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當如何治療
引言:大部分人對單純皰疹腦炎並不了解,因此當出現單純皰疹性病毒腦炎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如果早期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嚴重時有可能會腦損傷甚至死亡的症狀。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析一下,當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較高時,孕媽媽應該如何治療?
三、小結
孕媽媽感染單純皰疹性病毒後,是會對胎兒造成影響的,並且早期的胎兒會感染,通過胎盤或生殖上行感染,從而導致流產,早產,畸形等。當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有可能會遺傳。這類感染病大多是因為父母接吻、性生活所致,也是病毒感染傳播最常見的途徑。
B.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1.臨床診斷依據:
a)口唇或生殖道皰疹史,或本次發病有皮膚、黏膜皰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
c)明顯精神行為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2.化驗及輔助檢查依據:
a)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輕度增高。
b)EEG:常出現彌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單側或雙側顳、額區異常更明顯,甚至可出現顳區的尖波與棘波。
c)頭顱CT檢查:大約有50%的HSE患者出現局灶性異常(一側或兩側顳葉和額葉低密度灶),若在低密度灶中有點狀高密度灶,提示有出血。在HSE症狀出現後的最初4~5天內,頭顱CT檢查可能是正常的,此時頭顱MRI對早期診斷和顯示病變區域幫助較大,典型表現為在顳葉內側、額葉眶面、島葉皮質和扣帶回出現局灶性水腫,MRI T2相上為高信號,在FLAIR相上更為明顯。盡管90%的患者在1周內可以出現上述表現,但一周內MRI正常不能排除診斷。
d)CSF常規檢查:壓力正常或輕度增高,重症者可明顯增高;有核細胞數增多 [(50~100)×10∧6/L],可高達1000×10∧6/L,以淋巴細胞為主,可有紅細胞數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損傷則提示出血性壞死性腦炎;蛋白質呈輕、中度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
e)CSF病原學檢查:包括:① 檢測HSV特異性IgM、IgG抗體:採用Western印跡法、間接免疫熒光測定及ELISA法,採用雙份血清和雙份腦脊液做HSV-1抗體的動態觀察,雙份腦脊液抗體有增高的趨勢,滴度在1∶80以上,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血與腦脊液的抗體比值<40,均可確診;② 檢測CSF中HSV-DNA:用PCR檢測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診斷,標本最好在發病後2周內送檢。
f)腦活檢:腦活檢是診斷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金標准。可發現非特異性的炎性改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電鏡下可發現細胞內病毒顆粒。
3.確診依據:
a)雙份血清和腦脊液檢查發現HSV特異性抗體有顯著變化趨勢。
b)腦組織活檢或病理發現組織細胞核內包涵體,或原位雜交發現HSV病毒核酸。
c)CSF的PCR檢測發現該病毒DNA。
d)腦組織或CSF標本HSV分離、培養和鑒定。 1)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脊神經後根以及腦和脊髓的感覺神經節,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病毒被激活、復制、增殖,沿感覺神經傳到相應皮膚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經上行傳播,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炎或腦膜炎。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發生腦部症狀與發疹時間不盡相同,多數在皰疹後數天或數周,亦可在發病之前,也可在無任何皰疹病史。臨床表現包括發熱,頭痛,嘔吐、意識模糊,共濟失調、精神異常及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征。病變程度相對較輕,預後較好。患者多有胸腰部帶狀皰疹的病史,頭顱CT無出血性壞死的表現,血清及CSF檢出該病毒抗體和病毒核酸陽性,可資鑒別。
2)腸道病毒性腦炎:該類病毒除引起病毒性腦膜炎外,也是病毒性腦炎的常見病因之一。多見於夏秋季,呈流行性或散發性發病。表現為發熱、意識障礙、平衡失調、癲癇發作以及肢體癱瘓等,一般恢復較快,在發病2~3周後症狀即自然緩解。病程初期的胃腸道症狀、CSF中PCR檢出病毒核酸可幫助診斷。
3)巨細胞病毒性腦炎:本病臨床少見,常見於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臨床呈亞急性或慢性病程,表現意識模糊、記憶力減退、情感障礙、頭痛和局灶性腦損害的症狀和體征。約25%患者MRI可見彌漫性或局灶性白質異常。CSF正常或有單核細胞增多,蛋白增高。因患者有艾滋病或免疫抑制的病史,體液檢查找到典型的巨細胞,PCR檢測出CSF中該病毒核酸可資鑒別。
4)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急性發病,表現為腦實質、腦膜、腦干、小腦和脊髓等部位受損的症狀和體征,故症狀和體征表現多樣,重症患者也可有意識障礙和精神症狀。因病變主要在腦白質,癲癇發作少見。影像學顯示病灶在皮質下白質多發病灶,以腦室周圍多見,分布不均,大小不一,新舊並存,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病毒學和相關抗體檢查陰性。而HSE為腦實質病變,精神症狀突出,智能障礙較明顯,少數患者可有口唇皰疹史,一般不會出現脊髓損害的體征。
