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仙鶴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仙鶴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9-12 21:10:29

㈠ 喜歡含羞草還是跳舞草(順便給我它們的簡介!!!)

本人喜歡跳舞草 呵呵~~

含羞草資料

【別 名】感應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學 名】Mimosa pudica Linn.

【英文名】Bashfulgrass,Sensitiveplant

【科 屬】豆科 、含羞草屬Leguminosae

【花 語】害羞(Shyness)
輕輕觸碰這種植物的葉片會立刻緊閉下垂,即使一陣風吹過也會出現這種情形,就像一個害羞的少女般。因此它的花語是-害羞。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個性非常害羞膽小,而且很怕生。感受特別的敏銳,自尊心也強。不過如果和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就會輕松自在得多,交朋友重質不重量,喜歡細水長流的感情。

【簡 介】
多年生草本(在蘇南栽培後成一年生),高約40厘米,分枝多,遍體散生倒刺毛和銳刺。葉為2回羽狀復葉,羽片2—4個,掌狀排列,小葉14—48,長圓形,長0.6—1.1厘米,寬1.5—2毫米,邊緣及葉脈有刺毛。頭狀花序長圓形,2—3個生於葉腋;花淡紅色;花萼鍾狀,有8個微小萼齒;花瓣4;雄蕊4;子房無毛。莢果扁平,長1.2—2厘米,寬約0.4厘米,邊緣有刺毛,有3—4莢節,每莢節有1顆種子,成熟時節間脫落。花期9月。 原產南美,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為觀賞植物,生於山坡叢林中及路旁的潮濕地;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等省區。全草葯用,能安神鎮靜、止血收斂、散瘀止痛;種子能榨油。含羞草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有毒物質,人體過度接觸後會使毛發脫落。

含羞草名字的來源
植物與動物不同,沒有神經系統,沒有肌肉,它不會感知外界的剌激,而含羞草與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外界觸動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此動作被人們理解為「害羞」,故稱為含羞草。

