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小兒色素性蕁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兒色素性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2-09-05 11:54:15

㈠ 小兒色素性蕁麻疹能否自愈,會不會留下

色素性蕁麻疹是一種自愈性疾病,如果沒有瘙癢等不適,可不做處理。

㈡ 兒子從3個月時得了色素性蕁麻疹,現在2歲了,去北京的兒童醫院和首兒都看了,大夫說到4-5歲就能自愈了。但

我家女兒也是出生三個月開始長的,和你家寶寶一樣,現在三歲了,一點都沒有好版,越來越多,權全身都都是臉上也有,我也到到處去看了都說長大會自愈,我女兒現在很懂事的,出去玩別人老是看她,她要去和別的小朋友玩,大人都把自己家小孩子抱走不讓她們和我家寶寶玩,都怕傳染,我就給他們解釋不會的要是能傳染我是不會帶她出來的,別人不信我當時的心好痛啊,馬上要上學了,我怕去學校別的小朋友不和他玩說她給她造成心裡傷害,現在出去別人都現在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你家寶寶好了嗎?大家有什麼方法沒有幫幫我家寶寶,我真的好擔心啊,

㈢ 6歲孩子反復得蕁麻疹會不會有危險

孩子反復得蕁麻疹如果長久不治療,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特別是皮膚,一定要及時的治療。
小兒蕁麻疹反復的原因:
1、濫用葯物
首先便是很多小兒蕁麻疹患者的家長非常心急,雖然蕁麻疹是可以治療好的,但是如果方法不當是會導致疾病的加重的。很多的兒童患者都是因為葯物的使用不當導致疾病加重的,由於小兒蕁麻疹病情比較復雜,家長一定要及時和正確選擇治療方法,以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給患者身體和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痛苦。
2、飲食不節
小兒蕁麻疹最主要的錯誤做法之一就是飲食不節,飲食不節的一些人由於食用各種刺激性食品,而誘發蕁麻疹,或使其加重。對過敏體質者來說,飲食要清淡,吃些水果蔬菜,補充多種維生素加強營養。
3、過度抓癢
小兒蕁麻疹的錯誤做法還有可能是過度的進行抓撓。過度抓撓瘙癢是蕁麻疹最常見的臨床症狀表現,但是過度抓撓會加重病情。許多患者為圖一時痛快,承受不了而用力搔抓,結果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
4、治不治無所謂
小兒蕁麻疹不過是發作時有點痛苦而已,過後仍和健康的孩子一樣,治不治無所謂。這種認識是不可取的,甚至是非常危險的。醫學統計表明,很大一部分小兒蕁麻疹患者未經積極治療若發生在呼吸道時會引起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㈣ 關於小兒色素性蕁麻疹色素沉積一般多長時間可以消除的問題

蕁麻疹,是一種
變態反應性疾病
,在
發作期
對症治療

緩解期
長期服用中成葯
防風通聖丸

㈤ 兒童蕁麻疹應吃什麼食物好

有些食物可能會引起小兒蕁麻疹,有些食物卻能緩解小兒蕁麻疹,如何巧用食療緩解蕁麻疹,下面有介紹。

小兒蕁麻疹能吃什麼

冬瓜芥菜湯

材料:冬瓜,芥菜,香菜,白菜,清水。

做法:1、洗凈所有的蔬菜,冬瓜皮可削可不削,白菜只取根部;

2、將所有材料同煮,最後可加適量的紅糖調味,隔渣取湯飲用。

蘇葉防風瘦肉湯

材料:瘦肉適量,防風、白蘚皮各15g,蘇葉10g,姜,水,紗布。

做法:洗凈上述材料後,用潔凈的紗布包裹材料,加水煮熟。湯煮好後拆開紗布,給患兒喝湯與吃肉即可。

生薑桂枝紅糖粥

材料:粳米,生薑,桂枝,紅糖適量,水。

做法:首先將粳米淘凈,下鍋加水煮,爾後加入生薑與桂枝同煮,粥煮好後可加入紅糖調味。

香菇瘦肉粥

材料:大米,香菇,瘦肉,鹽,姜,水。

做法:1、將香菇泡發後切成小片或絲狀,瘦肉切成肉末;

