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膚科門診病歷怎麼寫
主訴:周身紅斑丘疹幾天,加重幾天
查體:紅斑,丘疹,伴或不伴糜爛,滲出
B. 急求大病歷範文
1)一般項目:
籍貫(須寫明省、市或縣別)、
入院日期:急症或重症應註明時刻。均應填年月日
病情陳述者:填「患者」;如系旁人代述,應說明可靠程度。
2)主訴
●電子病歷的主訴內容正文與主訴之間距兩個空格鍵。以下小標題如「現病史」等與正文之間的距離要求相同。
●患者入院的主要病狀、部位及其持續時間(時間短者如急腹症應註明小時數)如「持續發熱6天,全身紅色斑丘疹3天」。
●不宜用診斷或檢驗結果代替症狀。
●主訴多於一項時,應按發生時間先後次序,分別列出,如「間歇空腹痛1年,柏油樣黑便1天」;「尿頻、尿急3小時」。
3)現病史
●將症狀按時間先後准確記載其發病日期、發病緩急、發病誘因、每一重要症狀發生的時日,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與鑒別診斷有關的陰性症狀亦須記載(以能體現本病的症狀學與鑒別診斷為主要內容)。
●在描述症狀中,應圍繞重點並求得系統,如描寫疼痛應闡明部位、時間、性質、程度與其他相關因素,以及治療的影響等。
●按系統詢問伴隨的症狀,以免遺漏。
●過去檢查及治療情況。
●對意外事件、自殺或被殺等經過詳情與病況有關者,應力求客觀、如實記載,不得加以主觀評論或揣測。
●與本科無關的他科重要傷病未愈仍需診治者,應另段敘述。
4) 過去史
●一般健康狀況 強壯或虛弱。
●急性傳染病史 按時間先後順序。記載其疾病發生時間,治療結果,有無並發症。如無傳染病史,亦須將與目前病情有關而確未發生的傳染病記載於此項中,以備參考,如患帶狀皰疹,應詢有無水痘病史。
●曾否預防接種 其種類及最近一次接種的日期。
●按系統詢問有關疾病 包括五官、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運動系統(肌肉、骨骼、關節),外傷、手術史,中毒及葯物等過敏史。
●過敏葯物名稱在書寫時加黑,加字元邊框。電子病歷列印後,醫生用紅筆在葯物名稱下劃紅線。如對青黴素過敏,
寫為「對青黴素過敏」
5). 個人史
●出生地及經歷地 特別注意自然疫源地及地方病流行區,註明遷涉年月,並應註明具體疫源或水源,如有無血吸早蟲病疫水接觸史。
●生活及習慣 包括飲食習慣、煙酒嗜好程度。
●過去及目前職業及其工作情況 包括入伍或參加工作時間、兵種或工種、職務,有無毒物、放射性物質、傳染病患者接觸史。
●月經史 自月經初潮至現在情況,每次經期相隔日數,每次持續日數,,閉經年齡,可用下列的簡單方式表示:
初潮年齡 每次行經日數經期相隔日數 閉經年齡 或
初潮年齡(每次行經日數)/(經期相隔日數)閉經年齡或用語言描述
例如: 16 3~4 30~32 48或
電子病歷可用語言描述或下面格式
「16Y,(3~5D)/(30~32D),48Y或1999,8,23。」
並應記明月經來潮時有無疼痛,每次月經量、色澤及其性狀,末次月經日期。
●婚姻狀況及生產史 何時結婚,配偶健康情況,如已死亡,述明死亡原因及年份,生產正常否,有無早產或流產、節育、絕育史。
●冶遊史 對可疑患者、外賓及曾出國半年以上者,均應詢問有無不潔性交史。
6)家族史
●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狀況。如已死亡,記明死亡原因。
