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濕疹在中醫里叫什麼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濕疹在中醫里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19 16:33:41

『壹』 中醫如何解釋「濕疹」究竟用什麼方法才可以治好濕疹大神們幫幫忙

在中醫學古代典籍中濕疹相當於「粟瘡」,急性濕疹則相當於「風濕瘍」的范圍,慢性濕疹則類似於「頑濕瘍」。從這些病名不難看出,濕疹的中醫發病原因跟「濕」脫不了干係。對此,歐淇貝康皮膚專家也提到:我們之所以會發生濕疹,皆因先天稟賦不足,風濕熱長期寄存於肌膚而形成的;或因脾失健運或因營血不足,濕熱凝聚,以致血虛風燥,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 根據病程進展不同階段,病機亦有改變。疾病初起多為風濕熱邪客於肌膚;病情進展。濕熱郁積於內,熏蒸於外,或血熱外蒸於肌膚;病情遷延,濕熱留戀,濕阻成淤,或血熱團結成淤,致風濕熱淤並重之勢;本病後期,風熱傷陰化燥.淤阻經絡,血不營膚或氣陰兩 慮或血虛風燥。 另外,中醫還認為濕疹的病位主在脾胃,濕邪是本病發病的主要病因病機。濕有內濕、外濕之別。外濕是指自然界的濕氣,四季中以長夏為濕最重,而居住潮濕、涉水淋雨,水中作業等也可感受濕邪。內濕則主要指因飲食不當,飲酒過度或常食辛辣刺激食品,傷了脾胃,從而使得脾失健運,濕熱內蘊,再加上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兩邪夾擊,聚集於腠理及皮膚而引發濕疹。因此,一般濕疹的病情是虛實相雜。 溫馨提示:濕疹患者應該避免皮膚局部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等。另外,在治療方面,可使用歐淇貝康抗菌乳膏治療,它可以適用於濕疹的各種類型。

『貳』 中醫對於濕疹是怎麼定義的

中醫對濕疹的定義如下:
1、中醫認為,濕邪是濕疹發病的主要病因病機,患者因飲食失節,嗜酒或食辛辣刺激,腥發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導致濕熱內蘊,又外感濕熱之邪,內外兩博,充於腠理,浸淫肌膚而發病,或素體虛弱 脾為濕困,肌膚飼養而導致發病。
2、濕熱蘊久,耗傷陰血 化氣生風,導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即為慢性濕疹。

『叄』 濕疹的話屬於中醫中的什麼疾病呢

中醫。說的那就屬於一種皮膚疾病。什麼過敏呢?吃了什麼不該吃的過敏。對於什麼事?物品過敏。我想。就是過敏性的皮膚。並。吃什麼葯?過敏。都是過敏性的皮膚病

『肆』 寶寶的濕疹反反復復發作,要如何做才可以根治

一、濕疹中醫稱濕瘡,屬於一類超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寶寶通常為肝常有餘、脾常不足,脾氣虛,先天性虛弱,脾虛則濕停,日久則化為濕熱,上蒸於皮膚,發為濕疹。治療上要就是從根本解決,需調理脾胃,就是從中焦入手,健脾祛濕。待脾氣健運,濕邪得去,濕疹則除,故根治必須口服健脾祛濕中葯湯劑,方能有效。

在穿著方面,要穿棉、軟、寬松的衣服,不要用羽毛枕頭、被子,要給孩子勤換尿布,孩子在洗澡的時候,要用溫水清洗,水溫切記不能過熱,不要用沐浴液、香皂,皮膚乾燥的孩子要注意應用潤膚劑每天塗抹,保持皮膚的含水量,盡量選擇醫用潤膚劑,孩子居住的房間要清爽、通風、清潔,睡覺時避免蓋過厚的被子。

