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祛濕涼茶配方
下面跟大家分享15種有祛濕作用的茶以供參考
4、藿香苓術茶
原料:藿香3g、茯苓2g、半夏2g、白術2g、厚朴2g、綠茶3g。
用法:用400ml開水煎煮藿香、茯苓、半夏、白術、厚朴至水沸後,沖泡綠茶10分鍾即可。也可直接沖飲 。
功能:解表和中,理氣化濕。
用途: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惡寒發熱、頭痛、胸腹痞悶不舒、腹痛泄瀉、腸鳴嘔惡。
5、藿佩茶
原料:藿香5g、佩蘭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化濕辟穢,開胃醒脾。
用途:肝炎兼有濕濁蘊結,口膩口臭;鼻炎;鼻臭;濕疹。
6、白術茶
原料:白術10g、烏龍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健脾益胃,和中除濕;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強壯。
用途:脾胃氣虛無力運化水濕所致倦怠少氣、食慾不振、泄瀉;水腫;小便不利;肝炎;胃癌。
10、薏苡寄生茶
原料:薏苡仁5g、桑寄生3g、當歸3g、續斷3g、蒼術3g、綠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薏苡仁、桑寄生、當歸、續斷、蒼術至水沸後,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除濕祛風,止痹痛。
用途:風濕痹痛,腰膝酸疼、肢體痿軟。
11、茵梔茶
原料:茵陳5g、梔子3g、大黃1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可加適量白糖。
功能:清熱,除濕,解毒。
用途:急性傳染性乙型肝炎;黃疸。
12、蒼芍芩茶
原料:蒼術5g、白芍3g、黃芩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除濕運脾。
用途:脾被濕困、身重微腫、困弱無力、不思飲食、下利、水谷不化。
13、蒼柏茶
原料:蒼術5g、黃柏1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燥濕。
用途:濕熱所致筋骨疼痛;關節炎。
14、蒼芎茶
原料:蒼術5g、川芎3g、白芷3g、藁本3g、細辛0.5g、綠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蒼術、川芎、白芷、藁本、細辛至水沸後,沖泡綠茶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疏風除濕。
用途:四時瘟疫,頭項強痛、發熱惡寒、身體疼痛;風寒鼻塞身重、咳嗽頭昏。
② 常見的涼茶配方有什麼
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葯為基礎,研製出的一類具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飲料便稱為涼茶。涼茶的配方是什麼呢?我給你具體講解一下常見的涼茶配方有什麼吧。
涼茶的配方
清熱祛濕茶
配方: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功效:適合用於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肉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清肝明目茶
配方:夏枯草15克,桑葉10克,野菊花15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溪黃草15克,車前子10克,黃芩10克。
功效:適合用於肝膽濕熱證,頭脹痛,煩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紅或癢或流淚,睡眠差,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如果你也是有時候要值夜班的話,這個真可以試試。
小兒涼茶
配方:連翹8克,淡竹葉5克,燈芯花5扎,山楂8克,銀花8克,蘆根8克,火炭母8克,山梔子8克,淮山10克,麥冬8克。
功效:適合用於小兒心肝火旺證,出現煩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潰瘍,眼屎多等。
復方羅漢果茶
配方:羅漢果1/8顆,紅棗5顆,玫瑰6朵,枸杞10粒。將羅漢果的外殼去掉,取出內部的肉,掰下一小塊(約1/8大小)備用。紅棗和枸杞用清水沖洗干凈。將枸杞,玫瑰花,羅漢果和掰開的紅棗放入壺中,倒入開水蓋上蓋子,燜5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渴、口乾,聲音沙啞等症。最適合於煙酒過多,經常熬夜的人群。
清熱瀉火茶
配方:崗梅根30克、山芝麻15克、五指柑12克、淡竹葉10克、木蝴蝶3克、布渣葉10克、火炭母12克、海金沙藤15克、金錢草15克、金櫻根15克。將所有葯材放入鍋中煮沸大約5分鍾即可。
功效:利濕、降火、疏肝和胃。可以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注意婦女月經期禁止服用,脾胃虛寒禁用。
感冒涼茶(金銀薄荷茶)
配方:准備銀花、竹葉、連翹、蔓荊子及薄荷,把全部材料置入砂鍋中煎服即可。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上火也會引起感冒,這個金銀薄荷茶就適合風熱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
