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雄黃治療濕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雄黃治療濕疹

發布時間: 2023-02-25 23:34:09

1. 中醫治療濕疹方法

濕疹 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皮膚 疾病 , 中醫 也是治療濕疹的一種方法。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中醫治療濕疹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治療濕疹

1、黑魚頭:用黑魚的魚頭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後用麻油拌了塗在患處,效果挺好的。

2、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

3、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荊芥10克,白蘚皮15克,當歸10克,大黃10克,防風10克,百部10克,連翹10克。共炒研極細末,每次6克,飯後兩小時,滾水沖服,每日兩次。

5、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6、取爐甘石30克,孩兒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有滲出液者可用上葯撒之,無滲出者用麻油調勻塗擦患處,每天2次。適用於急性濕疹。

7、取輕粉,密陀僧,冰片,雄黃,硫黃,蛇床子,黃柏,地膚子,蒼術,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葯粉適量,加食醋調成糊狀,塗擦患處。適用於頑固性濕疹。

8、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參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術3克、茵陳6克、黃芩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9、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葯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將葯充分調勻貯瓶中,用時每日3次外搽。

10、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大黃)15克。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

11、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12、取大楓子50克,苦參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荊芥15克,川芎15克,蒼耳子30克,仙鶴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鍾,濾取葯液,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待葯液變溫時,可坐浴,每天2次。

13、歸尾5克,赤芍6克,乾地黃9克,川芎5克,丹皮6克,何首烏(潤腸通便)9克,胡麻仁5克,黃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參6克,蟬蛻3克,紅花3克,蛇蛻3克。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

治療濕疹外用 偏方

濕疹外用偏方1、荊芥七葉一枝花方

材料: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苦參、大青葉、防風各15克

做法:鍋加適量水,放入上面5中材料,煮沸,去渣取汁,倒入專用盆中備用。

用法:每天1-2次,趁汁溫熱的時候熏洗患處。

功效:能夠祛風止癢,可以有效緩解濕疹症狀。

濕疹外用偏方2、仙鶴草方

材料:取鮮仙鶴草250克,或者干仙鶴草50-100克

做法:砂鍋放仙鶴草,加適量清水,煮沸後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用干凈的軟布蘸汁燙洗患處,一次20分鍾,每天早、晚各燙洗1次。

功效:適合滲出型濕疹

提示:燙洗前要煮沸葯汁,燙洗後要保持患處皮膚乾燥,不要接觸鹼性水液。

濕疹外用偏方3、夜交藤方

材料:夜交藤200克,白蒺藜、蒼耳子各100克,蛇床子、白鮮皮各25克,蟬蛻20克

做法:鍋加水5000毫升,加上面的材料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汁液太熱時,可以先熏一下患處,等變溫後,用干凈的軟布蘸汁洗患處,熏洗2小時後即可見效,每劑葯汁可以連用3-5次。

功效:消腫止痛

提示:葯汁要放在陰涼處,每次用前要煮熱。

治濕疹的蔬菜

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葯亦食,能補脾胃、化 濕熱 。皮膚濕疹者食用,有葯療 食療 之效,有葯補食補之功。《葯品化義》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皮膚濕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運而濕熱去,有利於治好濕疹頑症。

2、綠豆

性涼,味甘,有 清熱 、祛暑、利水、 解毒 的作用。古代醫家認為它可以主丹毒煩熱,風疹,治痘毒,療癰腫痘爛等皮膚疾患,均借其清熱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膚濕疹者食之,有助於祛濕清熱。

3、冬瓜

性涼,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熱作用。《本草從新》說它能利濕去風,故對急慢性濕疹者有益。

4、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熱利水濕。有醫葯書中說它治瘡毒,皮膚濕疹也可以說是一種瘡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濕熱則濕疹可愈。《滇南本草》載:治諸瘡膿血流潰:瓠子用蕎麵包好,以火燒焦,去面為末,服之。這與頑固性濕疹伴感染相似。簡單有效的食法以煎湯服用為宜。

