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蕁麻疹吃什麼中葯調理

治療蕁麻疹秘訣
第一:香菇飯,將水發香菇切成細絲,然後將豬瘦肉切成肉末,將大米淘洗干凈之後放入鍋中熬煮,然後加入肉末以及香菇絲,一起煮熟之後食用。
第二:香菜治療蕁麻疹,將新鮮的香菜取出根須,然後清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煎煮五分鍾,將葯液中放入適量的蜂蜜調服。連續服用三天,每天喝一次,效果很好。
第三:韭菜汁,將新鮮度 韭菜洗干凈,然後進行榨汁,將汁水塗抹在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然後連續塗抹一周的時間。如果說沒有辦法每天都有新鮮的韭菜,那麼也可以將新鮮的韭菜榨汁之後放入冰箱中保存數天時間。
第四:芝麻白糖酒
將黑芝麻已經白糖取出等量,然後將和芝麻細細的研磨成為粉末,然後和白糖、黃酒一起攪拌均勻,放入鍋中隔水蒸煮半個小時,然後起鍋服用。每天服用兩次,時間非別是早晚空腹的時候服用效果最好,一般情況下五天是一個療程。
第五:防風通聖丸
將浮萍、蟬衣、生甘草准備六克、炒牛蒡、土茯苓、丹皮准備九克、晚蠶沙、白鮮皮准備十五克,還有檳榔以及炒枳殼十二克。葯丸做好之後,分別用水送服。
第六:延月風邪襲絡
將蟬衣、生甘草6克、木通3克、當歸和炒赤芍以及白蒺藜12克、丹皮和炒牛蒡9克、生地和生首白鮮皮以及豨薟草15克、土茯苓30克。
蕁麻疹常用中葯
疏風散寒
調和營衛,可用桂枝湯加減,葯用桂枝、芍葯、荊芥、防風、生薑、甘草、大棗,或麻黃蟬蛻湯,葯用麻黃、槐花、蟬蛻、浮萍、黃連、甘草;疏風清熱,方用消風散加減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葯用荊芥、防風、桑葉、杭菊、蟬衣、金銀花、苦參、生地、生甘草,或麻黃、連翹根、杏仁、赤小豆、大棗、生梓白皮、生薑、炙甘草。
腸胃濕熱
解表疏風化濕,通腑解毒,方用防風通聖散加減.葯用防風、荊芥、連翹、薄荷葉、川貝、當歸、芍葯、白術、山梔、大黃、芒硝、生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茵陳、苦參。
血熱
涼血清熱,消風止癢,方用犀角地黃湯合化斑湯加減.葯用犀角、地黃、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元參、黃連、黃芩、鮮茅根、蘆根。
血瘀
活血化瘀,活血祛風,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或當歸飲子、八珍湯加減,葯用桃紅、紅花、赤芍、當歸、熟地、白鮮皮、防風、地膚子、生甘草,或黃芪、黨參、炒白術、全當歸、大生地、何首烏、白蒺藜、荊芥、珍珠母、茯苓、白芍。
蟲積傷脾
消食合胃,化濕散結,用保和丸,葯用炒山楂、半夏、茯苓、陳皮、萊菔子、連翹、元曲;健脾驅蟲,用烏梅丸,葯用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黃柏、黃連、人參。
蕁麻疹吃什麼水果好
1、專家建議蕁麻疹患者的女性朋友,平時少吃蘋果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可以適量補充含鉀含鐵的食物,主要是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
Ⅱ 蕁麻疹吃什麼葯能好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蕁麻疹應該吃什麼葯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適宜蕁麻疹吃的葯
1、抗組胺類葯物
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葯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
2、搭配各種中葯
中醫中葯治療蕁麻疹主要是各種中葯搭配的湯劑或者是中成葯的口服類葯物。由於中醫治療蕁麻疹講究辨證施治,所以在治療前必須弄清楚蕁麻疹的具體症狀和類型,進而選擇具體葯材搭配的方案,進而起到改善緩解症狀,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3、必要時可以選擇多塞平
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葯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葯物。
患上蕁麻疹的症狀
1、過敏性蕁麻疹
過敏性蕁麻疹多數是由於過敏性機理引起的,每次發作時手腳特別癢,四肢麻木,呼吸也很困難,頭也是麻木的,然後身上就會出一些黃豆大的水皰狀的疹子。每次發病前都去過街上,而且基本都是晚上發作。發作時每次吃上一些葯大概再過3個小時左右就會全消,這一點患者朋友們要注意。
2、寒冷性蕁麻疹
有些人每年冬天吹冷風時就會皮膚發癢,甚至接觸冷風、冷水或冷東西時,露在外面的皮膚或接觸冷物的部位產生風疹塊,重者還會出現手麻、唇麻、胸悶、心慌、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寒冷性休克是溺水致死的原因之一,有時吃冷飲可引起口腔和喉頭腫脹。有些時候寒冷性蕁麻疹並不是簡單的皮膚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狀,如冷球蛋白血症、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發現有這樣的症狀時要及時到醫院。
3、人為性蕁麻疹症狀
