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我經常身上會起蕁麻疹
癢癢癢……每到春季,總有不少人為蕁麻疹傷透腦筋,氣溫變化較大,空氣又乾燥,如果機體不能適應這一變化,抵抗力就會下降,蕁麻疹也特別容易發作。如果平時不多加註意,容易引起蕁麻疹在這個季節反復或加重。因此,一旦發現蕁麻疹要及時治療,如果發病超過一個月,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容易反復發作而導致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不易治癒和不易控制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困擾。
蕁麻疹易高發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或機體內存在致病因子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蕁麻疹本身是不會遺傳的,但因為該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是體質造成的,而過敏體質卻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絕對的。據統計25%-30%的普通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蕁麻疹。
長期蕁麻疹發作,不但皮膚受到損害,美觀上受到極度的影響,還會引起患者的心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長期瘙癢,並且在臉上影響美觀,會導致患者自卑,並且經常會焦慮不安,情緒抑鬱,導致睡眠不健康,經常失眠。長期瘙癢還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導致效率大大地降低。
蕁麻疹的正確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免疫降IgE抗過敏治療
臨床上治療蕁麻疹常選用口服抗組胺葯和外用激素類軟膏的方法,一般具有較好療效。但西醫治療蕁麻疹是以控制症狀為主,只能緩解當時的過敏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並且西葯治療蕁麻疹還有毒副作用和耐葯性等弊端,若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研究發現蕁麻疹患者體內Th2型細胞因子IL-4的水平均明顯升高,而Th1型細胞因子IFN-γ均明顯降低,說明蕁麻疹患者體內存在Th1/Th2失衡。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化學工程系Deisler博士與卡威尼亞大學生化系的Jerome博士領導的科研團隊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抑制蕁麻疹患者血清IL-5、IL-8、IL-10等炎性介質的釋放,降低免疫致敏因子IgE水平,促進Th1/Th2平衡,從而調節蕁麻疹患者免疫功能,從而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Corinne Lebreton教授提出欣、敏、康益生菌可通過穩定腸道微生物環境和腸道滲透性屏障,並增強腸內抗原的降解,從而減少局部免疫炎症反應。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益生菌在蕁麻疹的治療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凸顯了自身的獨特優勢,極大地彌補了西醫在蕁麻疹治療上的缺陷,對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3、日常調理
要防止皮膚乾燥。一旦皮膚過於乾燥,患處皮膚瘙癢的症狀就會加重。保持居家衛生,家庭的防蟎和防塵工作是很重要的清潔保養內容;保證充足的休息,以防止免疫力紊亂,從而預防一些皮膚病;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和散熱,使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平時穿一些比較寬大、輕薄、吸汗的棉質衣服,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洗澡時,不要使用水溫過高的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用品,洗完澡可以適量使用溫和的潤膚用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給皮膚補充足夠的水分。
⑵ 常見蕁麻疹的症狀有哪些
主要是過敏原引抄起的超敏性血管炎。襲可伴有不規則發熱,繼而皮膚出現風團皮疹,消退後可能遺留色素斑或脫屑,自覺癢感。 2、葯物性蕁麻疹(葯物型)是由於服用各種中葯和西葯引起。皮損以風團尤其是多環形風團最常見,還可有中毒性紅斑、結節性紅斑樣表現。患者還有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病等血清病或血清病樣反應,可有心腎損害,屬過敏性蕁麻疹復合反應。推薦閱讀: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3、壓迫性蕁麻疹(壓力型)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蕁麻疹的症狀。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⑶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蕁麻疹
家住江蘇鎮江的馮小姐,患有蕁麻疹已經三年多的時間了,期間總是反反復復發作。每次一激動,或者急冷急熱,就會渾身起包,癢到不行,頭皮里都是。看過很多醫院和醫生都不管用,現在活得真是懷疑人生了。
患上蕁麻疹之後就像是逃離不出去的噩夢,而且會造成身上出現瘙癢的症狀,真的非常影響人的生活和健康,所以很多患者想要盡快恢復健康,那麼蕁麻疹要想盡快恢復健康應該注意些什麼?首先我們先看下蕁麻疹是如何引發的。
蕁麻疹病因復雜,常見的誘因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蕁麻疹更容易出現在有蕁麻疹病史、鼻炎史、哮喘病史的患者中。遺傳基因決定了這些人群的「敏感體質」,蕁麻疹也更易找上門。
2.環境因素:包括水、空氣、土壤、花粉、日光、動物皮毛等均可能引起蕁麻疹的發生。
3.細菌感染:一般情況下出現蕁麻疹的人都是由於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是包括細菌病菌和寄生蟲的感染,而這兩種都是可以通過傳染物進行傳染,所以這種一般性的傳染性的蕁麻疹在預防上還是要非常注意的。避免傳染給身邊的其他人。
4.葯物因素:有很多的患者自身有一定的疾病,對長時間的服用某種葯物,這也就導致了細胞出現了問題,很多的疫苗或者是青黴素都是會引起蕁麻疹的。還有一些有非常強的葯效的消炎葯,是放到人的體內以後就會引起細胞變大,從而引發蕁麻疹。
5.飲食不當:平時如果察覺到慢性蕁麻疹,需要警惕飲食方面的問題了,飲食不當也會導致慢性蕁麻疹的出現。部分人平時不注意飲食健康,經常進食各種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像常見的海鮮、蛋類食物、香料、調味品等都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良症狀。
6.其它因素: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一些化妝品等也可能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蕁麻疹纏身,如何應對?
