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心濕疹是什麼原因
手心濕疹是什麼原因
你們是不是想知道手心濕疹是什麼原因呢?那麼下面我來告訴你們是什麼原因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濕疹,屬於比較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手濕疹的發病原因
病因較為復雜,外因方面常因職業與接觸有關,內因方面:常見患有異位性皮炎的患者本身具有異位性素質,手部再接觸某些物質即發病。另外有精神因素如壓抑、焦慮等。
如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鉻、環氧樹脂;理發員接觸各種洗發、燙發、染發液、肥皂等各種清潔劑;建築工人接觸水泥,橡膠工人、漁業工人、醫療人員等與所接觸物質密切相關;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
手濕疹症狀
好發於手背、掌部及指背、指端等部位,自覺瘙癢,程度因人而異。常見有以下幾種表現:
1、角化性濕疹 常見於男性,在手掌部或指部有角化增厚的斑片,乾燥,邊界清楚,炎症性,冬重夏輕,常因過多水洗,受肥皂或洗滌劑的影響而惡化。
2、汗皰疹樣濕疹 在手掌、指部或側緣部出現深在性水皰,瘙癢,進而有鱗屑有時呈領圈樣,炎症多不著明,但亦可發生糜爛、滲出,有感染時出現膿皰等,有的則表現為乾燥鱗屑性損害,伴皸裂而無水皰。
3、盤狀濕疹 多見於手背,呈少數如小錢幣狀鱗屑性或紅斑滲出性損害,傾向濕潤改變。呈對稱性,自覺瘙癢。
手濕疹預防
1、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煉,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
2、避免刺激因素 濕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3、早診斷、早治療 由於早期濕疹大多屬於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因此外用葯治療應循序相應的原則。
手濕疹治療
應找尋原因加以去除,盡可能避免水洗或接觸各種洗滌清潔劑。瘙癢明顯可內服抗組胺類葯物但應注意副作用。局部外用葯可參照濕疹進行對症治療。
手濕疹護理
1、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或燙洗,以免皮疹泛發加重病情。
2、搽葯或換葯時,不要用水沖洗皮膚,特別是禁用熱水肥皂或消毒葯水燙洗。
濕疹的發病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遺傳因素
某些類型的濕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
環境因素
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復雜的環境性變應原,包括:
1、人造織物、人造革品、與衣著有關的印染劑漂白劑、光亮劑、防蛀劑、防霉劑、堅挺劑等現代衣著的環境性變應原。
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於食品生產的化肥、農葯、人工飼料、飼料添加劑,用於食品加工的防腐劑、礦氧化劑、香料、色素、催熟劑、增稠劑等,現代飲食環境性變應原。
3、人造建築構件、化學塗料、塑料製品、橡膠製品、人造纖維、膠合劑、防水劑、家用及辦公室電子器材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居室清潔劑、殺蟲劑的功能現代居住中的環境變應原。
4、化學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氣體,製造汽車,舟船,飛機的材料,道路的瀝青路面,馬路旁綠化植物的花粉等現代交通的`環境性變應原。
5、洗滌劑工廠中製造洗滌劑所有的酶制劑,塑料工廠的甲苯二異氰酸酯,橡膠工廠的乳膠,制葯廠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學原料等現代職業的環境變應原。
6、某些現代生活方式有關的環境性變應原,如使用化妝品及貓、鸚鵡等。當人體長期生活在這種不良環境因素影響之下時,可導致免疫功能失調,最終造成對環境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
感染因素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霉、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霉等。
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食物生化研究發現,在香蕉的皮中可以分離出組胺物質,在香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組胺成分,雞肝臟、牛肉、香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濕疹的發生。
葯物因素
濕疹型葯疹
葯物因素是某些濕疹,尤其是濕疹型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任何葯物均有引起濕疹性葯疹的可能性,但常見者主要為:
①乙二胺類抗組胺劑如氨茶鹼、哌嗪;安息香酊吸入劑;普魯卡因、醋磺已脲;對氨基水楊酸;食物和葯物中偶氮染料;氯噻嗪、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水合氯醛、氯碘羥、碘化物及有機碘化物,X射線造影劑;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巴龍黴素、硝酸甘油片、氨茶鹼栓劑和鹽酸乙二胺、氨基汞、秘魯香脂、苯左卡因和對氨基苯甲酸甘油、遮光劑、三氯叔丁醇、鹵化羥喹啉霜、碘、硫酸新黴素、硝酸甘油軟膏等。主要引起系統性接觸型葯物性皮炎。
