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皮膚瘙癢、紅腫、臉上起疙瘩…怎麼辦用一支艾條艾灸來解決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艾小九,在多風的春季,你有沒有遇到 皮膚紅腫、瘙癢、發炎 ,臉上的小疙瘩不斷的時候,是不是和平時被風吹、像蟲子爬一樣,這里癢一下,那裡癢一下。
圖片
這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會告訴你要待在家裡, 不要出門,不要吹風 。醫生也會囑咐說,多穿點衣服,別讓風吹著了。
尤其是 體質弱的人 和 過敏體質的人 ,風一吹,更容易出現這種皮膚問題。比如說我們常見的 蕁麻疹 ,它不局限於一個位置,可能一開始只是一兩個部位癢,後來就變成了大片大片的癢、全身癢……
圖片
其實這就是中了 風 邪 的招!
「風邪」,出自中醫理論中的六大外感病邪,分別是 「風、 寒、暑、濕、燥、火」 。
圖片
其中,風為六大病邪之首, 《黃帝內經》就記載有:「風為百病之長」 之說!
風邪難治,便是因為與寒、痰、濕、燥、熱(火)等病邪聯合使人致病。因此,《針灸大成》說: 「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達」 ,說的就是:調理風邪所致的皮膚病, 除了艾灸,其它辦法都難以抵達病灶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為何艾灸對風邪之症能有此奇效?
其一 ,是因為艾灸行氣通絡,溫經散寒、益氣扶陽、調節機體功能等功效; 其二 ,人體的穴位中有很多是具有祛風、調養氣血、調節免疫功能作用。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用艾灸調養,對於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的皮膚病,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從現代醫學研究看來,這是由於艾灸能有效調動一切內在的積極因素, 增強機體的防衛抗病能力 。
面對風邪所致的皮膚問題,小九老師推薦艾灸: 阿是穴、血海穴、百蟲窩、足三里穴、三陰交穴 。
1、阿是穴
根據 中醫經絡學的「近部選穴」法 ,凡是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僵硬、條索狀突起等異常,說明這里一定存在著「筋脈拘急、氣血不通」的情況, 中醫便稱之為「阿是穴」,又稱「不定穴」 。
取穴方法 :阿是穴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於病變的附近,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輸),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直接在瘙癢患處進行艾灸,可祛風止癢!
圖片
艾灸方法 :在瘙癢之處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
2、百蟲窩穴
百蟲窩 ,經外奇穴,本穴治療各種因蟲邪侵襲之病,有如直搗百蟲之窩穴,故名。艾灸百蟲窩, 祛風止癢!
祛病療疾 :蕁麻疹,風疹,皮膚瘙癢症、濕疹等。
快速取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血海穴上1寸(大拇指指節寬為1寸), 左右兩腿上各一處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上都要灸。
3、血海穴
血海穴 ,又名血郄、百蟲窠。一指沖脈,又稱十二經之海;為足太陽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發,為脾血歸聚之海,並善治血分病證,故名血海。本穴具有 祛風清熱、調和氣血 之功。
祛病療疾 :用於治療濕疹、蕁麻疹、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陰部瘙癢疼痛、氣逆腹脹等。
快速取穴 :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膝蓋骨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左右兩腿上各一處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上都要灸。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 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 ,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健脾益胃!
