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爆發,那麼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呢
天氣逐漸轉熱,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同時也提醒各位家長朋友,皰疹性咽峽炎感染性強、傳播很快,一定要做好預防和各項防範措施。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好發於夏秋季,它是常見的一種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臨床特徵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並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
1.潛伏期2-7天,患兒沒有任何症狀,但體內病毒在大量復制。
2.前驅期1-2天,突然持續高熱或反復高熱38℃-40℃,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慾不振等症狀。
3.水皰期2—3天,除高燒外,口腔上齶粘膜出現水皰。
4.潰瘍期,低燒或退燒,但也到了患兒最痛苦的時期,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現象。
提示:患病期間,家長要隨時監測孩子體溫,可用中醫小兒推拿方退燒,防止高熱驚厥。
別誤當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須是嘴裡、手上和腳上都起皰疹,而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嘴裡起皰疹。
別誤當感冒:
皰疹性咽峽炎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家長對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當作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
皰疹性咽峽炎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咽峽部長滿皰疹 ,先是充血性紅點,繼之小泡,再接著破潰,形成潰瘍。伴有反復發熱、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嬰兒因為不會說話,所以會日夜哭鬧,不能睡眠。
會傳染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疾病,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性較強,傳播快。
中醫角度分析:今年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特點是濕熱毒較甚,所以容易傷及津液,咽喉充血非常明顯,唇紅,舌紅苔少,發熱相對較高,也可出現精神疲倦等中醫所說的壯火食氣的表現。
1、清胃經 500次
具體操作:大魚際和拇指外側赤白肉際處,從腕橫紋推至拇指第一指節側緣。
2、清肺經 500次
具體操作:無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3、清天河水 500次
具體操作:操作者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將掌心向上,拿住內勞宮穴後,再用另一手食、中指並攏,由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為清天河水。
4、退六腑 300次
具體操作:沿前臂後側,由肘部推至腕橫紋為退六腑。
5、推天柱骨 300次
具體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並攏自上而下直推頸後發際正中至大椎穴。
1、皰疹性的咽峽炎是腸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無效的 ;
2、控制體溫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皰疹)必須讓它發出來(需要3-5天)。
3、同時加強腸胃護理。 飲食清淡,多喝水!
喝三豆飲
目前是皰疹性咽頰炎以及手足口病發病高發期,隨著天氣轉熱可能會逐漸增多,推薦大家飲用三豆飲來預防和輔助調理。
一歲,黃豆20粒、黑豆15粒、綠豆15粒
2—3歲,黃豆30粒、黑豆20粒、綠豆20粒
3—5歲,黃豆50粒、黑豆40粒、綠豆40粒
5歲以上再略增加一些……
三碗水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最後煮成一碗水,可以選擇適量加白糖或冰糖,方便孩子入口。
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應盡量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再隔離一周,一般來說,共隔離2周時間,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離時間是一樣的,尤其是在發病的第一周內,傳染性是最強的。同時家長也盡量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會成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媒介。
② 來勢洶洶的皰疹性咽峽炎,應該怎麼防治
天氣逐漸炎熱,病毒細菌們也開始「肆無忌憚」起來。
寶寶如果出現突發高燒,哭鬧,抗拒吃東西等情況,家長大大們可要當心了:寶寶也許是感染上了皰疹性咽峽炎!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勤洗手
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外出回家或進食前,一定要先洗手;
•環境
少帶孩子去人多、衛生環境較差的地方,家裡也要經常開窗通風;
•隔離
如果孩子的病後,最好是在家休息,避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家長在照顧完生病的孩子後,也一定要洗手;
③ 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其症狀表現咽部充血,口腔內有灰白色的皰疹,破潰後形成小潰瘍,一周可自愈。
