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寶寶濕疹和痱子有什麼區別你分的清嗎
首先明確的一點是痱子是由於高溫引起的,痱子出現的季節一般是在夏季。而且痱子一般出現在寶寶比較容易出汗的部位,如前額頭、脖子、腋下、大腿縫等地方。痱子出現後,一般呈現針頭樣的,密密麻麻的小點,一般通過降溫、除濕等方式就能夠很好地消除。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痱子容易反復發作,因此,在高溫季節,家長們一定要對寶寶進行合理看護。
而濕疹是一種皮膚性疾病,一般是由於接觸性皮炎,過敏等症狀所引起的。出現的部位一般在臉頰以及耳朵後等非常乾燥的地方。與痱子明顯的不同,是濕疹一般伴有明顯瘙癢的症狀,寶寶容易抓撓。一般情況下,當寶寶出現濕疹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帶領寶寶就醫,通過正規的途徑進行處理。
② 小兒痱子和濕疹的區別是什麼這兩者的症狀該如何分清
孩子在小的時候容易長痱子或者是濕疹,兩者看起來很相似,其實是不相同的。這是兩種較為常見的皮膚病,對於小孩子來說經常會出現。出現了濕疹或者是痱子,都會導致孩子的皮膚出現疹子還伴隨著瘙癢的不適感。家長平時在護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清兩者的區別,這樣才可以對症治療。濕疹以及痱子發病的形態以及病因都是不相同的,可以通過這些來區分。
如果出汗多,那麼痱子也會增多,等到天氣涼爽之後,痱子就會自行好轉,會自己消退。兩者發病的原因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對食物或者是吸入物過敏,那麼就會引發濕疹。痱子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在夏季的時候出汗較多,濕度又很大,導致皮膚的出現痱子。只要了解相關的症狀,那麼就可以分清兩者之間的區別,要根據孩子的症狀來對症治療。
③ 如何辨別濕疹和痱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們都會分不清痱子和濕疹,都不知道寶寶身上長的到底是痱子還是濕疹。痱子和濕疹的區別有很多,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分清楚。那麼 如何辨別濕疹和痱子 呢?
如何辨別濕疹和痱子1、起病時間
痱子:在較熱的環境下快速起疹子
濕疹:疹子出來得比較慢
2、消除時間
痱子:在涼爽的環境里會自行消退且較快
濕疹:長時間不消退
3、發病季節
痱子:夏季常見
濕疹:任何季節可見
4、發病部位
痱子:多出現在頸、胸背、肘窩、腘窩等部位,小孩可發生在頭部、前額等多汗部位。
濕疹: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多發生在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等部位。
5、發病症狀
痱子:痱子一般有發白的小尖,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膿性。
濕疹: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並且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
痱子和濕疹治療方法一、寶寶長痱子的治療方法
寶寶長痱子,可以藉助痱子粉來緩解症狀。但是不宜在寶寶長痱子的位置撲太多痱子粉,否則會有阻塞毛孔的反效果,從而加重病情。濕熱的環境特別容易長痱子。因此,有小寶寶的家庭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散熱,可通過空調、風扇等設備改善室內高溫、濕熱環境,室溫最好保持在25℃左右,但要注意不要讓風直吹寶寶。
另外,育兒專家提醒,起白痱子的寶寶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起紅痱子的寶寶應該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並進行一些簡單的治療及護理,比如搽用痱子粉、爐甘石洗劑等。而對於起膿痱的寶寶,除了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外,還應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感染並伴有發熱,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二、寶寶長濕疹的治療方法