對應的祛病療疾有: 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絞痛、膀胱炎、陽痿、遺精、盆腔炎、失眠等。
快速取穴 :坐位屈膝,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圈住髕骨外上緣, 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處 即為足三里穴,按壓有酸脹感。左右兩腿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用艾條在此 溫和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處穴位均要灸。
5、三陰交穴三陰交穴 ,位於足太陰脾經穴位, 十總穴之一 ,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具有健脾、益氣、利濕、活血、調補肝腎的作用。 艾灸三陰交,滋陰清熱。
祛病療疾有 :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失眠,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
快速取穴 :位於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四指),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左右兩小腿上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腳上都要灸。
除了艾灸外,平時也可以 用艾草洗浴 ,艾葉中所含的精油物質,具有絕佳的止痛、收斂、止癢、抗菌等多種作用。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在生活上,也要注意一些細節: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多想快樂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多進行 體育 鍛煉,增強體質。
圖片
最後,即便瘙癢嚴重,也 切忌去劇烈搔抓 , 也不要用很熱的水去洗患部 ,容易導致皮膚受損。
② 請問醫生寒冷性蕁麻疹用艾灸治療有效果嗎如果有要灸哪些穴位呢拜託醫生幫幫我解答解答,謝謝!
病情分析: 這個復一般是制有交梨的這個中醫治療這個蕁麻疹。效果可以有治本的功效一般你去中醫具體治療就行了
意見建議:這個艾灸和穴位治療只是中醫治療的一小部分,因人而異的所以你治療時可以系統的治療去中醫院治療。
③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_治療蕁麻疹的艾灸偏方
蕁麻疹,又叫癮疹,中醫上治療一般認為是氣血兩虛所致,多採用益氣健脾的 方法 。比較安全而又操作簡單的當屬艾灸療法。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艾灸治療鼻炎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一)
1.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2.使用艾灸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隔姜灸和艾條懸起灸的方法,選取的艾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市、百會和長強這八個穴位,這八個穴位的配方已有著千年的歷史,是比較成熟的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3.艾炷隔姜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施灸3—5壯,艾炷如米粒或黃豆大,每日灸1—2次,3次為1個療程。
4.艾條懸起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灸10一15分鍾,每日灸1—2次,6次為1個療程。
5.神闕,曲池,血海和足三里。如果您也患有蕁麻疹,可以艾灸曲池,肺俞,血海,百蟲窩和足三里,三陰交這些穴位都可以的,時間上,可以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以您適應為度。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二)
第一天(風門、支溝);
第二天(肺俞、曲池);
第三天(膈俞、大陵);
第四天(大腸俞、大橫);
第五天:(中脘、足三里);
第六天:(下脘、天樞、氣海);
第七天:(肝俞、太沖);
第八天(脾俞、三陰交),以上穴位輪流各25分鍾,每天艾灸炙臍30分鍾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三)
1.其穴位可選擇血海、隔俞、神闕、大椎、肩禺、湧泉、曲澤、合谷、至陰、足三里、大抒穴艾條灸或隔姜灸,每日1次。一般用艾條灸比教安全些。
2.在所選擇的治療穴位中,曲池為陽明大腸經之合穴,是治療皮膚病的要穴,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止癢抗過敏的作用;
3.血海能養血調血,活血化瘀;膈俞為血之會,與血海穴同用,可調理營血,祛風止癢而收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效;
4.足三里是人體強壯穴位,能益氣固表,增強體質,健運脾胃除濕,通經絡、理氣血。
5大椎疏風解表,合谷為大腸經原穴,屬陽主表,取清走衰,宣洩氣中之熱,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之功。
蕁麻疹治療注意事項1. 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 避免強烈抓搔患部,不用熱水燙洗,不濫用刺激強烈的外用葯物。
3. 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 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艾灸治療蕁麻疹醫生建議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急性發作期可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有全身症狀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對症治療;
3、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保持心情愉快,學會自我調節,快樂生活.
