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艾灸急性蕁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艾灸急性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2-09-11 17:09:18

① 一做艾灸就皮膚癢,到底是不是過敏了呢

艾灸時會有一些反應,比如發痛,發癢,發涼或者感到溫暖等等。皮膚發癢則說明風邪明顯,艾灸時體內的風邪在外排,引起皮膚表層的輕微騷動,就有了癢的感覺。癢的越厲害,說明此部位的風邪越嚴重。所以出現發癢時,不能停手,要一直到不再有發癢感皮膚微微發紅身體微微出汗為止。風邪排出較慢,一般要堅持半個月以上,或者間隔性艾灸半年以上,才能基本祛除。一般多發於脖頸,腰部,膝蓋等易受風的地方。

做完後記得要注意不能受風,尤其是剛做完的4小時內。另外平時不可避免地受到風邪侵擾時,也要及時艾灸驅逐,以免長期積累,病入深層。

蕁麻疹可以艾灸嗎,蕁麻疹能艾灸嗎,艾灸能不能艾灸

可以的。本人前兩天也得了急性蕁麻疹。直接艾灸起疹的地方,另外在加上曲池穴,合谷穴,三陰交。灸完就感覺不是那麼癢了。晚上又灸了一次,然後用艾灰+茶籽油塗抹患處,第二天醒來發現疹子,風團已經消下去了。

③ 艾灸中脘後,引起蕁麻疹。這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治療

問題分析:
您好。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內體不特定的部位容,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

意見建議:
推薦最佳蕁麻疹治療方案: 敏易清OPC+ 炎必清 甲殼排毒王 敏易清深入細胞抗過敏,從根本上阻斷致敏因子--組胺的釋放,使人體不再對過敏源產生反應,脫敏後對同一種過敏源不再敏感。

④ 孩子經常做中醫艾灸,竟然這么多好處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小孩艾灸的好處

1、補脾益腎,扶陽固本

這個是從作用上來講。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醫里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強的補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我們所有吃進去的水谷,要化生為氣血,才能被身體所用。

2、清熱瀉火,消腫散結

藉助艾火的力量,節省你身體的能量。所以我們清熱瀉火用的最多的就是發燒的孩子、還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復高燒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別好。

3、溫通經絡,除邪止痛

艾是特別好的能疏通經絡的植物,一個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氣血充足、經絡通暢,當你有這兩個條件的時候,亞健康就遠離你了。尤其當孩子腹痛的時候,灸一灸,很快就緩解了。

4、祛風解表,去濕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別容易傷風的時候,濕氣夏天最多,夏天的時候很多孩子長濕疹,吃寒冷的飲食,傷了脾,造成脾不運化,形成的濕,用艾灸,效果好,見效快。

5、調整陰陽,平衡五臟

我們五臟每個臟器都有陰有陽,陽氣主功用,陰為陽提供動力。血為氣之母 ,氣為血之帥。艾灸能調整我們的陰陽,平衡五臟。

6、防病保健,增強體質

我們用艾最主要來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強體質。

艾灸在消化系統疾病的優勢

大家知道了小孩艾灸的好處,就知道艾灸有補益脾胃的功效,在孩子的整個消化系統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脾胃,而脾胃又是小兒發育完全比較晚的臟腑,「易受傷、不易好」。

而艾灸熱刺激是一種非特異性刺激,通過激發體內固有的調節系統(即經絡系統)功能,使失調、紊亂的生理生化過程恢復正常。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腹瀉。有的顧客灸完便出現腹瀉,且腹瀉後無不適,反而會有全身輕松的感覺。這是體內寒濕太重,艾灸後體內正氣被調動,驅使邪氣排出體外的現象。我們認為艾灸後腹瀉排邪是正常的現象,故不必擔心。但如果腹瀉次數過多,並出現乏力、頭暈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大量腹瀉導致脫水。