桑菊茶
配方: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味道甘甜,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參七茶
主要成份:西洋參,三七各5克,沸水泡服。
功效:參七茶具有養陰益氣,醒腦提神,減壓的功效,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和增強低抗力,特別適合工作繁忙的白領飲用。
香蘭茶
配方:藿香9克、佩蘭9克洗凈,和茶葉6克一起放茶壺中,加500毫升開水,上蓋悶5分鍾,冷卻待飲。
功效:這款涼茶有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的作用,有助於預防中暑,適合風熱感冒初期的患者,但陰虛火旺的患者不宜食用。
陳皮茶
配方:將干陳皮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
功效: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但有乾咳無痰、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體質者不宜多食。
涼茶的種類及其功效
1、溪黃草茶
具有清肝排毒,利濕祛黃的功效。適用於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的功效。
2、淡鹽涼茶
具有能止渴解熱除煩,治頭暈惡心的功效。
3、生津潤燥茶
具有清熱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咽喉腫痛,咽干口燥熱症的功效。
4、下火王茶
具有瀉火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適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目赤,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5、廣東涼茶
具有清熱解暑,去濕生津的功效。用於四時感冒,發熱喉痛,濕熱積滯,口乾尿黃的功效。
6、苦丁涼茶(沖劑)茶
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適用於咽干口燥,煩渴目赤,咽喉腫痛,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的功效。
7、無糖夏桑菊
具有治療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高血壓,頭暈耳鳴,咽喉腫痛者的功效。
8、降火涼茶
具有清熱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適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目赤,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9、果汁紅茶
具有既可去火,又很爽口的功效。
10、五花去濕茶
具有清熱祛濕,解暑除煩,生津止渴,健胃消滯的功效。
11、桑菊清熱茶
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解瘡毒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咽喉腫痛,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12、玉葉銀花茶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排毒消腫的功效。適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目赤,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13、鮮車前草茶
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適用於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的功效。
14、平肝清熱茶具有清肝排毒,涼散風熱的功效。適用於肝氣郁結,肝脾濕熱的功效。
15、苦夏涼茶
具有芳香化濕,清熱祛暑的功效。適用於咽干口燥,咽喉腫痛,暑熱病症的功效。
16、蛇膽下火王茶
具有瀉火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適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目赤,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17、濕熱清涼茶
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清肝火的功效。清內熱涼茶具有涼血瀉火,清熱生津,滋陰潤肺的功效。
18、胃熱清茶
具有清熱生津,燥濕化痰,下氣除滿,適用於胃部灼熱、不思飲食、口渴唇燥,胃熱口臭的功效。
19、魚腥草茶
具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功效,其葯理作用為抗菌、抗病毒、降壓,為消炎解熱葯,治療呼吸道、尿道、腸道多種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功效。
