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肺炎型水痘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肺炎型水痘

發布時間: 2023-03-10 09:25:03

『壹』 水痘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水痘的臨床經過潛伏期約為12~21天,平均14天。發病較急,前驅期有低熱或中度發熱、頭痛、肌痛、關節痛、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咳嗽等症狀;起病後數小時,或在1~2天內,即出現皮疹。整個病程短則一周,長則數周。
2.水痘皮疹的特點水痘皮疹數量較多,數百至數千個不等。一般首先出現於面部、頭皮和軀干,其分布呈向心性,以發際、胸背較多,四肢面部較少,手掌足底偶見。鼻、咽、口腔、外陰等部位的黏膜亦可發疹。皮疹出現時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但往往較出疹前減輕。發熱一般隨著出疹的停止逐漸下降至正常。皮疹有癢感,有時因劇癢使患者煩躁不安。黏膜處皮疹易破潰成潰瘍,常伴有疼痛。皮疹數量多者全身症狀較重。水痘發疹經歷斑疹、丘疹、皰疹及結痂四個階段。初為紅斑疹、數小時後變為深紅色丘疹,再經數小時後變為皰疹。典型皰疹呈卵圓形,壁薄易破,周圍繞以紅暈,皰疹之間有正常皮膚。皰液初透明後漸轉混濁,甚至於呈膿皰樣外觀;也可因患者搔抓致繼發化膿性感染而形成典型的膿皰,並因此導致全身症狀加重。若未發生化膿性感染,自皰疹形成後1~2天,就開始從皰疹中心部位枯乾結痂;再經數天,痂殼即行脫落,約2周脫盡。由於皰疹損害表淺,故愈後大都不留瘢痕,即使局部遺有暫時性色素沉著,也能逐步消退。水痘皮疹分批發生,在前一批皮疹損害逐步演變癒合的過程中,新的一批皰疹又次第出現,導致紅斑、丘疹、皰疹和結痂等各階段損害可在同一時間內並存於同一患者。尤其是在發疹第2~3天,同一部位常常可見到各階段的皮疹,此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徵。隨著患者體內免疫力的逐漸增強,皮疹逐漸減少。最後一批出現的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即停止發展,並就此消退,患者痊癒。
3.水痘的臨床分型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可將水痘劃分為如下類型:
(1)普通型:占水痘患者的絕大多數,預後良好。一般而言,水痘患者的全身症狀相對較輕微。病程經歷約1周,即可自愈。成人及嬰兒患者出疹往往較多,病情也較重,病程可遷延數周。
(2)進行性播散型水痘:可見於各種原因導致抵抗力削弱者,例如,罹患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腫瘤,或長期應用各種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者。此類患者受染後易於發展為進行性播散型水痘,病情嚴重;表現為病毒血症持續時間較長,有高熱及全身中毒症狀,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的皮疹不斷出現。皰疹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皰,或呈出血性皰疹不易結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大片壞死。在正常皮膚上有時亦可見到瘀點和瘀斑。進行性播散型水痘患者的病死率約7%。
(3)原發性水痘肺炎(primaryvaricellapneumonia):罹患者多系成人,原發性水痘肺炎出現於第1病日至第6病日,但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明顯症狀;重症可有高熱、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難及發紺。胸部體征不明顯,或有少量干、濕?音及哮鳴;X線胸片可見雙肺彌漫性結節狀陰影,肺門及肺底處較顯著。水痘肺炎的病理過程大體上與皮疹同步,常隨皮疹消退而好轉;但少數重症水痘肺炎患者臨床症狀消失後,X線陰影仍可持續存在2~3個月方能消散。
(4)水痘腦炎(varicellaencephalopathy):較少見,罹患者在出疹後3~8天發生腦炎的臨床表現,亦有少數見於出疹前2周至出疹後3周。一般為5~7歲幼兒,男多於女。臨床特徵和腦脊液檢查特點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起病緩急不一,早期可無發熱及腦膜刺激征,常見頭痛、嘔吐及感覺異常,或伴有共濟失調、眼球震顫、眩暈及語言障礙等小腦症狀;嚴重者可有驚厥、癱瘓、昏睡或昏迷。病後可有精神異常,智力遲鈍及癲癇發作等後遺症。水痘腦炎病程為1~3周,病死率5%~25%。凡以昏迷、驚厥起病者預後嚴重。
(5)其他:重症水痘感染患者可導致肝組織灶性壞死,肝細胞及膽管上皮細胞內有典型的核內包涵體,臨床表現為水痘肝炎,患者出現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可伴有黃疸。水痘並發腎炎、間質性心肌炎等亦有報告,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致患者猝然死亡。此外,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畸形;妊娠後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先天性水痘綜合征。
【診斷】
典型水痘具有如下特點:①患者多為嬰幼兒,發熱後1~2天內分批出現全身性皮疹,其分布呈向心性;②皮疹在1~2天內經歷由斑疹、丘疹、皰疹,繼以枯乾結痂的階段。各階段不同的形態皮疹可同時並存於患者身體的同一部位;③典型皰疹呈卵圓形,壁薄易破,皰疹中央部無臍凹;只要沒有繼發性感染,皰疹不化膿,愈後不留瘢痕;④除內臟型水痘及進行性播散型水痘的罹患者之外,患者全身症狀一般不重;⑤流行病學史可詢及所接觸的人群中有類似患者。水痘腦炎若發生於出疹的病程中或病程後,診斷不難。若腦炎的臨床表現見於出疹前,由於其臨床特徵和腦脊液檢查特點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則診斷殊為困難;臨床上往往只能在見到典型皰疹後,才能做出水痘腦炎的診斷。

