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針灸治療蕁麻疹
【病因及介紹】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以皮膚上出現風團,伴有瘙癢為主症的皮膚性疾病。又稱風疹、風疹塊。其發生常與稟賦不耐、風邪侵襲、食用魚蝦葷腥食物等因素有關。本病病位在肌膚腠理。基本病機是營衛失和,邪郁腠理。
【辯證】主症皮膚上出現風團, 發無定處,時發時退,伴有瘙癢,消退後不留痕跡。
急性者發病急驟,初起皮膚瘙癢、潮紅,繼則皮膚上突然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疹,搔抓後疹塊連片,其色或紅或白,高起皮膚,邊界清楚,發病迅速,消退亦快,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慢性者常反復發作,纏綿難愈。
風團色紅,灼熱劇癢,遇熱加重,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襲表;風團色白,遇風寒加重,舌淡,苔薄白,脈浮緊,為風寒襲表;風團色紅,脘腹疼痛,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胃腸積熱;風疹反復發作,午後或夜間加劇,口乾,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為血虛風燥。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祛風止癢,養血和營。以手陽明、足太陰、足太陽經穴為主。
主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穴,另外還可以加上膈腧穴。
配穴:風熱襲表賠大椎、風池,風寒襲表配風門、肺腧,胃腸積熱用足三里、天樞 等,血虛風燥用足三里、三陰交等。
【操作】 毫針淺刺。委中穴、膈腧穴點刺出血,每天一次。
【其他治療】 拔罐、穴位注射治療、穴位埋線。
2. 蕁麻疹怎麼能治好
如果已經確定是蕁麻疹,這種情況多是由於過敏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版因抄為接觸到了某種異物權導致的,蕁麻疹往往會伴有瘙癢、紅疹的症狀,需要使用抗過敏葯物治襲療,日常的護理也很重要。建議你可以去皮膚科就診,確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物治療。
3. 跪求蕁麻疹針灸處方
基本治療
[治則] 疏風清熱,養血潤燥。
[處方] 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陰交。
[加減] 風熱犯表加大椎、風門;風寒束表加風門、肺俞;血虛風燥加風門、脾俞、足三里;腸胃實熱加內關、支溝、足三里;喉頭腫癢、呼吸困難加天突、天容、列缺、照海;女性經期風疹伴月經不調加關元、肝俞、腎俞。
[操作] 每次選用3~5穴。毫針刺用瀉法,風寒束表者可在風門、大椎加用灸法。留針 15~30分鍾,急性者每日針刺1~2次,慢性者可隔日針刺一次。急性者無療程可言,慢性者 10~15次為一療程,蕁麻疹發作與月經有關者可在每次月經來潮前3~5天開始針刺治療。
其他療法
1.皮膚針
[取穴] 風池、曲池、血海、夾脊穴。
[操作] 毫針刺,中強手法叩刺,至皮膚充血或隱隱出血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2.三棱針
[取穴] 曲澤 委中 大椎 風門
[操作] 每次可選用一個四肢穴和一個軀干穴。曲澤或委中穴處用三棱針對准瘀血經脈快速點刺一厘米深左右,使暗紅色血液自然流出,待顏色轉淡紅後再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鍾;大椎或風門穴用三棱針刺0.5~1厘米深,立即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鍾。急性者每日一次,慢性者一周一次。
3.拔罐
[取穴] 神闕
[操作] 用大號玻璃罐拔之,先留罐5分鍾,起罐後再拔5分鍾,如此反復拔3次;也可以用閃罐法反復拔罐至穴位局部充血。每日一次,3次為一療程。
4.耳針
[取穴] 肺、胃、腸、肝、腎、腎上腺、神門、風溪。
[操作] 以毫針淺刺,中強刺激;也可在耳前靜脈放血數滴;每日一次。或用埋針法、壓丸法,2~3日一次。
5.穴位注射
[取穴] 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大椎、膈俞等穴。
[操作] 每次選用1~2穴,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或抽取自身靜脈血加入抗凝劑注入穴位,每穴2~3毫升。
(1)針灸治療本病效果良好,一般通過1~ 4次的治療能較快退疹止癢,對慢性蕁麻疹應查明原因,給予相應的治療。
(2)治療期間應避免接觸致敏食物或葯物,忌食魚腥、蝦蟹、酒類、濃茶、咖啡、蔥蒜辛辣等刺激性飲食,保持排便通暢。
4. 蕁麻疹的診斷需要做哪些檢查
鮮,或者碰水了,就容易容易誘發蕁麻疹。預防蕁麻疹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 過敏源檢查:採用酶免疫法快速、准確、無痛檢測過敏源。該方法可對患者血清或血漿 中的過敏源(總IgE、總IgG、特異性IgE 等)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 血尿常規檢查:常規血尿化驗檢查可見蛋白尿、糖尿、尿鈉增加,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 ige 檢查:該檢查為臨床常用檢查。如果患者該指標升高,提示患者症狀可能由過敏因素引起。 根據皮膚反復出現來去迅速的風團,劇癢,退後不留痕跡,以及各型蕁麻疹的特點等易 於診斷,如臨床症狀診斷有有點困難,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方能知曉病因何在。 