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上身上會出很多小紅點,但又不是很癢,醫生說是過敏,但我以前都沒有過敏的情況.怎麼辦呢
有可能是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各種致敏因素,如葯物、食品、花粉、感染等引起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皮損形態不規則,一般24小時內會消退,也可反復發作,遷延不愈。
治療是以去除致敏因素為主,用抗組胺葯物為輔,嚴重者可予以皮質激素治療。
【處方】
1.注意發病前的服葯史、飲食、感染、精神因素及吸入物(花粉、羽毛、油漆等)等情況,其中可能與發病有關的應努力避免。
2.按時服葯,不可自行停葯,服抗組胺葯有鎮靜作用,服後不應從事登高、開車等工作。
3.病人如有氣促、喉頭水腫或吞咽困難應立即就診。
慢性蕁麻疹是一個非常頑固的皮膚病,經常反復。目前沒有特效的葯物。治療的原則是:口服抗過敏的葯物,如:息斯敏,撲爾敏,仙特敏等等很多。口服維生素C及各種維生素。嚴重者使用激素,靜脈,肌肉,口服視病情而定。還可以用中葯治療。
常用的一個中葯成方,供您參考:莪術9 克,乾漆3 克,紅花9 克,桃仁9 克,麻黃3 克,桂枝9 克,連翹9 克 桑白皮9 克,生草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副。建議您最好到醫院的中醫科就診。
蕁麻疹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俗稱「風疹塊」。其特點是皮膚出現白色或紅色疹塊,發作時突然,並無一定位置,時隱時現,瘙癢無度,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治療:
本病應以葯物治療為主,同時配合情志、飲食、針灸等療法。病情嚴重者,尤其是有過敏性休克或喉頭水腫時,必須立即送醫院救治。
預防:
蕁麻疹的病因是過敏反應,引起過敏的因素很多,比如葯物,食物,衣物,花粉,化妝品等等。治療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阻斷過敏源和抗過敏治療。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蓖麻粉,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葯物或食物品等。如因冷熱刺激而復發者,不應過分迴避,相反應該逐步接觸,逐漸延長冷熱刺激的時間,以求適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膽囊炎、病毒性肝炎、闌尾炎、腸道蛔蟲病等,以杜絕病源。平時保持精神歡樂,心情舒暢。同時還應注意氣溫變化,隨氣溫變化增減衣著,加強體育鍛煉。
但大部分患者很難找到明確的過敏源,治療辦法就是口服抗過敏葯,可同時配合加服鈣劑,維生素C,皮質激素等。
慢性蕁麻疹有時治療比較困難,需要從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入手,如堅持較長時間(3-6個月)聯合服用二類抗組胺葯,即撲爾敏、賽庚啶、賽特贊、敏迪這一類和西咪替盯雷尼替盯法莫替丁這一類。需要調整用葯時間,為了防止晚間發作,可在下午服葯。另外,為加強療效可以配合注射胸腺素、組織胺球蛋白或卡芥菌多糖核酸針等。部分患者隨著身體發育,機體免疫功能會發生變化,慢性蕁麻疹也會自我緩解。
蕁麻疹
俗稱風疹塊,為皮膚和粘膜因血管擴張.血漿外滲而引起的一種暫時性紅斑和水腫反應,臨床上較為常見。
【病因】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葯物 2.感染 3.食物 4.環境因素 5.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 6.遺傳因素
【臨床表現】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發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或蒼白色,皮膚色,亦有水腫性紅斑的;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有的可達10CM直徑或更大,有時在風團表面可出現水皰,疏散排列,能相互融合,形成環狀,地形圖等不規則形,風團常泛發全身,亦可局限.數小時後即可消退,一般不超過24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起彼伏,有時一天反復發生多次。有劇癢、燒灼感或刺痛感,極少病人有癢。病情嚴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當累及消化道時可有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累及喉頭和支氣管時可導致喉頭水腫,出現咽喉堵塞感,氣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如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症狀時,要考慮由急性感染因素引起。
據病程的不同,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疾病可短期內(數天至1~2周)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數月(1~2月)以上甚至經年不斷者稱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者一般全身症狀較輕,風團時多時少,有的有時間性,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則無一定規律。
此外,臨床上尚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如:
