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艾灸後起濕疹怎麼處理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艾灸後起濕疹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09-04 18:12:40

1. 艾灸排出濕疹怎麼處理

很多時候唉,就拔火罐或者刮痧都容易引發濕疹,因為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的反應。當艾灸的時候出現了濕疹,應該馬上停止艾灸,並且針對濕疹發作的部位塗上相關的濕疹產品。選用西葯的激素性葯膏,恢復的時間比較快,但是容易產生副作用,有耐葯性。選用中草葯的產品洗浴或者浸泡或者塗抹,根冶恢復的效果更為非常理想

2. 艾灸的排病反應有哪些

頭痛、頭暈---下焦淤堵,帶脈不通暢,原本頸部神經,血液流通不良或膽汁分泌不均以及膀胱的 後不平衡,正在改善中2.皮膚癢,灸後皮膚花---體內有風邪、濕氣重與肝有關加上原本皮膚乾燥的體質會有背上熱,痛癢。腎不好的體質,經過調整也會有毒素外排而引起瘙癢的現象3.昏睡---代表心臟協調不佳的體質,肝細胞修補期間需要大量休息。同時氣血補足後,改善了腦部缺氧狀態,進入正常睡眠。4.煩躁、亢奮睡不著---體內有虛火,心臟協調體質會有的現象。自律神經失序,重新恢復前的現象5.暈眩、惡心---原本中耳不平衡或長期貧血的體質,改善中會有的現象6.長痘---皮脂腺阻塞,停留在皮脂腺的脂肪或毒素被活化的細胞排除後逐漸改善7.腹瀉、嘔吐、打嗝、排氣--腸胃功能不好,寒濕重,腸胃開始蠕動。8.口乾、痰多咳嗽--細胞活動力增加,有能力排除肺部的廢物,請多喝水9.食量減少,體重下降--能量充足就不需要再吃太多東西了,同時巨噬細胞活化起來,便會吞噬多餘的脂肪。10.胃痛便血------胃部或十二指腸潰爛,上火或有痔瘡或大腸瘤者改善現象,若超過七天請到醫院檢查。11.腰酸---骨骼神經受壓迫,腎部功能失調,太胖。子宮機能有問題,調整一星期就能改善12.小便多白濁、血尿---腎臟絲球體有感染,原本腎臟,胰臟,神經系統或膀胱功能有失序,腎臟或膀胱有結石狀況正在改善問題13子宮痛、月經不停、經期不定---有婦科炎症或生瘤,卵巢子宮的協調不佳,一星期內就可以改善,超過十天請到醫院檢查。14高血壓---當氣血運行足夠使細胞活化時,有能力排除血管壁中的中性脂肪後血壓就會正常。15燙--經絡不暢,熱無法滲透,滲透後出現溫熱的感覺。

16出汗--粘汗是濕氣重與脾有關,冷汗是寒氣重與腎有關

17手心腳心冒冷風--體內瘀寒氣重,腎陽虛。

18手心腳心冒熱風--心肺火旺,腎陰虛。

19關節冒風--(熱)胃火旺。(冷)有寒濕,易患關節炎。

20忽冷忽熱、局部涼--陰陽不協調,相應經絡不通。

21酸麻脹痛--體內經氣被激發,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時的反應。

22不熱、一邊熱--體內寒濕重與熱抵消了,氣滯血瘀。

23越來越冷--寒氣從身體里被排出來。

24沒有感覺---身體比較健康,或體內毒素累積多,神經細胞被麻醉殺死毒素,正在緩慢排泄。
註:1操作護理後應提前告知顧客,可能會出現以上的排病反應,如有出現,請參考提示! 2以上排病反應均為反應的一部分,體質不同有不同的反應,請根據提示針對操作!