●遇疑有遺傳因素及生活接觸因素疾患時,應詢問家族中有無相似患者。
註:再次入院的過去史,個人史及家族史等,如無特殊,則可從簡。
7)體格檢查
●一般狀況 體溫、脈搏、脈象、呼吸(次數、深淺)、血壓、身高及體重(必要時);發育(正常、異常、欠佳);營養(良好、中等、欠佳、消瘦、肥胖);體位和姿勢(如屈曲位、斜坡卧位等),面色(如紅潤、晦暗等);表情(焦慮、痛苦、慢性病容);神志(清晰、嗜睡、半昏迷、昏迷)及言語狀態(清晰否、流利否、對答切題否),檢查時合作否等。
●皮膚 色澤(正常、潮紅、發紺、黃染、蒼白),彈性,有無水腫、出汗、紫癜、皮疹、色素沉著、血管蛛、瘢痕、創傷、潰瘍、結節;並明確記述其部位、大小及程度等。
●淋巴結 全身或局部淋巴結有無腫大,應註明部位(頜下、耳後、頸部、鎖骨上、腋部及腹股溝部等)、大小、數目、硬度、有無壓痛及粘連;局部皮膚有無紅熱、瘺管或瘢痕。
●頭部
頭顱:大小,形狀,毛發分布,有無癤、癬、外傷、瘢痕、腫塊。
眼:眼裂大小,眼瞼及眼球運動,角膜,結膜,鞏膜,瞳孔大小、形狀、兩側是否對 稱、對光反應、調節反應,視力(粗測),必要時眼底檢查。
耳:耳廓有無畸形,外耳道有無分泌物,乳突有無壓痛,粗測聽力。
鼻:有無畸形、阻塞、分泌物,鼻中隔有無異常,嗅覺有無障礙,鼻竇有無壓痛。
口腔:呼氣氣味,口唇色澤,有無皰疹、微血管搏動、口角破裂;牙齒有無齲病、動搖、缺損、鑲補等及其位置,如齲病上下左右55 8 ,缺損4+, (電子病歷可用語言描述)。牙齦有無溢血、溢膿、萎縮、色素沉著;舌苔、舌質、伸舌時有無偏位及震顫;口腔粘膜有無出疹、潰瘍、假膜或色素沉著;扁桃體大小,有無充血、水腫及分泌物,咽部有無充血、發疹、分泌物,咽部反射,軟齶運動情況,齶垂(懸雍垂)是否居中,吞咽正常否。
●頸部 是否對稱,運動有無受限,有無強直,有無壓痛、異常搏動、靜脈怒張、腫塊,氣管正中否。甲狀腺形態、大小、硬度、有無結節、震顫、壓痛、雜音等。
●胸部 胸廓形狀,是否對稱,肋間飽滿或凹陷,運動程度,弓角大小,胸壁有無水腫、皮下氣腫、腫塊或擴張血管。肋骨及肋軟骨有無壓痛、凹陷等異常。乳房情況(大小、有無紅腫、壓痛,腫塊形態、大小及硬度等)。
●肺臟
視診:呼吸類型、快慢、深淺,兩側呼吸運動對稱否。
觸診:語音震顫兩側是否相等,有無摩擦感。
叩診:反響(正常、濁音、實音、鼓音),肺下界位置及呼吸移動度。
聽診:注意呼吸音性質(肺泡音、支氣管肺泡音、管性呼吸音)及其強度(正常、減低、增強、消失),語音傳導,有無摩擦音、哮鳴音、干口羅音與濕口羅音。
註:陽性體征,應按物理診斷學體表劃線座標部位描述。
●心臟
視診:心尖搏動的位置,范圍,心前區有無異常搏動及膨隆。
觸診:心尖搏動最強部位,有無抬舉性沖動,有無震顫或摩擦感,其出現的部位,時間和強度。
叩診:左右心界線以每肋間距胸骨中線的厘米(cm)數記載,,心左界如超出鎖骨中線,則應以厘米(cm)數記載超出的距離。
————————————————
右cm 肋間 左cm
————————————————
2 II 2
2 III 3
3 IV 4.5
V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診:心率及心律,如節律不整,應同時計數心率及脈率。各瓣膜音區心音的性質、強度、有無心音分裂及第三、第四心音,比較主動脈瓣與肺動脈瓣第二音的強弱。有無發音,應注意雜音發生的時間、強度、性質、何處最響、向何處傳導等,有無心包摩擦音。
●腹部
視診:呼吸運動情況,腹壁是否對稱,有無凹陷、膨隆、靜脈曲張、蠕動波或局部性隆起,臍部情況。