5、絲瓜

性涼,味甘,皮膚濕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的效果。《 醫學 入門》中曾說: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餘毒,並乳癰、疔瘡。這類病症,多因濕熱為患,同皮膚濕疹一樣,食用絲瓜,均能達到去濕熱、解濕毒的目的。

6、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膚濕疹者宜食,可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飲,同樣可以收到清利濕熱的效果。

7、山葯

性平,味甘,功在補脾胃、健脾運。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濕,皮膚濕疹患者緣於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常吃山葯健脾胃而水濕漸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湯皆可。

2. 治療濕疹的中草葯介紹

濕疹屬於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中葯可以有效治療濕疹。那麼濕疹吃什麼中葯好?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治療濕疹的葯吧。

治療濕疹的中葯

1、虛實夾雜證

慢性濕疹患者多為血虛脾弱與濕熱夾雜。本證表現為濕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

(1)松香、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葯粉用。

(2)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濕熱證

急性濕疹多屬於濕熱證。急性濕疹患者多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皮膚發紅,出現丘疹是急性濕疹的常見表現,或出現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患上急性濕疹,吃什麼中葯好?宜選擇清熱祛濕之功效的方葯:

(1)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葯液洗患處。

(2)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3)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4)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5)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葯液,濕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6)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葯液,放冷後洗患處。

濕疹的臨表床表現

1.按皮損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濕疹 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癤等。自覺劇烈瘙癢。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僅見少量丘皰疹及糜爛。仍有劇烈瘙癢。

(3)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2.根據皮損累及的范圍,分為局限性濕疹和泛發性濕疹兩大類。

(1)局限性濕疹 僅發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濕疹、女陰濕疹、陰囊濕疹、耳部濕疹、乳房濕疹、肛周濕疹、小腿濕疹等。

3. 雄黃有什麼葯用價值

雄黃(燥濕,祛風,殺蟲,解毒)
雄黃是一種天然結晶礦石,有抗菌、解毒、燥濕功效,多用於皮膚病和毒蟲咬傷等的治療。

1.治帶狀皰疹:雄黃20克,大黃30克,共研細末,用白酒(或茶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或用雄黃、明礬各10克,琥珀3克,共研末過篩,用涼開水調成糊狀。用消毒棉簽蘸葯塗於患處,隨干隨塗;或雄黃、大黃、冰片各等分研為細末,以麻油調塗患處,每日數次,連續用葯7-10天可愈。

2.治手指急性化膿性感染:雄黃3克,鮮豬苦膽1個,白酒少許。雄黃研末,與酒同裝入豬膽內調勻,將患指洗凈後伸入豬膽內浸泡。一般2-3日可愈。

3.治皮膚瘙癢症:雄黃6克,花椒10克,艾葉10克,防風10克,共入鍋加水2000毫升煎煮lO分鍾,待適溫時擦洗患處,即可止癢。適用於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皮膚過敏等症。

4.治蜈蚣咬傷:雄黃、枯礬各等分,混合研末,以白酒調勻,外塗傷口。

5.治毒蛇咬傷:雄黃15克,白砒5克,樟腦15克,冰片2.5克,共研細末,以紙卷葯,搓成圈筒,然後點燃煙熏被咬處,直到流出紫黑液,以液盡為止。

6治蟯蟲:雄黃1.9克,乾花椒9克,研末,用棉花包成小球,在麻油里浸透。睡前塞入肛門,第2天清晨即可排出蟯蟲。

7.治鼻息肉:雄黃4克,杏仁3克(研末),輕粉3克,麝香1克,共調勻,密封備用。用時以葯棉蘸葯粉少許塗鼻息肉。每日1次,連用7日可愈。

8.治腮腺炎:雄黃3克,蓖麻仁3l克,共搗爛成泥狀,敷貼患處。每日換葯2-3次,可冶流行性嗯腺炎。

9.治疥瘡:雄黃、川椒各125克,硫黃500克,蛇床子、大楓子(去殼)、木鱉子(去殼)、樟腦末和苦參各60克,豬板油500克。將川椒、蛇床子、苦參、大楓子、木鱉子分別烘乾,共研細末,過120目篩;雄黃、硫黃共研末過篩,與上葯調勻;將豬板油放鍋內加熱煎油,去渣取油待涼,然後加上葯末調勻,同時加入樟腦末調勻,裝瓶備用。用時先將患部洗凈擦乾,再塗上葯膏。每日1次,連用3天顯效或痊癒。

