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小兒手背上單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兒手背上單皰疹

發布時間: 2022-12-20 00:14:45

❶ 小孩身上長水泡怎麼辦

水痘 症狀 面部或胸部出現瘙癢的紅斑,可擴散到手臂和腿。紅斑會迅速充滿透明液體,形成水皰,水皰破裂後會結痂。4~5天後通常會有新的紅斑繼續出現。出水痘時常會有發熱、流鼻涕、咳嗽等症狀伴隨出現。水痘從紅斑出現開始,很少會持續超過2周。潛伏期一般為14~21天。結痂前的患兒都有傳染性。 自療辦法 .每3~4小時用涼水給患兒洗澡,可緩解瘙癢。水中加些蘇打效果更佳。 .可在水痘上抹些爐甘石洗液。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口腔內若有水皰,不要吃柑橘類水果 .修剪孩子的指甲,夜間戴手套,以免搔抓後引起感染 治療 .水痘長到了眼睛處,或出現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你若是免疫力較差的中老年人,或是孕婦且首次患水痘應及時就診。 .對於嚴重的病例,醫生會開一種叫作阿昔洛韋的葯。12個月及以上的孩子,以及從未被病毒感染過的成年人可注射疫苗 玫瑰疹(roseola) 症狀 最初的症狀為高燒,持續3天。高燒退去後,軀干及頸部會出現皮疹,皮疹持續數小時或數周。多發病於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3歲的幼童 自療辦法 玫瑰疹會引起少許不適,通常無需治療可自行消退。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用毛巾浸溫熱的水擦全身,以緩解發熱引起的不適 . 治療 玫瑰疹症狀持續3天以上,或幼童因高燒而出現痙攣應及時就診 麻疹(measles) 初始症狀從高燒(40~40.6℃)開始,接著是咳嗽,咽喉疼痛發炎,流眼淚。2至4天後開始出現皮疹。先是面部出現小紅點,進而擴散到軀干、手臂和腿。紅斑變大後1周左右消退。雙頰內側出現白點 .卧床休息,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和非處方咳嗽葯可緩解不適 .溫水浴,或擦拭爐甘石洗液或鹽酸苯海拉明洗液以緩解瘙癢 .麻疹並不是種常見病,但可誘發其他較嚴重的疾病,如肺炎、腦炎或細菌感染。你若懷疑你或你的家人患有麻疹應及時就診 .12~15個月,以及4~12歲的兒童可注射預防麻疹的疫苗 傳染性紅斑(fifth disease) 雙頰出現亮紅色隆起的班塊。隨後的幾天,手臂、軀干、大腿及臀部會出現粉紅色微微隆起的帶狀皮疹。3周左右可消退。多數情況下無症狀,或只是輕微的感冒樣症狀 沒有具體的治療方法。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可緩解發熱及其他不適感 .你若不確定所患的皮疹是否是傳染性紅斑,或你已妊娠,並懷疑自己已被感染,請及時聯絡醫生 皮疹是兒科疾病最常見的一種體征,因皮疹的形態、分布、以及出疹前後機體的不同表現,可以對皮疹進行鑒別診斷,雖然每個家長不是醫生,但是根據以下的一些症狀,還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據輕重緩急及時請醫生進行診治是有必要的。 一、幼兒急疹: 是嬰幼兒常見的發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多見於周歲以內的嬰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以冬春季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見。潛伏期是8-14天。 臨床表現: 1、發熱,可以高熱達39-41℃,一般持續3-5天,個別的孩子可能高熱驚厥。 2、熱退疹出是本病的特點。皮疹多為不規則的斑點狀或斑丘疹。用手按壓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見。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跡。 3、同時有的孩子還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狀。頸部的淋巴結可能腫大。尤其是耳後或枕後淋巴結增大更為明顯。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中白血球正常或偏低,分類中淋巴細胞增高。 治療: 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葯物。如果孩子高熱可以用退熱葯,如果有的孩子出現煩躁或者驚厥可以用鎮靜葯。 二、風疹 是由風疹病毒感染、兒童時期常見的、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傳染原可能是已經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沒有發病但是帶病毒者。多在冬春季發病,可以在集體流行。一般潛伏期是10-21天。 臨床表現: 1、發熱:多為中等度熱,少見有高熱。