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楓樹球可以治療濕疹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楓樹球可以治療濕疹嗎

發布時間: 2022-12-29 19:22:22

⑴ 治療濕疹的方法有哪些比較有效

大家對於濕疹都是比較熟悉的吧,濕疹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那麼大家知道濕疹的治療 方法 是什麼嗎?濕疹治療的方法有哪些?本文是我整理的治療濕疹的方法,僅供參考。

濕疹的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1、應盡可能的尋找患者發病或誘發加重的原因,詳細了解病史、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思想情緒等;作過敏原檢查,如皮膚點刺試驗或皮內試驗、特異性IgE抗體及斑貼過篩試驗等,以發現可能的致敏原。

2、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盡量不穿化纖貼身內衣、皮毛製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鮮、辣椒、酒、咖啡等。

3、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避免過勞、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二、濕疹的葯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葯:濕疹的治療也能用這個。這些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為發熱、關節痛、肌痛的對症治療。如消炎痛對濕疹的發熱、胸膜、心包病變有良好效果。由於這類葯物影響腎血流量,合並腎炎時慎用。

2.抗瘧葯:使用能抑制DNA與抗DNA抗體的結合,對皮疹,光敏感和關節症狀有一定療效的葯物,長期服用此類葯物,會因在體內積蓄,可引起視網膜退行性變。早期停葯可復發,由於此葯的特殊性應定期檢查眼底。這也是濕疹的治療常用的方法。

濕疹的治療偏方 內服葯療法

1) 急性期可選用鈣劑(每次二片日三次)、維生素C(每次二片日三次)

2) 抗組胺葯:如酮替芬(每次一片日二次)或撲爾敏(每次一片日二次)吃這些葯會睏倦。

3.局部葯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葯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擇溶液作冷濕敷,滲出減少,呈水皰和糜爛時,可用氧化鋅油,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

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塗膜劑。

1)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 :該類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松、艾洛松、澳能軟膏。

2)免疫抑制劑:用於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

的2歲以上濕疹患者,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3)中葯制劑:除濕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4)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5)抗生素制劑 :由於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濕疹,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於加快控制炎症。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6)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葯如復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鮮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黃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參30克,裝於紗布袋中,水煎湯,先熏後洗肛門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本法用於肛門濕疹,熏洗至痊癒。

下面參考:

1. 在疾病初期僅有潮紅、丘疹或少數小皰而無滲液,治宜緩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選用濕敷或具有止癢作用的洗劑,常用2%~3%硼酸水濕敷,爐甘石洗劑或2%冰片,5%明礬爐甘石洗劑等。如僅有潮紅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1日多次頻頻撒撲。

2. 水皰糜爛滲出明顯者,宜收斂、消炎,以促進表皮恢復,可選用防腐收斂性葯液作濕敷或罨包,常用的如復方硫酸酮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鉛或醋酸鋁溶液。輕度滲出者,可用氧化鋅油外塗或氧化鋅糊包紮。

治療濕疹效方九則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有良效。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紮,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紮。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葯灌入孔內後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鍾。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濕疹有良效。

8.黃丹15克,冰片6克,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塗患處。1日3次。

9.蛇床子、大黃、苦參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鍾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濕疹即消。

內服葯療法

1) 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或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療法。如合並感染者,應加用抗生素。

2) 抗組胺葯:如酮替芬、賽庚定、羥嗪、苯海拉明等傳統鎮靜抗組胺葯主要應用於晚間瘙癢者,第二代較少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葯 (西替利嗪或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匹斯汀等)具有抗過敏、抗炎作用。

3)糖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製作用,起效迅速而作用肯定,對病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可考慮短期用葯,但宜逐漸減量,以免反跳。原則上盡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 兒童 。

4)免疫抑制劑:對病情嚴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可考慮酌情選用雷公藤製劑、硫唑嘌呤等,需密切監視不良反應。

5)免疫調節劑:重組人Y一干擾素、胸腺肽、轉移因子或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等。