10.治汗斑:雄黃、硫黃、密陀僧、枯礬、硼砂各30克,蛇床子50克,樟腦、輕粉各10克,冰片5克,研極細末,過120目篩,貯瓶經高壓消毒,密封備用。用時,先將患處洗凈拭乾,取葯粉少許加醋精適量調成稀糊狀,用鮮生薑切片蘸葯反復用力塗擦患處,每天3-5次,每次搽至皮膚發紅,7天為1個療程,直至皮疹完全消失。

11.治口瘡:雞肝1具,雄黃10克,冰片5克。將雞肝放瓦上焙乾,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患者取坐位,張開口,充分暴露病灶,將葯粉塗在潰瘍面上,每天4-6次。

12.治膿皰瘡:雄黃、炒龜板、炒黃連各100克,冰片30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少許撒於瘡面。
注意:雄黃的化學成分為二硫化砷。雄黃加熱後,經化學反應會轉變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平時我們所稱之「砒霜」,有劇毒。我國民間在端午節有喝雄黃酒的風俗,有的人因喝雄黃酒而發生急性或慢性砷中毒,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引起注意。

4. 治療濕疹有哪些偏方

山羊鬍散治濕疹 [用料]山羊鬍一小撮。

[制用法]將山羊鬍燒成灰,用香油調成糊狀。搽患處,通常10天內即愈。

[功效]可治療濕疹。

墨魚骨粉治濕疹 [用料]墨魚骨適量。

[制用法]將墨魚骨粉用火煅燒,呈棕紅色時乘熱研成細末,即成墨魚骨粉,可瓶裝待用。將患處用淡鹽水洗凈、擦乾,然後將墨魚骨粉直接檄在患處,使之形成一厚膜,最後蓋上一層油紙,外用紗布包紮,並2天換1次,數次便可治癒濕疹。

[功效]可治療濕疹。

芹菜豆腐湯治濕疹 [用料] 芹菜250克,豆腐150克,調料適量。

[制用法]按常法煮湯食用。每天1劑。

[功效]清熱,祛濕,解毒。可治療皮膚濕毒,紅腫起泡流水。

蠶豆皮香油方治濕疹 [用料]蠶豆皮、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蠶豆用水浸軟,取皮曬干,然後烘烤極焦,研為細末過篩,以香油調勻,敷於患處。每天1次。

[功效]利濕化滯,收斂療瘡。可治療濕疹,對頭、耳、顏面之急性濕疹療效顯著。

玉米須治療濕疹 [用料] 玉米須適量。

[制用法]將玉米須燒灰存性,研為末,以香油調拌,外敷患處。

[功效]清利濕熱。治療濕疹。

黃連蜂巢治療濕疹 [用料]川黃連6克,蜂巢3個,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將黃連研極細,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攪拌成油膏,先用2%溫鹽水洗凈患處,後塗油膏。注意不可用熱水燙,越燙越壞。

[功效]散風祛濕。治療濕疹。

雄黃明礬治療濕疹 [用料]雄黃、明礬各等份。

[制用法]共研細末,撒於患處,患處皮膚乾燥的加凈茶油調勻抹;患處皮膚發熱加苦參(研末),混合撒患處。

[功效]收斂祛濕。治療濕疹。

藏青果醋治療濕疹 [用料]藏青果100克,米醋500毫升。

[制用法]將藏青果粉碎,加水1500毫升,以文火煎至50毫升,再入米醋煮沸即可。用時取葯液浸洗患處,每天3次(均煮沸後用),每次半小時,1天1劑。通常3~5天顯效。