②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鎳、肝素及汞主要引起狒狒綜合征。
③ 青黴素、甲基多巴、別嘌醇、吲哚美辛、磺胺、金制劑、喹寧、氯黴素、可樂定與平陽黴素等主要引起內源性接觸性濕疹。
濕疹型葯疹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濕疹型葯疹為後天獲得,雖然和過敏素質與遺傳有密切關系,但葯物過敏不能直接由親體遺傳;
②濕疹型葯疹一般均發生於多次葯物接觸後,而絕少發生於首次接觸者;
③濕疹型葯疹的首次發病均有潛伏期,一般至少經1周左右,而再次發病則無潛伏期,可以即刻發病;
④濕疹型葯疹的激發劑量一般均較低,患者一旦致敏,則往往可由極少量的葯物接觸麗致發作;
⑤濕疹型葯疹一般具有典型的症狀或體征;
⑥濕疹型葯疹患者僅見於少數用葯患者。
疾病分類
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但根據發病過程中皮損表現不同,可將本病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茲分述如下:
急性濕疹
本型濕疹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較易見於頭部,四肢屈側、陰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對稱分布,一般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發性濕疹甚少見。
濕疹
皮膚損害表現為多形性,即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脫屑等各種皮疹可互見。也就是說,在同一病變處,於同一時期內,可出現上述3~4種以上損害。患處炎症反應通常較明顯,尤其中央部位更為顯著,往往伴有糜爛、滲出、。但病損境界不清楚,腫脹也較輕。
自覺癢甚,其瘙癢程度與發病部位,個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癢以夜間尤甚,症情厲害,可影響睡眼。還有因搔癢而易並發細菌感染,從而引發毛囊炎、癤腫、 膿皰瘡、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膿性皮膚病。
急性濕疹如經妥當處置可獲痊癒,但易復發。臨床上也時常觀察到由本型濕疹移行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亞急性濕疹
當急性濕疹炎症反應緩解、紅腫、滲出明顯減輕。整個病變以丘疹為主,間有輕度糜爛,少量滲液、且伴有少許結痂或鱗屑、則可稱之為亞急性濕疹。此期濕疹,主觀癢依然存在,病程可達數周之久。倘若病性遷延不愈者,可演變成慢性濕疹;如果處理欠當,症情迅速惡化劇變,還可逆轉為急性濕疹。
慢性濕疹
該型濕疹可以在發病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數是從急性、亞急性演變而成,還可見於急性濕疹反復在同一部位發生,最終轉變成慢性濕疹。慢性濕疹好發於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窩、窩等處,分布也多對稱。皮損常是局限型,呈皮膚增厚、浸潤彰明、往往成苔蘚樣變,色素沉著屢見不鮮,境界分外清晰。患者常訴說劇癢難忍,遇熱或夜幕降臨時尤甚。病情纏綿,經年累月難得痊癒。在此期間,如局部治療處理欠當或飲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濕疹急性發作,這時其臨床表現如同急性濕疹。
濕疹還可憑依發生部位不一樣而患處命名。現簡述如下:
耳部濕疹:慣發在耳後皺襞處,中醫稱旋耳瘡。多發於耳前或耳後縫間,也有波及整個耳殼。如《外科醫案匯編》所說:"耳後縫間皮色紅裂,時出黃水津津,名為旋耳瘡。"或稱黃水瘡、月蝕瘡等,相當於外耳濕疹.以局部潮紅、灼熱、瘙癢、紅斑、水泡、糜爛、皸裂、滲液、結痂等為其主要症狀。皮損多對稱分布、癢感較著、易並發感染。以兒童患者佔多數。
乳房濕疹:多見於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發於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往往雙側同時受累。皮疹呈紅斑、浸潤、糜爛、滲出及結痂,有時伴皸裂。自覺癢甚,且有輕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狀可迅速改善,直至獲痊癒。
手部濕疹:本型最大特點是易受氣侯影響,多見冬天加重,而夏季緩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損表現浸潤增厚較明顯,可伴皸裂及脫屑。奇癢難名,往往因洗滌劑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惡化。
小腿濕疹:此型臨床較為常見,好發生在脛部內、外側面,分布對稱,皮疹表現與急性或慢性濕疹相同。某些患者並發靜脈曲張,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處,患處因血液迴流障礙,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著頗著,有的還可發生貴瘍。
女陰或陰囊濕疹:發生於女陰或陰囊部位,皮損呈紅斑、糜爛及滲出,也可出現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明顯,該部濕疹、由於神經分布豐富故自覺奇癢難忍。
肛門濕疹:病發於肛門處,亦可涉及附近皮膚,皮損常為浸潤肥厚,濕潤或少許滲出,也能引起皸裂。劇癢。
