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抗組胺葯蕁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抗組胺葯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3-03-09 16:54:45

❶ 過敏性蕁麻疹怎麼治

得了蕁麻疹,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風團呈鮮紅、蒼白色或皮膚色,少數病例亦可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形態不一,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皮損反復發作,時起時落。如果消化道受影響,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百病發作」的時期,更是蕁麻疹的高發期,很多蕁麻疹患者又開始煩惱了,尤其是愛美的女性和上學的兒童和青少年,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據統計25%-30%的普通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蕁麻疹,很多人都困惑得了蕁麻疹怎麼辦?

1、改善生活環境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敬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冷風、暴曬、細菌、病毒、灰塵、春天裡的各種花粉,甚至有的食物都可成為過敏原。膳食注意多樣化,不偏食、營養均衡,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受刺激。

2、預防更重要

春暖花開的季節雖然會讓人猶生出很多戶外活動的想法,但是容易過敏的寶寶,媽媽們還是要注意應適當減少戶外活動,減少接觸花粉類物質,避免在樹底、草叢等處活動;

盡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減少感染和服用葯物引發的蕁麻疹;

寶爸寶媽應觀察各種食物與寶寶發生蕁麻疹的關系,包括飲料和冷飲,不吃誘發過敏的食物;多吃新鮮蔬果,也可以給寶寶服用復合維生素;

3、調理過敏體質,改善免疫均衡

過敏,是免疫不平衡所造成的,腸道內有益菌群占優勢,免疫力自然佳,就可避免過敏發生。小兒過敏源頭在腸道,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改善過敏體質好菌株。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腸道,也就是說擁有健康全及穩定的腸道免疫功能,就能夠幫助協調全身的免疫平衡,雖然服用抗過敏葯甚至是糖皮質類固醇類等葯物,可以抑制體內釋放發炎物質,因而可快速緩解過敏症狀,但是並無法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所以只能在症狀發生時予以緩解而無法預防過敏症狀的發生,也無法從免疫細胞著手改善過敏體質。

尋求葯物以外的另類抗過敏療法,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干擾素分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專利認證,連續補充8周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生化反應。因此補充欣敏康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

4、突然發生蕁麻疹及時就醫並服用抗敏葯物

蕁麻疹的治療首選抗組胺葯,第一代的抗組胺葯因為有鎮靜和嗜睡的作用,對於治療蕁麻疹發生在夜晚影響睡眠的患者有幫助。第二代抗組胺葯不僅有抗組胺的作用,而且可以抑制其他的炎症介質釋放,有系統性的抗過敏作用,現在更多的應用於臨床,也更多的用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為了防止抗組胺葯長期應用發生耐葯性,在應用某種葯物時,可以更換不同種類的葯物或者2-3種抗組胺葯聯合使用。

❷ 如何預防慢性蕁麻疹復發

注意飲食 注意休息

❸ 蕁麻疹吃什麼葯最有效,得了蕁麻疹吃什麼葯最有效

蕁麻來疹俗稱風團、風自疹團、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建議去正規的醫院,根據自身的病症來確定使用的葯物,這樣效果才是最好的。

❹ 蕁麻疹最快的 治療方法是什麼

春夏交替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兒童、青少年為主要感染對象。根據病程長短,將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不同類型的蕁麻疹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急性蕁麻疹病情進展迅速,一般症狀相對較重。慢性蕁麻疹常反復發作,常多年不愈,病因難以追查,大多數人找不到病因,較難根治。蕁麻疹的發作與個人體質相關,只有將自身過敏體質調理好,身體內的免疫功能正常了,才有可能起到根治的效果。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2大類,具體的分類如下:
內因

1、過敏體質或免疫異常:因為遺傳因素或自身免疫系統異常,某些兒童比其他同齡人更容易出現過敏現象。如果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或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等都可能出現過敏現象。

2、消化系統的問題:胃腸道功能不健全,也是造成此症發作的原因之一。

外因

1、食物:如牛奶、海鮮、乾果等,可能是潛在的致敏原。

2、微生物因素:某些類別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都可能誘發兒童發生過敏。

3、動植物因素:植物,如花粉、飛絮等;動物,如貓狗等寵物的皮屑等。

4、天氣因素:氣溫驟升驟降,陽光強烈的照射等。

5、化學因素:最常見的就是使用護膚品或化妝品後後帶來的不良影響。

得了蕁麻疹如何治療

1、減少接觸過敏原。防治蕁麻疹根本的方法是減少接觸過敏原。比如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就避免到鮮花聚集的地方活動,如果外出盡量佩戴口罩,在春季減少戶外活動等;如果對貓、狗等寵物皮毛過敏,則不養寵物或把寵物養在戶外。