蕁麻疹病因復雜,很難根治,易反復發作,而常年蕁麻疹纏身的人又該怎麼辦呢?專家提醒大家,要多多注意以下幾點:
1.不用手抓撓
蕁麻疹的特點是瘙癢難耐,但往往越抓越癢,不但有留疤風險,還可能加重病情,甚至發生感染。
2.做好調養
在休息期間,症狀都會慢慢的自己消失,為了讓患者更好的進行修養,一定要注意周圍的安靜,而且空氣的濕度也是要注意的,應該開窗進行換氣,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患者的身上,應該避免強光,不能直接刺激到患者的眼睛,可以帶上眼罩,或者是拉上窗簾,給患者適當的蓋上被子。
3.忌亂用葯
在不了解病因的情況下胡亂用葯,不僅會耽誤病情,有時還會加重病情,因此,用葯之前最好還是和醫生溝通。
4.改善過敏體質
蕁麻疹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患者的過敏體質。研究證實過敏體質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員所患的過敏性疾病可以不同;抗原的性質及進入機體的途徑也會影響IgE的合成,以相同途徑進入人體的抗原,有的引起強速發型過敏反應,有的則不能。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和接觸頻率對機體產生抗體有一定的影響。
研究證實,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防治蕁麻疹,改善過敏體質。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定植於人體腸道內,產生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抗過敏益生菌之所以能預防以及治療蕁麻疹,主要是靠通過以及平衡腸道的微生態系統。臨床試驗表明,富含六株專利抗過敏乳酸菌的抗過敏益生菌可以穩步增強免疫調節細胞(Treg細胞)的活性,作用於TH1、TH2型細胞,使其達到平衡,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減輕過敏反應的臨床症狀,從根本上治療過敏性皮炎,促進脾臟細胞中γ-干擾素分泌量,防止過敏反應再次復發,從而實現徹底改變過敏性體質。
5.增強體質
蕁麻疹與免疫力低下存在一定的關系,所以患者飲食方面不宜過多食用寒涼的食物,也不宜直接飲用涼水,飲食應該溫補,平時可以適當的食用羊肉、大棗、花生等溫性食物。
⑷ 引起蕁麻疹常見的幾種病因
1.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避免強烈抓搔患部,不用熱水燙洗,不濫用刺激強烈的外用葯物。
3.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灶,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
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急性蕁麻疹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狀者應及時就診,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聯療法或長期用葯逐漸減量,盡量使用最小維持量。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表明,過敏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疾病,20%至40%的人一生中都罹患過敏性疾病,包括急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嬰兒濕疹、接觸性皮炎、食物/要物過敏、過敏性休克等。
重慶迪邦皮膚病醫院從德國引進的bicom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治療系統,可准確篩查過敏原,並針對過敏物質進行脫敏治療。以往檢查過敏原的方法都需要扎針、抽血,很多人特別是兒童都不願意接受。同傳統過敏原檢測不同,德國bicom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治療系統利用共振效應,不打針、不取血能准確地檢測出491種,涵蓋95%以上常見過敏物質的過敏信號源。具有無痛苦、無創傷、無副作用等優點,不抽血、不扎針,替代以往需抽血化驗等有損傷性的檢測方法,病人容易接受,尤其適合兒童患者。聯系地址:重慶市渝北區新牌坊轉盤(水利局旁)
⑸ 什麼是蕁麻疹
一到春季,隨著氣候變化,蕁麻疹的病友們開始進入全年最難熬的時期。在這期間,會時不時突發滿身風團,很多人伴有不定時發作的瘙癢,時不時就要撓一下,越撓越癢、越癢越撓……蕁麻疹如影隨形,嚴重影響蕁麻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卻又無可奈何,真是痛苦到了極點。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它不僅會影響外觀,而且還會帶來難耐的瘙癢感,簡直是痛苦不堪。這種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雖然可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情反復數日甚至是數月,令人厭惡至極。那麼面對瘙癢難忍的蕁麻疹,我們應該如何緩解症狀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導致蕁麻疹的病因有哪些?