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濕疹,其症狀表現非同尋常。為此,將這些濕疹稱為特殊型濕疹,現介紹如下:
一、傳染性濕疹樣皮炎:
此病常繼發於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如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從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圍皮膚受刺激或致敏所引發的皮膚病。損害以感染病灶為中心向周圍擴展和漫延,表現為腫脹、紅斑、水皰、膿皰、糜爛、滲出及結痂等。病變處可出現同形反應,即皮損與機械性損傷的形狀相一致。自覺瘙癢或輕度痛感。
二、自體敏感性濕疹
本型濕疹亦稱自體敏感性皮炎 常認為患者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這種濕疹在發病之前,身體某處已有一個濕疹病灶或其它皮膚病。皮損呈全身泛發性對稱性濕疹樣變。間以小水皰或丘皰疹為主,也可出現同形反應,即皮損沿抓痕呈線狀排列。此種濕疹往往在上述原發病灶急性發作7~10天後才致病。自覺癢甚。本病症狀可隨原發病灶好轉而改善或消失。
三、嬰兒濕疹
本病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多為滿月後方發病。慣發於頭面部,其他地方也可被波及。皮疹表現與急性或亞急性濕疹相同,時作時休,容易復發。劇癢難忍,故夜間哭鬧、躁動不安。常伴有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目前,不少學者認為嬰兒濕疹是異位性皮炎之嬰兒型,但對此還有異議,理由為還有部分嬰兒濕疹不是異位性皮炎。故此,提倡還可沿用嬰兒濕疹之病名。
四、錢幣狀濕疹
又稱貨幣樣濕疹。常發生為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往往對稱分布,以冬秋季節多見。皮損形狀似錢幣,園形或類園形,直徑約2~5cm,損害為紅斑基礎上出現丘疹或丘皰疹,間可見滴狀糜爛及滲液。甚癢,病程呈慢性經過,對治療反應尚好,但也易復發。
其他因素
濕疹的產生尚可由苦悶、疲勞、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乾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濕疹發生的原因。
;2. 什麼是濕毒
濕毒指濕疹。
濕疹一詞特指一組臨床症狀。對具體疾病的分類仍然是盲目和雜亂的,專許屬多近義詞被用來描述同一種病況。一類濕疹可以用發病位置來描述(例如,手疹),用特有的形象(比如盤狀濕疹),或可能的病因(靜脈曲張性濕疹)。更為混淆的是,許多地方把濕疹一詞和最常見的一類濕疹(異位性濕疹)通用起來。
濕疹按性質可以分為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
歐洲過敏及臨床免疫學學院(EAACI)發表了一篇文獻,簡化了和過敏有關疾病的命名,其中包括異位性和過敏性接觸濕疹。但這一提倡沒有涉及非過敏性濕疹。
(2)盤狀濕疹擴展閱讀:
濕疹的預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
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制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
4、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葯,切忌亂用葯。
3. 你好,醫生給我開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到家發現口周皮炎禁用,這個到底能用於治療口周皮火嗎
病情分析: 是可以的,適用於各種皮質激素可緩解的炎症性和瘙癢性皮膚病,如:濕疹包括特異性濕疹和盤狀濕疹;結節性癢疹;銀屑病
4. 屁股上長濕疹該怎麼辦
濕疹也稱特應性皮炎或異位性皮炎,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嬰幼兒濕疹的發病率遠高於成人。病因多由過敏體質受過敏源刺激誘發了免疫變態反應、腸胃功能障礙、皮膚感染而繼發濕疹。目前對於濕疹治療方法單一,只能解決引發濕疹的單一環節,所以導致濕疹頑固不易治癒。
看不為人知的皮膚濕疹樣變:
目前對濕疹比較一致的概念是:(1)濕疹是一類病因不明,可能是由多種機體內部因素或環境因素綜合作用而引起的與過敏有關的皮膚病;(2)濕疹的臨床特點包括明顯瘙癢、急性期表現為紅斑、丘疹或丘皰疹,伴有水腫,嚴重者可以出現水皰滲出;慢性者以皮膚肥厚為主。(3)濕疹的病理特點為海綿形成,伴不同程度的棘層肥厚及淋巴細胞浸潤。臨床上,凡是具備了瘙癢、紅斑、丘疹、水皰、脫屑、肥厚等特點,有滲出及融合傾向的皮疹,難以做出明確診斷者均可先擬診為濕疹。
濕疹的分類
凡是具備了相對特異的臨床特徵,臨床上可以進行分類診斷的濕疹稱為分類性濕疹,如淤積性濕疹,脂溢性皮炎等。常見分類性濕疹包括: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乏脂性濕疹;盤狀濕疹;滲出性盤狀苔癬樣皮炎;慢性表淺性鱗屑性皮炎;白色糠疹;手部濕疹;口周濕疹;淤積性濕疹;食物過敏性濕疹;感染性皮炎;癬菌疹;自家敏感性皮炎;創傷後濕疹;暈皮炎等。
濕疹預防的一般原則;
應尋找病因並盡可能祛除和避免。減少誘發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機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學因素(熱水洗燙、高溫、低濕度、刺激性葯物);生物因素(動植物、微生物感染等);精神緊張或情緒低落或消化功能紊亂。盡可能減少環境中變應原:①氣傳過敏原:屋塵、屋塵蟎、花粉、動物毛(貓/狗)、真菌;②食物類:牛奶、雞蛋、花生、海產品、黃豆、堅果和水果等;③接觸性:二甲苯、甲醛、對苯二胺、芳香化合物、金屬鎳和鉻、橡膠添加劑等。
