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乳暈濕疹圖片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乳暈濕疹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01 11:16:40

㈠ 乳房濕疹的臨床表現

乳房濕疹好發於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境界清楚,皮損呈棕紅色,糜爛明顯,間覆以鱗屑或薄痂,有浸潤時可發生皸裂。患者自覺瘙癢兼有疼痛。濕疹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濕疹
皮疹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由於搔抓,皮損可呈明顯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病變中心往往較重,而逐漸像周圍蔓延,外周又有散在丘疹、丘皰疹,故境界不清。當合並有感染時,則炎症可更明顯,並形成膿皰,膿液滲出或結黃綠色或污褐色痂。還可合並毛囊炎、癤、局部淋巴結炎等。
2.亞急性濕疹
當急性濕疹炎症減輕之後,或急性期未及時適當處理,拖延時間較久而發生亞急性濕疹。皮損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僅有少數丘皰疹或小水皰及糜爛,亦可有輕度浸潤,自覺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
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以少許糠秕樣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個別有不同程度的苔蘚樣變,具局限性,邊緣亦較清楚,外周亦可有丘疹、丘皰疹散在,當急性發作時可有明顯滲液。自覺症狀亦有明顯瘙癢,常呈陣發。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無論急性、亞急性、慢性濕疹均病程不定、易反復、可互相轉換、經久不愈。自覺瘙癢劇烈。飲酒、搔抓、肥皂水、熱水燙等均可使皮損加重,癢感增加,重者可影響睡眠。

㈡ 為什麼會的濕疹,濕疹多久能好,如何治療濕疹重慶渝北

一、濕疹該如何才能治好
一、保持積極的心態

濕疹患者要注意自己的心情,不要總是疑神疑鬼,甚至認為化驗不準確,多次找大夫理論,也影響了人的心理康復,保持積極的心態。濕疹的注意事項還有就是心理上要豁達,重新開始新生活,不要內疚萬分,心理負擔太重。

二、控制飲酒

濕疹對於飲酒是非常有禁忌的,這是該病發病和復發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這項注意事項是我們不可以忽視的。酒精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們中樞神經,從而使我們的情緒受到了影響,會減輕我們的焦慮,但是會增加患者的性慾,這是非常危險的,這會增加該病的發生概率的。這是引起該病的主要復發的原因。

三、合理飲食

濕疹發生的時候可以需要合理的飲食,這樣會有效增加患者的免疫能力。患者的飲食中如果缺少酪氨酸就會影響黑色素的形成,因此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含有酪氨酸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和雞蛋,茄子和絲瓜等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二、濕疹的發病類型有幾種
【1】急性濕疹:發病急,常呈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和外陰部好發。在病程發展中,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現,但常有2-3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一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瘙癢而經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3】慢性濕疹: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4】乳房濕疹:多見於哺乳婦女,乳暈濕潤、糜爛、結痂,時間稍久可增厚,發生皸裂,餵奶時疼痛。長期不愈。皮下有硬結者,應考慮並發濕疹樣癌的可能。所以,對乳房濕疹應提高警惕,及時檢查。

【5】陰囊濕疹:急性者有腫脹、流水、結痂。慢性者則增厚、苔癬化,甚癢並易復發。常與局部多汗,外陰刺激、神經內分泌障礙、慢性前列腺炎等有關。

【6】女陰濕疹:多見大小陰唇及附近皮膚紅腫、糜爛及慢性增厚,甚癢。常與黴菌性陰道炎、白帶增多及內分泌紊亂有關。

三、導致濕疹反復的原因有幾種
1、大家一旦得了濕疹皮膚病,一定要對其重視一點,不及時治療或者直接不去醫院治療的話,就會導致病情加重,以後還會經常復發。

2、濕疹患者在治療期間不積極治療,有的時候甚至間斷治療,沒有在醫師的指導下達到鞏固根治的目的而擅自停葯。

3、濕疹治療期間忽視病情,只有一些外用葯物從外表治療,比如皮炎寧、皮炎平、達克寧等這些葯膏,這些葯物只能緩解臨時的病情,根本達不到治癒濕疹的目的。

4、食物以及情緒也會造成濕疹復發:比如暴飲暴食,經常喝酒,吃辛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海鮮類的等等,另外患者的精神緊張,睡眠不足,思想壓力大也是會導致濕疹復發的。