觸診:腹壁柔軟或緊張,有無壓痛,壓痛部位及其程度,拒按或喜按,有無反跳痛;有無腫塊,其部位、大小、形態、硬度、觸痛、活動度,呼吸運動的影響,有無搏動及波動等。
肝:可否觸及,如可觸及,應記錄肝下緣距鎖骨中線肋緣及劍突的厘米(cm)數,注意肝緣銳鈍、硬度、有無壓痛。肝腫大時注意肝表面有無結節。
膽囊:可否觸及,大小,有無壓痛。
脾:可否觸及,如能觸及,應註明表面光滑否,有無切跡及壓痛,硬度如何,距鎖骨中線肋緣厘米(cm)數(垂直徑AB及最大斜徑AC),平卧及側卧時脾移動度(圖-1)。
圖-1 脾臟大小記錄法
(電子病歷中的人體部點陣圖,以後將建立有關圖文庫。)
腎:能否觸及,大小,活動度,有無壓痛等。
叩診:肝、脾濁單界[上界以肋間計,全長以厘米(cm)計],肝脾區有無叩擊痛,有無過度回響,有無移動性濁音。
聽診:腸蠕動音及其音質與頻度,有無胃區振水聲及肝脾區磨擦音。有無血管雜音,並記錄其部位及性質等。
●外陰及肛門
外生殖器:發育,有無包莖,尿道分泌物,睾丸位置、大小、硬度,精索有無增粗、壓痛、結節與靜脈曲張。陰囊有無脫屑、皸裂及腫脹;如腫脹,當用透照試驗,以明確是否鞘膜積液。女性生殖器檢查(參見婦科檢查)必須有女護士在旁協助,或由女醫師檢查。
肛門:有無痔、肛裂、肛瘺、濕疹等。必要時應行肛門、直腸指診或肛門鏡檢查。
●脊柱及四肢 脊柱有無畸形、壓痛、叩擊痛;脊柱兩側肌肉有無緊張、壓痛;肋脊角有無壓痛或叩痛;四肢有無畸形、杵狀指趾、水腫、外傷、骨折、靜脈曲張;肌肉張力與肌力,有無萎縮;關節有無紅腫、畸形及運動障礙。甲床有無微血管搏動;股動脈及肱動脈有無槍擊音;橈動脈搏動及血管硬度。
●神經系統 四肢運動及感覺、膝反射、跟腱反射、二頭肌反射、三頭肌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巴賓斯基征、凱尼格征等。
8).專科情況
如外科情況、婦科情況、眼科情況等,應重點突出、詳盡、真實、系統地描寫各該專科有關體征,參見各專科常規。
9). 檢驗及其他檢查
入院後24h內主要實驗室檢查:如血、尿、便常規檢驗,以及X線,心電圖檢查等。入院前的重要檢驗結果可記錄於現病史中。
10). 小結
用100~300字左右簡明扼要地綜述病史要點,陽性檢查結果、重要的陰性結果及有關的檢驗數據。
入院時主要傷病已確診者,可寫「診斷」。初步診斷應根據全部病史及初步檢查結果,通過綜合分析,作出全部現有疾病的診斷,分行列出。其次序依下列原則:主要病在先,次要病在後;本科病在先,他科病在後。主要診斷的可能不止一項時,記錄可能性最大的一項或二項。診斷名稱先寫病名,次按需要記明類型、部位、側別;診斷記於病歷紙右半側。
11). 簽名
●上述入院病歷由實習醫師記載完畢簽名後,再由住院醫師審閱,用紅墨水筆修正並簽署全名。字跡必須端正清楚。
C. 濕疹病例怎麼寫
主訴:皮膚瘙癢,脫屑x天。近加重X天,自用XX葯,未果。求醫。
PE:在某某部位見有成片的紅斑,密回集或疏散的答小丘疹,或是肉眼難見的水皰,嚴重時有大片滲液及糜爛;在亞急性狀態,滲液減少及結痂,患處由鮮紅變暗紅,沒有大片的糜爛;在慢性狀態,滲液更少或完全乾燥而結痂,往往和鱗屑混合而成鱗屑痂。
既往史:有沒有得過類似的皮膚病。
家族史:
RP:
1.氯雷他定
5mg*12tabs
sig:10mg po qd
2.VC
100mg*36tabs
sig:100mg po tid
3.復方爐甘石洗劑
100ml*1
sig: 外用 tid
印象:**濕疹(慢性濕疹?錢幣狀濕疹?)