『貳』 水痘肺炎的診斷

水痘肺炎根據接觸史、典型的水痘臨床表現以及肺部X線呈肺炎表現可作出診斷。水痘未專能確診時,可取新鮮皰疹屬內液體作電鏡檢查,見皰疹病毒顆粒或取皰疹內液體接種人胚羊膜組織作病毒分離。亦可採用補體結合試驗、間接熒光素標記抗體測定以助診斷。痰塗片發現細菌稀少而有大量單核細胞,或找不到可能的細菌性病原體,則支持病毒性肺炎的診斷。鑒定病毒一般困難,但在流行期間,對重病人可能很重要。合並皮疹性病毒感染的肺炎(如麻疹,水痘或皰疹)可根據包括皮疹在內的有關臨床症狀作出擬診。大多數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特異診斷需要從咽喉沖洗物或組織內找到病毒。在細胞病理學或活檢標本中檢出典型包涵體或採取血清學方法亦可作出診斷。大多數醫院化驗室無力作病毒培養。在疾病流行期間有典型症狀加上急性和康復期血清作血清學檢查,或呼吸道分泌物的熒光抗體染色,一般可對流感作出診斷。

『叄』 水痘的症狀和治療

主要症狀

  • 01

    水痘病毒具有1—3周的潛伏期,發病較急,水痘的發病初期身上會出現疹子,一般軀幹部位較多,四肢較少,疹子初期又紅又小,數小時即可轉變為綠豆大小的水苞,初為清水樣,後逐漸變渾濁,2—3天後開始結痂,痂脫而愈,2周即可消失。

  • 02

    水痘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學齡前兒童發病較多。感染水痘病毒後,一般寶寶會伴有低燒症狀,出疹處瘙癢,隨著疹子的增加,寶寶身體的溫度會逐漸上升,逐而轉變為高燒,有時可達39℃左右。

治療方法

  • 01

    一般治療和護理:
    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內痊癒。主要是對症處理,患者應隔離至全部皰疹乾燥結痂為止,一般不少於病後2周。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體溫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較顯著者,可口服抗組胺葯物。皰疹破裂者,塗以1%甲紫,有繼發感染者可局部應用消炎葯。一般忌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但出血性水痘及水痘肺炎患者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

  • 02

    抗病毒治療:
    阿昔洛韋是治療水痘常用的葯物,劑量為每次5~l0mg/kg, 8小時1次,口服或靜脈滴注,療程7日或直至48小時無新的皮損出現。也可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10~20萬μ/日,連用3~5天。每日肌注維生素 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

  • 03

    免疫制劑治療:
    麻疹減毒活疫苗也是可以治療水痘的,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只需要水痘患者每天注射一次,多第二天再注射一次就可以使水痘結痂了,而且還可以防止新皰疹的出現。

  • 04

    並發症治療:
    水痘繼發細菌感染時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並發腦炎者應給予對症處理,包括吸氧、降低顱內壓、保護腦細胞、止驚等措施。肺炎應給予相應治療。

注意事項

  • 01

    當出現水痘時,應盡量以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為主,如綠豆湯,銀花露等等。

  • 02

    當出現水痘時,應注意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如魚肉,蝦肉,豬肉牛肉等等。也別吃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 03

    當出現水痘時,應注意避免帶病人去公共場合,如廣場,商場等等,最好可以隔離一段時間。

『肆』 什麼是水痘

水痘會傳染的,但得過後有了免疫力,就不會再得了,一般有打疫苗或得過一次水痘之後就不會再得的。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是原發性感染,多見於兒童,臨床上以輕微和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為特徵。