1.蛋白腖性蕁麻疹:(急性蛋白腖過敏性蕁麻疹)正常情況下,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腖容易消化而不被或很少吸入血液,但在一次食量過多(過食豬肉和海鮮),同時精神激動和大量飲酒時,蛋白腖可以通過腸粘膜吸收入血而致病,出現皮膚充血發紅、風團,伴頭痛、乏力。病程很短,只持續1~2日,且大部分可在1~4小時內消失。屬抗原抗體反應,其致病介質為組胺。
2.寒冷性蕁麻疹:是一種皮膚受寒冷刺激後在局部發生蕁麻疹反應(風團或血管性水腫和紅斑)的疾病本病可分為兩型:家族性或遺傳性和獲得性。
(1)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為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可見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病。皮膚在暴露於冷風、冷水等後,數分鍾內局部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可持續30~60分鍾,保暖後緩解。貼水試驗陽性。
(2)遺傳性寒冷性蕁麻疹:屬顯性遺傳,女性多見。嬰兒期發病,持續終生。於受冷後數小時出現泛發性風團,有燒灼感,不癢,可持續48小時。同時伴畏寒、發熱、頭痛、關節痛和折細胞增多等。貼冰試驗陰性。
3.膽鹼能性蕁麻疹:多發生於青年期,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皮疹的特點為1~3毫米大小的小風團,周圍有紅暈,多在軀干及四肢近端,倦瘙癢。有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等。
4.日光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皮膚暴露於日光數秒至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及風團、血管性水腫,持續1~2小時。以女性多發。
5.壓迫性蕁麻疹: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4~6小時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續8~12小時。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6.血清病性蕁麻疹:是由於葯物(青黴素、痢特靈等)、疫苗或異體血引起。皮損以風團尤其是多環形風團最常見,還可有中毒性紅斑、結節性紅斑樣表現。患者還有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病等血清病或血清病樣反應的症狀。尚可有心腎損害。屬一種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
7.皮膚劃痕症:亦稱人工性蕁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無明顯的發病原因,也可由葯物(特別是青黴素)引起。也有認為與皮膚肥大細胞存在某種功能異常有關。
【治療】
找出病因,去除發病因素,是根治本病的方法。但蕁麻疹的病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常常難於發現,故大多數情況下常是對症治療。一些不能去除病的則應減少各式各樣種促發因素,尤其是在物理性蕁麻疹時。應同時注意避免各種加重皮膚血管擴張的因素。可給予
1.抗組胺葯物:主要有H1受體拮抗劑和H2受體拮抗劑,各種抗組胺葯物的抗組胺作用在程度上是彼此不同的,而且它們具有的其他葯理作用彼此也有差異;如寒冷性蕁麻疹用賽庚啶效果好,熱性蕁麻疹用安太樂療效顯著,頑固性蕁麻疹可合並應用H1和H2受體拮抗劑,以提高療效。
2.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於急性嚴重或頑固的病例,如過敏性休克、血清病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等可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或強的松30~40MG口服,此療法一般不宜長期應用。
3.抗生素:由感染引起者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尤其對胃腸道有明顯或隱伏性感染而引起的蕁麻疹。
4.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葯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常與抗組胺葯同用。
5.擬交感神經葯:主要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尤其是有過敏性休克或喉頭水腫時。應用0.1%腎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注射,嚴重者可隔20~30分鍾再注射一次。
6.組胺球蛋白:是促使體內產生抗組胺抗體的葯物,對慢性蕁麻疹尤其對機械性和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好。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周1~2次,6~8次為一療程。
7.其他:可選用維生素K、維生素E、維生素B12、氨茶鹼、利血平、氯奎等口服,抑肽酶、6氨基已、硫代硫酸鈉靜點,心及組織療法、自血療法等。
8.局部治療:可外用安撫止癢葯。
心情比較激動或運動時會全身瘙癢:蕁麻疹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05日14:01 新浪生活
問:我的皮膚比較乾燥,有時遇到心情比較激動或運動時、在大熱天曬太陽時(就是在感覺熱得快要出汗時),會突然感覺身體一熱、全身刺癢無比,特別是頭皮;在大腿上常長一些像青春豆的;還有晚上睡覺被子蓋得太熱,會全身瘙癢,影響睡眠。請問這是什麼原因?該怎麼治療?