含羞草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很俊俏的小夥子,常外出釣魚。一天,他看見一位老漢坐在河邊,嘴駐自言自語:」釣!釣!釣!小魚莫來大魚到。」說著大魚真向老漢游來。小夥子對老漢說:「我向你學習釣魚,好嗎?」老漢說:「釣魚沒有什麼好學的,看你似很誠實,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只要一直沿著這條河岸向前走,會遇到好事的。」老漢說完,人不見了。
小夥子很高興,心想,我一定是遇到仙人了,就沿岸一直走去。天黑了,仍然往前走,前面出現一片長滿荷花的大灣。水邊一戶人家門開著,點著燈,一位少女坐著織綢。小夥子走前問道:「請問這是什麼地方,我走迷了路。」織綢女說:「這是荷花庄,我是荷花女,你走累了,可進來坐下歇歇。」小夥子坐了一會兒,要走了,荷花女沒有留他,送他出了門口。 小夥子回到家,心想痴了,認為這荷花女,定是仙女。釣魚老漢說,向前走會遇到好事,可能是這仙女要下凡,找要和她結婚。 第二天大早,小夥子又沿河岸走,天黑到了荷花庄,荷花女仍在,態度比昨天親呢多了。她叫小夥子脫下破小褂,給他縫補。 小夥子說:「我是孤身一人呀!」荷花女像未聽見。將衣補好,送小夥子出門。小夥子回到家已是半夜,坐不住,立不穩,返身又向河邊跑,再到荷花灣,見灣中一朵大荷花,便呼喚荷花女,果然荷花女踏波而來。她說:「我父不許我和凡人往來,從今以後,我們便不得見面了。小夥子哭了,哭得很傷心。荷花女安慰說:「只要你真心實意,我就和你一塊逃走。」小夥子對天發誓,永不變心。荷花女帶小夥子駕雲來到天邊深林里,一座小橋直通小屋門口前,他倆過橋進屋,屋內一切陳設齊備,還放著一架織布機。 他們在那裡成了親。小夥子天天外出打獵,不用費多少力,就可獵到一些山兔、山雞,空閑時間,就游山逛水。荷花女卻很辛苦,每天除織綢,還到各山頭栽桑。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荷花女的頭發,不那麼光亮了,紅潤的臉也不那麼可人了,小夥子對他說:「你太勞累了,人變老了,你歇歇吧!」荷花女搖搖頭說:「你看,如果那許多荒山都成了桑林,該多美呀!」荷花女從頭上拔下一根針交給小夥子說:「這針是寶貝,可制伏猛獸,你要用這寶針,把這一帶被害獸佔領的無人山區,變成百姓的樂園。注意,這寶針千干萬萬不能落到別人手裡。」 一天,小夥子到遠處的野山打獵,發現一個黑漆漆的洞口,覺得很奇怪,進洞一看,一隻老虎撲來,他用荷花女給他的寶針一指,老虎逃跑了。前面是一座大門,推門一看,明燈高照,一位妙齡少女坐在炕上,她比荷花女漂亮多了,少女迎他同坐炕上,伴同吃菜喝酒,兩人便成了親。3天後,少女說找要出去走親戚,但怕虎狼傷害。小夥子說:「我有寶針。可戰勝一切猛獸。」說著便把寶針交給少女。誰知少女一走出洞,洞口便緊緊閉上,小夥子被禁在洞內,他這才想起荷花女說的話,懊悔已遲了。 荷花女見小夥子不回來,掐指一算,心中明白,原來小夥子已成負心人,不禁眼淚直流。又一想,還是去救他一命吧!她另外還有一件寶物,是開山鑰匙。荷花女到了洞門口,把開山鑰匙一指,洞門大開,把小夥子帶出洞,小夥子感到羞愧不安。荷花女含淚說:「做夢也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負心人!二人正在返回途中,那少女從後面追來,大喊:「小夥子,回來呵!」荷花女對小夥子說:「你干萬不能回頭看她,只要一回頭,你就沒命了。」少女還在後面喊:「小夥子,你好好想想,你到哪裡再去找到像我這佯可愛的美人兒?小夥子一動心,回頭望了一眼。少女趁他思想動搖的一剎那,把手帕一擺動,便把小夥子化成生長在地上的柔弱小草。
荷花女凝視著這小草,小草葉片雙雙相合,像是合掌懺悔,旋即含羞地垂下葉柄,表示認錯。荷花女說:「小夥子,你還能知恥,還能認錯。」後來大家叫它"含羞草",成為人們喜愛的小草。

含羞草「含羞」的原因
日本上智大學土屋隆英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揭開了含羞草閉合運動之謎:含羞草細胞是由細小如網狀的蛋白質「股動蛋白(actin)」所支撐。產生閉合運動時,股動蛋白的磷酸會脫落,只要讓含羞草吸收不讓磷酸脫落的化合物,經觸碰也不會起變化。土屋教授指出,當股動蛋白束散開時,細胞被破壞,結果水分跑出來,以致產生閉合運動。股動蛋白一般見於動物的肌肉纖維內,與肌肉伸縮有關。沒想到它也存在含羞草內,可說是相當罕見。

含羞草的主要應用

1、觀賞。含羞草株形散落,羽葉纖細秀麗,其葉片一碰即閉合;含羞草花多而清秀,楚楚動人,給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地栽於庭院牆角,也可盆栽於窗口案幾。

2、葯用。含羞草也是一種葯物。

【來源】豆科含羞草屬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夏秋采,去凈雜草,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甘、澀,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斂等功效。用於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系結石,瘧疾,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咯血、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 5~8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 意】孕婦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內服不宜過量。

【摘 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3、預測地震。據土耳其地震學家艾爾江表示,在強烈地震發生的幾小時前,對外界觸覺敏感的含羞草葉會突然萎縮,然後枯萎。在地震多發的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含羞草的葉子白天張開,夜晚合閉。如果含羞草葉片出現白天合閉,夜晚張開的反常現象,便是發生地震的先兆。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時,含羞草開始張開,但是到了10時,葉子突然全部合閉,果然在13日發生了強烈地震。1976年日本地震俱樂部的成員,曾多次觀察到含羞草葉子出現反常的合閉現象,結果隨後都發生了地震。