20、金銀花茶
具有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熱、調節免疫作用的功效。常用於清熱解毒,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症,亦用於風熱感冒,支氣管炎病症的功效。
21、感冒茶
具有清熱解毒,祛毒利濕,傷風感冒的功效。
22、菊花雪梨茶
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疏風散熱的功效。
23、清熱解毒涼茶
具有疏風清熱,排毒消腫的功效。適用於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煩渴目赤風熱病症的功效。
24、四季涼茶
具有清熱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適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目赤,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25、雞骨草涼茶
具有舒肝清熱,祛黃利濕的功效。適用於急慢性肝炎的功效。
26、二十四味涼茶
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生津止渴,祛痰止咳的功效。適用於四季感冒,咽干口燥,咽喉腫痛,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27、苦丁涼茶(袋泡)茶
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適用於咽干口燥,煩渴目赤,咽喉腫痛,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的功效。
28、鮮茅根涼茶
具有清熱生津,解暑除煩,利咽潤喉的功效。
29、鮮蘆根涼茶
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暑熱咽干,煩渴目赤,咽喉腫痛的功效。
30、羅漢果五花茶
具有:祛濕化痰,清熱潤肺的功效。
31、山楂開胃茶
具有健食開胃,消濕化積的功效。
32、西瓜皮涼茶
具有有祛暑利尿解毒之功的功效。
33、薄荷涼茶
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34、香蘭涼茶
具有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的功效。
35、陳皮茶
具有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的功效。
36、鮮藕涼茶
具有常飲能去火化淤的功效。
37、橘子茶
具有如果將經過消毒處理的新鮮橘子皮與白糖一同沖喝,還能起到理氣消脹、生津潤喉、清熱止咳的作用的功效。
38、桑菊茶
具有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的功效。
39、荷葉涼茶
具有可防暑降溫的功效。
40、兒童夏桑菊
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解瘡毒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咽喉腫痛,溫病發熱症的功效。
③ 濕疹可以喝涼茶嗎
病情分析:濕疹可以喝涼茶
意見建議:慢性濕疹是因為體內濕熱過盛造成的,纏綿難愈。個人建議應當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多喝水,多吃水果,配合針對性中成有效葯濕癬凈綜合治療,這樣才可以達到徹底痊癒。平時只要健康科學的服用,不管什麼茶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涼茶性涼,有利於濕熱的排除所以說濕疹可以喝涼茶。
杜建—漳縣鹽井鄉衛生院
皮膚科
醫師
④ 得了濕疹喝什麼涼茶好
不喝涼茶,喝涼茶有什麼用。
⑤ 治療濕疹的小技巧
濕疹是一種慢性的、敏感性的一個皮膚病,由於它的發病跟這種過敏的體質有關,也就是說對於它發病的因素,我們有時候很難的去掌握,所以它容易反反復復發生,所以在臨床上治療濕疹也是皮膚科醫生共同面對的一個難題,往往我們通過積極的治療,尋找過敏原,通過一些抗組胺、抗炎、內外治療、中醫治療都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的。但是往往由於患者他不清楚它的致病因素,又可以反復去發生,所以在治療上我們也是建議患者最大的一個就是說,治療原則就是要盡可能的找到病因,盡可能的避免接觸引起這個病情復發的過敏原,這是首要原則。
那麼治療方法有很多,有中醫的方法,有西醫的方法。中醫主要是通過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體質類型、舌脈等等一系列的去辯證之後,中葯的口服加上外用,外用包括一些外洗、外敷、外塗等等,對於一些慢性濕疹,中醫還可以使用一些拔罐、放血等等治療。西醫的話,主要是抗組胺的治療,抗組胺的葯物可以控制這種病情的發展,止癢等等,另外還有一些糖皮質激素的一些選擇,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有些急性期,病因明確的時候可以系統給葯,對於一些慢性期、瘙癢劇烈,可以外用糖皮質激素等等。
