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水泡病、口蹄疫、豬水皰疹、豬水泡性口炎的區別
兩者臨床症狀很相似,但也有區別,一是豬口蹄疫多發生低溫季節版,夏季發生較權少,而豬水皰性口炎則多發生在夏季和初秋;二是豬口蹄疫發病率高,仔豬患此病死亡率也高,而豬水皰性口炎則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三是患豬水皰性口炎的豬口腔病變嚴重,採食受影響,但食慾未消退,而口蹄疫則可使食慾減少或廢絕。
兩者最主要的區別是引起疾病的病毒不同,鑒別診斷則應通過實驗室診斷。
Ⅱ 豬的身上長水痘怎麼辦
會不會是豬皰疹?「豬水皰疹病毒是引起水皰疹的病原體。水皰疹是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的急性疾病,其特徵是在唇、齒齦、舌、齶、鼻鏡及四肢的蹄踵和趾間發生水皰性炎症,臨床上很難與口蹄疫、水皰病等疾病區別。」可以用仙人掌,亦稱龍舌、霸王、神仙掌、觀音刺等。性寒、味苦,具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仙人掌內服能治療細菌性痢疾仙人掌,亦稱龍舌、霸王、神仙掌、觀音刺等。性寒、味苦,具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仙人掌內服能治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腸炎、肺熱咳嗽、子宮內膜炎等疾病;外敷可治療乳房炎、疔、皰、癰、瘡、癀等症。另外對濕疹、瘙癢症、毒蛇咬傷、燙傷等也有明顯效果。豬水皰病該病以病豬蹄部、鼻端、口唇皮膚黏膜、舌面黏膜、乳頭等部位發生水皰為特徵。將仙人掌去掉刺後搗爛成泥狀備用。用消毒針刺破水皰,然後將仙人掌泥敷在創面上,每日1次。同時給予抗病毒葯則療效更佳。 豬有水泡,估計是水泡病,也是3號病,為傳染病之一。用五毒健心散拌料,注射用蟾酥注射液注射。
註:以上產品為河南萬合元獸葯有限公司產品,為口蹄疫專用葯物。 什麼部位長的?葡萄球菌病?水泡病?口蹄疫?
Ⅲ 仔豬滲出性皮炎怎麼治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發生於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常寄居於豬的皮膚、黏膜上,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膚、黏膜破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一般多發生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瞼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接著全身出現油性黏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黏液與皮屑、污物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像全身塗上一層煤煙,手觸之黏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稱之為「油皮病」。之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顫,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患豬常出現全身性皮炎,並可導致脫水和死亡。
剖檢病豬全身黏膠樣滲出,惡臭,全身皮膚形成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剝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體表淋巴結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盂及輸尿管積聚黏液樣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圈舍衛生,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進入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圈舍。母豬產仔後10日齡內應進行帶豬消毒1~2次。
(2)接生時修整好初生仔豬的牙齒,斷臍、剪尾都要嚴格消毒,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立即進行治療,有助預防本病的發生。
(3)一旦發病應迅速隔離病豬,盡早治療。皮膚有痂皮的仔豬用45℃的0.1%高錳酸鉀水或1∶500的百毒殺浸泡5~10分鍾,待痂皮發軟後用毛刷擦拭乾凈,剝去痂皮,在傷口塗上復方水楊酸軟膏或新黴素軟膏。對於脫水嚴重的病豬應及早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並保證患豬清潔飲水的供應。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偏遠地區豬場可嘗試應用青黴素、三甲氧節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黴素、壯觀黴素等抗生素肌內注射,連用3~5天。
