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閉針怎麼打
你好,封閉療法也叫「局封」,是由局部麻醉演變而來的一種治療疼痛的方法。封閉療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將局麻葯和激素類葯物的混合液注射於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鎮痛的目的。
2. 封閉針應該打在什麼位置
呵呵,又是你,不過你最好問問醫生,這是我給你找的第二個,希望對你有幫助
封閉針
骨科醫生每天要和疼痛病患者打交道。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腰肌勞損、腰椎棘上韌帶損傷、棘間韌帶損傷、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各種滑囊炎等,甚為常見。它們的發病機理不完全一樣,卻也有共同的病變,即軟組織損傷和無菌性炎症,對此,醫生常常選用封閉療法,也就是打"封閉針"。
但有的病人一聽說打"封閉針",就皺起眉頭,連連擺手,不肯接受。究其原因,原來是他們聽說打"封閉針"只能暫時減輕疾病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病。另外還怕打了"封閉針"後,從此老是要打,停了就不行。此外,還擔心副作用大。
這些病人並不少見,他們的擔心有道理嗎?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所謂封閉療法,通常就是將一定濃度和數量的強的松龍注射液和鹽酸普魯卡因混合注射到病變區域。肌肉、關節、筋膜、肌腱以至椎管內等處都可以進行封閉注射。所用的強的松龍,還有同類葯物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屬於激素類。
激素,是由人體的內分泌器官製造並能產生生理效應的活性物質。它的種類很多,如性激素、甲狀腺素和胰島素等都屬於激素。但在醫生之間似有一種不成文的約定和默契,如不特別指出××激素,則激素即指腎上腺皮質分泌的考的松類物質(又簡稱皮質激素)。其人工仿造產品,作用大致相似,也同樣稱呼。它們的發現和臨床應用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腎上腺皮質激素在醫學上的應用十分廣泛。它們是形形色色過敏的剋星;又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於因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引起的疾病。在臨床醫學的每一個專科里,它們都受到醫生的青睞。
骨科醫生看重它們用以治療以上提到的各種疼痛病症,主要是利用其抗炎作用。它們能夠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致病因子對機體的損害。同時使用的普魯卡因(又稱奴佛卡因),是一種局部麻醉葯,拔牙、做小手術時局部麻醉就是用的它,它可以緩解疼痛,增強效果。有時也用它的同類物利多卡因,作用差不多。
打過"封閉針"以後是否老是要打呢?我們知道,這類激素並不存在成癮性。但長期應用可產生習慣性及依賴性。習慣性是由長期反復使用激素來緩解症狀,形成條件反射,停葯後即感到難受或恐懼,此時給少量激素後,症狀便迅速消失。依賴性是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療後,症狀完全控制或部分緩解,突然停用激素或較快地減少劑量,原病即復發或者惡化,出現所謂"反跳"現象。這兩種情況均在長期、大劑量、反復應用激素後才可能出現。骨科應用封閉療法,一般根據病情封閉一次或幾次。每次間隔7~10天,一般連續不超過3~4次。如需繼續注射,間隔時間很長,所用的劑量也很小。所以,自從推行這種治療方法以來,很少有"老是要打"的現象。
打"封閉針"時疼痛明顯,這是患者不願意接受的主要原因;以及以後的1~2天,局部疼痛可能略有加重,這些與葯品刺激、局部壓力增高有關,很快就會消失。
皮質激素與其它所有葯物一樣,存在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體形改變,皮膚多毛,甚至使女性患者長出胡須;並可導致人體抗感染能力下降,傷口癒合速度減慢;還可加重胃腸潰瘍,誘發高血壓、精神病、骨質疏鬆、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但這也是長期、大劑量反復應用後才出現的現象,一般短期的局部封閉治療,不會引起這些反應。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對於患有較重的高血壓、胃腸潰瘍、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總是慎重使用。為了防止感染,封閉注射應在醫療單位進行。封閉前用肥皂和清水洗凈皮膚,嚴格消毒。注射後觀察15分鍾,防止過敏反應和其它反應。封閉後3天內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污染。