5、在平常生活中,對於皮膚病的誘發因素防範不周,比如細菌因素,局部衛生情況比較糟糕,這樣細菌就容易繁殖,以及濕疹患者接觸過敏和化學物質;環境因素,患者居住的環境陰冷潮濕;內在因素:及胃腸的影響十分復雜,可使濕疹病情更加惡化。

四、濕疹患者該如何正確飲食
1、濕疹患者飲食多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莧菜、薺菜、馬齒莧、冬瓜、黃瓜、萵筍等,少食魚、蝦、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

2、濕疹的發生可由食物的變態反應原進入人體內誘發皮膚過敏反應而引起。食入性變應原包括魚、蝦、蟹等海味,豆製品,牛奶,羊肉等,在濕疹的治療過程中和治癒不久的濕疹患者應禁忌食此類食物。

3、還有某些含鎳食品,來源有茶葉、堅果類和海產品類,裸麥、燕麥。良好來源有可可、奶油、谷、部分蔬菜、肉類等。這往往被忽視,但是那些鎳過敏的病人攝入這些食物後就會加重,濕疹患者應該避免。

4、濕疹患者飲食宜清淡,忌肥甘、辛辣及海鮮之品,不飲酒,不吸煙,少吃牛肉、燒鵝、燒鴨等。可配合飲食進行治療,如薏苡赤小豆煎,薏苡仁30g,赤小豆15g,或者冬瓜皮、薏苡仁各30g,粳米適量。

5、濕疹患者患病後,應忌辣椒、毛筍、蝦、蟹、糯米、肉、蔥、蒜、胡椒、蘑菇、蠶豆、咖喱、咖啡、煙、酒、可可、海鮮等,少吃葷菜(牛羊肉不宜吃)。

㈢ 乳房濕疹長什麼樣子

乳房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濕疹,會出現皮膚紅、癢的情況。乳房濕疹一般發生於乳房的下部,可能是接觸了過敏物質引起的,特別是哺乳期的女性,更容易發病。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發生皸裂、糜爛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乳房濕疹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發展成為慢性濕疹,會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了解乳房濕疹的症狀表現,有利於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特別是哺乳期的女性,更要注意乳房濕疹的出現。下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具體的症狀表現吧。
1、乳房濕疹的症狀,與一般濕疹的症狀差不多,只不是在乳房上,一很皮膚很紅,會長出一些紅色的斑點,會癢,一撓它還會出水的,一塊一塊的,平時要注意乳房的清潔,洗完澡之後,要擦乾水,平時可多用熱毛巾按摩,預防乳腺癌的產生。也可以使用葯物進行治療,比如復方氧化鋅軟膏,百寶霜等。針對過敏引起的濕疹,需要使用抗過敏葯物治療。治療的同時要注意皮膚衛生。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海鮮食物,注意衣服的衛生。
2、乳房濕疹是乳房部位,多為乳房下部發生的一種皮膚病,可能是接觸到其他異常物質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疹,滲出,瘙癢,多為對稱性分布,對激素比較敏感。皮損呈棕紅色,糜爛明顯,間覆以鱗屑或薄痂,有浸潤時可發生皸裂。自覺瘙癢兼有疼痛。
3、乳房濕疹多見於哺乳期的女性。乳房濕疹多見於年青婦女,特別是哺乳期婦女,這可能與嬰兒吮吸奶頭等物理刺激有關。患者乳暈濕潤、結痂、糜爛,時間長了會出現增厚、皸裂現象,此時建議您先給孩子斷奶,以免對您的病情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您最好及時的進行治療,否則乳房濕疹的病情將會惡化。急性濕疹以清熱利濕為主,方宜龍膽瀉肝湯或萆薢滲濕湯合二妙散加減。若有化膿感染者,可選加紫花地丁、蒲公英等辯證治療。