含羞草的種植

含羞草的種植技術簡單,管理粗放。對氣候、陽光、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1、種植方法。一般播種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將種子均勻撒在細土上,覆土1.5厘米左右,在溫度18℃左右時,10天左右可出苗(一般入土即長,不需花精力專門管理)。幼苗期生長較慢,7-8厘米時可定植。

2、田間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時鬆土、鋤草、澆水。室內盆栽,夏季每天澆水1次。每月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甚至不需施肥。

3、病蟲防治:基本無病蟲害。如有蛞蝓,可在早晨用新鮮石灰粉防治。

植物舞蹈家--跳舞草(Codariocalyx motorius(Houtt.) Ohashi)

簡介

跳舞草是一種瀕臨絕跡的珍稀植物,又名情人草或多情草,風流草。跳舞草的花語是快樂。該草屬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葉灌木,野生於深山老林之中,它樹不像樹,似草非草,株高60厘米,苗高25厘米以上,葉柄上長出三片葉時,就可開始觀賞。

名字來源

它的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線形小葉,且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到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擺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

會跳舞的草

氣溫達24°C以上且無風雨時,兩片小葉聞聲而動,長年不斷左右擺動,上下彈跳,時快時慢,令人百看不厭。
其對小葉自行交叉轉動、親近、"接吻"、"彈冠相慶",載歌載舞,每葉轉動達180度後便又彈回原處,爾後又再行起舞,周而復始。當氣溫達28°C至34°C之間,尤其上午8-11點和下午3-6點,特別雨過天晴、陰天跳動更具戲劇性,全株葉片如久別的情人重逢,雙雙擁抱,又似蜻蜓點水上竄下跳,溫柔之至。跳舞草盆栽樹高約0.6米;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豎貼於枝幹,緊緊依偎,猶如靜靜休息。真是植物界罕見的景觀,據科學研究看,跳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節律、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這一奇特現象堪稱世界一絕,中外奇觀。利用跳舞草這種自身運行的特異功能,製成盆景可供人們觀賞。

關於跳舞草的傳說

據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家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群,出神入化。她常常在農閑之際巡迴於各族村寨,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象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白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間,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眾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家丁不注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自溺而亡。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和節而舞,人們都稱之為「跳舞草」,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另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殺,死後便化身為跳舞草。所以,一旦遇到多情的小夥子高唱情歌,它就會隨歌起舞。

用途

跳舞草全株可供葯用,有舒筋活絡、祛痰化瘀之效;可栽培,為著名的趣味觀賞植物。

產地

跳舞草產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台灣等省區,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山坡或山溝灌叢中。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也有分布。

關於跳舞草的研究

跳舞草何以起舞,植物學家普遍認為與陽光有關,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向日葵沖著太陽轉動頭莖一樣。具體深入研究,還有各種分歧。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為,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蟲的侵害,再就是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一轉,可躲避酷熱,以珍惜體內水分。風流草究竟為何晝轉夜停,仍存在著很多疑問,要解開這個謎還需植物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

跳舞草種植技術

跳舞草的生長與自然環境中的各項因素有密切關系,在溫度、光照、水分、培養介質等因素中,由於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當您在自然條件下播種時,請您根據跳舞草的習性,在認真研究當地四季的氣候狀況後,確定播種時機。若您的室內使用空調或暖氣來調節氣溫,種植將不受季節影響,有關種植技術簡介如下:

1. 種子處理: 跳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才出苗。因此,為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干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度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植發脹,略曬干,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磨擦處理泡脹)。

2.種植時:跳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攝氏度,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跳舞草在理論溫度5-10攝氏度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因盡早使用。

3、種植:種植時,特別注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隻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盡量准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是種子萌芽變得困難, 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般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 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鍾透氣 ,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使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4、出芽:種子發芽後等到芽上的第一對葉子呈隊稱展開時,請立即拿開覆蓋物(玻璃板、塑料紙),並放置於向陽處,避免陽光直射,注意溫度變化,不要過量澆水。 當地一對子葉已充分展開,並呈現綠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 當地一對真葉長出時,應把其置於全天直射的陽光下,並關注培養介質的乾燥情況,適當給水;當長出第二對真葉時,就表明已經度過種植的最難關啦,只要掌握好溫度、水分、跳舞草會茁壯成長.