3. 艾灸後濕疹全發出來了 艾灸後為什麼會起濕疹

艾灸的作用就是散寒排濕的,現在出現的皮膚紅疹的問題,很可能是體內濕氣排出的表現。濕氣要去除,必然要有個出口,出汗,大便是比較常見的排病反應。堅持灸便可以消失。
當然也要在使用質量可靠的艾條或者艾絨的前提下。避免使用劣質的艾絨製品,導致皮膚出現過敏等問題。

4. 記錄艾灸排病反應

艾灸最全會出現灸感的原因:

一.正邪相搏

出現的反應:酸、麻、脹、痛、癢

表明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舉個簡單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通開,是會遇到阻力,會膨脹。人的血管經絡也是一樣,陽氣進入遇到陰邪會在局部產生正邪相搏的情況,反應到我們人體就會有酸、麻、脹、痛、癢的感覺。如果體內有毒素或是炎症就會有痛的感覺,癢是由於濕氣較重,熱邪較重,濕熱外排的反應。比如婦科炎症可能會小腹痛,胃炎的人可能會胃痛,腸道有濕寒灸神闕(肚臍)時會感覺肚子咕咕響都是陽氣進入身體的良性反應,堅持艾灸就會消失,身體也會好轉。

二.外排邪氣

出現的反應:風、寒、涼、濕、癢、熱

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這時如果身體過寒會感覺冒涼氣,濕氣過重局部會有水珠出來,像出汗一樣,手心或者腳心是常見的部位。

三.艾火循經

艾火循經是做艾灸時最好的表現形式。有擴熱、透熱、傳熱三種體現。感覺做艾灸的穴位附近一片都發熱,或者感覺溫熱之氣順著經絡蔓延全身,比如灸足三里時熱氣會向下感測到小腿。就是艾火循經了,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

四、丹田氣足感

奇經八脈暢通。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

灸感出現時是多樣化的,有時象蟻爬,有時像流水,有時象冷風吹,有時忽隱忽現。根據這灸感的不同變化,可以總結為在施灸過程中的不同時期所表現的四種不同效果。 每個人的灸感出現時間也各不相同,也許有的人灸1、2次就出現灸感,有的人灸1個療程還沒出現灸感,人體本來就是各不相同,不可能大家都有個固定的標准,所以根據別人的灸感來斷定自己艾灸是否有效是極其錯誤的。

灸感的出現與否,標志著施灸效果的好壞,而灸感的出現主要與被施灸者的正氣強弱有關,又與施灸者的操作手法有著密切的關系,還與施灸的環境有關。這只能由施灸者自己去感受了。

一,艾灸的各種排病的好轉反應

1、經絡竄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

2、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泌尿系統效果顯著,打通任脈。

3、做艾灸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一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4、做完艾灸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色斑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6、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

7、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8、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經絡通,效果好。

9、沉感,是正常的,比較像壓了一塊大石頭。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1、如果腹部或後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2、做艾灸的前幾次沒有什麼感覺,只有點熱,說明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13、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14、灸的過程中有出現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氣的現象,然後才出的熱汗,說明體內寒氣重。

15、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16、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勞、嗜睡(白天愛困):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18、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腎臟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20、做完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的現象:這說明有婦科炎症或腸胃炎症。

21、做完艾灸後下部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月經不調,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22、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風、月內風,體內有風濕,幾次後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後持續出汗:體內濕氣重,艾為純陽之火,能幫助排濕去寒。

24、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症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間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經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月經可以提前或推後。

26、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27、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28,灸後出現咳嗽,有黃痰。說明肺部有火,如無法接受繼續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29,喉嚨痛,咽干,聲音嘶啞。有虛火,上焦不必灸或取下焦。

30,乏力,有虛汗。說明為寒性體質,加大灸。

31,精神亢奮,失眠,頭痛,頭暈。熱性體質,上焦有火,可在背部適當刮痧拔罐,必要時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中可趕緊將病人安置在一個空氣流暢的環境下,讓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頸部疏通,多喝水。

32,全身酸痛,是酸性體質,體內垃圾過多,加大灸。

33,灸後關節痛,說明關節處有寒濕之氣淤堵。

34,口腔潰瘍,長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經上刮痧瀉火,吃涼潤食品。

35,灸後出現濕疹,癢,起紅疙瘩。是脾胃濕氣重的緣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時間。