㈣ 乳頭乳暈瘙癢是有什麼病

女性乳頭、乳暈顏色正常者為淡紅色或粉褐色,如果乳頭、乳暈顏色有了變化,可以提示女性體內內分泌系統某些生理性變化或者病理性變化。 有的女性(多在30歲-45歲),在沒有妊娠的情況下,乳頭、乳暈的顏色也慢慢加深,從粉褐色變為深褐色,如果作乳房檢查可以沒有發現任何病變,但這種顏色的變化提示了該女性此時有「...一過性」的體內雌激素增高,或許過一段時間,由於自身調節,雌激素水平恢復正常,乳頭、乳暈顏色亦恢復正常,這仍屬正常的生理變化。 乳頭、乳暈顏色加深後,並伴有雙乳頭和乳暈周圍奇癢,乳房體檢時可發現雙側或單側乳房內有增生性病變或囊性增生病變。乳頭、乳暈顏色加深提示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作為靶器官乳房發生病變。 有些患者乳房部可能還沒有發現明確腫塊,僅僅是乳頭及乳暈部瘙癢、皮疹,看起來像濕疹一樣,其實這也可能是患了一種特殊的癌,即Paget"s病,也就是乳頭濕疹樣乳腺癌。所以,不要忽略了小小的變化。 當然,乳頭乳暈部的濕疹樣改變,不一定都是癌,其中有些就是單純的濕疹。那麼,什麼樣的情況應引起特別警惕呢?一般來講,如果單側的乳頭乳暈部發生濕疹樣改變,且經久不愈者,則濕疹樣癌的可能性大。其主要表現為初期乳頭奇癢或輕度灼痛,繼之乳頭乳暈的皮膚發紅,出現輕度糜爛,表面常有黃褐色或灰色的鱗屑狀痂皮附著,病變區域皮膚粗糙、增厚而堅硬,與周圍分界清楚,以後還可發生患側乳頭凹陷或糜爛腐蝕,或於乳房內可觸及質硬的腫塊。 對於您的病情建議您到附近大醫院的乳腺專科就診以明確診斷。並希望您不要緊張。

㈤ 手上長了這個東西,是怎麼回事,剛開始有那麼點點癢,現在不癢,變成白色的但是碰過去會痛了。

這是慢性濕疹,是一種不嚴重、單不宜治癒的小頑疾!
慢性濕疹常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轉變而來;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慢性濕疹比較頑固,要及早治療。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 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

