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奶蘚與蕁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奶蘚與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3-03-18 17:58:33

『壹』 嬰兒為什麼會有奶癬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表現顯著。
嬰兒濕疹的原因
1、遺傳因素。

嬰兒濕疹是特應性皮炎嬰兒期的表現,特發性皮炎又叫異位皮炎、異位性濕疹、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濕疹等,這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關。

爸媽如果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患兒存在免疫學異常。濕疹患兒的血漿中IgE含量高出正常嬰兒幾倍至幾十倍,這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有些寶寶在濕疹發生時或發生以後,可能會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生,這和遺傳性過敏體質有密切關系。

2、蛋白質過敏。

高蛋白飲食可能會成為引發嬰兒濕疹的外在致病因子。在濕疹患兒媽媽裡面,有92.7%的媽媽曾經在妊娠期十分注重營養,以雞、鴨、魚肉蝦等高蛋白飲食為主,有的喜歡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也有些哺乳期的媽媽為了加強營養,以雞蛋、牛肉、羊肉等為主。哺乳期媽媽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鮮產品也可能會使患兒濕疹加重。

所以,媽媽在孕期或哺乳期,如果發現寶寶有過敏現象,可考慮是否對蛋白質過敏而誘發濕疹。

3、環境因素。

(1)室內溫度、濕度對嬰兒濕疹的發病有一定的影響。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寶寶受涼,很少開窗通風換氣,造成室內比較潮濕或過熱;有的居住在過於潮濕或乾燥的地方,也會造成濕疹加重。患兒在炎熱的夏季、其他季節室內溫度過高、用熱水洗澡、穿衣服過多、不注意衛生都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2)有些媽媽把寶寶的尿布等衣物在家中晾乾或烤乾,造成嬰兒濕疹發生或加重。

(3)有的患兒對日常生活用品過敏,如肥皂、洗衣粉、合成纖維的衣服、橡皮泥、塑料玩具等。

(4)氣候變化(日光、紫外線、炎熱、乾燥、寒冷等),生態環境破壞,大氣污染(空氣中含過量的有害氣體或粉塵)也能誘發或加重嬰兒濕疹。

(5)患兒吸入塵蟎、花粉等,接觸各種動植物毛屑、羽毛等,食用魚、蝦、蛋等食物。

(6)應用某些葯物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4、心理因素。

由於害怕濕疹復發或病情加重,爸媽經常擔憂寶寶對某種物質可能過敏,容易出現潔僻、飲食過分單一、限制其活動范圍等,使患兒易出現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失衡,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降低,使嬰兒濕疹變得更加頑固難治。

5、差別城鄉。

據報道,農村的發病率低於城區,這說明農村生活及衛生條件差,媽媽的飲食狀態對寶寶的影響不大,溫度、濕度都低於城區,避免了對誘發濕疹的影響。爸媽對這種環境的適應,因遺傳等因素關系,寶寶也適應這種環境。

6、用葯及護理不當。

嬰兒濕疹在中醫裡面稱「奶癬」,有的爸媽就用治療「癬」的葯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結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媽用激素類乳膏,見效快,就大面積、長期應用,寶寶皮膚薄嫩,往往造成葯物的依賴或加重病情。寶寶皮損糜爛、滲出明顯,有的患兒爸媽用刺激性的中葯擦洗皮損;患兒皮損已乾燥,爸媽過度清潔皮損或用熱水燙洗、或用鹽水洗等造成症狀加重。有的患兒瘙癢劇烈、影響睡眠,有的繼發感染,爸媽仍堅持不給患兒內用葯,造成症狀加重。

7、其他。

此外葯物、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可導致本病發生。過度搔抓、繼發感染、冷熱刺激以及影響排汗等都容易使嬰兒濕疹加重。

