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寶寶手上為什麼會長像水泡一樣的東西
孩子手上有長像水泡樣的東西,孩子是否有發燒呢,也不排除濕毒或者過敏的可能指導意見:如果孩子沒有發燒,沒有癢不適的現象,是不要緊的,多喝水,可以適當外用無極膏,幾天就好了。
② 寶寶手上起皰疹怎麼辦
你好 可能是汗皰疹, (1)找出可能的誘因並祛除之. (2)內用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劑,抗組胺葯,谷維素等,症狀急劇者可內服強的松. (3)外用葯,主要是以收斂,止癢為主,常用含薄荷或酚爐甘石洗劑,止癢酒精外擦,症急可用硼酸液,醋酸鋁式明礬溶液濕敷或浸泡,損害好轉乾燥脫屑時則用尿素霜皮質類固...醇或硫磺霜治療,.
③ 小孩子手上長小水泡,會很癢,這是什麼病嗎
小孩子手上長小水泡,會很癢,這是什麼病嗎?手上起了小水泡且瘙癢,可能是「汗皰疹」,汗皰疹是炎熱的夏季皮膚代謝性皮膚病。汗皰疹任何年齡都會起病,但是,最多的還是孩子發病。
何謂汗皰疹?有哪些典型表現?
汗皰疹如何護理?
溫水洗手,不要用鹼性皂液洗手。洗手後要用干手紙蘸干水分,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水泡較大或瘙癢,家長要及時剪指甲,避免抓撓,可以用無菌注射器將水泡內的液體抽干,減少疼痛刺激,預防感染。避免吃酸性食物,如檸檬、橘子、柚子和橙子。
④ 一歲寶寶手上長皰疹怎麼辦
額,你好,皰疹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作起來很疼,而且容易擴大。寶寶還那麼小,抵抗力也弱,我建議你趕緊帶孩子去當地正規醫院治療,不要耽誤!皰疹的治療也不是很難,我之前就得過帶狀皰疹,確實很難受的!而且寶寶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帶寶寶去看看吧!加油!
⑤ 急急,寶寶手上長了皰疹怎麼辦
皰疹,屬病毒感染與局部不衛生有關。
指導意見:
建議口服阿昔洛韋片,外擦阿昔洛韋軟膏。或者是配合注射干擾素加強免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上忌酒類、忌海鮮、忌辛辣。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消除精神緊張因素,注意休息。
⑥ 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
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
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在季節交替或是受到一些病毒感染時,寶寶手指上經常會起一些小水泡,奇癢無比,寶寶總會忍不住要去掻,越掻越容易感染,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呢?接下來我為大家分享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
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1
1、皮膚乾燥角質增厚有小裂口的寶寶,可採用保濕防裂葯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幫寶寶撕脫尚未完全剝離的角質層,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2、水皰階段應以收斂、止癢為主,可為寶寶用中葯外搽,也可用10%明礬溶液將寶寶的手浸泡。
3、維生素C注射液搽塗寶寶的患處,每日2次,3天一個療程。對皮損的恢復有較好的效果。方法:先將寶寶的手洗干凈,待稍干後,用維生素C注射液倒人寶寶的手掌內,然後雙掌為寶寶將葯液擦勻,待葯液干後發白時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4、可服用:熟地20克、山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防風15克、蒺藜30克,將上方加水後煎服,喂給寶寶喝。
5、生薑切碎放白酒內泡24小時後塗在寶寶的患處,每天1—2次,療效十分顯著。
6、可給寶寶每日服一次適量鮮韭菜汁加紅白糖,連服4次有效。
7、脫皮階段以外用葯保護新生長的表皮,可以給寶寶外塗葯膏。
注意:寶寶的皮膚細嫩,在為寶寶搽葯或者洗手的時候應該注意動作輕微,以免挫傷寶寶的手。
手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當寶寶手上起水泡很癢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一定不要讓寶寶亂撓手指,因為寶寶的皮膚細嫩易被撓破。家長可以使用下列方法,幫寶寶恢復。
1、多讓寶寶吃涼血解毒食物治療起水泡。
身體上火、毒素過多也會導致出現小水泡的症狀,因此可以通過多吃涼血解毒食物得到緩解。
2、給寶寶使用抗真菌葯。
一般情況下,手上起小水泡時通過塗抹真菌葯膏可以快速得到治療。只要在患處塗抹適量的葯膏,幾天後水泡就能有效消除而恢復正常皮膚。
3、用生薑泡白酒塗寶寶的手。
生薑切成片狀後,放入適量的白酒當中浸泡。浸泡24小時後,用浸泡液塗抹寶寶的手,每天2次左右。此方法對於治療起水泡並有癢的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4、用維生素C注射液塗寶寶的手。
