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外耳濕疹怎麼治療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外耳濕疹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 2022-12-23 02:26:26

㈠ 嬰兒外耳道濕疹怎麼辦

你好,復外耳道濕疹主要表現為耳朵制癢,寶寶抓耳撓腮,煩躁不安,不能安睡。局部皮膚發紅,可見融在一起的小丘疹,繼而形成小水泡,破潰後流出黃水,或感染形成膿瘡。如濕疹繼發感染,可發燒,局部腫脹、出膿、鄰近的淋巴結腫大。寶寶得了外耳道濕疹,一般可用4%的硼酸水洗耳,再用雷鋅軟膏或40%的氧化鋅油或倍氯美松塗於患處。若已引起繼發感染,則應用抗生素治療。 經常保持寶寶耳朵的乾燥清潔,對化膿性中耳炎要及早治療,減少膿液、葯液對耳道皮膚的刺激,過敏體質的寶寶應適當減少容易致敏的食物,如魚、蝦、蛋類及奶製品。做到這些,就可減少外耳道濕疹的發生。畢竟外耳道濕疹不是什麼大病,對全身無嚴重影響,一般待寶寶兩至三歲多能自行痊癒。

㈡ 外耳濕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敷貼法

黃連膏紗布撒上生肌散(緞石膏、血竭、乳香、輕粉、冰片),敷貼創面,每日換葯1次,至愈為止。適用於風熱濕毒

型。

2.濕敷法

菊花、蒲公英各60克,煎湯稍涼後,濕敷局部,每日2次。適用於血虛風燥型。

3.沖洗法

(1)0.%-0.5%的枯礬水,沖洗外耳道,每日1-2次,直至痊癒。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2)花椒葉、桉樹葉、桃樹葉適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用至痊癒。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3)黃連或黃柏,任選一味適量,煎水清洗外耳道,每日2次,以痊癒為度。適用於各型外耳濕疹。

4.撲葯法

將瘡面清洗後,將黃連粉撲撒於局部,每日1-2次,直至痊癒。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5.搽葯法

(1)枯青鬆散:枯礬15克,青黛6克,松香9克,混合研細,用芝麻油或茶油調成糊狀,裝入瓶中,以3%的硼酸水或生理鹽水將局部洗凈擦乾,再薄薄塗搽一層枯青鬆散糊劑,每日換葯1次,直至痊癒。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2)潤肌膏:當歸15克,紫草3克,麻油30毫升,黃蠟巧克,前2味與麻油同熬,葯枯濾清,將油再熬,入黃蠟同煎,化盡,傾於碗中,待涼,局部塗搽,每日2次。適用於血虛風燥型。

6.吹耳法

柏石散:黃柏30克,石膏30克,枯礬15克,共研細末,和勻吹耳,每日1次,用至痊癒。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㈢ 小孩子外耳道的濕疹怎麼治療啊有什麼簡單的辦法

小孩子外耳道的濕疹怎麼治療啊?

1.最好去醫院檢查治療。

2.孩子也可以用一些淡鹽水擦拭。生活中,媽媽們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的病情,避免用手抓撓,不要觸摸一些實物或者自己的物品。因為它會引起嚴重的疾病,所以他們必須更加註意當地的清潔和衛生,或者塗一些紅黴素軟膏來改善它。

3.有些乳汁會溢到孩子耳朵里會引起外耳道濕疹,要及時清理。同時可以使用非過敏的潤膚霜來保護皮膚屏障。注意保護耳朵,照顧耳朵,保持耳朵清潔乾燥,避免水進入耳朵,室內不要太悶,避免出汗。

外耳道濕疹不是單純的濕疹,因為有些患者可能伴有感染。這時候就要考慮用抗生素治療,比如一些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可能伴有外耳道濕疹和感染,使病情更加嚴重。此時需要積極控制化膿性中耳炎引起的感染,盡可能減少膿液的分泌,對外耳道造成刺激。

