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過敏性蕁麻疹病程記錄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過敏性蕁麻疹病程記錄

發布時間: 2023-03-11 07:10:22

㈠ 尋麻疹護理記錄怎麼寫

一、首先來介紹一下蕁麻疹的判斷標准:

1、皮膚突發瘙癢。表現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水腫性斑塊,境界清楚。

2、不規則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或繞有紅暈,一般在24小時內消退,消退後不留鱗屑和色素沉著。

3、排除了丘疹性蕁麻疹或多形性紅斑。少數可伴腹痛、腹瀉或伴發支氣管哮喘、喉頭水腫等呼吸系統表現。

4、血常規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增加,皮膚劃痕症陽性。

5、病程可呈慢性經過,反復發作。皮疹經過3個月以上不愈或反復間斷發作者為慢性隱疹。

二、那麼引起蕁麻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引起蕁麻疹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數是某些物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血管神經功能障礙所造成的。常見的有關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食物: 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不能吃。

2、吸入物:如各種花粉、塵土、煙霧等。

3、葯物:如青黴素、鏈黴素、磺胺、血清、疫苗等。

4、各種感染: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

5、內分泌障礙:月經不調,妊娠、更年期等。

6、物理化學因素:如冷、熱、風、光及某些化妝品刺激。

7、動物及植物刺激:如臭蟲、蟎及蕁麻、野葛等。

8、遺傳因素:如過敏體質及免疫功能障礙。

三、面對蕁麻疹反復發作如何治療才是最有效的呢?

許多蕁麻疹患者在服用了一些葯物後好轉,但許多患者會出現反復現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還需從蕁麻疹病因根本著手解決。我們提到了許多蕁麻疹的誘發因素,我們不禁要想一個問題,為了么正常人接觸或者食用這些東西不產生過敏反應,而蕁麻疹患者就萬萬碰不得呢?原因就是過敏體質,「過敏體質」 從免疫學角度表現特徵有兩個,其一是IgE值高一般比正常人高1.000倍~10.000倍;其二是輔助性T細胞1(Th1)和輔助性T細胞2(Th2)比例不平衡,「過敏體質」者往往Th2細胞占優勢。

蕁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導型,由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症介質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了風團。血管擴張引起紅斑、炎症介質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癢。經典學說是抗原與皮膚肥大細胞表面受體上的特異性IgE結合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目前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導的自身免疫疾病學說,已有足夠的依據證明:多數蕁麻疹患者的體內存在能夠使皮膚肥大細胞或嗜鹼細胞脫顆粒的功能性抗IgE受體的抗體和抗IgE抗體,血清免疫學檢查總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偏高,通過對皮膚組織提取液的檢查,發現皮疹和非皮疹區的組胺水平均增高,組胺釋放因子能使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活化釋放組胺。

隨著免疫學的發展,針對過敏體質,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提出了益生菌免疫療法,通過補充含有專利抗敏菌株的欣敏康益生菌去控制IgE的生成,一方面能夠迅速降低體內IgE生成,控制蕁麻疹的症狀,另一方面益生菌本就是對人體益的活性微生物,有助於大量抗過敏有益活菌在腸道內定殖,維持健康T細胞的免疫平衡,能有效減免蕁麻疹的復發和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針對蕁麻疹患者或者其他過敏性疾病患者,堅持補充欣敏康益生菌,一方面可以促進脾臟細胞IFN-γ的分泌量,降低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從而緩解控制蕁麻疹等過敏症狀,另一面,可以有效調節TH1\TH2免疫細胞平衡,改變過敏體質,糾正錯誤的免疫應答,從而預防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的復發。當身體免疫系統調節恢復正常,便可徹底和過敏性疾病說拜拜。

四、對於蕁麻疹患者日常需要關注的事項如下:

1、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如發現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宜進清淡飲食,忌魚、蝦、蟹、羊肉、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則可引起皮損顯著增多,瘙癢劇烈。