2、上火。我們老百姓最常知道的便是艾灸會「上火」,艾灸是通過艾條燃燒產熱起到治療作用,所以過長時間、或者過熱、亦或艾灸方式不對都可能導致大便干結、小便黃赤、口舌生瘡等「上火」症狀。

前不久有位病人在家用艾艾貼一次性貼了十幾個穴位後,第二天便出現扁桃體化膿的現象。這種情況便是一次灸量太大,施灸的穴位太多,導致體內陽氣升發太過。其實艾灸導致「上火」多是施灸方式不對所致。

在醫館部分有熱證的病人,我們也經常給其艾灸。例如發熱,灸後未出現發熱加重或出現其他「上火」的反應。可見正確、適度的艾灸方式是很重要的。

3、失眠。有些本身睡眠不太好的顧客,在艾灸後會出現失眠的現象。艾灸有調動人體陽氣的作用,所以對於睡眠不太好的顧客,在艾灸時要注意配合能引火歸原的穴位(如湧泉穴),且不建議太晚艾灸,我們亦認為在太陽下山前艾灸比較好。正確的艾灸是可以治癒失眠的,所以已經被失眠困擾的顧客,應當在咨詢醫生後再施灸。

4、灸後感冒。我們經常強調艾灸後要注意保暖,避風寒,不吃生冷冰凍食物。因為艾灸後人體經絡都處於開放狀態,此時如不注意很容易受寒感冒。所以顧客艾灸後需謹遵醫囑,多加註意,避免艾灸後受寒。灸療師亦當注意防寒保暖。

5、急性蕁麻疹。臨床上,艾灸導致的過敏反應的情況並不多見。我們曾有一位顧客在北京一家養生館艾灸後,出現手臂及胸背紅疹,伴瘙癢,停止艾灸後兩到三天消失。這位顧客經常艾灸,是位老顧客,理論不該對艾灸過敏,且後來再來我們醫館艾灸時也並未出現這種現象。我們分析:她之所以出現該症狀,有可能是因為她在北京時熬夜過度,陽氣上浮,加之她喜歡溫度較熱、灸量較大的艾灸方式,從而導致艾灸後陽氣浮於肌膚體表,而當時艾灸的配穴沒有很好的引火歸原所致。解決這種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辯證施灸便可。

6、燙傷。做過艾灸的人都會知道,艾條充分燃燒時,其表面的溫度是很高的。所以艾灸時不宜距離皮膚太近,應以皮膚有溫熱感而不是灼熱為宜。否則會燙傷皮膚,且容易留下疤痕。艾灸時,灸療師或者自己給自己灸時都應注意力集中,不可分心,避免艾灰掉落或者睡著時艾條不小心掉落。

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艾灸時防火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冬天衣物被子較多且質地易燃,不注意會導致衣物被子燒著。艾灸後同樣需要使用密閉且不易燃的容器來存放艾條,直至艾灸完全熄滅。這些小細節都不容忽視。

7、艾煙刺激過大。關於艾煙是否有害,目前各方面的研究仍未有定論。但如果艾煙真的有害,那麼我們這些每天給顧客艾灸多次的灸療師,就應該渾身是病了。可是我自己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了。如果艾煙真的太大刺激,導致咳嗽或者眼睛流淚不適等症狀,很可能是艾條本身的質量引起的。質量較差的艾條燃燒時所產生的煙霧,確實有可能對身體有害。所以艾灸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艾條,真正好的艾條含有的雜質很少,艾煙其實並不大,也並不會有傷害。

總之,每個人艾灸時,都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辯證施灸」,不可盲目艾灸,盡可能減少或者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艾灸時,亦如當針刺之「手如握虎,如臨深淵」,務必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謹慎從事,熟記醫療無小事。艾灸需要防火,防上火,防受寒……

