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生兒皰疹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疾病分類
- 3 疾病概述
- 4 疾病描述
- 5 症狀體征
- 6 疾病病因
- 7 病理生理
- 8 診斷檢查
- 9 特別提示
- 10 相關出處
- 附:
- 1 新生兒皰疹相關葯物
1 拼音
xīn shēng ér pào zhěn
2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新生兒皰疹是因母親患有生殖器皰疹,致使新生兒出生時由產道被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多見於早產兒以及缺乏獲得性母體IgG的新生兒。常在出生後第4~6天起病,表現為喂養困難、高熱,肝脾腫大和黃疽,皮膚及眼結合膜可發生皰疹。病情嚴重,易致死亡。少數倖存者,幾乎皆遺留有永久性大腦功能障礙。
4 疾病描述
多見於早產兒以及缺乏獲得性母體IgG的新生兒。
5 症狀體征
常在出生後第4~6天起病,表現為喂養困難、高熱、肝臟腫大和黃疸,皮膚及眼結合膜可發生皰疹。病情嚴重,易致死亡。少數倖存者,幾乎皆遺留有永久性大腦功能障礙。
6 疾病病因
母親患有生殖器皰疹,致使新生兒出生時由產道被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7 病理生理
人類單純皰疹病毒是雙鏈DNA病毒四周包以立體對稱的蛋白質衣殼,其外圍再包以類脂質的囊膜,直徑約為150~200nm,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磚形。根據其抗原性質的不同,單純皰疹病毒可分為Ⅰ、Ⅱ型(簡稱HSVⅠ及HSVⅡ)。HSVⅠ與大多數非生殖器感染有關,感染後常不出現臨床症狀,但機體可產生相應的中和抗體,有臨床表現的約佔10%左右。HSVⅡ通常發生於青春期以後,多通過 *** 而傳染,損害多發生在生殖器部位,近來發現HSVⅡ與宮頸癌的發病有關。實驗證明,宮頸癌患者血清中有HSVⅡ的補體結合抗體,免疫熒光檢查,在宮頸癌的剝脫細胞中發現HSVⅡ的抗原,但未能直接發現HSVⅡ。HSVⅠ可能與唇癌有關。另外近來一些研究者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在多形紅斑患者的石蠟包埋組織中回顧性檢測HSVDNA,其陽性率為35%~72%,說明HSV感染可能是多形紅斑的主要促發因素。
原發性HSVⅠ的感染,主要發生於5歲以內的幼兒,但很少發病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此乃因其體內有從母體所獲得的抗體(IgG),而使之免於感染。此病毒可存在於病人、恢復者或健康帶菌者的水皰皰液、唾液及糞便中。其傳染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亦可通過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間接傳染。病毒經鼻、咽、眼結膜及生殖器等粘膜或皮膚破損處而進入人體,在人口處生長繁殖,後經血行或神經通路播散。在原發性感染消退後病毒可潛居於人體內。近來認為,感染後的病毒可能以某種形式潛伏於局部感覺神經節細胞中,當某些誘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消化不良、月經或機械 *** 等,使機體細胞發生生理變化,則可使處於潛伏狀態的病毒致活而發病。
在原發性感染後4~5d,體內產生中和性抗體和補體結合抗體,這些血清中抗體可使復發性單純皰疹的臨床症狀減輕及不發生病毒血症,但不能防止單純皰疹的復發。另外,許多事實也證明,單純皰疹的復發與細胞免疫功能有很大關系,如有先天性細胞免疫缺陷的WiskottAldrich綜合征、胸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淋巴瘤以及接受免疫抑制療法的病人,皆易並發單純皰疹。
