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車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蕁麻疹車

發布時間: 2023-03-06 09:40:03

A. 蕁麻疹是什麼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為常見皮膚病。中醫稱為「癮疹」、「風痦痞」、「赤白游風』j。其臨床特點是皮膚起風團,為紅色或蒼白色隆起的斑塊。其大小不等、瘙癢劇烈、時起時伏、發無定處、消退不留痕跡。反復發作超過6周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風團是皮膚或黏膜的小血管反應性擴張、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暫時性、局限性水腫反應。這種反應若發生在皮膚疏鬆部位,如眼瞼、口唇、陰部等處,表現為患處突然水腫、邊緣不清、麻木發脹、瘙癢較輕;若發生在胃腸道黏膜,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若發生在喉頭、支氣管,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風團廣泛,可伴面色蒼白、心動過速、呼吸急促、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症狀。
1病因病機
蕁麻疹發病率高及易反復發作的特點源於其病因病機的復雜多樣性。食物、葯物、動植物、氣候冷熱、皮膚受壓、感染、精神緊張、體內疾病及吸入花粉、塵蟎、化學氣味等,都可成為誘發蕁麻疹的病因。
蕁麻疹發病機制多屬於變態反應。①主要為i型變態反應。因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釋放,引起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及液體滲出而出現風團。②少數為ii型、iii型變態反應。炎性介質除組胺外。緩激肽、5一羥色胺、纖維蛋白溶酶等也能致病。③其他可導致蕁麻疹的發生的因素,如某些葯物、細菌毒素、蛋白等可活化補體引起組胺釋放;而飲酒、受熱、受寒、運動、緊張等,可直接作用y-+血管或通過激素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介質,而引起風團。
祖國醫學認為風團是風邪致病。其發無定處、時起時伏、瘙癢劇烈的特點,符合風邪善行而數變的特性。而稟賦不耐,風邪搏於肌腠,營衛失和是蕁麻疹的基本病機。外風常與其他外邪相合致病,如風寒、風熱、風濕之邪侵襲,客於皮膚腠理,營衛失和而發生風團。內風多由食入腥膻、辛辣發物,腸胃蘊濕動風,內不得疏泄,外不

B. 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

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常可找到病因,多為暫時性的誘因,最常見為急性感染,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系感染等、食物以及葯物(如青黴素、磺胺類葯、血清制劑等)等。慢性蕁麻疹因其持續反復發作,瘙癢難耐,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慢性蕁麻疹一輩子都好不了?選擇正確的方法可及時改善

因為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大約有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患者,病程可長達數年。

常見的發病因素包括葯物如抗生素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主要是動物蛋白性食物,如魚、蝦、蟹、肉類、蛋等,加入食品中的色素、調味品、防腐劑等等也可能引起蕁麻疹;吸入物如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化妝品、氣體甲醛等;各種感染都可引起蕁麻疹,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寄生蟲感染;物理因素如各種搔抓等刺激、冷、熱、日光都可誘發;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月經、妊娠等也可患病;許多內科疾病的患者,也會同時患有蕁麻疹。

多數蕁麻疹是由過敏性機理引起的。食物中的過敏原(多屬於異種蛋白質)刺激人體,使人體產生特異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這種IgE抗體附著在體內的肥大細胞上或嗜鹼性白細胞上,當再吃這種食物時,IgE抗體就和食物中的過敏原相結合,從而使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白細胞釋放組織胺。組織胺又作用於血管,使之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質和液體外滲到皮膚組織中,於是產生蕁麻疹。

生活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生活現象:有的人吃了魚、蝦、蟹等食物後,就會發生或皮膚奇癢難熬,隨即出現風團,大小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也不定,常反復發作。這些都是蕁麻疹過敏反應的表現。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被稱為過敏原。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就會發生過敏反應。