如果寶寶的症狀屬於濕疹,首先要讓孩子避免攝入過敏源。如果不能查出過敏源,最好及時就醫,通過醫療手段判斷孩子的過敏源。常見的引起小兒濕疹的食物有蝦、蟹、海魚、蛋黃、牛奶等。此外,盡量採用母乳喂養,添加輔食時,應由少到多一種一種地加,使孩子慢慢適應,這也便於家長觀察是何種食物引起過敏。由於肥胖的小兒患濕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此家長還要避免孩子過胖。
外用葯物:魚肝油軟膏(冬季)、爐甘石洗劑(夏季)、柔酸軟膏、艾洛松等。含激素的軟膏用於嚴重滲出的濕疹,短期應用對於皮膚的保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應用時間連續超過3天、塗輔面積超過兩個巴掌大時,激素開始在體內儲積,將引起激素葯物的副作用。中葯制劑不論外洗還是服用,有不同的見解,療效也有個體差異。
精彩推薦:
兒童營養食譜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 矯正視力 喉嚨癢咳嗽怎麼辦 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 寶寶11個月斷奶後食譜 寶寶咳嗽能吃甜食嗎 寶寶便秘用開塞露好嗎 寶寶玩扭扭車好嗎④ 寶寶濕疹和痱子的區別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一不留意寶寶的臉上、頸部就長有一些「小粒粒」,它們有可能是濕疹也可能是痱子。如果一不留神將濕疹誤認為是痱子,而採用痱子的護理方法,可能會令情況更嚴重哦。那麼,要怎麼區分濕疹和痱子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寶寶濕疹和痱子的區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起因有別,同要重視
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遺傳的傾向,是大家口中常說的「奶癬」,多見於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濕疹的形成,是有多種原因的,多種過敏源可以導致寶寶長濕疹。一些寶寶,對某些物質如乳類、雞蛋、魚蝦等高蛋白食品較為過敏,或者對粉塵、花粉、甚至是番茄、橘子等都比較敏感,他們就會有過敏反應,有些寶寶則表現為長濕疹。
另外,寶寶不一定要接觸這些過敏原才會長濕疹,對於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如果媽媽進食這些容易過敏的食物,通過乳汁也能誘發寶寶得濕疹。
痱子:而痱子又稱「熱痱」、「紅色粟粒疹」。它的產生是因為寶寶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過多,而汗液蒸發不暢,導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排出不暢瀦留於皮內引起的汗腺周圍發炎,主要表現為小丘疹、小水泡。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痱子的周圍變成紅紅的一塊,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變成越來越癢。這是因為瘙癢而寶寶過度搔抓的.後果,這樣做可以引發感染,發生毛囊炎、癤或膿腫等疾病。
濕疹和痱子大致看上去很相似,大家有時候以為是同一樣東西。其實,它們是不同的,有著不同的起因。只有知道了它們的起因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它們,給寶寶做好護理工作。起因有別,但也要同樣重視哦。
二、好發時間,助你區分
長濕疹和痱子都是寶寶常見的,它們常常讓媽媽們混淆在一起,不容易分辨。想要區分好這兩者,可以了解一下它們的好發時間。不同的好發時間,讓它們有了自己的特殊性,媽媽們也就更容易區分了。
濕疹:濕疹的好發時間並不太明確,因為它是有關於敏感的疾病,跟人體的體質和過敏原有關。患濕疹的寶寶常常是先天性過敏體質,在受到一些致敏因子刺激後,就會引起發病。因此,濕疹一年四季都可發,而在一年四季中,春季又較為明顯。因為春天天氣暖和、潮濕,空氣中的花粉、粉塵或衣物、被鋪中的蟎蟲等都容易成為過敏源,寶寶吸入後就容易引起濕疹。
另外,如果媽媽吃了讓寶寶容易過敏的食物,那麼母乳有可能誘發一些過敏反應,如濕疹。一般剛出生後幾周的寶寶最容易起濕疹。
痱子:夏季是高發期。夏季天氣炎熱,寶寶出汗多,但是由於汗液蒸發不暢堵塞了汗管,就容易造成汗腺周圍發炎,長出一粒粒熱痱子。熱痱子是很多寶寶在夏天難以邁過的一道坎,所以一到夏天,痱子粉就成了搶手產品。
三、部位不同,形態各異
不要以為濕疹和痱子很像,我們就沒有辦法將它們區分開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我們還是能發現它們在形態上有所不同的,而且,比較其生長的部位,我們也就更容易區分哪些是濕疹,哪些是痱子了。對症下葯,做了相應的護理後,寶寶也就有個舒服健康的夏天了!