6)抗生素:細菌 (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皮膚上繁殖,往往加重濕疹,可選用大環內酯類、頭孢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成葯丹參酮膠囊也可選用。

7)其他:甘草酸二銨、抗白三烯 (如孟魯司特、扎魯司特)、沙利度胺及中醫葯等可選擇應用。

3.局部葯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葯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擇溶液作冷濕敷,滲出減少,呈水皰和糜爛時,可用氧化鋅油,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

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塗膜劑。

1)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 :該類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松、艾洛松、澳能軟膏。嬰幼兒宜選用中、弱效,成人多使用中、強效。對於眼瞼、面部和皮膚皺褶部位宜

選擇較弱效的糖皮質激素。

2)免疫抑制劑:用於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的2歲以

上濕疹患者,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3)中葯制劑:除濕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4)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5)抗生素制劑 :由於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濕疹,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於加快控制炎症。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6)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葯如復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食療
一、 內服中葯葯方:

1、濕疹中葯方-脾虛化熱

【濕疹症狀】皮膚濕疹,以四肢為多,開始散在全身,以後逐成片狀增多,瘙癢,搔破後流黃水,無發熱,飲食尚佳,睡眠不實,大小便正常,舌質正常,苔黃膩,脈陳弦細數。

【濕疹治法】養血清熱,祛風除濕

【濕疹方葯】歸尾5克,赤芍6克,乾地黃9克,川弓5克,丹皮6克,何首烏9克,胡麻仁5克,黃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參6克,蟬蛻3克,紅花3克,蛇蛻3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辛辣腥發之物

【濕疹按語】此型濕疹,以四肢為多,四肢為諸陽之本,脾主四末,並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濕,濕聚生熱,熱則生風,風濕博結,發於皮膚,四肢尤甚,所以治以養血,清熱、祛風、除濕之法。

2、濕疹中葯方-胃經積熱

【濕疹症狀】初起丘疹色紅,灰白色鱗屑成斑,小者如豆,濕疹大者如錢,日久蔓延,擴大成片。毛發乾枯,容易折斷,易於剝落,而不疼痛,瘙癢,稍數患者有輕微的紅腫,皮疹,膿瘡,結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纏綿。

【濕疹治法】養血熄風,殺蟲清熱

【濕疹方葯】荊芥10克,白蘚皮15克,當歸10克,大黃10克,防風10克,百部10克,連翹10克

【用法】共炒研極細末,每次6克,飯後兩小時,滾水沖服,每日兩次。

【外洗法】用艾葉一把,加鴿糞一把熬水,溫洗禿瘡後,再用溫水淋洗一次,拭乾。

【濕疹按語】該病由於胃經積熱,化風生蟲所致。故方中以荊芥、防風透散風熱於外;大黃盪滌胃熱於下;連翹、百部、白蘚皮泄熱殺蟲;當歸養血祛風。

【濕疹方葯】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忌食辛辣

3、濕疹中葯方-血熱外感

【濕疹症狀】周身疹點細小堅硬為粟,質白根紅,瘙癢異常,抓破則有黃色水液浸淫蔓延,癢極則膚紅發熱,舌紅苔黃,脈滑數。

【濕疹治法】疏風祛濕,敗毒瀉火

【濕疹方葯】金銀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蘚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黃柏10克,炒黃苓10克,干生地10克,連翹10克,蟬蛻10克,荊芥3克 【用法】濃煎,分三次服。三劑為一個療程。瘡愈後則停服,未痊癒可續服三劑。如經數月或一年後再發時,可照方再服

【濕疹按語】方中以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熱敗毒而消腫;生地、黃苓、黃柏、連翹清熱涼血瀉火,並能燥濕;土茯苓、白蘚皮祛風除濕;蟬蛻、荊芥疏風散熱。