持續1-2天,發熱3天的少見。同時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頭痛、嘔吐、結膜炎。 2、發熱1-2天出現皮疹,之後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於皮膚。皮疹一般早則在出疹後2-3天消退,多則4-5天,個別病人在疹退後遺留色素斑。 3、耳後、頸部及枕後淋巴結腫大,出疹前即有腫大者對早期診斷有幫助。隨著病情好轉,淋巴結逐漸消退。 本病可以並發中耳炎、支氣管炎、腦炎、腎炎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常規檢查: 白血球正常或者偏低,分類中淋巴細胞早期減少,晚期增加。 治療: 1、發熱時可以多喝水,可以吃抗病毒的葯物包括清熱解毒的中葯。如果體溫高於38.5℃可以用退熱葯。 2、其餘對症處理。 3、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 目前我國的兒童已經接種風疹疫苗,保護率達95%,注射後6-8周保護抗體達到高峰。 本病隔離從發疹至出疹5日後。注意患兒不能接觸孕早期婦女,容易引起胎兒畸型、白內障、先天型心臟病。 三、水痘: 是常見的、較輕的、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染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現帶狀皰疹。多見於6個月以後的各個年齡段。孕晚期也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期出水痘。冬春季發病多見,一般1次發病,終身免疫。潛伏期11~24天。 臨床表現: 1、發熱,一般在39℃以下。 2、發熱當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發熱1~2天後出現,以軀干、頭、腰以及頭皮多見。一般丘疹、皰疹、結痂的疹子同時存在。有的孩子口腔、咽部和結膜也可以見紅丘疹。 本病偶見腦炎、多發性神經根炎、肺炎、敗血症。 血常規檢查白血球正常,分類也沒有變化。 治療: 1、發熱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膚清潔,勤換衣服,不要抓破水皰,以防感染,只要水皰不破,一般痊癒後不留疤痕。 2、可以吃抗病毒葯物或者注射維生素B12。 目前已經研製成功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 四、麻疹 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急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病原體為麻疹病毒。患過麻疹的孩子可以獲得終身免疫。麻疹患兒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染,或者通過第三者作為媒介進行傳染。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晚春最多。潛伏期6-18天。 臨床表現: 1、發疹前3~4天可見高熱、流涕、結膜炎、流淚、輕咳。口腔內可見口腔麻疹黏膜斑,這最具有早期診斷價值。 2、發熱第四天出現皮疹,先見於耳後,繼而象一盆水從頭潑下一樣出現皮疹:發際、頸部、臉、遍及全身最後達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紅色。疹出2-5天按出疹順序從上向下逐漸消退。 3、如果發疹不透,或者高熱不退容易出現合並症:喉炎、肺炎、腦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血常規檢查白血球總數稍增高,淋巴細胞減少,中性細胞增高。 治療: 1、在家卧床休息,室內空氣新鮮,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風。 2、做好眼、鼻、口腔護理,不能急於降溫,最好採取物理降溫。 3、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透疹的中葯。 4、病情有變化及時去醫院就診。 但是有的孩子接種了麻疹疫苗,可以還出了麻疹是怎麼回事? 麻疹疫苗是一種人工減毒的活疫苗,接種在人體上,可以繁殖生長,但是不引起麻疹,可能會出現類似麻疹的輕微的表現,使得機體獲得抵抗力,產生免疫能力。 但是也有以下的三種情況造成接種失敗: ●注射疫苗前3周曾經用過胎盤球膽白或丙種球膽白,使得免疫作用受到抑制。 ●在注射時,護理人員用消毒的酒精擦拭了針頭,或者注射的劑量不夠。 ●個別出現的麻疹疫苗的質量或者在運輸等冷鏈(即疫苗在整個運輸過程中不能離開冰)過程中出現問題,保管不到位,引起疫苗失效。 由於接種失敗,當孩子接觸麻疹病毒後,因為機體對麻疹病毒沒有獲得免疫力,可能就引起麻疹發生。 不過你孩子的這種情況是屬於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反應。是個別現象,但是屬於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五、丘疹性皮疹