手上起小水泡癢的情況嚴重時,可以使用維生素C注射液給寶寶塗患處,每天塗抹2到3次,幾天後症狀可以得到緩解。此外,還可以通過多攝入維生素C而預防手上起小水泡。
5、用白醋泡寶寶的手。
寶寶的手上長小水泡,並且有癢的症狀,可以用適量的白醋塗抹、泡寶寶的手。每天給寶寶的手泡大約5分鍾左右,幾天後水泡便慢慢地消除。
注意事項:
1、在季節交換時期,幫助寶寶勤洗手。
2、寶寶的.手上起小泡時應該避免搔抓,更不應該抓破小水溝。
(手上起小水泡)汗皰疹症狀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現多認為是一種皮膚濕疹樣反應,精神因素為激發汗皰疹的重要原因;
2、汗皰疹好發於夏秋季節;
3、汗皰疹常每年定期反復發作。汗皰疹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
4、對稱發生於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皰,皰壁緊張,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無炎症反應,乾涸後脫屑;
手上起小水泡的危害:
隨著時代的發展,汗皰疹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種疾病困擾了很多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其危害不僅是感官上的還包括心理上的身體上的,感官上的危害主要是含皰疹發病部位比較特殊,通常發在雙手、雙腳,有些患者因為自卑還會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汗皰疹的身體危害主要表現為夏天手汗多、脫皮,冬天手乾裂,雙手同時長紅色水皰,有瘙癢症狀,這和敏感體質有關,不僅影響了手部的美觀還影響了寶寶的身體健康。
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2
1、寶寶的手很嬌嫩,如果有了水泡,一定特別不舒服,但是又不能亂吃葯,可以勤洗手,並保持手部的乾燥。如果特別癢可以抹一些止癢葯膏,不過寶媽要注意寶寶不要吃手。
2、每次清洗完手,都要注意塗抹保濕霜,而且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清潔用品,不要接觸化學品等。
3、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水泡長的更多,飲食應該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青菜,而且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4、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讓寶寶哭鬧,盡量保持情緒的穩定,也要注意室內通風和衛生。
手上起小水泡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雙手皰、瘙癢、脫皮,用各種方法治療,總也去不了根,每年都犯。這種現象比較多見,醫學上稱此為汗皰疹。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表現,將它命名為汗皰疹。 多數人認為其病因是非特異性皮膚濕疹樣反應,與個人體質、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因素等有關。
此病特徵就是手掌、手指反復起粟粒大小丘疹和水皰,周圍無明顯炎症,皰壁較厚,開始皰液透明,以後變混濁,2~3天後皰液自行吸收,乾涸後形成脫屑,露出粉紅色新生上皮,在手指屈伸中形成線狀皸裂,皮疹呈對稱性分布,自覺患處瘙癢、灼痛。夏季潮熱好發,秋後可不治自愈,易反復發作持續數年。
對於該病的預防和治療沒有特效方法,生活中要忌食辛辣、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吸或不吸煙,少用或不用鹼性肥皂、洗衣粉、洗滌靈洗手,日常還要注意手腳保健。出現水皰不要挑破,更不要撕皮。局部治療以收斂止癢為主如:爐甘石洗劑、1%烏洛托品、痱子粉等。水皰明顯可用0.5%醋酸鋁溶液或5%明礬液浸泡或濕敷。瘙癢明顯者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去炎松、復方康納樂霜、支洛松等。如以紅斑、脫屑、皸裂為主,可用10%尿素霜、硅霜、維生素E霜、水楊酸軟膏外塗,每月1~2次。全身治療可用抗組胺葯、維生素B1、B2、A、E。若皮疹數量多、自覺症狀明顯可短程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次10毫克,每天3次,連服5~7天後症狀減輕。
⑦ 寶寶手上起了小泡是怎麼回事