皰疹性咽峽炎病因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體主要為柯薩奇病毒A1-6、8、10、22亞型,也可有其他腸道病毒、皰疹病毒引起。通過接觸傳染、糞口傳播、呼吸道傳染,潛伏期一般為1-2天。多發於嬰幼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高發於夏秋季節。
皰疹性咽峽炎的誘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夏季天氣比較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使室內空氣細菌和病毒急劇繁殖,進入小兒呼吸道而引發疾病。家長要注意保持孩子個人和室內的衛生,盡量不帶孩子去嘈雜的公共場所。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自愈性疾病,也就是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動停止,並且逐漸恢復痊癒,病程為7-10天,大部分孩子在症狀出現5天後,病情好轉。但是由於皰疹性咽峽炎起病急,有些孩子得病後體溫迅速升高,容易導致高熱抽搐,這個時候要迅速送往醫院。
皰疹性咽峽炎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起病急驟,高熱、咽痛、煩躁不安、流涎、厭食、全身不適,於嬰兒常發生嘔吐和驚厥。發病兩天內患兒口腔黏膜出現少數灰白色皰疹,周圍繞以紅暈,多見於扁桃體前部,但也可位於軟齶、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接下來兩三天內水泡破潰變為淺潰瘍。
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症狀差別較大,輕的僅有1-2天的輕中度發熱;重的起病急,表現為驟起高熱,體溫可達39℃-40℃,約2-5天後體溫下降,體溫過高時甚至發生高熱驚厥,患兒煩躁哭鬧,部分還帶有嘔吐和腹瀉。
嬰兒患皰疹性咽峽炎時,比較典型的症狀是口水明顯增多,拒絕喝水吃東西,這是因為咽頰皰疹潰瘍後造成咽部疼痛。年長的孩童常會自訴咽喉痛。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區別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初期症狀相似,兩者一般都伴有發熱,均在口腔內看到皰疹、潰瘍。那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怎麼區別?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最大區別是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皰疹,後發展到手腳心,少見於長在手腳背,並伴有發燒。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
另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輕些,感染性沒那麼強,幾乎不會出現重症、發生生命危險。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則可引起心肌炎、腦炎等並發症,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皰疹性咽峽炎應該怎麼護理?皰疹性咽峽炎早期表現為發燒,但剛發燒的時候還不知道就是皰疹性咽峽炎,只有3-24小時以後口腔裡面看到皰疹了才能確診。所以家長在小孩開始出現發燒症狀的24小時一定要注意觀察,體溫超過38.5℃要服用退燒葯,以防出現高熱驚厥。如果小孩2-3天高燒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病毒感染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治療原則為對症治療,幫助小孩緩解不適。孩子出現中低燒時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方法,如溫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為了防止潰瘍繼發感染,需要保持口腔清潔,可以用淡鹽水漱口,也可以遵醫囑使用對症的葯物。
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咽喉部疼痛明顯,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喝白開水,白開水對發生潰瘍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吃一些營養又容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如粥、面條湯等,飯菜要清淡,不要吃魚蝦或者太熱、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咽痛。如果孩子進食勉強,也可以少食多餐。
皰疹性咽峽炎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皰疹性咽峽炎,具體措施如下:
1、要注意小孩的個人衛生,勤洗手,小孩玩具、衣服要及時清洗;
2、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鼻,避免交叉病毒感染;
3、居家環境要注意通風;
4、小孩加強身體鍛煉,飲食營養要全面,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抵抗力;
5、在疾病流行季節,應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另外,小孩患病時要對症治療,家長不要自作主張給小孩吃葯,如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葯物都不要胡亂吃。特別不建議通過預防性的吃一些葯,來防止某種病毒傳染疾病。
④ 皰疹性咽炎和皰疹性咽頰炎是否是同一種病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病毒性感染,治療一般是給予抗病毒治療,因為皰疹性咽峽炎很內容易合並細菌感染容,一般還要合並使用抗生素,頭孢唑林能很好預防細菌感染.治療過程中還要給予普通抗感冒治療,皰疹性咽峽炎有一定的傳染性,要注意消毒.