『伍』 濕疹西醫叫什麼

西醫就叫濕疹,中醫叫黃水瘡。

『陸』 中醫上濕疹什麼意思

濕疹、可能有人知道它現代的叫法、但中醫很早就對濕疹什麼意思做了詳細解釋、而且對其病因以及治療方法等研究多年、為濕疹的治療提供了一大方法。 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症、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以後復發或加劇。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了對濕疹什麼意思這個問題中醫是如何解釋的。中醫針對不同的濕疹類型、為患者提出了解決良方。 中醫在臨床上將濕疹分:濕熱症、血虛風燥症。中醫建議、濕熱症:一般瘙癢、丘疹型以止癢抑菌為主、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血虛風燥症:血虛風燥症應注意肝火旺盛、在飲食盡量清淡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蘿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煙酒、同時可以用一些調理氣血的葯物止癢潤燥、清熱利濕進、修復皮損進行治療。保持心情舒暢、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過敏的患者盡量不要接觸過敏原。 了解等相關知識、對我們利用中醫方法治療濕疹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柒』 中醫說的濕疹是不是就是西醫說的過敏

西醫說的過敏在中醫中叫皮炎,分為接觸性皮炎和葯物性皮炎。吃葯打針引起的過敏稱葯物性皮炎,其餘的稱接觸性皮炎。

『捌』 濕疹用中醫解釋是什麼病

濕疹,在中醫中相當於「濕瘡」,「濕瘍」,也屬於「侵淫瘡」、「血風瘡」、「粟瘡」等病的范疇。又據其發病部位不一而名稱各異。
應該要清熱利濕,佐以涼血。龍膽草,黃芩,黃連,澤瀉,梔子,生地,車前草,木通,連翹,槐花,生甘草。

『玖』 西醫 濕疹 中醫叫什麼

濕疹在中醫中相當於「濕瘡」,「濕瘍」,也屬於「侵淫瘡」、「血風瘡」、「粟內瘡」等病的范容疇。
可用中葯來改善濕疹:
(1)熱重於濕: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葉15克,生石膏30 克,車前子10克,白鮮皮10克。
(2)濕重於熱:除濕胃苓湯加減。白術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黃芩6克,梔子6克,陳皮6克,澤瀉10克,苦參10克。
(3)血燥證:當歸飲子加減。當歸10克,雞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 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陳皮6克,白術10克,丹參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在這個基礎上想要很快去掉濕疹的話可以在外塗蘊磯霜,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拾』 濕疹是體內什麼毛病

濕疹是種無傳染性的、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性反應。皮損、瘙癢是其主要特徵。易反復、遷延不愈也是它的特點。 濕。便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水濕,有內外濕之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讓外來水濕入侵人體所致;內濕:是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如果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功能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而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形成了所謂的「過敏性體質」。 熱。是種熱像,濕熱中的熱與濕是同時存在的,可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也可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濕疹是因為濕氣太重引起的嗎? 濕疹是由於內濕和外濕兩種因素結合引起的疾患。它的症狀是水皰、滲出等濕疹的特徵。病程像濕氣一樣纏綿難愈。所以濕疹與濕氣的關系很密切。中醫把濕疹稱為濕瘡、浸淫瘡,對不同部位的濕疹分別做了劃分,如耳部濕疹為旋耳瘡、陰囊濕疹為綉球風、手部濕疹為鵝掌風。 由於濕疹是內外之邪的結合,內濕是跟飲食有關,如經常酗酒和吃辛辣腥發的食物傷到了脾胃,使脾胃失去正常的運轉功能,導致濕熱聚集體內。外濕是指受到了風寒,內外兩邪相撞聚集在皮膚腠理中。引發了急性濕疹。或者是由於身體虛弱脾胃濕困,肌膚缺乏營養濕熱蘊育已久,陰血損傷導致血虛風燥肌膚受到創傷遷延不愈,形成急性或者亞急性濕疹。 專家溫馨的提醒濕疹患者可以通過補充衛生素來抵抗疾病。維生素B是皮膚健康的血液循環的所需之物,能促使細胞再生,維生素F可以使皮膚有光澤也可以適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