4、濕疹中葯方-風濕蘊毒

【濕疹症狀】皮損肥厚,粗糙,乾燥,脫屑,皮紋增寬加深,色素沉著、苔蘚樣明顯,瘙癢無度,色薄白苔少,脈細數。

【濕疹治法】熄風止癢,除濕解毒

【濕疹方葯】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忌食辛辣

【濕疹按語】方中全蟲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經,走而不守,能息內外表裡之風;皂刺幸散溫通,功能消腫托毒,治風殺蟲;豬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腸之氣,滌清胃腸積滯,消風止癢散毒。蓋“熱”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濕毒,非攻發內托幸揚不得消散,而全蟲、皂刺、豬牙皂角三者為伍,既能熄風止癢,又能托毒攻伐,對於頑固蘊久深在之濕毒作癢,用之最為相宜。白蘚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熱散風,燥濕止癢,協同苦參以助全蟲祛除表淺外風蘊濕而止癢;刺蒺藜辛苦溫,祛風“治諸粉病瘍”、“身體風癢”有較好的止癢作用;刺蒺藜協同祛風除濕通絡的威靈仙,能夠輔佐全蟲祛除深在之風毒蘊濕而治頑固性的瘙癢。另外脾胃氣滯則蘊濕,濕蘊日久則生毒,頑濕聚毒,客於皮膚則瘙癢無度,故方中佐以炒枳殼、黃柏、炒槐花,旨在行氣清腸胃之結熱,以期調理胃腸,清除濕熱蘊積之根源,標本兼顧,寓意較深。川軍能活血破瘀,少用則瀉下,多用反而厚腸胃,與諸葯相配合,不但止癢功效增強,而且可以促進肥厚皮損的消退。

二、外治葯方

濕疹除內服用葯(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

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塗患處 。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 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3)烏賊骨粉: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於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5)濕樂康:蒲公英、苦參、連翹、蛇床子、金銀花、土荊皮等多種保密成分,針對各型濕疹(慢性濕疹、急性濕疹)。每日兩次、最好配合皮膚病血毒丸、濕毒清相加減,療效果更加獨特!

(6)柴胡膏:柴胡30克、香仁2克、白菊花3克、連翹3克、甘草3克、青黛30克。研磨,百凡士林伴成膏狀,直接上葯塗擦,清熱利濕涼血。適用於慢性濕疹乾裂和感染者。

(7)包雲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於紗布上捲成如指頭粗條 ,用線扎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 滴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局部感染者。

濕疹患應該從生活和飲食上加強防復發,用再好的葯,不去預防也會復發,這種病不宜吃含熱量高,及易上火的食物,平時多食一些涼血性能的茶,或草葯。三分治療,七分保養要記牢。 一般防治,發生濕疹後,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再刺激,切勿搔抓,熱水燙, 肥皂洗及塗刺激。辛辣,白酒,海鮮,等不吃,避免熱,或出汗,心要冷靜,才不宜復發.

可預防濕疹的3種蔬菜

適當多吃以下三種蔬菜有助預防和治療濕疹:

1、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

2、番茄

番茄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維生素E;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及番茄鹼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補充維生素C;番茄鹼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療濕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

3、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1?食療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鍾,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 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鍾加入紅糖即可。
濕疹治療期間的護理方法:
1、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盡量避免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2、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3、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⑵ 治療濕疹有哪些偏方

山羊鬍散治濕疹 [用料]山羊鬍一小撮。

[制用法]將山羊鬍燒成灰,用香油調成糊狀。搽患處,通常10天內即愈。

[功效]可治療濕疹。

墨魚骨粉治濕疹 [用料]墨魚骨適量。

[制用法]將墨魚骨粉用火煅燒,呈棕紅色時乘熱研成細末,即成墨魚骨粉,可瓶裝待用。將患處用淡鹽水洗凈、擦乾,然後將墨魚骨粉直接檄在患處,使之形成一厚膜,最後蓋上一層油紙,外用紗布包紮,並2天換1次,數次便可治癒濕疹。

