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身上長了帶狀皰疹怎麼治
帶狀皰疹導致的,需要積極服用葯物抗病毒葯物和營養神經葯物。 建議在臨床醫生指導下服用葯物止痛葯芬必得膠囊或者阿昔洛韋片。局部使用阿昔洛韋軟膏。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飲水。帶狀皰疹主要是病毒感染皮膚表層,導致的疼痛性皰疹性疾病,治療方面建議可以選擇停用口服泛昔洛韋緩釋膠囊外塗噴昔洛韋乳膏。口服維生素b6b12一個月。大概費用在300到500之間。
⑵ 寶寶為什麼會長皰疹
很多孩子因為年齡幼小、抵抗力弱,經常生病。很多父母也是為此傷透了腦經。還有很多孩子會長皰疹,接下來請閱讀我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關於皰疹的資料。
寶寶為什麼會長皰疹:病毒感染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 其它 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 兒童 )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發現嚴重後果。
長皰疹的治療1 :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①神經痛:可給止痛劑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皰疹後神經痛需止痛劑和鎮靜劑合用,如多慮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賽庚啶2mg,日3次口服,維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膚護理治療;酞丁胺擦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3-5次。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或紫外線照射、音頻電療,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擴束照射),TDP頻譜照射等。
③眼部帶狀皰疹:可用皰疹凈或無環鳥苷液滴眼,為防止角膜粘連用阿托品擴瞳;
長皰疹的治療2 :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葯:阿昔洛韋、萬乃洛韋等(臨床提示:阿昔洛韋對治療後遺神經痛無效)外用阿昔洛韋眼葯水塗患處。可口服抗菌葯或外用紅黴素軟膏塗患處。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龍膽紫溶液塗患處。皮質類固醇激素:短期應用,千萬要慎重!
長皰疹的治療3 :對正在用細胞毒、免疫抑制劑或代謝拮抗劑的患者,因易產生病毒擴散,應盡量減低劑量或停用。
長皰疹的治療4 :可配合清熱解毒中葯和針刺療法。推薦中成葯如肝火熾盛者,口服龍膽瀉肝丸;脾虛濕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參苓白術丸;氣血淤滯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治療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製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葯。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季節,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盡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⑶ 小孩患了皰疹怎樣治療
未破潰皮膚的小孩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擦,皰疹破裂後可塗抗生素軟膏。帶狀皰疹疼痛明顯者應給予鎮痛葯如吲哚美辛等,同時可以口服或肌注維生素B1、B12。繼發感染時可用0.5%新黴素霜或莫匹羅星軟膏外用。
⑷ 小孩子臉上長皰疹怎麼辦
可能是病毒感染導致的皰疹。建議你用無環鳥苷軟膏或酞丁安擦試試。也可以同時口服抗病毒葯。
⑸ 小兒病毒性皰疹如何預防
導語:本病是由DNA病毒的病毒性皰疹(HerpesSimplexVirus,HSV)所致。人類病毒性皰疹分為兩型,即病毒性皰疹Ⅰ型(HSV-Ⅰ)和病毒性皰疹Ⅱ型(HSV-Ⅱ)。那小兒病毒性皰疹如何預防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小兒病毒性皰疹如何預防
如果感染發生在分娩前可考慮做剖宮產,防止引起傳染給新生兒感染。
3、對易沾染病毒的'生活用品應加強消毒,洗曬。多休息,賜與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
4、患生殖器皰疹的懷孕婦女分娩時最好進行剖腹產。
5、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皰破裂。可外用中草葯或雷夫奴爾濕敷,促使水皰乾燥、結痂。
6、患者不必過分緊張,規律生活,加強鍛煉,經治療後,隨身體免疫能力的增強,復發次數會逐漸減少或不再復發。
7、預防生殖器皰疹,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專家提倡淋浴,不使用盆塘,洗浴後不直接坐在公共浴池的座椅上;在公共廁所盡量使用蹲式馬桶。上廁所前一定洗手。
