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豬後背起水皰怎麼回事
皰疹病毒
『貳』 豬病急!!!!!!
豬瘟或附紅細胞體感染.
『叄』 40天小豬有口足蹄疫怎麼辦
口蹄疫是自愈性病毒病,是皰疹病毒感染,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建議用外用葯消毒處理。
『肆』 小豬身上有紅斑是什麼病
豬身上起紅點,一般不出以下幾種:豬的圓環病毒症、圓形皰疹
『伍』 小豬剛出生得了偽狂犬喘氣能治嗎
由於偽狂犬野毒感染後,容易造成母豬群流產、死胎、木乃伊、返情比例高,公豬表現睾丸炎,喪失種用能力,給豬場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大多數豬場普遍重視對種豬群的免疫。即便如此,種豬群偽狂犬疫苗免疫也經歷了一斷曲折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至2005年,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種豬場選用進口或國產偽狂犬滅活疫苗,他們在種豬分娩前30天左右進行肌肉注射接種,免疫預防控制偽狂犬病。應該肯定地說,這些滅活疫苗在預防控制偽狂犬感染所引發的母豬繁殖障礙以及仔豬早期感染發病死亡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免疫過的種豬群仍然有小比例的繁殖障礙問題出現,其所分娩的仔豬仍然有小比例的發病死亡,可以說滅活疫苗不能徹底有效控制偽狂犬病。隨著人們對豬偽狂犬病毒感染、發病機理,以及機體對該病毒的免疫應答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偽狂犬滅活疫苗以產生體液免疫力為主、細胞免疫力為輔,偽狂犬弱毒疫苗以產生細胞免疫力為主、體液免疫力為輔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細胞免疫力在偽狂犬病免疫預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新的認識。繼之,一大批豬場放棄使用偽狂犬滅活疫苗,代之以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對種豬群進行肌肉注射免疫。種豬的免疫程序也由千遍一律的分娩前30天一次免疫接種發展到集中統一免疫與其它免疫程序共存的時代,免疫頻率也相應地由2次/年發展到3次/年甚至4次年。與此同時,部分養豬發達地區豬場也開始重視商品豬群的偽狂犬疫苗免疫,遺憾的是它們所佔的比例太低。盡管種豬群的免疫程序改變,免疫頻率增加,但時至今日,豬偽狂犬病仍然是危害我國養豬生產的重要傳染病之一。據有關資料報道,2005年某省48%以上的發病豬與豬偽狂犬病毒感染直接相關;2005年夏季華東部分省市的「豬無名高熱症」主要誘因是豬群感染豬偽狂犬病毒;2006年夏季我國部分省份的「豬無名高熱症」中,30%以上病例與感染豬偽狂犬病毒有關。因此,有必要反思在豬偽狂犬病控制措施上我們是否遺漏其他因素。二、當前豬偽狂犬病的新變化據初步調查,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豬場出現偽狂犬病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種豬群:盡管母豬的偽狂犬免疫程序和免疫強度有比較大的改變,目前還有少部分豬場時有出現偽狂犬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礙問題。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一是部分豬場仍然堅持分娩前30天肌肉注射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二是部分豬場使用刺激性相對比較強的油佐劑弱毒疫苗。對前部分豬場,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免疫保護期(120天左右)不能使種豬在相鄰兩次免疫間隔(180天左右)內得到有效保護。對後一部分豬場,據了解,有相當比例的豬在免疫接種後2~3個月內出現繁殖障礙問題,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與油佐劑的持續刺激機體有關。商品豬群:母豬群的偽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到商品豬的偽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商品豬群偽狂犬病主要表現分「兩種情況三個階段」:一種情況發生在種豬群偽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相對比較差的豬場,其商品豬在三個階段容易感染並表現偽狂犬病的臨床症狀,以第一階段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最高,以後兩個階段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漸下降。