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寒冷性蕁麻疹怎麼治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專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屬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
『貳』 寒冷性蕁麻疹怎麼治療
寒冷性蕁麻疹 分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從嬰兒開始,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減輕,常持續一生,在全身受冷後數小時發疹,損害為不超過2cm直徑的紅斑性丘疹,可伴發熱、畏寒、關節痛、肌痛和頭痛等,可持續48小時;後者常從兒童發病,皮膚暴露寒冷後即可發病,吸入冷空氣或進食冷的食物或飲料偶爾粘膜發生腫脹。除去暴露部位發生風塊外,患者可發生全身性症狀,如潛入冷水後發生知覺喪失,甚至淹溺。症狀在數月事消失,但亦有持久不愈者。
方法1: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
方法2:用鮮韭菜汁外塗。
方法3:麻黃7克,桂枝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白芍15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杏仁10克,白鮮皮25克,甘草10克。試試吧
『叄』 獲得性寒冷蕁麻疹吃點什麼葯或是怎樣治療
患了蕁麻疹可吃些抗過敏葯物氯雷他定,也可用中葯治療,如防風通聖丸、浮萍丸等。但中葯同西葯一樣,只起抗過敏作用,若過敏原不除,停葯後病情同樣會反復。目前還很難說通過長期服中葯調節人體免疫力,就能把過敏狀態轉為正常,使患者再遇塵蟎、蟑螂等過敏原不會發生過敏。所以,還是建議在遠離過敏原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肆』 蕁麻疹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限局性水腫反應,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蕁麻疹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蕁麻疹的症狀:
1.急性蕁麻疹(acute urticaria) 在所有蕁麻疹中約佔1/3。
(1)起病較急,皮損常突然發生,為限局性紅色大小不等的風團,境界清楚,形態不一,可為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孤立散在,逐漸可隨搔抓而增多增大,互相融合成不整形,地圖形或環狀,如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壓迫管壁,風團可呈蒼白色,周圍有紅暈,皮膚凹凸不平,呈橘皮樣。
(2)皮損大多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自然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起彼伏,不斷發生,1天內可反復多次發作。
(3)自覺劇烈瘙癢,灼熱感。
(4)部位不定,可泛發全身或局限於某部,有時黏膜亦可受累,如累及胃腸,引起黏膜水腫,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喉頭黏膜受侵時則有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引起喉頭水腫發生窒息而危及生命,如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的可能。
(5)皮膚劃痕症可呈陽性。
(6)血常規檢查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若有嚴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增高或細胞計數正常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多,或同時有中性顆粒。
2.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 發病約占蕁麻疹的2/3,風團反復發生,時多時少,常經年累月不愈,可達2個月以上,在經過中時輕時重,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無一定規律,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病因。
此外,臨床上尚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人工性蕁麻疹(factitious unicatia):又稱皮膚劃痕症(dermatographism):
①患者皮膚對外界機械性刺激非常敏感,皮膚上通常無風團,若用指甲或鈍器劃皮膚時,即發生與劃痕相一致的條狀隆起(圖1,2),不久消退,伴有瘙癢;
②可發於任何年齡,無明顯發病原因,體內感染病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障礙,絕經期等與發病有關,也可由葯物引起如青黴素,也有認為與皮膚肥大細胞存在某種異常功能有關;
③病程不定,可持續數月或長期存在;
④有極少數皮膚劃痕症消退0.5h~6h後,風團反應又在原位出現,並可持續至48h,此稱延遲性皮膚劃痕症(delayed dermatographism)。