當然,還有一些輔助治療,外用的比如說一些激光類的,或者是說通過一些其他方面的免疫抑制的治療,對於一些重症的都是可以選擇的,所以說它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治療方法,總之在改善患者的這種症狀,使它的皮疹盡快消退的這個前提下,盡量使用一些,對患者副作用小,沒有什麼遠期這種影響的這些葯物為准則。
⑥ 涼茶配方
首先,要了解葯物功能。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如花和梗、葉的性味和功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浸泡後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也有天壤之別。因此,在購買前要做詳細咨詢和確認;其次,要了解葯物配伍的知識。幾種葯物混合在一起,由於氣味的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各不相同,彼此的功能就會相互抵消或得到加強。搭配不當,有可能會使泡出的茶有暴熱或酷寒的現象出現,這種寒熱表現不是我們平常所說溫度的寒熱,用味覺和觸覺根本不能感覺到,而是吸收入人體後才會產生的變化,因此對人體的影響最大。
常見涼茶的配方
1、王老吉:
由10味中葯組成:以崗梅、淡竹葉、五指柑清心火、解熱毒;配以山芝麻、布楂葉、金沙藤、金櫻根、木蝴蝶利濕通淋,除腸胃之火;再以金錢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這些中葯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2、夏桑菊茶:
集夏枯草、桑葉、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氣味芳香,清熱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濕。
3、鄧老涼茶:
包括金銀花、菊花、蒲公英、霜桑葉等中葯,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板藍根:板藍根顆粒的主要成分為板藍根。板藍根具有明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對多種致病菌如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連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賀志氏及費氏痢疾桿菌、腸炎桿菌和A刑腦炎球菌均有抑製作用,是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熱毒、咽喉腫痛等病的良葯。
4、清開靈:
由金銀花、黃芩、板藍根、梔子、水牛角、動物膽酸、珍珠層粉等8味中葯組方製成。該葯具有抗病毒、清熱毒、醒腦開竅、抗菌等功能。對各種病毒(熱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5、金銀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山芝麻、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清除風熱感冒、熱血毒痢、痛腫疔瘡、溫病發熱等功效。
6、五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選用純中葯精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濕、健胃消滯等作用。
DIY夏季保健涼茶配方
1、陳皮茶:將干橘子皮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2、桑菊茶: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製成了。常飲這種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3、荷葉涼茶: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葯滑石、白術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鍾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4、西瓜皮涼茶:很多人吃完西瓜將皮丟棄很可惜,可將外皮綠色的那一層利用起來,洗凈後切成碎塊,放入適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涼茶就做成了。
5、薄荷涼茶:
到中葯鋪買回薄荷葉、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鍾後,放入白糖攪勻。常飲此涼茶提神醒腦。
桑葉、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洗凈,放入茶壺內,用開水泡10分鍾即成。代替茶水隨時飲用,辛涼解表,適用於風熱感冒 .
香蘭涼茶 :
將藿香9克與佩蘭9克洗凈後,和茶葉6克一起放入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沖溶,蓋上蓋悶5分鍾,再加入冰塊冷卻,即可飲用。這種調配茶可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二十四味涼茶配方
配方:棗片、金銀花、杭白菊、玫瑰花、烏龍茶、黃山貢菊、臘梅花、枸杞、黑芝麻、金菊花、白芝麻、麥冬、胖大海、茉莉花、山楂、甘草、蓮心、果乾、薄荷、毛峰茶、銀菊、玫瑰茄、銀杏葉、冰糖。降火、清熱祛濕、清熱解暑、去濕消滯、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或養顏護膚、保健止渴等作用