[功效]可治療濕疹。

芹菜豆腐湯治濕疹 [用料] 芹菜250克,豆腐150克,調料適量。

[制用法]按常法煮湯食用。每天1劑。

[功效]清熱,祛濕,解毒。可治療皮膚濕毒,紅腫起泡流水。

蠶豆皮香油方治濕疹 [用料]蠶豆皮、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蠶豆用水浸軟,取皮曬干,然後烘烤極焦,研為細末過篩,以香油調勻,敷於患處。每天1次。

[功效]利濕化滯,收斂療瘡。可治療濕疹,對頭、耳、顏面之急性濕疹療效顯著。

玉米須治療濕疹 [用料] 玉米須適量。

[制用法]將玉米須燒灰存性,研為末,以香油調拌,外敷患處。

[功效]清利濕熱。治療濕疹。

黃連蜂巢治療濕疹 [用料]川黃連6克,蜂巢3個,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將黃連研極細,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攪拌成油膏,先用2%溫鹽水洗凈患處,後塗油膏。注意不可用熱水燙,越燙越壞。

[功效]散風祛濕。治療濕疹。

雄黃明礬治療濕疹 [用料]雄黃、明礬各等份。

[制用法]共研細末,撒於患處,患處皮膚乾燥的加凈茶油調勻抹;患處皮膚發熱加苦參(研末),混合撒患處。

[功效]收斂祛濕。治療濕疹。

藏青果醋治療濕疹 [用料]藏青果100克,米醋500毫升。

[制用法]將藏青果粉碎,加水1500毫升,以文火煎至50毫升,再入米醋煮沸即可。用時取葯液浸洗患處,每天3次(均煮沸後用),每次半小時,1天1劑。通常3~5天顯效。

[功效]斂濕止癢。可治療急、慢性濕疹。

松香明礬治療濕疹 [用料]松香、明礬各30克。

[制用法]共研成末,香油調敷患處,每天1次。

[功效]適於濕疹皮損粗糙脫屑者。

四瓜藤治療濕疹 [用料]南瓜藤、絲瓜藤、苦瓜藤、地瓜藤各30克。

[制用法]搗爛後取汁敷於患處,每天1次。

[功效]適於濕疹皮膚乾燥肥厚者。

焦炒胡桃仁治皮炎濕疹 [用料]胡桃仁適量。

[制用法]將胡桃仁搗碎,炒至焦黑出油為度,研成糊狀。敷患處,連用可痊癒。

[功效]滋陰潤燥,解毒,祛濕。可治療一切濕疹。

蜈蚣治頑固性濕疹 [用料]蜈蚣3條,豬膽汁少許。

[制用法]將蜈蚣焙乾,研末,用豬膽汁調勻。敷患處。

[功效]通經絡,除濕癢。可治療頑固牲濕疹。

⑶ 「九眼通」是什麼中葯,有什麼功效

九眼通為楓香樹的果實。正名是楓香果。別名:楓實,楓果,狼目,楓球子,狼眼,楓樹球,九空子等。
落葉喬木,高20~40米;樹皮幼時灰白,平滑。老時褐色、粗糙。葉互生;葉柄長3~7厘米;托葉線形,早落;葉片心形,常3裂,幼時及萌發枝上的葉多為掌狀5裂,長6~12厘米,寬8~15厘米,裂片卵狀三角形或卵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有細鋸齒。
功用主治:祛風通絡,利水除濕,行氣活血。治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痛,水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濕疹。燒灰外用於皮膚濕癬、痔漏等,有收斂、消炎、消毒作用。

⑷ 楓樹球的功效與作用 楓樹球有何功效與作用

1、祛風除濕

楓樹球是中醫臨床上治療人類風濕骨痛的良葯,它具有超強的祛風濕能力,可抑制人體內風濕因子的活性,並能清除身體內的風濕毒氣,對人類經常出現的風濕病痛,風濕骨痛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等症都有特別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2、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也是楓樹球的重要作用,它能加快人體內氣血循環,並能促使淤血消散,平時人們因經絡不通暢導致身體出現腫痛或者因跌打損傷,導致皮膚表面出現淤血腫痛時都能服用入葯以後的楓樹球,它能讓人體出現的腫痛症狀很快減輕。