答:你的描述來看有可能是一種蕁麻疹--膽鹼能性的蕁麻疹。這種疾病常常在天氣冷熱交替、情緒緊張、劇烈運動和飲熱飲料時發作,在皮膚表面出現許多和毛囊一致的紅色的小丘疹,就象雞皮疙瘩一樣,瘙癢劇烈,一般幾小時後消失,嚴重的人可以有腹痛等症狀。
這種疾病是可以治療的,玻麗瑪朗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針對本病的抗組胺類葯物,其它抗組胺類葯物,也有一定療效。建議你及早到醫院就診。
如果確診是這種疾病,首先避免誘發因素,或是在出現誘發因素之前提前服葯。在醫生指導下,堅持一定療程的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2. 蕁麻疹會感染到手上和頭上嗎
會,尋麻疹本身就是局部性或著全身都可能發作的,皮癢無比
3. 蕁麻疹會感染到手上和頭上嗎
會的。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蕁麻疹是由於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而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局部或全身性皮膚上突然成片出現紅色腫塊,發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有劇癢。可能伴隨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
1.一般治療
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
(1)去除病因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葯物治療
(1)抗組胺類葯物①H受體拮抗劑 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②多塞平 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葯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葯物。
(2)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葯物 ①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為 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②酮替酚 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③色甘酸鈉 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作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並增強療效。④曲尼司特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3)糖皮質激素為治療蕁麻疹的二線用葯,一般用於嚴重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壓力性蕁麻疹對抗組胺葯無效時,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激發時,靜脈滴注或口服,應避免長期應用。常用葯物如下:①潑尼松;②曲安西龍;③地塞米松;④得寶松。緊急情況下,採用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
(4)免疫抑制劑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復,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由於免疫抑制劑的副反應發生率高,一般不推薦用於蕁麻疹的治療。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葯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等,常與抗組胺葯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4. 手上長了小疙瘩,有幾個地方有比較小的風團我很想知道
蕁麻疹,俗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也是常見的皮膚病。發病時,皮膚上會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團),用手摸會發現有發硬的感覺,瘙癢劇烈。風疹塊的表面抗原看到毛孔,在皮膚上輕輕刮痕可以出現一條略高於皮膚表面的紅色痕跡,這是由於血管內的細胞和液體滲到血管外而造成。
