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耳朵帶狀皰疹是怎麼回事兒
指導意見:耳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或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疾病。因面神經膝狀神經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組特殊症狀,主要表現為一側耳部劇痛,耳部皰疹,可出現同側周圍性面癱,伴有聽力和平衡障礙,故又稱為膝狀神經節綜合征。
建議還是應該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繼而接受對症的治療。祝您早日康復。
⑵ 帶狀皰疹,耳朵老跟被東西包著似的,怎麼回事
耳帶狀皰疹是由於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耳部的嚴重病毒感染,通常病人會出現耳痛、耳部的帶狀皰疹,還會出現面癱、聽力下降、眩暈等症狀,對於病人的治療,包括用抗病毒的軟膏進行局部塗抹,防止皰疹的破裂、感染。
如果耳朵疼痛明顯可以用止痛的葯物,通常會給予激素的治療包括靜脈給葯或者口服,同時給予抗病毒治療,像阿昔洛韋,還有給予改善微循環的葯物治療以及營養神經的葯物治療,伴有眩暈需給予抗暈的治療,經過綜合的治療,病人可在十天到一個月之間慢慢進行恢復。
⑶ 耳朵帶狀皰疹的後遺症主要表現是什麼怎麼治療
耳帶狀皰疹主要表現是頭痛、耳痛、聽力下降等;後遺症為頭痛、耳痛、耳聾等。
帶狀皰疹這個病用葯物治療效果很差,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容易留下後遺神經痛或者瘙癢,再治療起來就很麻煩了,但是中醫一指禪手法推拿疏通經絡法治療帶狀皰疹及後遺神經痛效果最好.這種治療方法對有其他疾病的人和孕婦最好.下面介紹一下僅供參考:
對皰疹後遺神經痛千萬不要採用那些陳舊的、盲目的神經破壞性治療,如神經封閉、切斷、阻滯,冷凍,激光照射,使用鎮痛泵,烤電,向神經根(或椎管)內注射激素、麻醉劑、干擾素、營養神經的葯等,造成醫源性新病,給患者帶來永久性傷害性並發症——麻木、肌肉萎縮等(即使這樣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
治療帶狀皰疹一般不要把皰疹弄破,應讓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會結痂的.皰疹很好治療,就是西醫西葯治療好留後遺神經痛,就怕留下後遺神經痛,一旦留下後遺神經痛就不好治療了,特別是用西醫西葯治療就更不好治癒了,如果西醫西葯能治癒的話就留不下後遺神經痛了,一旦留下後遺神經痛,這時就不要再用西醫治療了,一定要找中醫治療.皰疹是小事,關鍵是後遺神經痛痛苦是大事,皰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後遺神經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在此告誡患者治療此病一定要找中醫(特別是民間中醫)治療.
最好一開始治療此病就用中醫治療,這樣就不會留下後遺神經痛了.此病千萬不要用西醫西葯治療.此病雖然危及不著生命,但是治療不合適留下後遺神經痛患者痛苦就大了,一旦留下後遺神經痛就麻煩了.特別是頭部、眼部、面部的帶狀皰疹.中醫治療帶狀皰疹及後遺神經痛效果最好.並且不留後遺神經痛。
患者在就診時將疼痛形象地描繪為火燒樣痛,撕裂樣痛,針刺樣痛,刀割一樣痛,閃電樣痛,繩索捆綁樣綳緊痛等等。該病患者應該注意如下幾點:1、在飲食方面:不要吃豬肉、不要飲酒及與啤酒類似的碳酸飲料。2、在行動方面:不要活動或少活動,多注意休息。3、在情緒方面:不要憂愁,不要急躁,心情要開朗。4、在治療方面:建議千萬不要採取破壞神經的方法治療。如神經封閉、切斷、阻滯,冷凍,激光照射,烤電,使用鎮痛泵,向神經根(或椎管)里注射激素、麻醉劑、干擾素、營養神經的葯等。
⑷ 帶狀皰疹會引起耳痛嗎
會引起耳痛。
1.典型表現
發疹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納差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者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持續1~3天,亦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患處常首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的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神經痛為本病特徵之一,可在發病前或伴隨皮損出現,老年患者常較為劇烈。病程一般2~3周,水皰乾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
2.特殊表現
(1)眼帶狀皰疹 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眼支,多見於老年人,疼痛劇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