3、利水消腫

楓樹球還是一種能利水消腫的中葯材,他能入腎經可提高人類腎功能,而且能防止多餘水分在身體內滯留,對人類經常出現的身體水腫和小便不利,有一定治療作用,另外,人們因水腫導致腹部脹滿時及時服用楓樹球也能讓症狀明顯減輕。

4、促進乳汁分泌

入葯以後的楓樹球疏通經絡也能促進乳汁分泌,它對女性生小孩以後出現的產後乳汁不足和乳房脹痛有特別好的治療作用,在治療的時候可以把它煎煮後服用,也可以把它與花生或豬蹄等其他能促進乳汁分泌的食材搭配在一起煲湯喝,多數患者服用以後能讓浮汁分泌量明顯增加。

⑸ 中草葯中的」六通」的功能都有什麼

你好!圖上顯示的是中葯
路路通
【別名】楓實、楓木上球、楓香果、楓果、狼目、楓球子、狼眼、楓樹球、九空子、楓香、攝攝、楓木、楓樹、香楓、楓宸、楓仔樹、三角楓、三角尖、雞楓樹、雞爪楓、大葉楓。
【性味】苦,平,無毒。
【歸經】十二經。
【功效】祛風通絡,利水除濕。
【主治】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病,水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調敷或燒煙聞嗅。

⑹ 治療濕疹的外用偏方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中醫認為,濕疹是由於風熱內蘊、機體正氣不足、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導致的,那麼,有什麼外用偏方可以治療濕疹?不如跟著我一起來學習濕疹的治療偏方吧!

治濕疹的外用偏方

濕疹外用偏方1、荊芥七葉一枝花方

材料: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苦參、大青葉、防風各15克

做法:鍋加適量水,放入上面5中材料,煮沸,去渣取汁,倒入專用盆中備用。

用法:每天1-2次,趁汁溫熱的時候熏洗患處。

功效:能夠祛風止癢,可以有效緩解濕疹症狀。

濕疹外用偏方2、仙鶴草方

材料:取鮮仙鶴草250克,或者干仙鶴草50-100克

做法:砂鍋放仙鶴草,加適量清水,煮沸後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用干凈的軟布蘸汁燙洗患處,一次20分鍾,每天早、晚各燙洗1次。

功效:適合滲出型濕疹

提示:燙洗前要煮沸葯汁,燙洗後要保持患處皮膚乾燥,不要接觸鹼性水液。

濕疹外用偏方3、夜交藤方

材料:夜交藤200克,白蒺藜、蒼耳子各100克,蛇床子、白鮮皮各25克,蟬蛻20克

做法:鍋加水5000毫升,加上面的材料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汁液太熱時,可以先熏一下患處,等變溫後,用干凈的軟布蘸汁洗患處,熏洗2小時後即可見效,每劑葯汁可以連用3-5次。

功效:消腫止痛

提示:葯汁要放在陰涼處,每次用前要煮熱。

治療濕疹的中醫偏方

1.將紫草用香油炸焦,等到香油的顏色變成紫色就可以取出紫草了。堅持連續幾天用這種紫草油塗抹患處,濕疹的情況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2.將薏苡仁還有粳米一起熬粥,然後加入少量的冰糖,日常作為一種點心來服用。

3.將蒲黃研磨成粉末,然後直接塗抹,並且用紗布包裹好,一天換一次。

4.如果皮膚中出現了濕疹,那麼可以將綠豆放入鍋中翻炒,最後研磨成為粉末。將粉末和白醋進行調和,然後塗抹在患處。每天進行兩次,一直連續塗抹上一個星期就可以從根本上痊癒。在治病期間,最好不要服用花椒還有胡椒,避免影響葯效。

5.將紅棗和扁豆按照1比3的比例准備好,然後將這兩種食物放入鍋中熬煮成粥,服用之前加入少量的冰糖。平時可以作為一種點心來服用,不僅能夠治療濕疹,同時還具有保健身體的效果。