按病程分類
急性濕疹
發病急,常呈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和外陰部好發。在病程發展中,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現,但常有2-3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一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瘙癢而經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總概:
第一 紅斑丘疹無滲出者外用粉劑或散劑。
第二 糜爛滲出者首先以水劑冷濕敷然後以植物油調散外用。[1]
第三 慢性濕疹皮損肥厚外用靚 膏。
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濕疹
慢性濕疹
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急性濕疹可以長久不愈而成亞急性,或是皮損消退後復發。亞急性濕疹的滲出液減少,表面結痂,且鱗屑較多。慢性濕疹可由急性或亞急性濕疹變成,滲液已消失,但有苔蘚樣化及鱗屑痂及色素性變化,劇癢引起強烈搔抓可以以繼發化膿性感染。
亞急性濕疹鑒於急性和慢性濕疹之間,往往此時濕疹更加嚴重,伴有大量的滲液,瘙程度加劇!白色的鱗屑逐漸消失出現淡黑色的皮膚皺褶!從而以激發擴散感染,像慢性濕疹轉化。
慢性濕疹往往是由急性濕疹經過亞急性階段轉變而成,但這種變化過程沒有明顯的界線,可同時存在著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的表現。有些病人的初起皮疹已經是慢性濕疹。急性濕疹主要表現為紅斑、散布或成群的紅色丘疹、肉眼難見的水皰,有繼發感染時可起膿皰,嚴重時滲液較多,露出紅潤潮濕的糜爛面。
按部位分類
1.乳房濕疹:多見於哺乳婦女,乳暈濕潤、糜爛、結痂,時間稍久可增厚,發生皸裂,餵奶時疼痛。長期不愈。皮下有硬結者,應考慮並發濕疹樣癌的可能。所以,對乳房濕疹應提高警惕,及時檢查。
2.陰囊濕疹:急性者有腫脹、流水、結痂。慢性者則增厚、苔癬化,甚癢並易復發。常與局部多汗,外陰刺激、神經內分泌障礙、慢性前列腺炎等有關。
3.女陰濕疹:多見大小陰唇及附近皮膚紅腫、糜爛及慢性增厚,甚癢。常與黴菌性陰道炎、白帶增多及內分泌紊亂有關。
4.肛門濕疹:肛門周圍濕疹急性期紅腫、糜爛,慢性期呈浸潤、肥厚,甚至發生皸裂。奇癢且痛,特別是在便後更加明顯。由於經常搔抓,皮膚可變厚或變薄,萎縮發亮。兒童肛門濕疹多與蟯蟲有關,成人多與痔瘡、多汗有關。
5.手部濕疹:發生於手掌部易浸潤增厚,過度角化形成皸裂。手指端濕疹常反復發生水皰、結痂、增厚、脫屑,累及甲床部可影響指甲發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觸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濕疹加重。
6.小腿濕疹:好發脛前及踝部,常由於下肢靜脈曲張或外傷引起。結痴、增厚、苔蘚化,也可呈糜爛、流水,易繼發感染或形成潰瘍,頑固難治。
7.耳部濕疹:較常見。皮損好發於耳郭上部,耳後褶皺,外耳道處。表現為紅斑、滲液、結痂,自覺劇烈瘙癢,常由中耳炎或挖耳引起。
8.錢幣狀濕疹:多發生於四肢伸側,如手背、指背、前臂。皮損為境界清楚的圓形紅斑,一般為1~3cm大小,其上有丘疹、水皰、滲出、自覺瘙癢。慢性病程,易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
發病病因
濕疹的發病,目前多認為是由於復雜的內外因素激發而引起的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濕疹病人往往是過敏體質,這種過敏體質與遺傳因素有關,故在特定的人群中發病。