濕疹的治療(碘伏、百多邦和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修復濕疹皮膚+體內抗過敏調節)
一,對於過敏引起的濕疹,人們多關注於皮膚外表的治療,一些外用葯膏是濕疹早期的治療常用葯物, 外用膏劑緩解濕疹的特點是:①療效肯定:適用於各種濕疹;②使用方便:霜、軟膏、凝膠、溶液、塗膜、硬膏等多種劑型;③有一定的副作用,長期使用可出現皮膚萎縮、色素沉著和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以及易產生依賴性等。
二,濕疹皮膚護理建議多採用生物制劑,濕疹因瘙癢嚴重,皮膚反復搔癢容易繼發皮膚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從而繼發濕疹,對於濕疹嚴重皮膚部位或反復出濕疹的部位做濕疹護理時,可先用碘伏表面擦拭,然後塗抹具有消炎作用的百多邦葯膏,一天後在濕疹嚴重的皮膚表面塗抹潤膚油以防止皮膚乾燥,特別嚴重的部位可再塗濕疹膏止癢,這樣的方法重復使用,真到皮膚修復一新。
三,過敏性皮膚病最核心的治療就是全身抗過敏免疫調節,過敏嚴重時可配合抗過敏葯物進行緩解,近年來研究表明免疫調節劑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制劑的使用可有效阻止IgE和肥大細胞的結合,不激活補體系統,並誘發免疫細胞分泌γ-干擾素可改善過敏體質,並糾正因過敏源刺激導致的免疫紊亂,恢復人體正確的免疫應答,這種以菌制菌的自然免疫療法屬先天性免疫環節,成為頑固性濕疹免疫調節的新方向。老人和兒童濕疹補充抗過敏免疫調節劑康敏元加強型達到免疫調節安全抗過敏的深遠意義。
四,心理治療; 由於許多慢性濕疹患者病情反復發作,容易對治療喪失信心,造成煩惱、郁悶等不良情緒,進而又加重病情和影響療效。故對慢性濕疹、療效不好的病人應給予包括心理療法在內的綜合性治療.
5. 是濕疹嗎,怎麼治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 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患處皮膚特徵: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布。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
(1)急性濕疹: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2)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治療恰當數周內可痊癒,處理不當,則可急性發作或轉為慢性濕疹。
(3)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醫宗》患處皮膚特徵: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布。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
近年來,濕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製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系。
一 、 濕疹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理
濕疹的發病為多種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一)遺傳因素
某些類型的濕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
(二)環境因素
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復雜的環境性變應原,包括:
1、人造織物、人造革品、與衣著有關的印染劑漂白劑、光亮劑、防蛀劑、防霉劑、堅挺劑等現代衣著的環境性變應原。
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於食品生產的化肥、農葯、人工飼料、飼料添加劑,用於食品加工的防腐劑、礦氧化劑、香料、色素、催熟劑、增稠劑等,現代飲食環境性變應原。
3、人造建築構件、化學塗料、塑料製品、橡膠製品、人造纖維、膠合劑、防水劑、家用及辦公室電子器材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居室清潔劑、殺蟲劑的功能現代居住中的環境變應原。
4、化學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氣體,製造汽車,舟船,飛機的材料,道路的瀝青路面,馬路旁綠化植物的花粉等現代交通的環境性變應原。
5、洗滌劑工廠中製造洗滌劑所有的酶制劑,塑料工廠的甲苯二異氰酸酯,橡膠工廠的乳膠,制葯廠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學原料等現代職業的環境變應原。
6、某些現代生活方式有關的環境性變應原,如使用化妝品及貓、鸚鵡等。當人體長期生活在這種不良環境因素影響之下時,可導致免疫功能失調,最終造成對環境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
(三)感染因素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霉、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霉等。其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