36,腹瀉,惡心,嘔吐。是脾胃虛寒的嚴重,加大灸即可,千萬不要去醫院打調水。

37,打嗝為腸胃氣滯,無需處理會自動消失。

38,尿頻,尿急,尿白。腎陽虛。加大灸量。

39,月經提前,或量少。為氣血增加後的自我調節或陰虛火熱體質,繼續灸3個月後會逐漸正常。

40,會陰瘙癢,起紅疹,白帶增多有異味。為濕氣往外排的表現,加大量灸。

41,非經期陰道流血,血塊多或月經紊亂,經期延長。是在排子宮內的淤血。兩三個月後會一切正常。

42,祛風除寒反應 據臨床觀察,大多數患者都有風寒外排的反應,以打噴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關節痛,放屁等形式出現,或從頭頂,四肢末梢往外冒涼氣,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發冷,蓋兩床厚被都無濟於事,量體溫還正常,反應持續時間多為一兩天或三五個月不等。這是寒氣在進行艾灸後在體表的反應,也是臟腑內的寒氣表現在體表,一般這種反應在冬天和春天更加嚴重。出現這種反應說明身體陽虛的厲害,需要繼續艾灸,同時配合患處的刮痧或按摩等輔助治療的方式,使寒邪盡快排出。通常到了夏季伏天的時候,這種反應就會消失。但是如果體內寒邪沒有排盡,這種反應在其他季節還會有,所以堅持艾灸很重要。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話「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對於寒邪較重的病人你需要斷斷續續艾灸三年甚至更久。艾灸是慢工出細活!

43,疏肝解郁反應 郁氣的外排以煩躁易怒,看誰都不順眼,悲傷或委屈易哭等情緒變化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門排氣,肝膽區和反射區酸痛等反應。特別是性格內向而又心胸狹窄的女性病人多此類反應,反應持續時間一般數小時至1-3天,少數患者可達數月之久。

44,代謝痰濕反應 排痰濕多以咳吐,痰變多,嘔吐,痰涎或腹痛,腹瀉,泄水樣稀便,膠涼樣粘稠大便。頭面、四肢浮腫,半側身體浮腫乃至全身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數,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遲鈍型轉變成了敏感型。

45,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 排火熱邪毒多以瘡癢,癰腫,發燒,類似濕疹伴奇癢,面部或身體出現丘疹或好久以前長過膿包,現在又開始了,或大小便火燙灼熱等反應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徹底的排出就好了。

46,與排淤血有關的反應 淤阻在體表經絡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腸則多以深褐色或醬黑色大便排出,瘀阻於心肺則多以痰中帶血絲血塊為主外排,瘀阻於胞宮的多隨經血外排,甚至裡面有組織包塊或爛肉,有痔瘡的人會暫時出現便血的現象,顏色很暗深。

47,與睡眠有關的反應 絕大多數人灸療後睡眠狀況都會發生變化,有的艾灸後先是渾身無力,嗜睡,之後連續失眠數天,一般失眠時也沒有疲乏無力,頭腦昏沉,不思飲食的感覺。有的先失眠十來天之後轉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後的結果都是睡眠恢復正常。

失眠: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症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葯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

48,發熱反應 發燒反應屬於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多在自身康復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後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一般發高燒反應,體溫在39-40度,反應持續時間一周左右,少數低燒患者,體溫在37.5度至 38度之間時,反應持續十幾天甚至一至兩個月。

49,其他反應 可以說曾經患過的疾病都可能會復發多次,雖說是復發,但感受一般不會比以前犯病時強烈。曾患有痔瘡的也會發作,而且會有內痔變為外痔,大約十天半個月即可自愈。

50,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我們人體是個整體,這里有陰陽之分,不可能只允許正氣存在而把邪氣都驅逐。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我趕出,那麼我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被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51,艾灸的走竄現象,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時會有肝區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52,艾灸的上火現象,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這個應該艾灸足三里、湧泉穴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53,艾灸後身體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的現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里,侵蝕臟腑。如果此時皮膚表現嚴重,可以用放血療法使邪出有門。可以在大椎、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還有委中穴放血,給病邪以出處。

