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小兒皰疹性咽頰炎推拿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兒皰疹性咽頰炎推拿

發布時間: 2023-01-05 04:00:19

㈠ 寶寶患了皰疹性咽頰炎怎麼辦

痰熱清治療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療效尚可。在治療期間,飲食要保持清淡,多喝溫開水,另外給孩子多喂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汁、水果汁等,別吃過熱的食物。另外,為防止繼發感染,一定要讓孩子用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一般一周左右能恢復。

㈡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爆發,那麼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呢

天氣逐漸轉熱,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同時也提醒各位家長朋友,皰疹性咽峽炎感染性強、傳播很快,一定要做好預防和各項防範措施。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好發於夏秋季,它是常見的一種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臨床特徵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並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

1.潛伏期2-7天,患兒沒有任何症狀,但體內病毒在大量復制。

2.前驅期1-2天,突然持續高熱或反復高熱38℃-40℃,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慾不振等症狀。

3.水皰期2—3天,除高燒外,口腔上齶粘膜出現水皰。

4.潰瘍期,低燒或退燒,但也到了患兒最痛苦的時期,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現象。

提示:患病期間,家長要隨時監測孩子體溫,可用中醫小兒推拿方退燒,防止高熱驚厥。

別誤當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須是嘴裡、手上和腳上都起皰疹,而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嘴裡起皰疹。

別誤當感冒:

皰疹性咽峽炎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家長對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當作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

皰疹性咽峽炎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咽峽部長滿皰疹 ,先是充血性紅點,繼之小泡,再接著破潰,形成潰瘍。伴有反復發熱、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嬰兒因為不會說話,所以會日夜哭鬧,不能睡眠。

會傳染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疾病,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性較強,傳播快。

中醫角度分析:今年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特點是濕熱毒較甚,所以容易傷及津液,咽喉充血非常明顯,唇紅,舌紅苔少,發熱相對較高,也可出現精神疲倦等中醫所說的壯火食氣的表現。

1、清胃經  500次

具體操作:大魚際和拇指外側赤白肉際處,從腕橫紋推至拇指第一指節側緣。

2、清肺經  500次

具體操作:無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3、清天河水  500次

具體操作:操作者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將掌心向上,拿住內勞宮穴後,再用另一手食、中指並攏,由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為清天河水。

4、退六腑  300次

具體操作:沿前臂後側,由肘部推至腕橫紋為退六腑。

5、推天柱骨  300次

具體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並攏自上而下直推頸後發際正中至大椎穴。

1、皰疹性的咽峽炎是腸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無效的 ;

2、控制體溫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皰疹)必須讓它發出來(需要3-5天)。

3、同時加強腸胃護理。 飲食清淡,多喝水!

喝三豆飲

目前是皰疹性咽頰炎以及手足口病發病高發期,隨著天氣轉熱可能會逐漸增多,推薦大家飲用三豆飲來預防和輔助調理。

一歲,黃豆20粒、黑豆15粒、綠豆15粒

2—3歲,黃豆30粒、黑豆20粒、綠豆20粒

3—5歲,黃豆50粒、黑豆40粒、綠豆40粒

5歲以上再略增加一些……

三碗水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最後煮成一碗水,可以選擇適量加白糖或冰糖,方便孩子入口。

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應盡量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再隔離一周,一般來說,共隔離2周時間,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離時間是一樣的,尤其是在發病的第一周內,傳染性是最強的。同時家長也盡量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會成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媒介。

㈢ 什麼原因會引起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頰炎發病的流行病史

1、腸道病毒天性耐高溫,所以往往在夏季和初秋的季節比較高發,目前隨著天氣變熱,皰疹性咽頰炎逐漸增加。

2、皰疹性咽頰炎主要病毒是:腸道病毒血清型是柯薩奇病毒A1、A6、A8、A10、A22,當然也有很少一部分為A16、EV71,後兩者容易造成流行和爆發。

3、嬰幼兒為多,大多小於5歲。

4、主要傳播途徑:

A、糞 - 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B、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接觸而傳播;

C、通過破損的囊泡液而傳播;

皰疹性咽頰炎主要表現

1、高燒、夏季高燒難退,沒有咳嗽流涕症狀,往往就要懷疑。

2、突然口水很多,吃奶減少,或者吃飯哭吵。

3、容易在第一個24小時發生驚厥。

4、早期第一天可能發現不了皰疹,而是頰粘膜有紅點,如果體溫反復,口水多,厭食,主要動態來醫院檢查。有些小朋友發現了咽頰部皰疹,沒有發生手足部位皮疹,過了第二天就發現,所以皰疹性咽頰炎的皮疹需要動態觀察。

5、並發症不如手足口病嚴重,但也要警惕手不典型足口病僅僅表現為皰疹性咽頰炎。所以居家觀察,還是要注意孩子體溫變化,精神狀態等。

皰疹性咽頰炎如何治療

1、發燒對症處理。詳見以往文章或者視頻。

2、流質飲食,但飲食一定要冷,好在夏季,可以吃點冰冷食物,補充正常水分和能量基本需求。

3、無法進食的小兒,需要輸液補充能量和水分。

4、沒有特效抗病毒葯物。

5、口腔疼痛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滴劑。

6、雖然皰疹性咽頰炎為自限性疾病,但因為病毒多樣性和手足口病具有交叉性,所以家長多一份警惕為好。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發育及喂養咨詢。 與 健康 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皰疹性咽峽炎起病更快,熱性驚厥更常見

夏天是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如果和周圍有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發生接觸,很容易被感染,如果1到5歲兒童突然發熱,而且是高熱,那麼需要警惕皰疹性咽峽炎,如果醫生檢查發現咽喉部位有皰疹,那麼皰疹性咽峽炎就基本可以確定了。 皰疹性咽峽炎發熱特點是突然出現高熱,所以出現熱性驚厥的比例比較高,而手足口病多以中等程度發熱出現,很少熱性驚厥。但是熱性驚厥很少對孩子有嚴重後果,一般持續1到2分鍾就自行緩解了,也不會有後遺症。 手足口病出現腦炎的比例高於皰疹性咽峽炎,甚至極少數人有生命危險。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絕大部分病例都可以自愈。

兩者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都是絕大部分人可以自愈,除了發熱時候使用退熱葯物,其他葯物例如抗生素、抗病毒葯物、清熱解毒的中成葯,噴霧劑都沒必要使用。包括奧司他韋和利巴韋林等所謂的抗病毒葯物都不能縮短手足口病程,也不需要使用。 雖然皰疹性咽峽炎的兒童血常規有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升高,但是皰疹性咽峽炎就是可以這樣,不代表有細菌感染,不需要頭孢等抗生素。

皰疹性咽峽炎一般會在一周內痊癒,前三天都有可能反復高熱,一般4~5天轉為低熱,第6~7天體溫基本就會恢復正常了。

咽喉疼痛拒絕進食,家長著急亂陣腳。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患兒都可能因為咽喉的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導致疼痛,孩子拒絕進食水,家長會很擔心,不過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不超過2~3天,這段時間避免給寶寶過熱的奶或者水,避免酸的飲料比較疼痛以免刺激潰瘍疼痛。冷飲,冰淇淋等冰涼的流食可以有鎮痛作用,吃完甜食記得漱口就可以。 所以皰疹性咽峽炎前幾天反復發熱家長不要著急,繼續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退熱就可以了。


少數情況下,皰疹性咽峽炎可能發展為手足口,極少數有合並腦炎,家長需要觀察孩子是否有熱性驚厥,嗜睡,精神萎靡,肢體活動障礙,驚跳等並發症,如果沒有這些,居家隔離觀察就可以了。 如果超過5天仍有高熱,或者超過7天仍有發熱,需要復診,排除繼發細菌感染或者存在其他問題。