1、某些濕疹患者的皮損微生物檢出率較高。
2、皮膚微生物對某些濕疹有致病作用。國內有學者報道在非特應性濕疹皮炎患者皮損中總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為31.6%,總的細菌檢出率為70.6%,在金黃色葡萄球以外的細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佔62.7%,溶血型鏈球菌佔1.7,其他球菌佔19.6,桿菌佔5.1%。在臨床上無可疑細菌感染的濕疹患者中,急性濕疹皮炎患者皮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總細菌陽性率最高,分別為46.1%,76.9%;均高於慢性濕疹及亞急性濕疹皮炎患者。盤狀濕疹患者皮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總細菌陽性最高,分別為52.9%,100%;均高於其他類型的濕疹。在脂溢性皮炎皮損中馬拉色菌檢出率為81.3%;花斑癬皮損中馬拉色菌檢出率為96.3%;濕疹皮炎皮損中馬拉色菌檢出率為59.7%;而急性濕疹皮損馬拉色菌檢出率為56.3%;手部濕疹皮損馬拉色菌檢出率為47.6%。某些皮膚微生物對濕疹有致病作用。Fujisanva等用交鏈孢霉、雜色麴黴、枸櫞青黴等氣源性真菌的浸出液抗原,在夏季復發或加重的濕疹皮炎患者進行斑貼試驗、皮內試驗及激發試驗。結果皮內試驗速發反應陽性率在濕疹樣皮炎、特應性皮炎患者均高於正常對照組,且以特應性皮炎患者最高,為68.2%,而皮內試驗遲發型反應(72小時觀察)陽性率在濕疹樣皮炎及特應性皮炎患者均高於正常對照組,以濕疹樣皮炎最高為40%。而斑貼試驗和激發試驗也在一部分患者中獲陽性,結果說明,濕疹性皮炎與氣源性真菌有關,真菌局部接觸也可致皮炎,吸入真菌也可致皮炎的產生。
3、抗微生物治療對某些濕疹皮炎有效。有廣泛滲出皮損的特應性皮炎系統使用抗生素常能收到較好的療效,這是因為患處局部產生了細菌感染。現已明確,馬拉色菌與脂溢性皮炎有關;細菌感染,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與盤狀濕疹有關,感染皮炎是發生在原發皮膚感染灶周圍的濕疹樣損害,皮損常繼發於原發皮膚感染;皮膚癬菌疹患者有肯定的原發性皮膚癬菌感染,在新發皮損處查不到真菌,皮損隨原發皮膚皮膚癬菌感染灶的消退而消退。
(四)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有文獻報道,在我國容易引起變態反應的食物主要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海產類食物,如蔥、蒜、洋蔥、羊肉等;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某些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某些富含蛋白質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類、魷魚、烏賊等;種子類食品,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等。這些食物除了引起食物變態反應外,近代食物生化研究發現,在香蕉的皮中可以分離出組胺物質,在香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組胺成分,雞肝臟、牛肉、香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濕疹的發生。
(五)葯物因素
葯物因素是某些濕疹,尤其是濕疹型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任何葯物均有引起濕疹性葯疹的可能性,但常見者主要為:1、乙二胺類抗組胺劑如氨茶鹼、哌嗪;安息香酊吸入劑;普魯卡因、醋磺已脲;對氨基水揚酸;食物和葯物中偶氮染料;氯噻嗪、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水合氯醛、氯碘羥、碘化物及有機碘化物,X線造影劑;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巴龍黴素、硝酸甘油片、氨茶鹼栓劑和鹽酸乙二胺、氨基汞、秘魯香脂、苯左卡因和對氨基苯甲酸甘油、遮光劑、三氯叔丁醇、鹵化羥喹啉霜、碘、硫酸新黴素、硝酸甘油軟膏等。主要引起系統性接觸型葯物性皮炎。②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鎳、肝素及汞主要引起佛狒綜合征。③青黴素、甲基多巴、別嘌醇、吲哚美辛、磺胺、金制劑、喹寧、氯黴素、可樂定與平陽黴素等主要引起內源性接觸性濕疹。濕疹型葯疹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濕疹型葯疹為後天獲得,雖然和過敏素質與遺傳有密切關系,但葯物過敏不能直接由親體遺傳;②濕疹型葯疹一般均發生於多次葯物接觸後,而絕少發生於首次接觸者;③濕疹型葯疹的首次發病均有潛伏期,一般至少經1周左右,而再次發病則無潛伏期,可以即刻發病;④濕疹型葯疹的激發劑量一般均較低,患者一旦致敏,則往往可由極少量的葯物接觸麗致發作;⑤濕疹型葯疹一般具有典型的症狀或體征;⑥濕疹型葯疹患者僅見於少數用葯患者。
(六)其他因素
濕疹的產生尚可由苦悶、疲勞、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乾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濕疹發生的原因。