蕁麻疹常見的臨床症狀
1、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
2、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3、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
4、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發生蕁麻疹時這三件事是不能做的:
1、忌口過敏食物
易致敏食物主要的是動物蛋白性食物,最易致敏的是魚、蝦、蟹、牛奶、奶油製品、蛋類等,其次為植物性食物,如竹筍、菠菜、蘑菇、香菇、茄子、蠶豆、黃瓜、大蒜、蔥頭、柑橘、李子、草莓類,以及堅果如栗子、白果、核桃、花生醬與芳香的調料等所謂「發物」。此外,還有些食物對某些人可以導致過敏,如酒、巧克力和丙烯醛(消化脂肪與進食油煎物時所產生的一種物質),還有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品、防腐劑,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如酵母、水楊酸、檸檬酸等以及加入薄荷的食品如薄荷糖果、薄荷香煙或糕點食品等。
2、注意環境與衛生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
3、避免抓癢
不要隨意抓癢自己的皮膚。很多人當自己的皮膚發癢的時候會隨意的用手去抓,但是手上有太多的細菌,容易造成細菌的感染,也會使局部溫度不斷提高,加重病情,而且平時一些熱敷或者是環境過熱,也會導致蕁麻疹不斷的加重。
想要變好,這三件事堅持做
1、調理免疫改善過敏體質:
調理過敏體質,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人體的免疫細胞目前區分為三類,分別為TH1、TH2與Treg。在健康狀態下,TH1和TH2會互相平衡,且共同受到Treg調控。在Treg調控能力不足時或接觸到某些蛋白質或細小分子(塵蟎、花粉或海鮮食物等)後,使人體內免疫細胞IgE的濃度提高,TH2過度活化,導致TH2細胞激素分泌量過高/過盛,因而產生過敏症狀。總IgE值增高是確定過敏的唯一臨床指標,而脾臟細胞所分泌的IFN-γ能夠輔助TH1與TH2間的平衡,在控制過敏症狀和調整過敏體質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針對易過敏體質人群的最新研究發現,欣敏康抗敏益生菌療法主要可調控TH2細胞激素(cytokine)分泌量,進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達到調整過敏體質,緩解機體過度敏感的狀態。主要作用為:有助於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促進脾臟細胞IFN-γ的分泌量。欣敏康抗敏益生菌可以迅速平衡免疫細胞TH1和TH2,過敏症狀緩解。3個月,提升Treg調控能力,調整過敏體質。
2、葯物治療:
治療蕁麻疹的西葯葯物以抗組胺類葯物為主。常規所使用的「抗組胺葯」,主要作用類似於堵住細胞上的「閥門」,不讓組胺「跑出來」,便可以減輕和控制蕁麻疹的發作。但是,這樣畢竟只是「治標」,沒有解決過敏體質問題。所以很多患者在停葯後很易復發。葯物是治療疾病最常用的方法,而治療蕁麻疹也需要合理的葯物治療。抗組胺葯是治療蕁麻疹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患者的症狀。抗組胺葯雖然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胺,也不能阻止組胺的釋放,但對組胺有競爭作用,能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胺葯有很多種。抗組胺葯可根據病情和臨床表現選擇。
3、避免過敏原
減少接觸過敏原。防治蕁麻疹根本的方法是減少接觸過敏原。比如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就避免到鮮花聚集的地方活動,如果外出盡量佩戴口罩,在春季減少戶外活動等;如果對貓、狗等寵物皮毛過敏,則不養寵物或把寵物養在戶外。
5. 手上長蕁麻疹怎麼辦
手心長蕁麻疹和其他類型的蕁麻疹治療相仿。首先應尋找過敏原,如果單是手心發專作的話,要高屬度排查直接接觸的物品,比如玩具等。其次要及時開始抗過敏治療,比如撲爾敏、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等,選擇1-2種,每天1次,一般3天左右可控制,用葯7天可痊癒。第三,如反復發作,可加用玉屏風膠囊、復方甘草酸苷片等調節免疫,減少復發率。