2、淘凈大米,加水煮熟後加入香菇、瘦肉與少許薑片同煮,出鍋前加鹽調味。

芋頭排骨煲

材料:排骨,芋頭,鹽,水。

做法:1、洗凈排骨與芋頭,排骨斬塊,芋頭去皮,切成小塊;

2、將准備好的主料放入砂鍋中,加少許水,用中火煲熟,最後只需加少許鹽提味便可。

這些都是極有營養,極易進食的菜餚,對緩解小兒蕁麻疹很有幫助,當孩子蕁麻疹發作時,家長可一試。

㈥ 北京7歲孩子,小兒蕁麻疹能否根治,平時需要注意什麼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它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大,患者都想盡快治好蕁麻疹。那麼,蕁麻疹能否根治呢?蕁麻疹平時要注意什麼?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蕁麻疹能否根治
蕁麻疹是過敏性的皮膚病。對於它是否能根治,沒有確定答案。它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例如環境、飲食、心情,這些都有一定的關系,但根本還是在於過敏性體質。
治療蕁麻疹最根本的方法是改善自身的過敏性體質。對於這種皮膚病,西葯類主要是抗過敏的葯物以及維C和鈣劑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葯物,雖然是起效比較快,但是主要是以止癢緩解症狀為主,停用以後還會復發。
常在急性期服用,或是慢性患者的一個輔助用葯。建議可以採取中葯+抗過敏益生菌的治療方法,這種療法針對蕁麻疹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它的治療機理主要是通過口服中葯+抗過敏益生菌來增加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改善自身的過敏性體質,從根本上改善蕁麻疹。
蕁麻疹在早期的時候一定要積極治療,否則是會反復發作的,時間越長發作的越是頻繁,特別是還會伴隨著瘙癢,很是難受,長期不愈也可能導致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
蕁麻疹注意事項
避免「發物」
常見的發物有肉類,如豬頭肉、蛋類、牛、羊、狗肉,鵝肉;有水產類,如魚、蝦、蟹等;有蔬菜類,如韭菜、竹筍、菠菜、蘑菇等;有水果類,如芒果、楊梅、荔枝;有調味品類,如蔥、姜、蒜、椒之類。
避免食品添加劑
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餅干、汽水、冷飲等食物,這些食物含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劑等成分。有條件的可以去醫院進行過敏源試驗,確定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
不要抓撓
一般蕁麻疹發作的時候瘙癢難耐,許多人特別是兒童不自覺的就會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會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患部皮膚抓癢時,反而讓患部皮膚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病毒),反而會更惡化。
盡量避開過敏原
首先要注意尋找過敏原,並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要避免食用海鮮及其他高蛋白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蕁麻疹治療方法
1、常見的有拔罐療法、葯酒療法以及熏洗療法。
2、免疫學專家從蕁麻疹發作的免疫學變化中找到了引起蕁麻疹發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體,IgE主要在變應原入侵部位如鼻咽、支氣管、胃腸道以及皮膚黏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合成,在各類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的,如果自體合成-IgE的能力過高,與過敏原結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組胺等炎性介質就越多,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如蕁麻疹。那麼,控制-IgE的合成率就成了預防蕁麻疹的關鍵!
抗過敏益生菌採用了具有增強抗過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抗過敏益生菌菌群:唾液乳桿菌、格副乾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熱鏈球菌,通過刺激腸道壁上的樹突狀細胞上的受體並結合,激活和活化細胞內的轉譯蛋白移至核內而釋放大量細胞激素,通過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即可有效改善蕁麻疹症狀,還可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並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水平,改善過敏體質。因此,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能更適用於長期治療蕁麻疹的一種替代療法。這主要是由抗過敏益生菌的特性來決定:可以定植腸道黏膜,搶佔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腸道的物理屏障功能;可以刺激腸道免疫功能;能減輕炎症因子的釋放。由於兒童的腸道和免疫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干預和改善起來效果好。

㈦ 蕁麻疹症狀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常表現為皮膚出現風團或血管性水腫,可伴有瘙癢症狀,蕁麻疹一般會在20個小時內自動消退,但是會反復出現,如果時間超過6周,就變成了慢性蕁麻疹。

那麼蕁麻疹發生後都有哪些症狀呢?