⑤ 中華醫葯艾灸可以治療蕁麻疹嗎

艾灸當然是可以的,也有這方面成功案例的。
艾灸能調節皮膚系統,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情況。
蕁麻疹艾灸穴位:風門穴、身柱穴、肩髃穴、血海、足三里、陽交穴等
只要堅持下去,連續10天一個周期,一般2個周期之後會有好轉,之後隔幾天艾灸一次保養就行。
最後提醒下艾條不能用劣質的,會傷身體的,建議用3年陳艾比較好,個人喜好用長生鶴艾條,質量過硬。

⑥ 單桂敏艾灸調理蕁麻疹應該熏哪些穴位艾灸多久

其實蕁麻疹調理起來也比較簡單的,通常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以及慢性的蕁麻疹,還有誘發性蕁麻疹這幾類。
中醫中常說的蕁麻疹就是風疹或者隱疹,主要是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搏,則起風瘙癮疹,也就是體內病邪聚集在皮膚,剛好又遇到了風邪,那麼就引起的風疹,也就是蕁麻疹。歷代各家總結的就是蕁麻疹和先天體質、飲食以及情緒、外感有關,急性的蕁麻疹主要是脾胃虛弱或者說腸胃濕熱,體內濕氣大,剛好遇到風,風的特點就是比較善行而隨意改變,所以蕁麻疹才發病比較突然的,這就是急發性的蕁麻疹,濕邪阻擋了氣機,導致氣血運行速度慢或者氣血瘀滯。
而慢性的蕁麻疹通常是氣血不足引起的,也就是體內陽氣不足,加上氣血比較虛弱,有些人可能會貧血之類的,身體有問題遇到風邪那麼就會形成蕁麻疹了,風邪先入侵我們體表,慢慢的時間長了會讓我們肺氣虛弱,並且引起身體一系列的反應。有些人慢性蕁麻疹反反復復就是因為氣血虛弱,主要還是脾胃不好引起的,脾主肌肉,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脾虛的話那麼就會水濕運化失常,導致蕁麻疹易反復,所以調理蕁麻疹一般是要從祛濕、活血(調理脾胃)、祛風方面入手。
那麼艾灸取穴的話可以取:阿是穴,也就是患處艾灸!中脘、神闕、足三里、三陰交、百蟲窩、曲池穴,另外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大家加上大椎穴,平時脾胃或者腸胃不好的話,建議大家配上脾俞穴以及胃俞穴這幾個穴位吧,

⑦ 用艾草熏可以治療蕁麻疹嗎熏什麼穴位

蕁麻疹也分好幾種類型的:
風寒束表型、風熱客表型、脾胃濕熱型、氣血兩虛型
艾灸穴位:肩骨禺、曲池、中脘穴
用法:平卧,取艾絨似綠豆大直接放在穴位上各灸3壯。每2天灸1次,10次一療程,連續1~2療程
注意:對於實熱、陰虛血熱、行經期間。先針刺(針灸針)曲池、外關、合谷,以去熱邪,舒經絡,然後在進行灸法
.........................................................................................................................
如果嫌麻煩可以食療,在網路裡面有:
蕁麻疹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方1 牛肉南瓜條
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燉七成熟,撈出切條,南瓜去皮、瓤,洗凈切條,與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衛御風。
主治:蕁麻疹,屬風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狀,遇寒尤劇者。
方2 玉米須酒釀?
組成:玉米須30克,甜酒釀100克,白糖少許。
用法:將玉米須放在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入甜酒釀,煮沸後放人白糖調味。每日2次,每次1劑。
功效:解熱透疹。
主治:蕁麻疹偏風熱型,疹色紅,灼熱瘙癢,遇熱尤劇,得冷則輕,伴發熱口乾。
方3 荸薺清涼散
組成:荸薺200克,鮮薄荷葉10克,白糖10克。
用法:荸薺洗凈去皮切碎攪汁,鮮薄荷葉加白糖搗爛,放荸薺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頻飲。
功效:涼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屬血熱者,皮疹紅色,灼熱瘙癢,口乾心煩,發熱,舌紅苔暴
方4 烏梢蛇羹
組成:烏梢蛇1條,姜、料酒、鹽、濕澱粉各少許。
用法:烏梢蛇殺好凈,整條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許。先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後用小火將蛇煮熟,降溫後將蛇撈出。用手將蛇肉一絲一絲撕碎,將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鍋湯中,加鹽調味後,用大火燒開,調入濕澱粉。佐膳食,隔日1次,連食3~5次。
功效:祛風通絡定驚。
主治:氣血虧虛慢性蕁麻疹,經常復發,伴有飲食差,面色欠華,睡眠不佳,神疲者。
............................................................................................
還嫌麻煩的話還可以吃葫蘆茶,也是中葯,泡著喝,不過不能多喝,菜市場有賣的,半年前曾治好了一例病例