對嚴寒性蕁麻疹應檢查梅毒血清試驗,測定冷球蛋白、冷纖維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塊 試驗、抗核抗體等檢查。 皮膚點刺試驗可發現和證實可疑變應原。斑貼試驗對接觸性蕁麻疹確定接觸物和證實診斷有益。 日光性蕁麻疹應檢查糞、尿卟啉等,應留意與SLE 相區別。 疑為風濕病引起蕁麻疹者可檢查血沉、抗核抗體等,血清補體測定、皮膚活檢對有補體 活化參與所致蕁麻疹的診斷有幫助。 誘發蕁麻疹的因素有很多,積極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預防它的發病! 針對蕁麻疹易診斷難治療易復發的特點,北京施恩中醫院多方研究得出:蕁麻疹的久治 不愈的根源在於過敏反應,治療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阻斷過敏源和抗過敏治療的理論,並獨 創「免疫脫敏滲透療法」,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融合了中國中醫和脫敏治療方法,以及國際 先進的德國生物共振技術,結合中醫特色的洗浴、綠色熏蒸而成的。它內調外治,綜合治療, 實現了蕁麻疹徹底康復! 以上就是北京治療蕁麻疹最好的醫院專家的講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避免生活中任何 一個會引起蕁麻疹復發的誘因,堅持規范地治療,及早控制蕁麻疹,及早收獲健康。我院已
5. 蕁麻疹老是不好怎麼辦
張軼家住廣東,現在是一名大三的學生。高中的時候,張軼揚特別愛打籃球,但是因為這個蕁麻疹,他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摸過球。因為只要他大量運動出汗後身上就開始鑽心地癢,渾身上下癢得難受。他也不好意思在公眾場合撓。有的時候,癢得他恨不得把皮撕開……
其實,張軼剛開始得蕁麻疹的時候,還以為是蚊子咬的包,所以沒怎麼在意,就隨便噴了一點花露水。但是越撓越癢,越癢就越想撓,結果導致了他身上一連大片都是這樣的紅色大包。嚴重的時候除了頭皮和腳底板身上全是疙瘩。
張軼用了很多外用的葯膏,大多治標不治本,吃了很多中西葯,也是停葯之後蕁麻疹就發作。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服用抗過敏益生菌。醫生表示,調整過敏體質是治療蕁麻疹的根本,通過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調整過敏體質。臨床檢測中常見蕁麻疹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高,血清IgE一般大於200。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利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降低血清中的IgE抗體,抗過敏益生菌的免疫調節能夠減少抗過敏葯物服用周期,幫助長期靠抗過敏葯物控制的蕁麻疹患者做到減葯或停葯,是過敏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非葯物免疫調節方法。
張軼每天早晚喝一次,一直這么堅持了五個星期,身上成片成片的紅疙瘩可算是消下去了。讓張軼特別高興的是,他去復查的時候,醫生說他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張軼又堅持服用了一個月,現在皮膚也恢復正常了,打球一點也不影響了!當然,除了遵循醫囑,按時服用抗過敏益生菌以外,他認為治好蕁麻疹的辦法還是內外兼修,做好日常護理。
主要是一些食療和注意飲食。
1、把捲心菜洗干凈,簡單地撕成小片,用榨汁機或者是料理機都行,一次打出一杯的量,不用打太多。每當蕁麻疹發作嚴重的時候,一天喝三次,堅持連著喝一周,就能感覺不會那麼癢。
2、由於沒有查出來過敏源到底是什麼,所以特別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張軼基本能不吃就不吃,比如魚蝦蟹等海鮮,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雞蛋,以及油炸肥膩食物和熱帶水果。對於他這個大吃貨來說做到這一點雖然挺難的,但為了籃球也只能忍住。
6. 蕁麻疹需要做什麼檢查
京城皮膚病醫院抄 專家指出,蕁麻疹襲檢查的項目應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與體征來確定。 血常規可提示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葯物反應、白血病等。 尿常規可提示泌尿系感染。 糞常規可提示腸道寄生蟲感染。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伴發冷球蛋白血症,後者與冷性蕁麻疹或蕁麻疹性血管炎發病有關。 甲狀腺功能異常、抗甲狀腺微粒體、過氧化物酶抗體存在時,蕁麻疹患者對抗組胺葯和糖皮質激素反應不佳。 X線檢查可提示鼻竇、牙齒、肺部感染病灶。誘發試驗(challeng。tc,t)可證實或排除物理性蕁麻疹。 皮膚點刺試驗可發現和證實可疑變應原。斑貼試驗(patch test)對接觸性蕁麻疹確定接觸物和證實診斷有益。 皮膚活組織檢查對發現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的蕁麻疹有診斷價值,此類患者對抗組胺葯反應不佳。
7. 蕁麻疹放血療法怎麼做
病情分析:您好!蕁麻疹是一種瘙癢的皮膚病。常因過敏、食物、葯物、感染等引起。治療上一般採用抗過敏葯物如:氯苯那敏等。 意見建議:從中醫角度看,蕁麻疹屬於「風證」,所以有「治風先治血」的原則。放血療法是選取背部大椎、肺俞、風門等處穴位,在穴位上消毒後,用三棱針在穴位處點刺,然後拔上火罐的療法。
8. 孩子得了蕁麻疹,需要查過敏源,應該做什麼檢查
查過敏原方式有點刺和抽血檢測,跟年齡沒關系,可以做,建議你可以做點刺,因為時間快,費用低。抽血一般需要等一周拿結果,費用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