❷ 兒童皰疹的症狀是什麼

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疾病

(1)帶狀皰疹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

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且可以引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2)水痘-帶狀皰疹性葡萄膜炎

可為先天性的或獲得性的,其所致的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已成為一種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從感染組織中分離培養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以確定診斷。裂隙燈檢查可以發現前葡萄膜病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可以發現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新生血管視盤炎相應的特徵性改變。

(3)眼瞼帶狀皰疹典型的病變多在三叉神經第一支眼神經各分支(額神經、淚腺神經及鼻睫狀神經)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較少見)的皮膚分布區域,發生群集性水皰樣皮疹。但不跨越瞼及鼻部的中央界線,而僅局限於一側。多見於中、老年患者。治癒後極少復發。

(4)耳帶狀皰疹1907年由RamseyHunt首先描述,故又稱為RamseyHunt綜合征或Hunt綜合征,即亨特綜合征,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疾病。

因面神經膝狀神經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組特殊症狀,主要表現為一側耳部劇痛,耳部皰疹,可出現同側周圍性面癱,伴有聽力和平衡障礙,故又稱為膝狀神經節綜合征。

2、單純皰疹病毒引發的疾病

(1)生殖器皰疹又稱陰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性傳播疾病,主要是HSV-2型,少數為HSV-1型。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本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而傳染,患者和無症狀的帶病毒者是主要傳染源。

生殖器皰疹可反復發作,對患者的健康和心理影響較大;患病部位先有燒灼感,後出現紅斑;很快在紅斑基礎上發生3~10個成群的紅色丘疹,伴有瘙癢;丘疹迅速變成小水皰,3~5天後變為膿皰,破潰後形成糜爛和潰瘍,自覺疼痛,最後結痂癒合。

整個病程可持續20天左右。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在原發後1~4個月內發生。復發多發生在外陰、陰道、宮頸及龜頭等部位,全身症狀較原發輕,每次發作的病程也較短,通常皮損約10天消退。

(2)皰疹性齦口炎好發於口腔、牙齦、舌、硬齶、咽等部位。表現為迅速發生的群集性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表面潰瘍,也可開始即表現為紅斑、淺潰瘍,疼痛明顯。自然病程1~2周。可在誘發因素刺激下,於同一部位反復發作,稱為復發型,多見於成人。

(3)單純皰疹性腦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常累及大腦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引起腦組織出血性壞死和變態反應性腦損害。

(4)接種性皰疹皮損為局限於接觸部位的群集性水皰。發生於手指者表現為位置較深的疼痛性水皰,稱皰疹性瘭疽。

(2)小兒手背上單皰疹擴展閱讀:

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1)檢測抗原可用直接免疫熒光、酶免染色或ELISA方法查皰疹基底細胞刮片或皰疹液中的抗原,可以直接做出診斷。

(2)ELISA法檢測IgM抗體水痘的潛伏期一般2周左右,當出疹時,血液中的IgM抗體已產生。IgM抗體能維持2個月左右,檢出IgM抗體有助於建立診斷。本法特異性強,敏感性高。帶狀皰疹系復發感染,IgM抗體滴度低,時間短,用放免法能檢出70%。

2、單純皰疹病毒

(1)免疫熒光或酶染色查抗原用於宮頸脫落細胞、角膜刮取細胞、潰瘍底部刮取細胞等細胞塗片,採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或酶免染色進行抗原檢測,陽性提示感染。

(2)雙抗體夾心法ELISA檢測抗原主要用於檢測腦脊液中的HSV抗原,也可用於患者的皰瘡液、潰瘍底部刮取物及活檢組織等檢測HSV抗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皰疹