[功效]斂濕止癢。可治療急、慢性濕疹。

松香明礬治療濕疹 [用料]松香、明礬各30克。

[制用法]共研成末,香油調敷患處,每天1次。

[功效]適於濕疹皮損粗糙脫屑者。

四瓜藤治療濕疹 [用料]南瓜藤、絲瓜藤、苦瓜藤、地瓜藤各30克。

[制用法]搗爛後取汁敷於患處,每天1次。

[功效]適於濕疹皮膚乾燥肥厚者。

焦炒胡桃仁治皮炎濕疹 [用料]胡桃仁適量。

[制用法]將胡桃仁搗碎,炒至焦黑出油為度,研成糊狀。敷患處,連用可痊癒。

[功效]滋陰潤燥,解毒,祛濕。可治療一切濕疹。

蜈蚣治頑固性濕疹 [用料]蜈蚣3條,豬膽汁少許。

[制用法]將蜈蚣焙乾,研末,用豬膽汁調勻。敷患處。

[功效]通經絡,除濕癢。可治療頑固牲濕疹。

5. 皮膚濕疹民間治療偏方有什麼

濕疹 是常見的 皮膚病 , 中醫 認為,濕疹是由於風熱內蘊、機體正氣不足、 風濕 熱邪相搏、浸淫肌膚導致的,那麼,怎麼治療皮膚濕疹?民間治療皮膚濕疹的 偏方 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膚濕疹民間治療偏方,希望對你有用!

治療濕疹的8個民間偏方
1、取爐甘石30克,孩兒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有滲出液者可用上葯撒之,無滲出者用麻油調勻塗擦患處,每天2次。適用於急性濕疹。

2、取生蒲黃、龍骨、烏賊骨各等份,研成細末,過篩,將此粉直接撒於患處,滲液濕透葯粉時,再繼續撒葯。再 用葯 時,不要將原已乾燥的葯粉去掉。適用於急性濕疹滲液多者。

3、取黃柏、龍膽草、苦參各30克,共研成細末,瓶裝備用,有滲出液者可用葯粉撒之,無滲出液則用麻油調勻塗擦患處,每天2次。該偏方適用於亞急性濕疹。

4、取滑石、五倍子、明礬各15克,蛋黃油適量,滑石、五倍子、明礬共研成細末,再用蛋黃油調成糊狀,外塗患處,每天2次。適用治療 陰囊濕疹 。

5、取大楓子50克,苦參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荊芥15克,川芎15克,蒼耳子30克,仙鶴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鍾,濾取葯液,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待葯液變溫時,可坐浴,每天2次。該偏方適用於肛門濕疹。

6、取密陀僧15克,冰片10克,雄黃5克,蛇床子10克,黃柏10克,地膚子5克,共研成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取葯粉適量,加食醋調成糊狀,塗擦患處,每天3次。治療頑固性濕疹。

7、取地膚子30克,五倍子30克,土槿皮、白鮮皮、地榆、土茯苓、皂刺、紫草各15克,黃柏10克,赤石脂10克,甘草1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將葯汁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鍾。該偏方適用於頑固性肛門濕疹。

8、取明礬30克,皂礬30克,黃丹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將葯厚厚地塗於患處,將葯稍干後用紗布包裹,待其乾燥結痂自行脫落而愈。適用治療頑固性慢性濕疹。
濕疹的症狀與分類
1、急性期

皮損初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抓破後呈明顯的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邊緣不清。如繼發感染,炎症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 毛囊炎 、癤等。自覺劇烈 瘙癢 。好發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陰囊、肛周等,多對稱發布。

2、亞急性期

急性濕疹的滲出、紅腫、結痂逐步減輕,肌膚以小丘疹為主,時有白色鱗屑或殘留少量丘皰疹及潰爛面。此時癢感稍見輕,可持續時間很長。可由急性期演化或醫治不妥而來。

3、慢性期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也可開始即為慢性濕疹。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腘窩、外陰、肛門等處。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濕疹預防的方法
1、 密切注意寶寶的 消化 狀態

