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慢性蕁麻疹和急性有什麼區別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慢性蕁麻疹和急性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3-02-28 07:28:33

① 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有什麼區別

春季,空氣中各種過敏原增多,一些蕁麻疹患者又開始發愁:自己的蕁麻疹反復發作,奇癢難忍,苦不堪言。其實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易復發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與過敏性體質有一定關系。每逢氣候轉換、溫差懸殊的季節常會發病。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它其實是一種皮膚過敏的常見表現形式,可以長在全身的任何部位,被人們俗稱為「風疹塊」和「風疙瘩」,其表面稍微鼓起呈紅色斑塊,突然出現又迅速消退,無比瘙癢,病情易反復,可多年不愈,病因比較復雜。

蕁麻疹對生活質量影響大

蕁麻疹是一種慢性過敏性疾病,可持續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最顯著的症狀是瘙癢劇烈,可明顯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者還可影響睡眠。有一項研究,將蕁麻疹和糖尿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蕁麻疹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遠遠高於糖尿病。

蕁麻疹要多久才能好?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人也許康復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具體多久能好,是因人而異的,但是蕁麻疹康復後,也預防復發。

應當如何應對蕁麻疹?

1、尋找過敏原因

詳細採取病史,仔細詢問與發病有關的環境、所接觸的物質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病史中來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為皮膚斑貼試驗提供依據。一旦找到過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觸。對於存留在皮膚上的刺激物質或毒性物質應盡快沖洗清除,沖洗時可用清水、生理鹽水或淡肥皂水。
2、避免刺激

盡量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強烈日光或熱風刺激。

3、葯物治療

治療蕁麻疹的外用葯膏有很多種,患者可遵循醫生的囑咐按時上葯。選擇治療蕁麻疹的葯物時,最好不要選擇含有激素的葯物,如果長時間使用激素葯物會有副作用及產生依賴性。

4、免疫抗過敏治療

得過蕁麻疹的人都知道,雖然西葯能及時的治療蕁麻疹,但是治標不治本,容易反復不止。

免疫學專家稱:蕁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導型,由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症介質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了風團。隨著免疫學的發展,針對過敏體質,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提出了益生菌免疫療法,通過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去控制IgE的生成,同時調節免疫細胞平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欣、敏、康過敏益生菌通過活菌腸道定殖,對抗腸道內致病微生物,改善腸道內環境,強大黏膜、皮膚的自身抵抗能力,通過減少對抗血清中過多的IgE致敏抗體,直接抵制免疫IgE來源,進而控制免疫變態反應的發生,有效協助免疫B細胞來很好的調控人體防禦機能,讓人體恢復固有的認知才不會再發生過敏了,能有效減免蕁麻疹的復發和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針對蕁麻疹患者或者其他過敏性疾病患者,按期服用抗過敏益生菌,一方面可以促進脾臟細胞IFN-γ的分泌量,降低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從而緩解控制蕁麻疹等過敏症狀,另一面,可以有效調節TH1\TH2免疫細胞平衡,改變過敏體質,糾正錯誤的免疫應答,從而預防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的復發。

做好護理,讓蕁麻疹不再反復

1、注意飲食禁忌,切忌暴飲暴食,注意調整胃腸功能,保持大便通暢。

2、盡管蕁麻疹的病因不易明確,但我們仍然應該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必要的系統檢查,盡量找出可能的病因,並加以去除。

3、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詳見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煉,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

4、避免刺激因素蕁麻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蕁麻疹的病情。

② 怎樣區分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專炎性充血與大屬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治療首先是祛除病因,西葯可以用抗過敏葯撲爾敏、開瑞坦、酮替芬或一些激素等。中葯就需要進行辨證施治了。

③ 急性蕁麻疹與慢性蕁麻疹症狀有哪些不同

急性蕁麻疹症狀表現: 急性蕁麻疹通常起病比較急,皮膚會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剛開始時會孤立或散在,然後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時,壓迫管壁,風團呈蒼白色,皮膚凹凸不平,呈橘皮樣。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病情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部分可因胃腸粘膜水腫出現腹痛,劇烈時頗似急腹症,亦可發生腹瀉,出現里急後重及粘液稀便。累及氣管、喉粘膜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若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中毒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等可能。 慢性蕁麻疹症狀表現: 得了慢性蕁麻疹之後,雖然症狀不如急性蕁麻疹明顯,但是還是會有明顯的表現。慢性蕁麻疹臨床表現為:病性反復發作,發病始覺瘙癢,迅即出現扁平隆起風團,大小不等,形態不一,膚色潮紅、瓷白或無變化;無定時,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搔抓後隨即起條索狀疹塊,消退不留痕跡。甚則劇癢。部分伴有惡心、嘔吐,咽喉不利,甚至胸悶氣憋,腹痛,腹瀉等全身症狀。 通過以上的介紹,由此可見,不管是患有急性蕁麻疹還是慢性蕁麻疹都會給大家帶來嚴重的障礙和困難,而這個時候大家不要盲目的服用葯物或者是進行治療,要及時的向正規醫院就診,一旦確定病情,立即接受專家醫師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蕁麻疹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④ 怎麼區分蕁麻疹是急性還是慢性

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有瘙癢,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風團發生。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急性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發生,稱紫斑性蕁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皮損往往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發生新的損害,嚴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損也可在數天內消退。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

⑤ 怎麼區分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這個病我只能說我身邊的一個實例,看這個方法能幫到你嗎?
我的媽媽58歲,慢性蕁麻專疹得屬了2年了,只能靠抗過敏葯物來控制,只要停葯三天內一定會復發。做過過敏原檢查,都是正常的。醫生說是免疫力低。
好了,現在說說我用什麼方法治療的。 很簡單蜂蜜+檸檬。 7月份,夏天准備一個1.4L的玻璃杯,每天切一個檸檬,切成薄片去除裡面的籽,加三勺蜂蜜,把水加滿(水要涼白開,不能加熱水),每天只喝這個水,水沒了加不用加蜂蜜。就這樣一個月後症狀消失,連喝了三個月。 現在到冬天了,就沒喝了。從去8月開始到現在來年2月份了,沒有再復發過。
這方法可能因人而異吧,不知道用在別人身上有用嗎,反正蜂蜜+檸檬也吃不壞人。 希望這方法對你有幫助。

⑥ 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的區別

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患病超過六周以上考慮為慢性蕁麻疹,六周以內專是急性蕁屬麻疹。急性蕁麻疹容易伴發一些危急症狀,如果發病位置在消化道黏膜,可引起胃痛、胃脹、便秘等症狀;如果發病位置在呼吸道黏膜,可引起胸悶的症狀,甚至導致喉頭水腫,引起窒息。但盡早使用抗過敏葯,一般幾天或者是幾周就會痊癒,療效較好。慢性蕁麻疹治療較困難,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取得較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