C. 單純性皰疹病毒 (HSV)呈弱陽性,怎麼辦跪求!
你要是想確診是不是單純性皰疹的話,就去大點的醫院找醫生開個化驗單,估計要200多塊,結果三天出來,這個比較准確。
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熱瘡。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 單純皰疹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腦)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感染。此兩型可用熒光免疫檢查及細胞培養法相鑒別。
【原發性HSV病毒感染臨床表現】 1.原發型單純皰疹就是初次感染Hsv病毒,約90%的人無不適感,僅少數人可發生倦怠、發熱等全身症狀和皮膚、黏膜上發生單處或多處水皰,表現有以下幾型: (1)皰疹性齒齦口腔炎:是最常見的原發型單純皰疹。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1—5歲兒童多發。特徵是在口唇、頰黏膜、上齶等處發生水皰和糜爛,同時齒隕潮紅腫脹,易出血,局部炎症明顯。可伴有全身症狀,如發熱、倦怠、食慾不振等。3—5日後症狀減輕,整個病程約2周。 (2)生殖器皰疹:多由性交感染,屬性傳播性疾病,男性在陰莖、龜頭,小水皰迅速變為糜爛面。女性於外陰陰道發生同樣損害,在生殖器附近的皮膚可有散在性水皰。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 (3)單純皰疹病毒性腦膜炎:臨床表現同其他病毒性腦膜炎,屬重型單純皰疹。臨床上常見有發熱、頭痛、精神紊亂、昏迷等。感染部位常見於腦於和顳葉,死亡率高。皮膚上常天皰疹損害。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增高,但從腦脊液中未能分離出病毒。 (4)其他:如水痘樣疹、接種性皰疹、皰疹性角膜結膜炎、播散性單純皰疹等均屬原發型。但在老年人少見,僅見於嚴重營養不良、腫瘤、免疫功能低下、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者。 2.復發型單純皰疹 原發感染後,在某些誘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消化不良、月經期,局部刺激等影響下而起復發,且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復發傾向。根據發病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不同,常較原發感染的症狀輕,且無全身症狀。原發型單純皰疹的各類型均可復發,且復發多見於成人,尤其是青年中多見,在兒童期極少見復發型單純皰疹。 臨床多見者為限局性單純皰疹。局部開始有灼癢緊張感,隨即出現紅斑,在紅斑或正常皮膚上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群,皰液清澈透明,後來變混濁,擦破後出現糜爛、滲液、結痂,也可繼發化膿感染,此時附近淋巴結可腫大。病程1~2周可自愈。愈後可遺留暫時的色素沉著斑。單純皰疹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牙齦上、口腔外側、嘴舌外側、鼻孔附近、顏面或手指。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細胞發生氣球樣變性,網狀變性和凝固壞死,開始細胞核內可見嗜鹼性包涵體,後期變為嗜酸性包涵體,真皮乳頭輕度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反應重時可有血管炎表現。
D.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疾病治療
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關鍵,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輔以免疫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 a)阿昔洛韋(無環鳥苷, acyclovir):為一種鳥嘌呤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阿昔洛韋首先在病毒感染的細胞內,經病毒胸苷激酶作用轉化為單磷酸阿昔洛韋,再經宿主細胞中激酶作用轉變為三磷酸阿昔洛韋,與DNA合成的底物2′-脫氧尿苷發生競爭,阻斷病毒DNA鏈的合成。常用劑量為15~30mg/(kg·d),分3次靜脈滴注,連用14~21天。若病情較重,可延長治療時間或再重復治療一個療程。不良反應有譫妄、震顫、皮疹、血尿、血清轉氨酶暫時性升高等。對臨床疑診又無條件作腦脊液病原學檢查的病例可用阿昔洛韋進行診斷性治療。近年已發現對阿昔洛韋耐葯的HSV株,這類患者可試用膦甲酸鈉和西多福韋治療。