⑧ 怎樣艾灸治療蕁麻疹

選取的艾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市、百會和長強這八個穴位,這八個穴位的配方已有著千年的歷史,是比較成熟的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⑨ 艾灸怎麼治療慢性蕁麻疹

艾灸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介紹

當患上蕁麻疹,並且病程超過六周的話,則可以稱之為慢性蕁麻疹。那患上慢性蕁麻疹的時候,應該怎麼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1、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2、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3、每天取敗醬草30克,之後放入容器中進行加水煎煮,煮好之後取其汁液塗抹再患處,每天2~3次。

4、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5、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6、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7、取30克的生石膏以及地膚子和9克的知母、白僵蠶、粳米和3克的甘草,之後放在一起加水煎煮後服用,每天一劑。

8、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同時,將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9、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

慢性蕁麻疹的危害

1、影響生活質量

慢性蕁麻疹若發病未及時治癒,可遷延長達數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臨睡前瘙癢加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狀態。

因此慢性蕁麻疹必須徹底治療,而不是像某些醫生說的那樣不需要治療,任其發展,最後導致嚴重的後果。

2、誘發其他疾病

慢性蕁麻疹發病如伴有消化道症狀,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胃腸道功能紊亂;伴發潰瘍性結腸炎,crohns病。

慢性蕁麻疹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誘發腎炎,自身免疫性甲亢,SLE,甚至免疫監視功能低下導致惡性腫瘤等!生育期婦女還可以導致免疫性不育及流產!

3、危及生命

慢性蕁麻疹如發病在呼吸道的喉頭和支氣管處,會導致反復發作的喉頭水腫,出現咽喉堵塞感,氣促、胸悶、呼吸困難,嚴重時導致患者窒息死亡;病情嚴重者,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危及生命安全。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1)去除病因

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葯物治療

(1)抗組胺類葯物

H受體拮抗劑

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2)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葯物

①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

為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

②酮替酚

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

(3)糖皮質激素

為治療蕁麻疹的二線用葯,一般用於嚴重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壓力性蕁麻疹對抗組胺葯無效時,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激發時,靜脈滴注或口服,應避免長期應用。

(4)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復,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由於免疫抑制劑的副反應發生率高,一般不推薦用於蕁麻疹的治療。

⑩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_治療蕁麻疹的艾灸偏方

蕁麻疹,又叫癮疹,中醫上治療一般認為是氣血兩虛所致,多採用益氣健脾的 方法 。比較安全而又操作簡單的當屬艾灸療法。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艾灸治療鼻炎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一)

1.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2.使用艾灸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隔姜灸和艾條懸起灸的方法,選取的艾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風市、百會和長強這八個穴位,這八個穴位的配方已有著千年的歷史,是比較成熟的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3.艾炷隔姜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施灸3—5壯,艾炷如米粒或黃豆大,每日灸1—2次,3次為1個療程。

4.艾條懸起灸: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灸10一15分鍾,每日灸1—2次,6次為1個療程。

5.神闕,曲池,血海和足三里。如果您也患有蕁麻疹,可以艾灸曲池,肺俞,血海,百蟲窩和足三里,三陰交這些穴位都可以的,時間上,可以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以您適應為度。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二)