當然,與其它葯物一樣,激素不是傳說中的"靈丹妙葯"。有的情況下可能效果欠佳,必要時可配合其它方法如牽引、推拿、理療、配戴腰圍、內外用葯等,必要時改用手術方法。
順便指出,某些醫風不正的醫療單位或開業醫生,在一般"封閉針"里加些其它葯,如維生素B類注射液、當歸注射液之類,或使用不常用的異名,宣稱是"秘方"、"特效葯"、"進口葯"或"專利",將價格上漲十幾倍乃至幾十倍,牟取高額利潤。由於他們不明確告訴病人這種注射實質就是"封閉",誘使病人反復去那裡接受治療,結果發生了不應有的反應,值得注意。
3. 肛周濕疹,打封閉針主要是起什麼作用,打後復發的幾率高嗎
濕疹屬於頑固性的皮膚病,封閉針後會出現復發的情況,但是一般只要你控制好的話,是不會出現復發的情況
4. 打封閉針
封閉針一般有麻葯,激素,B12等成分。
能快速消炎止痛。副作較多。
不能說一打就好。可以打一針試試,如果不好過一個星期再打一針,如果還不好,就不打了
5. 手上濕疹怎麼辦。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當進食異性蛋白食物,例如雞蛋、牛奶、魚蝦等,便可引起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濕疹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面部、頭部、耳周、小腿、腋窩,肘窩、陰囊、外陰及肛門周圍等部位,發病原因未明了,過敏體質可能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主症為:皮膚先出現紅色丘疹,粟粒樣皮疹或瘡疹,繼而伴有滲出液,乾燥後形成灰色或黃色痂皮,痂皮脫落後露出紅色的潮濕表面,劇烈刺癢,搔後易發生感染。
1)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1.
急性濕疹常對分布,皮疹有多種形式,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液和結痂等。自覺劇癢,抓破後可引起感染。病程約2--3周,但容易轉為慢性,且反復發作。
2.
慢性濕疹以四肢多見。表現為皮膚增厚粗糙,可呈苔癬樣變,脫屑,色素沉著,自覺劇癢。常可急性發作,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
①
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
②
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
③
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2)一般治療:
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對症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葯、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葯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蘚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
3)驗方秘方:
1.
取陳醋(最好用鎮江陳醋)250毫升,樟腦丸1個。於陳醋(最好用鎮江陳醋)內浸泡3天後,用醋搽患處,每日3次,至治癒。特效。
2.
用墨魚骨適量。將墨魚骨粉用火煅燒,呈棕紅色時乘熱研成細末,即成墨魚骨粉,可裝瓶待用。將患處用淡鹽水洗凈、擦乾,然後將墨魚骨粉直接撒在患處,使之形成一厚膜,最後蓋上一層油紙,外用紗布包紮,2天換1次,數次便可治癒濕疹。
3.
取玉米須適量。將玉米須燒灰存性,研為末,以香油調拌,外敷患處。
4.
用綠豆粉30克,醋30毫升,蜂蜜9克,冰片3克。綠豆粉炒成灰黑色,加入醋、蜂蜜、冰片,共調和為膠狀,攤油紙上,當中留孔,敷於患處。
4)注意事項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6. 濕疹患者打什麼針。
濕疹最好先去醫院抄檢查引發濕疹原因,在醫生指導下診治。另外還要注重濕疹護理方式。
濕疹的護理,主要是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兩方面考慮,比如要保持個人的衛生習慣,勤換衣服,使皮膚保持清潔。同時,忌用熱水或者肥皂等鹼性的液體清洗患處。避免用手過度搔抓局部,防止形成局部感染。平時也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切勿焦慮和憂郁。飲食要清淡和易消化,禁食辛辣、腥發的食物,比如魚、蝦、螃蟹、牛肉、羊肉等,這些都要避免食用。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增強自身免疫力和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力。
7. 封閉針怎麼打
封閉針怎麼打---用針注射
一般打那個位置---注射在患病部位
是不是打痛點-----
是,而且很痛,打完以後24小時會越來越痛,但是24小時以後就會慢慢減輕,最後就不痛了!