b)更昔洛韋(ganciclovir):抗HSV的療效是阿昔洛韋的25~100倍,具有更強更廣譜的抗HSV作用和更低的毒性。對阿昔洛韋耐葯並有DNA聚合酶改變的HSV突變株對更昔洛韋亦敏感。用量是5~10mg/(kg·d),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14~21天。主要不良反應是腎功能損害和骨髓抑制(中性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並與劑量相關,停葯後可恢復。 a)干擾素:干擾素是細胞經病毒感染後產生的一組高活性糖蛋白,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而對宿主細胞損害極小。α-干擾素治療劑量為60×106 IU/d,連續肌內注射30天;亦可用β-干擾素全身用葯與鞘內注射聯合治療。
b)轉移因子: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致敏而轉化為免疫淋巴細胞,治療劑量為皮下注射每次1支,每周1~2次。 對重症及昏迷的患者至關重要,注意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小量輸血或給予靜脈高營養;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抗驚厥;顱內壓增高者及時給予脫水降顱壓治療。並需加強護理,預防壓瘡及呼吸道感染等並發症。恢復期可進行康復治療。
E. 腦膜炎應該怎麼治療
對於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是以下方法:
第一,如果是病毒性腦膜炎,一般是有自限性,主要是進行對症治療,防止並發症。比如頭痛明顯可以應用止痛葯物,腦水腫明顯可以應用一些脫水、降低顱內壓的葯物,也可以應用抗病毒葯物來縮短病程;如果出現癲癇發作,可以選用抗癲癇葯物進行治療。
第二,如果腦膜炎是細菌感染引起,這叫做化膿性腦膜炎,治療方法是盡快地給患者應用有效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一定要能透過血腦屏障,同時要注意防止並發症。
第三,如果是結核性腦膜炎,需要早期聯合應用抗結核的葯物。
F.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很多腦膜炎的形成就是因為感染皰疹病毒而導致的腦炎,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從而感染到大腦,尤其是在公眾場合要注意衛生,下面了解下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1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簡稱HSE。 又稱急性壞死性腦炎、急性包涵體腦炎。本病呈散發性,見於世界各地,無季節性傾向,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也無性別差異,病情險惡,死亡率高。
本病屬於中醫溫病、溫毒、頭痛、癲狂等病證范疇,乃濕熱邪毒外襲,化火入營,上擾清竅,引動肝風所致。
由於中樞神經系統(CNS)不含淋巴組織、巨噬細胞及潛在的免疫活性細胞,故本身的免疫應答能力低下,而外周抗炎細胞或抗體不易通過血—腦屏障發揮作用,因此毒力較低的病原體亦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感染。
全球大約有100餘種病毒可引起CNS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腦部炎症,是國內外非流行性腦炎中最常見的類型,占已知病毒性腦炎的20%~68%。
1941年,首次從患者腦中分離、確定該病原體。由單純皰疹病毒最常累及大腦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引起腦組織出血性壞死,故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又稱為急性壞死性腦炎或出血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症狀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多為單純皰疹病毒I型(HSV-I)感染,主要見於成人。那麼當受感染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1、一般情況:四季均可發病,原發感染的潛伏期為2~26天,平均6~8天,前驅症狀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熱、頭痛、頭暈、咽痛、肌痛、腹痛、腹瀉、乏力、嗜睡等。多為急性起病,少數表現為亞急性、慢性或復發病例,約1/4患者有口唇、面頰及其他皮膚黏膜移性區皰疹史,多數起病不久就有發熱,體溫最高可達40攝氏度~41攝氏度。本病病程長短不一,可持續數日到數月不等。