治療濕疹效方九則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陰囊濕疹有良效。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紮,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紮。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葯灌入孔內後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鍾。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濕疹有良效。
8.黃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鋅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塗患處。1日3次。
9.蛇床子、大黃、苦參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鍾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濕疹即消。
6. 常見的濕疹特點是什麼
(1)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又稱為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即頭、面、前胸、後背、間胛區、臍周及會陰部位的一種常見、表淺性皮膚炎症性損害,在紅斑的基礎上有油膩性鱗屑是其特徵。發生在頭皮部的脂溢性皮炎可以分為炎症性及非炎症性兩種。炎症性者可見到紅斑及油膩性脫屑。皮疹常擴張至發跡邊及耳後部位,輕度瘙癢。非炎症性者主要表現為輕重不等的糠樣脫屑,即平常所說的頭皮屑,又稱為乾燥性糠疹,而見不到明顯炎性損害。
嬰兒型脂溢性皮炎又可分為三種。搖籃帽樣皮疹發生在出生後3~4周,頭皮出現紅斑、臘樣脫屑,在額頂部常形成厚痂。嬰兒脂溢性皮炎也可以發生在面部,包括眉弓、雙頰、軀幹部、尿布區以及肢體屈側,在上述部位出現紅斑及油性屑。Leiner病又稱為脫屑性紅皮症,是一種泛發性嬰兒脂溢性皮炎,全身彌漫性紅斑,表面覆蓋灰白糠狀或葉狀鱗屑,常見於有嚴重疾病,如貧血、嚴重腹瀉及嘔吐的嬰兒。可分為家族性及非家族性兩種。家族性常由補體C5功能不全引起,可以用抗生素及輸血或新鮮血漿治療。
(2)乾性濕疹:乾性濕疹又稱脫脂性濕疹,是以皮脂減少、皮膚乾燥、乾裂及細小脫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濕疹。
發病與皮膚表面油脂減少或功能不良有關。油脂減少可以是因冬季空氣濕度低、乾燥、寒冷或過度清洗引起。脫脂性濕疹還見於應用利尿劑的老年人,黏液水腫者及鋅缺乏症患者。應用Ⅱ型組胺受體阻斷劑甲氰咪呱也可引起脫脂性濕疹的報告。部分全身泛發的脫脂性濕疹可能與惡性淋巴瘤等腫瘤有關。
臨床本病多見於冬季,老年人及洗浴過頻者好發。四肢,尤其小腿伸側多發。典型表現為皮膚乾燥、細小的皸裂、脫屑,伴程度較重的瘙癢。由於搔抓而表現抓痕及血痂。如果疾病繼續進展,可以出現明顯的皸裂,嚴重者甚至可以出血,故又稱皸裂性濕疹。
本病最初症狀多在冬季出現,夏季好轉,但最終發展為長期性,並發生明顯的濕疹樣改變。
(3)錢幣形濕疹:錢幣形濕疹又稱盤狀濕疹。由於其他型濕疹不排除出現圓形錢幣型損害的可能,盤型濕疹也可出現不典型損害,故盤型濕疹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概念。
本病15~25歲有一個發病高峰。無論男女,在55~65歲在另一個發病高峰。
皮損好發於手部及肢體的伸側,以下肢更為多見。有瘙癢或燒灼感。急性期表現為錢幣狀圓形暗紅斑基礎上的密集薄壁水皰伴滲液、結痂。皮損通常由細小丘疹、丘皰疹迅速融合而成。亞急性期水皰減少,脫屑增加,中心可消退。慢性期表現為乾燥、脫屑斑片。
皮疹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可以融合成大片。由於搔抓而有抓痕、血痂等繼發損害。繼發細菌感染可有黃色滲液及黃痂。一般均為慢性復發性,多數在一年左右消褪,也有數年不退者。
臨床上可分為手及前臂型、肢體軀干型及乾燥型三種。手及前臂型多在手部局部創傷或炎症後,如局部燒傷、局部化學刺激性反應後出現濕疹樣改變,隨後在手部及前臂出現新的皮損。本型多見於有職業性刺激性皮炎史者、家庭主婦及從事秘書工作者,異位性體質者多見。
肢體軀干型多見於老年人、皮膚乾燥症患者。皮損多先發於下肢,然後在對側下肢、上肢及軀干出現新的皮損。
乾燥型盤型濕疹不多見,主要表現為四肢多發性乾燥、脫屑性圓形或卵圓形斑片,掌跖部可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散在水皰,輕度瘙癢。
皮疹可反復波動數年,難以治療。
(4)手部濕疹:手部濕疹又稱為手部皮炎,是發生於手部的濕疹皮炎類疾患的總稱。一般所說的手部皮炎指局限於手部或原發於手部的皮炎,較少擴展至雙上肢等其他皮膚部位。如果手部濕疹僅是泛發性濕疹的一個表現,應稱為泛發性濕疹手部受累而不應稱為手部濕疹。
國外調查患病率為2%~8.3%。在城市一般人群患病率為2%~8%。在某些特殊職業人群患病率可高達10%以上。目前報告患病率最高的職業人群為護士,患病率為18.3%。在接觸性皮炎診所,該病的構成比例可達37%。Knistensen對瑞典汽車工業工人手部皮炎的發病情況作了一次前瞻性研究,發現手部皮炎的風險性為4%。
①角化性掌濕疹:角化性掌濕疹並不少見,以掌部及手指掌側皮膚片狀肥厚、脫屑、皸裂為主要表現,病因不明。多見於中老年男性,與銀屑病難以鑒別,治療非常困難,可試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角質松解劑及PUVA治療。
②斑片性水皰脫屑性濕疹:斑片性水皰脫屑性濕疹主要表現為雙手不對稱性不規則斑片,有小水皰及脫屑,發病部位不定,此伏彼起,累及甲周皮膚時可有甲損害。
以上分類並不能包括手部濕疹的所有表現,對於其他臨床表現不能歸入上述各類手部濕疹診斷中的患者,可以籠統地診斷為手部濕疹。
(5)瘀滯性皮炎:瘀滯性皮炎又稱重力性濕疹、瘀滯性濕疹、靜脈性濕疹及靜脈曲張性濕疹,是繼發於下肢靜脈高壓的一種皮膚濕疹。