四時感冒茶
1藿香 3錢 止嘔
2連翹 3錢 疏風
3牛蒡子 3錢 利咽散腫
4荊芥 3錢 祛風解表,醫治感冒
5防風 3錢 祛濕止痛
6桔梗 3錢 開宣肺氣,祛痰
7甘草 1錢 調和葯性
8菊花 5錢 明目
9生薑 3片 祛風,止嘔,止咳
10北杏 3錢 止咳平緩
11川弓 3錢 活血行氣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四時感冒,鼻塞頭痛,咽喉不利,痰多咳嗽,消暑利濕。
禁忌:一般皆可飲用。
清熱祛濕茶
1.金銀花 5錢 清熱解毒
2.夏枯草 5錢 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
3.棉茵陳 5錢 利濕
4.白菊花 5錢 舒風清熱,解毒,明目
5.川萆薢 3錢 祛風濕
6.土茯苓 3錢 解毒,利關節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清熱除濕。
禁忌:虛寒人士或孕婦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薑2片,陳皮1錢同煲。
適合人群:小便赤痛,舌偏黃白,口舌生瘡。
銀花解毒茶
1.金銀花 5錢 清熱解毒
2.夏枯草 5錢 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
3.蒲公英 5錢 利濕
4.白菊花 5錢 舒風清熱,解毒,明目
5.生地 3錢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6.魚腥草 3錢 清熱解毒,除濕通淋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清熱解毒,養陰生津。
禁忌:虛寒人士或孕婦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薑2片,陳皮1錢同煲。
快樂生活一點通上的涼茶
材料:雞草骨1兩,甘草5錢,胖大海5錢,枸杞2錢,大棗5-7個,桂圓肉5錢,夏枯草1兩,杏仁5錢,冰糖適量,紅茶1兩
廣州人自己褒的涼茶
配方1、有金銀花、野菊花、雞蛋花、木棉花洗凈後5碗水褒成一碗水。即可。
配方2、有雞骨草、夏枯草、加3元瘦肉就可以了。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配搭,不過這兩種就比較地道。
製作方法:在鍋中放5斤水,依次將雞草骨、甘草、胖大海、枸杞、大棗、桂圓肉、夏枯草、杏仁、紅茶放入鍋中大火開後改為中火,煎45至60分鍾,將水倒入另一容器中,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註:杏仁在食用前用冷水泡8小時可以去毒。
涼茶簡介:
各種特色涼茶,包括清熱瀉火、強力瀉火、清熱祛濕、復方羅漢果、清暑益氣、感冒涼茶等。涼茶的配方都是由廣州中醫葯大學的老教授提供的經驗方,且採用先進的現代化的提取、精製、包裝技術,成品原汁原味,不含防腐劑,新鮮衛生,攜帶方便,是您舟車勞頓、辛勤奔忙之餘的減壓、瀉火、祛暑、健胃的最佳清涼飲品。
清熱瀉火涼茶:
主要成份:竹葉,生地,蘆根,通草等
功效: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適用於熱盛津傷或氣陰兩傷所引起的身熱多汗、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大便秘結等症。
清熱祛濕涼茶:
主要成份:十大功勞,雞血藤,蒲公英等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化濁。適用於濕熱引起的舌苔黃膩、腹脹納呆、腹痛腹瀉、肢重等症。最適合經常在戶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熱之病的人群。
復方羅漢果涼茶:
主要成份:羅漢果,魚腥草等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渴、口乾,聲音沙啞等症。最適合於煙酒過多,經常熬夜的人群。
感冒涼茶(桑菊、銀翹):
主要成份:銀花,竹葉,連翹,蔓荊子,薄荷等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
參七茶:
主要成份:西洋參,三七.
功效:養陰益氣,醒腦提神,減壓,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和增強低抗力,特別適合工作繁忙的白領飲用.
涼茶配方
1 小菊花 8-10朵,西洋參 6-8薄片,甘草 2-4片,枸杞 6-8顆,山楂 1-2片,蓮子芯 3-4根,冰糖或蜂蜜若干。
2西瓜皮涼茶:可將外皮綠色的那一層利用起來,洗凈後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3薄荷涼茶:取薄荷葉、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鍾後,放入白糖攪勻。常飲此涼茶可提神醒腦。
4陳皮茶:將干橘子皮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5桑菊茶: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6荷葉涼茶: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葯滑石、白術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鍾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7 香蘭涼茶:
配方比例 藿香9克、佩蘭9克、茶葉6克
製作方法 藿香9克、佩蘭9克洗凈,和茶葉6克一起放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沖溶,上蓋悶5分鍾,加入冰塊冷卻待飲。 功效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8外感涼茶:適合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痰黃,舌苔黃等。組方:銀花15克,板蘭根15克,土牛膝15克,崗梅根30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淡竹葉10克,魚腥草30克,薄荷5克。
9清熱去濕茶:適合用於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肉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組方: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10清肝明目茶:適合用於肝膽濕熱證:頭脹痛,煩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紅或癢或流淚,睡眠差,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組方:夏枯草15克,桑葉10克,野菊花15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溪黃草15克,車前子10克,黃芩10克。
11小兒涼茶:適合用於小兒心肝火旺證:出現煩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潰瘍,眼屎多等。
組方:連翹8克,淡竹葉5克,燈芯花5扎,山楂8克,銀花8克,蘆根8克,火炭母8克,山梔子8克,淮山10克,麥冬8克。
(注意:上述涼茶服用方法:一日一劑一人量,症狀好轉即減量或停用,轉為食物調理。)
12淡鹽涼茶:開水500毫升沖泡綠茶5克,食鹽2克,晾涼待飲。除了可以止渴解熱除煩,治頭暈惡心,常飲用綠茶還可以消除疲勞養顏美容,平靜心情。
13烏梅涼茶:烏梅是薔薇科梅的乾燥成熟果實,經文火炕焙成黑色,故稱烏梅,有收斂生津,清暑解渴的作用,也可以促進消化。
14銀甘涼茶:由金銀花和甘草二味泡茶,金銀花是忍冬植物忍冬的花蕾,有清熱解毒並有抑菌作用,每日5—15克。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狀莖,急慢性咽喉炎,皮膚易生癤痱者,甚為適宜。
15玉米須茶:取玉米須20克,洗凈用沸水浸泡後飲用,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16瓜皮涼茶:將西瓜薄皮洗凈切碎塊,放適量水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加少量白糖攪勻。去暑利尿解毒。
17綠豆湯:不僅能有效預防中暑,而且能使身體增加多種營養,可謂一舉多得,而且喝綠豆湯不用擔心會出現冷飲傷身的現象,綠豆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可解百毒,維持肌體的正常代謝功能。
18龜苓膏:龜苓膏是清朝宮廷的養生食療秘方,具有祛毒解熱、潤肺止咳、健胃整腸、治青春症、改善便秘的功效,用龜板、土茯苓、倉術、苦蔘、女貞子、荊芥穗、北耆、生地、雞骨草等二十餘種中葯材,遵循古法煉制而成,從葯材的處理到精火熬煉過程約需十餘個鍾頭。
19果汁紅茶:鍋中加水750毫升,加熱至沸入紅茶40克,微沸5分鍾,離火去茶葉,晾涼後入冰箱。飲用時在杯中倒入紅茶40毫升,放少許檸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冰水150毫升,滴入少許白蘭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許,即可美容也可以去火,愛美的雙魚MM不妨一試。
水果茶配方
材料:
l) 百香果1個、草莓4顆、葡萄8顆、菠蘿切片50克、蘋果切片1/4個、檸檬2片、柳橙2片、紅茶包2包、水800cc、蜂蜜1大匙
做法:
將各類水果洗凈;百香果取出果肉備用。將水及各類水果放進容器中煮沸後熄火,入百香果肉,丟入茶包,再加入蜂蜜調勻即可飲用。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63.8kcal、蛋白質0.8g、脂肪0.4g、醣類14.25g、纖維1.5g、膽固醇0mg、維生素C19.4mg、鈣9.9mg、鐵0.3mg。
水果型的涼茶不應該有其他的中葯在裡面。下面介紹幾種,清涼,也有一定的減肥(只是火型體質的人有效):
青瓜、羅漢果(鮮果)、蘿卜、蜂蜜(涼水沖服)、雪梨。具體做法是,先空腹喝一杯羅漢果茶,十五分鍾後喝點白粥(可同時吃點鮮白蘿卜),然後用青瓜和雪梨放在一起熬水喝,再把蜂蜜沖涼水晚上飲用(不可太多)。
以上既可以減肥又可以清涼,不妨試試。
⑦ 涼茶配方大全
夏天氣候偏熱多濕,容易使人腸胃失調,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難免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上火、口舌生瘡、咽喉腫痛、食慾不佳等症狀。所以夏季是喝涼茶最合適的季節,許多小夥伴都是在涼茶鋪買的涼茶。但你知道涼茶鋪常見的涼茶配方有哪些么?