2、精神症狀:早期以精神症狀突出,發生率約69%~85%,多為人格改變,反應遲鈍,注意力渙散,言語減少、不連貫、答非所問,煩躁不安,接觸不良,易激惹,幻聽、幻視、欣快和虛構、瞻妄等,這些可能與顳葉和邊緣系統受損有關,部分患者可因精神行為異常為首發或唯一症狀而就診於精神科。
3、神經症狀:可表現為智能障礙,時間、空間定向力差,近事遺忘,肢體癱瘓,多種形式的癇性發作(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及部分性發作等)。
4、體征:包括偏盲、凝視障礙、瞳孔不等大、外展神經麻痹、肌張力增高、偏癱、共濟失調、反射改變、錐體束征、腦膜刺激征等彌散性或局灶性腦損害表現。嚴重病例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重症者可因廣泛腦實質壞死和腦水腫引起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形成而死亡。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治療
若不治療,大約70%~80%的患者是致命的,並且急性發病存活者常遺留嚴重的後遺症。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關鍵,主要包括特異性的抗病毒治療,輔以免疫抑制劑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
1、抗病毒化學葯物治療
1)阿昔洛韋(Acyclovir):第二代抗病毒葯物,系鳥嘌呤的衍生物,通過抑制DNA多聚酶的作用,抑制病毒DNA復制,進而導致病毒結構蛋白(γ類多肽)合成受阻,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具有很強的抗HSV的作用。
常用劑量為:嬰兒(大於6月齡)HSE為500mg/m2,靜脈滴注,每8小時一次,療程10天。成人30mg/kg/日,分3次靜脈滴注,連用14~21天,少於10天常有復發。國際推薦治療時間為21天,若病情較重可延長治療時間或再治療一個療程。
2)更昔洛韋(Ganciclovir):抗HSV的療效是阿昔洛韋的25~100倍,具有更廣譜的抗HSV作用和更低的副作用。用量是5~10mg/kg/日,靜脈滴注,療程10~14天。
2、免疫抑制劑治療
(1)干擾素及其誘生劑 :干擾素是細胞經病毒感染後產生的一組高活性糖蛋白,具有廣譜的抗病毒活性,而對宿主細胞損害極小,60×106IU/日,連續肌肉注射30天;聚肌胞可使人體產生足量的內源性干擾素。
(2)轉移因子: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致敏而轉化為免疫淋巴細胞,皮下進行注射,1~2次/周,每次1支。
(3)腎上腺皮質激素 :對病情危重、頭顱CT有出血性壞死灶及腦脊液紅細胞和白細胞明顯增多者可酌情使用。
3、全身支持治療
對重症及昏迷患者至關重要,注意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靜脈高營養、加強生活護理,預防褥瘡及呼吸道感染等並發症。
4、對症治療
包括對高熱的患者進行物理降溫,抗驚厥、鎮靜、脫水降顱壓等。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護理
本病病程持續數周至數月,病死率19%~70%,少數病例(約5%~10%)經治療1~3個月又復發。存活者中約有2/3殘留癲癇、精神異常或認知功能障礙等後遺症,極少數甚至成為植物狀態。
我們必須悉心照顧患者,保持環境安靜,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質、維生素飲食。積極幫助其進行康復治療,預防後遺症發生。
昏迷病人要鼻飼流質飲食,預防褥瘡;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低流量吸氧。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2
單純皰疹病毒igm是什麼?
單純皰疹病毒igm通常是和單純皰疹病毒igg掛鉤在一起說的,igm為早期感染,通常是現症感染,igg是感染中後期或者感染已經恢復,也就是說感染發生時先產生igm,然後過一段時間就消失,接著就產生igg,這個抗體消失很慢,甚至不消失,本章具體來說說單純皰疹病毒igm是什麼?
igm是個體發育過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體,在胚胎發育晚期的胎兒即能產生IgM,故臍帶血IgM升高提示胎兒有宮內感染(如風疹病毒或巨細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中最早出現的.抗體,是機體抗感染的「先頭部隊」;血清中檢出IgM 提示新近發生感染,可用於感染的早期診斷。
單純皰疹病毒igm是陽性還是陰性,這能決定母體是否適合受孕。孕婦感染HSV可使胎兒產生先天性感染,誘發流產、早產、死胎、畸形,新生兒HSV感染死亡率高,倖存者常有後遺症。據報道,即使是口唇單純性皰疹,對新生兒的致死率17.6%。
單純皰疹病毒igm陽性
單純皰疹病毒igm可分為陽性和陰性,單純皰疹病毒igm陽性往往會成為備孕婦女的痛處。為什麼呢?一起來了解!