❸ 幼兒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小兒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1、小孩起皰疹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導致小孩患上皰疹的原因來源於各個不同的方面,有些家長帶孩子的時候衛生不注意的話,也是會容易引起孩子皰疹這種疾病的,比如說我們在給小兒用不幹凈的尿布的時候,也是會造成這種疾病的。

2、還有嬰兒受到一些細菌的感染,外傷感染,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所致的帶狀皰疹患者的皮膚損傷均可誘發這種疾病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再領養孩子的時候盡量的給孩子的皮膚保持一定的乾燥的程度,不要潮濕了。潮濕的話,很容易得這種皰疹這種疾病的,

3、出現皰疹的小孩家長就需要多加註意給小孩進行一個洗澡,而且要注意使用溫水進行洗澡,可以在水中加一些寶寶金水或者是花露水,洗完澡之後用毛巾擦乾再使用爽身粉,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緩解寶寶的皰疹。

小兒皰疹症狀表現

1、初次感染該病毒後引起水痘,多見於從未感染過此病毒,因之對之無免疫力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小兒,尤其是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

2、在口腔四面的皮膚有發紅、微微高起的區域,有麻刺感或瘙癢。1天後形成小的、疼痛的黃色水皰。

3、幾天以後小水皰結痂,第一次發作時可能有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如果孩子的皰疹發生在近眼部、開始有滲出或擴散。應盡快看醫生。