⑤ 小孩嗓子眼裡有皰就一定是皰疹性咽峽炎嗎為什麼
引言:皰疹性咽峽炎有潛伏期,所以很多不熟悉這種疾病的家長朋友很容易把皰疹性咽峽炎當成普通感冒、發熱或手足口病,但要知道皰疹性咽峽炎的早期症狀。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
如果高燒超過38.5度,或者高燒持續24小時以上,並且明顯拒絕進食,心情不好,煩躁不安,尿量減少,應及時就醫。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常見的自愈性疾病,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看到寶寶的病情症狀仍然緊張焦慮,可以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⑥ 皰疹性咽頰炎的簡介,什麼是皰疹性咽頰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是由許多A組柯薩奇病毒,偶爾也有其他腸道病毒。除手足口病會引起發燒外,更多嬰幼兒的發熱是由普通感冒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不要擅自給孩子口服頭孢等抗生素類葯物。得了皰疹性咽頰炎的孩子,除了發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滴水不進。這些症狀沒有特效葯,醫生一般是對症處理,比如當孩子出現脫水症狀時進行補液,並開出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葯,可以起到輔助抗病毒的作用。對發燒並出現口腔皰疹的孩子,餵食後更加要注意口腔衛生,給孩子漱口,避免細菌從潰瘍的傷口進入,造成進一步的感染。
西醫學名
皰疹性咽頰炎
所屬科室
婦兒科 - 兒科
發病部位
咽喉痛,頭痛,厭食,並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
主要症狀
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
主要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由於天氣比較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
多發群體
常見於嬰幼兒
傳染性
有傳染性
⑦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如何護理
孩子在出現疾病,當家長的都會非常的擔心。孩子的抵抗力小,很容易遭受一些疾病的侵襲,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這是一種比較急性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的對孩子進行護理。那麼你知道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如何護理嗎?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護理
1、在出現皰疹性的咽峽炎時,口腔會有明顯的疼痛感,這時患者多會不想吃東西,所以在這個時候需要給患兒補充一些營養。食物不能太熱,應該清淡一些,不需要油膩,但是富有營養。如果計時出現嚴重的困難時,就需要採取靜脈營養劑。
2、為了防止繼發性的感染,在局部使用一些鎮痛劑和抗毒葯物,還要注意口腔的衛生。患兒用過的東西要進行廢水的處理,避免造成污染。
3、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硬,熱,咸,辣,甜,酸等。這些食物容易導致口腔破潰的部位引起疼痛。所以在平時對患兒的護理上要格外用心。孩子出現咽峽炎皰疹時,容易出現哭鬧不安的現象,這時也需要家長及時的安慰孩子。
小兒咽峽炎皰疹的症狀
患者通常在出現咽峽炎皰疹時會有一些症狀表現。而這些症狀就是得患者出現一些困難和痛苦,因此,在到醫院進行檢查時,醫生也會根據這些症狀對其進行一些治療。
1、這種疾病多見於嬰幼兒,通常會有高熱現象發生,同時還會有厭食,頭痛,咽喉痛等。有些還會伴有腹痛,頸痛以及四肢疼痛等現象。這時嬰兒會發生嘔吐以及驚厥情況,在發病的兩日內,口腔黏膜會出現一些少數的灰白色皰疹,周圍還會有一些紅暈,這種情況都會發生在扁桃體的前部。有的也會位於扁桃體,軟齶,懸雍垂以及舌部等。
2、通常出現的這些水泡會在24小時內破潰變為淺潰瘍,直徑一般都是在5mm以下,通常在一日到五日內會癒合,並發症比較少見。這些症狀一般在七日之後就會消失,在出現感染後會產生持久性的免疫。
3、a組中的其他類型病毒或者是其他的腸道類型病毒也會再次發生這樣的病症。這種病症如果單獨發生時,一般全身沒有症狀,患者會突然發病,而且會有突然的高熱,在早期的時候還會有流鼻涕的現象。大一點的寶寶會告訴家長自己的疼痛,而小學的寶寶就會表現出煩躁,流口水,哭鬧。尿色黃,以及短少,還會出現大便乾燥。
⑧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 HA)是一種主要由人類腸道病毒(Enterovirus, EV)引起的以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性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其好發於學齡前幼兒,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較強。臨床上以咽部、口腔和牙齦黏膜上出現皰疹或潰瘍為特徵,咽炎、發熱、頭痛等為突出表現的臨床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多數可自愈,但重症患兒會出現腦炎、無菌性腦膜炎、急性遲緩性麻痹、肺水腫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因此需要引起重視。《皰疹性咽峽炎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強調,治療應遵循早期發現、早期對症治療、局部抗病毒用葯的原則。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柯薩奇病毒(CV)A組及B組、腸道病毒EV71型、埃可病毒最為常見。皰疹性咽峽炎早期病毒的主要復制部位是口咽和腸粘膜的上皮細胞:一部分病毒復制發生在鼻咽部,並擴散到上呼吸道淋巴管;另一部分病毒被吞噬轉移到胃和下消化道,從而引起後續的感染發生。所以,在疾病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療是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關鍵。
利巴韋林氣霧劑(信韋林)是抗病毒葯物。與全身給葯模式相比,利巴韋林氣霧劑按給葯途徑分類為非吸入式氣霧劑,小顆粒與拋射劑形成穩定性的氣溶膠,隨拋射劑揮發過程中,葯物隨拋射劑的揮發快速的擴散到腔道內,促使葯物均勻的分散在口腔、咽喉和鼻腔深處。利巴韋林氣霧劑可以直接作用於皰疹性咽峽炎病灶部位,局部葯物濃度高、起效時間短,對於皰疹性咽峽炎的抗病毒治療具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