單純皰疹病毒對胎兒,與新生兒的影響都特別大,對胎兒致畸率非常高。許多報道指出,在懷孕早期感染(尤其是原發性感染者)單純皰疹病毒可通過胎盤引起胎兒病毒血症、自發性流產、宮內發育遲緩或早產,也可呈隱性感染或持續帶病毒狀態等。
如果IgM陽性,表示孕婦近期可能有「TORCH」感染(或稱原發性感染),有引起胎兒畸形的可能。通常的建議的治癒後再考慮要寶寶。
單純皰疹病毒igm陰性
前文中有提到,單純皰疹病毒igm可分為陽性和陰性,IGM陰性代表目前沒有感染病毒,IGG陽性代表曾經感染過病毒。
在懷孕之前或懷孕時,婦產科醫生都會要求做優生優育檢查,而判斷是否正常的指標就是看IGM的是陰性還是陽性。你的單純皰疹病毒抗體才為Igm陰性,表明你目前沒有感染此病毒,所以對胎兒沒有影響。需要的備孕的准媽媽這一關檢查就過啦!
懷孕時單純皰疹病毒igm陽性怎麼辦?
有些准媽媽在孕前皰疹檢查時正常的,但是卻在孕期中招,如果在懷孕期間檢測出單純皰疹病毒igm陽性怎麼辦?
孕婦被感染的第一次,對胎兒影響比較大,如果是轉陰後再感染,對胎兒的影響是很小的。單純皰疹病毒在懷孕期間感染,約10%的胎兒會被感染,可能會影響胎兒器官發育,可能導致新生兒皰疹綜合征。
臨近生產的准媽媽,對於隱匿性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患者,可於分娩前作羊水檢查,以確定有無單純疤疹病毒宮內感染,以選擇分娩方式。
為預防胎兒和新生兒經陰道分娩時感染單純疤疹病毒,無論產婦是原發性還是復發性生殖系統感染單純疤疹病毒,均應剖宮產取出胎兒。
G. 請問單純皰疹病毒腦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急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是一種由於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腦實質引起的,以發版熱、口唇皰疹、權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癱、抽搐、精神異常為主要表現的,腦脊液可檢出單純皰疹病毒抗原或特異性抗體陽性的腦部感染性疾病。又稱急性壞死性腦炎、急性包涵體腦炎。本病呈散發性,見於世界各地,無季節性傾向,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也無性別差異,病情險惡,病死率高,據報道為30%~70%。
本病呈散發性,見於世界各地,發病無季節性,全年均有發生,可見於任何年齡,10歲以下和20~30歲有兩個發病高峰,無明顯性別差異。
具體請見網路:http://ke..com/view/1120948.htm
H.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後遺症還能痊癒嗎
問題分析:你好,一般腦膜炎如果留下後遺症的話,這個後遺症是比較難以治療好的。主要是由於腦膜炎導致出現,腦部實質性病變,這個腦部器質性病變目前的醫療技術是無法扭轉的。
意見建議:個人建議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做一下頭顱核磁共振檢查,看看是不是出現了腦部器質性病變。平時可以給孩子用一點智力糖漿+神經節苷來進行治療。這兩個葯物只是緩解一下,不能夠徹底治好。
I. 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皮膚粘膜病,是常見的口腔病之一。疾病特點是其皮疹以群集性小水皰為特徵,且具有自限性,易復發性。
單純皰疹的原因
單純皰疹發病的原因是機體受到單純皰疹病毒的侵害,經過多種的傳播途徑使各類易感人群患病。
1、病原體。
病原體為單純皰疹病毒,有兩型抗原:①單純皰疹病毒l型(HSV-1),主要感染口、唇的皮膚粘膜及中樞神經系統。②單純皰疹病毒2型(HSV-2),與外生殖器感染和新生兒感染有關。該病毒廣泛寄生於人體,體表微傷和密切接觸為播散感染的主要因素。
2、傳染源。
HSV存在於感染者(包括患者、感染後恢復者及慢性帶毒者)的皰疹液、病損部位分泌物、唾液及糞便中,因此急性期及恢復期患者及慢性帶毒者均為傳染源。HSV在體內可經血液或神經通路播散,並以某種形式潛伏於局部感覺神經節細胞中,成為復發的來源。
3、傳播速徑。
(1)直接接觸傳播:HSV對外界抵抗力弱,主要通過患者病損部位直接接觸健康人黏膜或皮膚微小破損處而傳播。