5、光照:植株缺少光照,常會發生徒長的現象,使得植株細長、瘦弱易倒狀,應該增加光照時間。盡可能經常轉動花盆,以便使植株枝葉各個角度接受陽光,並得到充分生長

6、養護:待苗長到近一寸時,保留健壯的植株,其餘的要移盆,移盆時,要小心翼翼,不要傷到須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系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後再澆適量水。

7、澆水:在出芽期間,需要保持培養介質濕潤。出芽後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仍濕潤唯宜; 澆水時間盡量在早上,避開陽光, 水最好先放置4-6分鍾,散去自來水中的氯氣,澆水時最好使用細眼壺,,從遠離植株的地方,逐漸向植株靠攏,四周多澆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並盡量不要濺在葉、莖上。

8、施肥: 植株生長到以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提供兩包肥料,進行第一次施肥, 植株開花期:即植株生長到二--三個月時,進行第二次施肥。

9、造成種植失敗的常見因素:(自我檢測)

(1)、 環境因素: 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2)、 播種因素: 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干

(3)、 栽培管理因素:忘記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剛出芽,就在陽光下暴曬,澆水太少或過多,發芽一個星期後,未得到充足陽光忘記施肥.
印度生長著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鍾表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印度生長著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鍾表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㈡ 關於荷花的資料

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凌波仙子、水宮仙子、君子花等。

荷花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

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

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2)仙鶴皰疹擴展閱讀:

荷的起源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惡劣,災害頻繁沒有動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地球上。

其中,有一種今天我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我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

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㈢ 神燈和周林頻譜有什麼不同,買那種比較劃算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兩種儀器是完全不同的,所謂的神燈就是TDP,是一種磁療,而頻譜儀不屬於磁療。

㈣ 紅外線理療儀器的危害

絕對沒有影響。。。

紅外線的實質是什麼?
它究竟有哪些基本特性?要想弄清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電磁波。物理學的常識告訴我們,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著對其它帶電體產生作用力的電場。同樣,磁鐵或其它磁體周圍也存在著一個對其它鐵磁物質產生作用力的磁場。這兩個場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它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可以用檢測儀器證實它的存在。物理學家發現,在空間任何一點,當電場強度發生變化時,就在該點周圍產生出磁場或磁場強度變化;相反,當某一磁場強度發生變化時,也必定引起該點周圍產生新的電場或電場強度變化。這就是說,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聯系,相互激發,組成統一的電磁場。所謂電磁波,就是由於電磁場的振動引起的,象水分子的振動激起說波一樣,由近及遠地向空間傳播出動。既然是波,必然有波長和頻率之說,前者指電磁波的長短,常以微米、毫米、厘米、米作單位;後者指電磁場振動的快慢、即每秒振動的次數,常以赫茲(1赫茲=1次/秒)、千赫、兆赫為單位。
經科學家證實,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和光的傳播速度相同,即每秒30萬公里。因此,波長與頻率的關系可依據公式進行計算:
波長=速度/頻率
在一般的科技書籍或電子儀器說明書中,只要提到波長,總要告訴你多少頻率。而且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因速度是一定的,波長越短,頻率越高。
至此,電磁波的概念已經基本清楚了,它的實質就是構成物體原子和分子的帶電粒子運動產生的,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不需要通過媒介傳播。
搞清了電磁波的基本概念,熱輻射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對於一定溫度的物體來說,它所發射的電磁波譜是一定的,具有這種特性的電磁輻射,稱為熱輻射。紅外線即是當物體處於一一溫度范圍,發出波長較長的電磁波。因此,如果把電磁波比作一個大家族的話,熱輻射則是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個小家庭,而紅外線就是這個小家庭中的一個成員了。
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很寬,故常把它劃為近紅外、中紅外和遠紅外區域。根據使用者的要求不同,其劃分范圍很不相同。例如有人把能通過大氣的三個波段劃分為:
近紅外波段 1~3微米
中紅外波段 3~5微米
遠紅外波段 8~14微米
有人根據紅外光譜劃分為:
近紅外波段 1~3微米
中紅外波段 3~40微米
遠紅外波段 40~1000微米
醫學領域中常常如此劃分:
近紅外區 0.76~3微米
中紅外區 3~30微米
遠紅外區 30~1000微米
但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紅外線通稱為遠紅外線。