中醫有哪些方法可治療蕁麻疹一、體針
1.取穴 主穴:曲池、血海、三陰交、中脘。
配穴:後溪、委中、尺澤、大椎透身柱,神道透至陽。
2.治法 選取2~3個主穴,配一組透穴或1個配穴。主穴進針得氣後,以捻轉提插之瀉法,強刺激運針1分鍾~2分鍾,留針20分鍾,其間可反復行針2~3次;透穴,採用26號5寸長的毫針,沿皮透刺,據症情留針1小時~2小時。後溪、委中、尺澤均以三棱針點刺出血。
3.療效 共治療急性蕁麻疹225例,有效充95.2%~96.51%。
二、拔罐
1.取穴 主穴:神闕。
2.治法 患者仰卧,取容積為500ml的廣口瓶代替火罐。用鑷子夾住蘸有95%的酒精的棉球,燃著迅速在火罐內轉一圈後取出,隨即對准穴位拔上。3分鍾~5分鍾後取罐,稍俟1分鍾~2分鍾後復拔。如此連續數下,直至皮膚潮紅或現瘀斑。一般而言,局部充血越明顯越好。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療效 共觀察208例,痊癒率96.19%~97.1%。最短4日痊癒,最長9日(超過9日作無效)。
(三) 耳針
1.取穴 主穴:肺、風溪、腎上腺。
配穴:心、神門、內分泌、肝。
2.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不明顯時再酌加配穴。探得敏感點進針後,以重手法行持續捻轉刺激,直至耳廓發熱潮紅,留針30分鍾。劇癢者每日2~3次,普通1日1次。每次選用一側耳穴,二側交替輪用。如反復發作者,可在上述耳穴行王不留行子或綠豆壓丸治療。
3.療效 耳針治療82例,有效率達97%~100%。
治療蕁麻疹的七種偏方治療蕁麻疹偏方一
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朴、雲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本方清熱散風,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三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四
玉米須15克,已發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克,紫蘇120克。將葯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後洗,每日1叫次。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當歸、白芍各20克,首烏、黃芪各30克,防風、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蟬蛻10克,荊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東中醫雜志》1989.8期,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七
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薑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調和營衛,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猜您感興趣:
1. 蕁麻疹應該怎麼辦
2. 過敏艾灸的方法
3.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4. 蕁麻疹最快治療方法
5. 艾灸治療慢性濕疹的方法
6. 膽囊炎艾灸的方法
④ 蕁麻疹怎麼治
清潔
注意皮膚清潔衛生,要經常洗澡,洗澡水的水溫不要太高,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被褥不要曬得太勤,不要是毛絨類的,毛絨的東西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加重病情。
⑤ 這是風團還是蕁麻疹
1、根據圖片,初步判斷是蕁麻疹,俗稱風團子,屬過敏性疾病,典型症狀是紅腫熱癢,是接觸致敏原後表現在皮膚上的一種症狀。
2、此類疾病去除症狀比較簡單,但極易反復,因此須檢測過敏源後進行脫敏治療方可根治。
3、推薦河南省駐馬店市過敏源檢測中心,治療此類疾病經驗豐富。
⑥ 單桂敏艾灸調理蕁麻疹應該熏哪些穴位艾灸多久
其實蕁麻疹調理起來也比較簡單的,通常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以及慢性的蕁麻疹,還有誘發性蕁麻疹這幾類。
中醫中常說的蕁麻疹就是風疹或者隱疹,主要是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搏,則起風瘙癮疹,也就是體內病邪聚集在皮膚,剛好又遇到了風邪,那麼就引起的風疹,也就是蕁麻疹。歷代各家總結的就是蕁麻疹和先天體質、飲食以及情緒、外感有關,急性的蕁麻疹主要是脾胃虛弱或者說腸胃濕熱,體內濕氣大,剛好遇到風,風的特點就是比較善行而隨意改變,所以蕁麻疹才發病比較突然的,這就是急發性的蕁麻疹,濕邪阻擋了氣機,導致氣血運行速度慢或者氣血瘀滯。