8、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倦怠、食慾減退等症狀,有可能感染了水痘。水痘起病較急,會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等,孩子患了水痘要進行隔離,皮膚瘙癢時,家長可塗些止癢葯水,防止被孩子抓破感染。
9、風疹病毒被吸入人體後,會經過2-3周的潛伏期,隨即便出現全身不適,繼而發熱、耳後及枕部淋巴結腫大,並有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內擴展到全身,奇癢難忍。孩子患了風疹也要隔離,尤其不要與孕婦接觸,否則,風疹病毒的侵入極易導致胎兒畸形、早產或死亡。
10、感染了皰疹病毒的孩子也會有發熱、起皮疹等症狀,且病毒會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傳染性非常強。如果成年人患了麻疹往往病情會更重,所以無論大人孩子,一旦懷疑患了麻疹要立即就醫。
11、一旦孩子患了上述病毒性皰疹,都要及時就醫治療。另外,家長的精心護理也很重要,要給患兒多飲水,吃清淡、易消化、富營養的食物。過集體生活的兒童應回家靜養,一般休息1-2周為宜,防止交叉傳染或再次感染其他疾病而加重病情。
⑹ 寶寶得了皰疹該怎麼做
概述
鄰居家的寶寶9個多月了,是個可愛調皮的小寶貝,前兩天寶寶奶奶帶他出來散步,看到小寶貝胳膊腿上長了那種黃白色的小泡泡,小泡裡面充滿了液體,體積比較小,孩子奶奶說,這個水泡起了有幾天時間了,看著孩子沒有什麼不舒服也沒有去醫院,沒辦法建議趕緊帶小孩去醫院瞧瞧,孩子事無小事,更何況小孩什麼都不會說,後來孩子家人帶他去了市附屬醫院,經過檢查,說孩子得的是皰疹。幸好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以及注意一些治療護理的問題,病情慢慢好了,下面向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得了皰疹怎麼辦的經驗。
寶寶得了皰疹怎麼辦
1 首先:如果孩子得了皰疹的話,作為家長要第一時間引起重視,因為孩子小,他不會用語言表達,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病情的'變化,特別是不能讓孩子抓撓把皰疹弄破,如果皰疹弄破,很容易造成皮膚的感染,加重病情。
2 其次:關於孩子的飲食也是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如果孩子以母乳為主,那麼作為媽媽就要忌口了,不能吃海鮮、韭菜、香菜等帶有發酵型的食物,還有就是添加的輔食要清淡,而且要易於消化,比如果汁和米粥就很好,媽媽們還可以用小白菜煎水給寶寶喝,可以清熱的。
3 最後:寶寶患了皰疹後,作為爸爸媽媽要多陪陪孩子,在生病期間孩子的情緒、生活習慣都會有一些變化,要多留意孩子的變化,一般皰疹都會有瘙癢感,所以孩子會出現哭鬧的情況,這樣的話父母的呵護和陪伴對於孩子來講就非常的重要了,而且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飲食情況,如果出現了食慾下降的情況,就要採取少吃多餐,還要多給寶寶喝溫開水。
注意事項
預防皰疹,要增強孩子的體質,提高抗病的能力,應該讓孩子堅持戶外運動或者體育鍛煉,增強機會的免疫力,同時在夏秋季節,要預防感冒,以防皰疹發生。
⑺ 孩子嘴裡、手腳長了皰疹怎麼辦這些事情爸媽要知道
據「深圳衛生監督」近日發布消息:
五一假期結束
孩子們又要去上學啦
家長們也以為自己可以鬆口氣了
但有個讓家長頭痛的傢伙
也悄悄來了
它就是手足口病
01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廣東省有季節性高峰,一般來說,4—7月進入發病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多發傳染病,5歲及以下的嬰幼兒發病率較高,以手、足、口腔和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
02
有哪些病原體
會引起手足口病?
至少20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柯薩奇病毒A6型(CA6)、柯薩奇病毒A10型(CA10)最為常見,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數由EV71感染所致。
03
患病後有什麼表現?
手、足和臀部出現皮疹或皰疹,口腔內出現皰疹。絕大部分病例症狀輕微,少數病例會發展成重症,極個別甚至死亡。
04
傳播途徑有哪些?
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再經口感染。
通過咳嗽、噴嚏等感染。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感染。
05
托幼機構該怎麼預防?
孩子們在學校長時間「親密」接觸,手足口病的傳播風險會進一步上升。托幼機構平時要注意做好以下這些工作:
01
做好晨、午檢
做好晨、午檢,發現孩子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皰疹,通知家長及時帶寶寶就診。
02
落實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記追蹤制度
學校要對請病假的學生及時進行追蹤隨訪,了解發病學生的情況並做好登記。
03
做好學校環境衛生及清潔消毒工作
加強學習、工作、生活 等 場所的衛生與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設置充足的水龍頭,配備洗手液。
定期對教室、宿舍、校車等公共活動區進行清潔消毒工作。
04
做好宣傳教育
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 體育 鍛煉、均衡飲食、保障睡眠,增強個人抵抗力。
06
如果寶寶患病應如何護理?
