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帶狀皰疹分布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帶狀皰疹分布

發布時間: 2022-12-27 10:10:56

① 帶狀皰疹主要生在人體哪些位置

帶狀皰疹主要長在前胸和後背,一般中年以上的人比較多生這個病,但是它屬於神經性的

② 都在討論的帶狀皰疹病,一般持續時間有多久長在身體什麼地方

大家都聽說過帶狀皰疹病嗎?相信很多人對帶狀皰疹病的認識,都是這段時間在網上了解到的,目前大家都在討論帶狀皰疹病,主要是因為現在帶狀皰疹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種疾病主要與年齡和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


帶狀皰疹對人體的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帶狀皰疹不管是長在什麼部位,都必須要引起重視,積極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讓病毒盡快的撤退,減輕病毒對患者帶來的傷害,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③ 人體出現帶狀皰疹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帶狀皰疹是沿皮膚感覺神經分布的一種局限性水痘皰疹病毒感染性炎症。身版體的過度勞累、發熱、長期營權養不良是最常見的誘發因素。

症狀表現:

本病好發於側胸部、腰腹部、面部及四肢等處,常為單側性,不超過體表正中線,沿三叉神經眼支發病則較嚴重,可引起角膜潰瘍、全眼球炎,甚至失明。

局部先有感覺過敏、灼熱感或神經痛,3~4天後出現簇集成群的粟粒大丘皰疹,迅速即成水皰,皰壁緊張發亮,周圍紅暈,沿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發疹3~4天後皰液由透明變混濁,隨後乾燥結痂,脫後不留瘢痕,局部淋巴結腫痛。

④ 帶狀皰疹是什麼

帶狀皰疹又稱纏腰龍、蜘蛛瘡,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皮膚病。皮膚損害部分可見小水皰簇集成群,形似小珍珠樣,多沿著皮膚神經走向分布(以肋間神經和三叉神經為多),多見於身體一側,最常見的是肋間帶狀皰疹及腰部帶狀瘡疹,皮損呈長條狀,似纏著腰的一條「龍」,故有「纏腰龍」之稱。

帶狀皰疹患者的最大痛苦是局部疼痛。這是一種神經痛,似如刀割、針刺,伴有瘙癢,有時還可能繼發感染。

⑤ 帶狀皰疹通常長在哪有什麼症狀

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常伴有明顯神經痛。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發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傷、疲勞、惡性腫瘤或病後虛弱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達該神經所支配區域的皮膚內復制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生炎症、壞死,產生神經痛。本病癒後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會再發。
症狀
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典型表現
發疹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納差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者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持續1~3天,亦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患處常首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
帶狀皰疹
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神經痛為本病特徵之一,可在發病前或伴隨皮損出現,老年患者常較為劇烈。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為3~4周,水皰乾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需要強調的是:引起帶狀皰疹的起因是由於長期缺乏運動和鍛煉,不是說老年人容易生這個病,是老年人更會坐著不鍛煉,所以以老者居多。
特殊表現
⑴眼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眼支,多見於老年人,疼痛劇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
⑵耳帶狀皰疹(herpez
zoster
oticus):系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外耳道或鼓膜皰疹。膝狀神經節受累同時侵犯面神經的運動和感覺神經纖維時,可出現面癱、耳痛及外耳道皰疹三聯征,稱為Ramsay-Hunt綜合征。
⑶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帶狀皰疹常伴有神經痛,在發疹前、發疹時以及皮損痊癒後均可伴有,但多在皮損完全消退後或者1個月內消失,少數患者神經痛可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稱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⑷其他不典型帶狀皰疹:與患者機體抵抗力差異有關,可表現為頓挫型(不出現皮損僅有神經痛)、不全型(僅出現紅斑、丘疹而不發生水皰即消退)、大皰型、出血性、壞疽型和泛發型(同時累及2個以上神經節產生對側或同側多個區域皮損);病毒偶可經血液播散產生廣泛性水痘樣疹並侵犯肺和腦等器官,稱為播散型帶狀皰疹。

⑥ 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
一zoster
virus
,
VZV
)
所引起的,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徵,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
本病夏秋季的發病率較高。發病前階段,常有低熱、乏力症狀,將發疹部位有疼痛、燒灼感,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可出現牙痛。本病最常見為胸腹或腰部帶狀皰疹,約占整個病變的70%,其次為三叉神經帶狀皰疹,約佔20%,損害沿三叉神經的三支分布。但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經較脊神經更易罹患。
抗病毒治療
治法:口服葯物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可以獲得有效的抗病毒效果。
缺點:口服利用度低,帶狀皰疹病毒易產生抗葯性。
特色治療:苗葯千蒲皰疹油,外敷治療,每日使用3-5次,5瓶為一療程。10天左右即可痊癒,治癒後一般不會復發。
常用治療葯物:阿昔洛韋口服,每次200mg,
每天5次,5~10天一個療程或400mg,
每天3次,5天一個療程;
、伐昔洛韋1000mg每天3次,7天一個療程;
、泛昔洛韋500mg,每天3次7天一個療程。腎功能減退者需要減量。

⑦ 帶狀皰疹是什麼症狀

帶狀皰疹症狀
早期症狀: 有輕度的前驅症狀,如發熱、乏力、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局部淋巴內結腫容痛以及患處皮膚灼熱、感覺過敏或神經痛等。
晚期症狀: 根據單側沿外周神經分布的成簇水皰性損害伴有神經痛,診斷不難。本病應與單純皰疹區別,後者常分布於皮膚粘膜交界處,與外周圍神經的分布無關,易復發,痛不明顯。在帶狀皰疹前驅期及無疹性帶狀皰疹,有時易誤診為肋間神經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應予注意

⑧ 帶狀皰疹有哪些典型表現

沈陽祥雲1,帶狀皰疹部位,常常會出現陣發性的針刺癢,也有的患者會出現燒灼感內,帶有神經疼,容並且會隨著年齡增長疼痛感加劇。 2,帶狀皰疹會呈現綠豆至米粒大小發亮水皰,沿周圍神經單側分布,2周內自然破潰,也有搔抓破潰的情況。脫痂後遺留色素沉著。

⑨ 帶狀皰疹一般長在哪些部位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以沿神經分布的群集皰疹和神經痛為特徵的病毒性皮膚病。神經痛為本病的重要特徵,一部分患者皰疹消退後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經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稱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帶狀皰疹最常累及的神經是肋間神經,占總發病數量的70%以上;其次所累及的是三叉神經、坐骨神經,較少出現的是頸神經、臂叢神經、陰部神經等,基本上侵犯的是感覺神經,對運動神經纖維幾乎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