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不能吃維生素b1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蕁麻疹不能吃維生素b1

發布時間: 2022-09-19 16:28:26

⑴ 慢性蕁麻疹可以服用維生素b1和b2嗎

你好,慢性蕁麻疹可以服用維生素b1和b2的

⑵ 蕁麻疹都有什麼要忌口

少吃辣的,少喝濃茶。海鮮少吃。酒也別喝了。等病情好點得在說。
①食物回以魚、答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②葯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葯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③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④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⑤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⑶ 吃維生素b1 b6可以治蕁麻疹嗎

兄弟在那啊 我們是同病相憐 郁悶

⑷ 得了蕁麻疹吃葯中可以吃維生素片嗎

可以吃維生素,平時飲食也需要多注意

⑸ 蕁麻疹都有什麼要忌口

少吃辣的,少喝濃茶。海鮮少吃。酒也別喝了。等病情好點得在說。①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②葯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葯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③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④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⑤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⑹ 得了蕁麻疹哪些東西不能吃

蕁麻疹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表現,春夏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給人們的肌膚健康以及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盡管蕁麻疹的原因復雜,目前認為食物因素占發病原因的很大一部分。特別是急性蕁麻疹,往往與食物有直接關系,因此,蕁麻疹患者要在飲食上多注意一些。到底人們患了蕁麻疹哪些東西不能吃?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呢?患者們對此極為關注。對於急性蕁麻疹來說,如果不是感染或葯物引起,首先應避免剌激性易過敏的食物,辛辣、海鮮、奶類、蛋類等,一定要仔細回顧,有沒有平常不經常吃的食物和喝的飲料,包括蔬菜、水果。特別是一些佐料和防腐劑都不忽視,因為這些物質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實際這些物質過敏也不少見。因此,建議有蕁麻疹的人注意以下幾點:1、宜進清淡飲食,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2、忌食辛辣魚腥發物:在沒有發現可能誘因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魚蝦、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蝦蟹、牡蠣、海蛤、甲魚、帶魚、鱔魚、豬頭肉、公雞、牛羊肉、蘑菇、竹筍、香蕈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風化熱,可催生本病產生。辣椒、胡椒、桂皮、洋蔥、咖喱、茴香、煙酒等。因這些食品可助熱動血,誘發本病發生;有時也可直接成為過敏原,產生變態反應。3、忌食油炸肥膩食物:如各種油炸、煎烤、熏腌肉製品、動物內臟、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這些食品易生痰動火或聚濕生熱,使濕熱內蘊,郁於肌膚而誘發本病。4、對於慢性蕁麻疹飲食的限制更要謹慎,因為慢性蕁麻疹的原因較急性更復雜,食物因素不是很主要。有些乾果類,如核桃、豆類、花生醬、巧克力、咖啡、檸檬飲料等也不少見。對於蕁麻疹特別是慢性患者,必須仔細,耐心的尋找最有可能的原因。總之,急性蕁麻疹限制飲食是主要的,慢性蕁麻疹其他因素更常見,最好不要過分,盲目的限制飲食。

⑺ 蕁麻疹可以吃什麼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疾病,確實是有一些水果容易加重蕁麻疹的發生,所以版說我們在選權擇上應該注意,像芒果、獼猴桃、菠蘿,它們含有組胺,組胺是蕁麻疹一個非常重要的介質,所以說在蕁麻疹發病期間要禁止吃這類的水果。

我們應該多吃一些香蕉以及梨子,這些是可以的。有一些蔬菜我們也是不建議食用的,比如說茄子、竹筍、菠菜等,在發病期間盡量的少吃,另外就是高蛋白類的食物,魚、蝦、蟹、貝還有牛,羊肉等發物也是要避免的。

⑻ 慢性蕁麻疹吃什麼葯最好

廣東的春天,氣溫已經很暖和了,每到這個時候林先生的蕁麻疹就會如約而至,到現在蕁麻疹已經持續三個多月了,期間吃了不少葯,看了不少醫生,還是如往年一樣,效果不好。林先生垂頭喪氣,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
專家表示:和林先生一樣的情況不在少數,春季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季,其中蕁麻疹最為明顯。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多數為Ⅰ型超敏反應、又稱變態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突然發癢,繼而出現扁平的高出皮膚的風團,皮膚發紅、突起,掃有瘙癢這樁,越抓越多,大小及形態不一,但邊界清楚,晚間加重。不少得多蕁麻疹的人表示,每到冬季就會復發,反復發作不容易好,苦不堪言

引起蕁麻疹的主要原因

1、家族遺傳:有過敏性家族遺傳病史的人比正常的人的病發率要高出很多,很容易引發蕁麻疹。這種遺傳並不是遺傳的蕁麻疹,而是遺傳的過敏性體質。

2、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

3、葯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

4、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蛔蟲)。

5、動物及職務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6、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

如何有效治療蕁麻疹呢?

1、正確診療。患上蕁麻疹之後的患者需要盡早的去到醫院接受治療,這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疾病不是能夠靠自己免疫系統治療好的,必須要採取一定的葯物治療,比方說注射糖皮質類激素,就可以很好的治療好患者的蕁麻疹症狀,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2、以調節體質免疫為主。蕁麻疹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其主要為免疫性和炎性機制所致,也就是特發性的。其皮膚水腫風團或是發生在IgE依賴的抑或是補體系統介導的免疫過程中,而非免疫性蕁麻疹常被認為是直接由肥大細胞釋放劑引起所致的。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一般與自身免疫有關,常與抗IgE自身抗體、抗FcEI自身抗體有關。自身免疫性蕁麻疹的發病越來越受臨床蕁麻疹研究的重視。雖然組胺被認為是蕁麻疹發病中最重要的介質,急慢性蕁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組胺類葯物後風團會很快消失,蕁麻疹得以緩解。除了組胺,其他肥大細胞介質(白三烯)也在蕁麻疹中發揮作用。

近幾年通過對過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導性過敏的研究,人們開始將抗IgE抗體免疫療法介入到慢性過敏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

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因此,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

3、注意生活過敏原的應對。不吃易過敏食物(如雞蛋、牛肉、牛奶、麥類、菠蘿、葡萄、柚子、芒果等),但有個體差異;如果食用這些食物後40分鍾左右出現咳嗽、喉嚨癢、腹痛、腹瀉、皮疹、皮膚瘙癢以後就不能再吃;不能喝冷凍飲料、刺激食品。

還需要在生活當中多加的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避免做一些危害自己身體健康的事情,要多多的進行鍛煉,只有抵抗力提高,才可以更好地抵禦疾病。

4、保持樂觀的情緒。培養平和的心態和良好的心境,慢性蕁麻疹是較為難治的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恆心、耐心,只要能堅持治療,就有痊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