有些人不知從何時開始,一下子變得經不起搔抓,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著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膽鹼能性蕁麻疹症狀:多見於青年,在運動、受熱、情緒緊張、吃熱東西後,出現疹子,疹子很小,大多散發於胸部和上肢,劇癢。半小時至一小時內消退,或用冷水沖洗後消退。青少年的朋友們在生活中要多留意。
患上蕁麻疹的原因
1、通過食用日常食物而引起
食物 如魚、蝦、蛋類、奶類最常見,其次是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敗性食品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蕁麻疹,這在 兒童 較多見,也可能是兒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與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劑、防腐劑、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也能引起蕁麻疹。
2、感染或者過敏原引起
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3、其他物理因素
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急性蕁麻疹。此外,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蕁麻疹患者治療 方法
1、針對病因
蕁麻疹的治療要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2、內服外用
內用葯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局部用葯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3、中醫治療
急性蕁麻疹風熱型用荊防湯,風寒型用麻桂各半湯治療。
丘疹狀蕁麻疹用荊防湯治之。
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蕁麻疹治療,病程遷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濕,溫中補腎,辨證治療。有熱者用清熱寬胸湯,有風寒者用永安止癢方,脾虛用胃苓湯,人參健脾丸,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等治之。
看過適宜蕁麻疹吃的葯的人還會看:
1. 急性蕁麻疹吃什麼葯最有效
2. 蕁麻疹用什麼中葯最有效
3.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偏方
4. 兒童蕁麻疹吃什麼葯
5. 得了蕁麻疹不能吃什麼食物
Ⅲ 用此仲景方,十劑治癒慢性蕁麻疹
基本方:升麻、當歸、鱉甲各12克,川椒20粒,雄黃(沖服)1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兒童減半。急性蕁麻疹加防風、丹皮、蟬蛻;慢性蕁麻疹加生地、白芍、烏梢蛇。
蘇×,女,27歲。1987年8月24日診。
四天前因適逢經期又受暴熱後,隨即全身出現局限性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邊緣不整齊,顏色鮮紅,中心色白而硬,瘙癢難忍,皮疹常在遇熱時隨瘙癢而驟然發生,又常迅速消退,反復發作,經服用西葯後仍不能控制。
診見:顏面潮紅,咽微痛,聲音嘶啞(系喉頭水腫所致),皮疹撫之灼熱,腹部微痛,小便黃。大便溏不爽,皮膚劃痕呈陽性反應,舌暗紅苔薄黃,脈浮數。此系外受熱毒,侵及血脈所致。
治以升麻鱉甲湯加味:升麻、鱉甲、當歸、防風、丹皮各12克,川椒20粒,雄黃(沖服)1克,蟬蛻、甘草各6克。服葯是夜,皮膚瘙癢即減其大半,皮疹未再隆起。2劑後,諸症若失。一年後詢知,未再復發。
體會: 蕁麻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祖國醫學稱為㾦癗、隱疹,但根據其發作時周身出現紅斑,形態大小不一,顏色鮮紅或淡紅,多伴腹痛或可見咽痛聲嘶等症,其症狀與《金匱》所描述的「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之陽毒為病頗相類似,故借用升麻鱉甲湯於此治療蕁麻疹。
方中升麻能升能散,合甘草以清熱解毒,鱉甲入陰養血,領邪外出,配當歸以和陰散瘀,因其病淺毒邪在表,利在速散,故有辛散強烈之川椒、雄黃,以使毒解邪散而病痊。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中醫典籍中稱為「隱疹」、「風疹塊」,病程常遷延數月至數年,且每易復發,治療較棘手。
近年來,筆者用升麻鱉甲湯先後治療該病9例,均在短期內獲得治癒,現報告如下:
病例中,男6例,女3例;年齡6~58歲;滿程6月~8年;症均起風團、風疹持續不已,常年發作,疹塊或白或赤,多於午後及入夜加重,影響睡眠,舌質淡或紅潤,凈無苔,脈多濡細。發病後均經疏風止癢中葯及抗組織胺類葯物治療仍反復發作,瘙癢不止。
均予《金匱要略》升麻鱉甲湯(升麻10克,當歸15克,川椒6克,甘草8克,炙鱉甲30克,雄黃6克)。
血虛者加丹參、熟地;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挾濕者加苦芩、白鮮皮;風熱偏勝者加僵蠶、蟬衣。每日1劑,兩次煎服,第三煎汁用於外洗患處,忌魚腥及飲酒。
結果均服葯3~10劑後治癒。隨訪1年,除1例停葯後一度有小發,經再次服葯後仍告痊癒,均未復發。
典型病例:陳某某,男,15歲,1979年5月6日初診。兩年來,全身皮膚反復出風疙瘩,時起時消,午後及夜間較劇,近一月來發作,癢甚,經用西葯治療以來,每周仍3~4次發作,且時間較長,頗以為苦,自覺與食物、季節無關。