[病原學]

本病毒屬皰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徑150~200nm。中心為雙股DNA,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四)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發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後入血及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系統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皮疹分秕出現與間歇性病毒血症有關。隨後出現特異性免疫反應,病毒血症消失,症狀緩解。當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生嚴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變可累及內臟。部分病毒沿感覺神經末梢傳入。長期潛伏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等處,形成慢性潛伏性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患惡性腫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導致神經節炎,並沿神經下行至相應的皮膚節段,造成簇狀皰疹及神經痛,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細胞變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後者液化及組織滲入形成水皰,其周圍及基底部有充血、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水皰內含大量病毒。開始時透明,後因上皮細胞脫落及白細胞侵入而變濁,繼發感染後可變為膿皰。皮膚損害表淺,脫痂後不留瘢痕。粘膜皰疹易形成潰瘍,亦易癒合。水痘個別病例病變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腸、肝、腎上腺、胰等處,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細胞侵潤及局灶性壞死。帶狀皰疹受累的神經節可出現炎細胞浸潤、出血、灶性壞死及纖維性變。

[臨床表現]

潛伏期14~16日(10~24日)

(一)前驅期嬰幼兒常無前驅症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症狀,1~2日後才出疹。偶可出現前驅疹。

(二)出疹期 發熱同時或1~2天後出疹,皮疹有以下特點:

1.先見於軀干、頭部,後延及全身。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後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後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皰液初為透明,後混濁,繼發感染可呈膿性,結痂時間延長並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最多,其次為頭面部及四肢近端。數目由數個至數千個不等。

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口腔、外陰、眼結合膜等處粘膜可發生淺表皰疹,易破潰形成淺表性潰瘍,有疼痛。

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機制障礙及繼發感染等原因時,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為大皰型,直徑可達2~7cm,易繼發金葡菌感染和膿毒血症而死亡;皰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為出血型,可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膚大片壞死,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稱為壞死型;病變播散累及內臟者稱為播散型,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稱為先天性水痘綜合症。

[並發症]

(一)皮膚皰疹繼發感染 可引起膿皰疹、蜂窩織炎、敗血症等。

(二)肺炎成人多為原發性水痘肺炎,發生在出疹後1~5日,兒童常為繼發性肺炎,多發生於病程後期2~3周。

(三)水痘腦炎 發病率低於1‰,兒童多於成人,常於出疹後一周發病。臨床表現與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約5%,少數有中樞神經系統後遺症。

(四)其它 水痘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均很少見。

[診斷]

(一)流行病學 對冬春季有輕度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的學齡前兒童,應注意仔細查體,詢問有無與水痘患者的接觸史。

(二)臨床表現根據皮疹的特點,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現,各種疹型同時存在,出現粘膜疹,全身症狀輕微或無,多能確立診斷。

(三)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

2.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3.病毒分離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液做細胞培養,其病毒分離陽性率高,後用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咐試驗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鑒定。也可取新鮮皰疹內液直接做電鏡檢查。

4.血清抗體檢測 可用補體結合試驗等方法測定。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膿皰病 好發於鼻唇周圍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膿皰及黃色厚痂,經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現,無全身症狀。

(二)丘疹樣蕁麻疹 系嬰幼兒皮膚過敏性疾病。皮疹為紅色丘疹,頂端有小水皰,無紅暈,分批出現,離心性分布,不累及頭部和口腔。

(三)帶狀皰疹 皰疹呈成簇狀排列,沿身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分布,不對稱,有局部疼痛。

[治療]

(一)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為止。本病無特殊治療,高熱者給予退熱劑。外搽爐甘石洗劑,水皰破潰後可塗2%龍膽紫、繼發細菌感染者可用抗生素治療。中葯金銀花18克、甘草2克、水煎服。連服2 ̄3天,可減輕症狀。