Ⅳ 仔豬偽狂犬主要表現什麼症狀
豬偽狂犬病是目前生豬養殖行業普遍存在的一種病毒性傳染性疾病,該種傳染性疾病造成的危害極其嚴重,是危害全球養豬業的重大傳染病之一。
養殖戶家28日齡的仔豬感染偽狂犬病,出現站不穩,走路一晃一晃,嘔吐,體溫41°C等症狀,已經死了2頭仔豬了,我們讓養殖戶趕緊給剩下的豬注射偽狂犬疫苗進行預防,豬偽狂犬病的治療目前還沒有特效葯物,主要靠預防來避免疾病的發生,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豬偽狂犬病。
豬偽狂犬病是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病毒隨病豬乳汁、口、鼻、尿液、糞便等排出,感染健康豬只,懷孕母豬感染後,病毒可通過胎盤感染小豬,哺乳母豬可通過乳汁感染仔豬。仔豬抵抗力弱,感染後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經常成窩感染,妊娠母豬感染後會出現流產、死胎等,成年豬抵抗力強,感染後症狀比較輕。豬偽狂犬病很容易和豬藍耳病發生混合感染。
哺乳仔豬感染後會出現體溫升高至41°C,食慾不振,嘔吐,走路搖晃,轉圈,前腿或後腿叉開等症狀,哺乳仔豬感染後死亡率高達80%以上,常出現大批死亡的現象。
斷奶仔豬感染後症狀較輕,會出現體溫升高,呼吸急促,咳嗽,運動不協調,流涎,抽搐,有時出現腹瀉或嘔吐,死亡率較低。
養殖戶除了要了解豬偽狂犬病的發病症狀,還要做好日常預防,引進豬只時,一定要先隔離飼養後,再混群。用2%~3%氫氧化鈉溶液對豬舍進行定期消毒。做好疫苗接種,仔豬1月齡時接種1次,30日齡左右進行第2次接種;成年豬每年接種2次,;母豬可在產前1個月接種一次。
Ⅳ 下生的小豬扎完血寶又拉浠還吐是為啥
1腹瀉的病因
2.1.1細菌性感染引起的腹瀉:豬感染大腸桿菌、沙門菌、魏氏梭菌、豬痢疾桿菌、彎曲桿菌、副傷寒、內勞森氏菌和密螺旋體等病菌後,在一定條件下都會引起腹瀉的發生。
2.1.2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瀉:豬感染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流行性腹瀉病毒、輪狀病毒、豬偽狂犬病病毒、豬瘟病毒、腺病毒和皰疹病毒後,都可能引起腹瀉的發生。
2.1.3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瀉:能引起腹瀉的寄生蟲病主要是指腸道寄生蟲病,如煙蟲病、鞭蟲病、球蟲病、蛔蟲病和結腸小袋纖毛蟲病等。近年來,由於廣泛使用全價配合飼料和改善了飼養管理條件,該類疾病明顯減少。
2.1.4營養性因素引起的腹瀉:如低血糖(飢餓性腹瀉)、日糧抗原過敏性腹瀉(大豆過敏)、非病原性腹瀉(缺鐵性腹瀉、酶和胃酸不足性腹瀉)。營養缺乏、飼料霉變或誤食有毒物質以及酸、鹼、砷等化學葯物,都可以誘發或直接造成豬腹瀉的發生。
2.1.5環境性因素引起的腹瀉:如氣溫突變、寒冷刺激、陰雨連綿、濕度過大以及環境突然改變造成機體應激性反應,都可以誘發或直接造成豬腹瀉的發生。
2.1.6其他因素以及混合感染引起的腹瀉:原蟲、黴菌、飼養管理不當(突然換料、保溫不當、營養不均衡、其他應激)等都會造成豬腹瀉的發生。引起豬腹瀉的病因復雜,常為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是引起豬腹瀉的主要因素。各病因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既相互影響,又能互為因果,常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須引起廣大養豬者的重一視。
2.2腹瀉病因的鑒別
2.2.1根據年齡來判斷:l一2日齡的豬發生腹瀉,大多為大腸桿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7 El齡後的豬發生腹瀉,大多為傳染性胃腸炎、痢疾、沙門菌、輪狀病毒感染引起;10日齡以上的豬發生急性、嚴重的水樣腹瀉,大多為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偽狂犬病引起;各種年齡的豬無明顯時間和一般不太嚴重的腹瀉,大多為大腸桿菌、輪狀病毒引起。
如果一窩豬中只有少數豬發生腹瀉。並且是個體最大和最健壯的豬發生腹瀉。大多為梭菌性腸炎引起;一窩豬中只有少數豬發生腹瀉。並且是個體最小和最弱的豬發生腹瀉。大多為低血糖引起。
2.2.2根據腹瀉的程度來判斷:如果是暴發性的、迅速傳播的腹瀉,則為病毒性腹瀉;如果是隱性發生、緩慢散播、隨時間而加重的腹瀉,則為細菌性或寄生蟲性腹瀉。
2.2.3根據糞便的酸鹼度和性狀來判斷:病毒性腹瀉的糞便多為酸性,其他腹瀉的糞便多為鹼性;水樣呈噴射狀的腹瀉大多由病毒引起;黏液狀或糊狀,帶有泡沫狀的糞便大多由細菌引起;糊狀、黃灰色、惡臭的糞便大多為球蟲性腹瀉:腹瀉伴隨口流泡沫、嘔吐以及神經症狀。大多為偽狂犬病病毒引起。