1.部位不同
濕疹多見於寶寶的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尤其是耳後,嚴重時可累及胸部和上臂。濕疹依據好發部位分為了幾種類型,如手部濕疹、耳部濕疹等,而耳部濕疹的主要發病人群正是寶寶們,好發在耳後皺襞處,多發於耳前或耳後縫間,也有波及整個耳殼的。
痱子多見於寶寶身體的多汗部位,如額部和頸部、枕部等。
2.形態各異
如果長濕疹,開始時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可出現水皰、膿皰、小糜爛面、潮濕、滲液,並可形成痂皮,痂脫落後下面是糜爛面,癒合後成紅斑。約數周至數月後水腫性紅斑開始消退,糜爛面消失,皮膚乾燥,呈現少許薄痂或鱗屑。
痱子主要是汗管被堵塞、排汗不順暢而最終汗腺發炎引起的,所以痱子的丘疹中央有一個小白點,那是發炎的一個表現。另外,熱痱子常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所以,有時候發現寶寶一覺起來滿頭或滿頸熱痱子,媽媽不用太驚訝。只用寶寶睡覺那會兒功夫,痱子就可以長很多了。
四、護理有道,區別對待
知道了濕疹跟痱子是兩樣東西,那麼,在給寶寶護理的時候,自然就要區別對待。對症下葯,了解相關的護理要領,就可以舒緩寶寶的瘙癢、疼痛的感覺,讓寶寶舒舒服服度過這一夏天了。
濕疹:
雖然說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濕疹會自愈,但濕疹使寶寶感到瘙癢,寶寶會不由自主地抓撓,抓破的話既癢又痛,十分影響寶寶的睡眠和飲食。這時,媽媽們就要留心觀察、小心護理了。
1、密切注意寶寶的消化狀態。
母乳喂養: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對牛奶、雞蛋、魚和蝦等食物過敏。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應注意飲食,得忌口,少吃牛奶、鯽魚湯、鮮蝦、螃蟹等誘發性食物,多吃豆製品,如豆漿(喝豆漿千萬別加白砂糖)等清熱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蔥、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質進入乳汁,加劇寶寶的濕疹。
奶粉喂養:如是奶粉喂養引起的異性蛋白過敏所致的濕疹,請在醫生指導下轉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2、盡量尋找並避開過敏原
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可用金銀花煲水洗,然後擦嬰兒潤膚霜。如身體、四肢濕疹較重時,暫時不要盆浴,洗後要立即塗葯。
3、環境和衣物的調節
應避免太陽直曬,室溫也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被不可太厚,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為好。避免毛線衣等接觸皮膚,因為那樣會刺激皮膚,加重濕疹。
4、一般不嚴重的濕疹,可不做特別的治療,只要注意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給寶寶洗臉、洗澡,只用清水清洗就行了。
5、其他注意事項
對脂溢型濕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塗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後用梳子輕輕地梳理掉。濕疹發病期間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避免與單純皰疹的寶寶接觸,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待濕疹好轉才能接種。
痱子:
1、多喝水,大孩子可以吃點西瓜,綠豆百合湯,金銀花茶,菊花茶等清熱解毒的東西。
2、夏天特別要注意避免大人皮膚與寶寶長時間接觸,抱的時候用干凈的干毛巾墊在中間。
3、給寶寶穿純棉的衣服,透氣吸汗的衣服。枕頭用寶寶專用的枕頭,枕頭面料吸汗的。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一定要保持透氣。純棉的衣服能很好地吸汗,同時注意衣服要盡量穿著寬松,不要太緊。
4、要預防寶寶長痱子,保持環境涼爽,房間通風很重要。遇到氣溫過高時,可適當使用電風扇和空調,但不要讓風直吹寶寶。
小貼士:濕疹什麼時候會好轉?