❹ 手足口病皰疹怎麼治

診療流程
出現手、足、口、臀部皮疹(皰疹)或伴發熱到附近醫院兒科或手足口專病診療區就診
醫生診斷
排除
確診 實時在線報告北京市及國家疫情監測系統
一般病例(僅有皮疹或發熱症狀)返家隔離休息——社區醫生定期訪視
重症病例(高熱不退,出現肺炎、腦干腦炎、腦膜炎、心衰、呼吸衰竭等症狀)報告轄區衛生局和疾控中心。
護理對策
1、消毒隔離
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
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
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2、飲食營養
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
寶寶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可將維生素B 2 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皮疹護理
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寶多喝水。
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
首先還是全身的護理,要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在孩子患任何疾病的時候,如果全身的抵抗力處在一個很好的狀態的話,任何疾病的感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為手足口病的感染主要是病毒的感染,針對病毒,目前來說我們還是以支持療法為主,沒有什麼特別針對性的治療,也提倡用病毒唑,但是總的來說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為抗病毒葯一般在發病24小時到48小時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們確診手足口病的時候,都已經過了最有效的治療階段,現在也不提倡用這些抗病毒的葯物。
總的來說,還是要提高孩子本身的抵抗力。
比方,提供給孩子容易消化的飲食,保持一定量的飲水,如果孩子體溫高過攝氏38度的話,用適當的退熱葯物,將體溫控制在比較適合的溫度范圍。
如果孩子口腔裡面有口瘡的話,讓孩子用1%淡鹽水或者溫水經常漱口,這樣做可以將疼痛控制在較輕的程度裡面。
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口腔疼痛或者潰瘍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醫生可以用一些抗菌素軟膏或者用帶有局部麻醉性劑的液體減輕孩子的疼痛。
孩子身上的皮疹主要是保持干凈、清潔,不要讓皮膚受到二度感染,這是最主要的。
如果沒有任何的並發症出現,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很好的護理氛圍中,5—7天都可以痊癒。
西醫治療
如果沒有合並症,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癒。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並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應及時復查。
西醫治療手足口病的方法如下:
1 ) 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
3) 加強對症支持治療,做好口腔護理;
4) 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5) 有顱內壓增高者可給予甘露醇等脫水治療,重症病例可酌情給予甲基潑尼松龍、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等葯物;
6) 出現低氧血症、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徵象者,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7)維持血壓穩定,必要時適當給予血管活性葯物;
其他重症處理:如出現DIC、肺水腫、心力衰竭等,應給予相應處理。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是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共同被認為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我國自1981年在上海始見本病,之後多個省市區均有報道。本病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致命性並發症。2008年5月2日我國正式將手足口病列為丙類傳染病進行法定傳染病管理。本病目前尚沒有公認的特效治療手段,現對本病的葯物治療情況作如下概述。
1 西葯治療小兒手足口病
1.1 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為一種無環的嘌呤核苷酸類似物,其抗病毒作用為葯物進入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後,與脫氧核苷競爭病毒胸腺激酶或細胞激酶,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性阿昔洛韋三磷酸酯,然後通過兩種方式抑制病毒復制:①干擾病毒DNA的多聚糖,抑制病毒的復制;②在DNA多聚糖作用下,與增長的DNA鏈結合,引起DNA鏈的延伸中斷。治療劑量為2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靜滴,1次/d;或者口服阿昔洛韋5~10 mg/(kg·d),3次/d。阿昔洛韋作為一種高效廣譜的抗病毒葯物,具有明顯縮短發熱及皮損癒合時間,減輕口腔皰疹疼痛,且在治療期間未見任何副反應〔1〕。
1.2 更昔洛韋
更昔洛韋又名丙氧鳥苷,是繼阿昔洛韋之後新開發的廣譜核苷類抗病毒葯物。抗病毒作用與阿昔洛韋類似。治療劑量為5~1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靜滴,1次/d,療程3~5 d。用葯期間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熱葯。黃世雄〔2〕研究表明更昔洛韋治療手足口病的療效優於利巴韋林,熱退及皰疹消退的時間顯著短於利巴韋林。但是,更昔洛韋對骨髓的抑製作用及遠期毒副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陳雲健〔3〕的研究表明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手足口病效果優於單獨使用上述任一種葯物。
1.3 干擾素
干擾素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抗病毒制劑,對多種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明顯療效,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劑量為100萬IU肌肉注射, 1次/d。其治療機制是通過在細胞內阻斷病毒mRNA的翻譯,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合成來阻止病毒復制,同時也能通過增強自然殺傷淋巴細胞毒素的活性而加強宿主免疫力。足量應用干擾素能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力,達到抑制病毒、促進機體康復目的〔4〕。胡恭等〔5〕研究表明干擾素聯合中葯制劑如小兒清熱寧治療手足口病具有明顯療效。
1.4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作為抗病毒的常用葯,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肯定。治療劑量為1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靜滴,1~3次/d,療程3 d;或者口利巴韋林含片1/4~1/2片,4次/d。用葯期間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熱葯。副反應是罕見的出汗,食慾不振及低血糖等。本葯目前在一些大醫院不再作為治療手足口病的首選葯物。但因其總體上副反應少且價格低廉,安全可靠,療效高,適用於基層醫院推廣使用〔6〕。
1.5 思密達
思密達的有效成分是八面體蒙脫石微粒,具有層紋狀分子結構,對消化道的病毒、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較強的固定、吸附和清除作用,對消化道黏膜有很強的覆蓋能力,能與黏液蛋白相結合,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功能,能促進上皮組織恢復和再生。對於手足口病的患兒特別是口腔潰瘍嚴重的患兒以適量思密達用溫開水攪成糊狀,4次/d,分別於早、午、晚飯後及睡前塗於口腔潰瘍局部,可明顯縮短小兒口腔潰瘍的癒合時間,未出現明顯毒副作用。且思密達口味香甜,患兒易於接受,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7〕。
2 中葯方劑治療小兒手足口病
本病屬中醫「濕溫」、「時疫」等范疇。病因為濕熱疫毒,多因內蘊濕熱,外受時邪,留於肺、脾、心三經而成。外邪自口鼻而入,侵襲肺、脾二經,肺主皮毛,故初期多見肺衛症狀,如發熱、流涕、咳嗽;脾主四肢,開竅於口,手足口受邪而為水皰,口舌生皰疹、潰瘍。目前中醫葯治療本病,主要採用辨證分型、辨病分期、專方加減三種基本方法。可達標本兼顧,減輕症狀、縮短病程之功效。
中醫治療
普通型(心脾積熱):發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其中口舌皰疹色紅,疼痛劇烈,患兒流涎較多,納差,不能進食,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 中醫治法:清熱解毒化濕
方葯: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
葯物:大黃3克,黃芩6克,黃連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普通型(濕熱交阻):發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口舌皰疹色暗紅,疼痛不劇,腹脹,納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紅,苔白膩或稍黃膩。
中醫治法:辛開苦降,清熱化濕解毒
方葯:甘草瀉心湯加減
葯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黃芩6克,黃連2克,乾薑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發熱、皮疹,高熱,無汗,煩躁,嗜睡,煩躁,易驚,或伴肢體痿軟、癱瘓,舌紅,苔白膩或黃膩。
中醫治法:清熱化濕,鎮肝熄風
方葯:風引湯加減
葯物:大黃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蠣10克,生龍骨10克,乾薑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症加減方案:熱勢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體陣攣重,加用薏苡仁、地龍、木瓜;便秘減赤石脂,腹瀉減大黃,減生石膏用量,加用升麻、葛根;肢體軟癱,加用鮮地龍、秦艽、威靈仙、絲瓜絡(濕熱條辨方);後期熱退減石類葯物,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❺ 小兒病毒性皰疹怎麼治療

