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脫霄性濕疹用什麼葯好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脫霄性濕疹用什麼葯好

發布時間: 2022-09-12 12:04:34

濕疹用什麼葯可以根治

濕疹治療用中成葯或西葯,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可以口服中成葯,皮膚版病血毒丸,20丸每天兩次權,口服西葯依巴斯汀片最好吃進口那一種,價格也不貴,每天一次,每次一粒。

白天服用依巴斯汀片,每天一次,每次一粒,晚上服用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每天晚上一次。外用的可以使用含有小劑量激素的葯膏,地奈德乳膏每天三次薄薄塗一層,還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外塗每天三次,外洗的中成葯推薦使用除濕止癢洗液,每天兩次。還要注意忌口,牛奶、雞蛋、海鮮、酸辣不能吃,不能熬夜。

② 濕疹用什麼葯好

哪一個葯最復適合於病制情,那個葯才是最好的,所以,治療濕疹,應該按照個性化的原則。首先,應該避免刺激,比如避免熱水的燙洗、暴力搔抓。同時,也避免刺激性進食食物,比如魚、蝦、蟹等。在具體治療上,可以口服抗組胺葯,必要時可以聯合使用。對於急性或者亞急性泛發性濕疹,可以靜脈應用5%的溴化鈣或者10%的葡萄糖酸鈣等。對繼發感染者,可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激素一般不常規使用。外用治療,主要應用激素類或者非激素類,比如,黑豆餾油等葯物的治療。中醫中葯可以收到不錯的療效,但具體應根據證型,辨證施治。所以,治療應該按照個性化的原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病情的葯物,才是最好的葯物。

③ 濕疹用什麼葯最好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
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
近年來,濕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製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系。
第一,應該盡量尋找過敏原。有的時候過敏原很難找,總也查不清楚,因為人接觸的東西太多。病從口入,可以自己記錄一下,前三天吃什麼東西,假如幾次都是因為吃某個東西皮疹加重,以後記住就不要吃了。
另外要注意環境因素,有很多花、花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花粉季節出門要戴上口罩。還有多見的比如對眼睛框過敏,對褲腰帶的裝飾品過敏,這些都應該避免。因為使用某種化妝品後開始覺得癢癢的,就說明對化妝品裡面的成分過敏,這種化妝品就不要用。這是預防為主,盡量找到原因。
第二,患了濕疹會很癢,抓撓往往使得皮膚病變更加厲害。實際上皮炎越抓越癢,越癢越抓,造成惡性循環。因此癢的時候不要去抓,往往會越抓越癢。
第三,去看醫生。皮疹可以吃一些抗過敏的葯物,要癢得很厲害,可以吃一些撲爾敏、抗組胺葯物。醫生會給開一些外用葯,最常見的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葯有
20幾種,而且激素有強弱之分。臨床上一般主張不要一開始用最強的,而且最強的葯不適合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有副作用。還可以用一些外用葯膏、葯水。

④ 濕疹用什麼葯擦最好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

近年來,濕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製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系。

第一,應該盡量尋找過敏原。有的時候過敏原很難找,總也查不清楚,因為人接觸的東西太多。病從口入,可以自己記錄一下,前三天吃什麼東西,假如幾次都是因為吃某個東西皮疹加重,以後記住就不要吃了。

另外要注意環境因素,有很多花、花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花粉季節出門要戴上口罩。還有多見的比如對眼睛框過敏,對褲腰帶的裝飾品過敏,這些都應該避免。因為使用某種化妝品後開始覺得癢癢的,就說明對化妝品裡面的成分過敏,這種化妝品就不要用。這是預防為主,盡量找到原因。

第二,患了濕疹會很癢,抓撓往往使得皮膚病變更加厲害。實際上皮炎越抓越癢,越癢越抓,造成惡性循環。因此癢的時候不要去抓,往往會越抓越癢。

第三,去看醫生。皮疹可以吃一些抗過敏的葯物,要癢得很厲害,可以吃一些撲爾敏、抗組胺葯物。醫生會給開一些外用葯,最常見的用甘伯宗乳霜。迅速止癢,且草本萃取,溫和不刺激,植物配方。