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由多種(型)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以發熱、咽紅、咽痛、上齶粘膜水皰為主要症狀的嬰幼兒期的常見傳染性疾病。在夏、秋季節流行,冬季也會有發生。主要發生在1-7歲的兒童,但其他任何年齡也可能發生。病程為7~10天,傳染性較大,常可在托兒所、幼兒園形成小范圍的流行。

與其他病毒感染一樣,皰疹性咽峽炎是自限性疾病,並沒有特效抗病毒的葯物,也沒有特別針對他的疫苗,家庭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沒有合並症的患兒可以在家治療護理。如果持續高熱、潰瘍不愈等要考慮就醫,一旦出現嘔吐、頭痛、精神萎靡等症狀,要盡快就醫。


平時要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並講究個人衛生。室內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教育孩子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飯前便後、外出回家要及時洗手;另外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減少被感染的風險。同時要注意 健康 均衡的營養,生活規律,保持充足睡眠,好的免疫力能更好抵禦疾病。

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情較輕,國家沒有將其列入傳染病防治法。即使禁止所有有症狀的孩子去上學,也無法控制群體感染,因為在群體中,隱性感染者往往才是主要傳染源。盡管患兒在症狀消失以後還會通過唾液、糞便等排出病毒,但目前認為患兒在症狀消失後復學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換個角度講,家長們需要能接受一個事實:送孩子進入托兒所和幼兒園的這幾年,孩子就會不可避免的遭遇各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無論是隱性感染還是感染發病(常見病一般都不嚴重),就當是免疫接種了,孩子的免疫功能會在與病原微生物的「斗爭」中逐漸完善起來的。


提起皰疹性咽峽炎,這個名字一長串還陌生,不過若提到「手足口病」大家就不陌生了吧!而這皰疹性咽峽炎其實也算得上是手足口病早期症狀了,它們都是由同一類病毒引起的。前者以咽部出現皰疹,也就是我們說的水泡,伴有疼痛,甚至出血為主要症狀,後者病變主要在四肢及口腔。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人體引起的,高發於兒童,多在夏秋季。這些腸道病毒,隨著大便排出體外之後會跑到空氣中,很容易就在我們呼吸的時候隨空氣進入人體;也可以污染食物,隨飲食進入人體;甚至停留在衣物、用具之上,經手觸摸之後,小孩子喜歡咀嚼手指,隨即感染。因此,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

1. 患者自身免疫力過低,抵抗力差。一方面小孩本身就嬌嫩,免疫力就低下,故容易被感染;另一方面,就成人而言,過度勞累、身體受涼等等,抵抗力突然降低,給了病毒可乘之機。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多發於夏秋季節(夏秋季天氣變化大,容易受涼,病毒也容易傳播)

2. 不潔的生活習慣。小孩子多喜歡四處活動,東摸摸,西蹭蹭,手上難免會接觸到病毒,小孩子還喜歡咀嚼手指,感染幾率大大增加。同時,由於成人抵抗力強,可能成人從外界接觸到病毒之後,回家傳染給了小孩兒。

因此,一旦發現周圍有人得了皰疹性咽峽炎或者手足口病,一定謹記:遠離。尤其是小孩子,出門在外記得做好基礎的防護,比如口罩。家裡可以備洗手液,成人回家接觸小孩之前先洗手,換衣物。夏秋季盡量不帶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盡量減少外出就餐。

顧小花

Suin

Apple·蘋

皰疹性咽峽炎通常以急性發熱、咽痛起病,在出現症狀前有2 4 天的潛伏期,熱度可為中低等發熱或高熱;該病的典型症狀是咽峽部皰疹、以及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口腔咽峽部是指扁桃體及其周邊。

由於潰瘍,患兒可表現出咽痛、據食等。該病具有自限性,大多數患兒症狀較輕,1-2周自愈,少數病例可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並發症。該病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多發於低年齡段兒童,臨床表現為主要為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性潰瘍。