診見軀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粉紅色風團樣扁平丘疹,周圍紅暈,觸之稍硬,部分皮疹融合成大片,可見抓痕血痂,舌苔薄,黃白相兼,舌質偏紅,脈濡細,擬養陰和血,疏散風熱。
以 升麻鱉甲湯加味 :升麻10克,當歸15克,川椒5克,甘草10克,鱉甲30克,雄黃5克,僵蠶15克,蟬衣12克,服葯2劑後,皮膚瘙癢停止,皮疹大部消退,上方加連翹,繼服2劑,症狀消失,隨訪一年未復發。
體會: 祖國醫學認為,風與濕、熱之邪客於皮毛腠理之間則起風瘙隱疹。若久發營虛,風熱相搏,郁結不解,則癢疹此起彼伏,而形成慢性蕁麻疹。
由於此證是以營虛為本,以瘀熱不散,風氣不去為標。因此治療須以養血滋陰為主,清熱活血和消散風邪為輔,所以筆者選用了仲景的升麻鱉甲湯。
方中升麻能升能散,去皮膚風熱。鱉甲入陰養血,兼能領邪外出。當歸養血活血,蓋血活風自散也。
《本草綱目》謂雄黃可治風癢,與川椒相伍,辛散強烈,可消除稽留不解之風邪。筆者體會,兩葯相伍,不論內服外用,均有良好的止癢效能。
輔以甘草清熱解毒,且能調和諸葯,全方共奏養血活血,清熱解毒,消風止癢之功,故可用於治療慢性蕁麻疹。
使用本方時,川椒,雄黃劑量宜輕,謹防溫燥傷陰化熱,再則雄黃含有硫化砷,應中病即止,以免蓄積中毒。
筆者所治病例,服用該方最多10劑,追蹤觀察,未見明顯毒副作用,該方內服外用,可明顯提高療效。
編者按:雄黃的應用還需謹慎,非專業中醫師請勿擅自試葯。
Ⅳ 中葯治療蕁麻疹
首先要知道得的是什麼類型的蕁麻疹,才好下葯。
(1)風熱型,多見於急性蕁麻疹。辨證為風熱襲表,肺衛失宣,治以辛涼透表,宣肺清熱,方以「荊防方」加減。
荊防方
【葯物組成】荊芥穗2錢,防風2錢,僵蠶2錢,金銀花4錢,牛蒡子3錢,丹皮3錢,紫背浮萍2錢,乾地黃3錢,薄荷1錢半,黃芩3錢,蟬蛻1錢半,生甘草2錢
【方劑功效】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2)風寒型,多見於寒冷性蕁麻疹。辨證為風寒束表,肺衛失宣,治以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黃方」加減。
麻黃方
【處方】麻黃3克,乾薑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功能主治】辛開腠理,和血止癢。主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3)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辨證為陰血不足,風邪束表,治以滋陰養血,疏散風邪,方以當歸飲子加減;
(4)脾肺兩虛,風寒束表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辨證為脾肺兩虛,衛氣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氣固表,方以玉屏風散合多皮飲加減。
再有:
慢性蕁麻疹中葯方劑
中葯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乾薑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乾薑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方名】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屈舒信方。
中葯方劑(四)
【辨證】陰血不足,風淫濕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氣誘發。
【治法】養陰益血,以清理血分為主,佐以疏風利濕。
【方名】加減當歸飲。
【組成】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烏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龍9克,路路通15克,地膚子12克,烏葯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俞長榮方。
中葯方劑(五)
【辨證】沐浴當風,邪客經絡,氣血阻痹,而致風疹纏綿。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經。
【方名】麻黃連翹小豆湯合胡煎方。
【組成】麻黃3克,連翹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烏9克,苦參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何任方<蕁麻疹>
Ⅳ 治療蕁麻疹的中葯偏方有哪些
蕁麻疹是一種讓人很頭疼的皮膚疾病,發作起來讓人特別難受,不知如何是好。那麼蕁麻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蕁麻疹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呢?蕁麻疹吃什麼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中葯治療蕁麻疹的方法,歡迎閱讀。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蕁麻疹治療相對容易,而慢性蕁麻疹治療時間則需要延長。小兒出現蕁麻疹之後,應先找出原因,避免接觸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葯品和食物,孩子癢得厲害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等葯水,以防患兒搔抓皮膚,還可用其他辦法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總注意皮膚瘙癢。