濕疹發病年齡在1個月~2歲,4個月~10個月時比較重,1歲以後逐漸好轉,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濕疹面積會逐漸減小,通常2歲可以自愈。因為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活動量增加,免疫系統發育會逐漸完善,胃腸消化功能也逐漸好轉,所以濕疹復發機會較小。
⑤ 寶寶濕疹VS痱子的區別
濕疹是表現在皮膚深測的丘疹,痱子是皮膚表面的密集顆粒大小丘疹。濕疹容易反復,痱子夏季秋季常見
⑥ 痱子和濕疹的區別
痱子和濕疹的區別有哪些?痱子是由於汗腺阻塞引起的皮膚炎症,而濕疹則是內外因素導致瘙癢劇烈的皮膚炎症。
痱子和濕疹的區別
夏天到,天氣逐漸變熱,寶寶容易長痱子。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還無法正確辨別痱子和濕疹。痱子和濕疹的區別有哪些?痱子和濕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從痱子和濕疹的成因、發生時節、發生部位和症狀不同來區分。
1、原因不同
痱子是由於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濕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穩定。引起濕疹常見有:進食一些如魚、蝦、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種花粉,如塵蟎、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體炎等;生活環境中的日光、炎熱、乾燥等;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調、新產代謝失常等。可以看出,痱子是暫時性疾病,濕疹是慢性病程。
2、發生時節不同
痱子發生在夏季,多見於兒童。而濕疹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也不論男女老幼和年齡大小。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3、發生部位不同
痱子多出現在頸、胸背、肘窩、腘窩等部位,小孩可發生在頭部、前額等多汗部位。濕疹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多發生在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等部位。
4、症狀不同
痱子其實是汗腺的輕度發炎,初起時皮膚發紅,然後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皰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膿性。生了痱子後劇癢、疼痛,有時還會有一陣陣熱辣的灼痛等表現。
濕疹是一種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開始時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濕疹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
痱子的症狀
根據汗腺導管損傷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痱子分為如下幾種,而所表現的症狀又有所不同:
1、紅痱子
症狀概述:表現為分散分布、極癢並伴刺痛、燒灼或麻刺感的紅色斑疹和丘疹,頂部可以看見針帽大的水皰或膿皰,皮損會融合。暴露於炎熱環境數天至數周起病,通常發生在間接摩擦的部位,如肘前窩、腘窩、軀干、腹部和腹股溝。
症狀解讀:一般發病比較急,而且是寶寶最常見的痱子。
2、白痱子
症狀概述:細小、清亮、非常淺表和無炎症反應的水皰。因發熱而出汗增加或衣物阻礙熱量和濕氣散發,例如像常常被包裹著的寶寶,可能就會出現白痱。
症狀解讀:皮疹沒有症狀,輕微摩擦即容易破裂,因而存在時間很短,這是比較輕微的痱子。
3、膿痱子
症狀概述:在發生膿痱前,有其他皮炎導致汗管損傷、破壞或阻塞而誘發,一般由紅痱子發展而來。膿皰明顯、淺表並與毛囊相分開。瘙癢性膿皰最常見於間擦部位、四肢曲側、陰囊和卧床兒童的背部。
症狀解讀:膿痱子是痱子中,症狀級別最高的,較難痊癒,媽媽要注意保護寶寶肌膚的乾爽和室內的通風。
濕疹的症狀
濕疹出現的主要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炎症反應明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通常在寶寶的頭、面頰、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個顏面部和頸部,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見到。