而慢性的蕁麻疹通常是氣血不足引起的,也就是體內陽氣不足,加上氣血比較虛弱,有些人可能會貧血之類的,身體有問題遇到風邪那麼就會形成蕁麻疹了,風邪先入侵我們體表,慢慢的時間長了會讓我們肺氣虛弱,並且引起身體一系列的反應。有些人慢性蕁麻疹反反復復就是因為氣血虛弱,主要還是脾胃不好引起的,脾主肌肉,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脾虛的話那麼就會水濕運化失常,導致蕁麻疹易反復,所以調理蕁麻疹一般是要從祛濕、活血(調理脾胃)、祛風方面入手。
那麼艾灸取穴的話可以取:阿是穴,也就是患處艾灸!中脘、神闕、足三里、三陰交、百蟲窩、曲池穴,另外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大家加上大椎穴,平時脾胃或者腸胃不好的話,建議大家配上脾俞穴以及胃俞穴這幾個穴位吧,
⑦ 蕁麻疹怎樣才能根治有什麼偏方
日常生活中,皮膚會接觸到各種物質,尤其是細菌和雜質會使皮膚出現不適,引發各種皮膚病,比如蕁麻疹。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會使患者渾身瘙癢,過度抓撓,最讓患者朋友接受不了的是蕁麻疹的反反復復發作。
專家表示:蕁麻疹是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夏季、秋季易高發。這段時間,從醫院的皮膚科已經收到不少人被蕁麻疹侵害的消息。比如去游泳回來發現蕁麻疹了,蚊蟲叮咬出蕁麻疹了……蕁麻疹患者本身的過敏體質有關聯。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疑惑,為什麼蕁麻疹會反復?又該如何預防蕁麻疹的反復發生呢?
為什麼蕁麻疹常反復?原因有五點:
1、易過敏體質。我們都知道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且此病的發病因素有很多。所以作為易過敏體質人群的話,就很容易患上蕁麻疹很難治療。因為就算治好了,一旦遇到某種過敏原,蕁麻疹就會立即復發,這可能是所以易過敏體質人群的煩惱吧。
2、飲食因素。一些食物在食用後會誘發身體出現變態反應。比如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刺激性食物、生的食物、含細菌的食物以及海鮮等,都有可能讓皮膚過敏,引起蕁麻疹。
3、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空氣污染的加劇,化學過敏源的增多,細菌病毒變異,精神緊張,氣候的惡化等因素,使蕁麻疹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越發難治。如: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強度非常大,長期暴曬容易引起蕁麻疹。
4、盲目治療。可以說盲目治療對於哪種疾病來說都是不利的,疾病最忌的就是亂吃葯,亂治療。蕁麻疹發作時往往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瘙癢,很多患者就會病急亂投醫,相信一些迷信偏方,結果不僅無助於緩解瘙癢,還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5、不良生活習慣。生活中如果患者長期保持精神高度緊張,容易煩躁,或者飲食過於油膩辛辣就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而且會影響蕁麻疹的治療效果。
日常生活中,怎樣能避免蕁麻疹反復發生?
1、對症治療
臨床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可有效減輕症狀和皮損數目,但有嗜睡和抗膽鹼等不良反應,是目前臨床一線葯物,但大家會發現,抗組胺葯物對蕁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葯就能控制,不吃葯依然會起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葯物治療斷斷續續,依然是無法擺脫蕁麻疹困擾。
2、改善過敏體質
蕁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灰塵、動物毛屑、蟎蟲、葯物等,以免疫接觸吸入過敏物質,導致蕁麻疹反復發作。但是目前過敏原有2萬多種,且粉塵、灰塵、霧霾等過敏原很難避免接觸,因此,蕁麻疹的治療應注重調整過敏體質。
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增加消化道內益生菌數量就能預防甚至治療過敏性疾病,而且可以避免因接觸有害微生物而患病的風險。科學家以為: 有過敏體質的人當外來物質或生物體影響免疫體系發作免疫球蛋(IgE) 數量過多,使其釋放出一種叫組織胺的物質然後引發蕁麻疹表現。研究證實,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防治蕁麻疹,改善過敏體質。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抗過敏作用的活性作用益生菌是活的生物體,抗過敏益生菌能預防以及治療蕁麻疹,主要是靠通過以及平衡腸道的微生態系統。