常見的內在因素如:胃腸功能紊亂、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體內有感染病灶、腸道寄生蟲等。
外界因素如:日曬、風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觸肥皂、化妝品等均可誘發濕疹。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濕疹加重。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內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等)、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血液循環障礙(如小腿靜脈曲張等)、神經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其中遺傳因素與個體易感性及耐受性有關。
2.外部因素 本病的發生可由食物(如魚、蝦、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塵蟎等)、生活環境(如日光、炎熱、乾燥等)、動物毛皮、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所誘發或加重。
3.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保膚靈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治癒之功效。
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病機制與各種外因、內因相互作用有關,某些患者可能由遲發型超敏反應介導。
中醫認為由於稟賦不耐,飲食失節,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博,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急性者以濕熱為主;亞急性者多與脾虛濕戀有關;慢性者則多病久耗傷陰血,血虛風燥,乃至肌膚甲錯。發於小腿者則常由經脈遲緩、青筋暴露,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蘊阻,膚失濡養所致。
本病之發生,古今醫家均認為內、外因兼有之。內因主要與體質、情志、腑臟功能失調有關;外因主要與外感風、濕、熱邪及飲食不當相關,其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外邪襲表 腠理素虛,加之經常涉水浸濕,濕性粘滯聚於肌腠,影響衛氣宣發,營衛失和,血行不暢,外衛不固,易受風熱之邪入侵,濕與風、熱三邪互相搏結,充於肌腠,浸淫肌膚,發為濕疹。
2.濕熱內蘊 素體陽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煙、濃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運化失常,水濕內停,郁久化熱,濕熱互結壅於肌膚,影響氣血運行,而發濕疹。
3.血燥風勝 向為血熱之軀,因七情過度,致心火熾盛,內擾心營,暗耗心血,血虛風勝,交織於肌膚,致肌腠失榮,瘡疹疊起。
4.脾虛濕阻 脾胃素虛,或因飲食失節,戕傷脾胃,致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蓄積,停滯於內,浸淫肌膚,而發濕疹。
診斷鑒別
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於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症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乾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於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葯物及理化等刺激。
瘙癢性
其特點是持續性瘙癢,依靠分散注意力也無法解決,安靜下來時,瘙癢會加劇,形成繼發性加劇、持續性瘙癢的狀態。
多形性濕疹
表現出的皮疹是多形態的,可分為原發疹與繼發疹。原發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發疹中有糜爛、滲出等,病人通常同時發生原發疹與繼發疹。
遷延性
濕疹容易反復發作,從一部位遷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狀不易消除。如果濕疹在急性治療不當,會轉為慢性 泛發性:濕疹可以發生於全身任一部位。
滲出性
濕疹,顧名思義,會有滲出液,否則,不流水不易診斷為濕疹。另外,當濕疹處於慢性期時,皮疹部位可能表現得比較乾燥,但在急性發作的過程中,仍會有滲出液.
泛發性
濕疹可以發生於全身任一部位。
皮膚增生性
慢性濕疹患處皮膚會不斷增生而變厚,由於皮膚已經「死亡」而失去水份,會變得很硬。如果「想辦法」去掉這又厚又硬的死皮,它不久就又「再生」出來,周而復始。其邊緣與正常皮膚有明顯的灰黑色「界線」,該邊緣如果因騷癢抓破後,會有少許「水」滲出,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緩慢擴展,如果是星星點的慢性濕疹,會逐漸連成一片。這些都是慢性濕疹的症狀。
慢性病程
時輕時重,常反復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尤以精神緊張時為甚。常由於急性和亞慢性濕疹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作轉變而來。多局限於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窩、陰囊、女陰等處,境界明顯,炎症不著。
疾病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對於慢性濕疹化的患者可采中葯治癒。中醫認為濕熱累積、余火上涌、集內外風濕熱邪淫浸肌膚而生濕疹;又或然飲食不節,過食辛腥、脾失健運而生濕疹。可採用中醫外用化濕膏的治理,一天使用三次,無需清潔,使用時需要注意外用搽劑,不可內服。切勿觸及口腔及眼睛。
西葯治療
