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蕁麻疹有何土方可治
說到蕁麻診,相信大家不會感覺到陌生,多發生於兒童時期,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其發病原因有很多,在治療時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因,用到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多了解些護理知識。那麼,寶寶蕁麻疹的病因有哪些?寶寶蕁麻疹又該吃什麼葯呢?
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
1、過敏原。對貓過敏的孩子可能也會在接觸到小貓時出蕁麻疹。空氣中的過敏原,像花粉,也可能會讓寶寶出蕁麻疹。
2、蟲咬或蟲蟄。比如,如果你的寶寶對蜜蜂或火蟻過敏,他可能因為被蟄了或叮了而出蕁麻疹。
3、食物。你的寶寶可能會因為吃了某些東西而出蕁麻疹。最容易出蕁麻疹的食物有樹生堅果、花生、雞蛋、貝類、巧克力、魚、奶、新鮮或冷凍的漿果、西紅柿,以及某些食物添加劑和防腐劑。
4、疾病。你的孩子在感冒或有其他病毒感染時也可能出蕁麻疹。在不太常見的情況下,他還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出蕁麻疹。
引起寶寶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在了解這些知識以後,就需要家長注意起來,遠離那些病原,寶寶可以少受些罪,自己也可以更放心。當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著急,一定要找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切勿相信什麼偏方,及時有效的治療才是關鍵。
寶寶蕁麻疹可以吃的幾種葯:
1、鹽酸西替利嗪片。這種葯可以治療過敏引起的蕁麻疹和皮膚瘙癢。12歲以上的兒童每次服用10毫克,每天一次。12歲以下兒童服用需要詢問醫生意見。如果寶寶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可以減少葯量,改為每次服用5毫克,每天兩次。
2、氯雷他定片。此葯可以緩解過敏性蕁麻疹出現的症狀。12歲以上的兒童每次吃1片,每天一次。2-12歲兒童如果體重大於30公斤則每次服用1片,每天服用一次。體重小於30公斤的兒童每次吃半片,每天服用一次。
3、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蕁麻疹多是因為孩子接觸過敏原後,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IgE),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特異受體與IgE結合,當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與這些細胞表面的IgE特異性結合,會促使細胞脫顆粒並釋放一系列化學介質,主要是組胺、激肽等,這些介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透性增加、腺體分泌增加和平滑肌收縮等效應,從而使機體的皮膚、消化道等產生一系列相應的過敏表現。
由於益生菌所獨有的腸道粘膜免疫反應的特異性以及無副作用、無耐葯性的優勢,使得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作為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其治療方法日益受到人體的重視。研究發現蕁麻疹患者經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治療後,一方面可減少炎症因子的釋放,使過敏時腸道的炎症反應弱化,保持腸道菌群平衡,修復腸道屏障功能,另一方面可抑制機體對過敏原的Th2極化,促進Th1細胞分化和發育,使黏膜中sIgA的含量增加,IgE降低,使血清中IgE濃度下降,從而緩解過敏症狀,改善患者過敏體質。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有助於大量抗過敏有益活菌在腸道內定殖,維持健康T細胞的免疫平衡,由內而外調整過敏體質,改善過敏預防反復,抑制有害菌增長,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寶寶蕁麻疹的注意事項:
1、在飲食上,注意不要給孩子食用核桃、栗子、茴香等發物,還要注意禁食海鮮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2、除了給孩子服葯,還應該注意日常生活的護理。孩子的皮膚要注意清潔,經常洗澡,但是不能使用太熱的水,因為熱水會刺激蕁麻疹,可能會加重病情。
3、家長還要注意避免孩子接觸過敏源,如果不知道過敏源是什麼,最好多讓孩子卧床休息,少到公共場所。還要注意給孩子保暖,受到冷風刺激,也可能會加重蕁麻疹病情。
❷ 請問麻黃起什麼作用。
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又稱麻黃、華麻黃。麻黃科,麻黃屬。草本狀灌木。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內蒙古、西藏。習見於山坡、平原、乾燥荒地、河床及草原,常組成大片單純群落。高20~40 cm,木質莖短或成匍匐狀。小枝長2.5~5.5 cm,徑約2 mm。葉2裂,裂片銳三角形,先端急尖。種子2,包於增厚成肉質的苞片內,不露出,黑紅色或灰褐色,三角狀卵圓形或寬卵圓形,長5~6 mm,表面有細皺紋。為重要葯用植物,生物鹼含量豐富,是提取麻黃鹼的主要資源。
制麻黃絨:取切好麻黃,放研槽內,用手輕輕研成絨狀取出,篩去灰塵,備用。麻黃絨作用緩和,適於幼兒、年老體弱者。
平喘,鎮咳,去痰,發汗,利尿,抗炎,解熱,興奮中樞。[4]
為重要的葯用植物,生物鹼含量豐富,僅次於木賊麻黃。木質莖少,易加工提煉;由於常生於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處,故易於採收,因此在葯用上所用的數量往往較木賊麻黃為多,為中國提制麻黃鹼的主要植物。[1]
