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丘疹性蕁麻疹怎樣快速止癢...
1蕁麻疹是一種伴有劇癢的暫時性、水腫性、過敏性皮膚病中醫稱隱疹俗稱風疹塊、風團、風它
民間有很多治癒本病的絕招1:拔罐療法處方:凡士林、酒精各適量火罐一個用法:先將凡士林一薄層於臍部再將酒精滴數滴與火罐內棉球引燃火旺時將罐扣在臍眼側位5-10分鍾拔罐日拔3次療效:拔罐1天有效率達96.1%2:熏洗療法處方:鮮紅蘿卜全株1000克用法:加水6000毫升濃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為度洗後避風日洗1次療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癒率86%希望你早日解除痛苦
㈡ 丘疹性尋麻疹怎樣可以徹底治療
對於丘疹性蕁麻疹,醫生最重要的是起到指導作用,而不是治療作用。什麼叫丘疹性蕁麻疹?被蟎蟲叮咬了就是丘疹性蕁麻疹,簡單來說,就是被蚊子咬了也可以叫做丘疹性蕁麻疹。焦點在於有沒有東西在叮咬,如果不斷地被東西叮咬,就會不斷地形成丘疹性蕁麻疹。所以我們的國家節氣裡面有一個節氣叫做驚蟄。驚蟄代表什麼意思?天氣回暖了,大地回春,蟎蟲各類的生物,蟲子出來要混飯吃,喝血,吃肉,形成了一種丘疹性蕁麻疹。叮咬的時候,釋放了毒液,一些酸性物質、鹼性的物質等等,刺激皮膚形成包,所以丘疹性蕁麻疹多數在四肢,尤其是下肢。部位暴露,軀干很少暴露,因為有衣服遮蓋。夏天很多時候是光著膀子,露出四肢,藤席、竹席、草席、牛皮席、棕櫚床等往往是滋生蟎蟲的很重要的原因,所以一定要用開水去燙,把蟎蟲都殺光,才能夠杜絕病蟲的侵咬。同時自己也要注意,如果很容易被咬,衣服盡量穿長袖的,不要被叮咬到,這就是解決的辦法。醫生能夠給的,就是被咬了,開個葯膏管一管,但是不能夠杜絕下次再叮咬。
㈢ 起了丘疹性蕁麻疹應該怎麼辦
小兒蕁麻疹,俗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也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發病時,皮膚上會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團),用手摸會發現有發硬的感覺,瘙癢劇烈。風疹塊的表面抗原看到毛孔,在皮膚上輕輕刮痕可以出現一條略高於皮膚表面的紅色痕跡,這是由於血管內的細胞和液體滲到血管外而造成。
蕁麻疹反反復復總不好,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1、食物。無論動物性食物,如魚、蝦、蟹、雞蛋、牛羊肉、奶製品等,還是植物性食物,如菠蘿、蘑菇、蠶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蕁麻疹,但以動物性食物和奶製品誘發蕁麻疹為多。
2、遺傳因素。寶寶具有遺傳性過敏體質,或者自身的血管神經免疫功能出現障礙。如果吃進或吸入花粉、黴菌、動物皮屑等過敏原,就容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
3、葯物。約有14%的葯物性皮炎表現為蕁麻疹,可見葯物是導致蕁麻疹的重要原因。
4、過敏原。吸入或接觸物,如花粉,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動物的皮屑及羽毛、蟲咬、穿的化纖織物等。
5、理化因素。如寒冷、炎熱、日曬、擠壓、摩擦、搔抓和潮濕等常常引起蕁麻疹。精神因素。如過度緊張、失眠等也會引起小兒蕁麻疹。
蕁麻疹常見的治療方法和過程可分為以下幾點:
1、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同時,將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2、調整過敏體質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副乾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唾液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多種益生元成分具有顯著的抗過敏功能,新的抗過敏乳酸菌菌株組合物——[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一方面可以降低病發時患者體內IgE含量,控制過敏症狀,縮短康復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抑制Th2細胞活性,同時通過促進Th1細胞來調節Th1/Th2免疫細胞平衡,從而改善過敏體質,阻斷過敏進程。
山東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璐指出,[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增強免疫功能。因此,抗過敏益生菌是目前治療小兒蕁麻疹、嬰兒濕疹、過敏性咳嗽等過敏性疾病內外兼治的最佳治療方法之一。
蕁麻疹的日常調養:
1、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和發物。這樣方便治療,避免反復發作。
2、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
3、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
㈣ 起了丘疹性蕁麻疹應該怎麼辦
㈤ 丘疹性蕁麻疹的症狀及治療
丘疹性蕁麻疹實際上本病即為蟲咬皮炎。臨床特點為散在性、性質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周緣有紡錘形紅暈,自覺瘙癢。皮損多發於軀干,四肢伸側。群集或散在。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損害,有的可有偽足,頂端常有小水皰,有的發生後不久便成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內容清,周圍無紅暈。一、搞好環境、居室和個人衛生,消滅跳蚤、蟎、臭蟲等動物,以杜絕引起本病的昆蟲滋生。注意避免可疑食物。二、住所處室內外可噴灑殺蟲劑,以消滅臭蟲、跳蚤、蚊子等有害的節肢動物。同時,飲食需要注意少吃魚蝦、牛奶等、蛋白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我看網友說,魯非仁草本組合,效果挺好,你可百|度下。
㈥ 丘疹性蕁麻疹如何來治療請教各位。
一、不要隨意中斷治療
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病程為3-5個月,要耐心接受治療,回當病情達到有效控制後不答要以為已經治癒而中斷治療,以免出現「反跳」致病情加重,應逐漸減量直至停葯。
二、避免接觸致敏物質
如花粉、屋塵、動物皮屑、汽油、油漆、殺蟲噴霧劑、農葯、煤氣等。
三、避免使用誘發蕁麻疹的葯物
四、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物
五、注意衛生,避免昆蟲叮咬
六、多吃蔬果,忌食發物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忌食豬頭肉、蛋類、牛羊肉、狗肉、鵝肉、魚、蝦、蟹類、牛奶、韭菜、芒果、楊梅、荔枝、蔥、姜、蒜、椒、蘑菇、竹筍、酒等發物。
七、心情愉悅,避免情緒刺激
八、剋制搔抓
九、服葯後嚴禁登高、開車等
本病治療用葯多有鎮靜、嗜睡、頭暈、口乾等副作用,故服葯後嚴禁登高、開車等。
十、可做過敏原檢測
查清楚患者對哪些過敏源過敏,便於有針對性的預防。
㈦ 這是手口足病嗎 急!!!!