6. 蕁麻疹讓我兩個手都腫了!!!急!!怎麼辦!!!
翟女士家住廣東汕尾市,兒子陽陽今年6歲。去年清明一次外出遊玩回來後,孩子在睡夢之中被癢醒的,當時孩子就是一直在撓肚子還有屁股,翟女士開燈給他一看肚臍眼周圍全部都是那種像蚊子包一樣的,可是當時的天氣根本就不會有蚊子啊。翟女士起來給他抹了一點止癢的葯膏才又睡下了。早上起來的時候,看到孩子肚子上的那些包也都消下去了,還問他癢不癢了,孩子自己也說不癢了,於是就准備拿著書包送他去上幼兒園。結果沒過一會在路上的時候,孩子又跟翟女士說身上癢。
於是,翟女士趕緊給她請了個假直接帶著去醫院了。
皮膚科的醫生看了之後就說是小兒蕁麻疹,因為是突發的症狀也不算很嚴重,醫生就給配了抗過敏的葯物給吃著,還開了洗液給洗身上。說是回家用著看。回到家翟女士就把抗過敏的葯給陽陽吃上了,晚上的時候給孩子喝了抗過敏的葯還倒了那個洗劑給他洗澡,但是好像效果不明顯。當時用了有效,可是過幾天後又開始復發,孩子身上癢得直哭。
後來,翟女士又帶著孩子去看中醫,醫生讓查過敏原又給開了一大堆中葯。孩子喝的時候苦還不說,喝了一個月以後也沒有看到什麼效果。
無奈之下,翟女士自己也去網上搜了很多關於蕁麻疹的資料,看到有的育兒專家推薦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對於治療小兒蕁麻疹效果很好。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穩步增強免疫調節細胞(Treg細胞)的活性,作用於TH1、TH2型細胞,使免疫達到平衡,減輕過敏反應的臨床症狀。抗過敏益生菌能夠促進脾臟細胞中γ-干擾素分泌量,使其得到系統的控制,避免再次復發,從而實現徹底改變過敏性體質。相比單一菌株,抗過敏益生菌的組合菌株更具優勢,六大菌株相互協同,針對多種過敏問題,可刺激腸道免疫細胞,改善腸道和全身免疫,調理過敏體質。翟女士當時就想著用來試試,也就在網上先購買了幾盒。
等一回來翟女士就給孩子用上了,抗過敏益生菌不是葯,不含激素,因此孩子喝的時候並不抗拒,喝了大概兩個星期,孩子就說沒有那麼癢了,翟女士看著效果還不錯反正也沒有副作用就堅持讓孩子服用,大概一個療程下來孩子身上的蕁麻疹就給治好了,到現在都沒有再復發過。
7. 蕁麻疹在夏天,出在手上!有什麼辦法
問題分析:
蕁麻疹的可能性比較大。蕁麻疹初起皮膚局部發生瘙癢,抓後皮膚潮紅,迅即發版生形狀不一權,大小不等鮮紅或白色風團,劇烈瘙癢,此起彼伏,一日之內可發作數次。
意見建議:
慢性蕁麻疹患者應注意葯物因素引 起的過敏。建議服用息斯敏,連續服用一周為好,慢慢會隨著體質的增強,症狀消失。
8. 蕁麻疹會腳底和手掌癢嗎
病情分析:你復好,根據你的制這種情況考慮是蕁麻疹,蕁麻疹是可以出現腳底和手掌癢的
指導意見:治療建議口服西替利嗪,酮替芬和防風通聖丸。平時禁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發病期間盡量不要使用海鮮和雞蛋,保持皮膚清潔.
9. 手上最容易出現蕁麻疹的原因
春末夏初,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各種過敏原開始增多,因此會引發多種過敏性疾病,特別是蕁麻疹。
蕁麻疹的症狀有哪些?
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前者經數天或數周可治癒,後者則反復發作持續數月。其餘還有皮膚劃痕症與特殊類型蕁麻疹。
1、急性蕁麻疹
在所有蕁麻疹中約佔1/3。起病較急,皮損常突然發生,為紅色大小不等的風團,皮損大多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自然消退,自覺劇烈瘙癢、灼熱感。部位不定,可泛發全身或局限於某部。
2、慢性蕁麻疹
發病約占蕁麻疹的2/3。風團反復發生,時多時少,常經年累月不愈,可達2個月以上。在經過中時輕時重,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無一定規律,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病因。
3、皮膚劃痕症
又稱人工蕁麻疹,往往先有皮膚瘙癢或灼熱,搔抓或輕劃後局部皮膚出現線狀風團,即皮膚劃痕征陽性。
4、寒冷性蕁麻疹
有獲得性和家族性兩種。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一般暴露於冷空氣或冷水中0.5~4h後發病。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可能為自體免疫性變態反應,對冷過敏,大多屬特發性,約1/3有遺傳過敏史。
5、膽鹼能性蕁麻疹:
多見於23~28歲青年。皮損特點為直徑1~3mm小風團,周圍有紅暈,疏散分布,不相融合,自覺劇癢。
蕁麻疹如何治療才有效?