母乳喂養: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對牛奶、雞蛋、魚和蝦等食物過敏。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應注意飲食,得忌口,少吃牛奶、鯽魚湯、鮮蝦、螃蟹等誘發性食物,多吃豆製品,如豆漿等 清熱 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蔥、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質進入乳汁,加劇寶寶的濕疹。

牛奶喂養:如是牛奶喂養引起的異性蛋白過敏所致的濕疹,可以在牛奶里少放些糖,把奶多煮一會兒,使蛋白質變性;另外可以適當增加奶糕、豆粉等 輔食 ,減少牛奶量,寶寶濕疹就會減輕。

2、環境與衣物的調節

比如貼身的衣服是棉質的,所有的衣服領子最好是棉質的,衣服穿得要偏涼,衣著應較寬松、輕軟。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日常生活 護理 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並讓寶寶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家裡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室內要通風,不要在室內吸煙,室內不要放地毯,打掃衛生最好是濕擦,避免揚塵,或用吸塵器處理家裡灰塵多的地方,如窗簾、框架等 物品 上。

3、洗浴 護膚 的調節

洗澡水溫不要太高,以36-38℃溫水沐浴為好,提倡每日沐浴一次,不要用鹼性過強的浴液和香皂。洗澡的時候,沐浴液是必須要清洗干凈的,洗完之後應該擦乾寶寶身上的水分,塗抹非油性的小兒化濕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 呼吸 。寶寶的頭發也應該每日清洗,如果已經患上了脂溢性 皮炎 ,應該仔細的清洗頭部,以便去除瘡痂。

6. 中葯雄黃有什麼功效

1、殺蟲解毒功效:雄黃含有豐富的二硫化砷成分,具有殺蟲作用,可用於治療瘧疾、蛔蟲病、蟯蟲病、痢疾等,還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疔瘡、疥癬、癰疽、蛇蟲咬傷等中毒症狀。
2、燥濕祛痰功效:雄黃還可用於治療咳嗽、咳痰、濕疹、皮膚瘙癢、水腫、虛胖、痰多粘膩等症狀。
3、保肝護肝功效:雄黃可入肝經,具有促進肝臟排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氣郁結導致的驚癇、頭暈目眩等症狀。

7. 治療濕疹最快偏方

治療濕疹的偏方一:如果患有慢性濕疹,可以試一試把苦參研成粉末,把紫皮大蒜搗爛,然後把二者攪拌均勻塗抹在患處,一天三次,堅持一段時間就能看到效果。
治療濕疹的偏方二:如果濕疹患者皮膚上有滲出的症狀,可以用烏賊的骨頭研磨成粉狀,外敷在患處,每天可以適當的多敷幾次,效果還是不錯的。
治療濕疹的偏方三:如果是急性濕疹,可以把青黛,滑石粉,賞柏,冰片等一起研磨成細末,再加上麻油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處,一天可以塗抹三次,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治療濕疹的偏方四:濕疹患者可以用紅棗扁豆粥食療,把1:3的紅棗和扁豆放到鍋中熬煮,在食用的時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冰糖,堅持喝這種粥不但可以有效的治療濕疹,還能對身體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治療濕疹的偏方五:用薏苡仁粥治療濕疹,就是把薏苡仁和粳米放到一起熬粥,食用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冰糖,堅持吃一段時間這樣的粥,可以有效的緩解皮膚濕疹症狀。
治療濕疹的偏方六:如果濕疹患者已經出現了水泡,可以把大黃研磨成粉末,再加上清油調和塗抹在患處,效果不錯。
治療濕疹的偏方七:如果是陰囊濕疹患者,可以用枯礬,爐甘石,冰片,苦參研磨成粉末外敷,一天兩次,效果不錯。
治療濕疹的偏方八:頑固性嬰兒濕疹可以先用茶油塗抹在患處,等黃痂去除之後,再用野菊花和鹽煎水外洗,當皮膚晾乾後用雲南白葯塗抹,治療效果也不錯。
治療濕疹的偏方九:頑固性濕疹患者可以用密陀僧,冰片,雄黃,蛇床子,黃柏,地膚子等中葯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食醋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處,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