紅外線:
紅外線(Infrared rays)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由德國科學家霍胥爾於1800年發現,又稱為紅外熱輻射(Infrared radiation)。
近年來,由於檢測設備的完善及研究的深入,人們對紅外線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學效應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獲得了許多進展。紅外線特別是遠紅外線已被廣泛運用在醫療保健產業中,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各種紅外線產品也大量出現。
一、紅外線生物學效應的機理
紅外線對人體皮膚、皮下組織具有強烈的穿透力。外界紅外線輻射人體產生的一次效應可以使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溫度相應增高,促進血液的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人的健康。
紅外線理療對組織產生的熱作用、消炎作用及促進再生作用已為臨床所肯定,通常治療均採用對病變部位直接照射。
近紅外微量照射治療對微循環的改善效果顯著,尤以微血流狀態改善明顯。表現為輻照後毛細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紅細胞聚集現象減少,乳頭下靜脈叢淤血現象減輕或消失,從而對改善機體組織、重要臟器的營養、代謝、修復及功能有積極作用。紅外線對人體產生二次效應的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學者認為遠紅外線可對細胞產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細胞內外水分子的振動,使細胞活化,發生一系列有益於健康的細胞生物化學及細胞組織化學改變 。
也有人認為遠紅外線可稱為「生命光線」,能夠顯著改善人體微循環。它作用於人體水分子時可對人體內老化了的大分子團產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組合成較小的水分子團,增強了細胞的活性和表面張力。由於滲透細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活性加強,因此增強了人體細胞的正常機能,使殺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
此外,生命光線還可以使血液中不飽和脂肪酸的二重鍵或三重鍵被切斷,飽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過氧化脂質],減少了血管內脂質的沉積,使血管壁光滑,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白內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發生,對人體健康起著良好的促進功效。
龐小峰研究紅外線對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應和醫學功能主要來自紅外線的非熱生物效應。紅外線吸收後能導致蛋白質分子中的醯胺鍵的量子振動,從而可使生物能量順利地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使生命體處於正常狀態,保持生命體的生長、發育及健康。
紅外線對機體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還處於剛起步狀態,在各波段的紅外線中以中波紅外線更易作用於免疫細胞,促進其生物學功能。紅外線的作用除與其波長有關外, 還與其發射的光子數目有關, 即與輻射強度和輻射時間有關, 過量的紅外線輻射還可能對機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其詳細機制有待進一步闡明。
曹志然等認為紅外線照射對機體免疫系統具有間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間接作用是指紅外線輻射可調節機體其它系統如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狀態, 從而達到調節免疫系統的目的。直接作用是指紅外線被機體吸收後能增強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周圍的生物場, 使其活性及相互調控作用增強,紅外光子可直接作用於免疫細胞的受激點。
毛文等推測其作用機理在於紅外線可能激活組織深部感受器,其生理生化效應一方面通過神經—體液反射途徑,另一方面可能通過目前尚未十分了解的經絡傳導途徑,對生物大分子、細胞及臟器的活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而有整體良性效應[2]。