(2)蛋白腖性蕁麻疹(急性蛋白過敏性蕁麻疹):由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腖引起,在正常情況下,蛋白腖容易消化而不被吸收入血中,但在暴飲暴食並有精神激動或同時飲酒時,蛋白腖可以通過腸黏膜吸收入血而致病,皮膚充血發紅,風團,頭痛,乏力,一般病程較短,可在1~4h消退,有時持續幾小時或1~2天,屬抗原抗體反應。
(3)寒冷性蕁麻疹(cold urticaria):有獲得性和家族性兩種。
①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少見,系生後不久開始發病,可持續終生,發病機制及介質均不清楚,女性多見,症狀可隨年齡增長而減輕,一般暴露於冷空氣或冷水中0.5~4h後發病,呈不超過2cm直徑的紅色斑丘疹,非真性風團,不癢有灼燒感,常伴有寒戰,發熱,頭痛和關節痛及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症狀,冰塊試驗陽性,即用冰塊置於患者前臂皮膚上,2min後可在該部位引起典型的風團,被動轉移試驗陰性。
②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可能為自體免疫性變態反應,對冷過敏,大多屬特發性,約1/3有遺傳過敏史,常從兒童開始發病,在氣溫驟降,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於暴露或接觸部位發生風團或斑狀水腫,可持續0.5h~4h消失,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悶,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若游泳時發生,可致寒冷性休克甚至溺水致死,統計有約25%患者在進冷飲食時可引起口腔和喉頭腫脹,嚴重者發生窒息死亡,抗體為IgE,認為寒冷可使體內某種正常代謝產物變為抗原,從而引起抗體產生,亦可能因寒冷因素改變了皮膚蛋白的立體結構而成為抗體不能識別其自身組織蛋白的抗原性物質,風團的形成是因皮膚受冷後IgM大分子球蛋白聚積的結果,主要介質是組胺和激肽,發病機制屬IgE介導的速發型變態反應,冰塊試驗為陽性,亦可用冰水浸手法測驗,可把手臂浸入5~10℃的冷水中5min,若引起風團及紅斑者為陽性,被動轉移試驗陽性,在極少數情況下寒冷性蕁麻疹可發生於球蛋白血症(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肝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梅毒性),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特別在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等。
(4)膽鹼能性蕁麻疹:又稱小丘疹狀蕁麻疹或全身性熱性蕁麻疹,多見於23~28歲青年,由於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使體內深部溫度上升等誘發因素刺激中樞神經,通過膽鹼能傳入神經刺激汗腺神經結合部,引起乙醯膽鹼釋放,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或由於膽鹼酯酶不足而發生,約占蕁麻疹的5%~7%,皮損特點為直徑1~3mm小風團,周圍有紅暈,疏散分布,不相融合,多在上述因素刺激後2~10min發疹,持續30~50min,很少超過3h,皮疹即全部消退,掌跖很少發生,自覺劇癢,有時每次發病後有8~24h的不應期存在,在這段時間內,即使再遇上述刺激,也不會發疹,約有近1/3患者可伴有頭痛,口周水腫,流淚,眼脹痛,流涎,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少數有眩暈,低血壓,哮喘發作等現象,病程經數年後漸趨好轉,以1∶5000醋甲膽鹼(methacholine)作皮試或劃痕試驗陽性者,可在注射處出現風團,並於周圍出現衛星狀小風團(正常人少見),但輕症患者或同一患者重復試驗,結果常不一致。
(5)日光性蕁麻疹:皮膚暴露於日光或人工光源後數秒至數分鍾後,局部出現瘙癢,紅斑,風團,偶爾有血管性水腫,嚴重者發生皮疹的同時可有畏寒,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支氣管痙攣等,常常為特發性的,有時可伴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等,根據其可能的發病機制及對不同波長的光反應情況,可分為2大類6個亞型,第一大類一般認為發病與IgE變態反應有關,但目前尚未發現有關的致病抗原,該類又分3個亞型,即Ⅰ型,Ⅳ型和Ⅵ型,Ⅰ型主要對280~320nm的短波紫外線過敏,照射後局部皮膚可見明顯組胺釋放,肥大細胞脫顆粒及出現中性,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Ⅳ型對400~500nm的可見光過敏,目前已肯定此類型屬遺傳性代謝性疾病,可能是遲發型皮膚卟啉症的一種皮膚表現,其光敏原為原卟啉Ⅸ,但又與其他卟啉症不同,其尿卟啉排泄正常,而紅細胞原卟啉,糞原卟啉及糞卟啉增加,此類病人照光後可活化血清中補體系統,產生一系列炎症反應,Ⅵ型由400~500nm光線引起,與Ⅳ型的不同處是由β胡蘿卜素引起,另一大類亦包括3個亞型,Ⅱ型系由300~400nm長波紫外線引起,Ⅲ型為400~500nm的可見光,Ⅴ型為280~500nm的廣譜光線,一般認為該類患者與免疫反應無關,大部分找不到原因,但少數患者屬於SLE早期或後期表現,也可能由葯物引起,如布洛芬,磺胺,氯丙嗪等。
(6)壓迫性蕁麻疹:皮膚受壓後4~8h,局部皮膚發生紅色水腫性斑塊,常為深在性水腫,累及真皮及皮下組織,與血管性水腫類似,有燒灼或疼痛感,持續約8~12h消退,約半數患者可出現發熱,多汗,眩暈,頭痛,惡心,疲乏,無力,氣急,煩躁等全身症狀,尚有少數有精神壓抑表現,常見於行走後的足底部和臀部等受壓迫的部位,血白細胞計數可輕度增高,發病機制可能與激肽有關,有統計此類病人中約94%同時伴有慢性蕁麻疹,43%對阿司匹林激發試驗呈陽性反應,63%伴劃痕症,但與遺傳過敏無關,多數壓力性蕁麻疹為遲發性,但極少數為立即型,局部受壓後20min即出現皮損,明確診斷可作如下檢查:用寬頻掛在肩部下懸2~10kg砝碼,或讓病人採取坐位,把寬頻懸於大腿中部10~30min,去除寬頻後立即觀察,然後分別在4,6,8h,直至20h連續觀察,並可同時在背部劃痕,以證實同時存在劃痕症,若劃痕症陽性,2h可重復試驗。