近年研究認為與發病有關的主要因素是下肢靜脈壓增加而並不定非有靜脈曲張。研究發現靜脈高壓患者毛細血管血壓增加,血管內皮通透性增加,纖維蛋原漏出到毛細血管周圍形成纖維蛋白鞘,從而阻礙了氧彌散及營養物質的通透,造成皮膚損傷。另外在靜脈高壓、靜脈功能不全的情況下,移動到組織間的白細胞增多,釋放蛋白水解酶也可造成皮膚炎症。
本病多見於下肢靜脈高壓患者,發病可急可慢。急性者多由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引起,主要見於中老年女性。下肢迅速腫脹、發紅、發熱、淺靜脈曲張,出現濕疹樣損害。無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者多起病較慢,在小腿下1/3部分出現輕度水腫、紫癜及含鐵血黃素沉著。
濕疹樣損害多初發於脛前、小腿兩側及兩踝附近,然後逐漸向近心端擴展。也有擴展至足部者。濕疹損害可以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伴程度不等的瘙癢。疾病逐漸進展由於含鐵血紅素沉著而變成褐色。由於脂肪壞死,皮膚纖維化而呈瘢痕疙瘩樣改變。局部也可出現萎縮。由於創傷或感染極易發生難以癒合的潰瘍,疼痛明顯。
這種潰瘍邊界清楚,相對來說比較表淺,癒合後遺留象牙白色硬斑塊,周圍有色素沉著。瘀滯性濕疹患者極易合並接觸性皮炎。尤其外用治療葯物接觸性皮炎。
(6)白色糠疹:白色糠疹又名單純糠疹,是一種病因不明,通常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面部的脫屑性色素減退斑。組織病理學僅見棘層松解及輕度海綿形成。初起時多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不大清楚的淡紅斑或正常皮色斑片,直徑0.5~2cm大小,有細糠狀屑,1~2周後變為輕度色素脫失斑,表面覆以乾燥性細糠狀白屑。皮損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見於面部,但也可出現在其它部位。
瘙癢輕或無。皮損可持續數日至1年以上,無特殊治療。
(7)代謝型濕疹及系統性疾病相關性濕疹:代謝型濕疹指可能由機體營養代謝異常所導致的濕疹。如有報告在某些脂肪瀉的患者可出現濕疹。這些患者在濕疹發作期間血鈣濃度也較低。當血鈣濃度正常後皮損也隨之消退。由於大量濕疹患者並無臨床可見的營養代謝方面異常,濕疹與營養的關系還不明確。營養異常也可能是濕疹患者為避免食入變應原或「發物」而長期禁食某些食物的結果。
濕疹與營養代謝的關系尚待進一步研究。
系統性疾病相關性濕疹指與系統性疾病伴發的濕疹。系統性病如Wiskott-Aldrich綜合征、低γ球蛋白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均可出現濕疹樣皮損。煙酸缺乏症可出現光敏感性皮炎。Jung病是一種家族性免疫缺陷病,表現為復發性膿皮病及異位性皮炎,這類患者存在淋巴細胞功能異常、白細胞化學發光反應異常及組胺代謝或白細胞表面組織胺受體異常。可用組織胺H1受體阻斷劑治療。Job病又名高IgE復發感染綜合征,這類患者的特徵性表現為復發性皮膚及上呼吸道細菌感染、血清高IgE及慢性濕疹。這些情況說明系統性疾病與濕疹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8)創傷後濕疹:創傷後濕疹,如冠脈搭橋術後患者大隱靜脈供皮區出現的濕疹。在大隱靜脈手術部位皮膚出現紅色至棕黃色斑片,輕度脫屑結痂,偶有丘疹、丘皰疹。外用皮質類固醇有效,但易復發。其他原因造成皮膚損傷致疤痕形成者也有出現濕疹的報告,可能與創傷造成神經受損也有關系。
(9)口周濕疹:口周濕疹又稱為口周皮炎,是發生於口唇周圍,但不累及唇紅邊緣皮膚的皮炎,皮損可累及唇溝、頦部,也可累及眼瞼及眉間部位。曾有口周濕疹在外用含氟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婦女中爆發流行的報告。與日光、皮膚感染等因素的關系均未得到證實。
皮損以紅斑、丘疹及膿皰為主,對稱分布於口周,但不累及唇緣皮膚。可累及頦部及鼻唇溝。輕度瘙癢,少數病例可見眉間及眼瞼受累。皮疹可以自愈,愈後不留疤痕,整個病程3周至1年半左右。
(10)青年足跖皮病:青年足跖皮病是發生於青少年足跖前部的一種乾燥、皸裂性皮炎,又名乾燥性足跖濕疹、足前部濕疹及趾周圍皮病。我們認為本病應屬於接觸性皮炎。
本病是近30年新出現的一種濕疹,可能與穿用透氣性差的鞋襪,汗液浸漬及運動摩擦造成的微小損傷有關。組織病理學為輕度非特異性濕疹,有時可見汗管堵塞。
本病見於3~14歲兒童,喜歡運動者及男性多見,主要表現為足前部皮膚紅斑、疼痛,檢查可見皸裂。雙足皮損對稱,在受壓部位明顯,趾間皮膚正常。
7. 盤狀濕疹的誘因有哪些
濕疹根據症狀類型的不同,分為了很多類型,盤狀濕疹屬於濕疹當中較難的疾病,其症狀較復雜多變,其實濕疹有很多種類,其根據其症狀特點命名的還有皸裂性濕疹、表層皮膚較粗糙不平等,下面我們邀請了廣州軍區第一直屬醫院的專家為您解析。希望能給患者帶來幫助! 一、皸裂性濕疹:此病與過敏有密切的關系。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常接觸清潔劑、油漆及日曬等所導致的此病。在發病過程當中,精神創傷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多見的皸裂性濕疹手部濕疹。 二、滲出型濕疹:多見於肥胖型嬰兒,初期多病常累及兩頰,丘皰疹,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臉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性病毒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紅腫、高燒等。 得了濕疹怎麼辦?廣州軍區第一直屬醫院採用「中醫共振綜合治療法」治療濕疹,通過物理調節生物共振磁場,深層清除病灶,提升機體的免疫功能、強力補充皮膚細胞營養,恢復皮膚自我養護功能,從源頭上阻斷細胞過敏的發生。