6.將一個樟腦丸放入碗中,然後倒入半斤的陳醋進行浸泡,做好密封工作,三天後可以取出。將醋塗抹在患有濕疹的部位,一天塗抹三次,直到痊癒為止,效果很好。

7.將水蛇去皮以及內臟,然後洗干凈切塊,然後放入開水中煮熟,去掉骨頭;蟾蜍去爪子、頭部以及內臟,然後洗干凈切小塊備用;將蛇、蟾蜍以及粳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熟,熬粥,加入調味品就可以了。建議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效果非常的不錯。

8.將乾燥好的竹節菜放入水中煎煮,然後去除渣滓;在葯液中加入洗干凈的粳米,然後熬粥。建議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並且要溫熱之後再服用。這種偏方具有很好的利濕以及除風的作用,適合患有濕疹或者是陰部瘙癢的患者服用。

9.將烏梢蛇宰殺干凈之後切片煮湯,隨後在鍋中加入准備好的豬脂還有食鹽以及生薑,然後趁熱服用。治療濕疹的偏方有哪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種偏方具有祛濕、解毒以及除風的效果,適合濕疹患者以及風濕痹痛患者。

10.將五倍子放入鍋中翻炒,顏色變黃之後取出來放涼,最後研磨成為粉末。將五倍子粉末塗抹在患有濕疹的部位,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11.將生黃柏、大棗碳等量准備好。然後將兩種東西一起研磨成為粉末,加入適量的香油進行調和,然後塗抹在患處。如果說塗抹的時候身體出現液體比較多,那麼也可以撒上一些乾粉,每天進行兩三次,效果非常的不錯。

12.將新鮮的地丁搗碎成為糊狀,然後塗抹在患處。除此之外,也可以將乾燥的地丁小火翻炒成為黃色的,然後研磨成為粉末,塗撒在患處,三天換葯一次就可以,也能夠很快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13.將大黃研磨成為粉末,然後清油進行調和。這種偏方雖然能夠治療濕疹,不過最適合在濕疹已經出現水泡的時候。

14.魚腥草也是一種能夠有效治療濕疹的中葯材,在身體患有濕疹的時候就可以合理的利用魚腥草來令身體恢復健康。將魚腥草放入開水中,然後繼續煎煮五分鍾。冷卻之後用紗布塗抹在濕疹部位,每天進行兩次就可以。另外,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那麼可以連續紀念性十天左右。一般在經過治療之後,患有濕疹的部位將會出現局部乾燥的情況,滲出的液體也會減輕或者是消失,瘙癢的感覺也會慢慢的消失。