導語:根據皮膚粘膜交界處的簇集性水皰群,自覺症狀輕,皮損片面有灼熱感。病程短、重復再發,在發熱或胃腸功效紊亂時發生,即可診斷。那小兒病毒性皰疹怎麼治療呢?下面就和我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小兒病毒性皰疹怎麼治療

目前,病毒性皰疹的還沒有找到徹底清除病毒,徹底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現在的治療分一般性治療、抗病毒治療及中醫中葯治療。一般性治療其實是對症治療,而抗病毒治療是對因治療,中醫中葯治療多通過辨證施治,有效地阻止復發。

單純皰疹的治療方法

局部用葯

抗病毒劑:40%皰疹凈二甲亞碸溶液、阿昔洛韋、酞丁胺、皰立消等。

抗菌止癢劑:樟腦、龍膽紫、爐甘石洗劑等。防感染葯抗生素類

內用

抗病毒劑:阿昔洛韋、阿糖胞苷、干擾素、干擾素誘導劑等。

免疫制劑:左旋咪唑、轉移因子等。

帶狀皰疹帶狀皰疹

全身用葯的治療方法

止痛劑:顱痛定、安乃近、卡馬西平、阿米替林、多慮平、丙咪嗪、醯胺咪嗪、苯妥因鈉、賽庚定、泰爾登等。

抗病毒劑:嗎啉胍、阿糖胞苷、無環鳥苷等。

免疫制劑:轉移因子、胎盤球蛋白、丙球免疫血清等。

外用

止痛劑:1%達克羅寧、5%苯唑卡因、1%磷乙酸、皰立消等。

但是長期服用葯物治療,會有毒副作用,使患者自身產生抗葯性,還會影響肝腎,因此,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建議到正規醫院咨詢就診。

❻ 小孩子手上長小水泡,會很癢,這是什麼病嗎

小孩子手上長小水泡,會很癢,這是什麼病嗎?手上起了小水泡且瘙癢,可能是「汗皰疹」,汗皰疹是炎熱的夏季皮膚代謝性皮膚病。汗皰疹任何年齡都會起病,但是,最多的還是孩子發病。

何謂汗皰疹?有哪些典型表現?

汗皰疹如何護理?

溫水洗手,不要用鹼性皂液洗手。洗手後要用干手紙蘸干水分,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水泡較大或瘙癢,家長要及時剪指甲,避免抓撓,可以用無菌注射器將水泡內的液體抽干,減少疼痛刺激,預防感染。避免吃酸性食物,如檸檬、橘子、柚子和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