原發型單純皰疹與復發型者的病理變化相同。表皮細胞發生氣球變性、網狀變性和凝固性壞死,表皮細胞棘刺松解,導致細胞彼此分離而形成水皰。由於氣球狀變性比較明顯,且多發生於皰底部,故水皰常為單房性。在水皰的上部及周圍可見網狀變性,陳舊的水皰內可見有紅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在氣球狀細胞的胞核中,常可見到病毒包涵體(Lipschuntz小體)。此包涵體早期呈嗜堿性,Feulgen反應陽性,但後期則變為嗜酸性,Feulgen反應陰性。真皮 *** 層有輕度水腫,有輕重不等炎性浸潤。在反應嚴重時,真皮有嚴重的血管炎,表現在血管壁內及其周圍有纖維蛋白樣物質沉澱及緻密的中性粒細胞的炎性浸潤。此外,可有紅細胞外滲,中性粒細胞的核碎裂,偶爾有纖維蛋白樣血栓形成而致壞死。
8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
1.皰液塗片檢查 取新鮮水皰皰底的皰液作塗片,用Giemsa染色,一般可見許多棘刺松解、一個或數個核的氣球狀細胞以及嗜伊紅性核內包涵體。有條件時,可用電鏡直接尋找皰液中的病毒顆粒。
2.皰液病毒培養與接種 取材時要用醋酮(不能用酒精)消毒水皰,然後用乾燥的細針吸取皰液置於消毒的試管內,立即送往化驗室進行培養和接種。若將皰液接種於家兔的角膜,能引起樹枝狀角膜炎。
3.免疫熒光檢查 刮取皰底部皰液置於玻璃片上,再加上2滴磷酸緩沖液的生理鹽水,混合,空氣中乾燥,固定,用兔抗皰疹病毒血清及熒光素標記抗兔球蛋白染色,則可見陽性熒光。其敏感性較高且迅速,但只適用於早期損害。
4.血清抗體測定 對原發性單純皰疹的患者,測定其血清中和抗體的效價,對診斷有幫助,在血清中亦可發現IgM抗體。
5.多聚酶鏈反應(PCR)方法檢測 用鉆孔或手術方法取皮損放入離心管中,20℃冰箱保存待行PCR檢測。1987年Cao等研究證實用HSV共同型引物可從皮膚及石蠟組織標本中迅速、簡單、敏感和特異地檢測出皮膚和粘膜HSV感染,並且證實該引物對HSV的擴增是特異的。
常見的單純皰疹多為復發型,根據其臨床特點,如成群的水皰,好侵犯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多見於發熱及消化障礙的疾病中,自覺有灼熱及癢感等,即可診斷。對某些少見的原發型者,有時需配合特殊的實驗室檢查以助診斷。
9 特別提示
新生兒膿皰疹的預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每天洗澡,炎熱天氣可以每天洗2—3次。衣著要適宜,不要讓新生兒出汗過多。
2、保護新生兒的皮膚不受損傷,衣服、尿布和被褥要柔軟。護理新生兒時動作要輕,給嬰兒勤剪指甲,以免抓傷表皮。
3、避免與有皮膚感染病的人接觸,護理新生兒前要認真洗手。
新生兒膿皰疹的治療可以根據病情採取以下方法:症狀較輕,只有散在膿皰時可用75%酒精消毒小膿皰和周圍的皮膚,然後用酒精棉簽將膿皰擦破或用消毒針頭挑破,使膿液排出,創面可以曝露、乾燥或塗以抗生素軟膏。膿皰特別多時,還應加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果發現嬰兒的精神不好等症狀時,應該請醫生診治。
10 相關出處
現代皮膚病學
新生兒皰疹相關葯物
- 注射用阿昔洛韋
00mg/m2與成人10mg/kg用量者相近。新生兒(3月齡以下)每8小時靜脈滴注10mg/kg,...
- 阿昔洛韋注射液
童用葯】(1)兒童中未發現特殊不良反應。(2)新生兒不宜以含苯甲醇的稀釋液配製靜滴液,否則易引起致...
- 氨苯碸片
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本品可在乳汁中達有效濃度,對新生兒具預防作用。但碸類葯物在G6PD缺乏的新生...
- 氨苯碸片
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本品可在乳汁中達有效濃度,對新生兒具預防作用。但碸類葯物在G6PD缺乏的新生兒...
- 倍他米松磷酸鈉注射液
B. 嬰兒起皰疹怎麼辦
你好。皰疹可見於唇部、口周皮膚,或口唇與皮膚交界處。開始覺得發癢、發紅,有灼熱感;以後出現或多或少針尖大或小米粒大小的水皰,不久水皰變混濁,然後破裂結痂,幾天或1~2周內痂皮脫落,脫痂後不留疤痕.注意多喝水,過幾天就會好的.這種病屬於潛伏感染,病毒潛伏在體內,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就會發作,所以提高抵抗力...才是最根本的.祝健康!