清熱祛濕茶配方: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功效:適合用於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肉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清肝明目茶配方:夏枯草15克,桑葉10克,野菊花15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溪黃草15克,車前子10克,黃芩10克。
功效:適合用於肝膽濕熱證,頭脹痛,煩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紅或癢或流淚,睡眠差,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如果你也是有時候要值夜班的話,這個真可以試試。
小兒涼茶配方:連翹8克,淡竹葉5克,燈芯花5扎,山楂8克,銀花8克,蘆根8克,火炭母8克,山梔子8克,淮山10克,麥冬8克。
功效:適合用於小兒心肝火旺證,出現煩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潰瘍,眼屎多等。
復方羅漢果茶配方:羅漢果1/8顆,紅棗5顆,玫瑰6朵,枸杞10粒。將羅漢果的外殼去掉,取出內部的肉,掰下一小塊(約1/8大小)備用。紅棗和枸杞用清水沖洗干凈。將枸杞,玫瑰花,羅漢果和掰開的紅棗放入壺中,倒入開水蓋上蓋子,燜5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渴、口乾,聲音沙啞等症。最適合於煙酒過多,經常熬夜的人群。
清熱瀉火茶配方:崗梅根30克、山芝麻15克、五指柑12克、淡竹葉10克、木蝴蝶3克、布渣葉10克、火炭母12克、海金沙藤15克、金錢草15克、金櫻根15克。將所有葯材放入鍋中煮沸大約5分鍾即可。
功效:利濕、降火、疏肝和胃。可以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注意婦女月經期禁止服用,脾胃虛寒禁用。
感冒涼茶(金銀薄荷茶)配方:准備銀花、竹葉、連翹、蔓荊子及薄荷,把全部材料置入砂鍋中煎服即可。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上火也會引起感冒,這個金銀薄荷茶就適合風熱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
桑菊茶配方: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味道甘甜,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參七茶主要成份:西洋參,三七各5克,沸水泡服。
功效:參七茶具有養陰益氣,醒腦提神,減壓的功效,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和增強低抗力,特別適合工作繁忙的白領飲用。
香蘭茶配方:藿香9克、佩蘭9克洗凈,和茶葉6克一起放茶壺中,加500毫升開水,上蓋悶5分鍾,冷卻待飲。
功效:這款涼茶有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的作用,有助於預防中暑,適合風熱感冒初期的患者,但陰虛火旺的患者不宜食用。
陳皮茶配方:將干陳皮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
功效: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但有乾咳無痰、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體質者不宜多食。
*中葯使用效果因人而異,使用前切記遵循醫囑
⑧ 常見的清熱去濕涼茶
我們都知道有些涼茶有清熱去濕的功效,到底是哪些呢?我給你具體講解一下常見的清熱去濕涼茶吧。
清熱去濕的涼茶
1 五花茶:金銀花12g 雞蛋花10g 菊花10g 木棉花10 葛花10. 主治:清熱解毒,解暑、解酒、止瀉、涼血止血。
2 清熱去濕茶:黨參 12g 梔子5g 黃芪12g 茵陳10g 蒼術10g 野菊花 10g 崗梅根10g 陳皮10g 薏苡仁20g 主治:清熱解暑、燥濕健脾。
3:最簡單的方法不用煲也可以,菊花、金銀花、板藍根、胖大海、麥冬、梔子(最好劃破泡)這些可以去葯店買,如果你是長期吃建議你一樣買 250 g,每天適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來加減,有清熱減毒除濕的功效
4:鮮菏葉,佩蘭葉,淡竹葉,雙花各6 克煲後放冰糖適量既可
5:煲涼茶太麻煩了!直接泡茶喝多方便啊!!! 上上周,我朋友和我由於吃了太多辣椒,他長了嚴重的口瘡,疼的死去活來,一口飯也吃不下。
另外,也可以每周吃幾次涼瓜,效果也不錯。而且專家說涼瓜的維C 在蔬菜里是最高的!如果怕苦的話,去瓤切好後放鹽水裡泡一會,最好瀝干水後再炒,這樣苦味少了很多。注意,炒菜時不要蓋鍋蓋,讓苦味揮發掉!