西醫尚無特效療法。一般只能對局部用高效皮質類固醇軟膏封包。對小片皮損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去炎松等皮損內注射,可以止癢。或用液氮冷凍,可以緩解。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皮質激素類葯物,目前中葯克服了這一弊端,治療安全徹底。
反復發作的原因
1.發病原因多且復雜:有多種內外因子相互作用而成,它不但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而且是如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精神系統等多種系統疾病的體表臨床表現。
2.激素的濫用:慢性濕疹確實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有些患者為追求短期療效,不恰當的使用激素,致使病情反復一次比一次加重。
3.用葯不當:慢性濕疹的治療選擇葯物至關重要,西葯目前只能起到一個對症治療和緩解病情的作用,停用易復發。所以,合理的中醫辯證施治是治療慢性濕疹的關鍵,同時外用葯物劑型草本霜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4.治療不堅持、不徹底:有些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後,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就以為自己已痊癒,私自停止治療,實際上這是很大的失誤,因為慢性濕疹是多種致病因素引起,臨床的治癒並不代表各系統功能均調理正常,也就是說誘發濕疹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治療要立足完成療程。
預防
1、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多鍛煉身體,增強自身免疫力。
3、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4、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換衣服,使皮膚保持清潔,忌用熱水、肥皂等刺激性較強的洗滌劑洗患處,盡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處,並保持情緒安定,切勿焦慮、憂郁。
5、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忌食海腥發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煙、羊肉、牛肉、魚、蝦等食品。平時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食物禁忌
濕疹什麼不能吃?在我國容易引起變態反應的食物主要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海產類食物,如蔥、蒜、洋蔥、羊肉等;
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
某些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某些富含蛋白質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類、魷魚、烏賊等;種子類食品,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等。
在香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組胺成分,雞肝臟、牛肉、香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濕疹的發生。
中葯方
風濕蘊毒
【濕疹症狀】皮損肥厚,粗糙,乾燥,脫屑,皮紋增寬加深,色素沉著、苔蘚樣明顯,瘙癢無度,色薄白苔少,脈細數。
【濕疹治法】熄風止癢,除濕解毒,外用中成葯,功效:清熱,利濕;
【濕疹方葯】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忌食辛辣。
【濕疹按語】方中全蟲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經,走而不守,能息內外表裡之風;能息內外表裡之風;皂刺幸散溫通,功能消腫托毒,治風殺蟲;豬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腸之氣,滌清胃腸積滯,消風止癢散毒。蓋「熱」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濕毒,非攻發內托幸揚不得消散,而全蟲、皂刺、豬牙皂角三者為伍,既能熄風止癢,又能托毒攻伐,對於頑固蘊久深在之濕毒作癢,用之最為相宜。白蘚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熱散風,燥濕止癢,協同苦參以助全蟲祛除表淺外風蘊濕而止癢;刺蒺藜辛苦溫,祛風「治諸粉病瘍」、「身體風癢」有較好的止癢作用;刺蒺藜協同祛風除濕通絡的威靈仙,能夠輔佐全蟲祛除深在之風毒蘊濕而治頑固性的瘙癢。另外脾胃氣滯則蘊濕,濕蘊日久則生毒,頑濕聚毒,客於皮膚則瘙癢無度,故方中佐以炒枳殼、黃柏、炒槐花,旨在行氣清腸胃之結熱,以期調理胃腸,清除濕熱蘊積之根源,標本兼顧,寓意較深。川軍能活血破瘀,少用則瀉下,多用反而厚腸胃,與諸葯相配合,不但止癢功效增強,而且可以促進肥厚皮損的消退。
陰虛濕盛
【濕疹症狀】濕疹日久,反復發作,膚色暗褐,表皮粗糙,覆有干痂皺皮,刺癢,搔抓處糜爛滲水,形體羸弱,肌膚乾燥先潤,口乾飲水不多,舌質紅絳而少津,脈沉細滑無力。
【濕疹治法】滋陰除濕
【濕疹方葯】生地30克,當歸12克,丹參15克,玄參12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白蘚皮10克,蛇床子10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辛辣腥發之物。
【濕疹按語】此型為慢性濕疹的臨床表現。慢性濕疹大多由急性濕疹反復發作而來,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極為復雜,陰虛濕盛尤為棘手難愈。滋陰扶正則有助濕戀邪之慮;利濕伐邪。則有傷正之虞。故以滋陰除濕較為妥當。方中以生地、元參、丹參、當歸等滋陰養血合營,補陰血之不足,防滲利諸葯之傷陰;茯苓、澤瀉利濕健脾,祛濕邪之有餘,制滋補諸品之膩滯。脾濕去而無傷陰之弊,羽復而無助濕之嫌;白蘚皮、蛇床子祛濕止癢。