8. 肛門濕疹打封閉後應注意什麼
病情分析:肛門濕疹抄打封閉針後日常注意個人衛生,不要久坐,穿棉質內褲,勤換洗,在在長濕疹的患處塗抹蘊肌霜,能快速緩解瘙癢,改善濕疹,日常多吃清熱祛濕的食物如:苦瓜,綠豆,小豆,薏仁米,苦參等可從內到位徹底去除濕疹,除此之外日常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飲食方面不要吃一過敏食物如海鮮,牛羊肉,魚類,不要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生冷食物,2.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曬,所處環境不要過熱過冷,洗澡洗臉不要用太燙的水,最好用接近 人體體溫的水溫,3.不要抓撓,多喝水,不抽煙不喝酒,4.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心情舒暢,
9. 封閉針應該打在什麼位置
打痛點啊!!!!!!!!!!!!!!!!!!!!!!!!!!!!!!!!!!!!!!!!!!!!!!!!!!!!!!!!!!!!
10. 配封閉針輸液步驟,方法誰知道
一般臨床使用的封閉針就是一定濃度和數量的糖皮質激素注射液和鹽酸普魯卡因混合注射液,主要是用於急性扭挫傷或椎間盤突出的急性水腫期,有一定麻醉及消除炎症水腫作用,但對關節損傷或椎間盤突出本身並沒有治療作用,雖然經常有運動員用於比賽前緩解症狀的作用,但一般普通患者不建議封閉治療後劇烈運動或負重勞動,條件允許的話卧床靜養為主,注射處要注意消毒,避免感染。而且不建議長期反復使用,因為容易誘發韌帶鈣化及激素引起的代謝紊亂,所以用於軟組織損傷的話,反而有可能會出現症狀加重,甚至誘發股骨頭壞死或向心性肥胖的可能。
看見一隻手,不是手,解剖圖在腦子里。壓脈帶勒上之後,看見的淺表靜脈分三層1,皮膚。2,表層皮膚和血管之間的組織。3,血管壁。按照經驗,表面凸起,手感很好的血管,進針角度小一些,見回血之後捏一下輸液管,看皮膚是否有隆起,看回血是否順暢。不順暢的話,說明貼了血管壁,或者針尖斜面進了一半。貼血管壁只需要抬起一點,見回血順暢,則ok。針尖斜面進了一半,只需要再推進去一點,回血順暢,OK。表面不凸起,肉眼可見的靜脈,進針角度小一些,先把針送入皮膚和血管之間的組織,再把角度稍微調大,刺入血管壁,送入血管。手感可感覺到破壁。肉眼可見,血管很深的話,這個看自己的感覺了。進針要慢。慢慢探,見回血立即止。否則穿了再退回血也是會鼓包的。已生歸隱心,感覺一線沒啥意思。真的。
封閉,其實就是把局麻葯和激素混合之後用注射器直接注入關節。許多運動員,甚至普通人都會選擇去醫院打封閉針。
許多知名運動員都會經常打封閉,帶傷上場比賽,比如劉翔、張繼科、孫楊等等。封閉的好處是起效快:直接打到關節里,立刻起效,改善疼痛的症狀。葯量集中:如果口服葯物,葯物經過全身代謝,只有少部分可以到達患處,而封閉的葯物幾乎完全作用於患處。但是封閉有2個危害,不得不提:1.帶傷運動危險大!打了封閉只是做到暫時不疼,卻無法徹底治病。炎症短暫消退,疼痛暫時被鎮壓,但病灶還在。對運動員來說,雖然保證了訓練和比賽進度,如果帶傷運動,反而極其容易造成二次損傷,得不償失!如果是世界盃決賽,打一下無可厚非,普通的比賽都打封閉帶傷上場,完全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