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常見。

五、針對難點的中醫葯治療應對思路

中醫葯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和後遺神經痛有一定的優勢,要積極探索。

中醫特色療法

(1)針刺法

針刺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痛閾、改善局部循環、抗菌消炎。針刺治療帶狀皰疹,軀幹部選取背腧穴和華佗夾脊,四肢選取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陽陵泉、血海、三陰交,頭顱部選取百會、風池。每次留針15min ,每間隔5 min 行1 次。每日針刺1 次,7 次為1個療程。

(2)灸法

採用在皮損部位及其周圍皮膚處同時用2 支艾條作廣泛性迴旋灸。

(3)穴位注射

辨證歸經穴位注射,取穴:先選取皮損部位各簇水皰群間正常皮膚進行注射。①屬肝膽型,再選取足少陽、厥陰經之陽陵泉、行間、俠溪、太沖、外關、期門等穴位注射,以疏泄肝膽鬱火;②屬脾胃型,選取足太陰、陽明經之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曲池等穴位注射,以清熱利濕。治療:抽取維生素B12ml、維生素B121ml、2%利多卡因2ml混合後,圍注皰疹周圍2-3處。同時根據辨證選取所屬經絡穴位2-3個進行穴位注射,每穴1ml,每日1

次, 10 次為1個療程。

3、貼棉灸:以脫脂棉少許,攤開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貼於患部,點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後再換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膚潮紅為度。亦可先用皮膚針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貼棉灸,其效更佳。

4、外用治療:紅斑、小水皰時可用雄黃解毒散30g、化毒散3g混勻後與水調敷或用新鮮馬齒莧或白菜幫搗爛後混合調敷。糜爛破潰時可用硼酸雙黃連液(3%硼酸液2000m1加雙黃連0.6g)清理、濕敷,水紗條貼敷。結痂時用化毒散膏、黃連膏。

帶狀皰疹外治五方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疼痛性水皰型皮膚病,其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於中醫的「纏腰火丹」、「蛇串瘡」等范疇。』病因多由情志不暢,肝膽火盛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蘊濕化熱又感毒邪所致。以下介紹幾則治方,可有良效。

方一:板藍根20克,煎湯後外搽或濕敷患處,每日2~3次。

方二:取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加雄黃粉0.2克調勻,塗抹患處,每日數次。

方三:金挖耳(又名野向日葵)適量(鮮者為佳),搗爛後敷於患處,每日敷1次,5~7天顯效。

方四:竹青10克,雄黃1.5克,菜油30克。將竹青燒炭存性,加雄黃,調菜油或茶油30克即成。以清潔棉簽蘸上葯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方五:地榆30克,紫草18克,共研成細粉,用凡士林適量調勻,圍敷於患處四周。 潘建華

本方治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患者30例

經驗方:柴胡、鬱金、丁香、枳殼、川芎、赤芍、甘草各9克,板藍根30克。

加減:氣虛加炙黃芪30克;口苦便干加龍膽草 9克;胸悶加瓜蔞殼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療效:本方治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患者30例,治癒21例,好轉5例,無效4例。

通腑瀉熱治癒帶狀皰疹

顏某,女,64歲。2012年6月7日初診,7天前在無明顯誘因下,左下腹部發生幾處大小不一條狀皮損,內有較多粟粒至綠豆大丘皰疹簇集密布,疼痛劇烈。某院診為帶狀皰疹,予阿昔洛韋、甲鈷胺、維生素B1、芬必得等注射內服,外用阿昔洛韋乳膏4日,然皮疹未消,疼痛不減,坐卧不安,晚間不能入眠,查見除上述皮損外,肌膚潮紅,觸之灼熱。詢其口苦口渴欲飲,小便色黃,尿有熱感,大便秘結3日未解,腹部脹痛,舌質紅苔黃,脈滑數。證屬胃腸熱盛,未能清解,蘊結於上述部位化毒所發。治則:清瀉胃腸之熱,解毒止痛。處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黃連10克,石膏12克,知母15克,大黃15克(後下),芒硝10克(後下),厚朴9克,竹葉9克,車前子9克,延胡索12克,板藍根30克,大青葉15克。2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葯後,瀉下燥便,口苦口渴腹部脹痛症狀明顯減輕,小便正常,納食增加,皰疹略見乾涸,膚色由紅變淡,熱痛症狀明顯大減。上方去大黃、芒硝、車前子、竹葉,生地減為20克,石膏、知母減為9克,厚朴減為6克,入連翹12克,續服6劑後皰疹乾涸消退,痛症消失,諸症治癒。