但對於對塵蟎過敏的患者來說,避免接觸過敏原幾乎不可能,因為塵蟎無處不在。如家中有過敏病患,不使用地毯,厚窗簾、毛絨寢具等物品,注意保持室內清潔,特別是空保持空調的清潔,這樣可以一定程度減少塵蟎數量。

2、治療蕁麻疹的西葯葯物以抗組胺類葯物為主。常規所使用的「抗組胺葯」,主要作用類似於堵住細胞上的「閥門」,不讓組胺「跑出來」,便可以減輕和控制蕁麻疹的發作。但是,這樣畢竟只是「治標」,沒有解決過敏體質問題。所以很多患者在停葯後很容易復發。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蕁麻疹患者及時補充欣、敏、康益生菌可以使過敏體質可以得到改善,減少過敏復發率,減少患者用葯周期,患者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欣、敏、康益生菌通過激活提升免疫力的調節性T細胞,抑制促炎性Th2細胞因子的產生,來改善過敏性蕁麻疹,通過恢復皮膚Th1/Th2失衡來減少患者表皮增生和炎性細胞的浸潤,改善皮炎樣損傷,減輕過敏性蕁麻疹患者的炎症面積和嚴重程度,改善皮膚泛紅、瘙癢、腫脹和乾燥等症狀。

3、推拿調理

位置:肺經穴無名指面,指根至指端。

操作方法:術者用拇指指腹由指根推至指端稱清肺經,每次100~300次。此法具有宣肺清熱,透疹達邪的作用,用於發熱、咳嗽、濕疹、蕁麻疹等症。

4、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於蕁麻疹患者來說,治療時間可能比較長。在尚未根治前,患者應做好與蕁麻疹和平共處的心理准備,保持樂觀的情緒,一定要對治療有信心、恆心、耐心,相信醫生,相信自己,有利於盡快治癒疾病。

❺ 蕁麻疹最佳治療方法

蕁麻疹的治療首選抗組胺葯,第一代的抗組胺葯,因為有鎮靜和嗜睡的作用,對於治療蕁麻疹發生在夜晚影響睡眠的患者有幫助。第二代抗組胺葯不僅有抗組胺的作用,而且可以抑制其他的炎症介質釋放,有系統性的抗過敏作用,現在更多的應用於臨床,也更多的用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為了防止抗組胺葯長期應用發生耐葯性,在應用某種葯物時,可以更換不同種類的葯物或者2-3種抗組胺葯聯合使用。常用的葯物,比如酮替芬、賽庚啶、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等。在急性發作,皮疹廣泛時,可以酌情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地塞米松或者潑尼松,甲潑尼龍為主要葯物。其他抗過敏葯,比如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也可以酌情使用。外用葯物以止癢為主,一般選用爐甘石洗劑。

❻ 慢性蕁麻疹怎麼治療

慢性蕁麻疹通常可採用對因治療、葯物治療、中醫治療等方法,經過積極的控制,患者症狀可有所緩解。
一、病因治療

消除誘因或可疑病因有利於蕁麻疹自然消退。治療上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詳細詢問病史是發現可能病因或誘因的最重要方法。

2、對誘導性蕁麻疹,包括物理性與非物理性蕁麻疹患者,避免相應刺激或誘發因素可改善臨床症狀,甚至自愈。

3、當懷疑葯物誘導的蕁麻疹,特別是非甾體抗炎葯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時,可考慮避免或用其他葯物替代。

4、臨床上懷疑與各種感染和慢性炎症相關的慢性蕁麻疹,在其他治療抵抗或無效時,可酌情考慮抗感染或控制炎症等治療,部分患者可能會受益。如抗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對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有關聯的蕁麻疹有一定的療效。

5、對疑為與食物相關的蕁麻疹患者,鼓勵患者記食物日記,尋找可能的食物並加以避免,特別是一些天然食物成分或某些食品添加劑,可引起非變態反應性蕁麻疹。

6、對ASST(自體血清皮膚試驗)陽性或證實體內存在IgE自身抗體的患者,常規治療無效且病情嚴重時,可酌情考慮加用免疫抑制劑、自體血清注射治療或血漿置換等。

二、葯物治療

葯物選擇應遵循安全、有效和規則使用的原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的,推薦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對治療的反應制定並調整治療方案。