二,注意事項

1、​過飢過飽或過於疲勞不可灸,飯後施灸最好在1小時以後。飯前施灸不是很餓的情況下也可以施灸。

2、​醉酒者不可灸。

3、​女性經期,正常者應停灸,痛經,閉經或量少可適當施灸。一般應在經期到來的前7天就要開始施灸保養。另外有亡血者禁灸。

4、如果打算懷孕,不採取避孕措施的時候就不要艾灸了(傳統艾條在灸腹部時,腹部高溫不利於精子的成活,對胎兒也是有影響的!但是我們使用的艾灸儀是電子恆溫溫灸,接觸皮膚的溫度最高也不會超過55度,所以對孕早中期是沒有影響的)

5、​艾灸前後應多喝些溫開水,注意保暖不要吹冷風,選擇在一個相對較安靜的環境下施灸。

6、艾灸時最好是閉目養神,不要與旁人聊天,看電視或玩手機等,不要分散注意力,意念要集中。專心艾灸靜心感受艾灸的熱力比邊灸邊干其他事效果要好。

7、艾灸功效雖然很多,但也不是萬能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先去醫院檢查確診是什麼問題,而不能不管哪裡不舒服都企圖靠做艾灸來解決。

8、艾灸要想有好效果,還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不要覺得,反正艾灸能養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飲食,可以隨便亂來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艾灸再多也幫不了你。

9、施灸順序:《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後陰,先左後右,先上後下。」這說的是施灸的順序。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邊,後灸右邊。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後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之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艾灸肚臍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並安靜身心,使氣在全身均勻流通以達四肢末梢。

10、艾灸的過程中,有的人很快見效,而有的人遲遲不見效,這些都是正常。因為各人體質不同,疾病程度不同,恢復能力不同,這些都直接影響到艾灸見效的時間。所以艾灸沒有固定的見效標准。

11、艾灸前、後都喝一杯高於體溫,有點燙嘴的溫開水(絕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艾灸過程中禁止吃東西。灸後1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有特殊情況非要洗手,洗澡,要用高於體溫的熱水在短時間內洗完。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12、艾灸的時間,艾益生360艾灸儀每穴施灸30-50分鍾。腳灸儀每次使用30分鍾,也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延長。

13、艾益生360艾灸儀在施灸時,溫度調至180度,儀器對著穴位的距離根據自己的體感選擇一個讓自己感覺較為舒適的距離即可。腳灸儀在施灸時溫度可根據自己的體感調至在130-180度即可。

14、使用人群,不論老人大人小孩皆可使用。

保養灸:50歲以上老人(陽虛體質)可天天灸。20-40歲(陽虛體質)者一周2-3次。6-20歲者一周1次或兩周1次。

調病灸:大病重病者一定要重灸多灸加大灸,通常10-15次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期間可天天灸也可隔天灸,一個療程結束後間隔3-5天後可繼續下一個療程。陽虛體質者在選穴上沒有要求,陰虛體質者最好每次在下焦取穴。

5. 手上長濕疹如何艾灸,艾灸後手上長濕疹

現在不一抄定都要艾襲灸了,艾灸容易燙傷,或者有些艾灸過後會出現發癢的正常反應,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濕疹問題啊,比如含艾草精油的素膚霜,塗在疹子上面很清涼舒服,起到消腫止癢作用的。艾灸而且費時費力,塗抹素膚霜也就喝口水的時間

6. 艾灸治臉上濕疹為什麼還嚴重了

不用過度擔心。可能是因為體內濕氣重,在艾灸後,就會找一個出口排出來,有些患者是以內出汗為表現,也有患者是容以排便為表現,如果在艾灸之後濕疹全發出來,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是身體中時期排出來的一種表現。要多注意觀察。
如果覺得有所不適,及時求助於醫生。

7. 艾灸後皮膚發癢,這是因為什麼呢

艾灸時、會消耗局部的津液水分,使局部皮膚溫熱乾燥而出現癢的感覺,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在艾灸時注意好艾灸和時間和距離,及時在艾灸完給皮膚補水保濕,就可以緩解皮膚瘙癢的不適感艾條的質量,品質差的艾條引起的皮膚過敏,或者自身對艾條艾葉過敏的。 艾灸後出現瘙癢症狀,切記不要抓撓,越抓撓會加重。可以在癢的部位適當拍打,不必過多擔心。癢――排風邪。 2,痛――有淤堵,注意預防對應的臟腑器官,防止發生實質性病變。 3,水珠――排濕的表現。