一、外因
1、重口味。很多人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而這種油膩、過咸、過甜的食物吃太多容易誘發諸如蕁麻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或使其加重。因此,對過敏體質者來說,應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清淡。蕁麻疹病人一定切忌暴飲暴食。
2、生活不規律。在生活壓力本來就大的情況下,又不能做到好好休息,自然會導致身體方面會出現問題。如果朋友們常年都承受著重壓,並且生活也不規律的話,那麼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內分泌系統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紊亂的情況,在這樣的身體狀態下自然也是容易導致蕁麻疹產生的。
3、抓撓。瘙癢是皮膚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皮膚癢了就會產生搔抓的慾望,癢的很難受的時候,一點兒不搔抓是不現實的,但是過度搔抓會加重皮膚病。在治療的同時,要盡可能避免搔抓,瘙癢劇烈時可及時服葯或塗葯止癢。
4、治療期間缺少護理。蕁麻疹復發的病因比較復雜,蕁麻疹患者不僅要堅持正確治療,還要做好護理工作,這樣可以降低疾病的復發幾率,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不當也會導致疾病反復發作,所以患者應該要堅持正確的護理,這樣可以減少疾病復發的幾率。
二、內因
1、免疫失衡。免疫學家研究發現,真正過敏的問題是免疫功能 ,免疫細胞上存在了過敏原抗體,這此抗體是永久存在的,所以,每當過敏原來臨的時候,就會與免疫球蛋白上的IGE抗體結合,從而發生抗原抗體結合的過敏反應,那想減少過敏反應,就得減少過敏原或過敏IGE抗體這兩種關鍵因素,過敏原是外源性物質,是不可控的,而IGE抗體是可以減少的,只要減少了過敏原IGE抗體,就減少了與過敏原結合的數量,自然就會減輕過敏反應。
2、葯物濫用。亂用葯物因濫用葯物而導致蕁麻疹加重等現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亂用激素類葯物治療,容易產生依賴性,容易導致蕁麻疹反復發作,如果用激素類葯物治療,前期治療效果會比較好,一旦停葯,往往很容易出現再次復發,甚至還會加重病情。
根據病因,我們有哪些辦法可以緩解蕁麻疹症狀?
1、查出過敏原
先仔細回想在出現過敏前是否都固定接觸過某種物質,比如寵物,油漆,葯品等,接觸量,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中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一旦找到過敏原因,應避免再次接觸該物質。
2、調節免疫、改善過敏體質治療
蕁麻疹治療可服用抗過敏葯物,但是不可一直服用。抗過敏葯物有鎮靜大腦的作用,服用後容易感覺到想睡覺,長期服用這些葯物,對身體健康不利。所以治療蕁麻疹的關鍵在調整免疫,調整過敏體質。
醫學研究機構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減少血清IGE抗體,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免疫抗敏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免疫抗過敏功能 ,改善過敏體質,為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因此,欣、敏、康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降IgE抗體免疫療法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最終可縮短治療過敏疾病發作,減少過敏復發率。
3、注意飲食
飲食應清淡,少吃油膩、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會對敏感肌膚造成極大的破壞;也盡量不要吃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海產品、殼類食物、蔥、蒜、洋蔥、韭菜、羊肉等,酒類也要避免。
4、加強日常護理
要減少外部刺激。氣溫過冷和過熱或者紫外線過強等因素都會刺激到患處皮膚,就會導致病情加重。蕁麻疹患者在平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天冷時注意適當增加衣物,防止感冒和蕁麻疹的病情惡化。