驗方一
組成:當歸20克,黃芪30克,艾葉10克,大棗10枚,香附15克,荊芥20克,麻黃10克,細辛5克,黃芩20克,陳皮20克,沙棘果25克,黨參25克。
用法: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葯量約200毫升左右。
功用:養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
驗方二
組成:麻黃,連翹,荊芥,僵蠶,桑白皮,赤小豆,生甘草。
用法:各味葯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後下,全葯先用水浸泡30分鍾,再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葯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丘疹性蕁麻疹。
加減: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葯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
驗方三
組成:路路通1020克,烏梅610克,地龍610克,北防風610克,蟬衣36克,丹皮610克,甘草310克。
功用: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
主治: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症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症,舌苔薄黃,脈象浮數。
加減: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
非驗方類:荊芥6克,防風6克,大胡麻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9克,白蘚皮12克,水煎前服。
蕁麻疹吃什麼好01葡萄汁
食材:葡萄適量。
步驟
(1)將葡萄洗干凈後放到碗里,用熱開水浸泡兩分鍾。
(2)取出葡萄,去掉果皮。
(3)將葡萄放進攪拌機里攪拌。
(4)過濾出葡萄汁。
(5)葡萄汁以1:1的方式兌水即可給寶寶餵食。
推薦理由:葡萄的 營養 價值很高,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為植物奶。葡萄是水果中含復合鐵元素最多的水果,是貧血患者的 營養 食品。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者和過度疲勞者均有益處。
02蘋果燕麥糊
食材:蘋果半個、牛奶220毫升、燕麥60克。
步驟
(1)將蘋果洗干凈,切成塊。
(2)將蘋果塊、燕麥、牛奶一起放入攪拌機。
(3)打成糊。
(4)再放進微波爐里加熱一下,中火12分鍾即可。
推薦理由:蘋果和麥片都是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是能增加人體腸道的良好益菌。蘋果的纖維、果膠、抗氧化物等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並提高好膽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兩個蘋果不容易得心臟病。
03胡蘿卜山葯粥
食材:排骨適量、山葯30克、胡蘿卜30克、稀飯30克、姜適量、鹽適量。
步驟
(1)胡蘿卜切塊。
(2)排骨過水,去味去血水,燒好熱水入生薑備用,放入已過水的排骨,加入食鹽,大火燒開後,轉文火慢燉30分鍾左右。
(3)加入山葯,胡蘿卜。
(4)燉煮15分鍾。
(5)取山葯胡蘿卜搗爛。
(6)備好白米稀飯一小碗。加入稀飯,視情況加入些排骨湯,煮開。攪拌均勻即可。
Ⅵ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後瘙癢難忍。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血熱症【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蕁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見效比較慢。目前,經國內外皮膚病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針對蕁麻疹發病機理入手,精心研製的歐淇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濕、清血除風、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療效果,對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以及急性蕁麻疹都有很明顯的療效,此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蕁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煩惱
Ⅶ 治療蕁麻疹中葯配方
上 蕁麻疹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皮膚 瘙癢 ,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水腫型紅斑。而這些,相信都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因此患上蕁麻疹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治療。那如何用 偏方 治療蕁麻疹呢?