(2)耳帶狀皰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外耳道或鼓膜皰疹。膝狀神經節受累同時侵犯面神經的運動和感覺神經纖維時,可出現面癱、耳痛及外耳道皰疹三聯征,稱為Ramsay-Hunt綜合征。
(3)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常伴有神經痛,在發疹前、發疹時以及皮損痊癒後均可發生,但多在皮損完全消退後或者1個月內消失,少數患者神經痛可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稱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4)其他不典型帶狀皰疹 與患者機體抵抗力差異有關,可表現為頓挫型(不出現皮損僅有神經痛)、不全型(僅出現紅斑、丘疹而不發生水皰即消退)、大皰型、出血性、壞疽型和泛發型(同時累及2個以上神經節產生對側或同側多個區域皮損);病毒偶可經血液播散產生廣泛性水痘樣疹並侵犯肺和腦等器官,稱為播散型帶狀皰疹。
⑸ 帶狀皰疹什麼症狀
帶狀皰疹患者在發病之後即可出現皮膚長紅色皮疹的症狀,隨後可迅速變為水皰,且可伴隨有輕度疲乏無力以及發燒發熱等不良反應。另外,患者皮膚會有灼熱和疼痛的不適感,並會有面癱或者耳痛、神經痛等表現。
帶狀皰疹是由於人體受到皰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不良疾病,而一旦發病就會讓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此時務必要及時接受葯物治療,否則可能會帶來不可逆的損傷。不過大多數人都並不了解這一疾病的臨床表現,那麼帶狀皰疹會產生哪些症狀呢?
一、帶狀皰疹有哪些症狀
1.典型症狀
帶狀皰疹患者在發病之後,往往可導致身體多個部位長出紅色皮疹,一般為黃豆大小,之後可迅速變為水皰,會有呈帶狀排列的特徵。而在發疹前患者往往可有輕度疲乏無力、發燒發熱和食慾不振的反應,患處皮膚會有自覺灼熱以及疼痛等不適感。
2.特殊表現
如果是眼部受到感染,可累及角膜形成嚴重的潰瘍。耳朵感染可有面癱和耳痛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部分患者還會有神經痛等其它不良症狀。
⑹ 耳部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
1、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病程一般為半個月左右。
2、好發部位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可支配的皮膚區域。
3、皮疹特點潮紅斑的基礎上出現群集的丘疹、水皰,粟粒至綠豆大小,皰液清亮,嚴重時可呈血性,或壞死潰瘍。皮疹單側分布呈帶狀為該病的特點。
4、自覺症狀自覺疼痛,劇烈難忍。疼痛可發生在皮疹出現前,表現為感覺過敏,輕觸誘發疼痛。疼痛常持續至皮疹完全消退後,有時可持續數月之久。
5、皮疹初起為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2天後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數天後,皰壁鬆弛,皰液混濁,而後逐漸吸收,干痼。愈後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
6、帶狀皰疹好發於春秋季節,成人多見。發病前局部皮膚往往先有感覺過敏或神經痛,伴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亦可無前驅症狀而突然發病。患部先發生潮紅斑,繼而其上出現多數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綠豆大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水皰透明澄清,皰壁緊張發亮,皰周有紅暈。數群水皰常沿皮神經排列呈帶狀,各群水皰間皮膚正常。10餘日後水皰吸收乾涸、結痂。愈後留有暫時性淡紅色斑或色素沉著,不留疤痕。亦可因皰膜破潰形成糜爛,甚至壞死或繼發化膿感染。全病程約2~3周。
7、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經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點。一般在皮疹出現前1~2天即有神經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輕重不等,且與皮疹的嚴重程度無一定的關系。通常兒童帶狀皰疹患者疼痛很輕或沒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而且約30%~50%的中老年患者於損害消退後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或更久。