如果發現寶寶患病,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注意隔離
患兒應盡量待在家中,最好是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再隔離一周,在發病的 第一周 內,傳染性是最強的。
家長也盡量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會成手足口傳播媒介。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持室內溫度與濕度適宜。
02
密切觀察病情
應密切觀察患兒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狀態,觀察患兒有沒有呼吸困難或呼吸頻率加快的情況等。
如果持續或頻繁出現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加快,那麼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需要及時就診或復診了。
一般 每4個小時可以測一次體溫 ,如體溫超過 38.5 (腋溫),每1 2小時測一次體溫。
03
飲食護理
宜以清淡、可口、易消化飲食為主, 避免過咸、過酸、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次餐後宜用 溫涼開水漱口 或直接飲用適量的溫涼開水。
04
注意消毒
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應 徹底消毒 。
腸道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70 -20 仍可長期存活,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但 不耐高溫 。
05
注意皮膚清潔
孩子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要柔軟寬松,經常更換;剪短指甲,必要時包裹雙手, 防止抓破 。
臀部有皮疹者,應及時處理患兒大小便 (尿不濕等), 保持臀部的清潔與乾燥 。
在飯前便後,建議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 流動水洗手 ,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復感染或交叉感染。
07
衛監提醒
適齡兒童可接種
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
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少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
學校、托幼機構等
也做好日常防控措施
⑻ 兒童皰疹症狀
寶寶皰疹家長首先要明確,寶寶皰疹的症狀是什麼?
口腔皰疹是兒童期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這種疾病會導致口腔內和嘴唇出現唇皰疹(「感冒瘡」)、水皰(「熱病皰疹」)以及腫脹。口腔皰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由直接接觸傳播,最常見的方式是親吻。大多數嬰兒在6個月之前都有來自母親的抗體保護,但這之後他們的易感性就增強了。
當孩子第一次感染這種病毒,我們稱孩子患了原發性皰疹。在口腔內出現水皰後的1~2天,牙齦開始疼痛、腫脹、發紅,並伴有口水增多的症狀。當水皰破裂後,這個區域就會非常疼痛,並且需要好幾天才能癒合。孩子還有可能出現發熱和頭疼、脾氣暴躁、食慾不振、淋巴和腺體腫大一周左右。然而,很多孩子的症狀非常輕微,以至於沒有人意識到他感染了病毒。
一旦孩子患了原發性皰疹,他就成了病毒的攜帶者。這意味著這些病毒,特別是在病情活躍的地區,將繼續存在於孩子體內。當孩子處於壓力、其他感染、口腔受傷、日光灼傷、過敏以及疲勞的狀態下,病毒就有可能再次被激活,引起我們所說的復發性皰疹。復發性皰疹病情比原發性皰疹要輕一些,而且直到兒童期晚期或成年期之前通常都不會發生。「感冒瘡」和「熱病皰疹」是復發性皰疹的症狀。
以上就是寶寶皰疹的症狀,如果孩子抱怨出現了類似於上述皰疹的症狀,請立即咨詢兒科醫院醫生,並請教一些應對措施減輕孩子的不適感。
⑼ 兒童皰疹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
皰疹是由人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皰疹病毒是一種DNA病毒,現在已經發現皰疹病毒有100多種。人類皰疹病毒主要潛伏在神經元處,可以通過接吻或其他密切接觸而引起皰疹性的口腔炎、皰疹性的角膜炎以及皰疹性的腦膜炎等。單純皰疹病毒二型可以潛伏在骶神經節,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偶爾可以通過母嬰傳播引起新生兒感染,導致新生兒皰疹;水痘帶狀皰疹,在臨床上主要是表現為皮疹的呈現,多見於軀幹部、面部等,表現為水皰疹、皰疹潰破,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人皰疹病毒是由EB病毒引起,病毒可潛伏在淋巴樣組織或b淋巴細胞,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也是小孩較常見的一種皰疹性病毒性感染,臨床上可以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也是屬於皰疹,皰疹病毒六型在臨床上也可引起幼兒急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