保證一定的睡眠和休息,發作期不要參加體育活動;在緩解期可參加適當的戶外活動,以增強機制免疫力,但應避免劇烈運動。
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和適當的溫度、濕度,避免冷空氣刺激及接觸易引起過敏的塵蟎、花 粉、皮毛、食物、葯物等,避開二手煙。
⑹ 蕁麻疹常見症狀有幾種
蕁麻疹常見症狀有
1、物理性蕁麻疹,包括了由各種物理因素引起的蕁麻疹,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又可進一步分為下列類型,不同類型蕁麻疹症狀表現有些許差異。
2、自身免疫性蕁麻疹,臨床表現為慢性蕁麻疹,但是可能蕁麻疹症狀更為明顯。組織病理與一般慢性蕁麻疹無明顯區別。患者常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礎,如尋常型天皰瘡、皮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3、慢性蕁麻疹,風團反復發作,病程較長。發作一般較輕,皮疹數量少,有時僅少數風團,呈一過性而不引起患者的症狀,常在晚上發作。伴皮膚劃痕症的機會比較多,伴腹部症狀和呼吸道症狀的機會相對較少。
4、急性蕁麻疹,該類蕁麻疹症狀表現為發病急,發作突然,皮疹數量較多,面積比較廣泛,風團常為大片狀。病程短,易反復發作。嚴重時可伴有全身症狀,如頭痛、發熱、全身無力、疲勞等,合並血管性水腫的機會較多。如果伴有消化道黏膜病變,可致腹痛、腹瀉、便秘、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引起腹絞痛。伴有呼吸道黏膜病變者可致胸悶、窘迫感、呼吸困難,甚至青紫。
5、接觸性蕁麻疹: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物質後0。5~1h內引起風團和紅斑,發作可為局限性蕁麻疹或系統性蕁麻疹,或蕁麻疹伴有哮喘,或蕁麻疹伴有其他過敏反應。這是接觸性蕁麻疹症狀的表現。
⑺ 慢性蕁麻疹常用的幾種鑒別方法
蕁麻來疹臨床特點為自皮膚上突然發生白色或紅色的疹塊(俗稱風團)隆起,大小不一,自米粒至手掌大,成塊或成片,周圍有紅暈而發癢,時起時落,發無定處,退後不留痕跡。蕁麻疹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期可伴有輕度全身症狀,如發熱、腹痛腹瀉、關節痛等。皮疹經過3個月以上不愈或反復間斷發作者,則為慢性蕁麻疹。
⑻ 蕁麻疹常見的過敏源有哪些
專家指出,蕁麻疹的常見過敏原主要來源於我們的食物、葯物以及外部環境,比如,內夏季室內的空容氣污染要比戶外高出四至五倍。造成過敏發病率持續上升。很多過敏患者在過敏季節都會選擇待在室內,認為在室內可以避免戶外的很多過敏源。這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居家和室內環境容易藏匿過敏源,這些污染物質中含有大量的室內過敏源,如寵物皮屑、塵蟎、黴菌和煙霧等。
1、寵物的毛發、皮屑、排泄物以及寄生蟲,喜歡樣寵物的朋友應盡量讓寵物呆著室外或者避免飼養有毛發的寵物。
2、家中地毯沙發以及窗簾上塵蟎、織物纖維及染料,這就要求大家要定期吸塵,如果對灰塵過敏就不要鋪地毯,一旦發現對某種織物或纖維過敏,應避免接觸。
通過專家的以上介紹,我們對蕁麻疹的常見過敏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⑼ 蕁麻疹有哪些常見的檢查方法
您好,蕁麻疹通常無法通過檢查來判斷,只能通過實際症狀來判斷。
⑽ 蕁麻疹最常見的是哪幾種
一、寒冷型蕁麻疹。就是我們常說的,因為氣候變冷,受了涼,起了風濕疙瘩。寒冷型回蕁麻疹患者在接觸答了冰冷物品或者受寒之後,身上會出現風團,時間會持續幾個小時不等。很多人由於對蕁麻疹不甚了解,認為這只是很普通的一個症狀,多穿點衣服暖和了就好。其實不然,寒冷型蕁麻疹如果不及早治療,後期會經常容易發作。
二、機械性蕁麻疹。也叫人工蕁麻疹。患者皮膚在用手抓撓或者鈍器劃過之後,在劃痕處會發生長條狀的隆起症狀。患者會感覺到瘙癢,不久之後隆起會自行消去。
三、壓力性蕁麻疹。此類蕁麻疹患者在久坐之後,臀部發生紅腫、發癢症狀,或者在走路太久之後,雙腳發腫、發紅,又癢又痛。這些都是壓力性蕁麻疹的典型症狀。由於皮膚受壓,產生這些反應,一般會維持十小時左右。
四、膽鹼能性蕁麻疹。此類蕁麻疹患者中,青年人居多。在運動後、受熱時以及情緒緊張的時候,患者皮膚出現小疹子。膽鹼能性蕁麻疹多出現在患者胸部和上肢,癢感劇烈。可用冷水沖洗減輕瘙癢症狀,一般一個小時內會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