8、由於帶狀皰疹發病較急,疼痛較劇,且在發病之初不斷有新疹出現,真如龍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會感到恐懼。而且在民間還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即纏腰龍如果在腰上纏繞一圈就會死人,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本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損常沿某一周圍神經單側分布,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更不會圍成一圈。除常見於腰、腹部外,還可發生於胸部、四肢、頸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數嚴重者可發生帶狀皰疹性腦膜腦炎以及胃腸道或泌尿道帶狀皰疹。
⑺ 耳帶狀皰疹怎樣治療
【概述】耳帶狀皰疹是指發生在外耳及耳周皮膚的帶狀皰疹,臨床以耳痛、外耳皰疹,甚至耳聾、眩暈、口眼歪斜為主要表現。本病多為單側發病,青年及老年患者居多。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通過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侵入並進入脊神經後根的神經節細胞內,潛伏呈休眠狀態,當機體正常免疫防衛機制受損或抑制而發生功能低下時,即可激活病毒而發病。由於病毒主要侵犯感覺神經,所以臨床上幾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劇烈疼痛,表現為外耳道或鼓膜上有皰疹,患側有面癱及輕重不等的耳鳴耳聾等聽覺症狀,耳內及耳周灼熱感,疼痛劇烈,嚴重者可出現口眼歪斜、耳鳴耳聾、眩暈,耳廓、外耳道、乳突部皮膚出現皰疹。
中醫學認為本病外因多因外感毒邪,邪毒稽留體內,與氣血相搏結,阻於經絡,滯於臟腑所致,內因則為情志不暢,肝鬱化火,致使邪毒與肝火、濕熱相互搏結,阻遏經絡,以致血瘀氣滯,不通則痛。
【治療】1.邪毒外襲證【症狀】耳甲腔、外耳道或耳後完骨皮膚灼熱、刺痛感。檢查見局部出現針頭大小皰疹,皰疹周圍皮膚潮紅。可伴有發熱、惡寒,舌質紅,苔薄白,脈浮數。【方一】銀翹散【來源】《溫病條辨》【組成】金銀花20克,牛蒡子12克,連翹15克,桔梗10克,荊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蘆根12克,淡竹葉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風散邪,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金銀花、連翹辛涼透邪、清熱解毒;淡竹葉清上焦熱;蘆根清熱生津;荊芥、淡豆豉、牛蒡子、薄荷疏風散邪。全方合用可疏風散邪,清熱解毒。
【按語】臨證可加龍膽草、黃芩、板藍根、梔子以清熱解毒可加半支蓮、白花蛇舌草加強清熱解毒之力。口眼歪斜者,選加僵蠶、全蠍、蜈蚣、蟬蛻、桃仁、紅花、地龍等,以祛風活血通絡。
2.肝膽濕熱證【症狀】耳部灼熱,刺痛,皰疹增大、潰破、黃水浸淫、結痂。全身見口苦咽干,甚則口咽歪斜、耳鳴、耳聾,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方一】龍膽瀉肝湯【來源】《醫宗金鑒》【組成】膽草10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生地15克,當歸10克。
【功效】清瀉肝膽,解毒利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用龍膽草苦寒瀉肝膽之火;黃芩、梔子清熱解毒瀉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生地、當歸養血滋陰。柴胡引諸葯入肝膽經;甘草調和諸葯。
【按語】灼熱、刺痛明顯者加野菊花、敗醬草、紫花地丁加強清熱解毒之力。
⑻ 耳朵得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有哪些症狀
起紅皰疹,有的是疼痛,有的是漲疼,有的是耳朵里像有蟲子爬。如若確診是帶狀皰疹,應該抓緊時間診治,最好是看中醫,採用中醫外敷治療。
⑼ 耳朵上長了帶狀皰疹的一系列問題
帶狀皰疹屬於自愈性疾病,病程一般是3周時間,因為是病毒感染,與飲食無關,本版病侵犯權的是神經,因此疼痛是主要的表現,一般的疼痛在45天之內,耳部帶狀皰疹容易出現面癱,主要發生在10天之內,如果出現一般需要3個月恢復。
⑽ 耳朵也會長帶狀皰疹嗎
陝來西讀者李先生問:我自是個30歲的白領,最近覺得耳朵疼,長出了小泡,半邊臉還麻,去醫院檢查
北京中醫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姜志輝答:你患的是耳帶狀皰疹。皰疹發於腰部稱為纏腰龍,發作於耳部則稱為盤頭鯊。
耳帶狀皰疹好發於春秋季節,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若同時侵犯面神經,表現為耳痛、皰疹、面癱三聯征。中醫學認為,這個病多源於勞累體倦、情志內傷、肝膽火盛,或者脾胃濕熱
,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採用清瀉肝膽實火或健脾除濕法。
過去,耳帶狀皰疹好發於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現在,青壯年的發病率明顯增多。他們年富力強,工作經常加班加點,由於緊張煩勞,機體防禦機能逐步減弱,給病毒以可乘之機。所以,預防帶狀皰疹的關鍵就是強健身體和心情愉快。▲