C. 新生兒膿皰疹的介紹
新生兒膿皰疹是一種新生兒期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醫院臨床證明其傳染性很強,容易發生自身接觸感染和互相傳播,常在新生兒室造成流行。由於新生兒皮膚非常細嫩,皮脂腺分泌旺盛,細菌容易堆積在皮膚表面;而且新生兒表皮的防禦功能也比較低下,當皮膚有輕度損傷時,就容易致病。
D. 嬰兒病毒性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小孩病毒性皰疹是由一種水痘病毒感染引起,是常見皰疹性皮膚病。兒童初次感染時,可發生水痘,或隱性感染,此後病毒侵入感覺末端,再經過移動並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當發生感冒、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接受放射或化學葯物治療,人體抵抗力降低時,就會誘發帶狀皰疹。 祝寶寶健康
E. 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病因
大多數新生兒是在產時經產道或臨產前數天內被感染;少數可經胎盤或生後感染。母親感染多數無症狀,僅在產道分泌物中排病毒。部分產婦既往有生殖器單純皰疹復發史。母親既往已有HSV感染潛伏,孕期可激活復發。原發感染孕婦產道病毒滴度高,排毒時間長,母嬰傳播率較高,嬰兒病情較嚴重;復發感染產道病毒滴度較低,持續時...間短,母血中具有的中和抗體可通過胎盤,使嬰兒獲得一定免疫,故母嬰傳播率低。母親被感染並有胎膜早破者,感染機會增加。生後嬰兒可通過與母親或護理人員的密切接觸受染,常為HSVⅠ型感染。新生兒可在產前、產時及產後被感染,孕早期感染可致自然流產,或引起發育障礙、先天畸形;中期感染可致死產;產時感染為胎兒經產道時,頭皮、眼、皮膚、臍帶和呼吸道直接接觸而被感染;生後感染為接觸病毒攜帶者所致。
F. 嬰兒皰疹怎麼引起的
你好,因為上火後機體免疫力低下,潛伏於神經節內的病毒復制而出疹,出疹不應該是膿皰,應該是水泡,屬於單純皰疹,這是由於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以紅斑上堆有密集水皰為主要特徵。 臨床中應該注意休息,增加機體的免疫力,另外可以選擇抗病毒葯物來治療,比如阿昔洛韋片口服,阿昔洛韋軟膏外用,如果繼發感染,可選擇百多邦等抗生素軟膏。
G. 嬰兒皰疹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皰疹是一類常見,而且歷史古老的傳染性皮膚病;有關的記載甚至早見於古希臘,18世紀時,臨床上已注意生殖器皰疹的存在,19世紀以後,由於工業革命促使人口居住密集和人口大規模流動,通過一般接觸及性接觸傳播皰疹的機會增加,導致皰疹類疾病的發病率上升;醫師逐漸認識到它的傳染性和性傳播途徑,此後並發現皰疹病毒具有潛伏性感染的特點。 皰疹病毒科分為α,β,γ三個亞科,包括114個成員,具有一定的宿主特異性,分別感染人或其他的動物,目前,人皰疹病毒至少包括8個成員(表1)。 單純皰疹的病原體為人單純皰疹病毒,在病毒分類學上歸於人皰疹病毒科α亞科,單純皰疹病毒屬,分為HSV-1,HSV-2兩個亞型,HSV-1亞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腦組織等;而HSV-2 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生殖器等,故有生殖器皰疹之稱;但這種區分並非嚴格。 單純皰疹病毒呈球形,由核殼體及病毒外包膜組成,核殼體呈二十面體形狀,由162個殼微粒構成;其核心內含有病毒基因組,為線性雙鏈DNA分子,長度為 15226kb,HSV-1,HSV-2兩個亞型基因組之間的同源性僅為47%~50%,單純皰疹病毒基因組至少編碼70種不同的蛋白質,成熟的病毒核殼體至少含有七種蛋白質,核殼體表面有一層物理結構尚不完全明確的內膜,含有四種蛋白質成分,與病毒基因的轉錄復制有關,單純皰疹病毒的外包膜系雙層含脂糖蛋白,糖蛋白成分復雜,至少包括六種;其中,糖蛋白gG的抗原特異性是鑒別HSV-1型或2型的血清學依據,單純皰疹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後,病毒DNA進入細胞核內復制,與此同時,病毒DNA轉錄物進入胞質,指導病毒結構蛋白在細胞質內的合成;隨後,子代病毒DNA回到胞質內裝配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顆粒,在單純皰疹病毒的復制過程中,成熟的病毒顆粒大約只佔少數,其餘因未能被及時加工,包裝,而被迅速降解,或成為非感染性的不成熟病毒顆粒。 人單純皰疹病毒對外界抵抗力不強,56℃加熱30min,紫外線照射5min,乙醚等脂溶劑均可使之滅活;但可在-70℃環境長期保存其生物學活性。 在體外培養環境中,單純皰疹病毒幾乎可以感染各種胚胎和新生動物來源的成纖維細胞及上皮細胞,並很快產生肉眼可見的病變;故在某些疑難病例,體外培養分離病毒的方法可被用於幫助臨床確診。