(2)呼吸道傳播: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則是HSV一1型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徑。
(3)性傳播:性交、接吻是傳播本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生殖器皰疹被列人性傳播疾病范疇。
(4)垂直傳播:患病孕婦也可導致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早期的病毒感染主要分為病毒經胎盤垂直傳播胎兒的先天性感染,及分娩和圍產期短時間內的感染。母體為主要的傳染源。
(5)消化道傳播: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也可經消化道傳播.但較為少見。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成年人群中有很高的HSV抗體檢出率,大多獲自隱性感染。但HSV抗體的存在尚不能完全保護機體免受皰疹病毒的鶯復感染,患者也可先後遭受兩個亞型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的治療
單純皰疹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越發的嚴重,患者一定要及時注意檢查,避免單純皰疹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傷害,特別是人們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很容易感染帶狀皰疹疾病。治療單純皰疹要科學合理的進行治療,堅持治療、合理用葯是單純皰疹的治療准則。
(一)全身用葯
1. 抗病毒的葯物
1)阿昔洛韋(無環鳥苷):對1型和2型單純皰疹病毒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和高度的選擇性。它能競爭抑制單純皰疹病毒特有的DNA聚合酶而阻止該病毒的復制。
2)利巴韋林(病毒唑):廣譜抗病毒葯物,抑制單磷酸次黃嘌呤核苷脫氧酶,阻制病毒的合成。
3)干擾素和聚肌胞:干擾素是機體細胞產生的一種糖蛋白。
促進機體的自然殺傷細胞和巨噬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的殺傷作用,並抑制病毒的復制、繁殖。
作用於未感染細胞胞膜上的受體,誘導產生多種胞漿酶,破壞病毒RNA,影響病毒蛋白質的合成,限制病毒感染的擴散。
4)聚肌苷酸(聚肌胞):是干擾素誘生劑,能刺激巨噬細胞,增加吞噬功能和抗體的形成。
2. 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使機體獲得短暫的抗病毒能力。
3. 免疫調節劑及其他
1)免疫調節劑
胸腺素、轉移因子、左旋米唑
2)環氧化酶抑制劑消炎痛 25mg t.i.d布洛芬 200mg q.i.d應用1至數月可使復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下降。
(二)局部用葯
1. 口腔黏膜用葯
1)漱口水:
0.1%-0.2%葡萄糖酸氯已定(洗必泰)溶液
復方硼酸溶液(多貝爾漱口液)
0.1%衣沙丫啶(利凡諾)溶液
2)抗生素糊劑:
0.5%金黴素甘油糊劑、5%四環素甘油糊
0.5%達克羅寧糊劑、2%金甘油糊劑
3)含片:
氯已定5mg、溶菌酶片、華素片等
ACV滴眼劑
2. 口周皮膚及唇部用葯
1)葯物局部塗搽:
5%碘苷的二基亞楓液、5%ACV軟膏、2%的金甘油、口腔潰瘍膜。
2)局部濕敷:
0.1%-0.2%的氯已啶溶液、0.01%硫酸鋅液、0.1%雷夫奴爾、3%硼酸液鋅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影響病毒的復制
(三)對症和支持療法
(四)中醫中葯治療
單純皰疹的症狀
按照皰疹病損部位的不同,單純皰疹的症狀可有如下不同的臨床表現類型。
(1)皮膚痘疹: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尤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以唇緣、口角、鼻孔周圍多見,故也稱為唇皰疹」。皮膚皰疹起病時,局部發癢,繼而灼熱或刺痛,充血發紅,出現米粒大的水皰,數個或十數個成簇;水皰彼此並不融合,但可同時出現多簇水皰群。