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採用了具有增強抗過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抗過敏益生菌菌群:唾液乳桿菌、格副乾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熱鏈球菌,通過刺激腸道壁上的樹突狀細胞上的受體並結合,激活和活化細胞內的轉譯蛋白移至核內而釋放大量細胞激素,通過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即可有效改善蕁麻疹症狀,還可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並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水平,改善過敏體質。由六種菌株復合而成的欣敏康抗過敏菌株,明顯縮小了抗過敏功能個體差異化,相比單一抗過敏菌株免疫調節抗過敏能力更加全面。
3、注重環境
居住環境避免陰暗、潮濕,保持干凈衛生,溫度不宜過高,空氣不宜過乾燥,要適時通風。外出時要做好防曬,不要長時間暴曬,會損害皮膚表層,使皮膚變脆弱。
4、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清淡為主,不要過油膩,多喝開白開水,營養均衡最重要。避免攝入過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海產品。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可以改善體質。
⑧ 馬氏溫灸法:8日循灸法,蕁麻疹溫灸效果極佳
蕁麻疹系變應性皮膚病,急性發作常起因於進食某種蛋白質類食物,如魚蝦等海鮮;服用痢特靈、阿司匹林等葯物;寒冷刺激;腸寄生蟲。也可突然發生,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但又不斷成批發生。慢性者反復發作,長達數周、數月、甚至多年。
皮損為大小不等,鮮紅色或瓷白色風團。粘膜亦可受累,發生於胃腸道可伴有腹瀉,發生在喉頭粘膜則可有憋氣,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一、8日循環灸
按以下常規灸法灸療
灸序:
第1日:風門、支溝;
第2日:肺俞、曲池;
第3日:膈俞、大陵;
第4日:大腸俞、大橫;
第5日:中脘、足三里;
第6日:下脘、天樞、氣海;
第7日:肝俞、太沖;
第8日:脾俞、三陰交;
注:
1、急性蕁麻疹息者只灸前4日穴即可。
2、以上穴循環灸至盤,每日灸臍30分鍾。
二、蕁麻疹灸療案例
例1高 ,男性,42歲,住天津市東門外玉皇閣街。1960年2月27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9個月前開始全身起大小不等淺紅色風團,以面部及手部最嚴重,病情時輕時重,尚有消化不良,口渴,大便量少,小便短赤,腰痛;乏力等症狀,容易感冒。自發病至今,不能工作。
2、治療:囑其自灸: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 2日,下脘、天樞各30分鍾,氣海60分鍾;3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4日關元30分鍾,三陰交25分鍾,中極60分鍾;5日三焦俞、曲池各25分鍾; 6日肝俞25分鍾,章門30分鍾,7日脾俞25分鍾,不容30分鍾;8日,腎俞30分鍾,照海25分鍾。 以上8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施灸後,間斷瀉下數次粘液樣便及水樣便,自覺腹中非常舒服,蕁麻疹隨之誠輕;灸至第10天,矢氣頗多,大便已正常,新起的尊麻已很少,唯小便黃赤,囑灸關元、中極各30分鍾。三陰交26分鍾以助膀胱之熱下行。共灸24天病癒。
例2李 ,男性,42歲,天津市並崗山機械廠職工。1975年3月1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患有嚴重的蕁麻痿,曾住院治療末愈。現背腹部及四肢起淺紅色風團,刺癢,時好時壞,消化不良。大便不正常。
2、治療:按常規灸法,灸6天而愈。
三、臨床體會
溫灸治療蕁麻疹效佳。急性尊麻疹多與風寒外束及飲食不適有關,慢性者必有脾胃不和,腸腑積滯,故臨床常可見到患者灸後瀉下濁物,病即向愈。
如果身體問題可以留言,定回復;如果您有艾灸調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綠色理療。此號專業艾灸學習號,歡迎您的點贊、關注;一起學習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