(7)血清病性蕁麻疹:由於應用異體血清,包括各種抗毒血清,疫苗,丙種球蛋白或白蛋白,輸血等一切由人或動物提供的血清及其製品,血液而引起,在注射部位或全身發生紅斑,瘙癢及風團等,亦有發生環狀紅斑,結節性紅斑等,此外,約有2.7%患者還可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肌痛,關節痛,紫癜,低補體血症等全身症狀,稱為血清病,其症狀有自限性,逐漸消失,但亦有少數症狀嚴重者偶可引起死亡,約有1%~3%受血者,在輸血後發生全身蕁麻疹,目前認為是由於免疫復合物形成所致,引起血管及平滑肌改變,也可間接通過過敏毒素導致肥大細胞釋放介質,發現15%~20%多次受血者的血中存在有抗IgA的IgG抗體,可與供血者血中的IgA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而引起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但有的無抗體發現,如輸入丙種球蛋白後也可發生蕁麻疹,原因是因輸入丙種球蛋白後,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濃度增高,互相凝聚,固定補體所致。
(8)接觸性蕁麻疹: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後發生風團,紅斑,可分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機制不明三種,非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系由原發性致蕁麻疹物質引起,無需致敏,幾乎所有接觸者均可發生,其發病機制是接觸物質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慢反應物質,緩激肽等而引起反應,較常見物質為動物或植物如水母,蕁麻,毛蟲,粉蝶等,多種化學物質亦可引起,據調查,成人中約88%的人對5%苯甲酸產生陽性反應,85%的人對5%苯丙烯酸呈陽性反應,58%的人對25%山梨酸呈陽性反應,大都於接觸上述物質45min以後發生反應,在2h內消退,這些物質除由非免疫性反應發生外,亦可由免疫性反應引起,出疹可局限於接觸部位,亦可全身泛發,要確定其接觸物質,最常用的方法是做斑貼試驗,免疫性接觸性蕁麻疹大多數病例屬IgE介導的速發型變態反應,常見接觸物質為魚,蝦,蔬菜,動物毛發,皮屑,雞蛋,葯物和化學物質等,
蕁麻疹的西醫治療方法: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1.內用葯
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葯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葯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葯容易引起耐葯性,可另換一種。或交替或合並應用。兒童的耐葯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抗組織胺葯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葯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類固醇激素應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須應用。有人應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2.局部用葯
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蕁麻疹的中醫治療方法:(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
1、血熱症
【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方葯】荊芥穗,防風,僵蠶,金銀花,牛蒡子,丹皮,紫背浮萍,干生地,薄荷,黃苓,蟬衣,生甘草。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2、氣虛血熱
【症狀】皮膚瘙癢起疹,時隱時發,小如麻點,大如豆粒,為扁平硬節,高出皮膚,一旦搔破,則連結成片,舌暗苔白,脈弦。
【治法】益氣滋陰,祛風瀉火。
【方葯】生黃芪,當歸,生地,炒枳殼,白蘚皮,地膚子,防風,連翹,桑葉,炒白芍,牛蒡子,玉竹,荊芥。
【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以五劑為一個療程。初愈後復發,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按語】以黃芪益氣固表,表固則邪不易入。《本草正義》:“故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當歸、生地、白芍、玉竹滋陰養血,使營陰內守;防風、桑葉、牛蒡子、荊芥疏散風邪,透熱於外;以白蘚皮、地膚子清熱除濕;配枳殼理氣除濕止癢;更以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3、濕困脾土