第一階段(5~15日齡),仔豬表現體溫升高、嘔吐或腹瀉、偶爾出現神經症狀如轉圈、倒地、劃水狀及犬坐等,用葯物對症治療效果不理想,死亡率較高;第二階段(40~60日齡),保育豬表現採食量下降、體溫升高、以腹瀉為主夾雜有部分豬表現咳嗽、打噴嚏、喘氣、呼吸困難等症狀,仔豬整齊度差,用葯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第三階段(90~120日齡),育肥豬表現體溫升高、喘氣、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繼發細菌感染,育肥豬整齊度差,注射葯物和飼料拌葯效果都很差。另一種情況發生在種豬群偽狂犬疫苗免疫效果比較好的豬場,其商品豬也在上述三個階段容易感染並表現偽狂犬病的臨床症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是第一階段最低,而以後兩個階段逐漸上升(見圖1)。出現上述規律性變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大部分豬場只對母豬群而沒有對商品豬群進行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接種,即使個別豬場給商品豬接種偽狂犬弱毒疫苗,由於時間不合適致使免疫效果不太理想;第二,隨著偽狂犬病毒在豬體內不斷傳代,其致病力不斷增強,致病力比較強的毒株也能感染日齡比較大的豬只,對呼吸道組織有更強的親和性,進而導致育肥豬的呼吸道疾病;第三,偽狂犬病毒感染仔豬後可導致被感染豬終生帶毒,當體內母源抗體水平比較高時,這種偽狂犬帶毒豬不表現臨床症狀,當母源抗體下降到一定水平後,潛藏在組織內偽狂犬病毒大量繁殖並擴散到全身,導致豬只發病;第四,母豬偽狂犬疫苗免疫效果比較差時,相應地其抗體水平也比較低,仔豬獲得母源抗體的被動免疫保護力就差,同時,帶有偽狂犬野毒株的母豬可能通過多種途徑排放野毒感染仔豬,導致第一階段仔豬的發病率比較高,第三階段發病率比較低。反之,母豬偽狂犬免疫效果比較好時,相應地其抗體水平也比較高,仔豬獲得的被動免疫保護力比較好,帶有偽狂犬野毒株的母豬通過多種途徑排放野毒感染仔豬的概率就低,第一階段仔豬的發病率相應就降低,第三階段的發病率幾乎不變。三、管理加免疫凈化豬偽狂犬病為了解決當前國內豬偽狂犬病出現的上述新變化,從根本上減少豬偽狂犬病給養豬業帶來的經濟損失,我們還應該回歸到「偽狂犬病的凈化」措施上來。相對其他豬傳染性疾病而言,豬偽狂犬病是比較容易消滅或凈化的一種疾病,目前,世界上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消滅或凈化了豬偽狂犬病。我們不奢求在全國范圍內、短時間凈化偽狂犬病,但我們可以在一定時間內以「豬場」為單位凈化偽狂犬病。豬偽狂犬病的凈化措施大致有四種:一是「淘汰擴群法」:即在氣候比較溫暖的季節,或者在豬價比較低的時候淘汰豬場內所有豬只,然後對欄舍內設施設備進行整理、清掃、徹底消毒,對欄舍的周圍場地、道路清掃、徹底消毒,空置一段時間後再進行第二次消毒,最後再引進經檢測無偽狂犬病毒感染的種豬進行擴群。該方法操作簡單、成功率大、費用高;二是「後代隔離法」:即仔豬提早斷奶,然後將斷奶仔豬轉移至確定的「無偽狂犬病毒的清潔區」內飼養。該方法可阻斷多種傳染因子的傳播,有利於多種疾病的凈化,但要求母豬必須不感染偽狂犬病毒或偽狂犬陽性母豬不在排毒期,對管理要求高;三是「檢測淘汰法」:即反復多次對全場豬群逐只進行偽狂犬野毒抗體檢測,淘汰偽狂犬野毒抗體陽性豬只,再引進偽狂犬野毒陰性種豬擴群。該方法對管理影響小,實施方便,但是對偽狂犬野毒陽性率比較高的豬場不適用,需多次檢測,檢測費用比較高;四是「管理免疫法」:即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確保每次引進的種豬都是偽狂犬陰性豬,同時對全場豬群進行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偽狂靜)免疫接種。母豬在分娩前30天左右和配種後15天左右各肌肉注射1.0~1.5頭份偽狂靜,仔豬可以根據豬場的具體情況選用「337偽狂犬免疫模式」或其改良模式,後備種豬在選留時再肌肉注射1.0頭份偽狂靜;引進種豬或外購商品豬在入場後第2天或第3天肌肉注射1.0頭份偽狂靜,3周後加強免疫,肌肉注射1.0頭份偽狂靜。該方法操作簡單、費用低,比較切合中國實際。到目前為止,我國有多個規模養豬場多年一直採用這種方法,取得了明顯效果,部分豬場如,廣東長江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農科院畜牧所種豬場和(福建)漳州長泰聯勝核心種豬有限公司等就通過這種方法在本場內凈化了偽狂犬病。四、「337豬偽狂犬免疫模式」及其改良模式337偽狂犬免疫模式:即在3日齡前給仔豬鼻內接種,每次0.5頭份偽狂靜,30日齡左右,每頭仔豬肌肉注射1.0頭份偽狂靜,70日齡左右肌肉注射1.0頭份偽狂靜,該模式適用偽狂犬病感染嚴重豬場或者母豬群偽狂犬免疫效果不理想的豬場(見表1)。337偽狂犬免疫改良模式:改良模式包括有「330模式」、「3070模式」和「70模式」三種。「3-30模式」即在仔豬3日齡之前鼻內接種0.5頭份偽狂靜、30日齡左右肌肉注射接種1.0頭份偽狂靜,該模式適用於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有偽狂犬病毒感染和發病的豬場;「3070模式」即在仔豬30日齡左右和70日齡左右分別肌肉注射接種1.0頭份偽狂靜,該模式適用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都有偽狂犬病毒感染和發病的豬場;「70模式」即在育肥豬70日齡左右肌肉注射接種1.0頭份偽狂靜,該模式適用於第三階段有偽狂犬病毒感染和發病的豬場(見表1)。