能夠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原體較復雜,包括多種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包括多種亞型)、埃可病毒等;與引起手足口的病原有重疊。其中EV71(一種特殊的腸道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現重症感染。皰疹性咽峽炎全年都可發生,發病高峰為5-7月。手足口病患者、皰疹性咽峽炎患者以及隱性感染者(感染了病原體但不發病、沒有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都可以是該病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密切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口腔皰疹液、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皰疹液、或者被患者皰疹液、口鼻分泌物或糞便污染的物品等)亦可傳播,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在幼托機構等兒童密集型場所可引起聚集性疫情。因此,患病兒童必須隔離;幼托機構、早教機構等兒童較為集中的單位應開展入園(托)晨檢,流行期加強衛生消毒工作。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童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其主要病原為腸道病毒。皰疹性咽峽炎感染多發生在1-5歲兒童,而5歲以上的兒童發病率較低。甘正凱等學者的報道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多發生於12-23、24-35月齡的兒童,5歲以上的兒童患病率相對較低,與廣東、中國台灣地區報道也類似。1-5歲兒童易患病,可能與此年齡段兒童活潑好動,喜吃手相關;另男性患兒多餘女性患兒,也可能是由於男孩較女孩更活潑、好動,更容易接觸到病原。該病全年均可發病,流行性具明顯的季節性,流行期多為夏秋季。在我國,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期除了的4-6月外,南方等省份9-10月左右還有一個明顯的高峰,這一特點可能與腸道病毒在濕度高和溫暖的地方更容易繁殖相關。

柯薩奇病毒A組的2、4、5、6、8、10、16型、B組、埃可毒30型及EV71都能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流行。其中以CA16及EV71最為常見,存在EV71和CA16兩種病毒同時混合感染情況。

兒童皰疹性咽峽炎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涎、咽痛,可伴腹瀉、嘔吐、驚厥及咳嗽,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可累及神經系統。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為柯薩奇A組病毒所引起,偶爾也由其他腸道病毒所引起, 多發於夏秋季, 好發於1-7歲的學齡前兒童。常常驟起發熱(高熱,甚至會出現熱性驚厥)、咽痛,皰疹主要發生於咽部和軟齶,有時見於舌,但一般不會累及齒齦和頰粘膜,查看口腔內,咽齶弓、軟齶、懸雍垂等黏膜上,可見數個至十數個2-4mm大小灰白色的皰疹,周圍有紅暈。由於咽部充血、疼痛,寶寶會因吞咽痛和吞咽困難,而出現流涎、拒食、厭食或進食時哭鬧、煩躁不安等現象。該病潛伏期為2-4天,病程多數為1周左右,常無全身症狀,或全身症狀一般在4-6天後自愈。

皰疹性咽峽炎雖不是法定傳染病,但也是具有傳染性的, 主要通過接觸傳染、糞口傳播, 因此在 育兒 過程中,加強應要寶寶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少帶寶寶去人多空氣相對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少讓寶寶亂摸公共場所的 娛樂 玩具,自家的寶寶玩具也要勤消毒,這樣可以降低寶寶患皰疹性咽峽炎的機會。

皰疹性咽峽炎為自限性疾病,患病後主要以對症治療和加強護理為主。該病有個特點為高熱,如果寶寶體溫未超過38.5 ,家長可採取溫水浴、溫水擦洗、退熱貼等物理降溫,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5 ,為防熱性驚厥,可予以葯物退熱。寶寶患皰症性咽峽炎期間,家長應加強家庭護理,讓寶寶注意休息、加強居室通風,多曬寶寶床上用品。還有,為了減輕寶寶咽痛,減少咽喉刺激,應讓寶寶清淡飲食,流質飲食,並多喝水,補充維生素類。

由於皰疹性咽峽炎的發病初期的症狀與普通感冒的症狀區別不大,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為防止延誤治療,因此在日常 育兒 過程中,家長如果發現寶寶出現發燒(高燒)不退,流口水、厭食或進食哭鬧,要引起重視,寶寶可能是患了此病,應盡早帶他去醫院診治。

另外說明一下,其實,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是一類病毒造成的,皰疹性咽峽炎僅僅是咽喉部分有皰,手腳沒有出現皰疹,如果手腳也出現皰疹,則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等皰疹痘疹類病就是因為冬不藏精腎水不足,木氣上沖,中氣虛了,不能使火氣下降,用三豆水就可以治癒的。這些病症就是木火疏泄太過為病,要補中補水養木收火而不是清火滅火,一清一滅孩子體質便虛了,中醫向來都是從根源上調理!