1、避開過敏原
盡量查明對哪些物質過敏,避免或減少與該物質接觸。同時,避免接觸煙、顏料、灰塵、濃烈的香水等其他可能誘發或加重過敏症狀的因素。
(1)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測試。醫院可以檢測常見的一些過敏原,如:花粉、粉塵、蟎蟲、動物皮屑等吸入性過敏原;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一些蔬菜、水果、堅果等食物性過敏原;青黴素、疫苗、蚊子或蜜蜂等昆蟲叮咬液等注射性過敏原。
(2)平時注意觀察:
如果每次發作都與某一固定物質和環境有關,如:冷空氣、熱空氣,可能它就是過敏原。
如果更換生活居住地發生過敏症狀,可能地域環境是導致過敏的因素。
睡覺時打噴嚏、流清水涕,可能與床上用品甚至床的材料有關。
2、改善過敏體質
研究證實:過敏是有多種因素引發的,外因是過敏原,內因卻是因為腸道菌群紊亂引發微生態免疫失調而導致的過敏體質,由於過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種類繁多,多數患兒是對多種物質過敏,單靠躲避過敏原往往防不勝防。因此,想要治癒蕁麻疹,必須改善過敏體質。
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增加消化道內益生菌數量就能預防甚至治療過敏性疾病,而且可以避免因接觸有害微生物而患病的風險。益生菌改善過敏的作用機理:當人體內益生菌的數量,遠低於正常值時,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黏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而如果保持人體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充足,即便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採用了具有增強抗過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抗過敏專利菌株:唾液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羅伊式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通過定植腸道,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能夠有效改善過敏症狀。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粘附於腸道粘膜,提高機體免疫力,通過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促進腸道微生態的平衡,可有效預防蕁麻疹等疾病。
蕁麻疹日常護理
1、平衡作息,充足睡眠,研究顯示,腸道菌群能夠根據人體的休息時間改變,休息更加規律的人,腸道有益菌更多。
2、精加工食品也是引起過敏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加工食品缺乏人體所需各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容易使人肥胖、腸道健康受損。研究證實,過敏體質的人群多攝入粗糧,可以改善腸道健康,防治過敏。
3、減少使用抗生素。
10. 蕁麻疹 用什麼治 現在就手上有 身上有幾處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常反復出現。科學證明,蕁麻疹患者免疫系統IgE免疫球蛋白要比正常人高出1-10倍,這些高出的IgE會紊亂人體的免疫系統,使其產生敏感性體質,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產生,而敏亦康益生菌可以有效抑制IgE免疫球蛋白的異常,減少過敏源誘導的IgE產生,最終可以起到預防及治療蕁麻疹的作用。
為什麼蕁麻疹總是晚上發作呢?這是很多蕁麻疹患者最不明白的問題,患者在患上蕁麻疹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白天的時候,蕁麻疹患處疼痛和瘙癢的感覺沒有那麼嚴重,但到了晚上的時候,卻感覺蕁麻疹患處有火燒火燎的疼痛和瘙癢的感覺,這是因為什麼呢?
蕁麻疹夜間瘙癢加重的原因:
1、激素的分泌晨起最多,而夜間相對較少,其抑制過敏介質釋放的功能減弱,故蕁麻疹常在夜間重。
2、人在睡眠時往往處於迷走神經興奮,交感神經抑制的狀態,而迷走神經支配和作用於支氣管平滑肌。迷走神經的興奮增強,會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從而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氣道狹窄而呼氣困難。
3、夜間受吸入過敏因素影響較多,患者的枕頭、被子的填充物往往有動物皮毛等碎屑,其攜帶的顆粒往往是引起過敏的因素。
4、蕁麻疹夜間瘙癢的原因主要在於夜間人體機能減弱,人血流緩慢,肌膚營養缺乏,故瘙癢夜間較重。
5、夜間人活動量小,受外界干擾較少,對自身變化敏感,瘙癢較重。
6、夜間的氣溫相對較低,呼吸道吸入氣溫的空氣,導致支氣管平滑肌舒縮失調,而使喘憋情況加重。
7、人在夜間睡眠時,胸部機械感受功能減弱,氣道分泌物排出不暢,堵塞或刺激氣道可引起喘憋的發作,而且睡眠後氣道處於自然或疲勞性鬆弛狀態,痰液墜積,堵塞氣道引起喉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