1、一線治療: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或低鎮靜抗組胺葯,治療有效後逐漸減少劑量,以達到有效控制風團發作為標准。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慢性蕁麻疹療程一般不少於1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3~6個月,或更長時間。第一代抗組胺葯治療蕁麻疹的療效確切,但因中樞鎮靜、抗膽鹼能作用等不良反應限制其臨床應用。在注意禁忌證、不良反應及葯物間相互作用等前提下,可酌情選擇。常用的一代抗組胺葯包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塞平、異丙嗪、酮替芬等,二代抗組胺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奧洛他定等。

2、二線治療:常規劑量使用1~2周後不能有效控制症狀,考慮到不同個體或蕁麻疹類型對治療反應的差異,可選擇更換品種,或在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情況下增加2~4倍劑量,或聯合第一代抗組胺葯,可以睡前服用,以降低不良反應;聯合第二代抗組胺葯,提倡同類結構的葯物聯合使用,如氯雷他定與地氯雷他定聯合,以提高抗炎作用;聯合抗白三烯葯物,特別是對非甾體抗炎葯誘導的蕁麻疹。

3、三線治療:對上述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考慮選擇以下治療:

1、環孢素:因其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只用於嚴重的、對任何劑量抗組胺葯均無效的患者。

2、糖皮質激素:適用於急性、重症或伴有喉頭水腫的蕁麻疹。

3、免疫球蛋白: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適合嚴重的自身免疫性蕁麻疹。

4、生物制劑:如國外研究顯示,奧馬珠單抗(omalizumab,抗IgE單抗)對難治性慢性蕁麻疹有肯定療效。

5、光療:對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人工蕁麻疹患者在抗組胺葯治療的同時,可試用UVA和UVB治療。

三、手術治療

慢性蕁麻疹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四、中醫治療

1、中葯治療:

(1)風熱犯表證治法:疏風清熱:

(1)推薦方葯:消風散合荊防方加減。荊芥、防風、蟬蛻、浮萍、金銀花、知母、當歸、生地、甘草等。

(2)中成葯:消風止癢顆粒等。

(2)風寒束表證治法:祛風散寒:

(1)推薦方葯:麻黃湯合玉屏風散加減。麻黃、桂枝、荊芥、黃芪、白術、防風、甘草、蟬蛻、大棗、烏梅等。

(2)中成葯:玉屏風顆粒、桂枝顆粒等。

(3)胃腸濕熱證治法:清利濕熱:

(1)推薦方葯:平胃散合防風通聖散加減。防風、桅子、荊芥、陳皮、蒼術、白術、厚朴、赤芍、生石膏(先煎)、黃答等。

(2)中成葯:防風通聖丸等。

(4)血虛風盛證治法:養血息風:

(1)推薦方葯:當歸飲子加減。當歸、川芍、生地、白芍、桃仁、紅花、防風、荊芥、炙甘草、白刺葵等。

(2)中成葯:潤燥止癢膠囊等。

2、中葯洗劑:風團色紅,瘙癢,可用中葯(羌活、荊芥、防風、浮萍、苦參等)煎煮外洗。

3、穴位治療:

(1)取大椎、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脾俞、肺俞等穴位,留針20~30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或穴位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以曲池為主穴,配合風池、合谷、血海諸穴;胃腸積熱者加瀉中骯、足三里;伴發熱煩躁者加大椎、委中穴點刺放血;伴腹痛者配天樞穴。

(2)拔罐根據不同證型採用大椎、風門、肺俞、隔俞、脾俞、胃俞、曲池、神網、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拔罐,留罐10分鍾,每日一次,三次為一療程,神閥穴用閃罐法。慢性蕁麻疹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其治療方法如下:

1、西醫:服用抗過敏的葯物,如西替利嗪、撲爾敏、賽庚啶、酮替芬等,還可注射干擾素以提高免疫力;

2、中醫:採取辨證施治,可內服中葯,也可進行外洗、針刺、穴位注射、拔火罐、艾灸、穴位敷貼等治療。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❼ 蕁麻疹用什麼葯可以得到根治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葯物選擇應遵循安全、有效和規則使用的原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對治療的反應制定並調整治療方案。
外用葯物治療
以對症止癢為目的,無明確治療意義。可選擇爐甘石洗劑
等止癢洗劑或艾洛松等激素葯膏外用。