⑤ 濕疹用什麼葯比較好

目前並沒有什麼葯能徹底根治濕疹的。對付濕疹一定要「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成人濕疹的版日常護理:
1、飲食權:飲食是濕疹需要注意的重點,許多含有刺激的食物,都會造成濕疹病情的加重或者復發,例如含酒、辣椒、咖啡這些食物是需要患者盡量不要接觸。而蟹,蝦等海鮮,這些屬於發物,也需要盡量少食用。飲食方面的注意可以預防濕疹病情的加重。
2、洗澡:濕疹患者洗澡的次數不要太多,洗澡的時間也不要太長。這是因為,洗澡次數過多,容易造成皮膚表面保護油脂的流逝,皮膚失去保護,使得皮膚更加脆弱。同時也要注意,不要用太熱的洗澡,洗澡時也不要使用帶有刺激肥皂,特別是鹼性強的肥皂,這樣會加重濕疹的症狀。
3、患者在治療濕疹時不要盲目治療,亂用葯物。由於濕疹的治療時間往往是比較長,並沒有什麼特效葯能夠一撮而就,濫用葯物可能會導致病情的加重,造成對於身體的再次傷害。
4、濕疹往往會伴有強烈的瘙癢感,患者往往無法忍受濕疹的瘙癢,用手去抓癢,這樣會造成濕疹病情的加重,並且由於手上往往會帶有細菌,這樣還有可能造成皮膚的感染,引發其他疾病。

⑥ 濕疹用什麼葯可以治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容易復發,發病原專因比較復雜。濕疹的屬治療,首先要注意尋找並避免各種可疑的致病因素,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局部刺激皮膚,不要過度勞累。
主要的葯物有全身使用和局部使用的葯物。全身治療可以選用抗組胺葯物,比如西替利嗪、酮替芬片等,還可以使用中成葯物,比如潤燥止癢膠囊,玉屏風顆粒等等。
局部葯物治療一般根據臨床皮損的表現而決定。如果糜爛滲出比較多,可以用硼酸溶液濕敷;紅斑丘疹為主時,選用爐甘石洗劑等;如果有流血,結痂時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果是發生在面部,可以外用他克莫司軟膏治療。
總之濕疹的治療需要根據個體情況來選定。

⑦ 濕疹用什麼葯擦最好

濕疹不要用一些激素類葯物,建議用中葯的方法進行治療,中醫治療濕疹講究辨證論治,效果好。

1、虛實夾雜證

慢性濕疹患者多為血虛脾弱與濕熱夾雜。本證表現為濕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

(1)松香、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葯粉用。

(2)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濕疹吃什麼中葯好

2、濕熱證

急性濕疹多屬於濕熱證。急性濕疹患者多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皮膚發紅,出現丘疹是急性濕疹的常見表現,或出現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患上急性濕疹,吃什麼中葯好?宜選擇清熱祛濕之功效的方葯:

(1)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葯液洗患處。

(2)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3)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4)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5)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葯液,濕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6)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葯液,放冷後洗患處。

⑧ 有濕疹性皮炎吃什麼葯好得快

濕疹性皮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皮膚病,患處有成片的紅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版或權是肉眼難見的水皰,嚴重時有大片滲液及糜爛。發病與過敏體質或遺傳因素有關。
濕疹不好治療的,因為不知道你的具體的發病原因,也給不出個所以然,葯膏大多含有激素,建議你去醫院面診。

⑨ 濕疹用什麼葯會好的更快

如果選擇口服葯物治療,一般建議用第二代抗組胺葯,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這些葯物的效果是非常明確的。如果單一一種葯物效果不佳,可以採用兩種葯物的聯合治療,待病情控制之後,可以逐漸的減量。同時也可以配合中成葯,比如防風通聖丸、玉屏風顆粒等來調理一段時間,這兩種中成葯都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在葯物治療的同時,也應該在飲食和生活事項上應注意,比如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常注意休息,不飲酒。但具體的診治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在臨床醫生指導下給予診斷、治療。

⑩ 濕疹用什麼葯好的快

濕疹具體需要吃什來么葯能好的最快,自需要看具體的情況。濕疹是一種病因非常復雜的皮膚炎性疾病,會表現為多種不同的類型,比如在急性期可以表現為丘皰疹、水皰、糜爛滲出,在亞急性期或者是慢性期可以表現為紅斑、皮膚的增厚及浸潤,如果是被抓撓之後,還容易出現破潰、滲出以及細菌感染的情況。對於不同的類型,所選用的葯物也是不同的。當出現濕疹的情況時,可以使用抗組胺類的葯物進行治療,比如可以口服氯雷他定,也可以考慮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的葯物,比如外塗糠酸莫米松乳膏,如果是有滲出的情況,可以考慮用硼酸溶液冷濕敷,如果合並感染,還需要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或者是口服抗生素,重者需要系統應用激素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