徹底解決復發難題。效果穩定,不復發,無任何副作用。 臨床證明,「中醫共振綜合治療法」與傳統治療方法最大的不同是,通過綠色脈沖導融、離子透入、核磁產生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效應,結合中醫草本精華直達病灶,內服加外用,可促進皮膚細胞因子轉化,激活表皮皮質因子,強化皮膚新陳代謝,使各種頑固性皮膚病DNA失去活性,阻斷DNA基因復制,從而增加T細胞數量,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力清除皮膚病變,還您一個健康光潔的皮膚。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廣州軍區第一直屬醫院的專家為您介紹的關於盤狀濕疹的相關內容,大家都應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
8. 濕疹為什麼久治不愈
引起濕疹的病因十分復雜,包括內外因素兩個方面。
內因主要與嬰兒的皮膚特性和過敏體質有關。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並對各種刺激因素較為敏感,所以容易發生變態反應,進食魚、蝦、牛羊肉、奶、雞蛋等致敏食物和機械性摩擦,唾液和奶液的刺激,用鹼性較強的肥皂 清洗皮膚及攝入過多的蛋白質、脂肪等,這些都是引起濕疹的主要外在因素。
此外,日光、紫外線、寒冷、濕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以及皮膚不清潔等,都可能誘發濕疹發生或使病情加重。有些孩子在濕疹發生時或發生以後,可以有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發生,這和遺傳性過敏體質有密切關系。
嬰兒皮膚角質層比較薄,如果使用激素類外用葯會吸收很快,造成皮膚快速硬化、色素沉積,與周圍皮膚顏色不一致等現象,所以嬰兒濕疹用葯要非常謹慎。
照料有濕疹的嬰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尋找並避開過敏原。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
3、要穿棉質衣服。
3、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為好。
4、對脂溢型濕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塗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後用梳子輕輕地梳理掉。
5、母乳喂養可以防止由牛奶喂養而引起異性蛋白敏所致的濕疹。
9. 奧貝爽乳膏有什麼特點
成人適用於各種皮質激素可緩解的炎症性和瘙癢性皮膚病,如:濕疹包括特異性濕疹和盤狀濕疹;銀屑病(泛發斑塊型除外)
產品品名: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奧貝爽) 15g
通用名稱: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批准文號:HC20150022
生產企業:澳美製葯廠
產品規格:15g
主要作用:成人:適用於各種皮質激素可緩解的炎症性和瘙癢性皮膚病,如:濕疹包括特異性濕疹和盤狀濕疹;銀屑病(泛發斑塊型除外);神經性皮膚病包括單純性苔蘚;扁平苔蘚;泛發性紅斑全身類固醇激素治療的輔助用葯,蟲咬皮炎;粟疹。兒童:低效皮質激素無效的1歲以上(含一歲)兒童在醫生的指導下可用替美緩解特異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癢。患有皮質激素可緩解的其他皮膚病的兒童使用替美前應咨詢醫生。
用法用量:濕疹/皮炎:成人及一歲以上(含一歲)兒童,每日一次將一薄層乳膏塗於患處。其它適應症:每日兩次將一薄層乳膏塗於患處。使用持續時間應每日使用本品直至疾病症狀得到控制。用葯頻率應控制在最低有效劑量。兒童應用本品時,若治療7-14天未改善症狀,則應停葯並進行重新評估。若症狀得到控制(通常於7-14天內),則需減少用葯頻率至最小有效劑量及最短用葯時間。建議連續使用本品不長於4周。本品供局部使用。
有效期:24個月
不良反應:丙酸氟替卡松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在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中,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皮膚感染、感染性濕疹、病毒疣、單純皰疹、膿皰瘡、特異性皮炎、濕疹、濕疹惡化、紅斑、燒灼感、刺痛、皮膚刺激、瘙癢、瘙癢惡化、毛囊炎、水皰、手指麻痹和皮膚乾燥。在兒童進行的開放臨床試驗中,常見的副作用是:燒灼感、暗黑色紅斑、紅斑疹、面部毛細血管擴張、非面部毛細血管擴張、風疹。若出現過敏現象應立即停葯。發炎、毛囊炎、痤瘡樣皮疹、色素減退、口周皮炎、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繼發感染、皮膚萎縮、皮紋和痱子等不良反應少見,但當採用封包療法時其發生頻率明顯增加。長期和大量使用皮質激素,可引起局部皮膚萎縮,表現為皮膚變薄、出現萎縮紋、毛細血管擴張、多毛及色素減退。長期大量或大面積應用皮質激素,可通過充分的全身吸收而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此現象更易見於嬰幼兒及採用封包治療的患者。嬰兒塗葯後使用尿布也應視為封包治療。在使用皮質激素治療銀屑病過程中或停葯後誘發膿皰型銀屑病的情況罕見。曾有用葯後皮膚病的症狀和體症加重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