系統治療
急性蕁麻疹
的治療
去除病因後,治療上首選第二代非鎮靜類抗組胺葯,常用的第二代抗組胺葯包括西替利嗪
、左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
、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
、依匹斯汀、依美斯汀、比拉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貝他斯汀、奧洛他定、盧帕他定等。
在明確並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組胺葯不能有效控制症狀時,必要時可選擇糖皮質激素。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
抗組胺葯
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葯,治療有效後逐漸減少劑量,以達到有效控制風團發作和症狀為標准,以最小的劑量維持治療。慢性蕁麻疹療程一般不少於1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3~6個月,或更長時間。
第二代抗組胺葯常規劑量使用1~2周後不能有效控制症狀時,考慮到不同個體或蕁麻疹類型對治療反應的差異,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將原抗組胺葯增加2~4倍劑量、更換抗組胺葯品種,或聯合其它第二代抗組胺葯以提高抗炎作用,或聯合第一代抗組胺葯睡前服用。
生物制劑
高劑量抗組胺葯治療無效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可酌情使用IgE單克隆抗體(奧馬珠單抗),每四周一次,皮下注射
,在慢性蕁麻疹治療中有肯定療效及較高的安全性。兒童患者需要遵醫囑減量。
免疫抑制劑
抗組胺葯治療無效的患者,也可考慮選擇免疫抑制葯物。
雷公藤多甙片,又稱雷公藤多苷片
,每日分3次口服,使用時需注意對造血系統的抑制、肝臟的損傷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應。
環孢素
,每日分2~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只用於嚴重的、對高劑量抗組胺葯均無效的患者。
糖皮質激素
適用於上述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或者急性發作時可酌情遵醫囑予潑尼松
(或相當劑量的其它糖皮質激素)口服,好轉後逐漸減量,通常療程不超過2周,不主張常規使用。

❽ 用什麼葯可以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的誘因有哪些?
·食物過敏。
蕁麻疹的發生和飲食之間有很大的聯系,比較常見的由於食用了魚蝦等海鮮而引起的過敏性蕁麻疹出現。但是每個人的過敏原不一樣,不是全部的人都因為魚蝦而誘發蕁麻疹,部分的人還會因為香料、肉類等食物而引起過敏,從而誘發蕁麻疹的發生。
·葯物因素。
在生活中葯物使用不當的話,也很可能會導致過敏從而引起蕁麻疹發生。比較常見的如青黴素、阿司匹林以及磺胺等葯物,服用這些葯物會對我們體內的肥大細胞產生影響,組織胺會大量的釋放,非常容易引起蕁麻疹。
·物理刺激。
當我們的皮膚在受到一些物理刺激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皮膚損傷、皮膚免疫力下降的現象,這個時候蕁麻疹的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如暴曬、手冷、過度摩擦擠壓皮膚等。
·感染。
一些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蟲感染都可能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常見的病毒主要包括肝炎病毒、上感病毒等,細菌則以金葡萄球群為主,除此之外外蛔蟲和真菌感染也可能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患上蕁麻疹之後該如何用葯治療?
抗組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的主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的症狀,包括急性、慢性的患者。一代抗組胺葯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葯物;二代抗組胺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葯物。一代抗組胺類葯物治療蕁麻疹的效果顯著,但是這類葯物內含有中樞鎮靜、抗膽鹼能作用等不良反應,在臨床上的應用有一定限制,要酌情進行使用。
使用了抗組胺葯物之後,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去選擇合並的葯物共同治療,一般情況下,慢性的蕁麻疹患者還需肥大細胞穩定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類葯物等共同進行治療。而急性蕁麻疹的患者則可以使用維生素C、鈣劑等葯物進行聯合治療。
如何預防蕁麻疹的發生?
首先,要找到可能導致過敏的誘因,如花粉過敏、海鮮過敏等,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觸這些會導致過敏的因素。
其次要注意在生活中的保暖工作,避免讓皮膚陷入過於寒冷、暴曬的狀態下。還有就是用葯一定要遵醫囑,避免濫用葯物而引起過敏現象出現。
還有就是要保持好的作息習慣,充足的睡眠時間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於蕁麻疹的預防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