1. 會在皮膚上出現風團,如果通過抓撓過後,會出現發癢或者是一連串的疙瘩

2. 皮膚在刺激下八小時左右就會出現紅斑,如果持續下去,皮膚損傷就會變大,局部還有發熱的現象,在按壓的時候會有疼痛感。

3. 皮疹出現後局部會有疼痛和腫脹的感覺,可能還會有頭疼,發熱,甚至全身不舒服等症狀。

4. 有時身體會出現寒冷性的蕁麻疹,也就是天氣忽然降溫或者接觸冷水後,一般在面部或者手部出現紅腫瘙癢的症狀,有時會更加嚴重。

蕁麻疹的發生和個人的體質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患者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現反復的現象,如果患者出現蕁麻疹,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如果身上反復出現蕁麻疹,應注意什麼呢?

1. 飲食

如果患者有吃海鮮或者吃蛋白質含量較高食物的習慣,那麼很容易引起蕁麻疹,高蛋白質和海鮮就是蕁麻疹反復的誘因。

2. 外界刺激

如果患者經常受到陽光刺激或者一些化學物質等接觸物的刺激,也容易引起蕁麻疹,蕁麻疹患者的皮膚比較敏感,任何忽冷忽熱、壓力摩擦等都可能誘發蕁麻疹的出現。

3. 葯物

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些抗生素也會引起蕁麻疹,比如青黴素、一些血清疫苗會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引起引起蕁麻疹。

4.過敏

如果患者是過敏體質,在接觸一些過敏原後,可能誘發蕁麻疹的出現。

㈧ 麻煩問小兒色素性蕁麻疹有什麼中醫療法嗎

你好,色素性的蕁麻疹一般在青年期就可以自然痊癒的,治療可以選用色甘酸二鈉口服20mg,4次/日,該葯有穩定肥大細胞膜的作用。氟滅酸0.2g口服3次/日,有抗SRS-A的作用,抗組織胺葯及皮質類固醇激素可使癢感暫時減輕,利血平能使病情減輕,控制風疹塊及癢感
,不過如果小孩太小是不太適合長期用葯的,這種情況下得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或者注意觀察和定期檢查就可以

㈨ 我家寶寶全身色素性蕁麻疹,防疫育苗能打嗎

不能,一般像感冒發燒、咳嗽、濕疹、蕁麻疹等等都是是等好了之後再打疫苗的! 預防接種前後應注意的問題: (1)要在孩子健康狀況良好時進行,接種前先測量體溫,若發燒應推遲接種,等病好後及時補種。 (2)接種前,家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換上寬鬆柔軟的內衣,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 (3)孩子患發熱性疾病、急性傳染病、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濕疹、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心臟病、腎炎及肝炎等疾病時均不能接種。患腹瀉時不要吃脊髓灰質炎疫苗,等病好後兩周再補吃。屬過敏體質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應向接種醫生說明,接種後要留下來觀察,並做好搶救准備。 (4)接種疫苗後,絕大多數小兒不會有什麼異常感覺和表現;少數兒童接種後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癢或有低熱,一般不需特殊處理,經過降溫、多飲水、適當休息1~2天等對症治療,反應就會自然消失。反應強烈或出現異常的,應及時送醫院處理。有些疫苗接種後還會出現輕度硬結,可採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適宜溫度的干凈毛巾,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鍾,也可用新鮮的土豆薄片貼在紅腫部位,但要避開針眼。 (5)接種卡介苗後3~4星期,接種處會出現紅腫,逐漸形成一個小膿皰,並自行潰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後潰破處結成痂皮後自行脫落,留有一小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不必驚慌。 (6)極少數兒童接種後可能出現高熱,接種手臂紅腫、發熱、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其他情況,應及時向防保科人員咨詢,採取相應的措施。 (7)接種完畢,應在接種場所觀察15~30分鍾,確定無反應再離開接種門診。孩子打過防疫針以後要避免劇烈活動,對孩子要細心照料,注意觀察。 48小時內針眼不能碰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