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下體濕疹怎麼治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下體濕疹怎麼治

發布時間: 2022-09-03 05:22:26

Ⅰ 陰部濕疹擦什麼葯膏效果好

濕疹其實要注意乾燥,穿棉質內褲,不要穿牛仔褲,可以擦無極膏,又叫復方倍版氯米松樟腦權乳膏,適應症為具有消炎、鎮痛、止癢、抗菌、局部麻醉作用。用於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

Ⅱ 男人下身濕疹怎麼治

陰部濕疹的原來因與其他部位自的濕疹存在細微的差別,它更多的原因是陰部自身的物質分泌以及激素分泌出現了問題,營造出了一種適合濕疹病毒生長的環境。建議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不要盲目的濫用葯物,平時注意局部衛生,保持局部乾燥清潔。

Ⅲ 寶寶下身濕疹怎樣治療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1~2個月嬰兒,通常見於較回肥胖的嬰兒,可給濕疹患兒服用非答那根糖漿,也可與復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用.如果皮膚損害表現為化膿發炎,應使用紅黴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軟膏.每天搽3次為宜。最好還是母乳喂養,如果不是最好選擇像聖元、美贊臣這樣比較接近母乳的奶粉。

Ⅳ 怎樣治療陰部濕疹

陰部濕疹的治療關鍵在於預防,查找病因,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避免使用對外陰皮膚有刺激的葯物和洗劑。盡量保持外陰乾燥,避免與過敏物質接觸:如熱水,搔抓、摩擦及刺激等。

Ⅳ 寶寶下體濕疹怎麼辦

嬰兒濕疹的起病原因: 第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母親過多的吃了辛燥的食物,如魚腥、雞、鴨、牛、羊等發物,留熱於胎中,造成了胎兒在胎中就有了濕熱之症。 其次:嬰兒平常脾胃不能運化,消化不良,加上內有胎火濕熱、外受風、濕、熱邪的侵入,使內、外邪阻於肌膚,就會生出濕疹。 第三:如容易產生過敏的衣服與皮膚摩擦、肥皂水的刺激,都會誘發嬰兒濕疹。 嬰兒的濕疹分為濕、干型。 濕型表現為皮膚紅斑、水泡、糜爛、流黃水等。 干型表現為皮膚潮紅、乾燥、脫屑、起片等。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利濕。 中醫方用:消風導赤湯加減:牛膀子、黃蓮、白鮮皮、生地、赤苓、薄荷、雙花、燈心草、木通、甘草。濕性的加車前子、茯苓皮、蒼術皮、黃柏;乾性的加太子參、麥冬、黃精、白茅根。 中成葯可以用五寶散、清解片。 外治: 濕性的可用青黛散或黃蓮油外搽。 乾性的可用三黃洗劑或黃柏霜外搽。 平常的護養: 爛瘡發癢不要用水洗,用麻油搽。 嬰兒不宜穿睛輪、羊毛衣等比較會過敏的衣服。 忌食辛辣、魚腥、雞、鴨、牛、羊等食物,吃奶的母親一定要忌。 僅供參考。

Ⅵ 陰部濕疹怎麼治療

建議:你好!千萬不能使用硫磺軟膏外塗陰部啊!!你平常是否有會陰部,大小外陰版的不適啊以權及陰道炎如黴菌性,細菌性等啊。因為你的肛門四周陰部濕疹瘙癢可能跟你前面疾病有關系。你是否有痔瘡啊,直腸炎啊?平時大小便最好都用清水沖洗局部,不要用肥皂中葯洗劑沐浴液等,現在你可以外塗康納樂霜,那種5克裝,黃色盒子。暫時先不吃葯。

Ⅶ 會陰濕疹用什麼葯膏效果好

陰部濕疹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如果症狀較為明顯,伴有嚴重的瘙癢現象,可以服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或者氯雷他定片,進行抗過敏止癢治療,同時也可外用濕疹膏。中醫中葯治療外陰濕疹,多數是從補腎健脾的角度調整,是有明顯療效。為避免濕疹反復發作,可以服用增強免疫的葯物,並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入,如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平時應該保持外陰皮膚乾燥、清潔,出現瘙癢症狀時,避免抓撓。如果出現滲出物,應及時清理干凈,要選擇透氣性強、寬松的內褲,在使用護墊或衛生棉時要經常更換。治療期間,禁止食用發物,比如魚、蝦、蟹、雞蛋類,以免造成瘙癢感加重,也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飲食清淡。

Ⅷ 下身外陰有濕疹怎麼辦

濕疹不是癬,故不能按癬來治。
濕疹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燙洗等回,凡熱水、肥皂、鹽水、鹼答水等皆不宜應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癬葯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只要能保證做到不抓癢、不刺激皮膚,很多病人可迅速好轉。
本病與情緒有關,保持心情舒暢、充分的休息及對疾病的必勝的信心,亦是關鍵環節。
飲食上要能做到忌食辛辣發物、如蔥、姜、蒜等。
治療濕疹建議及早使用專用產品——濕立康來治療,治癒以後不反復!

Ⅸ 男人下體濕疹治療方法

吃濕毒清,用達克寧塗察,葡萄糖酸鈣20毫升,地塞米松15毫克,加入百分之五的葡萄糖250毫升內靜脈滴注一次,加強搞好衛生,3天可以好。

Ⅹ 會陰濕疹怎麼治療

你可以試試中葯濕寧膏,陰部濕疹常見症狀為紅腫、糜爛等,慢性期呈浸潤、專肥厚,甚至發生皸屬裂,奇癢且痛。由於經常搔抓,皮膚可變厚或變薄,萎縮發亮。濕寧膏只需在女性陰部和肛門等濕疹患處塗抹少許,即可立收清熱祛濕、消腫止癢之功效,快速擺脫難言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