2.2.4根據糞便中是否帶血來判斷:排黑色柏油樣的糞便,多為胃潰瘍,可能與粉料太細有關;排鮮紅色的糞便,多為血痢、鞭蟲(鞭蟲呈一端大一端小、大小約為2 cm。可用芬苯達唑驅蟲)引起。
3腹瀉對機體的影響
3.1可引起腸炎腹瀉可引起急性腸炎。由於致病因子的劇烈刺激,腸蠕動加速,分泌增多,引起劇烈的腹瀉.病豬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鬱等一系列全身症狀。腹瀉引起的慢性腸炎,則因腸腺萎縮,肌層被結締組織取代,導致胃腸的分泌、蠕動機能減弱,可引起消化不良和消瘦。
3.2可引起脫水和酸鹼平衡紊亂由於長期或劇烈腹瀉,導致大量腸液、胰液、鉀和鈉丟失以及重吸收減少而引起脫水、電解質損失和酸鹼平衡紊亂。
3.3可引起腸管的屏障機能障礙和自體中毒急性腸炎。特別是十二指腸出現炎症時,黏膜腫脹,膽管1:3被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入腸道,細菌得以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加之黏膜受損,可將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環,引起自體中毒。慢性腸炎時,腸運動、分泌減弱.胃腸內容物停滯,引起發酵、腐敗、分解,產生有毒物質,被吸收入血液而發生中毒。
4腹瀉的防治原則
豬群發生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若治療不及時,往往容易導致仔豬死亡,導致成豬掉膘、生長性能和抗病力下降。給養豬戶(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於豬的腹瀉病,要以預防為主,防勝於治。當豬發生腹瀉病時,應早發現、早治療,查明原因,清理胃腸(半飢餓療法),增強抵抗力,配合抗微生物(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蟲)葯物治療。採取緊急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癒率。
4.1消毒隔離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按照「一掃二沖三消四空欄」的消毒原則,堅持做好消毒工作、保溫工作。加強飼養管理。發現豬發生細菌性或病毒性腹瀉。應立即把病豬隔離到溫暖、乾燥、不潮濕、已消毒的隔離舍。由專人飼養和治療,以免相互傳染。把健康豬群立即轉移到安全地帶飼養。對豬舍、地面、糞尿及用具、環境、車輛等用安全高效的消毒水徹底消毒。將常規消毒葯塗於母豬的腹部、乳房、後軀或添加到飲水中。
4.2免疫接種由傳染病引起的腹瀉。如仔豬黃痢、白痢、病毒性胃腸炎、豬瘟等疾病,可進行免疫接種來預防。接種母豬使其能給予仔豬較高的母源抗體,可通過乳汁使仔豬得到被動免疫,也可直接接種仔豬。使其獲得主動免疫。
4.3特異性療法可應用針對某種傳染病的高免血清或痊癒血清,進行緊急預防或治療。
4.4抗菌殺毒療法抗菌殺毒葯物主要是防治細菌性疾病。對病毒性疾病來講,抗菌殺毒葯物在抑制病毒的同時也能起到肪止細菌繼發感染的作用。使用抗菌殺毒葯物是目前防治豬腹瀉最常規的方法。
4.5對症療法根據病情的變化和病豬的體質狀況,應及時採取對症治療,包括止瀉、收斂、強心、補液、糾正酸中毒等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補液。腹瀉病豬喪失的不僅是水分,還有許多鹽類,所以在補液時要考慮到這一點。
Ⅵ 豬常見的病有哪些疾病
豬常見疾病主要有傳染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1.傳染性疾病指的是豬瘟疫,發病規律比較固定,屬於季節性疾病,傳染不僅高還快,嚴重是會導致豬死亡。
2.病毒性疾病以偽狂犬病 (皰疹性病毒) 為主要疾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播,被感染的病豬會出現側卧姿勢、食慾不佳、日漸消瘦等症狀,感染後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3. 細菌性感染主要是豬丹毒,被感染的病豬會出現淤血現象,之後會使得皮膚潰爛,在夏季發病率比較高,嚴重時會出現厭食症或者死亡情況。
4.豬腹瀉病容易在冬季爆發,主要是因為腸道感染,症狀為嘔吐、腹瀉等,雖不會導致豬死亡,但嚴重威脅豬健康生長發育。
5.豬寄生蟲病,感染范圍廣,被感染的豬容易出現貧血情況。
Ⅶ 豬嘴上起泡身體發熱不能走動是什麼病
是不是手足口啊?因為手足口是誰都可以呆的豬在動物身上。在人身上都可以,只不過是性質不太一樣,有可能是手足口病毒或者是病毒性皰疹之類的的。他都屬於一類的。
Ⅷ 剛出生的豬仔,身上有水泡,像是開水燙了那種.皮破了就是鮮紅的. 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么
這是皮膚病,俗稱「癩」。
仔豬皮膚病是由體表寄生蟲引起皮膚水泡潰爛,一般是由於母豬本身有體表寄生蟲,仔豬通過接觸母豬感染或通過圈舍寄生蟲感染,由於仔豬自身抗病能力差,因此感染後發病嚴重傳染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