『貳』 寶寶有蕁麻疹 該怎麼辦

寶寶身上出現疹塊,是蕁麻疹嗎?許多家長常將蕁麻疹與其他疾病搞錯,其實只要認識蕁麻疹的特性,就不容易判斷錯誤。當蕁麻疹出現時,家長應找出引發蕁麻疹的來源,並藉由盡量避免接觸這些來源,使寶寶蕁麻疹復發的機率降低。 蕁麻疹的特性 蕁麻疹又稱為「風疹」,因為像一陣風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外觀上看起來就像被蚊蟲叮咬了般,紅紅腫腫又凸起一塊。王壯銘主任指出,蕁麻疹有兩個特性,一個特性是:「一定會發癢」,如果不會癢就不是蕁麻疹;另一個特性是:「同喊皮一個地方的蕁麻疹通常不會持續超過24小時」。 蕁麻疹的病灶會四處移動,一個地方的疹塊大約幾個小時就會消失、另一個地方的疹塊卻又會再出現。必須符合以上兩個特性,才能推斷應該是蕁麻疹。 如果同一個地方的疹塊超過24小時,要懷疑不是蕁麻疹,可能是其他病因所致,例如:血管炎、血管瘤或其他疾病。 蕁麻疹的好發年齡 通常要等到至少6個月以上比較容易起蕁麻疹,大多因為此階段開始吃副食品,食物過敏所致。不過小寶寶食物過敏不一定以蕁麻疹發作來表現,也可能是出現腹瀉、腸絞痛或血便等症狀。 蕁麻疹的病程 蕁麻疹發病的時間不一定,6周以上即屬於「慢性蕁麻疹」;6周以下則屬於「急性蕁麻疹」。多數蕁麻疹都屬於急性蕁麻疹,只要誘發蕁麻疹的來源消失,通常在1周之內蕁麻疹就會消失不見。 引起蕁麻疹的常見來源 誘發蕁麻疹的來源五花八門,許多因素都有可能。常見的原因如下: 過敏原所引起的食物過敏: 蕁麻疹大多因食物過敏所造成,例如:蝦、螃蟹、文蛤、奇異果、桃子、柑橘、花生、堅果…等。如果知道寶寶對哪一種食物過敏,應盡量少吃;除了副食品之外,少數寶寶也可能因為牛奶過敏引起蕁麻疹,可改喝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 神經因素 天氣太冷或太熱,都有可能因神經因素引起血管舒張,繼而誘發蕁麻疹。除了天氣之外,有時候甚至連精神因素,例如大哭或大笑,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病毒感染 感冒病毒亦可能誘發蕁麻疹。 蕁麻疹與濕疹容易搞錯? 有些家長不知道寶寶究竟起的疹子屬於濕疹或是蕁麻疹,王壯銘主任指出,濕疹雖然也會發癢,不過通常摸起來比較粗糙,並經常會起小顆粒的水泡,而且濕疹的病灶位置不會改變。至於蕁麻疹則不會起小水泡,疹塊的大小與數量則不一定,臉、軀干與四肢皆有可能起蕁麻疹。 出現蕁麻疹,要將寶寶隔離? 有些家長以為寶寶若起蕁麻疹必須隔離,其實蕁麻疹並不會傳染,所以不用隔離。 蕁麻疹會反復發作嗎? 蕁麻疹虛滲核會反復出現,曾出現蕁麻疹的寶寶,只要再次接觸到同一種過敏原(導致每個寶寶出現蕁麻疹的來源都不一樣),蕁麻疹就可能再次發作,因此要盡量避免接觸。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長大就不再出現蕁麻疹了,有些人則仍然會反復出現。 蕁麻疹是否差掘會有後遺症? 蕁麻疹是一種起疹子的現象,通常不會產生很大的後遺症或不良影響。雖然蕁麻疹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腫,若這些血管性水腫發生在喉嚨可能導致喉嚨腫起、呼吸困難,不過非常少見。此外,蕁麻疹本身也不會引起發燒,除非是其他疾病感染所引起的發燒。 如何治療蕁麻疹? 醫師大多會使用抗組織胺的葯物予以治療,寶寶即使年紀還小仍可服用,此種葯物安全性很高。一旦蕁麻疹消失了,可以立即停葯嗎?王壯銘主任建議,即使蕁麻疹消失最好也不要立即停葯,等到沒有症狀兩、三天再停葯,以免蕁麻疹很快又復發。至於類固醇則並非治療蕁麻疹的主要葯物,除非是「慢性蕁麻疹」,病情相當嚴重才會使用到類固醇葯物。 有些家長會塗抹薄荷油在寶寶的病灶上,不過薄荷油的 *** 性較強,比較不建議使用。為了避免寶寶將疹塊抓破感染,可讓寶寶戴防抓手套。 與孕期媽咪吃了易致敏食物有關嗎? 「寶寶很容易出現蕁麻疹,是不是因為我懷孕時吃了帶殼海鮮等易致敏食物?」許多媽咪都有這個疑惑。王壯銘主任表示,根據目前的研究看來,寶寶容易出現蕁麻疹與孕期媽咪的飲食相關性不大,與寶寶天生的體質比較有關。家族遺傳也是一個可能性,不過關聯性並不明顯。大約高達1/4的人曾經出現過蕁麻疹。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對哪一種食物過敏? 如果採用抽血的方式來檢測過敏原,檢測的結果僅可供參考,並非絕對。假使家長懷疑寶寶對蝦過敏,可做「食物激發測試」(「雙盲安慰劑控制檢測」),也就是醫師與家長在事前皆不知道所吃的是測試食物或安慰劑的情況下,觀察寶寶吃下後有無不適症狀的方式。 王壯銘主任指出,還有另一種方式亦可供家長判定寶寶是否對某一種特定食物過敏:家長如果懷疑寶寶吃蝦可能會引起蕁麻疹,可以在確認寶寶連續2周都沒起蕁麻疹且未服葯的情況下,喂寶寶吃少量蝦肉,觀察寶寶2個小時內是否有起蕁麻疹等過敏反應。 如果是因為該種食物所引起的蕁麻疹,2個小時之內疹塊就會出現。倘若超過2個小時都沒有起蕁麻疹或其他過敏反應時,通常就比較不是因吃蝦肉而引起的蕁麻疹了(除非寶寶已經起了蕁麻疹,家長卻沒注意到)。 可以寫飲食日誌 家長如果無法確定寶寶是否因特定種類的食物而引起蕁麻疹時,可以寫飲食日誌,清楚紀錄寶寶每天吃了哪些食物、隔多久有沒有出現哪些症狀,更有助於替寶寶找出誘發蕁麻疹的來源,從而避免蕁麻疹的復發。 王壯銘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榮總小兒部總醫師及』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感染症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現任: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采訪撰文/湯佳佩 咨詢/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王壯銘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model/小語、Oliver( 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4年10月號。mababy/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17852/寶寶有蕁麻疹該怎麼辦 關鍵字:嬰兒與母親10月號, 蕁麻疹, 風疹, 嘉義基督教醫院, 兒童醫學部