二、紅外線對人體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熱輻射又稱紅外輻射,鋼鐵冶金企業高溫作業環境的主要特點是強熱輻射性高溫。特別是在鋼鐵冶煉、紅鋼熱軋和中型燒結機,是典型的紅外熱輻射接觸作業。短波紅外線可透過角膜進入眼球、房水、虹膜、晶狀體和玻璃體液吸收一部分紅外線而導致白內障,稱之為「紅外線白內障」。
有研究也指出紫外線(UVR) 和紅外線( IFR) 對眼及皮膚的損傷是電焊作業職業損害的一個重要方面,電焊作業時的紫外線和紅外線可引起角膜和晶體損傷[7]。
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對皮膚的損害作用不同於紫外線。紫外線主要引起光化學反應和光免疫學反應, 而紅外線照射所產生的反應是由於分子振動和溫度升高所引起的。
紅外線引起的熱輻射對皮膚的穿透力超過紫外線。紅外線通過其熱輻射效應使使皮膚溫度升高, 毛細血管擴張,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發等直接對皮膚造成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為紅色丘疹、皮膚過早衰老和色素紊亂。皮膚溫度升高, 毛細血管擴張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發等直接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
紅外線還能夠增強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作用, 加速皮膚衰老過程。這是由於在自然陽光下, 皮膚受到紫外線和紅外線的雙重作用而引起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在加速組織變性中的作用是一樣的。紅外線也能促進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癌的發展。
三、紅外線生物學效應的臨床應用研究
紅外線可被體表淺表組織吸收,有顯著乾燥脫水作用,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加快, 起到消炎鎮痛作用。臨床上採用局部外用紅花油加遠紅外線照射來治療褥瘡,發現療效好且見效快。
利用遠紅外線對帶狀皰疹進行治療,結果止痛、止皰和結痴時間均短於對照組。有實驗表明,生物陶瓷遠紅外線對燒傷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對損傷疼痛的治療,以慢性軟組織損傷療效最好。臨床護理觀察發現,在傳統的紡織品材料中加入超細陶瓷微粒製成的遠紅外線護具如護腰、護膝、護肘、護腕、頸圍等,在消炎、消腫、活血、止痛、通經活絡、改善微循環方面有顯著效果。同時可以避免因封閉給病人帶來的痛苦。 採用遠紅外線輻射加溫床對紅臀和臀部潰瘍患兒進行治療,治療組和對照組相比,平均治癒時間縮短,有效率更高。
新生兒硬腫症治療中的復溫問題是治療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過去採用普通暖箱逐漸復溫效果較差,現在採用遠紅外線快速復溫後患兒病死率明顯下降,搶救成功率顯著提高。皮瓣壞死是整形外科等臨床上常見的術後並發症, 主要是因為微循環障礙,目前尚無理想的防治辦法。姜平等通過活體直接觀察大鼠背部隨意皮瓣的微循環變化。發現遠紅外線局部輻射具有類似於血管擴張劑的生物學作用,能改善微循環提高皮瓣成活率,且在治療劑量范圍內無明顯副作用 。日本有學者報導使用直線偏振光紅外線治療多種類型的斑禿有明顯療效。
直線偏振光近紅外線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顳下頜關節痛治療療程短、療效好。其機理可能為光照起到光電能的刺激作用,電磁波作用及光化學作用,因而能抑制神經的興奮、鬆弛肌肉、舒張血管、增加血流,促進淋巴循環,促進活性因子的產生,從而起到治療作用。遠紅外線治療前後的血液粘度進行觀察,發現低溫激發遠紅外線具有以低溫熱功率效應為主的廣泛的生物學效應,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減輕胸悶、心悸、頭昏、麻木等症狀。應用紅外線照射膀胱區治療尿瀦留和其它葯物療法相比,產婦無痛苦, 不增加產後出血量, 易被產婦接受。有人採用遠紅外線照射治療小兒腸痙攣2,發現其療效明顯優於葯物治療, 且簡便易行, 無副作用, 兒童樂於接受。紅外輻射對糖尿病兔的高血糖症有明顯的緩解作用,血糖隨之降低。中遠紅外線治療使腫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強,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

㈤ 臨沂地區哪裡能找到「鵪子」,一種吃蛇的鳥,傳說鵪子嘴可以治蛇膽瘡。

我查了一下,在網上搜鵪子,好像鵪子是丹頂鶴或者仙鶴,「鵪子」其實就是當地人對仙鶴的俗稱!
你在網上搜鵪子斗鱉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