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濕疹
濕疹,也叫濕疹性皮炎,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症性皮膚病,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臨床上以皮膚瘙癢著名,皮損有多形性、滲出性、對稱性等特點,反復發生,容易演變為慢性皮膚病。
濕疹的病因比較復雜,但總的來講,主要是由於人體本身體質敏感,或體質下降,加上外界因素如生活環境(如水、放射源、致敏花粉)、飲食(如香精、糖精、枸櫞酸等化學合成的食物)、葯物(如阿莫西林、肝素)、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情緒等的刺激,導致機體出現濕疹。
預防
濕疹的預防,關鍵是找到可疑致病因素,也就是到底對什麼過敏,以後避免再接觸。另外,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貼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衣著應較寬松,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刺激;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
2.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沒有醫生的指導,不要亂用葯。
4.每天保持大便通暢,保證睡眠充足,以增加自身的抗敏能力。
並發症
濕疹看似一個不太復雜的疾病,但若處理不當,也會出現並發症。
患病期間,有些患者會出現頭痛、全身沒有力氣、發熱等現象;比較嚴重的,會對肺、腎、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等造成損害,如出現急性狼瘡性肺炎、狼瘡性腎炎、精神障礙、癲癇發作、偏癱、蛛網膜下隙出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胸膜炎等並發症。
所以,不要以為濕疹是小事兒不在意,及時就醫治療很重要!
⑵ 前幾天發現全身很癢,去醫院醫生說中醫學名叫濕疹,西醫叫皮膚過敏,給我打了個屁股針,開了點烏雞止癢丸
你好,你這情況考慮是過敏引起的症狀,可以口服特非那丁和西替利嗪治回療,嚴重時可答以使用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片和維生素c片治療,局部瘙癢嚴重或者皮疹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或皮炎平軟膏以及派瑞松乳膏,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最好去醫院檢查過敏原。
⑶ 濕疹西醫叫什麼
西醫就叫濕疹,中醫叫黃水瘡。
⑷ 中醫說的濕疹是不是就是西醫說的過敏
西醫說的過敏在中醫中叫皮炎,分為接觸性皮炎和葯物性皮炎。吃葯打針引起的過敏稱葯物性皮炎,其餘的稱接觸性皮炎。
⑸ 西醫 濕疹 中醫叫什麼
濕疹在中醫中相當於「濕瘡」,「濕瘍」,也屬於「侵淫瘡」、「血風瘡」、「粟內瘡」等病的范容疇。
可用中葯來改善濕疹:
(1)熱重於濕: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葉15克,生石膏30 克,車前子10克,白鮮皮10克。
(2)濕重於熱:除濕胃苓湯加減。白術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黃芩6克,梔子6克,陳皮6克,澤瀉10克,苦參10克。
(3)血燥證:當歸飲子加減。當歸10克,雞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 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陳皮6克,白術10克,丹參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在這個基礎上想要很快去掉濕疹的話可以在外塗蘊磯霜,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⑹ 中醫所說的濕毒,與西醫所說過敏性皮炎,是一種病嗎
你好,中醫的濕毒在西醫一般指濕疹。相同的病中醫和西醫的說法不一是正常的,因為內中醫容和西醫的觀點思想和看病的著入點是不一樣的,但是最終的治療目的是一樣的。
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患者在發病的時候一般是接觸到了過敏原而引起的病症。患者在患病的時候身體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癢,風團,脫發等病症的現象。過敏原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症,一般有皮炎,濕疹,蕁麻疹
而濕疹也就是一種皮膚炎症的反應。這種病症是由內外因素相結合而引發的劇烈瘙癢的病症。這種病症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時期。急性濕疹的患者在反復發作的時間長了的話就會發展成為慢性濕疹。這種病症的患部會出現對稱性的皮疹。
⑺ 寶寶濕疹還叫什麼
奶癬」在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過敏性疾病,濕疹就是奶癬,濕疹是西醫的說法。 奶癬是中醫的說法,可以使用貝樂濕疹膏,不用服葯.不含激素,絕無刺激性,不損傷幼嫩皮膚,對小兒濕疹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