草麻黃莖含生物鹼1~2%,其中主要有效成分為左旋麻黃鹼,佔40~90%,還有右旋偽麻黃鹼,2,3,5,6-四甲基吡嗪以及微量的左旋-N-甲基麻黃鹼、右旋-N-甲基偽麻黃鹼、左旋去甲麻黃鹼、右旋去甲偽麻黃鹼、麻黃定鹼等。還含揮發性的苄甲胺;又含揮發油,內有1-α-松油醇、β-松油醇、松油醇-4、月桂烯、二氫葛縷醇等。中麻黃含大量左旋麻黃鹼及右旋偽麻黃鹼以及鞣質、黃酮甙、糖類等。木賊麻黃含生物鹼1.02~3.33%,其中左旋麻黃鹼佔55~75%,右旋偽麻黃鹼佔25~45%和微量甲基麻黃鹼等。還含鞣質、黃酮甙、糖類和草酸、檸檬酸、蘋果酸、延胡索酸、苯甲酸、對羥基苯甲酸、桂皮酸、對香豆酸、香莢蘭酸、原兒茶酸等有機酸類。
麻黃鹼有擬腎上腺素樣作用,它通過釋放遞質 (間接作用),以及直接激動α及β-腎上腺素能受體,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興奮心臟,升高血壓,可用以治療支氣管哮喘及低血壓,並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 大劑量可引起精神興奮、不安和失眠,收縮皮膚、粘膜血管,滴鼻可以消除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或用以治療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偽麻黃鹼低濃度時,對支氣管的解痙作用與麻黃鹼相似,而升壓和擴瞳作用則明顯減弱 (升壓作用比較: 左旋麻黃鹼為36,右旋麻黃鹼為11,右旋偽麻黃鹼為7,左旋偽麻黃鹼為1)。偽麻黃鹼較麻黃鹼有顯著的利尿作用,麻黃鹼和偽麻黃鹼對橫紋肌均有興奮作用,可用於治療重症肌無力。麻黃次鹼能降低血壓。麻黃揮發油乳劑灌胃,對人工發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其主成分松油醇對小鼠降溫作用更強,但對貓及人未見發汗作用,曾有報道麻黃揮發油對某些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5]
❸ 麻黃不僅可以發汗解表,還具有哪些功效
麻黃是學習中葯的人,在學各論解表葯時的第一個葯。功效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快快」記憶:麻黃發汗喘水。「快快"是快速,快樂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快速、快樂記住中葯功效。
我們都知道人夏天出汗多,尿就少;冬天不出汗,尿就多,麻黃又發汗又利尿,您不覺得這樣會不會把人的津液都損耗了嗎!答案是,麻黃和不同的葯物配伍,才會發汗或利尿。所以我個人認為,中葯的功效源於具體使用方劑。所以得從「理法方葯」一氣貫通,了解葯物在具體方中才有的相應功效。
麻黃湯中,麻黃配桂枝發汗,越婢湯中麻黃配石膏利尿。只要你有過一次用葯讓患者頭面浮腫的經歷,就會永遠記住麻黃配石膏,利尿消腫有多麼英勇。具體內容我將在視頻課中不斷更新。文字內容多是中葯識別和「快快」記憶。
4、治療水腫
中醫認為水腫產生的原因跟肺、脾、腎有關系。麻黃可通調水道,治療風水水腫,如臨床中的腎病水腫,其中的代表方劑如麻黃加術湯。
5、皮膚科應用
寒冷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遇冷誘發或者加劇。臨床多辨證為風寒外襲。
曾使用過麻黃湯、陽和湯加減治療寒冷性蕁麻疹,效果都不錯。陽和湯:熟地黃、鹿角膠、炮姜、肉桂、麻黃、白芥子、甘草。
另外臨床上許多過敏性疾病,存在寒熱錯雜情況時,配合麻黃使用,效果也比較顯著。
❹ 黃岑 菊花 桑葉 木賊 夏枯草 功效功效誰了解
治療 有熱引起的 眼睛不適 或 皮膚不適
❺ 為什麼麻黃在臨床上也用於虛喘者和肺腎虛者
麻黃功效作用
麻黃,別名:龍沙、狗骨、卑相、卑鹽
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麻黃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主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疼;邪壅於肺;肺氣不宣;咳嗽氣喘;風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肌膚不仁以及風疹瘙癢;陰疽痰核。
1.宣肺氣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散風寒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宣肺利尿用於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葯,本品發汗利水,有助於消散水腫,常與生薑、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❻ 爐甘石的作用
爐甘石的作用:
1、治療創傷感染,有效率為99.7%,療效明顯優於西葯組。
2、治療乳頭皸裂。
3、治療肛門瘙癢症。
4、治療陰道炎。
5、治療外痔。
6、為不溶於水的天然碳酸鋅,廣用於皮膚科,作為中度的防腐、收斂、保護劑治療皮膚炎症或表面創傷。一般用5%~10%水混懸液(洗劑),亦有用油膏者。
外用可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生長。能部分吸收創面分泌液,有收斂、保護作用;尚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長。有人認為,該品對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
(6)木賊蕁麻疹擴展閱讀:
復方爐甘石洗劑:局部外用,用時搖勻,取適量塗於患處,每日2-3次。
注意事項:
1、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本品不宜用於有滲液的皮膚。
3、用時搖勻。
4、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用。
5、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6、請將此葯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