15.將苦參研磨成為粉末,然後外表皮顏色是紫色的大蒜搗爛,和苦參一起攪拌均勻,塗抹在患有濕疹的部位,每天進行三次,能夠很好的治療慢性濕疹。

⑺ 治療皮膚濕疹6個偏方

濕疹是相當復雜的一種皮膚病,是由內因外果造就的,是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具體它的「變態」就是因為它一旦沾染就很難治療,如影隨形,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就會復發。引起濕疹的因素很多很復雜,所以濕疹也是特別容易反復的,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從根去醫治。消化系統、精神緊張、情緒變化、感染、氣候、環境和飲食都是濕疹發生的因素之一。濕疹的特點就是反復,具體表現為紅斑、丘疹、丘皰、水皰糜爛、結痂等,特別影響人的形象,按照發病的過程還可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種。治療濕疹的6個偏方:1、韭菜有清熱解毒的效果,可以將韭菜搗碎成汁,塗抹在有濕疹的地方,可以治療濕疹。2、塗抹適量的甘伯宗清乳霜在濕疹患處,可以止癢去濕疹。3、艾葉有清熱去毒的效果,用艾葉泡水來洗澡,可以治療皮膚上的濕疹。4、香菜洗干凈後,用工具搗出汁液,塗抹再有濕疹的部位,可以治療濕疹。5、將綠豆和醋混合成粉,制備成葯膏塗抹在濕疹患處,可以止癢去濕疹,治療急性濕疹的效果比較好。6、槐葉及邊葉加入東青葉煮沸,晾涼後清洗皮膚,可以治療濕疹。平時預防濕疹的方法:1、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好心態可以預防濕疹。人的心態可以直接影響身體,濕疹的病發也與心態有關。2、室內濕度控制好,平時多通風開窗,避免室內空氣過於潮濕。潮濕的環境是導致濕疹發生的原因之一,平時的居住環境一定要保持乾燥。3、不要用溫度太刺激的水清洗皮膚,太冷太熱都不行。4、貼身衣物布料要選好,應該選擇貼合肌膚的棉質布料,不要用對皮膚刺激的布料。特別是劣質蕾絲尼龍,對皮膚的傷害比較大。5、有一個好的睡眠,不要熬夜。6、平時多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強身體免疫力,可以阻擋疾病的產生,預防皮膚濕疹的發生。

⑻ 治療濕疹的18個偏方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經常在夏季爆發,帶來的感覺會是劇烈的瘙癢,讓人難以忍受。濕疹帶來的還有皮膚病變出現紅疹,甚至會有皮膚增厚的現象。同時濕疹並不是不可治的,通過一些方法也是可以治好的,然而方法有很多,需要大家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選擇。濕疹有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急性濕疹比較好治療,但是慢性濕疹容易反復發作,不太容易治癒,因為慢性濕疹是由急性濕疹演變而來的。治療濕疹的18個偏方:
1、韭菜有清熱祛濕的效果,患有濕疹的人可以適當地吃韭菜來去濕疹,但是不要吃的過度因為韭菜比較傷胃。2、用韭菜剁碎擠出汁來,將韭菜汁液塗抹在有濕疹的部位,可以去濕疹。
3、濕疹帶來的瘙癢,可以使用爐甘石來緩解。
4、每周喝一兩次七星茶,每次半包,可以排毒瀉火解熱氣。
5、用金銀花水洗皮膚有濕疹的部位,一般來說臉部的濕疹就可以用金銀花來去掉。
6、米湯對於脂溢性皮炎也有一定的效果,所以用米湯也清洗皮膚也可治療濕疹,並且副作用少。
7、將醫用火針烤紅,迅速地刺濕疹以及一些丘疹,一分鍾後再給傷口消毒。
8、取燈芯草泡在香油中,片刻取出,用鑷子夾一段再將另一段點燃放在濕疹部位,燃盡後對傷口消毒。
9、取用甘伯宗清乳霜塗抹在皮膚上上,對濕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還能止癢。
10、把苦參、白鮮皮和地膚子放入鍋里用水煎煮,半小時左右拿出來過濾後,每天用汁液擦拭有濕疹的地方。
11、將樟腦丸泡在醋里,三天後取出汁液擦拭濕疹部位,可以治療濕疹。
12、玉米須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加入香油攪拌外敷在濕疹的地方。
13、將蜂巢和黃連研磨成粉末加入凡士林,塗抹在有濕疹的地方可以治療濕疹。
14、番茄汁用來擦拭有濕疹的皮膚部位,可以治療濕疹。15、香菜洗干凈,搗成汁塗抹在患處,對輕微濕疹有治癒的效果。
16、韭菜汁加入鴨蛋清,外敷可以治療濕疹。
17、鮮嫩的桑樹枝切碎加入酒炒黃,加水熬成湯,早晚一杯可以治濕疹。
18、薏米紅豆水可以去濕氣,堅持服用有治療濕疹的效果。平時預防濕疹的方法:
1、避免陽光暴曬,出門做好防曬。
2、保持一個開朗的心態,可以預防濕疹。
3、夏天身體容易出汗,可以適當塗抹爽身粉。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時少飲酒。
圖片名