㈣ 嬰幼兒外耳濕疹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嬰幼兒的耳廓後面褶皺也是比較多的,那麼在孩子出汗或者是流口水、倒奶以後就容易刺激了皮膚誘發濕疹。當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還是以對症處理為主,但是一定要注意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以免疾病復發和加重。1.平時要注意清潔耳後的皮膚,再用溫水清洗以後要及時的擦乾,一面水分長時間的殘留在耳後;2.可以使用嬰兒濕疹霜或者是爐甘石洗劑來塗抹患處,這樣能夠有效的治療疾病。

㈤ 外耳濕疹怎樣治療

【概述】外耳濕疹是指發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圍皮膚的多形性皮疹,以小兒多見。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特徵為瘙癢、多形性皮疹,易反復發作。外耳濕疹以外耳皮膚潮紅、瘙癢、黃水淋漓或脫屑、皸裂為特徵,好發於耳後溝及耳廓皺折上下,也可蔓延到外耳道內或耳周皮膚。西醫學認為外耳濕疹多因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圍皮膚受外用葯物或其它過敏葯物刺激所致,濕、熱、化妝品、噴發染發劑、耳環以及魚、蝦、牛奶等均可成為致敏因素,外耳道長期膿液刺激也可引發。
中醫將本病稱之為旋耳瘡,古代文獻中又有黃水瘡、月蝕瘡、耳爛、浸淫瘡等名稱。將本病按其病程有急﹑慢性之不同,急性期多為風熱濕邪浸漬,慢性期多為血虛生風化燥。風熱濕邪犯耳:膿耳之膿液、汗水、淚液等浸漬,或接觸刺激性物質,濕熱邪毒積聚,引動肝經之火,內外合邪循經上犯,蒸灼耳廓肌膚而發病。血虛生風化燥:患病日久,營血耗傷,耳竅失養,加之血虛生風化燥,不能滋潤耳竅肌膚,以致耳部瘙癢,纏綿難愈。
【治療】本病按其病程有急、慢性之不同,急性期多為風熱濕邪浸漬,治以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為主;慢性期多為血虛生風化燥,治以養血熄風潤燥。
1.風熱濕邪證【症狀】耳部皮膚瘙癢、灼熱感,數日後出現小水泡,潰破後流出黃色脂水,糜爛,甚至可波及整個耳廓及其周圍皮膚。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方一】消風散【來源】《外科正宗》【組成】當歸10克,生地10克,防風10克,蟬蛻10克,知母12克,苦參6克,胡麻10克,荊芥10克,蒼術10克,牛蒡子10克,石膏30克,木通6克,甘草6克。
【功效】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以荊芥、牛子、防風、蟬衣祛風止癢;蒼術、苦參、木通以祛濕;石膏、知母清熱瀉火;生地、當歸涼血散血。全方合用,可清熱祛濕,疏風止癢。
【按語】本方用於風重者。【方二】萆薢滲濕湯【來源】《瘍科心得集》【組成】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黃柏10克,赤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澤瀉10克,滑石20克,夏枯草15克。
【功效】清熱燥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黃柏、萆薢、滑石、澤瀉、通草清熱祛濕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濕和中;丹皮清熱涼血。
【按語】本方用於濕重者。
2.血虛生風化燥證【症狀】耳部瘙癢,纏綿難愈,可伴有面色萎黃、納差,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緩等。檢查:外耳道、耳廓皮膚增厚、粗糙、結痂、皸裂。【方一】地黃飲【來源】《醫宗金鑒》【組成】生地黃20克,熟地黃20克,首烏10克,當歸10克,丹皮10克,玄參10克,白蒺藜10克,僵蠶10克,紅花15克,甘草6克。
【功效】養血熄風潤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以熟地、當歸、首烏養血;生地、丹皮、玄參、紅花涼血活血;白蒺藜、僵蠶祛風;甘草調和諸葯。全方以治血為主,而達治風的目的。
【按語】癢甚者,加蟬衣、地膚子、苦參等。【方二】①參苓白術散合②四物湯【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①炒扁豆30克,人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懷山葯15克,蓮子肉12克,薏苡仁20克,砂仁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②當歸10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
【功效】健脾養血滋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參苓白術散健脾益氣,四物湯滋陰養血。
【按語】本方適用於脾虛發病者。