『陸』 如果這窩小豬感染偽狂犬會傳染別的仔豬嗎
偽狂犬病毒屬於皰疹病毒,具有傳染性,但病情通常較輕。最好採取隔離措施。
『柒』 母豬得了皰疹會傳染給小豬嗎
皰疹一般是不會進行傳染的,但是具體還需要看哪一種皰疹,如果出現了皮膚病,需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的,而且在治療皰疹期間,一定要注意局部的衛生和清潔,避免用手去抓撓,飲食上面也需要注意,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
『捌』 小豬剛出生得了偽狂犬喘氣怎麼治
偽狂犬新毒株抗原檢測最好用腦組織,公豬一般檢測血清或精液,之後注射狂犬喘氣疫苗。
『玖』 小豬口吐白末幾分鍾後死亡,請問這是什麼病
仔豬水腫病是由致病性大腸肝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散發性傳染病。本病多發生在春秋季,以健壯的仔豬最為常見,瘦弱的仔豬卻很少發生。病程短、致死率高,是養豬生產中最重要的疑難病症之一,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常見於生長旺盛的仔豬突然發病,眼瞼腫脹,顏面部、頸部也很快出現水腫,精神濃郁,減食或不食,獨卧一角,呈昏睡狀,四肢無力,有的轉圈,肌肉震顫、抽搐,四肢作劃水狀動作,觸之驚叫,叫聲嘶啞,最後因呼吸困難衰竭而死。病程1~2天,急性病例數小時至一天死亡,個別病例稍長可達7天,如出現神經症狀,多為預後不良。對該病的治療方法不少,但效果都不確實。主要採取對症療法,在發病初期,可投服適量緩瀉鹽類瀉劑,促進胃腸蠕動,以排出腸內容物;使用利尿、強心鎮靜及消除水腫的葯物;也可使用一些敏感的抗菌葯進行治療。預防主要加強斷奶後仔豬的飼養管理,要提早補料,斷奶要逐漸進行,更換飼料不要太突然,以使仔豬有一個適應過程。飼料喂量逐漸增加,防止飼料單一或過於濃厚,增加維生素豐富的飼料。豬舍要乾燥、清潔,消除致病的應激因素。可在飼料中添加新黴素、土黴素等抗菌葯物,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偽狂犬病豬偽狂犬病是由皰疹病毒科的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豬等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急性傳染病,其特徵是發熱和腦脊髓炎。豬的臨床表現具有年齡的差異性,但都無明顯的局部瘙癢現象。發病仔豬的症狀比較嚴重,病初體溫高達41~41.5℃,呼吸困難,流涎,食慾不振,嘔吐,下痢,精神沉鬱,步態不穩,四肢運動失調、成游泳狀,間隙性痙攣,全身顫抖,身軀麻痹,常伴有癲癇樣發作及嗜睡、轉圈等,若神經症狀出現於發病初期,大多在1~2天內死亡,死亡率可達100%,若發病5~6天後才出現神經症狀,有可能恢復但有後遺症,發育不良等。若出現多窩仔豬出生後5~7天幾乎全窩死亡時,應考慮該病的可能性。青年豬則表現較輕,病死率也低,成年豬多呈隱性感染,僅表現發熱、精神沉鬱、食慾不振、便秘,數天即可恢復正常,但仍可帶毒排毒。
『拾』 20天的小豬口吐白沫四踢抽搐是什麼病
口吐白沫的豬通常是偽狂犬病、水腫病、腦炎型鏈球菌等。
乙型腦炎是由日本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簡稱「乙腦」,也是對養豬業有巨大危害的疾病。乙腦主要通過蚊子的叮咬傳播,病毒能在蚊子體內繁殖,並且可以越冬,經過蚊子的卵傳播,所以乙腦有明顯的季節性,80%的病例都發生在7-9月份。
腦炎型鏈球菌在豬場是很常見一個疾病,主要有四種類型,分為敗血型、腦膜炎型、關節炎型和淋巴膿腫型,腦炎型鏈球菌在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中多發,體溫升高至40.5-42℃,精神不佳,便秘。出現神經症狀,表現為運動失調、轉圈、盲目走動、空嚼、仰卧等,後肢麻痹,側躺於地,四肢劃動,似「游泳狀」。
腦炎型鏈球菌的防治:
鏈球菌2型菌株做成的滅活苗免疫效果較好,懷孕母豬可在產前4周進行,後備母豬在配種前接種一次;仔豬可在15天日齡接種一次。對於腦炎型鏈球菌治療,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一套方案:磺胺正常劑量2倍,加2-4毫升的地塞米松。
另外一邊用青黴素或頭孢注射,間隔12小時一次,連續注射3次,往往能看到好的效果。例如15斤的剛斷奶仔豬,用4毫升磺胺嘧啶鈉+2毫升地塞米松,另一邊用2毫升頭孢噻呋鈉注射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