【症狀】發疹時四肢不溫,脘悶納呆,神倦身困重,口膩,腹脹便溏泄,舌淡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葯】多皮飲 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乾薑皮,大腹皮,白蘚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按語】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民間驗方:
龍李葯酒配方: 穿山甲、烏梢蛇、克黃蓮、紅花、白芷、黃柏、露蜂房、花椒、白芥子。
泡製:300ml60度以上糧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個月。
用法:外用,一日兩次或三次。
主治:蕁麻疹。
看了蕁麻疹的症狀和治療方法的人還看:
1. 蕁麻疹最快治療方法
2. 民間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3. 青少年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4. 兒童蕁麻疹的有效治療方法
『伍』 小孩患上寒冷性蕁麻疹怎麼辦
寒冷性蕁麻疹有家族性和獲得性2種。特點是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約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可消失。多發於露出部位如顏面和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那麼小孩子患上寒冷性蕁麻疹該怎麼辦呢?
寒冷性蕁麻疹是一種機體變態反應性疾病。在寒冷天氣,接觸冷水等冰冷物體的時候,就會突發皮膚出現瘙癢,緊接著出現大小各異的風包,風包表現為孤立不相連。抓撓後皮膚會出現明顯的抓痕,潮紅色,一般可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即使消退後,還可能會反復發作。
寒冷性蕁麻疹屬於中醫學中“冷疹”“隱疹”范疇。中醫認為病機是以正氣內變為主,復因飲食不節以及魚蝦香燥熱之味或外在風寒之邪侵襲肌體所致。
有過皮膚過敏史,尤其在寒冷季節里有過蕁麻疹史的孩子,要特別注意預防寒冷性蕁麻疹。目前西醫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而中醫中葯在治療瘙癢性皮膚病方面經驗豐富,對治療寒冷性蕁麻疹有著很好的療效。
小兒寒冷性蕁麻疹如何護理
1、不讓孩子用手抓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
2、注重營養均衡,患兒不宜食用過多高蛋白質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鮮類的食物。
3、注意衛生,家庭防蟎很重要;避免孩子接觸花粉類物質;避免在樹底、草叢等處活動。
4、注意天氣變化,做好保暖工作。
5、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寒冷性蕁麻疹食物療法:
1、取酒釀100克,玉米須15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
2、用黑芝麻30克,黃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蕁麻疹加入黃酒,加蓋,放鍋中隔水蒸15分鍾。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劑, 連食1周。
3、取去骨雞肉100克,三七1—1.5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雞油或豬油炸黃,加入雞肉拌勻,放人碗中,再加水適量,用文火蒸燉1小時,加入少量食鹽調味,葯肉湯1次服完,每日或隔1--2日服1劑,連服2—3劑。
4、用香萊十餘棵。將其根須洗凈切段,煮5分鍾,調上蜂蜜,連吃帶飲。連續用3日,每日1劑。
5、取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3味共人砂鍋煎煮,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早、晚2次食完,每日1劑,痊癒為止。
6、用浮萍250克,蟬衣5個。水煎服,每日服2次(早晚各1次)。用葯3劑即痊癒,不復發。
7、取桐臭蒿子一把,在鍋中煮沸約5—10分鍾後喝汁,即愈,不復發。
8、用鮮絲瓜葉用清水洗凈備用,連續搓擦了10多次即痊癒,不復發。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精彩推薦:
小孩發燒怎麼辦
新生兒打嗝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嬰兒身高體重對照表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陸』 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
1. 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 避免強烈抓搔患部,不用熱水燙洗,不濫用刺激強烈的外用葯物。
3. 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 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建議:
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急性發作期可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有全身症狀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對症治療;
3、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 食物.