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特點為地區性、季節性,它的發病還與環境氣候有明顯的關系。由於地區地理氣候不同,花粉、黴菌、蟎、昆蟲、污染等的分布一而不同,不同的季節、氣候、環境有不同的花粉、黴菌、動植物、化學、物理的影響。許多原來機制不明,防治過敏性蕁麻疹有些困難,經研究發現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經從免疫入手治療取得以前得不到的可喜治療。調節免疫功能將成為一類重要的新型療法。免疫調節對於過敏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愈後有很重要的作用。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平衡免疫抗過敏解決傳統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可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並含有多種益生元成分可增加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改善腸胃功能的優勢。是目前市面上抗過敏益生菌少有的功效。這種極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體內干擾素的分泌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可增進兒童抗過敏的能力,提升免疫力,徹底改善兒童過敏性蕁麻疹。

正常的免疫反應對機體起保護作用,而蕁麻疹過敏反應則起破壞作用。科學界越來越多的呼聲傾向於微生物假說來解釋引起過敏的自身免疫:接觸有益的抗過敏益生菌對維持健全的免疫系統非常重要。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含有唾液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格氏乳桿菌、紙氏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五種益生菌菌株和多種益生元成分,能利用抗過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統,激發可以調節過敏免疫反應中的Th1型免疫反應來平衡過敏所發引發的Th2型免疫反應,將可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各種臨床實驗證明:過敏蕁麻疹患兒通過調整免疫功能治療效果更好,能解決復發的根本問題。調節免疫功能的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將成為一類重要的替代其他葯物的過敏新道路。

蕁麻疹是一種慢性疾病,容易反復發作,在日常護理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接觸過敏原 花粉、塵蟎、動物皮毛等是常見的過敏原。當確定孩子的過敏原後,要盡量避免。

2、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要盡可能定時、定量,避免過飢過飽及偏食,尤其要忌暴飲暴食、一次性進食過多蛋白質,同時飲酒或進食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會明顯降低胃腸道消化功能,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變質成蛋白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到體內,從而增加過敏發生的機會。

3、不要抓撓。一般蕁麻疹發作的時候瘙癢難耐,許多人特別是兒童不自覺的就會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會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患部皮膚抓癢時,反而讓患部皮膚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病毒),反而會更惡化。

4、不要用熱毛巾熱敷或者洗澡。雖然熱可以使患部皮膚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對皮膚的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C.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方法

蕁麻疹的治療並不是簡單靠一種葯物就可治癒的事,有時候中葯也能治療蕁麻疹,下面我馬上就告訴大家蕁麻疹的中葯偏方吧。

蕁麻疹的中葯偏方

驗方一

組成: 當歸20克 黃芪30克 艾葉10克 大棗10枚 香附15克 荊芥20克 麻黃10克 細辛5克 黃芩20克 陳皮20克 沙棘果25克 黨參25克

用法: 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葯量約200毫升左右。

功用: 養血,祛風,止癢。

主治: 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

驗方二

組成: 麻黃 連翹 荊芥 僵蠶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

制用法: 各味葯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後下,全葯先用水浸泡30分鍾,再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葯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 丘疹性蕁麻疹。

加減: 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葯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

驗方三

組成: 路路通10~20克 烏梅6~10克 地龍6~10克 北防風6~10克 蟬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

功用: 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

主治: 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症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症,舌苔薄黃,脈象浮數。

加減: 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

非驗方類:

荊芥6克,防風6克,大胡麻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9克,白蘚皮12克,水煎前服。

蕁麻疹的四大危害

一、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不清楚蕁麻疹嚴重性的患者應該感覺得到,蕁麻疹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一般後期治療是很費勁復雜的。慢性蕁麻疹發病一般伴有消化道症狀,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胃腸道功能紊亂,伴發潰瘍性結腸炎等,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誘發內臟等病如自身免疫性甲亢,甚至還會導致細胞惡變。蕁麻疹孕婦患者還可以導致免疫性不育及流產。

二、危害人的生命

如果得了慢性的蕁麻疹,如發生在呼吸道的喉頭和支氣管處,它會導致反復發作的喉頭水腫,出現咽喉堵塞感,甚至氣促、胸悶、呼吸困難,伴有心慌、煩躁、惡心等,嚴重者呼吸困難至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三、影響生活質量

慢性蕁麻疹若發病未及時治癒,可遷延長達數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臨睡前瘙癢加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狀態。因此慢性蕁麻疹必須徹底除療,而不是像某些醫生說的那樣不需要治療,任其發展,最後導致嚴重的後果。

四、影響工作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