艾灸後皮膚癢可不是過敏,是因為體內有風邪所導致,艾灸可以拍風除濕,長紅疹,其實是病邪在找出路,也是艾灸的一個好轉反應,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停,一定要繼續灸,如果停的話,才會前功盡棄。艾灸過的皮膚上長紅疹確實不是過敏陽陽說的對而是在治療你皮膚的紅疹,因為艾灸能治療濕疹。,就是增加抵抗力。北京四季分明不到入䃿、各方面都要注意尤其在吃上病從口入,所以陽陽講的對如果用艾灸要堅持下去。

8. 這段時間在做帶脈,同時艾灸,之後便一直發濕疹,大腿,臀部,腰上全是,夜間奇癢,不能入睡,患有白癜

指導意見:
濕疹的治療營養和飲食:飲食要清淡多食水果、蔬菜、豆類及高纖維素類食物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魚、蝦辣椒、濃茶、咖啡酒類等。濕疹的治療注意事項:( 1)剪短指甲避免撓抓或燙洗,以免皮疹泛發加重病情。

9. 艾灸後皮膚發癢,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如何養生,他們就會用對自己沒有太大傷害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而不是用西醫。艾灸可以說是中葯中比較常見的針灸療法,艾灸的作用也比較大。很多女性喜歡用艾灸治療自己的疾病,但有些人艾灸後會發現身體癢的情況。這種癢感就像熱敷後的癢感一樣。生活中,人們總是要熱敷。例如,身體冷的時候,想把自己的身體熱敷一下,讓身體快點暖和起來,但熱敷身體後也會出現癢的情況。

艾灸後皮膚癢的現象會在幾天後自行消失。如果能忍受這種瘙癢感,就能繼續艾灸,盡快排出已經回到體表的寒氣、濕氣和風勢。另外,可以通過艾灸、穴位、橫擊流血來止癢,也可以直接在患處塗抹眼葯,達到止癢的效果。如果瘙癢很不舒服,就要停止灸一段時間,看看症狀是否緩解。如果不消失1 ~ 2周以上,不排除對艾灸過敏,則在這種情況下,不適合繼續艾灸。

10. 艾灸後出現大片紅疙瘩,又腫又癢,還要繼續灸嗎

我個人觀點,認為,隨身灸的確便捷,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艾灸,但是艾灸有引邪外出的特性,如果是隨身灸灸,由於隔著布套,出現濕氣,邪氣不能及時排除,故在皮膚腠理形成濕疹或者疹子引起瘙癢問題,此其一!


其二;你即使用灸法,要對艾灸的一些情況應做到心中有數,如,施灸後,由於對穴位的刺激,身體會進行自我調控,進而出現一系列的排病或排異反應,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此外,在施灸的過程中,還會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感傳現象,如氣沖病灶,引起的酸痛腫脹,排異反應,的頻發大小便,或者引邪氣外出,皮膚出現濕疹,瘙癢情況,


亦或,灸後出現水泡,化膿等問題,都屬於常見問題,要多了解施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盡量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關於艾灸後出現大片紅疙瘩又腫又癢的情況還有另外一種解釋;

外邪一般是先侵皮膚腠理,後進入筋脈血肉,最後進入骨髓,那麼按照其出去的途徑亦是如此,長時間施灸後,濕邪從骨髓入筋脈血肉,從血肉再到皮膚腠理,這就是排異反應吧!


關於艾灸後出現紅疙瘩瘙癢的問題如何解決?

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刺血後拔罐,面積小適用!

  2. 艾灰伴蜂蜜水塗抹,面積大適用

  3. 隔蒜灸瘙癢患處,面積大適用,蒜灸可以止癢祛毒!

  4. 對祛濕止癢的特效穴位進行施灸,如曲池穴,列缺,等穴位!


如果是隨身灸引起的,建議更換灸具,盡量使用傳統溫灸盒溫灸! 更多問題 進入 郭林艾灸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