三豆飲,味甘皆補中氣。其中各豆又再有專長,

黃豆:補土氣,中土運化復原、軸運輪行,金水木火四維升降不滯;

綠豆:清木熱,乙木升甲木降,相火回復;

黑豆:補水氣,水氣足,能藏陽,則相火收藏歸於命門,不再肆意疏泄,發熱和痘疹自然消退。

三豆飲的做法:

黃豆、黑豆、綠豆、各一把+冰糖適量,(尿少的可以加白飯豆1把,夜鬧煩躁不睡的可以加烏梅2顆)大火熬開,小火慢熬不少於2小時。可隨熬隨服,取豆湯當開水喝,或至少每日3-4次,連續一周,嚴重的連吃15-30天,好了停服。凡熬豆需長時間熬湯才能顯出葯效,時間越長越好,每日熬湯每日喝,豆水不隔夜,隔夜變性,有煲湯鍋最好,放好豆和水,睡前插上電源,次日清晨取濃湯喝一天,最佳),

若過程中舌面上見白苔,加淡豆豉干吃或壓粉吞服,用量按年齡定,6月以下5顆左右、12月以下5-10顆,1歲以上10-15顆,大人1小把,飯後每天三次,隨年齡可適當加量。

小兒推拿方面可以配合每天補腎經、清肝平肺、清胃經清大腸經,順時針摩腹,3歲以下孩子每穴5分鍾,3歲以上每穴10分鍾。這套穴方組合也是補水養木旋轉中氣為主,讓陽氣得藏,而不是清掉滅掉。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一般在7歲以下的兒童發病較多,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免疫力和抵抗力較低。皰疹性咽峽炎患者發病時會出現突發性的高熱(大於或等於39度)、並且伴隨著咽喉痛,咽峽部長出類似於口腔潰瘍的黏膜皰疹,傳染性很強,感染速度也很快。

皰疹性咽峽炎這種疾病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接觸性傳染和胃腸道傳播,也就是糞-口傳播,因此,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第一個原因是與皰疹性咽峽炎患者有直接或間接的接觸,直接性接觸。這里多數以皰疹性咽峽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飛沫、皰疹液、糞便為傳播途徑,間接性接觸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身體部位、衣物、食品、公共設施等,從而引起自身的病毒感染。

第二個原因是兒童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衛生導致的,如吃了帶有細菌的食品,亂吃零食,常喝生水等不良習慣引發的腸道病毒感染,從而引起皰疹性咽峽炎。

所以,大人在照看兒童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兒童勤洗手、愛干凈的良好習慣。在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時期,切勿經常去人多密集且空氣不流通的的公共場所,避免被感染。同時,盡量少碰或不要觸碰公共設施,觸碰公共設施後要記得清潔雙手或消毒殺菌。經常和兒童有直接接觸的物品例如兒童玩具和餐具以及其他兒童用品,要定期消毒並保持清潔。不吃不幹凈的食物,多喝開水或溫開水,不要給兒童亂吃零食。

指導專家:石計朋,主治醫師,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

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

昨天是芒種,時序進入了仲夏,這是生命放縱生長的時節。

萬物瘋長,各種傳染病也進入高發,其中就有媽媽朋友圈盛傳的「親吻病」——皰疹性咽頰炎。

莫慌莫慌,其實沒那麼可怕。

回答這個問題一張卡就夠啦~


它和手足口病是「表兄」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一樣,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因為病原體類似,這兩種病的症狀也很相似。


因為都可能出皰疹,所以,除非在口咽部以外的部位出現皰疹,否則這兩種病很難鑒別。

一句話: 只有嘴裡有皰疹就是皰疹性咽峽炎;身上也有疹子,就是手足口病。


家裡沒有壓舌板,拿小電筒照一下就能看到

「親一下」就能被傳染了嗎?