何為小兒手口足病?
手口足病是一種發疹性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以夏秋季節患病最多,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兒的咽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染給別的孩子,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一旦流行,就會使很多孩子被傳染,被傳染上的孩子會在手、足皮膚或口腔粘膜上出現類似水痘樣的小皰疹,因而被稱為手足口病。
手口足病症狀:
1、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首先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2、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後,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後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燥、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3、口腔皰疹後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並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預後較好,少數重症患兒可合並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6、整個病程大約在1周左右結束,一般不會並發什麼嚴重的後果,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手口足病葯物治療:
1、一要到醫院診治,並按醫生的囑咐服葯,並卧床休息。
2、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葯,如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葯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達塗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膚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同時注意看護病人,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患者注意事項:
1、對於患病寶貝,一定要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
2、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3、飲食溫度不宜過高,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不利於病變癒合,
4、雖然手足口症類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癒,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要細心呵斥,注意預防隔離,以防擴散流行。當媽咪不能識別這種病時,要去看醫生,對可疑都要早診早治早隔離。
手足口病寶寶的居家護理
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應將患兒隔離,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寶寶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和水皰結痂。一般需要隔離2周。
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
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飲食營養
1、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
2、寶寶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
3、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 2 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皮疹護理
1、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2、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鎮靜止癢劑等。
手足口病預防:
●要加強對手足口病的認識。因為此病病程初期臨床表現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熱、咽痛等。而口腔潰瘍往往會誤診為單純性的口腔炎。因此,家長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如果發現寶寶發熱、起皮疹或口腔潰瘍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期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就地隔離避免接觸。發現有手足口徵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兒所、幼兒園;在家隔離治療也要同其他孩子分開食宿,用具、玩具應分開;直到病癒後才可回校,以免傳染其它兒童。
●把住病從口入關。防止糞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徹底處理好孩子的糞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凈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經常消毒,不讓孩子隨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飲料。
●養成衛生習慣。教育寶寶自幼養成衛生習慣,改掉吮手指的不良習慣,遠離垃圾及不清潔環境;養成游戲後、飯前、便後一定徹底洗手的習慣。
●強化環境衛生。對幼托機構的環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須嚴格消毒,最好通過衛生防疫部門來指導處理。注意糞便無害化處理,絕不允許污染用水。
㈧ 怎麼治丘疹蕁麻疹
臨床表現一般是:皮損為1~2cm大的圓形或橢圓形風團樣丘疹,中心有丘疹、丘皰疹或版水皰,有時為大皰權或血皰。風團損害可很快消失,但丘疹可存在1周左右。皮損數目不定,不互相融合,可分批陸續出現。消退後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你的應該就是丘疹性蕁麻疹。
可外用含0.5%~l%薄荷腦或酚的爐甘石洗劑或2%樟腦霜,也可外用止癢粉,有繼發感染的皮損,可外用新黴素軟膏。
另外1。要搞好環境衛生及居室衛生,以杜絕跳蚤,臭蟲、蚊、蟎等的孳生。2.住所噴撒殺蟲劑,以消滅叮咬人們的節肢動物。3.限制過量蛋白(牛乳、雞蛋)、糖果糕點的攝入,補充新鮮青菜、水果。
㈨ 手足口三個部位都有皮疹,但是癢。一周前有過發燒,但已經好了。這是不是手足口病
我個人認為,手足口病的可能性非常小。手足口病很少一周前發燒,現在起皮疹,其二皮損沒有症狀。我考慮你應該不是口腔有皮損,很可能是面部有皮疹,皮疹也不是中央一個小水皰,周圍有紅斑,不高出皮膚。而你的皮疹紅斑是高出皮膚的,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主要避免蚊蟲叮咬,加抗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