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汗皰疹怎麼治療
部分病人和異位性皮炎體質有關或因其他過敏原關系引發,即使避免過敏原,卻不回能完全根除,答有的病人則在情緒壓力下會使病情惡化,所以汗皰疹是受情緒影響的皮膚病之一。
指導意見:
在葯物或日常調節的幫忙下,都能早期阻斷汗皰疹的惡化,治療上外用軟膏(我名字)即可,治療後水皰迅速消退,炎症反應明顯減輕,減少了表皮剝脫等症狀,在網上和手機端都可以找到。
注意事項:
此病最明顯症狀便是刺癢難忍。很多汗皰疹患者會將水皰擠破來消除癢感,這是很不可取的行為。刺破汗皰疹水皰會引起繼發感染,使病情加重。
⑵ 汗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以下內容摘自林政賢醫師文章。
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反覆發作性濕疹性疾病,且好發於青年至中年時期。不過,小至三、四歲,大至七、八十歲者,都有可能發生。一般年過中年後,發生率會漸漸降低。男女發生的比例差不多。
汗皰疹形成的原因,目前仍未完全研究清楚,許多學者都提出不同的假設。雖然許多病人可能合並有手掌及腳掌的多汗症,但可以確定的是,汗皰疹並不是因為汗腺開口被阻塞,或汗管積了很多汗而膨大所引起的。目前認為其形成的原因如下:
●異位性皮膚炎:在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中,有些人會出現手與腳的汗皰疹。但是反過來說,得到汗皰疹,並不表示一定有異位性皮膚炎,民眾不必過度緊張。
●外在因素:如對金屬的鎳、鈷、鉻,或香料、香脂、染發劑,或某些食物過敏,或對感染的黴菌、細菌過敏等。這些外來的「半過敏原」進入皮膚後,會與皮膚中的某些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過敏原,進而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而誘發汗皰疹。
●情緒及環境因素:熬夜、睡眠不足、壓力大、季節交替、極熱或極冷的溫度、陽光、濕度變化等。
汗皰疹在急性期主要可見兩側手掌、腳掌或手指、腳趾側面有許多劇癢且散在或聚集的小水泡或丘疹,水泡通常很深且不會破開,常常會讓病人感覺「抓不到癢處」。若水泡被病人抓破,則會呈現流湯的現象,甚至引起細菌感染,而形成膿痂疹。若沒有被抓破,則這些水泡在一、兩周或治療後會自然吸收幹掉,而形成類圓形的干皮屑輪,然後恢復成正常皮膚。在慢性期時,手掌及腳掌會有過度角化的厚皮形成,皮膚呈現乾燥、脫皮、龜裂而有疼痛感。
最容易與汗皰疹混淆的皮膚病就是黴菌感染,包括足癬、手癬或念珠菌感染。另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干癬及扁平苔癬等,臨床表現有時也與汗皰疹很相似。除了臨床型態的觀察外,有時尚須藉助顯微鏡、細菌培養、黴菌培養、切片檢查、貼膚試驗或抽血檢查(過敏原、過敏指數)等,作進一步的確認。
在治療上,需要依病程階段選擇不一樣的治療法。若在急性期產生較大的水泡,則可在消毒無菌的情況下,將其中的組織液釋放出來。若是被抓破而流湯,以短期三天的濕敷,並配合適當水性或凝膠型基劑的外用葯膏及止汗劑,可使病灶快速收斂。若是處於脫皮、乾裂的時期,則要使用較滋潤的乳霜或油膏基劑的外用葯來治療,以潤滑皮膚,協助脫屑快速改善。
程度較嚴重者,可以短期口服葯物治療,讓症狀快速緩解,以免「癢→抓→產生濕疹→更癢」的惡性循環持續進行。少數一整年汗皰疹一直發個不停的病患,可以考慮紫外線光療法,或是使用較強的口服免疫抑制劑。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有合並細菌感染或黴菌感染,要同時給予適當的治療。
另外,由於皮膚在發生此一濕疹變化的同時,表皮障壁會暫時受損,因此加強手部的保濕非常重要。平時洗手的次數不宜太多,且最好使用不含皂鹼的洗手乳。手部保濕乳液一天應使用數次,且同樣應配合病情選用不同劑型,最好是不含香料。如此,可加快受損皮膚的修復速度。
在生活型態上,應適度釋放自己,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及家庭上的壓力,不要熬夜,且睡眠時間要充足。
在飲食上,對於反覆發作的病人,或者貼膚試驗已證實對金屬過敏的病人,可考慮減少食用含鎳、鈷及鉻較高的食物,有些病患有不錯的效果。以下將較常見者列出供參考:
●鎳:罐頭食物,以含鎳的廚具所烹煮的食物,鯡魚、牡蠣、龍須菜、豆類、香菇、洋蔥、玉米、菠菜、番茄、全麥粉、梨子、大黃(一種中葯)、茶葉、可可、巧克力及烘焙粉等。
●鈷:杏仁、豆類、啤酒、甜菜、包心菜、丁香、可可、巧克力、咖啡、肝臟、堅果類、扇貝、茶葉、全麥粉等。
●鉻:酵母菌發酵產品(如啤酒)、起司、乳酪、全谷、全麥、麥麴、糙米、小米、玉米、堅果類、粗製紅糖(非白糖)、葡萄汁、肉類(如牛肉、雞肉)、肝臟、甲殼類(如蛤)等。
⑶ 一到夏天手上就會很癢,七小泡泡,醫生說是叫「汗皰疹」,有誰得過,知不知道用什麼葯,萬分感激
汗皰疹的發病與很多因素都有關如手足出汗、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等常為汗皰疹發病的重要因素;其他如便秘、胃腸功能紊亂等,亦可能與汗皰疹的發生有關;也可能是黴菌活動性感染的發疹性反應;接觸刺激物品,細菌、食物、葯物過敏,個人體質等等也可與汗皰疹的發生有關。
①第l階段可用1:20復方硫酸銅或3%明礬溶液浸泡