近年文獻報道用下列葯物治療水痘療效較好。
1.聚肌胞 聚肌胞為高效干擾素誘生葯,注射後2~12小時就能使人體血液中出現大量的干擾素,使細胞抗病毒能力顯著增強,同時具有細胞免疫調節作用,刺激和促進細胞的活性,從而增強清除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有人以聚肌胞2毫升肌注,熱退後改為隔日一次,療效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
2.麻疹減毒活疫苗 為干擾素的良好誘生葯,能升高體內干擾素滴度,抑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復制,並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李氏以麻疹減毒活疫苗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用葯1~3天,治療155例水痘患兒,療效明顯,無毒副反應。
3.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為廣譜抗病毒葯,有人按病毒唑每日15毫克/公斤劑量,分2次肌肉注射治療水痘,結果在用葯後24小時內停止出現新皮疹,多數丘疹直接隱退,療效良好。
4.阿昔洛韋(無環鳥苷) 為廣譜抗病毒新葯,具有低毒、高效、選擇性強的特點,是防治皰疹病毒感染的首選葯物,阿昔洛韋能與皰疹病毒DNA聚合酶結合,抑制病毒DNA合成,阻止病毒復制。用阿昔洛韋治療水痘既能防止病毒擴散,又能加速皮損癒合。一般每日用1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
5.西咪替丁 新近研究表明,西咪替丁有抗病毒作用。有人用西咪替丁每日1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3天為一療程,治療水痘85例,結果全部病例在服葯1~2天體溫恢復正常,局部瘙癢緩解,斑丘疹隱退,服葯第3天,全部皰疹乾涸結痂。
6.雙黃連注射液 葯理研究證明此葯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和抑制病毒作用,是抗病毒譜較廣的中成葯,並能提高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有人將雙黃連注射液按每日60毫克/公斤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4天為一療程,其結果令人滿意。
7.雙嘧達莫(潘生丁) 有人用雙嘧達莫每日3~4毫克/公斤分2~3次口服,治療42例水痘患兒,證明其無毒副反應,方便、安全、有效。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預防]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後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病率,減輕症狀。最近幾年研製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於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1次患病後可獲終生免疫。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紅蘿卜。(若小孩有氣喘、咳嗽等問題,不要用馬蹄(荸薺)和紅蘿卜)
出疹過後,應用:
(a) 膨魚腮煲粥;
(b) 青天葵(或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湯,以清肺熱。

護理 :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癥候群(Reye's Syndrome)。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在家庭護理方面應注意:
1.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2.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退燒葯,因會產生並發症,容易引起腦炎。發熱患兒應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
3.溫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飲食清淡,不吃易發物,如:牛肉、魚蝦蟹、牛奶、雞蛋等。
4.謹防病兒用手抓破痘疹,特別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膿感染,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兒用手揉眼,從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響視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潔並戴上手套。
5.病兒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穿過緊的衣服和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癢。
6.個別水痘病兒可並發肺炎、腦炎。如發現病兒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這種情況極其嚴重,應及時找醫生診治。
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有的家長錯誤地認為水痘出的越多越好,故一味地給孩子吃透表發疹的葯,這樣導致孩子全身水痘密集,使病情加重,孩子會感到奇癢難忍,煩躁不安,甚用手去抓,輕者會留下疤痕,重者可能造成細菌由局部感染病灶進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引起敗血症。除非在出痘的一兩天內,痘不出反而內陷,導致內臟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緊急就醫,不可耽擱。在平時應注重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在流行期間,應少去易感區,避免接觸感染源。

『伍』 水痘肺炎會死嗎

盡快去當地大醫院檢查…治是不會死人的…不治倒是會死人…其實水痘肺炎沒你老回公說的那麼嚴答重…是可以治好的…以下是治療方案

水痘肺炎的治療除對症處理和支持療法外,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治療有一定效果,其為一種抗DNA 病毒葯物,用量為10mg/kg,每8 小時一次,靜脈注射,5 天為一療程,多數病人於用葯24~48h 後退熱,症狀改善。肺部嚴重感染特別是低氧血症並發呼吸衰竭時,除氧療外,可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並加用機械呼吸治療。糖皮質激素一般忌用,因其他原因應用激素者,如病情許可,盡量減至生理量,必要時考慮停用。

『陸』 孩子得水痘會有哪些症狀

水痘的潛伏期為10~21日,14日左右較為常見。兒童患水痘在潛伏期沒有前期症狀,皮疹和全身症狀一般同時出現。起初是發熱高燒,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咳嗽或輕微腹瀉,繼而1~2天後身體出現紅點狀斑疹,幾小時之內紅點處出現丘疹水皰。通常最先出現在面部和軀干,然後成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口腔、咽部或外陰等。再經若干小時變為皰疹,此時兒童的頭皮、嘴、咽喉、外陰附近的皰疹會疼痛加劇。皰疹一般在發際、胸、背較多,四肢面部較少,手掌足底偶爾出現。

極少情況下水痘會伴有嚴重並發症,重者皮疹密布全身,病毒侵入內臟,高燒不退等。由於水痘出疹的數量較多,有癢感,有時因為劇烈癢感使患兒顯得煩躁不安。

『柒』 水痘肺炎症狀表現是什麼

水痘好多人剛開始不重視,好多人會以為起的就是平常的小豆豆,是過敏造成的其實呢水痘嚴重會造成水痘肺炎的。水痘肺炎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單純皰疹合並的肺炎。