『叄』 如何避免寶寶長奶蘚

奶癬,又稱為濕疹,通常新生兒出現奶癬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母親飲食中可能含有引起新生兒過敏的食物;2使用沐浴露等可能含有刺激性的日化產漏畢品,導致新生兒皮膚受到損傷;3.頻繁洗澡,導致皮膚乾燥使奶癬加重;4.穿戴化纖類服飾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新生兒皮膚狀態。新生兒奶癬消除可以從以派春下幾方面入手:1.母親在哺乳期應避免食用引起新生兒過敏的食物;2.新生兒避免使用沐浴露等可能含有刺激性的日化產品;3.不可過於頻繁洗澡;4.為新生兒挑選衣物時,應選擇純棉柔軟類製品塵搜耐,避免穿戴化纖類服飾。

『肆』 蕁麻疹如何治療

蕁麻疹,俗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也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發病時,皮膚上會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團),用手摸會發現有發硬的感覺,瘙癢劇烈。蕁麻疹的病因十分復雜,約一半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小兒蕁麻疹。

蕁麻疹的原因主要有五點:

1、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不足,補體含量不足,導致免疫復合物清除能力弱。結果B細胞不停製造免疫蛋白,也就是血清IGE高。如果免疫復合物不斷產生和持續存在,會形成並加劇炎症反應。

2、食物

無論動物性食物,如魚、蝦、蟹、雞蛋、牛羊肉、奶製品等,還是植物性食物,如菠蘿、蘑菇、蠶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蕁麻疹,但以動物性食物和奶製品誘發蕁麻疹為多。食物中的添加劑,如孩子們常愛吃的冷飲、汽水、雪糕、糕點、巧克力等食品,因其廣泛含有食物添加劑,是慢蕁麻疹不可忽視的誘因。

3、消化酶缺乏

當食物進入消化道後,應當被消化和分解成氨基酸、甘油和單糖水平,這樣才能完全轉化為能量提供人體所需。然而,許多食物因為缺乏相應的酶而無法被機體消化切底,會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進人腸道,被機體作為外來物質識別,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4、腸道發育不完善