②第2階段即有水皰性損害時用0.5%醋酸鋁溶液或5%明礬溶液濕敷或浸泡患部後。
③第3階段即脫周期可外用3%水楊酸軟膏、或霜劑。
④維生素c注射液,慶大黴素注射液,塞米松注射液 按2:1:1混合塗抹患處即可。
⑷ 汗皰疹用什麼葯
汗皰疹又稱出汗障礙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
夏季炎熱所以汗皰疹在夏季較多見。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的表現,所以在以前一度以為它和汗腺流汗有關,而將它命名為汗皰疹。現今已經證實它和汗腺、流汗這些因素都沒有關聯。汗皰疹症狀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
汗皰疹用什麼葯好?汗皰疹的全身用葯:
①手足多汗患者,可使用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顛茄片、普魯本辛等。
②重症患者用皮質激素治療,如口服強的松每次lo毫克,每日3次,症狀好轉後,逐漸減量以至停葯。
汗皰疹用什麼葯好?汗皰疹的局部用葯:
①第l階段可用1:20復方硫酸銅或3%明礬溶液浸泡,再塗氧化鋅軟膏。
②第2階段即有水皰性損害時.用o.5%醋酸鋁溶液或5%明礬溶液濕敷或浸泡患部後,塗5%硼酸軟膏。多汗患者可塗6%福爾馬林溶液:
③第3階段即脫周期可外用3%水楊酸軟膏、魚肝油軟膏、或皮質激素軟膏或霜劑。
汗皰疹用什麼葯好?中醫治療汗皰疹的葯方:
①濕熱內盛證:掌跖多有深在水皰,集簇成群,針尖大小,瘙癢鑽心,揩破水皰,滋水黃粘,伴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治宜清熱除濕法。葯用:黃芩10g,黃連10g,蒼術15g,陳皮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脾虛濕盛證:掌跖散在水皰,針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狀,皰液清稀,時有瘙癢,伴舌淡水滑,脈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濕法。葯用:茯苓12g,白術10g,澤瀉10g,白扁豆10g,車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劑。
⑸ 寶寶出汗有皰疹,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汗皰疹是出汗障礙引起的皮膚濕疹。其發病與精神因素和身體的汗代謝有關。這是一種起泡的皮膚病,多發生在手掌上。大部分皰疹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一般只是有點癢,所以這種病容易被我們忽視,所以會延遲最終治療。那麼,皰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皰疹是由出汗障礙引起的,可以用兩種方法治療,不要再疏忽了,
患者應盡可能保證手和腳不接觸水或清潔劑。保持患處乾燥,不僅可以減少瘙癢,還可以防止疾病的第二次發病和慢性濕疹、真菌感染等並發症的發生。汗皰疹患者應避免剝桔子皮、剝手芒果等刺激手部皮膚的所有因素。需要接觸刺激性物品時,要用乳膠手套保護手,選擇刺激性小的洗滌產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激名言)洗手後,要及時塗抹維生素E霜、皮膚奶油等保護性葯膏。經過精心的照顧和有效的治療,皰疹患者將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擺脫疾病。
⑹ 汗皰疹怎麼治療
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患上汗皰疹的病人很痛苦,總是伴隨著劇烈瘙癢。那麼汗皰疹該如何治療呢?
汗皰疹怎麼治療
1、 水皰階段應以收斂、止癢為主,可用中葯膚康潔塗液外搽,也可用10%明礬溶液浸泡。
2、脫皮階段以外用葯保護新生長的表皮,可以膚康潔軟膏外塗。
3、皮膚乾燥角質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採用保濕防裂的“膚康美軟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脫尚未完全剝離的角質層,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較嚴重或反復發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20克、山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防風15克、蒺藜30克,將上方加水後煎煮服用。一般情況下3-5劑即可見效。
5、維生素C注射液搽塗患處,每日2次,3天一個療程。對皮損的恢復有較好的效果。 方法:先將手洗干凈,待稍干後,用維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內,然後雙掌將葯液擦勻,待葯液干後發白時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療效:有報告用維生素C治療手脫皮患者,輕者1次顯效,重者3次顯效,數日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