醫生:陳錚
D. 病歷本,化驗單,疙瘩照片……
Sorry,只能回答第二個問題。
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主要是指人體接觸到某些過回敏源而引起皮膚答紅腫、發癢、風團、脫皮等皮膚病症。具體的過敏原可以分為接觸過敏原、吸入過敏原、食入過敏原和注射入過敏原四類。每類過敏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過敏反應,主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皮炎、濕疹、蕁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紅暈的灰白小點(Koplik』s spots斑)。單純麻疹預後良好,重症患者病死率較高。
E. 十多年的濕疹病歷,夏天開始嚴重,冬季稍好!經常腹脹,大便粘稠費力難拉且少,不通暢!看有什麼好方丹或
病情分析:
你好,其有可能是便秘導致的,
指導意見:
便秘主要在調理,多食粗糧、蔬菜、水果等。多選用潤腸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酸牛奶等食物,使糞便變軟,便於排泄。
F. 濕疹咋個治得到哦
濕疹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①急性濕疹:急性濕疹常對分布,皮疹有多種形式,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液和結痂等。自覺劇癢,抓破後可引起感染。容易轉為慢性,且反復發作。
②慢性濕疹 慢性濕疹以四肢多見。表現為皮膚增厚粗糙,可呈苔癬樣變,脫屑,色素沉著,自覺劇癢。常可急性發作,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
濕疹治療
最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是去除過敏原。濕疹如用傳統的控制的方法治療,如激素類,抗組胺類,消炎類葯物治療,一時見輕,但過一段病情又會加重,這樣反復形成惡性循環。
濕疹治療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
【臨床表現】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疹,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疹。嬰兒濕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疹。
【病因及發病機理】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於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系,總而言之,濕疹的發病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臨床上也可見到,堅持鍛煉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使濕疹病損減輕或自然消退。其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
中醫對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瘡」相當於泛發性濕疹,「面游風」相當於面部濕疹,「旋耳瘡」相當於耳部濕疹,「乳頭風」相當於乳頭濕疹,「臍瘡」相當於臍部濕疹,「綉球風」、腎囊風」相多於陰囊濕疹,「四彎風」相當於肘窩與膝窩濕疹,「鵝掌風」相當於掌部濕疹,「濕臁瘡」相當於小腿濕疹,「肛門圈癬」相當於肛門濕疹。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於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於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於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
【診斷與鑒別】 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於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症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乾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於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葯物及理化等刺激。
【一般治療】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對症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葯、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葯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蘚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
【注意事項】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葯物,因為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制劑,還會成癮導致葯物依賴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現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葯後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葯後,在一兩天內用葯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原發病變加重,又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塗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葯,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葯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塗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塗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等。 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類制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葯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鈉瀦留、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並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使用皮質激素類葯物,並對激素產生了的依賴性,停葯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很大的痛苦,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葯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葯。達到安全徹底治癒疾病的目的。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G. 幫我寫個過敏性濕疹之類的病歷
你好,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症。
濕疹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由遺傳性濕疹素質;還有精神緊張、過度勞累、失眠、憂郁、情緒劇烈波動,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受到損傷;使用辛辣等食物過敏及物理因素或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可引起復雜性反應所致。
傳統中葯浴醫學治療本病多有奇效,太原第七人民醫院頑癬洗必消葯浴康復中心,網址
http://www.zgnpx120.com
電話0351—3092266
H. 濕疹幾天能好 用什麼葯效果好
如果選擇復口服葯物治療,一制般建議用第二代抗組胺葯,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這些葯物的效果是非常明確的。如果單一一種葯物效果不佳,可以採用兩種葯物的聯合治療,待病情控制之後,可以逐漸的減量。同時也可以配合中成葯,比如防風通聖丸、玉屏風顆粒等來調理一段時間,這兩種中成葯都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在葯物治療的同時,也應該在飲食和生活事項上應注意,比如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常注意休息,不飲酒。但具體的診治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在臨床醫生指導下給予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