濕熱浸淫
【濕疹症狀】皮損潮紅,水皰,糜爛,流液,邊界彌漫,劇烈瘙癢,伴胸悶納呆,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苔薄黃膩,脈數。
【濕疹治法】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濕疹方葯】燥濕解毒湯 地膚子30克,白蘚皮30克,赤小豆30克,蠶砂12克,紫花地丁30克,黃花地丁30克,金銀花30克,大青葉30克,川萆解30克,土茯苓30克,硫黃1.5克,蟬蛻5克。
【用法】水煎一茶杯,分四次涼服。忌食辛辣。
【濕疹按語】此型為濕毒過盛所致,濕為陰邪,非陽不化。硫黃大熱純陽,為火之精,專補命門真火且有療瘡癤殺蟲之功,故用以助陽化濕。然大熱有毒之品,非有清熱解毒之味佐之,則將成無制之師矣。故用金銀花、紫花地丁、黃花地丁、大青葉清熱解毒以監制之;地膚子、白蘚皮、蠶砂、赤小豆、蟬蛻祛皮膚風熱、療濕毒疥癬;川萆解、土茯苓導濕下行。
濕疹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一旦身體接觸過敏物質,或者有某些誘因都有可能導致濕疹的發作,所以濕疹患者在選擇葯物上一定要謹慎。不要使用激素類的葯物,因為激素會導致病情加重,還會引起別的皮炎。
【辨證】風濕熱毒,郁結肌膚。
【治法】祛風濕,解熱毒。
【方名】皮膚解毒湯。
【組成】土茯苓60克,莪術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胡天雄方。
中草葯治療法
中葯是中醫學用以治病和保健的主要手段,對中華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葯資源可達一萬二干八百多種,各地使用的中葯已達五千種左右,把各種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在上下幾千年,縱橫近萬里的億萬人民中,無數人次的口嘗身受,以觀察和利用這些葯物,其實踐基礎和歷史底蘊,都是舉世無雙的,所積累的用葯經驗,是值得珍視和發掘的。
治療步驟
1、尋找病因,隔絕致敏原,避免再接觸,禁食酒類及易過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注意皮膚衛生,不用熱水燙洗皮膚,不外用刺激性止癢葯。積極治療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療:西葯以止癢抗過敏為主,可選用抗組胺類葯物,鈣劑。中葯以清熱利濕,疏風清熱、養血疏風潤燥為主。
中醫在臨床上將濕疹分:濕熱症,血虛風燥症,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
偏濕者皮膚的水泡較多,搔後泡破滲出黏體,患者會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狀,中醫以除濕止癢湯治療。
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的問題,病情日久,患者皮膚會呈現暗淡不紅、滲液少、有淡黃色的脫屑或結痂的斑片,臉色也較蒼白,胃口不好、腹脹、排便稀軟,中醫多採用除濕胃苓湯治療。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濕疹患者屬於「血燥」型,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澱。
中醫建議,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
無論身體的哪一個部位患了慢性濕疹,都會因劇烈的瘙癢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甚至影響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應該注意的問題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盡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熱水或肥皂水去清冼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在局部塗抹,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隨便應用激素類葯物在局部塗抹,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惡化或重新發生的常見因素。
⑵盡可能地了解慢性濕疹、皮炎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濃茶、咖啡、酒類及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等海味。
特點
1、該型濕疹可在發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是從急性、亞急性演而成,還可見記急性濕疹反復在同一部位發生,最終轉變為慢濕疹。
2、慢性濕疹好發於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窩、腘窩等處,分布也多對稱。皮損常是局限型,呈皮膚增厚、浸潤明顯、往成苔樣變,色素沉著屢見不鮮,境界不甚清晰。
3、患者常訴說劇癢難忍,遇熱或夜幕降臨時尤甚。病情纏綿,經年累月難得痊癒。在此期間,如局部治處欠妥或飲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濕疹急發著,這時其臨表如急性濕疹。
預防
1、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3、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4、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換衣服,使皮膚保持清潔,忌用熱水、肥皂等刺激性較強的洗滌劑洗患處,盡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處,並保持情緒安定,切勿焦慮、憂郁。