(2)口腔皰疹:典型病變為急性牙齦口腔炎,皰疹和潰瘍出現在口腔黏膜、舌部、齒齦、咽部,甚可延忡至食道。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發熱及頜下淋巴結或頸淋巴結腫大。
(3)生殖器皰疹及皰疹性直腸炎:接觸後4—7日可發生初期病變,病變為疼痛程度不一的成簇的小皰疹糜爛,形成表淺的帶有紅暈的環形潰瘍,潰瘍可相互融合,也可發生點狀或片狀糜爛。
(4)眼皰疹:主要表現為皰疹性角膜炎,或伴發結膜炎;大多為單側性,常伴患側眼瞼皰疹或水腫。
(5)濕疹樣皰疹:初期表現為皮膚小水皰,但以後可融合、出血,或轉為膿癌,有的皰中央可有臍窩;伴局部琳巴結腫大及發熱,可因繼發細茼感染,或因發生病毒血行播散,累及腦組織或其他重要臟器而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6)皰疹性甲溝炎:皰疹病變發生於末端指節,導致末端指(趾)骨腫脹、紅斑樣病變,並深入至甲床形成蜂房樣壞死。
(7)單純皰疹病毒性胸炎:無論初發性或是復發性皰疹感染,均可能導致皰疹性腦炎。皰疹性腦炎主要累及顳葉和腦干,常形成出血性壞死灶。
(8)腦膜腦炎:較少見,輕者類似腸道病毒所致的無菌性腦膜炎,重者出現言語困難、共濟失調等神經功能障礙,少數可見驚厥及偏癱。
(9)全身播散性皰疹感染:患者多為新生兒,但亦可發生於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功能抑制者(例如艾滋病病人或器官移植患者)。
單純皰疹吃什麼好
得了單純皰疹吃什麼好?如何進行食療保健?下面介紹一些保健的治療單純皰疹的葯膳食療方法。
1、土黃芪燉雞:
[原料]土黃芪30 g,雞1隻(約500 g)。
[製法]將雞殺後,去頭、爪子、內臟,與土黃芪加水適量共燉2小時。
[功效]益氣補虛,托瘡毒。適用於瘡腫不易外透者。
[服法]吃肉喝湯,每服適量,半個月為1療程。
2、雙花粥:
[原料]金銀花(雙花)、粳米各30 g。
[製法]先將金銀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沸15分鍾,濾取葯汁300 mL,備用,再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對入葯汁,以文火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亦可用於夏令時預防中暑用。
[服法]1劑/d,分早、晚溫服之,10日為1療程。夏令食之尤為適宜。
3、土茯苓燉烏龜湯:
[原料]土茯苓50 g,烏龜1隻,蔥白2段,精鹽少許。
[製法]先將土茯苓煎煮1小時,把烏龜殺後,-除去頭、腳及內臟,洗干凈,連龜甲並入土茯苓中,再煎熬3小時,然後加入蔥白和精鹽,煮至龜肉熟爛即成。
[功效]養陰補血,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適用於正氣不足,邪毒內侵所致的惡瘡癰腫,慢性濕疹,牛皮癬。
[服法]吃龜肉飲湯,2次/d。每隻烏龜用2日,連用3~4隻龜即可。
4、姜黃腱子羹:
[原料]熟羊腱子肉500 g,豆粉、麵粉各50 g,薑汁、黃酒各15 g,米醋10 g,精鹽少許,梔子末6 g,植物油200 g。
[製法]將腱子肉切成條,豆粉、麵粉、薑汁、黃酒、米醋、梔子末、精鹽共和勻,與肉條拌勻,將植物油倒入炒鍋內,燒沸,放入肉條,煎炸至熟,取出放入盤中即可食用。
[功效]益腎健脾。適用於腎虛腰腿酸痛無力,陰瘡久不收口。
[服法]分2次空腹食之。
單純皰疹檢查
單純皰疹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免疫學檢測
(1)抗原檢測:用免疫酶方法(EIA)、免疫熒光法(1FA)及乳膠凝集試驗等方法可進行HSV的抗原檢測。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用於臨床診斷和病毒鑒定。
(2)抗體檢測:HSV—l亞型和HSV-2亞型的抗體檢測是臨床上最常用的HSV感染檢測方法,有更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常用的是以ELIsA法檢測抗HSV糖蛋白gG的抗體,抗HSV gG-IgM抗體陽性握示有現症感染,抗HSVgG-IgG抗體陽性提示曾有HSV感染。
2、核酸檢測