這是濕氣太重的原因,為春夏兩季多發症,起泡時癢得難受,水泡消後在手掌上起很多的浮皮屑。一般情況下不用治療,煲些去濕茶喝,平時多喝水,掌上的皮屑脫後自愈,癢時或較嚴重者塗點皮康霜,擦至皮膚完全吸收後就可以了 汗皰疹是一種急性的水皰型手部濕疹,偶爾在腳掌也可以產生。在青春期後及青、壯年較易發生。典型的症狀是在手指的側面、手掌或腳掌先有刺癢的感覺,接著在深層皮膚產生水皰,水皰或多或少,有時可融成一大片,癢感慢慢加劇,有時甚至會有刺痛的感覺。水皰幹掉以後,就有脫皮的情形產生,癢感再漸漸緩和,整個過程大概要延續二至三個星期。但是因為這種症狀會復發,因此周而復始常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汗皰疹雖然名稱中有個汗字,臨床上也常在手汗症的病人身上發生,但是病理學檢查上這些水皰和汗腺並沒有太大的關系。目前認為這是一種過敏性的局部皮膚炎表現,病因至今仍不明,和慢性的情緒壓力有關,最常於春夏之際復發。 除了原發性的汗皰疹外,亞急性或慢性發作的汗皰疹,可和不同因子有關,最常見是香港腳患者。厲害的黴菌感染,黴菌抗原蛋白會引起自體過敏反應。這種敏感反應就是以汗皰疹表現。夏季又剛好是香港腳好發的季節,因此產生手部汗皰疹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是否同時患有香港腳
⑧ 寶寶的手上起了很多的小水泡,該怎麼辦呢
嬰兒手上有水泡的情況大部分是丘疹性蕁麻疹或汗皰疹。保持局部皮膚乾燥,避免過度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室內溫度盡可能恆定,室內外溫差在5度以內。經常給孩子洗手出汗時要及時擦汗。不要太潮濕可以局部塗抹氧化鋅乳膏或布特軟膏。真菌感染還會導致手上起水泡,需要使用抗真菌劑(如達克寧)治療。局部瘙癢症狀嚴重的話,大部分是過敏因素引起的,所以要做過敏檢查,查明過敏原因。汗皰疹是比較常見的季節性皮膚濕疹,一般能自我治癒。
孩子抵抗力弱,即使避免汗皰疹,也有必要讓其他小病材料折磨孩子,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孩子的手上起了很多小水泡,媽媽不要慌張,看看是不是原因。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一方面,父母應該督促孩子們多運動,提高體質。另一方面,可以選擇惠友喜佩安子粉給孩子吃,惠友喜佩安子粉中含有的乳鐵蛋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⑨ 寶寶手指上起小水泡怎麼辦
夏天一到,天氣變得很潮濕,很多寶寶手指上可能會起小水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治療方法
- 01
寶寶手指上起的小水泡叫做汗皰疹,葯物治療方法:
1.口服葯物:短程口服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可迅速起效;對情緒緊張者可適當應用鎮靜葯。
2.局部外用葯物:早期水皰性損害的治療以乾燥止癢為主,可外用爐甘石洗劑;開始脫皮時可用糖皮質激素霜劑或軟膏、曲安奈德軟膏等;局部反復脫皮、乾燥疼痛者,可用水楊酸軟膏、尿素軟膏等。 - 02
日常護理:
1.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等。
2.不用較強鹼性肥皂及熱水洗手,保持患處皮膚清潔乾燥,避免用手撕剝,以免感染。 - 03
飲食調理:
調整膳食結構,進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各種水果、蔬菜,還要注意多喝水。
病因介紹
- 01
汗皰症又稱為出汗不良性濕疹,為一種手掌、足跖部的水皰性疾病。該病多發生於春末夏初及炎熱潮濕季節,常連續多年復發,夏季加重冬天可自愈,多見於青少年。手掌蛻皮常常合並手掌多汗,所以有人認為與出汗不良有關系。
- 02
多數患者發病前還有過精神過度緊張、焦慮的的誘因。還有的人認為是與人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有關,如手足癬等。患者每年春末與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 再加精神過度緊張,手掌出汗不良就會發生此種蛻皮現象。這是因為表皮的角質層與下面的表皮分離的結果。
- 03
該病主要累及掌跖部,偶爾也可見於手、足背側,對稱分布,皮損初起為針頭大白點,由表皮角質層與下方松離形成,無炎症變化,並逐漸向四周擴大,類似皰液乾涸的皰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經撕剝成為薄紙樣鱗屑,其下方皮膚正常。
注意事項
- 01
手掌蛻皮患者要通過日常生活的注意,盡量避免蛻皮,或減少蛻皮的時間。
要盡量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手掌蛻皮確實有些煩心,特別是女士很注重手部的護理,但煩躁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當蛻皮有些瘙癢時,可適當應用鎮靜劑或抗組織胺類葯物來穩定情緒。 - 02
盡量減少接觸鹼性物質。鹼性物質會造成蛻皮或使蛻皮加重,所以,對季節性蛻皮患者,應盡量減少接觸鹼性物質。如接觸洗衣粉最好戴上手套,盡可能選擇鹼性小的香皂或洗手液。
- 03
避免手部過度的冷熱刺激。手太熱時,不要馬上觸摸涼的物品(如鐵管、冰塊等);手太涼時不要拿太熱的物品。
- 04
盡量減少與水的接觸。要讓蛻皮自然脫落,不要去剝它。
- 05
另外,可擦抹一些硅霜或魚肝油軟膏,起到潤滑和保護新生長的表皮的作用,也可適當服用些維生素C等葯物。
特別提示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遇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