3、多食應季水果,多喝白開水,保持大便通暢。

㈡ 急急!蕁麻疹半年都沒全好,怎麼辦

半年都不好應該是慢性蕁麻疹,我父親也是這個病,一直得了有快三年。現在才專慢慢好點。這屬個病貌似去不了根。要注意不要接觸潮、濕。一般氯雷他定都應該有用的,我爸爸就用這個。
還有我父親用這個葯有副作用,嗜睡還口乾!親要注意,別的不良反應沒有

㈢ 過敏引起的蕁麻疹多久能好呢

過敏性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內時性容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過敏性蕁麻疹,不能遇冷風,不能吃冷東西,平時穿厚點,遠離過敏源就行了。敏性蕁麻疹不能吃什麼食物:食物蛋白、防腐劑、調味品、色素添加劑等,其中食物包括:魚、蝦、蟹、貝類、、鴨肉、鵝肉、白酒等及雞蛋、乾酪等蕁麻疹不能吃的蔬菜
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苦瓜內含奎寧。...

㈣ 慢性蕁麻疹一般吃多久的葯

病程超過六周者稱為慢性蕁麻疹,其病因較為復雜,多是由於物理因素引起。例如環境、氣候、摩擦等外因變化都有可能誘發慢性蕁麻疹。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就屬於易過敏體質,對某些事物或是其他物質會產生過敏反應,例如魚蝦、海鮮、花粉等,也會出現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治療後預後良好,但因為病因機制不明,療程快可能在2到3個月內,如果病因不清,可能服用葯物調理也會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㈤ 蕁麻疹的臨床病程有哪些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因為肌膚、粘膜小毛細血管擴張及透水性提升而發生的一種局限浮腫反映,一般在2~24小時內消散,但不斷產生新的疹子。現病史轉變數天至幾個月。尋麻疹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約3/4的病人找不著緣故,尤其是蕁麻疹。普遍緣故關鍵有:食材及食材添加物;吸進物;感柒;葯品;物理學要素如機械設備刺激性、熱冷、陽光等;蟲類咬後;精神實質要素和內分泌失調更改;基因遺傳要素等。

詳盡了解病歷,務求尋找病發緣故,掌握有沒有大家族病發狀況,有沒有慢性感柒史、服葯史、崗位、生活方式及自然環境更改等。查驗血、尿、便常規,依據必須開展肌膚過敏原檢查、冰塊兒實驗、膽鹼肌膚實驗、血清蛋白IgE測量及血清蛋白補體測量等。某些患者要開展HBV-DNA及甲狀腺抗體、腫瘤等查驗。

㈥ 長蕁麻疹了,癢死我了,怎麼辦拜託各位大神

1、冷敷 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內管收縮,也可以減容低癢覺,但這也只是針對止癢而已。
2、止癢的葯膏 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成分的止癢軟膏。
3、日常生活禁忌 不要去抓·········

㈦ 患上急性過敏性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大家都知道,然而對於急性過敏性蕁麻疹了解的的卻不多,其實急性蕁麻疹是蕁麻疹中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類型,它可以在身體各個部位發生,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那麼,?主要有什麼症狀表現呢?下面就來聽聽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的權威專家的講解。 急性過敏性蕁麻疹的症狀 1、急性過敏性蕁麻疹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伏彼起,一日之內可多次發生。 2、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壓迫管壁,風團可呈蒼白色,表面毛孔顯著如桔皮樣。 3、在發生風團的同時,出現腹痛,有時十分劇烈,頗似急腹症;亦可發生腹瀉,伴有里急後重及粘液稀便。若累及喉頭粘膜則有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4、病情嚴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腸道引起粘膜水腫。 除此之外,急性過敏性蕁麻疹較嚴重的患者還可伴有心慌、惡心、血壓降低等症狀,還有少數患者會牽累到胃腸道,導致腸道粘膜發生水腫,患者常伴有腹痛、腹瀉等症狀;如果牽累到喉嚨粘膜可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發生窒息。 那麼? 1.患者應注意皮膚的護理,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禁止用手搔抓或用熱水燙洗。 2.患者在出現病症後,應及時到醫院治療,切忌私自用葯,以免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使病情復發和加重。 3.患者找出該病的致病原因,並將其去除,如避免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灰塵等;避免吃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魚蝦、牛奶、蛋類等。 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建院幾十年來始終秉承「讓人民放心」的辦院宗旨、性價比最高的原則。醫院不斷改善就醫環境,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醫院非常重視構建具有競爭力和凝聚力的醫院文化體系,用先進的文化武裝全體職工,確立了院訓、院徽、院歌,形成獨特的醫院文化並匯集成為強大的發展動力。 以上就是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的專家為大家簡單的介紹的「?(編輯:王華)