(1)PER檢測:PCR技術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在數小時內做出檢測報告,但易產生假陽性,且需要特殊的儀器和試劑,在基層醫院尚未廣泛採用。應注意在操作過程中避免污染,必要時加做確認實驗例如桉酸分子雜交,甚至限制酶酶切分析,以排除PCR技術所可能導致的佃陽性反應。
(2)核酸分子雜交:DNA探針作為一種HSV檢測手段具有先進性和准確性,雖然其特異性很高,但敏感性相對較低.需要的實驗條件及技術要求較高,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測。
3、病理檢查
將皰疹液、皮膚黏膜病灶刮取物或活檢組織用熒光素標記或酶標記單克隆抗體進行免疫熒光染色或免疫組化染色,用熒光顯微鏡或光學顯微鏡可快速檢測細胞內HSV特異性抗原。此外,病損處刮片的細胞學檢查或病理組織活檢可查見多核巨細胞及細胞核內嗜酸性包涵體,可有助於本病的診斷,但不能僅以此作為確診的依據。
4、病毒分離培養
分離病毒進行細胞培養HSV是實驗室診斷HSV感染的金標准,也是較為敏感的檢測方法,並可採用細胞免疫組化技術進一步進行HSV-l、HSV-2的分型。HSV易於進行體外細胞培養,並能產生可見的細胞病變;故可用棉拭子在病損處采樣或採集腦脊液等體掖標本接種細胞,培養分離病毒作出診斷。但由於細胞培養費時、費事,其技術條件要求較高,故難以在臨床普遍推廣,而多用於實驗研究。
單純皰疹預防
要想預防單純皰疹,那麼該從以下介紹的幾點入手。
1、托幼機構出現單純皰疹患者後,如囑其在家隔離,治療痊癒後始能返回。
2、患牛殖器皰疹的孕婦應採用剖宮產分娩。
3、近期曾有生殖器皰疹病史的孕婦應抽取羊水標本檢測IgM型HSV抗體,陽性者即提示胎兒已罹患宮內感染,可與患者夫婦討論是否考慮選擇人工終止妊娠,檢測結果陰性者亦以採用剖宮產分娩為宜。此類胎兒娩出後,須立即用0.1%碘苷滴眼,並與思母隔離,避免由患母哺育,直至患母痊癒:待產期及產後在院觀察期間,患母及其新牛兒均應與其他產婦及新生兒隔離。
4、提倡安全的性生活,必要的情況下,性交時使用避孕套。
5、器官移植(包括骨髓移植)術後立即使用阿昔洛韋,對皰疹頻繁復發的患者,應盡量去除或避免誘發因素。
以上措施均有助於預防單純皰疹感染的發牛或原有潛優感染的發作。應用現有的抗病毒葯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皰疹病毒原發感染以及控制皰疹病毒潛伏感染和復發性感染,但不能完全達到阻斷發病的目的。
另外,理論上預防HSV感染的最佳方法是接種疫苗,但由於一直未能確定單純皰疹的保護性抗體,故預防單純皰疹的疫苗研製一直存在爭議。目前研究較多的有滅活病毒疫苗、亞單忙疫苗、減毒活疫苗、復制受限疫苗以及DNA疫苗等,所獲得的HSV疫苗並不能完全阻止HSV感染,但可能對控制原發感染和復發感染有一定的作帶。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疾病傳播的危險性,因此離實際應用尚有不小的差距。隨著研究的深入,對HSV致病機制、病毒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及機體清除HSV的免疫機制等的進一步闡明,相信未來將可能研製出有效的針對持續性HSV感染的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
J.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當怎麼治療
引言: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一種非常少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特徵就是腦部出現炎症。一旦患上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高達5天的頭痛、發熱,接著就是性格和行為都發生改變,甚至導致癲癇發作,出現幻覺,意識模糊。所以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是降低該病死亡率的關鍵,一旦沒有及時的早期診斷或者治療,會導致嚴重的腦損傷甚至死亡。今天小編想探討的話題就是,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當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