⑼ 楓樹球對手抖有什麼作用

楓樹球對手抖沒有作用。

楓樹,中葯名。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屬植物楓香樹的樹脂及根、葉、果實。具有(根)祛風止痛;(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果)祛風通絡,利水,下乳;(白膠香)解毒生肌,止血止痛之功效。(根)用於風濕性關節痛,牙痛;(葉)用於腹瀉,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傷,皮膚濕疹;(果)用於風濕性關節痛,腰腿痛,小便不利,蕁麻疹。(白膠香)用於外傷出血,跌打疼痛。

楓樹,是喬木或灌木,落葉稀常綠。冬芽具多數覆瓦狀排列的鱗片,稀僅具2或4枚對生的鱗片或裸露。葉對生,具葉柄,無托葉,單葉稀羽狀或掌狀復葉,不裂或掌狀分裂。花序傘房狀、穗狀或聚傘狀,由著葉的枝的幾頂芽或側芽生出;花序的下部常有葉,稀無葉,葉的生長在開花以前或同時,稀在開花以後;花小,綠色或黃綠色,稀紫色或紅色,整齊,兩性、雜性或單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或異株;萼片5或4, 覆瓦狀排列;花瓣5或4,稀不發育;花盤環狀或褥狀或現裂紋,稀不發育;生於雄蕊的內側或外側;雄蕊4-12,通常8;子房上位,2室,花柱2裂僅基部聯合,稀大部分聯合,柱頭常反卷;子房每室具2胚珠,每室僅1枚發育,直立或倒生。果實系小堅果常有翅又稱翅果;種子無胚乳,外種皮很薄,膜質,胚倒生,子葉扁平,折疊或卷折。

⑽ 你知道哪些治療濕疹的偏方

某男頸部慢性濕疹,奇癢難忍,曾注射青黴素無效。後有民間醫生告知一治療濕疹偏方:用食用醋熬豬皮膠(酌加點水),待溫後攤在一塊干凈布上,貼在患處,一次即愈。另收集治療濕疹的偏方如下:


1、濕疹(皮膚起紅點、水泡、發癢):用綠豆3兩炒焦研成粉,用醋調勻塗患處,一日二次,連塗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2、紅棗10枚,扁豆30克,紅糖適量。將前2味加水煮爛熟,加人紅糖,服食。


3、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將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點心食用。


4、竹節菜(干品30克)50克,粳米100克。竹節菜加水煎湯,去渣後人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2次,溫熱頓服。本方清熱利濕除風,適用於皮膚濕疹、陰部瘙癢等症。


5、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內浸3天後,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癒。特效。


6、烏梢蛇1條,豬脂、鹽、姜少許。將蛇切片煮湯,加豬脂、鹽、姜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本方祛風、除濕、解毒,適用於濕疹及風濕痹痛症。


7、水蛇1-2條,蟾蜍2-4隻,粳米適量。剝去蟾蜍外皮,去掉頭、爪、內臟,洗凈後切小塊,剝去水蛇皮,去掉內臟,放人開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鍋內,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調味食。


8、黃柏6克,丹皮炭、陳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黃,油適量。前4味葯研細末,用蛋黃油調成糊狀,塗患處,每日3次。


9、大黃9克,清油適量。將大黃研細末,用清油調擦患處,本方適用於濕疹水泡期。


10、五倍子6克。將其炒黃研細末,撒於患處。


11、鮮地丁適量:搗成膏狀,外敷患處。也可用乾地丁文火炒黃,研細面撒患處。3天換葯1次。


12、生黃柏、大棗炭各等份。制用法:將大棗炒成炭同生黃柏共研成細粉,香油調勻塗局部。如滲出液多亦可撒乾粉,每日2-3次。


13、魚腥草治陰囊濕疹:先將水一斤燒開,再放入鮮魚腥草100克(乾草減半),煎3一5分鍾。冷卻後,用紗布蘸葯液洗患處,每日1一2次,可根據病症連續洗7一10天。一般經治療後,可見局部乾燥,滲出液停止或減輕,瘙癢日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