濕疹起初為鮮紅色,略帶水腫,邊界清楚,表面濕潤,繼而轉成主要症狀。
痱子和濕疹治療的區別
痱子跟濕疹是兩種不同的皮膚狀況,治療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媽媽們千萬不可「病急亂投醫」。先認真判斷,再選對正確的護理方法,對於寶寶的身體恢復很重要。
痱子:在夏季炎熱時,很多寶媽會給寶寶使用痱子粉,其實痱子粉只適合健康皮膚使用,主要功效是預防而非治療。很多寶媽把它當萬能,導致已出現痱子部位沒有緩解反而變得更嚴重,延誤痱子的治療。
所以當沒有出現痱子時,使用爽身粉或者痱子粉即可,這都是非常好的護理方法。但是一旦已經長出痱子,就需要塗抹專門去除痱子功效的產品,目前安全有效的是純植物成分的外塗膏體類,可以用葆哚多嬰兒植物祛痱膏,因不含有酒精或滑石粉等成分,性質溫和無刺激,非常適合嬰兒幼嫩膚質使用。
濕疹:嬰兒濕疹(中醫稱奶癬)的治療,可以去醫院確診是濕疹後,短期內可以使用殺菌消炎葯。如果不斷復發,就需改用無激素類修復濕疹的外用乳膏。目前安全有效的是純天然植物成分產品,可用滴護嬰兒植物奶癬膏,把復發的概率降低。
嬰兒濕疹的根本原因是消化引起的過敏,所以日常飲食方面也需特別注意,少吃辛辣和發性的東西,配合外用葯用,通過這樣內外兼治,利於濕疹的治療。
痱子和濕疹護理方法的區別
痱子和濕疹由於引起的原因不同,所以護理方法也有所不同。護理寶寶長痱子,主要是注意通風,要勤洗澡和換衣服;濕疹則需要忌食海鮮、肉類、雞蛋等食物。
寶寶長痱子護理方法:
1、應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熱,遇到氣溫過高(在30℃以上)時,可適當使用空調降低室內溫度或使用電風扇保持空氣流通。
2、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看到寶寶大汗淋漓,就應及時擦乾汗水,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如果寶寶出汗多,又沒有及時擦乾,造成汗毛孔堵塞,也特別容易發生痱子。
3、勤給寶寶洗澡,洗澡時可在水中適當加些十滴水、花露水,有防痱效果。
4、不要穿得過多,避免大量出汗,要穿寬松、透氣性、吸濕性均好的棉質衣服,如背心、無袖的衣服更適合寶寶。
5、在炎熱的夏天,不要一直懷抱著寶寶,盡量讓寶寶單獨在涼席上玩,以免長時間在大人懷中,散熱不暢,捂出痱子。
6、保持寶寶精神愉快,不要招惹寶寶大哭。
7、多飲水、尤其是涼開水,常喝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平時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和刺激性食物。
寶寶長濕疹護理方法:
1、忌海鮮、肉類、雞蛋。濕疹可能是過敏性疾病的表現,所以忌食海鮮、肉類、雞蛋等容易使症狀加重的食物。
2、寶寶撓得厲害時,給寶寶套上手套,這樣即使撓破也不會留疤痕。
3、用涼水進行按摩。香皂或洗發露會加重濕疹症狀。結痂時用浸涼水的毛巾按摩可以減輕瘙癢,也能消除皮膚熱感。
4、穿棉質衣服。只穿棉質衣服,避免穿合成纖維或毛質衣服。
痱子和濕疹的預防措施
痱子和濕疹的預防也有所不同,預防痱子需要保持寶寶皮膚清潔,預防濕疹要注意找到過敏原,日常最好穿著純棉的衣物。
預防痱子要注意: 保持寶寶皮膚的清潔和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衣。洗澡時可放入適當的花露水,起到殺菌、消炎、止癢的作用。洗完澡後,在發作部位擦些痱子粉。室內溫度不要太熱,防止寶寶出汗太多,要保持身體乾爽。
預防濕疹要注意: 選擇寬大舒適的純棉內衣,不穿羊毛織品;室內溫度不宜過高;注意觀察,合理喂養,找到過敏原;精心護理;濕疹期間應避免各種疫苗,防止發生副作用;對症處理。
更多精彩,請看趣味組圖:
嬰兒濕疹怎麼辦 趣味圖解嬰兒鵝口瘡⑦ 如何區分寶寶身上的是濕疹還是痱子
區分寶寶身上是濕疹還是痱子是很容易的,因為痱子主要是由於出汗多引起的,而濕疹大部分都是過敏導致的。另外痱子大多在頸部和胸背部發生還可能在頭部,但是濕疹是在任意部位都有可能發生,痱子,剛開始是針頭大小的丘疹,而濕疹大部分是皮疹,可能會有水泡。另外發生的季節也不同,痱子一般在夏季發生,而濕疹不管什麼季節都會發生,所以區別這兩個還是很容易的,那麼應該如何做好護理呢?
雖然痱子和濕疹在護理上都是一樣的,可是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只有及時的區分好兩者的區別,然後才能對症治療。如果經常復發或者病情嚴重的情況下,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另外要做好局部乾燥清潔,不要吃發物,避免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