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還是通過糞口傳播, 說了是腸道病毒嘛。

通過「親吻」傳播的比例很少,親或不親,寶寶的患病率也相差不多。

但是,不會傳染不代表你可以隨便去親外面可愛的寶寶們啊!

換位思考下,總有人親你也是件比較奇怪的事情吧…

怎麼預防呢?

㈣ 皰疹性咽頰炎的症狀及治療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是由許多A組柯薩奇病毒,偶爾也有其他腸道病毒所引起。那麼皰疹性咽頰炎的症狀及治療大家知道多少呢?

皰疹性咽頰炎的症狀

皰疹性咽頰炎一般起病比較急,出現急劇的發熱,多為低熱或中度的發熱,也可以有少數的高熱,達到40℃以上,甚至會引起驚厥,2-4天可以逐漸減輕。小兒可以見到拒食、哭鬧,煩躁不安、流涎這些症狀,也可以出現惡心、嘔吐。皰疹性咽頰炎的咽喉部的典型症狀可以出現咽部充血,起病兩日之內有口腔黏膜數個小的灰白色的皰疹,周圍繞以紅暈,2-3天後紅暈加劇擴大,可以出現潰破,形成黃色的潰瘍面。

皰疹性咽頰炎的治療

1.運動治療

大多數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身體抵抗力都比較差,所以在得了皰疹性咽峽炎以後,必須要積極的運動。而運動不但能夠提高免疫力,對於皰疹性咽峽炎和其他疾病也有著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2.病因治療

干擾素a,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病毒復制時蛋白質的合成、增強未感染宿主細胞抗感染能力和激活宿主免疫細胞。可以通過噴霧或霧化給葯,局部用葯使用便捷,兒童容易接受且胺全有效。

3.葯物治療

患兒體溫達到38.5°C以上,伴有明顯不適時需降溫治療,除進行物理降溫外,也可給予退熱葯物進行降溫。常用退熱葯物包括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患兒發生高熱驚厥時,需要及時進行止驚治療,常用葯物為咪達唑侖、水合氯醛。

4.一般治療

注意做好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進食困難及高熱不退的患兒,應適當補液,以防止電解質紊亂。發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如退熱貼、溫水浴等。

㈤ 皰疹性咽峽炎

鏈接:

提取碼: 54fg

裡面收集了5個跟皰疹性咽峽炎相關的問題,內含皰疹性咽峽炎應對方法,皰疹性咽峽炎改 如何用葯,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護理,還有何時就醫,以及辨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㈥ 皰疹咽炎發燒不吃葯推拿行嗎

指導意見:
這是不行的,這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是由許多A組柯薩奇病毒,偶爾也有其他腸道病毒,所引起,其特點為皰疹性潰瘍性粘膜損害. 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主要是採用一些清熱解毒葯品即可,另外,還可以利用超聲霧化吸入類抗病毒葯物進行治療

㈦ 寶寶得了皰疹性咽頰炎怎麼辦

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於其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因此很容易被人誤解為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造成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最近天氣比較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使室內空氣細菌和病毒急劇繁殖,進入小兒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發生。這些病毒主要是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並發細菌感染等。這種病的病程大約一周左右,嚴重的可延長至兩周,治療上經常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葯治療為主。選擇一些清熱、解毒、利咽的葯物,同時,還可以用霧化超聲吸入中葯雙黃連等抗病毒葯物進行治療。 治療期間,飲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溫開水。給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盡可能少吃煎、炸等油膩食品,尤其是注意不吃過熱的食品。同時為防止繼發感染,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可選用淡鹽水漱口

㈧ 小孩皰疹咽炎怎樣推拿

清心經 清胃經 清肝經 補腎經各300次 揉內勞宮200次 按揉合谷穴

㈨ 皰疹性咽頰炎推拿好不好用

可以推好,但是比較慢,搭配點葯吃,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