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手足口病水痘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手足口病水痘

發布時間: 2022-09-19 15:51:52

㈠ 手足口病和小孩起的水痘一樣嗎

手足口病和水痘同屬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不是同一類型病毒,手足口病是感染柯薩奇A16病毒而水痘是感染皰疹病毒;病程也不一樣:手足口病2到10天,水痘2到3周;臨床表現也不一樣:手足口病出的皰疹在手足和口腔有潰瘍,水痘的出疹是先出軀體而後四肢.同屬自限性疾病,目前水痘可以接種預苗進行預防,而手足口病則無預...苗可接種.這兩種病目前都尚無特效葯,患病後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少並發症. 滿意請採納

㈡ 手足口病和水痘有什麼區別

手足口病和水痘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隨後手心、腳趾背面、臀部皮膚,以及指、趾間的皺褶處出現皰疹,大約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皰破後即變成淺淺的糜爛、潰瘍,灼痛感很明顯;手心、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現的一般是紅色斑丘疹或水皰,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症狀。該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症。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並發症。

水痘在發病期一般都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則是前後胸、腹背部,此外,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在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在幾小時後,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水痘可以看見薄膜下有液體,丘疹頂端呈尖狀。發病期間在剛開始長水痘的幾天,我們在病兒身上可以看到各式的疹子,丘疹、皰疹、痂皮同時存在。這是水痘獨有的特點,也就是特有的「老少三輩」出疹現象。

無論是手足口病還是水痘,都屬於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的哪種症狀,都應馬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就診時,最好選擇兒童專科醫院

㈢ 得過手足口病會得水痘嗎

你好,得過手足口病的患兒可以得水痘,因為這是兩類不同的病毒。不但是這樣,得過手足口病的患兒還可以再得手足口病,所以要記得。

㈣ 手足口病和水痘是一個病嗎

不是。水痘是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病毒引起的。兩種病毒不一樣,但傳染性都很強。採用高水平的消毒液消毒,含氯消毒劑、氣化過氧化氫等。應採用終末消毒。

㈤ 水痘和手足口病怎麼區分

家長們都很害怕自家孩子患病,比如水痘。水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病,應該很多人都會得一次。當自己成為爸爸媽媽時也擔心自家孩子會患上,很多家長可能區分不清楚水痘和手足口病。那麼,水痘和手足口病怎麼區分呢?

水痘和手足口病怎麼區分

首先,從發病病因上,手足口和水痘是存在著差異的。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發,而手足口病則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發,如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等。因此,如果不能辨別是手足口還是水痘的話,可以通過誘發病因來進行區分。

其次,從發病受損傷及累及部位來看,手足口和水痘也是有著比較大的差別的。手足口受累部位常見的有手、足、口腔,而且比較典型,其他部位受累的相對少些。而水痘病毒受累部位一般常見於皮膚表面,如腿、手臂、胸、腹、背,四肢等部位。

最後,預防水痘的預防主要是注射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的預防有些地方已經開放,可以針對EV71腸道病毒導致的手足口病來應用EV71疫苗,但對於除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外的其他病毒種類,暫時還沒有更多的疫苗可以選用。

手足口疾病和水痘是非常容易被搞混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的去了解這兩種疾病的各種症狀表現,最好能夠盡快的區分開來,對症治療,讓病情盡快得到有效控制。

兒童手足口病怎麼得的

1.不講衛生:孩子們太小,並不注意衛生的工作,經常在玩了一會後,就把手裡拿的東西往口裡塞,吃東西前也不會洗手,所以就會容易吃到細菌與病毒,容易引起手足口病。因此家長要從小,就告訴孩子吃東西前要洗手。

2.與患兒接觸:兒童手足口病一般都是因為接觸傳染源而引起,與患有手足口病的兒童接觸,吸入兒童咳嗽時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受污染的玩具、書籍或衣服等等,都會引起手足口病。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做好衛生工作。

3.抵抗力低:對於從未患過手足口病的兒童,有些家長可能認為接種手足口病疫苗會更好。然而,手足口病和流感病毒一樣,是由許多病原體引起的。如果得了一次手足口病,還會再得一次。因此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補充合理的營養。孩子有了抵抗力,才可以遠離各種病毒。

㈥ 手足口病與水痘怎麼區別

意見建議:手足口病和水痘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疹專出現比較早,起初屬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隨後手心、腳趾背面、臀部皮膚,以及指、趾間的皺褶處出現皰疹,大約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皰破後即變成淺淺的糜爛、潰瘍,灼痛感很明顯;手心、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現的一般是紅色斑丘疹或水皰,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症狀。該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症。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並發症。水痘在發病期一般都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則是前後胸、腹背部,此外,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在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在幾小時後,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水痘可以看見薄膜下有液體,丘疹頂端呈尖狀。發病期間在剛開始長水痘的幾天,我們在病兒身上可以看到各式的疹子,丘疹、皰疹、痂皮同時存在。這是水痘獨有的特點,也就是特有的「老少三輩」出疹現象。

㈦ 手足口病與水痘怎麼區別

應該是水痘。
簡單的說
1、臨床表現不同:水痘是全身都會有,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發於軀干,後至臉、肩、四肢。,而手足口主要集中在手、足、臀、口腔等部位斑丘疹。
2、發病人群:水痘是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而手足口以3歲以下年齡人群為主。
以下僅供參考:
(一)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三)小兒水痘的護理
首先、加強皮膚的護理,保持皮膚及粘膜的清潔,嚴禁孩子用手搔抓。
其次、要給孩子常洗臉、清潔口腔、勤換內衣褲和尿布,勤修指甲,勤曬被褥。孩子在發熱和出疹期間,要多卧床休息,多飲開水,吃容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品。
再次、水痘在立春後好發,傳染性很強,病孩的口腔分泌物、血液及皮疹內的水痘病毒,可以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等呼管制飛沫直接傳染給別人,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具、玩具、衣服、尿布等間接傳染。所以水痘病兒從開始發病到全部痘疹脫痂為止,都要予以隔離,不與其他孩子接觸。當然病孩也不應該到托兒所去了。

㈧ 手足口病與水痘的鑒別診斷

最簡單的,水痘為「向心性」分布,也就是說軀干多,四肢少,伴有癢感,一般為黃色半透明的水泡。手足口,主要為手心、腳心、口腔,為紅色的水泡,比水痘小。兩者都可以發熱,一般水痘發熱1-2天就開始出皮疹了,發熱一般達到38.5度以上。手足口發熱不高。

㈨ 水痘和手足口病有什麼區別嗎

手足口病和水痘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急性起病,發熱;水痘在發病期一般都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則是前後胸、腹背部,此外,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在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在幾小時後,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

無論是手足口病還是水痘,都屬於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的哪種症狀,都應馬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㈩ 小孩的水痘和手足口病有什麼區別

病情分析:水痘屬於與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引起的,而手足口病是由於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就該患兒的表現,不太符合這兩種疾病的症狀。
指導意見:這兩種疾病是不同的疾病,水痘、手足口病等都具有自己的發病特點,但是治療比較相似,都是抗病毒、對症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