5、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忌食海腥發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煙、羊肉、魚、蝦等食品。平時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護理
無論身體的哪一個部位患了慢性濕疹,都會因劇烈的瘙癢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甚至影響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應該注意的問題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盡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熱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在局部塗抹,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隨便應用激素類葯物在局部塗抹,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惡化或重新發生的常見因素。
⑵盡可能地了解慢性濕疹、皮炎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濃茶、咖啡、酒類及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等海味。
慢性濕疹的發生、發展與各種因素有關。由於個體差異,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的不同時期都有可能出現差異。除飲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塵、蟎及體表的細菌、真菌感染、生活環境的改變以及所接觸到的各種物質,都有可能成為引起慢性濕疹的常見外部原因。體內的病灶,如扁桃體炎、膽囊炎、神經精神因素、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狀況的改變,如月經時期、妊娠時期等,都有可能成為引起慢性濕疹的主要內部原因。
要預防慢性濕疹的發生,就必須結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狀況,盡可能地避免種種可疑的致病因素。
護理重點
1. 按皮膚科一般常規護理。
2. 避免魚、蝦、濃茶、咖啡、酒類、麻辣食物等。
3. 剪短指甲,嬰兒可帶手套,防止搔抓。
4. 內衣應寬松,勿穿絲毛及化纖內衣。
(1)皮損呈多形性,經過中常循一定規律,開始為彌漫性潮紅,以後發展為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常數種皮損同時並存。
(2)病變常為片狀或彌漫性,無明顯境界。可並發於身體各部,而以頭、面、四肢遠端、陰囊多見。常對稱發病,嚴重者可泛發全身。
(3)經過急劇,炎症明顯,傾向濕潤糜爛,經適當治療後,約2~3周可以治癒,但常易反復發作。
(4)自覺灼熱及劇烈痛癢。
慢性濕疹與遺精的關系
慢性濕疹(陰囊)是由於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急性期以陰囊丘疹、糜爛、滲出為主,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蘚樣變為主的一種瘙癢性皮膚病。本病發病以青壯年為多,以夏秋發病率為高。中醫文獻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及症狀有許多論述。如《諸病源候論·虛勞陰瘡候》曰:「腎榮於陰器,腎氣虛,不能制津液,則汗濕,虛則風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氣不泄,邪正相干,在於皮膚,故癢,搔之則生瘡。」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一書中首次將本病命名為「腎囊風」,指出「腎囊風,乃肝經而成」。由此看來不論、虛風均為致病之因。腎囊即陰囊,陰囊乃盛精之所。風熱之邪侵於肝經,循經郁於前陰,濕熱之邪循經下注,在素體陰血不足、腎氣虧虛之體更易引發本病,精室受擾,就會發生。
此類主要由陰囊瘙癢引起,如系過敏反應引起當注意脫離過敏源。
居住環境與濕疹關系
引起濕疹的外因主要由各種化學物質如染料、葯物、油漆、肥皂、洗衣粉、化妝品等,物理因素如日光、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潮濕、以及動物皮毛,羽絨、玻璃絲等物質的刺激,均可引起濕疹。體內的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統的疾病,胃腸功能紊亂,腸寄生蟲病、精神緊張、慢性酒精中毒,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功能失調,精神情緒變化,失眠、疲勞等也可引起濕疹。平常生活中的某些食物,如魚、蝦、牛奶等異性蛋白、花粉、塵埃以及天氣的變化均可誘發濕疹或使濕疹加重。目前,濕疹病因並不非常明白,一般以為是Ⅳ型變態反應,機體受抗原如魚、蝦等刺激後T淋巴細胞被致敏,並大量繁殖,當再次相同抗原(魚、蝦等)接觸後,致敏體細胞繼續分化,繁殖、並釋放出各種淋巴因子,從而引起炎症反應。
急性濕疹與慢性濕疹
急性濕疹
任何部位急性濕疹一般均循潮紅-丘疹(斑丘疹)-水皰(滲出)-糜爛-結痂(鱗屑)-色素新生這一過程,同時伴發瘙癢。臨床突出表現為漿液滲出明顯,嚴格者呈點滴狀滲出,劇烈的瘙癢使患難以耐受,由於搔抓而出現抓痕、血痂、合並細菌感染而出現膿皰、膿性滲出、膿性結痂,呈現濕疹特有外觀,即多種型態皮疹同時存在。肛門皮膚為一敏感區,急性濕疹瘙癢尤為劇烈,糞便污染更易招致細菌感染,症狀表現更重,可擴展及會陰、陰囊、臀部皮膚,影響患者生活及工作,使病程極不穩定,治療過程延長,而轉為慢性經過。
http://ke..com/view/1213334.htm#2

㈥ 乳暈濕疹,脫皮很嚴重,黑色的乳暈皮脫掉後,皮膚變紅,變薄,寶寶剛出生還沒有給他吃過母乳,怎麼辦急

你好可能是濕疹引起的。濕疹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性反應。 最好是找到病因,有可能是過敏造成的,遠離過敏源應該是有所改善的。可用地塞米松霜或膚輕松軟膏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