治療蕁麻疹 中葯 配方
1、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2、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3、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4、取30g的白羊樹皮以及6g的白帆,之後將兩者放在一起進行加水煎煮,煮好之後用其清洗患處,每天兩到三次。
5、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6、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7、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蕁麻疹怎麼辦
1、清潔
患上蕁麻疹的時候,除了及時治療之外,我們還應該保持皮膚的衛生,所以要經常洗澡,不過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使用具有刺激性的 化妝 品。
2、不要抓撓
刺癢的時候不要抓撓,以防止皮膚出血,繼發皮膚感染。實在受不了就揮舞四肢,轉移對刺癢的注意力。要是半夜刺癢,可能是被子太厚了,太熱了也是容易誘發刺癢的,應蓋得薄一點,或者把刺癢的部位裸露在被子外面。平時穿衣也是一樣,蕁麻疹病人不宜穿得太過溫暖
3、注意飲食
有些蕁麻疹是飲食引起的,特別是嬰幼兒,對某些食物過敏可能就得了這種病。那就不應該吃這種食物。而對於大人,應注意飲食均衡,清淡一點,避免使用過量煎炸、油膩食物、發物。
4、吃葯
通常,輕微蕁麻疹使用外敷葯很容易康復,但是有些人的蕁麻疹比較嚴重,應該配合吃一些葯物,尤其是一些抗過敏葯,最好找醫生推薦。根據我的 經驗 ,配合使維C和鈣片服用效果會更好。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開瑞坦 氯雷他定片。因為開瑞坦 氯雷他定片雖然可以用於緩解過敏性 鼻炎 有關的症狀,如噴嚏、流涕、鼻癢、 鼻塞 以及眼部癢及燒灼感。口服葯物後,鼻和眼部症狀及體徵得以迅速緩解。
但是亦適用於緩解慢性蕁麻疹、瘙癢性 皮膚病 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症狀及體征。
蕁麻疹的 食療 方法
一、黃瓜煎
使用黃瓜片30克,隨後加入煎煮過的沸水中,加入適量的冰糖,一日分成3次服用。
二、冬瓜湯
使用帶皮的冬瓜250克,將它們切成塊,在鍋中煮湯盛出食用即可。
三、薏米紅豆煎
使用薏米30克,以及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直到煮爛,再加入白糖,早晚分服即可。
四、綠豆海帶粥
使用30克的綠豆,以及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加入,糯米適量加入,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鍾加入紅糖即可,日服一次即可。
蕁麻疹飲食
1、遠離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是一定不能夠食用的,不僅會對我們的胃腸和食道造成刺激,也有可能會導致 血液 循環系統的紊亂,還會抵消抗過敏葯物和脫敏葯物的療效,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即使朋友們平時在生活中無辣不歡,在治療蕁麻疹的特殊階段也一定要特殊對待。
2、無 營養 的食品不要使用
無營養的食品指的是一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這些食品雖然吃起來口味比較好,但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劑比較多,並且有高脂肪和高熱量,對於朋友們的身體 健康 來說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也不利於蕁麻疹患者的康復。
3、隔夜食物不要吃
有時候隔夜的食物雖然沒有變質,但是也不建議朋友們再食用,會為朋友們的健康埋下隱患,也不利於蕁麻疹的康復。
4、多吃鹼性食物如
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Ⅷ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方法
蕁麻疹的治療並不是簡單靠一種葯物就可治癒的事,有時候中葯也能治療蕁麻疹,下面我馬上就告訴大家蕁麻疹的中葯偏方吧。

蕁麻疹的中葯偏方
驗方一
組成: 當歸20克 黃芪30克 艾葉10克 大棗10枚 香附15克 荊芥20克 麻黃10克 細辛5克 黃芩20克 陳皮20克 沙棘果25克 黨參25克
用法: 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葯量約200毫升左右。
功用: 養血,祛風,止癢。
主治: 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
驗方二
組成: 麻黃 連翹 荊芥 僵蠶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
制用法: 各味葯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後下,全葯先用水浸泡30分鍾,再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葯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 丘疹性蕁麻疹。
加減: 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葯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
驗方三
組成: 路路通10~20克 烏梅6~10克 地龍6~10克 北防風6~10克 蟬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
功用: 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
主治: 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症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症,舌苔薄黃,脈象浮數。
加減: 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
非驗方類:
荊芥6克,防風6克,大胡麻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9克,白蘚皮12克,水煎前服。
蕁麻疹的四大危害
一、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不清楚蕁麻疹嚴重性的患者應該感覺得到,蕁麻疹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一般後期治療是很費勁復雜的。慢性蕁麻疹發病一般伴有消化道症狀,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胃腸道功能紊亂,伴發潰瘍性結腸炎等,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誘發內臟等病如自身免疫性甲亢,甚至還會導致細胞惡變。蕁麻疹孕婦患者還可以導致免疫性不育及流產。
二、危害人的生命
如果得了慢性的蕁麻疹,如發生在呼吸道的喉頭和支氣管處,它會導致反復發作的喉頭水腫,出現咽喉堵塞感,甚至氣促、胸悶、呼吸困難,伴有心慌、煩躁、惡心等,嚴重者呼吸困難至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三、影響生活質量
慢性蕁麻疹若發病未及時治癒,可遷延長達數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臨睡前瘙癢加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狀態。因此慢性蕁麻疹必須徹底除療,而不是像某些醫生說的那樣不需要治療,任其發展,最後導致嚴重的後果。
四、影響工作和休息
Ⅸ 小孩得了蕁麻疹吃什麼中葯好
小兒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這種皮膚病的外界致病因素很多,比如環境、飲食、心情等都有一定的關系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本身的過敏性體質。常見的引起小兒蕁麻疹的病因有:
1、食物因素:即食用了一些動物性蛋白、植物性食品及調味品和添加劑,如吃了魚蝦、蟹貝、肉類、牛奶、蛋類、草莓、大蒜等;葯物因素,如使用了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和磺胺等葯物。2、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的刺激,或動物皮毛、花粉等也可能引起某些患者發病。3、感染因素:各種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也可引起蕁麻疹,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鼻竇炎等感染。4、蟲咬皮疹: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有變態反應性素質的嬰幼兒,蚊蟲、臭蟲、虱子、蟎蟲叮咬後發生,多在皮膚暴露部位。風團、皮疹的中心可見到蟲咬的小紅點,多發生在肢體的伸側面,有時能看到皮疹沿著血管走向,孩子局部奇癢而煩躁不安。
小兒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主要有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兩種類型。最常見的就是變態反應型(也叫IgE依賴性蕁麻疹):
IgE依賴性蕁麻疹是由於過敏原與IGE抗體相互作用而引起,IgE抗體是新細胞抗體,吸附於組織的肥大細胞和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或表面受體上,當機體在遇到同一抗原時,則在肥大細胞表面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肥大細胞等脫顆粒反應,釋放其中的炎性介質如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這樣就在體內發生了一系列的免疫細胞反應而直接致敏。
小兒蕁麻疹的治療
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人抗體治療方法就是大量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的補充不僅可以幫助過敏患者的調節體質,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即使在過敏好發的季節碰到過敏原時,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結合,是不會引發體內一連串過敏的生化反應。從免疫細胞的活性平衡調整起,當免疫細胞活性恢復平衡時,體內的IgE濃度會明顯減少,自然不會誘發身體的過敏反應,因此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體質。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有助於減少血清中的特異性IgE抗體之生成,同時有助於促進脾臟細胞干擾素(IFN-r)分泌量。欣敏康益生菌可以增進TH1型免疫反應,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之TH2型免疫反應。能夠從根源上調節體質,增強免疫能力。
蕁麻疹和體質有關系,先找出自己對什麼過敏,然後盡量避免過敏,一般不嚴重不需要用葯,過些時間就會好,平時可以多鍛煉身體,通過飲食調節,減少出現蕁麻疹的幾率。一般不嚴重不需要用葯,平時避免過敏源多注意些就會好。
小兒蕁麻疹日常生活禁忌:
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
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介紹幾個偏方希望對你有用:
1.用鮮韭菜汁外塗2.取十幾棵香萊的根須洗凈切段,煮5分鍾,調上蜂蜜,連吃帶飲。對蕁麻疹的紅、腫、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3.取十幾棵香萊的根須洗凈切段,煮5分鍾,調上蜂蜜,連吃帶飲。對蕁麻疹的紅、腫、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4.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5.用兩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合成葯液,用此葯塗搽患處,幾分鍾後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