五花祛濕茶配方材料
金銀花、木棉花、雞蛋花等
金銀花
植物金銀花又名忍冬,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木質藤本植物。
“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的莖、葉和花都可入葯。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利咽喉、疏風散熱、消暑除煩、殺毒殺菌、利尿止癢的作用。
木棉花
木棉花,是南方的特產,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25米。樹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輪生,葉互生。每年3-4月份先開花,後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
淡、澀,平,清熱,利濕,解毒。具有良好的去濕毒用於泄瀉,痢疾,血崩,瘡毒。
雞蛋花
雞蛋花,夾竹桃科的落葉小喬木,又名緬梔子,其花瓣潔白,花心淡黃,清熱解暑、清腸止瀉、止咳化痰,治濕熱下痢。
涼茶的製作方法
1、金銀花飲
原料:金銀花、菊花、山楂各50克,精製蜜100克。
製作:金銀花泡洗,山楂洗凈切碎,菊花淘凈,放鍋內,注入清水,用文火燒沸,約熬30分鍾,瀝出葯汁。用紗布過濾去渣冷卻,蜂蜜緩緩倒入葯汁內,拌勻。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潤燥。
應用:暑熱煩渴,心煩怔忡,頭暈目眩,食慾不佳。
2、清熱去濕茶
組成: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製法:將上訴各葯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
應用:適合用於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肉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3.清熱潤燥類
原料:金銀花15克、麥冬10克、生山楂、生甘草10克
製法:將金銀花15克、麥冬10克、生山楂10克、生甘草6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
功效:既能清熱消暑又能養陰潤燥。
應用:適宜於陰虛內熱症見口鼻發熱,嘴唇乾裂的人。
4、桑菊茶
原料:金銀花、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
製法:將金銀花、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可散熱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5、外感涼茶
原料:銀花15克,板蘭根15克,土牛膝15克,崗梅根30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淡竹葉10克,魚腥草30克,薄荷5克。
製法:將銀花15克,板蘭根15克,土牛膝15克,崗梅根30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淡竹葉10克,魚腥草30克,薄荷5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疏風清熱解毒
應用:適合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痰黃,舌苔黃等
⑨ 濕疹可以飲用哪些飲品
廣東涼茶,清熱,下火,去濕。。。
好象都這么說的,你有王老吉嗎
搜一下其功效
⑩ 涼茶配方 涼茶配方有哪些
1、清熱祛濕茶
配方: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功效:適合用於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肉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2、清肝明目茶
配方:夏枯草15克,桑葉10克,野菊花15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溪黃草15克,車前子10克,黃芩10克。
功效:適合用於肝膽濕熱證,頭脹痛,煩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紅或癢或流淚,睡眠差,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如果你也是有時候要值夜班的話,這個真可以試試。
3、小兒涼茶
配方:連翹8克,淡竹葉5克,燈芯花5扎,山楂8克,銀花8克,蘆根8克,火炭母8克,山梔子8克,淮山10克,麥冬8克。
功效:適合用於小兒心肝火旺證,出現煩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潰瘍,眼屎多等。
4、復方羅漢果茶
配方:羅漢果1/8顆,紅棗5顆,玫瑰6朵,枸杞10粒。將羅漢果的外殼去掉,取出內部的肉,掰下一小塊(約1/8大小)備用。紅棗和枸杞用清水沖洗干凈。將枸杞,玫瑰花,羅漢果和掰開的紅棗放入壺中,倒入開水蓋上蓋子,燜5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渴、口乾,聲音沙啞等症。最適合於煙酒過多,經常熬夜的人群。
5、清熱瀉火茶
配方:崗梅根30克、山芝麻15克、五指柑12克、淡竹葉10克、木蝴蝶3克、布渣葉10克、火炭母12克、海金沙藤15克、金錢草15克、金櫻根15克。將所有葯材放入鍋中煮沸大約5分鍾即可。
功效:利濕、降火、疏肝和胃。可以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注意婦女月經期禁止服用,脾胃虛寒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