㈧ 突發全身性蕁麻疹

蕁麻疹是由於過敏原引起的皮膚過敏 ,具體是接觸什麼過敏的東西還是吃了什麼過內敏的東西要因人而異,容 很多人都得過,你這症狀應該就是蕁麻疹了,症狀就是像蚊子咬的一樣一塊一塊的,癢的不行 過個1個多小時自己又好了。
要趕快去醫院啊 急性的還好 吃了葯控制下就好了 要是反復發作以後變成慢性的就麻煩了 天天過敏 有些人幾年都不好 可痛苦呢。

㈨ 蕁麻疹病歷書寫範文

病史

1、主訴應說明疾病的位置,性質,意識症狀,病程。

2、當前的病史了解更多有關以下內容的信息: (1)可能的原因包括飲食,接觸史,葯物史和感染史。 ②初始病變的類型,形狀和位置。 ③病變的順序,速度和演變。 ④自覺症狀和局部及全身程度。疾病與季節,氣候,飲食,環境,職業,精神狀態等之間有什麼關系?治療後是否有任何副作用和療效。

3、您過去患過哪種皮膚病?您是否有葯物過敏,其他過敏性疾病或傳染病的病史。

4、個人病史應注意職業和種族解決方案,無論他們是否與患者有過類似接觸或不潔的性交。

5、家庭或病房中是否有類似皮膚疾病的患者。指示父母(如果有必要)是否是近親。

體檢

皮膚檢查檢查期間應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是自然線條)和適當的室溫。有必要檢查全身的皮膚。如果頭發,指甲和粘膜正常,請小心。如有必要,請使用放大鏡幫助檢查並畫出簡單的插圖。檢查皮膚病變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檢查

①類型:主要或次要,單個或多個類型。

②分布:局部受限或廣泛性,單側或對稱,病變多,覆蓋或裸露區域,侵犯延伸或屈曲,皮膚與粘膜交界處是否有病變,由具有或不具有褶皺的神經血管或毛囊分布。

③安置:成群,分散,融合,分開,分散,線性,圓形或多弧形,蜿蜒或地理。 ④數量,大小和形狀。

⑤顏色和表面狀況(潮濕或乾燥,有無鱗屑或結sc)。

邊界邊界是否清晰以及周圍皮膚的顏色。

2、觸診病變的僵硬,肥大和浸潤,局部溫度,壓痛或波動,可推動性,並在必要時檢查淺淺度以確保沒有障礙物。

3、壓力診斷通過用手指或滑動片按壓局部區域,可以了解滑動片下病變的顏色以及是否存在真皮內出血。了解水腫是否凹陷。

4、用鈍器診斷病變,並觀察是否有鱗片,例如冷杉。或者,如果沒有斑點出血,請在刻度尺下檢查病變情況。

5、檢查有氣味的病變和分泌物是否有異常氣味。

6、皮膚刮擦測試用鈍的器械刮擦後,觀察局部皮膚是否呈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