腸粘膜是嬰兒抵禦外界有害物質侵害的天然屏障,成熟的腸道粘膜上皮細胞排列緊密,就像沒有任何縫隙的「牆壁」。但腸壁發育不完善的小嬰兒腸粘膜上皮細胞排列不緊密,存在間隙,通透性增加,一些食物顆粒的大分子營養素也會被吸收。例如屬於雙糖的麥芽糖或者牛奶大分子蛋白質,很容易就通過腸壁直接進入血液,形成相應的抗體,從而導致過敏。

5、過敏體質

寶寶具有遺傳性過敏體質,或者自身的血管神經免疫功能出現障礙。如果吃進或吸入花粉、黴菌、動物皮屑等過敏原,就容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於寶寶的皮下毛細血管很豐富,所以症狀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

蕁麻疹的治療辦法

1、補充維生素C

VE是體內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可以增強血管韌性;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是是細胞膜的主要結構成份,與細胞膜的結構穩定和功能強弱直接相關。

2、免疫療法
過敏體質IgE增高——皮膚破損感染——皮膚屏障功能障礙,這三個條件是與蕁麻疹的發病,發展緊密相關的病因。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兒童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不少於3個月),能夠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建全兒童腸道屏障功能,調整過敏體質。抗過敏益生菌與小兒蕁麻疹等微生態研究成果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採用了具有增強抗過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組合物,通過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可以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應過度,活化細胞內的轉移蛋白移至核內而釋放大量細胞激素,屬於先天免疫的一個環節。因此,藉由其細胞壁多糖尿病類物質如肽聚糖、脂多糖、多糖等,經先天免疫系統,確實能活化T細胞的發育,有效改善人體的免疫系統,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

小兒蕁麻疹的護理要點

1、加強身體鍛煉。寶寶要加強鍛煉,參加各項有利於健康的運動。如夏季可以從用冷毛巾擦身逐漸過渡到用冷水沖澡,以便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

2、遠離過敏原。出現蕁麻疹後,爸媽要注意觀察引起小兒蕁麻疹的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可疑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葯品和食物。

3、注意室內通風。室內要保持通風、整潔、乾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過敏的花卉,也不要噴灑殺蟲劑、清香劑等化學葯物,以免致敏。

4、塗抹止癢葯水。孩子癢得厲害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等葯水,以減緩瘙癢症狀。

『伍』 孩子得了小兒蕁麻疹怎麼辦

小兒蕁麻疹在夏天特別容易高發,孩子得蕁麻疹主要因素有這些:

1、蕁麻疹的病因與飲食是分不開的。一般引起蕁麻疹食物以魚、蝦、蟹、蛋類多見,某些肉類和一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咖啡、或大蒜等調味品等,都會引起蕁麻疹。

2、室內最常見的過敏原——塵蟎。塵蟎屬節肢動物,以人脫落的皮屑為食,常居住在床上的床單、毛毯和棉被,此外,屋內的死角及地毯亦可成為其居留地。國外統計,70%以上的家庭有塵蟎。最具過敏性的是塵蟎的排泄物——糞小球。通常4-5月和9-10月是其繁殖季節,此時家中塵蟎數量最多,因此,塵蟎過敏者常年有症狀,而在繁殖季節可能加重。患者可表現為蕁麻疹,哮喘,眼鼻炎等,症狀常在夜裡躺下後加重。

只有明確病因,防重於治,才能更好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皮膚科專家提醒,蕁麻疹防重於治,找到過敏原、服用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調理過敏體質,遠離過敏原才能有效預防蕁麻疹反復發作。那麼,在如此眾多的過敏原中,蕁麻疹患者如何才能准確找到自己的過敏原呢?專家表示,通過詳細記錄發病的誘因、規律等,辨析可能的過敏因素。目前醫院對過敏原檢測的手段也很多,點刺試驗、斑貼試驗、抽血化驗,均可以檢測10-30種過敏原。

需要強調的是,過敏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過敏原檢測結果可以提供半年內的防治依據。半年後再次發生蕁麻疹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重新檢測過敏原,所以過敏體質IgE是重點。

人們現在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經過人體和動物試驗的專利抗敏菌株可以降低體內的IgE抗體同時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調整過敏體質。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

夏季由於是風熱型蕁麻疹,所以護理時關鍵要注意「涼」。

1、注意溫度的冷熱轉換,室內應常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但患者應卧床蓋被,衣被適中,避免直接吹風。