本例帶狀皰疹始用抗病毒止痛西葯治療數日,卻效不顯著,且具口苦口渴欲飲,溲黃便干,腹部脹痛,舌質紅苔黃,脈滑數,疹色潮紅,觸之灼熱等症狀表現,有其內必形於外,辨屬胃腸熱盛,蘊結肌膚,化毒而發皰疹。故取生地、丹皮、黃連、石膏、知母、大黃、芒硝、車前子、竹葉、厚朴、通腑瀉熱,導熱下行;板藍根、大青葉、延胡索、連翹,清熱解毒抗病毒。諸葯相用,使熱邪得以及時清解瀉下,皰疹得以消退,肌膚得以安寧。

三方治帶狀皰疹

1.雄黃20克,明礬20克,柴胡10克,冰片 5克,龍膽草15克。用法:上方除雄黃、冰片外,將其餘葯物加溫浸泡30分鍾,然後用文火煎30分,煎至250毫升左右濾出,然後加入雄黃、冰片粉末,充分混勻後以不燙手為度,用紗布取葯液洗患處,每天2~3次,每次30分鍾,葯液洗後保留,下次加溫再用。1周為1個療程。

2.紫草20克,黃芩20克,黃連20克,黃柏20克,甘草20克。取75%酒精500毫升。將中葯放入酒精中浸泡,1個月後取出葯液備用。用時以棉簽將取液塗在皰疹表面,每日3~4次,1周為1個療程。

3.鮮馬莧50克,雄黃粉10克,獨大頭蒜5頭。將大蒜去皮後,同其他葯共搗成糊狀,外用塗患處,有燥濕止痛之功。

帶狀皰疹外治有方

秋季帶狀皰疹較為多見,筆者臨床用中葯治療帶狀皰疹,療效顯著,現介紹如下。

處方:生大黃30克,冰片5克,蜈蚣3條。

用法:共研為細粉,香油調和搽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臨床觀察,輕則3日愈,重則5~6日可愈。

帶狀皰疹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中醫學稱之為「纏腰火丹」、「蛇丹」等。本病多屬肝經濕熱之故。濕熱之毒相互搏擊,經絡氣血不暢,不通則痛,熱毒盛則發生赤紅灼燙,濕不疏泄則成水皰。治療當以清熱利濕為主。大黃、冰片瀉火解毒,可去熱毒,蜈蚣搜風通絡,以毒攻毒,三葯合用,清熱、利濕、解毒,共建其功。

大家在治癒疾病之後,還是要繼續治療一段時間,避免留下神經疼痛的後遺症,給人們以後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危害。

注意事項

自我修養方式

(1)保持室內乾燥、溫度適宜、避免潮-濕。

(2)心情舒暢,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可情緒急躁。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注意保持皮損局部的清潔、乾燥,勤換衣被,有毛發的部位剪除毛發,防止感染。

(2)忌用手搔抓或毛巾摩-擦皮損,以免水泡潰破而繼發感染,嚴重者可形成疤痕。

(3)著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衣。

飲食調護方案

(1)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如牛奶、鮮肉、新鮮蔬菜等,以利營養物質的吸收消化。

(2)忌生冷、油膩、海鮮類食物。

(3)多飲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吸煙、飲酒,勿因疼痛而影響進食。

(4)多吃西瓜、冬瓜、菠蘿、扁豆等清肝濕-熱之品。

生活中該注意什麼

(1)本病因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引發,平時需加強戶外鍛煉,保持愉快的心情及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應與嬰幼兒和濕疹兒童隔離,以防發生水痘或者皰疹性濕疹。

(3)由於本病侵犯神-經,可遺留神-經-痛,如有神-經-痛,需積極到針灸科、疼痛專科就診。

⑻ 龍膽瀉肝丸能治好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嗎

龍膽瀉肝丸對胸肋部的帶狀皰疹,急性期的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沒有什麼效果。帶狀皰疹急性發作期時,病毒損傷了神經,造成神經功能異常,從而引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正元疼痛清直接塗抹疼痛部位,同時配合口服神經營養劑,較好的達到營養神經,修復神經的作用,對各種類型的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均有較好的止疼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