H. 新生兒膿皰疹的概述
新生兒膿皰疹的病原多來自母親,家屬或醫務人員不潔凈的手,或者嬰兒使用了被細菌感染的衣服,尿布和包被等。在與有皮膚病腫、化膿性皮膚感染的成年人接觸後,或母親患有乳腺炎時嬰兒發病也增多。新生兒膿皰疹通常發生後第一個星期。一般病好發在頭面部、尿布包裹區和皮膚的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也可波及到全...身。在氣候炎熱的夏天或包裹太多以及皮膚出汗多時更容易發生。膿皰表皮薄,大小不等,周圍無紅暈,較周圍皮膚稍隆起,皰液開始呈現黃色不久渾,大皰破裂後可見鮮紅色濕潤的基底面,此後可結一層黃色的薄痂,痂皮脫落後不留痕跡。輕症患兒沒有全身症狀,重症患兒常伴有發熱。吃奶不好,黃疸加重等症狀。新生兒膿皰疹若能治療可以很快痊癒否則容易遷延不愈,甚至出現大膿皰造成大片表皮剝脫。
I. 幼兒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小兒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1、小孩起皰疹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導致小孩患上皰疹的原因來源於各個不同的方面,有些家長帶孩子的時候衛生不注意的話,也是會容易引起孩子皰疹這種疾病的,比如說我們在給小兒用不幹凈的尿布的時候,也是會造成這種疾病的。
2、還有嬰兒受到一些細菌的感染,外傷感染,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所致的帶狀皰疹患者的皮膚損傷均可誘發這種疾病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再領養孩子的時候盡量的給孩子的皮膚保持一定的乾燥的程度,不要潮濕了。潮濕的話,很容易得這種皰疹這種疾病的,
3、出現皰疹的小孩家長就需要多加註意給小孩進行一個洗澡,而且要注意使用溫水進行洗澡,可以在水中加一些寶寶金水或者是花露水,洗完澡之後用毛巾擦乾再使用爽身粉,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緩解寶寶的皰疹。
小兒皰疹症狀表現
1、初次感染該病毒後引起水痘,多見於從未感染過此病毒,因之對之無免疫力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小兒,尤其是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
2、在口腔四面的皮膚有發紅、微微高起的區域,有麻刺感或瘙癢。1天後形成小的、疼痛的黃色水皰。
3、幾天以後小水皰結痂,第一次發作時可能有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如果孩子的皰疹發生在近眼部、開始有滲出或擴散。應盡快看醫生。
J. 12天新生兒皰疹是怎麼回事
意見建議: 新生兒皰疹是母親妊娠時患生殖器皰疹,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可經產道感染HSV而致.該病常在出生後4~6天起病,表現為喂養困難,高熱,肝脾腫大和黃疸,皮膚及眼結合膜可發生皰疹新生兒膿皰疹的治療可以根據病情採取以下方法:症狀較輕,只有散在膿皰時可用75%酒精消毒小膿皰和周圍的皮膚,然後用酒精棉簽將...膿皰擦破或用消毒針頭挑破,使膿液排出,創面可以曝露,乾燥或塗以抗生素軟膏.膿皰特別多時,還應加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果發現嬰兒的精神不好等症狀時,應該請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