『捌』 水痘的症狀

(一)臨床症狀

1.潛伏期:潛伏期約為12~21天,平均14天;

2.早期症狀:嬰幼兒常無早期症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症狀,1~2日後才出疹。偶可出現前驅疹。

3.出疹期:發熱同時或1~2天後出疹,具有以下特點:

(1)皮疹數量較多,數百至數千個不等。

(2)先見於軀干、頭部,後延及全身。其分布呈向心性,以發際、胸背較多,四肢面部較少,手掌足底偶見。鼻、咽、口腔、外陰等部位的黏膜亦可發疹。

(3)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後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後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機制障礙及繼發感染等原因時,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為大皰型,直徑可達2~7cm,易繼發金葡菌感染和膿毒血症而死亡;皰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為出血型,可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膚大片壞死,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稱為壞死型;病變播散累及內臟者稱為播散型,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6)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稱為先天性水痘綜合症。

(二)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可將水痘劃分為如下類型

(1)普通型:占水痘患者的絕大多數,全身症狀相對較輕微。病程經歷約1周,即可自愈。成人及嬰兒患者出疹往往較多,病情也較重,病程可遷延數周。

(2)進行性播散型水痘:罹患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腫瘤,或長期應用各種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等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抵抗力下降者,受染後易於發展為進行性播散型水痘。

表現為病毒血症持續時間較長,有高熱及全身中毒症狀,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的皮疹不斷出現。皰疹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皰,或呈出血性皰疹不易結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大片壞死。在正常皮膚上有時亦可見到瘀點和瘀斑。

(3)原發性水痘肺炎:患者多為成人,原發性水痘肺炎出現於第1病日至第6病日,但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明顯症狀;重症可有高熱、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難及發紺。胸部體征不明顯。水痘肺炎的病理過程大體上與皮疹同步,常隨皮疹消退而好轉。

(4)水痘腦炎:較少見,出現出疹後3~8天發生腦炎的臨床表現,亦有少數見於出疹前2周至出疹後3周。一般為5~7歲幼兒,男多於女。臨床特徵和腦脊液檢查特點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起病緩急不一,早期可無發熱及腦膜刺激征,常見頭痛、嘔吐及感覺異常,或伴有共濟失調、眼球震顫、眩暈及語言障礙等小腦症狀;嚴重者可有驚厥、癱瘓、昏睡或昏迷。病後可有精神異常,智力遲鈍及癲癇發作等後遺症。

(5)重症水痘感染:可導致肝組織灶性壞死,肝細胞及膽管上皮細胞內有典型的核內包涵體,臨床表現為水痘肝炎,患者出現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可伴有黃疸。水痘並發腎炎、間質性心肌炎等亦有報告,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致患者猝然死亡。

(6)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畸形;妊娠後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先天性水痘綜合征。

『玖』 水痘的症狀和治療

該病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較急,年長兒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現前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惡心、嘔吐、腹痛等前驅症狀,小兒則皮疹和全身症狀同時出現。
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開始為粉紅色小斑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黏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
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脫痂後不留瘢痕。水皰期痛癢明顯,若因撓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此外,若妊娠期感染水痘,可引起胎兒畸形、早產或死胎。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一般不少於病後兩周。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病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處理及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抓搔。加強護理,勤換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皰繼發感染。積極隔離患者,防止傳染。
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爐甘石洗劑,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或抗菌素軟膏。繼發感染全身症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採用抗病毒葯物治療,阿昔洛韋是目前治療水痘-帶狀皰疹的首選抗病毒葯物,但須在發病後24小時內應用效果更佳。或加用α-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癒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轉自網路

『拾』 水痘肺炎的臨床表現

症狀體征水痘的潛伏期為10~24天,水痘肺炎多見於成人水痘患者和免疫受損者中專,肺炎症狀多屬發生於出疹後2~6天,亦可出現於出疹前或出疹後10天。少數患者症狀輕微,可於數天後恢復,大部分除典型皮膚表現外,常有高熱,可達40℃,咳嗽、痰血、咯血和胸痛,嚴重時出現氣急、進行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致命。繼發細菌感染時咳膿性痰,約40%患者由於低氧血症出現發紺。嚴重時病情迅速惡化,肺內病變擴散產生嚴重靜動脈分流而引起呼吸衰竭。體檢胸部體征少,可聞及哮鳴音或濕性啰音,極少發現肺實變體征,常與胸部X線徵象所示肺部病變不相稱。下氣道病毒感染包括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大多數病人有頭痛,發熱,肌痛和常帶黏液膿性痰液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