㈥ 外耳道乾性濕疹怎麼治療

耳濕疹指發抄生於耳輪,外耳道、耳後皺褶部位的濕疹。多見於嬰幼兒。脂溢性皮炎和異位性皮炎均可表現為耳濕疹,外耳道濕疹可由中耳炎或耳挖傷引起,感染的細菌多為葡萄球菌或鏈球菌。
發病部位:皮膚,耳患病比例:1-2%
發病季節:春季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易感人群:多見於嬰幼兒可引起耳濕疹。
耳濕疹的症狀:斑疹膿皰皰疹斑丘疹紅斑樣皮疹劇癢慢性濕疹樣變丹毒樣外觀皮膚濕毒鱗屑樣痂皮耳漏濕疹。
有一些小朋友如果對食物或是環境中的某樣東西過敏,有時也會加重耳濕疹的症狀。故應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如果有粘膜破損應進行消毒處理,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㈦ 外耳道皮炎濕疹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治療外耳道皮炎濕疹先要找出病因。外耳道皮炎濕疹多發生在有過敏體質的專小兒,尤屬其是和食乳品有關的小兒,要改換乳品。若是因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浸漬刺激外耳道皮膚所造成,先要積極治療中耳炎,隨時去除外耳道膿液,以減少刺激。

㈧ 嬰幼兒外耳濕疹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外耳濕疹是指發生在外耳道、耳廓以及耳部周圍皮膚的一種多形性皮疹。兒童以及成年人比較常見。
一般情況下。它可以分為急性、亞急性以及慢性。它的病因是由於長時間的掏耳道,外耳道進入臟水以及局部炎症刺激,或者是對某種物質過敏所引起的皮膚症狀。
患者在急性期可出現外耳道局部搔癢疼痛,同時還會伴隨著黃水樣分泌物滲出,嚴重時則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等相關症狀。
在治療上,患者在急性期需要口服抗過敏的葯物,比如開瑞坦、氯雷他定,同時局部可以使用雙氧水或者是艾洛松軟膏進行擦拭,效果良好,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戒酒,同時避免反復掏耳道,避免接觸到臟水,就可以逐漸好轉。

㈨ 外耳濕疹有什麼症狀你知道如何治療嗎

外耳濕疹的症狀

外耳道濕疹症狀主要是癢,滲出,甚至感染之後會流膿,病史都比較長,幾個月甚至幾年,因為病因並沒有解除。幾位病人不知道什麼原因,一潮濕甚至吃什麼東西時候就會過敏,甚至接觸某些化妝品也會引起過敏。濕疹有急性的,滲出物比較多,奇癢難忍,檢查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外耳道皮膚多行性的皮損,既有充血的也有糜爛的,甚至上面有黃痂。

總之,外耳道濕疹是比較多見的,要注意護理,不要去掏耳朵,不要老去摳,進去了一些水或者是洗澡的化學物質,要注意及時的清理。另外,要用葯物進行治療,一定要選擇一些作用比較弱的,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㈩ 孩子的外耳道出現濕疹,怎麼治療會比較好

這種情況要帶孩子及時去醫院,讓醫生檢查具體情況。

外耳濕疹是指發生在耳廓以及周圍皮膚彌漫性紅腫、瘙癢、水皰糜爛等表現。以嬰幼兒多見的皮膚疾病。此病主要特徵就是瘙癢、伴有滲出。家長多因孩子哭鬧、煩躁不安,而不能入睡前來就診,也有因為孩子耳朵有異味,以及有分泌物來看病,這些症狀都是外耳道濕疹。

嬰幼兒濕疹多與過敏有關,孩子接觸牛奶、魚、蝦、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是主要的過敏原。還有吸入花粉、動物皮毛、油漆、化學氣體;接觸某些化妝品、植物、鹼性肥皂、熱水等其他物質而引起全身皮膚過敏

外耳應注意保護外耳皮膚破損,注意結痂脫落。如果滲出較多,可用3%雙氧水清洗,滲出減少時,再重復護理。抗過敏治療:要在醫生的處方醫囑下服用抗過敏葯物,滲出明顯,濕疹嚴重可根據醫生推進用葯等。如果孩子對牛奶蛋白過敏,建議孩子改用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