4、保持心情愉快,學會自我調節,快樂生活.
更多蕁麻疹的知識,可以看一下魯非仁蕁麻疹博客,祝你早日康復。
『柒』 寒冷性蕁麻疹 請問怎麼判斷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
蕁麻疹大部抄分都是繼發性,但襲是家族中有皮膚病的患者,下一代的蕁麻疹的幾率較大,據中研院最新科研發現,蕁麻疹實質上是一種免疫介導性皮膚病,人體皮膚缺少一種物質-皮膚粘合素,它的缺失使皮膚病至病的直接原因,有些人家族中有過敏性的體質,或得過皮膚病,那麼患者有可能是先天性的粘合素缺失,皮膚的自我修復功能障礙,已到外界刺激就會發病。更嚴重者也會誘發過敏性哮喘或葯物過敏等!
『捌』 什麼是寒性蕁麻疹 寒冷性蕁麻疹治療方法
很多人由於日常的飲食不規律,以及服用葯物堆積的一些毒素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生成,而寒性蕁麻疹更是常見,那麼什麼是寒性蕁麻疹呢,寒性蕁麻疹如何治療,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下。
寒性蕁麻疹
由於近年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多端,室內空調的廣泛應用,使得室內外溫差增大,因此臨床上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的患者日益增多。那麼寒性蕁麻疹是什麼?要是得了寒性蕁麻疹的話應該注意些什麼?我們來詳細地了解一下。
寒性蕁麻疹症狀
寒性蕁麻疹最突出的症狀是不能接觸冷的東西,一旦接觸冷的東西,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面部和手部是最容易發病的部位,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嚴重的疾病患者,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
寒冷性蕁麻疹治療方法
寒冷性蕁麻疹是可以根治的,這種疾病雖然表現在皮膚上,一般人認為只要用葯膏塗塗就好了,但是這樣只能治標不治本,它這個病其實病本在身體內部。由於環境、病灶、飲食等諸多因素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臟腑代謝功能失調,皮膚脈絡微循環障礙,使機體應排泄的內毒素積聚於皮膚而。想徹底治癒建議採用中醫療法,運用針對性的中成葯內部綜合調理是可以根治的。
寒冷性蕁麻誤區
一、濫用葯物因濫用葯物而導致皮膚病加重等現象比比皆是。治療皮膚病首先要明確診斷,針對病因,根據皮疹的形態,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因蕁麻疹病情比較復雜,患者一定要及時和正確選擇治療方法,以免耽誤治療最佳時機,給患者身體和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痛苦。
二、飲食不節一些人可因食用各種刺激性食品,而誘發蕁麻疹,或使其加重。對過敏體質者來說,飲食宜清淡,可適當吃些水果,補充多種維生素。
三、過度搔抓瘙癢是蕁麻疹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但是過度搔抓會加重病情。許多患者為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結果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
四、熱水燙洗許多蕁麻疹患者用熱水燙洗皮疹,雖然這樣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後會加劇瘙癢,使病情惡化。
五、使用鹼性洗滌劑鹼性洗滌用品容易導致皮膚更加乾燥,使皸裂、瘙癢加重。用肥皂洗澡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膚更乾燥,從而加重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