2、湯葯要溫服,宜食寒涼性食物,如服用綠豆粥、薏苡仁湯,宜吃蘿卜、青蒿、黃瓜等蔬菜,飲用薄荷水、金銀花露等清涼飲料以疏風清熱;忌食助火生熱之食品。忌食生冷,口渴時宜飲溫開水或清涼飲料。

3、洗浴時水溫不宜過熱,不要用力摩擦肌膚,洗後避免汗後受風。不應用搔抓、熱水燙洗、花椒水、鹽水洗浴等不當方法止癢。

4、不宜使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葯,以免加重皮損。

『陸』 嬰兒濕疹,也叫「胎毒」、「奶癬」,症狀表現是怎樣的

嬰兒濕疹是最常見的一種皮膚過敏現象,當家長看見自己的寶寶濕疹問題反復出現的時候,心疼得不得了。由於嬰兒濕疹的很多原因是過敏所引起的,因此對於飲食方面就需要特別小心對待。

嬰兒濕疹需要慎吃蛋黃,主要是因為雞蛋中的蛋清含有豐富的異種蛋白,食用後容易引起過敏,加重濕疹症狀所以寶寶不能吃雞蛋。蛋黃中不含有雞蛋清,雖然不屬於過敏原之一,但對於容易過敏的濕疹寶寶來說,還是要慎吃蛋黃。


嬰兒濕疹,大多跟孩子的體質有關。一方面是胎兒期的養護准媽媽沒有很注意,形成所謂的胎毒,小寶寶外感風熱,就會爆發濕疹。一方面是出生後家長喂養不當,孩子濕重脾虛,形成過敏性體質。濕重是標,脾虛是本,要根治,就要長期的祛濕健脾。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潤膚產品時,應該選擇露、劑這類的劑型,因為露塗在皮膚上後容易很快蒸發,對皮膚不會造成影響,對毛囊也會起到良好的作用,不會堵塞毛囊加重病情。

『柒』 嬰兒濕疹,也叫「胎毒」、「奶癬」,症狀表現是什麼樣的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針對嬰兒濕疹究竟臨床表現是什麼樣的,也是讓很多朋友對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實際上我們要知道濕疹是一種成年人以及嬰兒都可能患有的皮膚病,這種疾病是非常可怕的,而且臨床症狀直接表現為皮膚發紅,並且表面有密集針頭大小紅疙瘩或者是水泡。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嬰兒濕疹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也具有很典型的臨床表現,我們在現實生活之中,如果看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去積極的治療,只有這樣子才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去保護我們的孩子更加的健康,孩子是父母的天使,所以保護孩子是必須的。

『捌』 怎樣區別牛皮癬和蕁麻疹

牛皮癬的初期症狀主要以尋常型牛皮癬為主,其發病率約占牛皮癬的95%,牛皮癬初期症狀為針頭或綠豆大小紅色點丘疹,逐漸碧洞擴大,有的點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表面覆蓋有乾燥的銀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可見小片血點,這就是牛皮癬初期的特徵。了解牛皮癬的初期症狀,做睜謹到早治療,早康復。 蕁麻疹:迅速出現風疹塊(風團),在風疹塊出現前幾分鍾,局部常發癢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風疹塊出現數小時或一兩天內有些全身症狀如食慾不好,全身不適,頭痛或發熱。 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悔早枯為圖形蕁麻疹。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建議你去醫院確診

『玖』 蕁麻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蕁麻疹按照病因可以劃分成外因和內因。前者多為一過性的,主要由食物、食物添加劑、蚊蟲叮咬、中葯、化葯、生物製品等引起;後者多為持續性,主要由慢性隱匿性感染、炎症性腸病、風濕熱、維生素D缺乏、勞累、精神緊張等等引起。不同的病因導致的蕁麻疹,解決的方案也是不一樣。

『拾』 什麼是小兒蕁麻疹

小兒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很多,細菌、病毒、寄生蟲都可以成為過敏原,花粉,灰塵,化學物質,甚至有的食物也能成為過敏原。 根據你說的情況 你小孩是長的紅點 應...該不是蕁麻疹,如果不癢的話,是奶蘚的可能比較大,過一兩天自己應該會好。 孩子是寶貝,建議最好去醫院最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