第一天(風門、支溝);

第二天(肺俞、曲池);

第三天(膈俞、大陵);

第四天(大腸俞、大橫);

第五天:(中脘、足三里);

第六天:(下脘、天樞、氣海);

第七天:(肝俞、太沖);

第八天(脾俞、三陰交),以上穴位輪流各25分鍾,每天艾灸炙臍30分鍾

艾灸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三)

1.其穴位可選擇血海、隔俞、神闕、大椎、肩禺、湧泉、曲澤、合谷、至陰、足三里、大抒穴艾條灸或隔姜灸,每日1次。一般用艾條灸比教安全些。

2.在所選擇的治療穴位中,曲池為陽明大腸經之合穴,是治療皮膚病的要穴,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止癢抗過敏的作用;

3.血海能養血調血,活血化瘀;膈俞為血之會,與血海穴同用,可調理營血,祛風止癢而收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效;

4.足三里是人體強壯穴位,能益氣固表,增強體質,健運脾胃除濕,通經絡、理氣血。

5大椎疏風解表,合谷為大腸經原穴,屬陽主表,取清走衰,宣洩氣中之熱,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之功。

蕁麻疹治療注意事項

1. 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 避免強烈抓搔患部,不用熱水燙洗,不濫用刺激強烈的外用葯物。

3. 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治療慢性病,調整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 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艾灸治療蕁麻疹醫生建議

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急性發作期可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有全身症狀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對症治療;

3、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保持心情愉快,學會自我調節,快樂生活.

中醫有哪些方法可治療蕁麻疹

一、體針

1.取穴 主穴:曲池、血海、三陰交、中脘。

配穴:後溪、委中、尺澤、大椎透身柱,神道透至陽。

2.治法 選取2~3個主穴,配一組透穴或1個配穴。主穴進針得氣後,以捻轉提插之瀉法,強刺激運針1分鍾~2分鍾,留針20分鍾,其間可反復行針2~3次;透穴,採用26號5寸長的毫針,沿皮透刺,據症情留針1小時~2小時。後溪、委中、尺澤均以三棱針點刺出血。

3.療效 共治療急性蕁麻疹225例,有效充95.2%~96.51%。

二、拔罐

1.取穴 主穴:神闕。

2.治法 患者仰卧,取容積為500ml的廣口瓶代替火罐。用鑷子夾住蘸有95%的酒精的棉球,燃著迅速在火罐內轉一圈後取出,隨即對准穴位拔上。3分鍾~5分鍾後取罐,稍俟1分鍾~2分鍾後復拔。如此連續數下,直至皮膚潮紅或現瘀斑。一般而言,局部充血越明顯越好。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療效 共觀察208例,痊癒率96.19%~97.1%。最短4日痊癒,最長9日(超過9日作無效)。

(三) 耳針

1.取穴 主穴:肺、風溪、腎上腺。

配穴:心、神門、內分泌、肝。

2.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不明顯時再酌加配穴。探得敏感點進針後,以重手法行持續捻轉刺激,直至耳廓發熱潮紅,留針30分鍾。劇癢者每日2~3次,普通1日1次。每次選用一側耳穴,二側交替輪用。如反復發作者,可在上述耳穴行王不留行子或綠豆壓丸治療。

3.療效 耳針治療82例,有效率達97%~100%。

治療蕁麻疹的七種偏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一

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朴、雲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本方清熱散風,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三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四

玉米須15克,已發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克,紫蘇120克。將葯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後洗,每日1叫次。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當歸、白芍各20克,首烏、黃芪各30克,防風、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蟬蛻10克,荊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東中醫雜志》1989.8期,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偏方七

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薑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調和營衛,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猜您感興趣:

1. 蕁麻疹應該怎麼辦

2. 過敏艾灸的方法

3.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4. 蕁麻疹最快治療方法

5. 艾灸治療慢性濕疹的方法

6. 膽囊炎艾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